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最终版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

检测最终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概述

1 SY/T4109-2005编制背景和简要经过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发展,管道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特别是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完善无损检测标准,根据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关于下达2001年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石化政发(2000)410号)文件要求,由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盘锦北方无损检测公司负责对SY4056-93《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SY4065-93《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SY/T 0444-98《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磁粉检测技术标准》及SY/T 0443-98《常压钢制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进行了整合修订,修订后标准名称为《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人员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全面总结和吸纳多年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经验和技术,充分考虑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工程施工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参照采用国外有关先进标准,并多次以发函或会议形式征求相关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送审稿,于2004年12月在海南三亚通过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施工分标委组织的标准审查会的审查。

2 SY/T4109-2005修订的指导思想

(1)目前石油天然气管道(含集输管道及其站场),特别是油气长输管道正向着大口径、大壁厚、高钢级及高压力方向发展,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的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也在广泛采用。作为无损检测标准,必须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另外,管道施工建设不仅要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走向世界。因此,与国外标准接轨也是本次标准修订应考虑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检测工艺方面,应总结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国内外长输管道施工检测的成功经验,积极吸纳国内外相关标准的长处来修订。修改后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3)验收标准部分应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油气管道,特别是长输管道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和确保工程质量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参照国外先进标准来修订。

3 与原标准相比,SY/T4109-2005检测技术部分的特点

(1)射线检测部分

①本标准增加了下列内容:

a 明确了本标准不仅适用于长输、集输管道的X、γ射线检测,也适用于其站场的检测,特别引进了Se75 γ射线的检测技术。明确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和公用压力管道环焊缝的检测,也不适用于油气管道制管焊缝的检测。

b 明确了本标准照相技术等级相当于GB3323-1987的AB级。

c 针对长输管道采用低合金高强钢的特点,纳入了K值的概念,重视对横向缺欠的检出。对于公称直径小于250㎜管道环缝双壁单影透照时,K值和一次透照长度给予适当放宽。

d 引入了新的辐射防护标准,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并设置防护标志,严格规定检测人员及公众的安全防护。

e 明确了射线源和能量控制。

f 明确了曝光量推荐值与焦距的关系及γ射线最短曝光时间的控制。

g 明确了像质计放于胶片侧应提高一个像质指数。

②简化完善了原标准的相关条款:

a 适用管壁厚度由2㎜~30㎜修改为2㎜~50㎜。

b 更新了胶片的分类方法,对于γ射线检测,由于能量偏高,工件对比度低,选用T

2

胶片。用提高胶片对比度的方法弥补工件对比度的不足。

T

3

c 将原标准双壁双影透照的界限由原来的Φ114㎜改为Φ89㎜,这与GB3323-1987和API st

d 1104相一致,并明确了小径管检测的要点。

d 根据长输管道检测的类型,完善了底片上的标记。

e 为便于爬行器的检测,参照EN1435-1997,只要满足底片质量和灵敏度要求,几何不清晰度可适当放宽,焦点到工件表面的距离L1可减少规定值的50%。

f 简化了缺欠深度的测定方法,取消沟槽式测深计,用缺欠黑度与较薄侧母材黑度比较来确定。

g 改变透照厚度T

的计算方法。

A

h 底片的黑度范围:X射线~改为~;γ射线~改为~;有利于发现缺欠。

i 充实完善了射线检测报告的内容。

(2)超声波检测部分

超声波检测管壁厚度由原来5㎜~30㎜修改为5㎜~50㎜,管径增至1400㎜;超声检测技术部分参照JB4730及DL/T820-2002等修订而成,重点解决了中薄壁管探头的选择及检测技术。

(3)磁粉和渗透检测部分

磁粉和渗透检测技术部分在原标准基础上参照了JB4730、ASME、日本及欧洲标准修订而成。

4 验收部分

验收部分主要参照了API std 1104 ,并总结了我国油气管道,特别是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无损检测实践修订而成。其中,射线和超声波验收部分的修改,严于《管道及有关设施的焊接》(API std 1104-1999)、《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管道对接环焊缝射线检测》(Q/SY XQ6-2002)和《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管道对接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波检测》(Q/SY XQ7-2002),与《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SY4056-93)和《石油天然气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SY4065-93)相比,个别条

款做了适当放宽(国内外主要油气管道射线检测验收标准比较详见表1);磁粉和渗透的验收标准与原标准相当。

二标准条文解释

1 范围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标准规定的射线检测环向对接接头的壁厚范围2㎜~30㎜,超声波检测管壁厚度范围5㎜~30㎜、管径范围57㎜~1200mm,已不能满足要求,如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有的管壁厚度达到32㎜,管径为1016㎜;为满足目前工程实际需要,同时考虑今后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发展,本标准将射线检测适用的管壁厚度范围修改为2㎜~50㎜,将超声波检测管壁厚度范围修改为5㎜~50㎜、管径范围修改为57㎜~1400mm。

但对于弯头与直管、带颈法兰与直管、回弯头与直管对接接头的检测面狭小、厚度不一,且从单侧检测易漏检,不易采用超声波检测,仍保留原标准的意见。

(2)磁粉检测的适用范围与原标准SY/T0444-98基本相同,只对原标准中管道磁粉检测适用的外径范围为70mm以上这一规定做了放宽,本标准不受此条限制,主要是考虑目前国内外磁轭式磁粉检测设备能满足磁极间距调整范围和保证磁极与工件良好接触。

(3)渗透检测的适用范围与原标准相同。

根据JIS Z 3050《管道焊缝的无损检测方法》对管道的不同要求,在渗透检测的验收条件上提出了一般要求和较严要求两种情况,即A标准和B标准。这种规定比较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因此制定本标准时参照了 JIS Z 3050 的有关规定。由于国内石油管道的检测已经采用API Std 1104,所以在编制本标准时也参考了其有关规定。同时还参考了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Ⅴ卷和第Ⅷ卷的有关内容。

由于日本在储罐施工和检测方面经验丰富,标准体系完善、系统、先进,我国大型储罐检测标准很多是参照日本检测标准相关内容制定的,因此本标准编制时,主要参照了日本JIS B 8501《钢制焊接储罐结构》附录3“无损探伤试验方法及其评定标准。

(4)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及其站场的钢质管道焊缝检测,磁粉和渗透检测也适用于常压钢制焊接储罐焊缝的检测;不适用于工业和公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也不适用于油气管道制管焊缝的无损检测。

工业管道、公用压力管道与长输管道不同之处在于:工业管道、公用压力管道一般处于人口稠密且多数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容器联结而成,一旦发生事故,将危及整个装置群,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害。在国外长输管道与工业、公用压力管道检测的界面划分很清楚,例如利比亚输油(气)管道工程,对于压力容器系统装置的工业管道及公用管道均采用ASME标准,对于长输管道、集输管道及其站场的钢质管道焊缝无损检测均采用API std 1104标准。在我国工业管道和公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按相应法规标准的要求已纳入JB4730的检测范围。

油气管道制管焊缝的无损检测应按国家或行业相关法规、标准执行,故本标准也不适用于油气管道制管焊缝的无损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在某些条文中引用和参考借鉴上述标准如射线检测中辐射防护参照GB18871、GB16357和GB18465标准;线型金属丝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参照JB/T 7902标准等。这些标准都是目前最新版。

3 术语和定义

图2 夹层未熔合

(1)缺欠和缺陷的术语及定义,主要参照API std 1104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章特别引入了“缺欠”这一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按无损检测方法检出的不连续性”。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应该说“缺欠和缺陷”均为检出的不连续性。缺陷即是缺欠,但缺欠并不一定是缺陷。缺欠包括合格的和不合格的。而缺陷则是不合格的。

(2)原标准对未熔合没有定义,只在验收标准中提到层间未熔合和坡口未熔合。为了给未熔合一个确切的定义,本标准依据API std 1104将上述两种缺欠定义为夹层未熔合,并增加表面未熔合的概念,即将熔焊金属与母材之间未能完全熔化结合且延续到表面,定义为表面未熔合。处于外表面的定义为外表面未熔合,处于根部内表面的定义为根部未熔合。

4 一般要求

(1)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它的长处和不足,都不是万能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射线检测具有便于定性、定量,直观,有据可查,可存档等特点;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中、薄壁管对接接头内部缺欠的检测,对于体积状缺欠(如气孔、夹渣、体积状未焊透等)检出率高,但对于厚壁管道对接接头中的面状缺欠检出率较低。超声检测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中、厚壁管对接接头内部的面状缺欠(如裂纹、未熔合等)的检测;但定性难度大,受客观条件影响严重。磁粉检测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焊接接头表面和近表面缺欠的检测;对线状缺欠检出率高,对点状缺欠检出率低。渗透检测主要用于检测焊接接头表面开口的缺欠,对点状缺欠特别敏感,对宽而浅的线状缺欠检出率较低。

(2)鉴于上述原因和压力容器检测常规方法的特点,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对同一部位进行检测时,应符合各自的合格级别。如采用同种检测方法、不同检测工艺进

行检测,当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应以质量级别最差的级别为准。返修部位的检测应采用原检测方法和工艺进行。例如凡超声检测不合格的,必须采用超声波复检。

(3)焊缝、焊接接头和对接接头的概念。

焊缝和焊接接头是两个不同概念。焊缝是指焊件焊接后新形成的结合部分。焊接接头是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简称焊头)。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焊接接头主要形式有对接接头、T型接头、十字接接头、角接接头等。

(1)检测单位(部门)在检测前必须按本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由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组成。本条规定了检测单位(部门)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审批程序、检测程序及责任人员签名认可,目的是为以后的检查核对,分清责任,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对检测记录、报告及底片存档的提出了要求。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按本标准编制的无损检测工艺规程进行工作,这不仅强化了无损检测工作的管理,同时更加保证了无损检测的质量。

(2)检测记录由操作记录和评定记录组成,它是检测单位基层检测情况的真实写照,是检测报告真实性的试金石,是处理产品质量、分析事故原因,分清责任(是用户操作不当,还是检测责任)的依据。因此,各级检测人员必须按要求认真、实事求是地填写检测记录。

检测记录中必备的内容包括:工程编号、规格、材质、桩号、焊口编号、检测条件、操作人员(级别)、报告人(级别)、审核人(级别)及报告日期等,具体格式由检测单位统一编制。

工程项目的检测记录与底片、报告等,原标准对这些资料保存期规定为5年,修订后改为不少于7年,与JB4730的规定是一致的。

(3)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好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检测仪器和设备必须定期检验,要有设备台帐,记录设备是否合格。用于检测的仪器和设备必须有合格证,否则不允许进行检测。

(1)编制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目的是针对检测的实际对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检测技术作出一个统一的规定,并符合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以指导检测工作,确保无损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检测工艺卡”是检测规程的补充。它是按设计图纸或合同要求编制。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卡。工艺卡未规定的内容应按工艺规程办理。

(3)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是企业无损检测质量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由无损检测Ⅱ级及以上人员编制,由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具有Ⅲ资格的技术人员审核,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工艺卡由无损检测Ⅱ级及以上人员编制,由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或具有相应资格的技术人员审核或批准。

(1)无损检测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知识面广,专业性强。同时,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及操作设备也不断的更新。因此,无损检测工作必须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技术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承担。同时无损检测人员还应定期进行在职职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证无损检测工作质量。

(2)这里规定的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就是说取得无损检测方法Ⅰ、Ⅱ及Ⅲ级资格证书的人员,只能从事本方法各级人员范围内的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其中:

Ⅰ级人员可在Ⅱ、Ⅲ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Ⅱ级人员可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或在Ⅲ级人员指导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Ⅲ级人员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测质量。

5 射线检测

本部分规定了射线检测技术与质量分级的要求。

6 辐射防护

由于射线对人体有害,因此对射线辐射防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随着放射卫生防护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健全,对现场Χ、γ射线检测的控制区、管理区和警示标志做出了明确规定,这对检测人员和周围非检测人员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当现场环境条件不符合安全防护要求时,检测人员有权拒绝检测操作。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射线安全防护知识,现将射线防护的三个国家标准中有关射线防护和允许受照剂量值作一介绍:

(1)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剂量限值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

①由主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平均),20mSv (2rem);

②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5rem);

③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15rem);

④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50rem)。

(2)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和探伤作业场所及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的生产和使用。

该标准规定,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辐射防护标准设定控制区和管理区,或确定屏蔽层及时间防护的具体数据,应向X射线机制造厂索取有关X射线照射率的原始数据。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_0402-2000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 SY 0402 -2000 1 总则 1.0.1 为了提高石油天然气工艺管道工程施工水平,确保制作安装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与新建或改(扩)建石油天然气集输工艺相关的站内工艺管道工程。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油气田内部脱水装置;炼油厂、天然气净化厂厂内管道;加油站工艺管道;站内泵、加热炉、流量计及其他类似设备本体所属管道;站内的高温导热油管道。 1.0.4 工艺管道施工所涉及的工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尚应符合国家、地方政府关于工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承担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的施工企业必须承担过石油工程建设,取得施工企业相应资质证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安装质量。 1.0.6 工艺管道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管道组成件的检验 2.1 一般规定 2.1.1 所有管道组成件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

2.1.2 管道组成件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说明书。对质量若有疑问时,必须按供货合同和产品标准进行复检,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1.3 管道组成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设计或制造标准的有关规定。 2.2 管材 2.2.l 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应按设计的要求订货,并按其要求进行检验。 2.3 管件、紧固件 2.3.1 弯头、异径管、三通、法兰、垫片、盲板、补偿器及紧固件等,其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3.2 管件及紧固件使用前应核对其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确认下列项目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l 化学成分。 2 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 3 合金钢管件的金相分析报告。 4管件及紧固件的无损探伤报告。 2. 3. 3高压管件及紧固件技术要求应符合《PN16 0?32. OMPai锻造角式高压阀门、管件、紧固件技术条件》JB450的有关规定。 2.3.4 法兰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法兰密封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毛刺、划痕、径向沟槽、沙眼及气孔。 2 对焊法兰的尾部坡口处不应有碰伤。 3 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好无断丝。 4法兰螺栓中心圆直径允许偏差为土0.3mm法兰厚度允许偏差为土1.0mm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验收细则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竣工验收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工程竣工验收准备、验收组织和验收程序,并对竣工资料、竣工验收文件的编制与管理作出了具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且试运投产成功,符合竣工验收标准的新建及改扩建管道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609.3-1989《技术用图—复制图折叠办法》 GB 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 11821-1989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GB/T 11822-2000《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17678.1-1999《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 DA/T 28-2002《国家重大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国家档案局档发字[1997]20号文件《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城市建设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档案局国档发[1992]8号文件《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3.1 竣工验收是项目(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工程建设转入正式生产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标志。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查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器材设备、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3.2 专项验收是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消防、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的验收。 3.3竣工资料指从建设项目(工程)的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到建成投产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文件资料以及其他载体的声像资料。 3.4 竣工验收文件是建设项目(工程)建设阶段的总结,是竣工验收的法定文件。包括竣工验收报告书、竣工验收鉴定书、单项总结(勘察设计工作总结、施工工作总结、监理工作总结、质量监督工作总结、生产准备及试运考核总结、物资及设备采办总结(含外事总结)等)三部分内容。 4 竣工验收依据 4.1 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4.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 4.3 已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 4.4 项目主管部门有关审批、修改和调整等方面的相关文件; 4.5现行的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4.6国家及行业竣工验收规范; 4.7 国家及行业质量评定标准;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_secret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 一.概述 (一)术语 1.石油天然气管道:是指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简称管道设施),包括油气田工艺管道(包括集输、储运、初加工和注气管道)和长输(输油、输气)管道。 2.集输管道:是指采油(气)井场工艺管道、井口、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之间,以及联合站与首站之间的输油输气管道 3.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商品介质的管道。 4.石油天然气站场:具有石油天然气收集、净化处理、储运功能的站、库、厂、场、油气井的统称。简称油气站场或站场。 5.含硫天然气(含硫化氢天然气):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或高于0.4MPa,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高于0.0003MPa。 5.湿含硫天然气;在水露点和水露点以下工作的含硫天然气 6.干含硫天然气:在水露点以上工作的含硫天然气 7.含硫干气;输送过程中不能析出液态水的含硫天然气 8.脱水天然气:脱水后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天然气。 9.管道完整性:是指管道始终处于完全可靠的服役状态。 管道完整性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管道在物理和功能上是完整的;

(二)管道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管道运营商已经并将不断采取措施防止失效事故发生。 10.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是指管道运营商持续地对管道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将管道运行的风险水平始终控制在合理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1.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相应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管理和检验检测方法,以及许可、考核条件、程序的一系列具有行政强制力的文件。 (二)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问题 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具有高效、低耗等优势,但因其具有高能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链长面广、环境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安全管理的极其重要性。 石油天然气管道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有: 1.管道破坏严重,极易酿成事故。如油气管线被施工、勘探破坏严重 2.油气管线被违章占压。如在油气管线附近采石、取土、挖塘、修渠、堆物、修筑建筑物等。 3.管道设计施工遗留的缺陷、损伤。 4.管材或相关设备缺陷。 5.管道腐蚀穿孔。 6.运行误操作。 7.自然灾害。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装设计维修管理与施工标准实务全书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装设计维修管理与施工标准实务全书》 图书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册数规格:全三卷+1CD检索光盘 16开精装 定价:798元优惠价:360元 详细目录:3 第一篇石油天然气管道常用管材与附件 第一章管子与管件 第二章法兰及其紧固件 第三章金属材料选择 第四章阀门的结构特征与应用 第五章阀门通用件与材料选用 第二篇管道设计加工与安装 第一章工艺装置设备及管道布置设计

第二章公用工程管道布置设计 第三章管道安装一般工艺 第四章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装 第五章金属管道及衬里管道的安装第六章非金属管道的安装 第三篇管道输送技术与管理 第一章原油管道输送方式及工艺流程第二章管道输油测量仪表 第三章离心泵 第四章离心泵的拆装、修理与安装第五章输油泵 第六章输测站其他用泵 第七章阀门 第八章储油罐 第九章直接加热式输油加热炉 第十章原油间接加热技术 第十一章锅炉与水处理 第十二章石油储运的安全与防火防爆第四篇压力管道设计与施工 第一章压力管通概论 第二章管道压力等级 第三章管系静应力分析

第四章管系动应力分析 第五章管道支撑 第六章施工安装 第七章压力管道运行使用 第五篇管道减阻内涂技术 第一章管道减阻内涂概述 第二章减阻内涂涂料 第三章内涂覆工艺的生产设备 第四章钢管内表面预处理 第五章内涂涂覆工艺 第六章涂料与覆盖层的性能指标与检验方法 第六篇管道防腐与清洗 第一章金属腐蚀 第二章管路的阴极保护 第三章其他防腐蚀措施 第四章管道清管技术 第七篇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与施工标准 SHSG035—89 施工现场中的设备材料代用导则 FJJ211—86 夹套管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010—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 SH3011—2000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设备布置设计通则

石油天然气管道第三方施工技术要求

与天然气管道相遇后建工程处理技术要求 1阀室、输气站(含放空管)与周围建筑控制距离 1.1公司在运输气站、阀室,除春晓站外,均按五级站考虑。一般情况下,与周边建筑防火间距(安全间距)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表4.0.4处理(详见表一,已针对公司进行换算)。 表一天然气场站、阀室放空区与周围建筑防火间距(米) 1.2* 不能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但地方政府已经立项,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应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热辐射计算,并经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后,按照安评报告要求实施。 2 埋地管线与天然气管道间距控制

2.1埋地管线处理参照《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GB21447-2008T)执行。公司管道按照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方式管道考虑。 2.2自来水管、污水管、燃气、热力管线 2.2.1埋设原则:一般情况下管径较大管线应埋设于较小管径管道下方。热力管道一般埋设在天然气管道上方。 2.2.2埋设间距:0.3m。 2.2.3地形受限情况下,两者间距小于0.3m时,两管道间应有坚固的绝缘物隔离,确保交叉管道的电绝缘,一般使用橡胶垫、废旧轮胎等。后建管道应保证交叉点两端各10米绝缘层无破损。 2.2.4* 参照省安监局组织的甬台温天然气管道与甬台温成品油管道同沟敷设间距,平行敷设间距一般不应小于1.5米。 2.3电力管线、通信管线 2.3.1 天然气管道正上方或正下方,严禁有直埋敷设的电缆。 2.3.2 与天然气管道平行敷设的直埋电缆,间距不得小于1米。 2.3.3 与天然气管道交叉敷设的直埋电缆、通信管线,间距不得小于0.5米,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间距不得小于0.25米。 2.3.4 水下电缆与天然气管道敷设间距不得小于50米,受条件限制时不得小于15米。 3 架空管线、建筑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4 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验收标准 1)《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40-2009 2)《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 3)《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标准》SYJ0043-2006 4)《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997 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7)《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 8)《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管道工程施工验收 1)工艺管道的施工及验收按现行国家规范《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40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及验收;公用工程管道的施工及验收按现行国家规范《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及验收。 2)管道的焊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有关规定执行。 3)工艺管道的无损检测应按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SY/T4109的规定进行,超出SY/T4109适用范围的其他钢种的焊缝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 .1~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及等级评定。公用工程管道的无损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及等级评定。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_secret

石油天然气管道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 一. 概述 (一)术语 1.石油天然气管道:是指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简称管道设施),包括油气田工艺管道(包括集输、储运、初加工和注气管道)和长输(输油、输气)管道。 2.集输管道:是指采油(气)井场工艺管道、井口、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之间,以及联合站与首站之间的输油输 气管道

3.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商品介质的管道。 4.石油天然气站场:具有石油天然气收集、净化处理、储运功能的站、库、厂、场、油气井的统称。简称油气站场或站场。 5.含硫天然气(含硫化氢天然气):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 或高于0.4MPa ,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高于0.0003MPa 。 5.湿含硫天然气;在水露点和水露点以下工作的含硫天然气 6.干含硫天然气:在水露点以上工作的含硫天然气 7.含硫干气;输送过程中不能析出液态水的含硫天然气

8.脱水天然气:脱水后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天然气。 9.管道完整性:是指管道始终处于完全可靠的服役状态。 管道完整性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管道在物理和功能上是完整的; ( 二)管道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管道运营商已经并将不断采取措施防止失效事故发生。 10.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是指管道运营商持续地对管道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将管道运行的风险水平始终控制在合理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1.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相应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新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新版) 摘要:油气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其管线安装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针对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本文从防腐、焊接及堵塞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油气管线;安装;安全措施 强化油气管线安装管理,提高安装质量,在提高油气生产量的同时,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这就要求相关负责人在油气管线安装中,结合每一施工环节的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 1.油气管线安装中的防腐安全措施 缓蚀剂主要是为了减少油管腐蚀缓蚀剂的使用。主要的和良好的条件下保存,缓蚀剂类型,进入循环,注射速率等。低成本的技术,较低的初始投资,但过程复杂,对生产影响较大。此外,腐蚀

抑制剂不同类型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在中性介质中多使用无机缓蚀剂,钝化和降水型;酸性介质缓蚀剂是有机化合物,但现在,根据需要在中性介质中的缓蚀剂的缓蚀剂是用于有机酸性水介质,和用于缓蚀剂添加无机盐。不同的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潜在的序列、化学性质不同,在不同介质中的吸附特性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需要保护系统是由多种金属的腐蚀抑制剂,是很难满足要求,此时应考虑复合缓蚀剂的使用。有两种缓蚀剂注入法:(1)间歇喷射:抑制剂从管注射后,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2)连续注射法:主要通过对石油套管和注入阀注入缓蚀剂威尔斯或油管的油环或环形空间,油气不需要关井,因此,对生产影响不大。 2.油气管线安装中的焊接安全措施 2.1主要问题 根据服务补焊修复的需要,具有两类修复技术--套管修复和管道焊接修复安装。套管修复,是由两个半圆管对接在管外壁被修复并半套焊接在管壁和两个半圆管对接,这是整体形成与管道的运行。该方法特别适用于管道腐蚀减薄的局部加固,防患于未然。当管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题分)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保护适用是限于( C ) A. 城镇燃气的管道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及境外的管道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管道 D. 城镇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的管道 ⒉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管理的新特点是什么( C ) A. 一级登记,三级管理 B. 一级登记,一级管理 C. 三级登记,一级管理 D. 三级登记,二级管理 ⒊依照本法规定主管全国管道的保护工作的部门是( B ) A.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C.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D.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管道保护职责,组织排除管道的重大_______安全隐患。( D ) A. 各项 B. 管线 C. 内部

D. 外部 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二章是有关哪些方面的规定( A ) A. 管道的规划与建设 B.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的法律责任 C. 管道运行中的保护 D. 管道建设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相遇关系的处理 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窃、掠夺石油企业和勘查单位的原油或者其他财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该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依法处理 B. 追究其刑事责任 C. 情节显着轻微的,给予治安处罚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⒎在输油管道上打眼盗油的行为,以_________罪进行处理( A ) A. 盗窃罪 B. 抢劫罪 C.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D. 重大责任事故罪 ⒏以下查扣盗油车辆的做法正确的是( D ) A. 自己查堵 B. 自己扣押 C. 自己罚款 D. 按法定程序处置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施工方案

石油长输管道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中国石油管道安装工程 施工单位(章):中国石油管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审核人: 1 / 75

编制时间:2016年3月31日 2 / 75

目录 1.1.编制依据4 1.2.工程施工关键点、难点分析及对策5 1.3.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6 2.1施工重要工序控制措施7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及石油化工部门现行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见下表)

1.2.工程施工关键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2.1该项目施工跨距较长,交叉施工作业面较多,周围无便利条件,且部分属戈壁地带,给施工组织带来较多不便,所以合理安排施工计划较为重要,以保证施工工期及质量。

1.2.2 安全要求严格(因该工程属于不停产作业),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多,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各项安全规定及办法执行。本次施工安全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到各种安全措施及安全预案严谨、合理科学,确保管线运行及施工生产双安全。 1.2.3该项目施工任务量大、工期短,合理安排是保证本次施工进度的难点,在施工中采取多点作业,统一协调,充分发挥我公司资源优势,使得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在施工中加强及有关单位的紧密配合,随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 1.2.4动土项目,施工前必须及时及业主沟通,要注意地下有管道、电缆、光缆的设施,保证原设施的正常使用;在土方开挖前,必须在挖沟范围内人工挖探区,确保地下的各种设施的完整性,施工完成后还应按原地貌进行恢复。 1.2.5根据该项目特性,点多面广,施工作业面过散的具体情况,在施工准备阶段,一定做好施工的准备各项工作,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3.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一览表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事故处置措施规程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事故处置措施规程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5719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事故处置措施 规程 Regulati ons for Han dli ng Accide nts of Oil and Gas Pip eli ne Faciliti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一)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1.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 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 3.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 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4.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 枪、水炮掩护。 (二)泄漏源控制 1.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局部停车、减负荷运行等。

2.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三)泄漏物处理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 高空扩散。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二、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火灾事故处置措施(一)先控制,后消灭。针 对石油天然气火灾的火势发展 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 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 火战术。 (二)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三)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 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 (四)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 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五)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

天然气管道施工规范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0.2.14 燃气引入管敷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卫生间、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燃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 2 住宅燃气引入管宜设在厨房、走廊、与厨房相连的封闭阳台内(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阳台应封闭)等便于检修的非居住房间内。当确有困难,可从楼梯间引入,但应采用金属管道和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室外。 3 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燃气引入管宜设在使用燃气的房间或燃气表间内。 4 燃气引入管宜沿外墙地面上穿墙引入。室外露明管段的上端弯曲处应加不小于DN15清扫用三通和丝堵,并做防腐处理。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应保温。 引入管可埋地穿过建筑物外墙或基础引入室内。当引入管穿过墙或基础进入建筑物后应在短距离内出室内地面,不得在室内地面下水平敷设。 10.2.15 燃气引入管穿墙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应满足安装和维修的需要,当与地下管沟或下水道距离较近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0.2.16 燃气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或管沟时,均应设置在套管中,并应考虑沉降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套管与基础、墙或管沟等之间的间隙应填实,其厚度应为被穿过结构的整个厚度。 套管与燃气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10.2.17 建筑物设计沉降量大于50mm时,可对燃气引入管采取如下补偿措施: 1 加大引入管穿墙处的预留洞尺寸。 2 引入管穿墙前水平或垂直弯曲2次以上。 3 引入管穿墙前设置金属柔性管或波纹补偿器。 10.2.18 燃气引入管的最小公称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输送人工煤气和矿井气不应小于25mm; 2 输送天然气不应小于20mm; 3 输送气态液化石油气不应小于15mm。 10.2.19 燃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建筑物内,对重要用户还应在室外另设阀门。 10.2.20 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宜有不小于0.01坡向室外管道的坡度。 10.2.21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天然气管道安装的要求

天然气管道安装的要求 1、住宅燃气引入管宜设在厨房、走廊、与厨房相连的封闭阳台内(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阳台应封闭)等便于检修的非居住房间内。当确有困难,可从楼梯间引 入,但应采用金属管道和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室外。 2、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燃气引入管宜设在使用燃气的房间或燃气表间内。 3、燃气引入管宜沿外墙地面上穿墙引入。室外露明管段的上端弯曲处应加不小 于DN15清扫用三通和丝堵,并做防腐处理。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应保温。 引入管可埋地穿过建筑物外墙或基础引入室内。当引入管穿过墙或基础进入建筑 物后应在短距离内出室内地面,不得在室内地面下水平敷设。 4、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卫生间、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燃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 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 5、燃气引入管穿墙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应满足安装和维修的需要,当与地下管沟或下水道距离较近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6、燃气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或管沟时,均应设置在套管中,并应考虑沉降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套管与基础、墙或管沟等之间的间隙应填实, 其厚度应为被穿过结构的整个厚度。套管与燃气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 腐、防水材料密封。 7、建筑物设计沉降量大于50mm时,可对燃气引入管采取如下补偿措施: (1)、加大引入管穿墙处的预留洞尺寸。 (2)、引入管穿墙前水平或垂直弯曲2次以上。 (3)、引入管穿墙前设置金属柔性管或波纹补偿器。 8、燃气引入管的最小公称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输送人工煤气和矿井气不应小于25mm; (2)、输送天然气不应小于20mm; (3)、输送气态液化石油气不应小于15mm。 9、燃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建筑物内,对重要用户还应在室外另设阀门。 10、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宜有不小于0.01坡向室外管道的坡度。 11、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净高不宜小于2.2m。 (2)、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房间换气次数不得小于3次/h;并应有独立的事故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最新版)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 (最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7

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最新版) 摘要:油气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其管线安装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针对油气管线安装中的安全措施,本文从防腐、焊接及堵塞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油气管线;安装;安全措施 强化油气管线安装管理,提高安装质量,在提高油气生产量的同时,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这就要求相关负责人在油气管线安装中,结合每一施工环节的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 1.油气管线安装中的防腐安全措施 缓蚀剂主要是为了减少油管腐蚀缓蚀剂的使用。主要的和良好的条件下保存,缓蚀剂类型,进入循环,注射速率等。低成本的技术,较低的初始投资,但过程复杂,对生产影响较大。此外,腐蚀

抑制剂不同类型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在中性介质中多使用无机缓蚀剂,钝化和降水型;酸性介质缓蚀剂是有机化合物,但现在,根据需要在中性介质中的缓蚀剂的缓蚀剂是用于有机酸性水介质,和用于缓蚀剂添加无机盐。不同的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潜在的序列、化学性质不同,在不同介质中的吸附特性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需要保护系统是由多种金属的腐蚀抑制剂,是很难满足要求,此时应考虑复合缓蚀剂的使用。有两种缓蚀剂注入法:(1)间歇喷射:抑制剂从管注射后,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2)连续注射法:主要通过对石油套管和注入阀注入缓蚀剂威尔斯或油管的油环或环形空间,油气不需要关井,因此,对生产影响不大。 2.油气管线安装中的焊接安全措施 2.1主要问题 根据服务补焊修复的需要,具有两类修复技术--套管修复和管道焊接修复安装。套管修复,是由两个半圆管对接在管外壁被修复并半套焊接在管壁和两个半圆管对接,这是整体形成与管道的运行。该方法特别适用于管道腐蚀减薄的局部加固,防患于未然。当管道

天然气管道施工规范

10.2.14 燃气引入管敷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卫生间、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发电间、配电间、变电室、不使用燃气的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电缆沟、暖气沟、烟道和进风道、垃圾道等地方。 2 住宅燃气引入管宜设在厨房、走廊、与厨房相连的封闭阳台内(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阳台应封闭)等便于检修的非居住房间内。当确有困难,可从楼梯间引入,但应采用金属管道和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室外。 3 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燃气引入管宜设在使用燃气的房间或燃气表间内。 4 燃气引入管宜沿外墙地面上穿墙引入。室外露明管段的上端弯曲处应加不小于DN15清扫用三通和丝堵,并做防腐处理。寒冷地区输送湿燃气时应保温。 引入管可埋地穿过建筑物外墙或基础引入室内。当引入管穿过墙或基础进入建筑物后应在短距离内出室内地面,不得在室内地面下水平敷设。 10.2.15 燃气引入管穿墙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应满足安装和维修的需要,当与地下管沟或下水道距离较近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0.2.16 燃气引入管穿过建筑物基础、墙或管沟时,均应设置在套管中,并应考虑沉降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套管与基础、墙或管沟等之间的间隙应填实,其厚度应为被穿过结构的整个厚度。 套管与燃气引入管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10.2.17 建筑物设计沉降量大于50mm时,可对燃气引入管采取如下补偿措施: 1 加大引入管穿墙处的预留洞尺寸。 2 引入管穿墙前水平或垂直弯曲2次以上。 3 引入管穿墙前设置金属柔性管或波纹补偿器。 10.2.18 燃气引入管的最小公称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输送人工煤气和矿井气不应小于25mm; 2 输送天然气不应小于20mm; 3 输送气态液化石油气不应小于15mm。 10.2.19 燃气引入管阀门宜设在建筑物内,对重要用户还应在室外另设阀门。 10.2.20 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埋设深度应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宜有不小于0.01坡向室外管道的坡度。 10.2.21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大连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

大连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 保护工作细则 为了加强全市油气长输管道(即:承担国家级油气输送任务的管道,下同)安全保护工作,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街道(乡镇)和企业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安委〔2015〕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油气长输管道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一章管道保护工作基本原则 第一条自觉守法,严格执法。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在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中凡涉及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的事项,必须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条政企协同,齐抓共管。各级人民政府、先导区管委会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街道(乡镇)及社区(村屯)要定岗定责充分发挥一线监督保护作用;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和服务意识。管道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在加强管道保护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按

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完善政府牵头、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道保护工作格局。 第三条统筹规划,源头治理。管道企业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管道线路建设竣工图,城乡建设规划要依法保障既有管道的安全距离和空间,各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建设、农业、水利、林业、环保、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部门在核准(审批、备案)与管道相遇项目选址、建设时,要把落实管道保护措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妥善协调好相交相遇等关系,对违反管道保护相关规定的工程项目,严禁规划、立项核准(审批、备案),切实从源头上遏制占压管道、安全距离不足和危及管道安全的事项。 第四条政企引导,全民参与。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和管道企业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以及有关管道安全技术防范、事故应急处置常识等宣传教育力度,政府部门至少每半年、管道企业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相关法制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要设置专项保障费用,通过利用各种时机、形式和组织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管道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管道保护工作职责 第五条管道企业职责。管道企业是管道保护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管道保护责任体系和制度规范,落实一

石油天然气管线验收提纲

附件3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八、- 前言 简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背景、安全验收评价项目委托方及评价要求、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等。 1. 总则 1.1 评价目的 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简述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目的。 1.2 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及规章列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应遵循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宜按法律-法规-规章顺序排列,并标注发布机构、文号和施行日期。包括但不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铁路运输安

全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防雷减灾管理办 法》;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关于开展重大 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陆上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安 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事项的通知》。 1.2.2 标准规范列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应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名称后应标注标准号和年号,宜按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国外标 准- 企业标准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专业进行排序。注意引用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其中国外标准和企业标准仅作为参考标准,如需引用,必须说 明原因及具体引用条款,且内容不得 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冲突。包括但不限于: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 );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23 );油 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59 );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设计规范》(GB 5011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 GB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_secret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及维护 一.概述 (一)术语 1.石油天然气管道:是指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简称管道设施),包括油气田工艺管道(包括集输、储运、初加工和注气管道)和长输(输油、输气)管道。 2.集输管道:是指采油(气)井场工艺管道、井口、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之间,以及联合站与首站之间的输油输气管道 3.长输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用于商品介质的管道。 4.石油天然气站场:具有石油天然气收集、净化处理、储运功能的站、库、厂、场、油气井的统称。 简称油气站场或站场。 5.含硫天然气(含硫化氢天然气):指天然气的总压等于或高于0.4MPa,而且该气体中硫化氢分压等于或高于0.0003MPa。 5.湿含硫天然气;在水露点和水露点以下工作的含硫天然气 6.干含硫天然气:在水露点以上工作的含硫天然气 7.含硫干气;输送过程中不能析出液态水的含硫天然气 8.脱水天然气:脱水后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天然气。 9.管道完整性:是指管道始终处于完全可靠的服役状态。 管道完整性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管道在物理和功能上是完整的;

(二)管道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管道运营商已经并将不断采取措施防止失效事故发生。 10.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是指管道运营商持续地对管道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将管道运行的风险水平始终控制在合理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11.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相应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管理和检验检测方法,以及许可、考核条件、程序的一系列具有行政强制力的文件。 (二)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问题 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具有高效、低耗等优势,但因其具有高能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链长面广、环境复杂等特点,决定了其安全管理的极其重要性。 石油天然气管道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有: 1.管道破坏严重,极易酿成事故。如油气管线被施工、勘探破坏严重 2.油气管线被违章占压。如在油气管线附近采石、取土、挖塘、修渠、堆物、修筑建筑物等。 3.管道设计施工遗留的缺陷、损伤。 4.管材或相关设备缺陷。 5.管道腐蚀穿孔。 6.运行误操作。 7.自然灾害。

天然气管道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 验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of natural gas SY 0466—97 主编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油气田建设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文件 [97]中油技监字第698号 关于批准发布《钢质管道熔结 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等三十五项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等三十五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草案),业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各项行业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 序号编号名称 1 SY/T 0315—97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 2 SY/T 0316—97 新管线管的现场检验推荐作法 3 SY/T 0317—97 盐渍土地区建筑规范 4 SY/T 0407—97 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代替SYJ 4007—86) 5 SY/T 0419--97 油田专用水套加热炉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19--87) 6 SY/T 0420--9 7 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代替SYJ 4020--88,SYJ 8—4) 7 SY 0422-97 油田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22--88,SYJ 400946,SY 4061--93) 8 SY/T 0442--97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内涂层技术标准(代替SYJ 4042—89) 9 SY/T 0448-97 油田油气处理用钢制压力容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48-90) 10 SY/T 0449--97 油气田用钢制常压容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49-4)1) 11 SY/T 0450-97 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代替SYJ 405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长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0年6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10年6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2010年6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道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管道运行中的保护 第四章管道建设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相遇关系的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石油、天然气管道,保障石油、天然气输送安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管道的保护,适用本法。 城镇燃气管道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管道的保护,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石油包括原油和成品油,所称天然气包括天然气、煤层气和煤制气。 本法所称管道包括管道及管道附属设施。 第四条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依照本法规定主管全国管道保护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并实施全国管道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全国管道发展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管道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管道保护工作,协调处理本行政区域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指导、监督有关单位履行管道保护义务,依法查处危害管道安全的违法行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管道保护的相关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统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