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90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
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
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一般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常常产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的降水天气,气旋的中部(两锋之间)是暖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
(3)高压(反气旋)系统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
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
例如,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存在锋面的低压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地区,人们习惯称之为锋面气旋。
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
考点规范练14天气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中线段MN为脊线或槽线(谷线)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1~2题。
1.若MN为海平面气压场中的槽线且M气压比N高,则()A.a区域温差大于b区域B.a区域温度高于b区域C.a区域为偏南风、阴雨天气D.a区域为偏北风、阴雨天气2.若MN为6月初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西侧脊线,则我国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长江流域黄梅时节家家雨B.华北平原麦收时节雨纷纷C.东北平原夏初时节处处旱D.珠江流域台风时节处处涝答案:1.D 2.B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MN为冷锋,且N更接近低气压中心,同时图中经纬网表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则a区域为冷气团控制区域,位于冷锋锋后,多阴雨天气,北半球冷气团由北向南运动,a 区域为偏北风。
故D正确。
第2题,若此时为6月初,则正是我国华北平原麦收季节;另外在我国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北侧为雨带分布区,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江淮地区,则雨带分布于华北平原。
故B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48小时内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时间先后排序为()A.③④②①B.③②④①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4.图示时期,甲地风向的变化是()A.偏西风转偏南风B.西南风转偏北风C.西北风转西南风D.风向变化不大答案:3.C 4.D解析:第3题,由图分析可知,低气压中心L西部为冷锋,锋面向东推进,则雨带也逐渐向东移动。
根据降水区域所在经度可知,四幅图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②③,C正确。
第4题,由图可知,甲地一直位于高气压中心东侧,低气压中心西侧,其风向变化不大,D正确。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PQ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暖锋B.北半球冷锋C.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B.a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b地此时吹西南风D.PQ锋面将向南移动答案:5.A 6.C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可知,在山脉处等值线凸向北方,说明越往北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因而该地位于北半球;PQ为锋面,故P处为低气压区,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因此PQ为暖锋。
大气层中的天气系统高气压低气压与气旋的形成在大气层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变化与气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气压和低气压是常见的两种气压形态,它们在大气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气旋的形成密切相关。
一、高气压的形成及特征高气压是指大气中气压较大的区域,通常表现为空气向外输送,并使周围的空气下沉。
高气压区域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地球自转、地形、季节等。
1. 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会使得气压沿经线分布不均,形成了高气压和低气压的交替分布。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由于离开地轴线的点沿纬线运动速度更快,所以在相对上升的空气产生了离心力,导致气压增大,形成高气压区域。
2. 地形的作用地形对气压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山脉等高地通常会阻挡风的流动,使得山脉背风面形成高气压区域。
这是由于山脉上空空气被迫上升冷却,形成稳定的大气层,导致压强增加,形成高气压。
3. 季节的影响季节变化也会对高气压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冬季北半球的温暖气流会向南方退去,导致北方出现高气压。
而夏季热带地区的高温会使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使得高气压区向北移动。
这种季节性变化是高气压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低气压的形成及特征低气压是指大气中气压较低的区域,通常表现为空气向内汇聚,并使周围的空气上升。
低气压区域的形成与气压梯度、地球自转等因素密切相关。
1. 气压梯度的作用低气压的形成与气压梯度有关。
在某一区域,如果气压梯度较大,即压强的变化较快,空气会沿着压强的梯度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低气压区域。
这种梯度通常与温度的变化有关,如冷空气与暖空气的交汇。
2. 地球自转与科氏力的影响地球自转导致科氏力的产生,科氏力会偏转运动体的运动方向。
在北半球,科氏力使得气旋的风顺时针旋转,形成低气压。
这是因为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垂直,导致气流绕着低气压中心旋转。
三、气旋的形成与高低气压之间的关系气旋是大气中一种有旋转的天气系统,形成于低气压区域。
低气压与高气压之间产生的压强梯度力使得空气沿顺时针方向(北半球)流向低气压中心,并始终保持着旋转运动,形成了气旋。
新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一、选择题炸弹气旋是指在中高纬度短时间内强烈发展的气旋,其中心气压24小时内下降幅度达24 hPa。
2019年3月13日美国中部又遭炸弹气旋袭击,这是美国该年第3次遭受炸弹气旋影响。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图所示天气系统与美国中部出现的炸弹气旋相符的是( )2.受本次炸弹气旋影响,美国中部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沙尘漫天 B.风和日丽C.狂风暴雪 D.连绵阴雨答案:1.D 2.C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炸弹气旋是指在中高纬度短时间内强烈发展的气旋,其中心气压24小时内下降幅度达24 hPa。
若气旋中心气压比较高,则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恶劣的天气,故A、C错误;美国中部出现的炸弹气旋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气旋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呈逆时针辐合,故D正确,B错误。
第2题,炸弹气旋所在地区气压迅速下降产生巨大的气压差,从而导致风力加大;巨大的气压差也推动其后部的冷气团迅速运动,所到之处产生强烈降温。
同时,在气旋区域内,气流由外向内辐合汇集,气流携带着地面空气中的水汽上升,到高空冷却凝结,从而带来强降雨或强降雪,选C。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
我国各地降雹有明显的月份变化,其变化和大气环流的月变化及季风气候特点相一致,各个地区降雹时间的到来一般要比雨带到来早一个月左右。
我国发生冰雹次数最多的省份为西藏,但多为小冰雹,下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南京市一年中首次降雹大多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西藏降雹以小冰雹为主的原因是( )A.纬度较低,下垫面气温高B.西南季风进入,湿度大C.地势高,地面低温且较干燥D.背风坡,下沉气流旺盛答案:3.A 4.C解析:第3题,南京市属于江淮地区,雨带出现在夏初,由材料“各个地区降雹时间的到来要比雨带到来早一个月左右”可知,一年中首次降雹大多出现在春季,故A正确。
2014年高三一轮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气旋和反气旋高考考情:1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并掌握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3.能结合新材料和新图形分析气旋和反气旋对应的天气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过程,总结现象。
易错考点: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典例精析:例题一图甲为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图乙为2010年8月3日的副热带高压脊位置示意图,阅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甲2010年8月3日的副热带高压脊位置示意图乙(1)根据图甲,说明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脊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
(2)读图乙,与常年相比,2010年8月份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有何不同。
(3)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天气晴朗干燥,而在其周边地区则多阴雨天气,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自5月份在我国华南登陆,8月份到达华北,9月份南撤,10月份基本退出我国大陆。
(只要答出三点即可)。
在其影响下,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进,我国自南向北依次进入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大幅度向西偏移,同时也向南北方向有所扩展。
(3)副高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闷热少雨,边缘区盛行来自海洋的湿热气流,与周围冷空气交汇,多阴雨天气。
例题二下图为某年12月11日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图。
读图回答下题。
1.12月11~12日,Q观测站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A.11日的深夜B.12日的正午C.11日的日出前后D.12日的日出前后解析:12月11日控制Q观测站的天气系统为冷锋,12日Q观测站位于冷锋锋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Q观测站气温最低的时刻出现于12日的日出前后。
答案:D例题三(2013年贵阳调研)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专题14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天气系统的考查难度大,焦点主要集中在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上,因此,大家对这部分内容学习需要再深入,并从考查的角度解读新情境、探索新问题、感悟新高考、培养新能力。
一、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低)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冷(暖)气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
要想对天气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必须清楚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
静态特征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固定时空)的气象要素(温、压、湿、风)状况。
(一)锋锋的考察很少是在剖面图中,而是在气压分布图中判读,因此重点要理解锋的成因,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
【冷锋和暖锋控制下的天气】(二)气旋和反气旋(三)气压场的天气判读1.气压场的基本形式2.锋面气旋的判读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故也称锋面气旋。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将冷暖锋连接将系统分为两部分,低纬度部分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部分受冷气团控制。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①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①处为偏南风,①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3.锋面反气旋生成和活动于中高纬、温带地区的高气压系统。
在合适的大气环流引导下,向南或东南移动(图示为:强高压南下前缘有一条冷锋作为引导)。
影响中、低纬地区,成为一次冷空气活动。
有时可达到寒潮强度。
所以,也称冷性反气旋。
1.(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
本节是继“锋面系统与天气”之后,再次从微观角度学习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也为后面“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能够简单识读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天气图,听懂其中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并为后面气象灾害:寒潮、台风、伏旱等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设计三道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体现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
学生通过从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上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探究在闭合的气压系统中气流的运动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又通过问题讨论锋面气旋两侧冷、暖锋面的形成,进而在简易天气形势图上整合已学知识,正确判读天气的变化。
整节课重在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掌握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低气压(气旋)系统与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对天气的影响。
了解锋面气旋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作图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阅读简易天气形势图,正确判读天气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有关示意图(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通过分析天气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大气对整个地理环境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培养学生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培养学生关心热爱自然的美好心灵,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利用多媒体丰富精美的画面,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重点掌握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认识锋面气旋的特点。
七、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锋面气旋两侧冷、暖锋的成因。
八、教具课件、气旋与反气旋图九、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法、讨论法、问题引导法、探究教学法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归纳学习法、思考学习法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程序意图【播放录像】在熟悉的乐曲中师生一起收看一段央视的昨晚天气预报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