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25
2024年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20: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知识梳理】一、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天气系统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我国典型实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天气,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1.判断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移动。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暖锋N锋前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课堂例题】(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 ①③④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②④⑤2. 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A. 寒流的范围更广B. 离岸流规模更大C. 暖流的势力更强D. 沿岸上升流更盛【答案】1. A 2. C【解析】第1题,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
大气层中的天气系统高气压低气压与气旋的形成在大气层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变化与气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气压和低气压是常见的两种气压形态,它们在大气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气旋的形成密切相关。
一、高气压的形成及特征高气压是指大气中气压较大的区域,通常表现为空气向外输送,并使周围的空气下沉。
高气压区域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地球自转、地形、季节等。
1. 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自转会使得气压沿经线分布不均,形成了高气压和低气压的交替分布。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由于离开地轴线的点沿纬线运动速度更快,所以在相对上升的空气产生了离心力,导致气压增大,形成高气压区域。
2. 地形的作用地形对气压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山脉等高地通常会阻挡风的流动,使得山脉背风面形成高气压区域。
这是由于山脉上空空气被迫上升冷却,形成稳定的大气层,导致压强增加,形成高气压。
3. 季节的影响季节变化也会对高气压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冬季北半球的温暖气流会向南方退去,导致北方出现高气压。
而夏季热带地区的高温会使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使得高气压区向北移动。
这种季节性变化是高气压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低气压的形成及特征低气压是指大气中气压较低的区域,通常表现为空气向内汇聚,并使周围的空气上升。
低气压区域的形成与气压梯度、地球自转等因素密切相关。
1. 气压梯度的作用低气压的形成与气压梯度有关。
在某一区域,如果气压梯度较大,即压强的变化较快,空气会沿着压强的梯度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低气压区域。
这种梯度通常与温度的变化有关,如冷空气与暖空气的交汇。
2. 地球自转与科氏力的影响地球自转导致科氏力的产生,科氏力会偏转运动体的运动方向。
在北半球,科氏力使得气旋的风顺时针旋转,形成低气压。
这是因为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垂直,导致气流绕着低气压中心旋转。
三、气旋的形成与高低气压之间的关系气旋是大气中一种有旋转的天气系统,形成于低气压区域。
低气压与高气压之间产生的压强梯度力使得空气沿顺时针方向(北半球)流向低气压中心,并始终保持着旋转运动,形成了气旋。
有关大气压的30个例子大气压是指地球表面上空气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
它是天气变化、气压系统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是关于大气压的30个例子以及相关参考内容:1. 低气压:低气压指的是大气压力较低的区域,通常与不稳定的天气系统相关。
当低气压系统移动时,会引起风暴、降水和气温下降等天气现象。
2. 高气压:高气压指的是大气压力较高的区域,通常与稳定的天气系统相关。
当高气压系统移动时,会带来晴朗和干燥的天气。
3. 风:风是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
大气压力差异越大,风的速度就越快。
4. 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旋转风暴,通常由于低气压引起。
5. 雷暴:雷暴是由于空气中产生强烈电荷分离而形成的大气现象。
它通常与低气压区域相联系。
6. 气压计:气压计用来测量大气压力的仪器。
它通常使用水银柱或气压传感器来测量气压值。
7. 海平面气压:海平面气压是指在海洋表面上的气压值。
它是一种标准参考,用来比较和测量不同地区的气压变化。
8. 帕斯卡:帕斯卡是国际单位制中用来测量压力的单位。
1帕斯卡等于1牛/米²,也等于10 dyn/厘米²。
9. 气压梯度:气压梯度是指单位距离内气压变化的速率。
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
10. 气旋:气旋是大气中旋转的气流。
它通常与低气压关联,并产生旋转风暴。
11. 台风:台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气旋,通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形成,并伴随着强风和降水。
12. 高空气压:高空气压是指大气中较高的气压值。
它可以影响地面上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13. 气象预报:气象预报是根据当前的气象数据和大气压力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天气状况。
14. 气压变化:气压会随着地理位置、季节、地形和天气系统的变化而变化。
15. 温度反转:温度反转是指在大气中某一高度以上温度升高,而在较低的高度温度下降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与高气压系统相关。
16. 高原:高原是指地势较高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大气压力较低,氧气稀薄。
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天气特征
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是气象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对于天气的形
成和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的天气特征。
一、高压中心
高压中心指的是在某一地区上空形成的大范围、较为稳定的高气压区域。
其主要特征如下:
1. 天气晴好:高压系统通常伴随着晴朗、干燥、稳定的天气,因为在
高压系统内部空气下沉,形成晴空和相对干燥的环境。
2. 风速较小:由于高压系统内部空气下沉,所以风速相对较小,甚至
可能出现无风状态。
3. 温度适宜:由于高压系统内部空气下沉,所以温度相对较高且适宜。
4. 湿度较低:由于高压系统内部空气下沉并加热,所以湿度相对较低。
二、低压中心
低压中心指的是在某一地区上空形成的大范围、不稳定的低气压区域。
其主要特征如下:
1. 天气多变:低压系统通常伴随着多云、阴雨、雷电等天气,因为在
低压系统内部空气上升,形成不稳定的环境。
2. 风速较大:由于低压系统内部空气上升,所以风速相对较大。
3. 温度较低:由于低压系统内部空气上升并冷却,所以温度相对较低。
4. 湿度较高:由于低压系统内部空气上升并冷却,所以湿度相对较高。
总体而言,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天气特征截然不同。
高压中心通常
伴随着晴朗、干燥、温暖的天气;而低压中心则通常伴随着多云、阴雨、寒冷的天气。
这些特征对于天气预报和预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