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18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是两种常见的细菌,它们可以通过在麦康凯(MacConkey)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不同的菌落颜色。
这是因为麦康凯培养基中含有一种称为胆红素的指示剂,它可以根据细菌对乳果糖的发酵能力产生不同的颜色反应。
麦康凯培养基是一种区分肠道菌和非肠道菌的选择性和差异培养基。
它对肠杆菌科细菌是选择性的,对革兰氏阳性菌和许多其他细菌则是抑制作用的。
此外,麦康凯培养基是差异培养基,可以根据细菌的发酵能力和产酸性来区分不同的菌属和物种。
具体而言,麦康凯培养基中含有以下成分:1.硫酸盐和碱性消化酪蛋白酸盐:这些成分提供了一种碱性环境,能够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
2.麦康凯胆盐:麦康凯培养基中含有胆盐,可以抑制革兰氏阴性菌中产酸性的产生。
3.中性红:这是一种指示剂,用于检测细菌对乳果糖的发酵能力。
现在我们来详细解释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颜色差异的原理。
1.大肠杆菌的颜色反应原理: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发酵乳果糖的能力。
当大肠杆菌生长在麦康凯培养基上时,它会发酵乳果糖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并降低培养基的 pH 值。
这种酸性环境会导致麦康凯培养基中的中性红指示剂变为粉红色,从而形成粉红色的菌落。
因此,大肠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颜色通常是粉红色。
2.沙门氏菌的颜色反应原理: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一些沙门氏菌亚种可以发酵乳果糖,但大多数亚种缺乏这种能力。
因此,当沙门氏菌亚种无法发酵乳果糖时,它们不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培养基的 pH 值不会降低,中性红指示剂的颜色保持不变,即为无色。
这种情况下,沙门氏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颜色通常是无色的。
综上所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颜色差异主要是由于它们对乳果糖的发酵能力不同。
大肠杆菌可以发酵乳果糖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导致中性红指示剂变为粉红色,形成粉红色的菌落。
而沙门氏菌大多数亚种无法发酵乳果糖,不产生酸性代谢产物,中性红指示剂的颜色保持不变,形成无色的菌落。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案实验原理:1、大肠杆菌的性质:大肠杆菌是G--无芽孢直杆菌,在大多数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是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红色短杆菌。
三糖铁琼脂上的反应为斜面和底部都变黄,产气,不产生硫化氢。
生化特性为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不发酵蔗糖。
MR试验,吲哚试验为阳性,VP试验为阴性,不产生H2S,不能利用枸椽酸盐。
半固体中沿穿刺线向四周生长。
2、沙门氏杆菌的性质:沙门氏杆菌是G-直杆菌。
在麦康凯平板上为细小半透明、圆形、无色小菌落,三糖铁斜面下层变黄色,上层仍为红色,穿刺处为变黑产生H2S。
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能利用枸椽酸盐,不发酵乳糖不利用蔗糖肌醇,MR阳性,VP阴性,不产吲哚,不分解尿素。
实验材料:含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猪肝脏、培养基(琼脂平板培养基、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麦康凯琼脂、生化培养基、SC)、器械(剪刀、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试管、玻片、培养皿)、药品(消毒酒精、结晶紫、碘液、酸酒精、品红、松柏油)实验内容及操作程序:一、培养基制备:制备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平板、SC增菌培养基、生化培养基,制备方法见附1.二、标本制备:(1)取新鲜猪肝脏一小块,火焰表面消毒。
(2)用浸过消毒液的剪刀剪开一个小口于消过毒的猪肝脏。
(3)用接种环在剪开的肝脏小口沾取肝脏液,分别画线于麦康凯培养基和接种于SC中,37°C恒温培养24小时。
三、细菌分离培养:(1)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麦康凯平板。
挑选麦康凯平板上的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染色镜检,看是否为红色短杆菌,若是,即疑似为大肠杆菌,则取其接种于另一麦康凯平板,37°C 恒温培养24小时。
(2)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SC增菌培养基,染色镜检,看是否有疑似沙门氏菌,有则取其中细菌画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上,37°C恒温培养24小时。
四、细菌的鉴定纯化:(1)检查疑似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是否长满了粉红色菌落,染色镜检。
实验原理:1、大肠杆菌的性质:大肠杆菌是G无芽抱直杆菌,在大多数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是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红色短杆菌。
三糖铁琼脂上的反应为斜面和底部都变黄,产气,不产生硫化氢。
生化特性为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不发酵蔗糖。
MR试验,口引噪试验为阳性,VP试验为阴性,不产生H2S,不能利用xx酸盐。
半固体中沿穿刺线向四周生长。
2、沙门氏杆菌的性质:-沙门氏杆菌是G直杆菌。
在麦康凯平板上为细小半透明、圆形、无色小菌落,三糖铁斜面下层变黄色,上层仍为红色,穿刺处为变黑产生H2S。
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能利用枸椽酸盐,不发酵乳糖不利用蔗糖肌醇,MR阳性,VP阴性,不产呵噪,不分解尿素。
实验材料:含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猪肝脏、培养基(琼脂平板培养基、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麦康凯琼脂、生化培养基、SQ、器械(剪刀、记号笔、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试管、玻片、培养皿)、药品(消毒酒精、结晶紫、碘液、酸酒精、品红、松柏油)实验内容及操作程序:一、培养基制备:制备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平板、SC增菌培养基、生化培养基,制备方法见附1.二、标本制备:(1) 取新鲜猪肝脏一小块,火焰表面消毒。
(2) 用浸过消毒液的剪刀剪开一个小口于消过毒的猪肝脏。
(3) 用接种环在剪开的肝脏小口沾取肝脏液,分别画线于麦康凯培养基和接种于SC中,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三、细菌分离培养:(1) 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麦康凯平板。
挑选麦康凯平板上的凸起光滑湿润的粉红菌落染色镜检,看是否为红色短杆菌,若是,即疑似为大肠杆菌,则取其接种于另一麦康凯平板,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2) 取出培养了24小时的SC增菌培养基,染色镜检,看是否有疑似沙门氏菌,有则取其中细菌画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上,37 C恒温培养24小时。
四、细菌的鉴定纯化:(1) 检查疑似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是否长满了粉红色菌落,染色镜检。
大肠杆菌大肠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
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大小0.4~0.7×1~3um,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
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革兰氏阴性杆菌。
(二)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有些菌株产生β型溶血。
在鉴别性或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有颜色、直径2~3mm的光滑型菌落。
生化反应: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发酵葡萄糖、麦芽胞、甘露醇、木胶糖、阿拉伯胶等产酸产气。
IMViC试验为“+、+、-、-”。
即为典型大肠杆菌。
(三)抗原构造较复杂,有O、K、H、F四种抗原。
O抗原为脂多糖,已有171种,其中162种与腹泻有关,是分群的基础。
K抗原有103种,为荚脂多糖抗原。
从病人新分离的大肠杆菌多有K抗原,有抗吞噬和补体杀菌作用。
根据耐热性等不同,K抗原分为L、A、B三种,其中L、B不耐热,有60种。
F抗原至少有5种,与大肠杆菌的粘附作用有关、表明大肠杆菌血清型的方式是按O:K:H排列,例如O111:K58(B4):H2。
(四)抵抗力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 ,CF);也称粘附素(Adhesin),即大肠杆菌的菌毛。
致病大肠杆菌须先粘附于宿主肠壁,以免被肠蠕动和肠分泌液清除。
使人类致泻的定居因子为CFAⅠ、CTAⅡ(Colonization factor antigen Ⅰ、Ⅱ),定居因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家禽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离及药敏试验方法鸡大肠杆菌病主要依靠药物防治,但药物的大量使用带来了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诸多问题。
目前世界许多地方开展了调查研究试验材料1.病料来源。
养殖户送检样本有典型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变的病死鸡,孵化后期死亡鸡胚(没有出壳鸡苗)作病料。
毛蛋没有出壳小鸡小鸡卵黄囊青年鸡病料2.细菌分离用的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普通培养基、SS培养基、亚硫酸铋培养基等二、试验方法1.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死鸡的肝、孵化后期死胚卵黄囊(没有出壳鸡苗)在麦康凯平板上分区划线37℃培养12~24小时,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出边缘整齐稍凸起、表面光滑湿润、直径1~2毫米的红色圆形菌落,革兰氏阴性,接种到SS培养基37℃培养12~24小时,生长出粉红菌落。
亚硫酸铋琼脂大肠杆菌不生长。
2.沙门氏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死鸡的肝、孵化后期死胚卵黄囊在在麦康凯平板上分区划线37℃培养12~24小时,然后挑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淡黄色半透明单个菌落,接种到SS培养基37℃培养12~24小时,生长出黄色半透明或黑色菌落。
亚硫酸铋琼脂沙门氏菌生长绿色单个菌落。
如图:SS培养基沙门氏亚硫酸铋琼脂沙门氏菌麦康凯培养基大肠杆菌SS培养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普通培养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三.药敏试验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在一起,涂匀营养培养基,选用的药敏片做好标号,平整贴在培养基上37℃培养12~24小时,观察细菌抑菌圈大小,选抑菌圈越大药物敏感度越高,使用疗效越好。
同时考虑某些药物肠道不吸收问题。
四.药敏分析及预防:该地区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粘杆菌素、痢菌净、氟苯尼考、硫酸阿米卡星、头孢噻呋、硫酸新霉素较敏感。
合理搭配抗生素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临床上长期大量使用不规范抗菌药物,致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敏感的药物越来越少,也可以据本场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血清型做疫苗预防。
这提示我们每隔一定时间要对本地区的大肠杆菌耐药性进行检测,以便更好地选择敏感有效的药物,以控制该病的流行。
鸡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试验设计鸡肠道致病菌种类: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实验内容:阶段一: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的观察,实验材料的增菌与直接分离培养。
阶段二:识别菌落、做纯培养及三糖铁琼脂接种阶段三:菌种纯度检查及生化培养基接种阶段四:生化反应结果观察与沙门氏菌血清学诊断。
阶段一:1、材料实验菌种混合菌液甲(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菌液乙(产气肠杆菌与普通变形杆菌)观察材料四种细菌的融通培养物、琼脂平板、麦康凯或SS琼脂平板的培养物、三糖铁琼脂培养物。
培养基亚硒酸盐亮绿增菌液或四磺酸钠增菌液;SS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等选择与鉴别培养基。
2、内容与方法培养特性观察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在常用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作仔细观察并相互比较。
形态观察以无菌接种环分别挑取上述四种细菌在麦康凯等琼脂平板上生长的单个菌落。
在玻片上制成涂片,待自然干燥后,以火焰固定,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镜检。
观察没在细菌的形态、大小与排列方式,并作比较。
这四种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而两端钝圆的杆菌,无芽孢和荚膜,大小差异不显著。
增菌培养用无菌2ml刻度吸管吸取混合菌液甲2ml,分别加入亚硝酸盐亮绿增菌液100ml 的试管与四磺酸钠增菌液10ml的试管中各1ml。
换另一支无菌吸管,以同样的方法将混合菌液乙接种到两种增菌液中,接种后轻轻摇匀,置37摄氏度恒温箱内培养18---24h。
直接分离培养每种混合菌液用常规划线方法,接种麦康凯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各一个。
置37摄氏度恒温箱内培养24h后取出,观察每种平板上两种细菌的生长情况,单个菌落的形态,并比较之。
保留活动单个菌落的平板培养物,待阶段二使用。
阶段二1、材料普通琼脂斜面、三糖铁琼脂等。
2、内容与安排纯培养从经24h培养的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分别选出4种不同的细菌的单个菌落。
然后,用无菌接种环在四个单个菌落的中央表面轻轻取培养物少许,各移植至普通琼脂斜面一管,置37摄氏度恒温箱中培养24后,取出后在冰箱内或室温保存备用。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鉴别诊断要点。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鉴别诊断要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常见的肠道细菌,它们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区分点。
一、立题依据1、现状分析及研究意义仔猪白痢病是农村养猪中的常发病、多发病。
常常由于延误医治时间,往往发生整窝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仔猪白痢病在临床上十分多见, 它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以仔猪肠炎或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的仔猪细菌性传染病。
沙门氏菌属是肠道杆菌科的一个重要属,包括 2 500 种以上血清型,它们主要在人及动物的肠道内寄生,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多种不同临床病变的沙门氏菌病,在医学和公共卫生上均十分重要。
我小组主要基于以上的情况,针对疑似仔猪白痢与仔猪副伤寒病死猪肝脏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便通过实验来对两种重要病原菌的主要特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二、研究方案(一)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研究目的:本次设计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意在提高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开拓自我思维,学会主动思考。
在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中,还可以促进我们对病原菌生理特性的了解,以及对各种分离鉴定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以此提高我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谨慎思维能力。
2、研究内容:将疑似疑似仔猪白痢与仔猪副伤寒病死猪肝脏病样进行初步观察并用取样进行实验室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①确定并掌握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②充分描述病原菌的特征,将它与已知的细菌特征对比,得出结论。
(二)、所需材料试剂、研究方法及预期结果1、所需材料试剂1.1材料:病死猪肝脏病样1.2试剂:氯化镁孔雀绿增菌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SS营养琼脂培养基、微量生化发酵管(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葡磷胨、尿素、枸橼酸盐、甘露醇、H2 S),美兰,结晶紫,碘液,酒精,品红,三糖铁培养基、厌氧肉汤和普通肉汤。
附:普通肉汤:牛肉膏0.15g+蛋白胨0.3g+Nacl 0.l5g+H2O 30mL混合倒入容器搅拌均匀(牛肉膏和蛋白胨均用玻璃纸称量后一起放入容器加热后取出,Nacl用标准纸)—称总重—加热融化(搅拌至煮沸)—补水(10g=10mL)—加NaoH调PH(7.4-7.6),用试纸检验—过滤—分装3管—包装好进行灭菌厌氧肉汤:之前步骤与普通肉汤相同,在普通肉汤的基础上没管加入肝粒5~6块,每管加石蜡密封,包装好灭菌2、研究方法2.1指出所给病样及组织2.2初步观察病样2.3.细茵分离病例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从实质器官中取少量病样,依次进行直接染色镜检观察,增菌培养同时鉴别培养,菌落特征观察,麦康凯平板扩大培养,染色镜检,接种肉汤和厌氧肉汤,生化鉴定。
实验六肠杆菌科细菌的微生物学鉴定课程名称: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学时:6学时一、目的要求1.熟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形态与染色特性以及主要培养特性;2.熟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常规微生物学诊断法;3.掌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生化试验的方法和原理;4.熟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选择性和鉴别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5.熟悉沙门氏菌血清分群、定型的方法和步骤。
二、知识背景肠杆菌科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运动者周身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好;发酵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者产酸或产酸产气;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细胞色素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等。
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和其它生化试验是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重要试验。
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作为原发和继发病原可引起多种动物疾病:犊牛的肠道感染和水泻;幼猪的水泻和腹泻,二月龄以上猪的出血性肠炎和水肿病;狗的尿道感染;鸡的气囊炎和大肠杆菌肉芽肿(Coligranuloma。
沙门氏菌(Salmonella,虽然沙门氏菌血清型超过2200个,但承认的种为数不多,在O抗原的基础上,沙门氏菌血清组(群用字母A、B、C…表示,然后根据它的H抗原(鞭毛抗原再分,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表示,沙门氏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的疾病,是肠杆菌科重要的致病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可引起动物流产,胃肠炎和败血症。
其它肠杆菌科成员: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可引起牛乳房炎、肺炎、母马的宫颈炎和子宫炎,这个菌常形成厚的荚膜。
变形杆菌(proteus引起动物的尿道和胃肠道疾病。
耶尔森氏菌(yersinia引起鼠疫、胃肠炎等。
生化试验和血清群的鉴定和定型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三、实验材料每6人一组,每组所需材料:1.普通琼脂斜面培养物2管:分别为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提供实验用菌种;2.普通肉汤2管:分别用来接种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3.普通琼脂平板2个分别用来划线接种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4.生化试验用培养基2套,包括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发酵试验管、靛基质,M.R、V.P试验、柠檬酸盐利用,硝酸盐还原试验等;5.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基2管;6.选择性培养基2个,如:麦康凯琼脂平板或远滕氏琼脂平板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7.各种生化试验试剂:靛基质试剂,M.R试剂,V.P试剂,硝酸盐还原试剂;8.沙门氏菌因子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