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面深度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
SY/T 5875—9油井液面测试方法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4-01-06 批准1994-06-01 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用双频道回声仪进行液面测试的方法以及液面资料质量要求和整理。
本标准适用各类双频道回声仪对油井的液面测试。
2 术语2.1 动液面油井生产稳定时,在油套管环形空间内测得的从井口(地面)到液面之间的距离。
2.2 音标在井筒内油管上安装的声音波反射装置。
2.3 井口波回声仪记录曲线上反映的声弹击发时的波。
2.4 音标波从音标位置反射到井口并被记录在回声仪曲线上的波。
2.5 接箍波从油管接箍位置反射到井口并被记录在回声仪记录曲线上的波。
2.6 液面波从液面位置反射到井口并被记录在回声仪记录曲线上的波。
2.7 液面波长度从井口波起点到液面波起点的记录曲线长度。
2.8 音标波长度从井口波起点到音标波起点的记录曲线长度。
2.9 接箍波长度在记录曲线上数个接箍波间的长度。
3 测试仪器技术要求3.1 井口连接器应耐最高工作压力10MPa。
3.2 最大测试深度3000m,量程范围内误差不得超过±10m 。
3.3 井口连接器声源冲击压力不得小于105dB,击发机构击发率不得低于95%。
3.4 在5MPa气压下井口连接器各连接部位不得漏气,异径接头在20MPa水压下保持30min 不得破坏,油管螺纹在15MPa水压下应无渗漏。
3.5 充电机工作电压力220V,频率为50HZ。
3.6 正常走纸速度为100mm/s±2mm/s。
3.7 走纸速度稳定时间在高温或常温下不大于4s。
在低温下不大于30s。
走纸速度不稳定度为0.2%。
4 测试准备4.1 测前要求油井生产稳定。
有热洗流程的井管线各阀门不得渗漏,套管阀门开启灵活。
套压表量程合适,精度不低于0.5 级。
4.2 套管头能保证装卸仪器和操作方便。
油套管环形空间无蜡和油污等粘附井壁。
4.3 所选仪器应能满足测试技术要求,并给仪器充足电源电压。
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一、原理分析如何计算液面高度变化量呢?关键是弄清液面变化所对应的体积和相应的底面积,如图所示。
1.高度关系:+h h h ∆=∆∆浸物液①V h S ∆∆=排液容②(ΔV 排=V ②+V ③+V ④)V h S ∆∆=排浸物③(ΔV 排=V ①+V ④)2.体积关系:①V ①=V ②+V ③ ⇒ S 物·Δh 物=(S 容-S 物)·Δh 液 ⇒ S h h S S ⋅∆∆=-物物液物容②V ②+V ③+V ④= V ①+V ④ ⇒ S 容·Δh 液=S 物·Δh 浸 ⇒ S h h S ⋅∆∆=浸物液容3.递进关系:Δh 液 → Δp 液 → ΔF 液 → ΔF 浮 → ΔF 外二、例题分享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容器底面积S 容=30cm 2,圆柱体底面积S柱=10cm 2,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水未溢出,金属块上下底面始终和水面平行。
求:①若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达到15cm 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多少?②若绳子从金属块底部刚好接触到水面时开始向下放下15cm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了多少?1.第1小问分析过程:要求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也就是求水位增加的高度。
如何求水位增加的高度呢?思维过程如下:当圆柱体浸入水中15cm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圆柱体一边下降,水位一边上升,圆柱体下降的深度加上水位上升的高度刚好为15cm。
由此可见,如何将动态变化过程转化为静态过程才是解题关键。
多数同学可能有这样的思维过程:假设原来水位不变,我们把圆柱体浸入水中后排开的水用容器接到,然后将排开的水再倒回容器中。
这个时候有两种思考:(1)倒入圆柱体两边的空白处,这样水位上升的高度,Δh=V排/(S容-S柱)。
显然,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就是15cm+Δh,跟题意矛盾。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这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计算浮力的大小,具体用哪一个要看所给的条件而定.希望通过以下题目的训练,并不断总结,能让你在今后做浮力计算题时有所帮助的,愿你的不懈努力能给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方法一、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P向上S=ρ液gh1 S, F向下=P向下S=ρ液gh2S )方法二、称重法:F浮=G-F(G:物体本身的重力;F: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方法三、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注意:G排:指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m排:指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指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V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方法四、平衡法: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浮=G#1、弹簧测力计下挂吊着一个重为1。
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98N,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2、体积为10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浸没在密度为0。
8×103kg/m3的煤油中时浮力是多少? ( g=10N/kg)#3、。
现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其上表面距水平面2。
5 cm,它的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多大?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 g=10N/kg)第3题图#4、边长为0。
05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边长为0。
05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4题图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
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采油工常用公式一、地质1、孔隙度 %100⨯=fPV V φ 式中ф——储油岩石的孔隙度,%; K ——岩石中的孔隙体积; V f ——岩石的外表体积。
2、含流体饱和度%100%100⨯=⨯=fo p o o V VV V s φ 3、饱和度关系当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时,岩石孔隙中有油、水两相,其饱和度关系为: S 。
+s w =1 (1—7) 原始条件下原始含油饱和度为:S oi =l —S wr , (1—8)当地层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岩石孔隙中有油、水、气三相的关系为: S o +S w +S g =1 (1—9) 4、绝对渗透率可由达西定律求得:PA LQ K ∆=10μ式中K ——储油岩石的渗透率,μm 2; L ——岩心的长度,cm ; A ——岩心的截面积,cm 2;Q ——通过岩心的流量,cm 3/s ; △P ——岩心两端的压差,MPa ; μ——流体的粘度,mPa ·s 。
5、气的有效渗透率 )(10222212P P A LP Q K g g g -=μp 1、p 2——分别为岩心入口处和出口处压力,MPa 。
6、油的相对渗透率 %100⨯=KK K oro 7、水驱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wiorwi w S S S ---=11η8、原油体积系数osoo V V B =式中 V o ——原油在地下所具有的体积,m 3;V os ——原油在地面脱气后所具有的体积,m 3。
9、溶解气油比与压力的关系为:P R s α=,α称为溶解系数:bsi s P R P R ==α10、原油体积系数与压缩系数及收缩率概念?公式?ae oso o o P P V V V C ---=1收缩率 oos o 收缩V V V -=δ注意原油的压缩系数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为正,低于饱和压力时为负。
11、综合压缩系数(以岩石体积为基准)P V Vw S w C S C C C f o o f t ∆∆=--=)(φφ12、弹性储量为:)(b i f t P P V C V -=∆13、在正几点法井网中,注采井数比为:23-n 14、折算年产量=12月份产量×365/12月份的日历天数36531⨯=十二月全年Q Q15、月、日注采比woo o wi q B q Q B +=ρ16、累计注采比poopii W B N W B +=ρ17、采油强度与注水强度是流量与油层有效厚度的比值:hQ Q h =18、水驱指数是累计注水量与累计采水量之差与累计采油量的比值:ppi s N W W J -=对于刚性水驱油藏,水驱指数应等于1。
动态分析定量计算公式一、技术经济指标1、抽油机电动机功率利用率;电动机实际输入功率电动机额定功率 100% w 实际输入 w 额定 100% 、3 I U cosw 额定100% con •为功率因数一般在0.84〜0.85之间 (采油工应知应会P36和抽油培训讲义P201) 合理标准:W 利〉70%2、抽油机电动机效率 电动机输出功率1 0% 3、扭矩利用率: M 利二实际扭矩100。
/。
= M实际100% 利额定扭矩 M 额定仏 100%=300 S 0.236 S (P 大- P 小)100% M 理论 M 理论 合理标准:M 利〉50%计算抽油机最大扭矩经验公式(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王鸿勋等编采油工艺原理P152)S 公式一 M m ax(P m ax- P m i >2 公式二苏联 M max =300 S 0.236 S (P ma^P min )式中均采用牛、米单位公式三要比公式一和公式二准确如果式中均采用公斤、米单位则用下式:扭矩利用率M 利 吐 100%严 S °.236 S (P 大下)100% M 理论 M 理论4、抽油机平衡率: I 平衡率下电堂100% (要求平衡率85%〜100%为合格) I 上电流丄 100%I 大 电动机入功率 扭矩利用率M 利 I平衡率5、冲程利用率:$利=实际冲程100% =S实际100% 利额定冲程S额定合理标准:S利〉80%6、冲次利用率:N利二实际冲次100。
/。
= N实际100%额疋冲次N额定合理标准:N利>60〜70%7、负载利用率:P 利-额?载程额100% = / 100%额疋冲程P额定合理标准:P利〉70%计算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公式(高等学校教学用书王鸿勋等编采油工艺原理P109)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每种公式只能是近似值公式一P max =(W r W/)(1 亍厂)1 3 7Wr---抽油杆在空气中的重量,牛。
W1-一作用在活塞上的液柱的重量。
产量计算方法一、捞油井产量计算公式1、深度计算法:Q L=1.2076×A×(H2-H1)×r L/100Q L:井口产液量,吨;A:捞油抽子漏失系数,取值0.9;H1:捞油初始液面深度,米;H2:捞油末端液面深度,米;r L:当日含水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混液段)。
如果存在游离水柱时:Q L=1.2076×A×(H2-H1)×r L/100+1.2076×(H3-H2)/100H3:游离水柱末端深度,米;H2:混液段末端深度,米。
2、罐车计量法:要求:罐车停在比较平整的场地Q L=(Q2-Q1)×r LQ1:某口井捞油前罐内体积,查表求得,米3;Q2:捞油前罐内体积,查表求得,米3;r L:当日含水条件下的混液密度(查表)(用当日的综合含水) 。
3、系数A的校正:用罐车单井计量产量校正深度计量法的系数A值:A=罐车计量产量/深度计算产量。
每月校正一次,误差大于10%必须更改系数A4、捞油井取样方法:A:深度指示表必须准确,混液段和游离水段必须判断准确。
B:每个样品必须在混液段分上、中、下三段取三次,每次取样桶的三分之一,通过取样化验出混液段的含水。
C:捞油井含水的确定(1)无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为混液段化验含水。
(2)有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却定如下:f w=(q h×f h+q w)/(qh+q w)×100%f w:油井含水(%);q h:混液段产液量(吨);f h:混液段含水(%);q w:游离水段产水量(吨);(qh+q w):总产液量(吨)。
混液段含水必须记录好,并填写到备注上。
(3)如果用罐车计量法,油井含水确定如下:无游离水段时,油井含水为混液段化验含水。
有游离水段时,放出游离水水时,准确计量游离水量和油水混合液量,通过罐车卸油时分上、中、下三段取样的平均含水为混液含水,计算方法同(2)。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第20次)有答案班别: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对于公式p=F/S和p=ρgh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F/S只适用于固体压强的计算B.p=F/S只适用于柱形液体压强的计算C.p=F/S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压强的求解,p=ρgh只适用于液体压强的求解D.关于液体压强的求解,p=F/S和p=ρgh均可使用,但由于ρ和h容易直接测得,所以通常运用p=ρgh求解【答案】D【解析】【分析】区分压强的定义式p=FS和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得出答案。
【详解】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公式p=FS,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公式p=ρgh一般适用于液体,对于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也可以适用。
故选:D。
2.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水的深度是A.8cm B.32cm C.40cm D.62cm 【答案】D【解析】【详解】水的深度是指该点到水面的高度,由图可知,A点水的深度:h=70cm﹣8cm=62cm,故D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答案】A【解析】【详解】如图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因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三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为h甲>h乙>h丙,由p =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最大。
故选A。
4.有一种生活在田野的小老鼠,它把自己的洞穴打在了小斜坡上,如图所示,这个洞穴有两个出入口B和C,还有一个存放粮食的地方A。
有一次下大雨,水从斜坡上方的C洞口灌到了洞穴里,那么水面在老鼠的洞穴里到达的最高位置是A.洞口C的顶端B.洞口B的顶端C.存放粮食处A的顶端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BC两个通道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可以构成连通器,两侧液面保持相平,故水面在洞穴里到达的最高位置是洞口B的顶端,由于A上端没有开口,当水进入洞穴后A处空气不能排出,由于气压的作用水不会到达A处。
油井动液面深度计算公式油井动液面深度是指油井中液面的位置,通常用来评估油井的产能和生产状况。
在石油工业中,准确地计算油井动液面深度对于合理地调整生产参数、优化生产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掌握油井动液面深度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油井动液面深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H = h + (P P0) / (ρg)。
其中,H表示油井动液面深度,h表示油藏顶部到井口的垂直距离,P表示地层压力,P0表示地面大气压力,ρ表示地层流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地层压力和地层流体密度是需要通过实验或者测量得到的,而地面大气压力和重力加速度通常是已知的常数。
因此,通过测量油藏顶部到井口的垂直距离,结合已知的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油井动液面深度。
在计算油井动液面深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精度,油井动液面深度的计算结果对于生产调整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测量的精度非常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并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参数准确性,地层压力和地层流体密度是计算油井动液面深度的重要参数,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或者测量得到尽可能准确的数值。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地层压力计、密度计等仪器进行测量,以提高参数的准确性。
3. 实时监测,油井动液面深度是一个动态的参数,随着油井的生产情况不断变化。
因此,需要对油井动液面深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以保证油井的稳定生产。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计算油井动液面深度,比如通过测量液面高度和地面标高的差值来计算。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总之,油井动液面深度的计算对于油田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合适的计算方法,保证参数的准确性和实时监测,可以帮助油田管理者更好地掌握油井的生产状况,提高油田的产能和经济效益。
化肥装置卧式容器不同液面高度的体积计算公式及运用(重庆建峰工业集团化肥分公司 乔华勇)摘要: 推导出尿素装置各种卧式容器不同液面高度的体积计算公式 。
并结合EXCEL软件实现便捷运算。
为装置运行过程中物料、蒸汽平衡计算以及即时成本计算 提供方便。
关键词:卧式容器;液面高度;体积;计算公式;EXCEL 。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化肥分公司于1993年建成投产,日产尿素1750吨。
工艺设备数量众多,包括塔、分解器、储罐等等。
其中,容器、储罐以卧式为主。
卧式容器的体积不像立式容器计算那样便捷,需运用较多数学知识才能实现。
所以每次系统的性能测试、成本计算都会因为容器液位变化问题而导致结果不精确。
因而,一套细致、准确的液面高度对应体积的数据参考,对于系统的各项测试和成本计算能够起到提高计算结果精确度的作用。
本文,笔者借助高等数学积分知识推导出卧式容器体积计算的通用公式,并在化肥尿素装置中加以运用。
1 计算公式容器分为两个部分:筒体、封头 。
公式推导过程中,将其二者分开讨论。
1.1 筒体部分筒体(图1)的横截面方程为:222t r y x =+故2122)(y r x t -=液面高度为h 时的体积:⎥⎥⎦⎤⎢⎢⎣⎡+-+⎥⎦⎤⎢⎣⎡--⨯-=-=⎰--2arcsin12222πt tt t t t t y r h r t r r h r r h r r h Lr d y r LV ttr t :筒体内径,m h i :封头曲面深度,m L :筒体长度(含封头直边高度)V t :筒体体积,3mL图1 筒体1.2 封头部分尿素装置卧式容器的封头均为椭圆形封头(图2)。
所以,封头部分体积公式的推导按照椭圆球体积计算处理。
椭圆球面方程为:122222=++i th z r y x 故21222))(/(y x r r h z t t --=图2 封头当容器内的液面高度为h 时,封头的体积:()()⎥⎦⎤⎢⎣⎡+---=--==⎰⎰⎰⎰---32322332)(02222122t t t t ti r h r y r t s tif r r h r h r r h dx y x r dy r h zdxdy V ttt πh i :封头曲面深度,m V f :封头部分体积, 3m r t :筒体内径,m1.3 卧式容器卧式容器不同液面高度的体积为:ft V V V 2+=V :卧式容器体积, 3m V t :筒体部分体积, 3m V f :封头部分体积, 3m 2 尿素装置卧式容器不同液面高度的体积计算公式 2.1 容器的相关设计参数V05:原料氨储罐 V06:低压系统回收物料储罐 V10:系统蒸汽冷凝回收器设备位号L (m) t r (m)i h (m) 05300V8 1.35 0.868 06300V 12 2.385 1.165 10300V 5.921.50.752.2 容器的计算公式在化肥装置的实际运用 2.2.1 液面高度h 的计算λt r h 2=r t :筒体内径,m λ:容器液位计仪表显示值,1 2.2.2 05300V 不同液面高度对应体积计算公式f t V V V 2+==()()⎥⎥⎦⎤⎢⎢⎣⎡⨯+---⨯⨯⨯+⎥⎥⎦⎤⎢⎢⎣⎡+-+⎥⎦⎤⎢⎣⎡--⨯-⨯⨯335.12335.135.135.135.18689.0235.135.1arcsin 35.135.1135.135.135.183322h h h h h ππ 2.2.3 06300V 不同液面高度对应体积计算公式f t V V V 2+==()⎥⎥⎦⎤⎢⎢⎣⎡⨯+---⨯⨯⨯+⎥⎥⎦⎤⎢⎢⎣⎡+-+⎥⎦⎤⎢⎣⎡--⨯-⨯⨯3385.223385.2)385.2(385.2385.2165.12385.2385.2a r c s i n 385.2385.21385.2385.2385.2123322h h h h h ππ2.2.4 10300V 不同液面高度对应体积计算公式f t V V V 2+==()⎥⎥⎦⎤⎢⎢⎣⎡⨯+---⨯⨯⨯+⎥⎥⎦⎤⎢⎢⎣⎡+-+⎥⎦⎤⎢⎣⎡--⨯-⨯⨯35.1235.1)5.1(5.15.175.025.15.1arcsin 5.15.115.15.15.192.53322h h h h h ππ3 EXCEL 计算从上述推导公式来看,式中使用的都是一些基本函数。
煤层气排采知识一、判断题1、若发现液面测试击发枪上带有泥土,应用水进行清洗以保证仪器的清洁。
×(击发枪应避免进水)2、抽油机型号CYJl0-3—37HB中的“B”表示该抽油机的平衡方式为曲柄平衡。
√3、电潜泵井的电流卡片有日卡片,月卡片之分。
×(日卡片和周卡片)4、动液面是指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时利用专门的声波测试仪在井口套管测试阀处测得的油套环空液面深度数据。
√5、从油管注水称为反注。
×(从油管注水为正注,从油套环空注水为反注)6、泵脱出工作筒时,示功图显示为后半行程与下行程线基本重合并伴有振动。
√7、压力表读数时,应使眼睛、指针、表盘上的刻度成一条垂直于表盘的直线,否则容易造成人为的误差。
√8、若一口排采井使用游梁平衡式抽油机,测试下行电流大于上行电流,则我们应增加抽油机尾部的平衡块数量。
×(减少平衡块数量)9、测抽油机井上、下冲程电流时上冲程中读取最大值,下冲程中读取最小值。
×(上下行均读取最大)10、井口装置按连接方式有法兰式、卡箍式、焊接式。
×(法兰式、卡箍式、螺纹式)。
11、抽油井用油管锚将油管上端固定,可以减小冲程损失。
×(下端固定)12、下冲程有杆泵抽油系统井口不排出液体。
×(下冲程也有液体排出)13、煤层气井的产气量和产液量成正相关关系,产液量越高,产气量越高。
×(无明显关系)14、因为气体具有很强的举升能力,对于产气量较高井,泵效一般要比产气量低的井要高。
×(气量高的井泵筒可能因气体影响而充不满,导致泵效下降)15、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因此存放时应放入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避光处。
√16、若一口井不出液,井口有明显呼吸,则判断为井下抽油杆断脱。
×(抽油杆断脱则井口无呼吸)17、一口产气井在作业前我们应将井口针型阀开至最大,尽快将井口套压降至0,以保证作业速度。
×(为防止地层激动,作业时井口套压应缓慢降低,瞬时气量不宜过大)18、泵效不可能大于100%。
八年级(上)物理公式(新人教版)一:力学1、(重点)速度公式: vts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t =vs2、(重点)密度公式:ρ=Vm 公式变形: 求质量:m =ρV 求体积:v =ρm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七章 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作用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称为相互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理解: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或者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②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3、力F 的单位:(牛顿)N 。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4.力的三要素(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指:力的 大小 、力的方向和 力的作用点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从力的作用点出发,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线段的末端标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vt s =3.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4.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5.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6: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右图量程为 5 N ,分度值为 0.2N(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