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综合思维的思考 (共80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0.64 MB
- 文档页数:80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第五讲全球变暖与地理环境课件(共37张PPT)(共35张PPT)第五讲全球变暖与地理环境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命题思路:全球变暖与地理环境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
高考地理命题思路是以全球变暖现象为载体、以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和就对措施为突破口,以全球变暖反思人地关系为统领,展现地理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在考查形式上选择题有可能出现,主要形式仍然会以全球变暖为背景,以文字材料和图片等信息呈现解题要素,用综合思维反思我们目前的人地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才能实现人地协调!知识梳理: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知识梳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一)自然因素1.火山活动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
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知识梳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二)人为因素1.人口剧增因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
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关于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教学思考作者:谢振国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3年第10期《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描述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的时候,将综合思维纳入其中。
根据课程标准的界定,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本质上是在强调高中地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
面对综合的学习内容,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下面以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的教学为例,谈谈一些思考。
一、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理论理解对于高中地理一线教师而言,理论学习的第一载体就是课程标准,其次就是地理教学研究类论文。
通过理论的初步梳理可以发现,地理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分析地域聚焦和要素,发现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而根据自身的知识积累综合性地分析地理现象及相关问题,并且能够提出解决策略。
其实从课程标准的相关描述中就可以发现,综合思维强调的就是用“综合的观点”去“认识地理环境”,因为地理环境是综合的,其又是学生认识的客体,所以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就必须具有综合思维。
很多教师在理解综合思维的时候,往往把握不住何为综合,因此在教學过程当中就很难体现出思维的综合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其实综合思维并不复杂,在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候运用综合的视角,处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那思维也就自然表现出综合性。
从对比研究的角度来看,与综合思维相对的就是单一思维,即思考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时候,只从一个角度,如此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是狭隘的,这样的结论很难用来解释新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如果强行解释的话,所得出的就是狭隘的结论。
所以,从这样的分析可以发现,理解高中地理中的综合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要有研究问题的多重视角,要善于发现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要能够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去粗取精。
专题一ꢀ学科素养
素
评价养指标
等级评价标准案例例举
结合真实情境运用整体性、差异性原要素
理分析各地理要素的特征,正确描述综合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的
过程,树立地球系统思维综
结合真实情境从时间或空间角度分析里海湖水性质由咸→淡→咸变化过程合
时空或归纳地理事象的发展演变过程及规思
综合律,有依据地预测地理事象未来演变维趋势
结合真实情境综合运用归纳、演绎、
方法比较等多种科学思维的方法综合建构综合地理思维模型,并选择恰当的方式表
达或分享自己的观点
素养评价图形信息或文字材料
结论或答案一般生物量大的地方,土壤中排放的CO 2主土壤中生物残体(或枯
1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枝落叶)多,生物残体要素
综合和根系呼吸分解和植物根系呼吸排
放的CO 2也多
由图形信息知,植被
的茂密程度影响太阳对地表的光照,进一步影响土壤温度,进而影响生物残体分解
和根系呼吸土壤CO 2排放通量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密切相关时空综合2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从前面问题可致土壤温度升高,因此土壤中生物残体分解速度加快,根系呼吸作用增强,土壤中
排放CO 2增多
知,土壤CO 2
方法综合3排放通量日变
化与气温的日
变化密切相关
分布范围植被类型及景观
旱生灌丛、草被
1 900米以下的峡谷
1 900~
2 400米灌木、夏绿针阔混交林
2 400~
3 000米
3 000~3 900米
3 900~
4 500米
4 500~
5 000米
5 000米以上夏绿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高山草甸
寒漠低等植被
冰雪带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