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南大学812地质学基础考研真题
- 格式:docx
- 大小:7.08 KB
- 文档页数:1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地球科学概论真题(1999—2013)目录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 (2)2000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 (3)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 (4)2002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 (5)2003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6)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7)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9)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11)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14)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16)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18)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21)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22)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24)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0分)1地温梯度2历史比较法3差异风化4莫霍面5矿物解理6石林7洪积面8岩石的结构9苦湖10分选性与磨圆度11海蚀凹槽12破火山口二、问答题(共70分)1简述地质年代中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层次的划分依据(10分)2试分析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及两种作用的顺益关系。
(10分)3简述岩石圈板块运动的主要边界类型。
(8分)4谈谈现代构造运动的一些表现或证据。
(12分)5试对比河谷、冰蚀谷与风蚀谷的主要形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5分)6试述浅海地区的化学作用于生物沉积作用。
(1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30分)1历史比较法2解理3球形风化4波切台5三角洲6岩浆作用7背斜8转换断层9化石层序率10层理11克拉克值12古登堡面二、问答题(共70分)1试论述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地球科学概论真题(1999—2013)目录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 (2)2000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 (3)2001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 (4)2002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 (5)2003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6)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7)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9)2006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11)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14)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16)2009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18)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22)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23)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25)2013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试题 (29)1999年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30分)1地温梯度2历史比较法3差异风化4莫霍面5矿物解理6石林7洪积面8岩石的结构9苦湖10分选性与磨圆度11海蚀凹槽12破火山口二、问答题(共70分)1简述地质年代中年代单位与地层单位层次的划分依据(10分)2试分析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及两种作用的顺益关系。
(10分)3简述岩石圈板块运动的主要边界类型。
(8分)4谈谈现代构造运动的一些表现或证据。
(12分)5试对比河谷、冰蚀谷与风蚀谷的主要形态、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15年XXX考研普通地质学历年真题试题(2001-2013)XXX2001年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15分)1.克拉克值:指地球壳中某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用于研究地球化学成分。
2.同化混染作用:指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周围岩石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岩石。
3.生物层序律:指地层中生物化石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以用于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4.岩石圈: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幔。
5.磁倾角:指地球磁场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用于研究地球磁场的变化。
6.角度不整合:指地层中两个不同倾角的岩层相接触的情况,反映了地质构造运动的发生。
7.大洋中脊:指地球表面海洋底部的一种地质构造,是海底扩张的产物。
8.夷平面:指地球表面的一种平坦地形,常常是由沉积作用、风化作用等自然力量形成的。
9.泥石流:指由于山体崩塌、雨水冲刷等原因,形成的含有大量泥沙的流体,可以造成严重的灾害。
10.科马提岩:指一种火成岩,由高硅酸质物质在地下结晶形成。
二、简述下列各对概念间的主要差异(15分)1.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绝对年代是指通过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计算出的岩石形成的具体年代;相对年代是指通过研究不同地层中化石的先后顺序,确定岩石的相对年代。
2.断层与节理:断层是指地层中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而形成的断裂带,可以造成地震等灾害;节理是指岩石中由于自然力量作用而形成的裂隙,通常是平行或近似平行的。
3.潜水与承压水:潜水是指地下水位以下的水体,通常需要进行开采;承压水是指地下水位以上的水体,通常可以直接利用。
4.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斑状结构是指岩石中形成的矿物颗粒呈现出明显的分布不均匀的结构;似斑状结构是指岩石中形成的矿物颗粒呈现出近似斑状的结构。
5.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是指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地质构造带,通常会发生地震、火山等活动;被动大陆边缘是指两个板块之间没有明显的构造活动,通常形成沉积盆地。
2015年西南大学625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5分每题,共50分)1.等温线答:等温线是将气温相同的地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其间隔按需求而定,等温线愈密温度梯度愈大,反之愈小。
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表示,封闭的等温线表示温暖或寒冷中心。
2.信风带答:信风带是全球地面行星风系主要盛行风带之一。
信风带是南北纬副热带高压和赤道低压之间存在的气压梯度导致副热带高压一部分气流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可以预测的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
3.海水盐度答: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由于海水的主要固体含量是稳定的,可以用其中的一种元素作为衡量其他元素和盐度的标准。
4.山麓面答:山麓面是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山麓面与岛状山地貌组合是地貌相对稳定情况下干燥剥蚀作用形成的晚期地貌特征。
5.生态因子答:生态因子是在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的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即对生物影响产生强烈显著因素的环境作用。
例如太阳辐射、气温、水温、土温。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称作生存条件。
例如对绿色植物来说,光、热、水、矿质营养元素、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就是保证其正常生存而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6.土壤垂直带谱答:土壤垂直带谱是指山地土壤各类型的垂直排列顺序,位于山地基部与当地的地带性一致的土壤带称为基带,其他主要土壤带称为建谱土带。
土壤的垂直带谱由基带土壤开始随山体高度增高,依次出现一系列与较高纬度带相应的土壤类型。
7.水位答: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水位高低是流量大小的主要标志。
流域内的径流补给是影响流量、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水位变化,如流水侵蚀或堆积作用造成河床下降或上升。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真题】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25综合工程地质学真题
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
2、工程地质现象
3、斜坡与边坡
4、持力层与下卧层
5、不良地质作用
简答题
1、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
2、滑移弯曲的机制和形成条件
3、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4、滑坡与崩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
论述题:1、结合工程地质问题论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2、系统的论述地下水在斜坡中的作用
3、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及其作用相互联系每种方法适用于哪种地质环境
4、图示斜坡为斜坡与岩层临空方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坡角问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形成条件力学条件破坏位置需要的参数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原因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2015年西南大学812地质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节理
2、断层
3、克拉克值
4、化石和标准化石
5、地震烈度
6、关键带
7、矿物
8、浊积岩
9、地磁异常
二、简答题
1、岩浆岩按照二氧化硅的分类方法及每类的代表性岩石
2、显生宙以来植物演化过程
3、全球可分为哪几个板块?边界板块有几种类型,试述其地貌特征及其相关地质现象
4、风化作用的三种类型及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5 、测定岩石年龄的3种方法
6 、变质作用的类型
7、地层接触关系及岩溶作用发生的条件
8、岩层产状三要素
9、河流阶地(三种类型)形成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是如何共同作用的
10、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