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43.93 KB
- 文档页数:7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
为了了解岳飞的事迹,我们可以研究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B.郾城大战C.淝水之战D.澶州大战2.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出当时民族政权并立状况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3.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
“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
你认为丘处机所说的“国耻”是指( )A.金灭辽B.金灭北宋C.蒙古灭西夏D.蒙古灭金4. 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5.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让听众热血沸腾。
与这首歌描写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A.寇准B.赵构C.岳飞D.戚继光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7.下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
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8.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阿骨打建立金朝②澶渊之盟③郾城大捷④靖康之耻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9.明朝人在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何能,逢其欲。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了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的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以谋反罪杀死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同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者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契丹——耶律德光B.金——阿骨打C.西夏——元昊D.吐蕃——松赞干布11.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二、材料题1.“(岳家军)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政权中,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是()A.北宋B.辽C.金D.西夏2.辽和北宋被金国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国家统治者不得人心B.人民反对抗金C.国家统治腐朽D.国家内部发生分裂3.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5.下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
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D.社会繁荣与开放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阿骨打建立金朝②澶渊之盟③郾城大捷④靖康之耻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二、非选择题8.图示学习法是我们在学习历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历史事件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有更直观的了解。
下面是小明在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的知识时所绘制的示意图,请你结合此示意图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的内容,请将下列一段对此示意图的简介补充完整。
北宋结束了A 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交战,后议和,与辽和西夏处于并立状态。
后B 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
1127年,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登基称帝,定都 ,史称南宋。
(2)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时战时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①辽朝的哪位统治者从北宋王朝手中夺取了幽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②说出辽和北宋之间在宋真宗年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图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辽B.北宋C.金D.元2.下面为火炕结构示意图。
火炕是我国古代生活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民冬季的“取暖神器”,一直沿用至今。
该少数民族是( )A.契丹B.党项C.突厥D.女真3.“金太祖服事辽主,几被诛,卒能奋志修身,收服属国,灭辽称帝。
”该材料描述的是( )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铁木真D.元昊4.“金人所处之天然环境,又远不如宋,时时有进攻宋之疆土,取得优良的生活环境之企图。
……钦宗生长于深宫之中,更事甚少,宰执者朝曰主和,夕曰主战,各陈其是非利害,使听者耳荧心惑。
”材料反映了 ( )A.女真崛起的原因B.宋金和议的影响C.靖康之变的背景D.南宋偏安的表现5.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西周与东周B.西汉与东汉C.西晋与东晋D.东魏与西魏6.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写道:“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这表达了一代名将岳飞的必胜信念。
诗中的“虏酋”指的是( )A.辽B.金C.西夏D.吐蕃7.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他看见两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愧疚地写下了两句诗:“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他因何事心生感慨( )A.秦始皇统一中国B.秦桧抵抗金军C.秦桧陷害岳飞D.靖康之变8.陆游的《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的一端(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极其富强的王朝,突然崩盘……徽宗和钦宗这两个皇帝,还有他们的皇后、皇妃、皇子、公主等宗室贵戚、大臣等人,都被押送到了北方。
材料二在杭州西湖栖霞岭下,有一座墓园名叫“精忠园”。
墓门上的对联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园内两座塑像(见下图)非常有名。
题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题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1.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宋辽和议B.宋夏和议C.宋金和议D.金灭辽国2.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C.汉水至大散关一线D.黄河至大散关一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4.宋朝诗人林升在《题林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游人”意指()A. 游览风光的游客B.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C.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D. 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5.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A. 卫青北击匈奴B. 岳飞抗金C. 文天祥抗元D. 戚继光抗倭6.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A. 秦桧B. 郑成功C. 文天祥D. 岳飞7.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靖康之变B. 南宋建立C. 岳飞遇害D. 绍兴和议题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题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题有答案8.《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该段史料记载的是()A. 宋元和议B. 宋辽和议C. 宋夏和议D. 宋金和议9.读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你就会对一个人物再一次产生敬仰之情,也同时会对另一个人物产生憎恶之恨。
对联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是()A. 寇准和秦桧B. 岳飞和赵高C. 寇准和宋真宗D. 岳飞和秦桧10.金朝建立后,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金朝1153年迁都燕京(中都),实行一系列改革。
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一、单项选择题1.耶律阿保机与完颜阿骨打的相同点不包括()A. 都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B. 都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C. 都曾与南宋政权形成对峙D. 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辽灭于1125年,南宋建于1127年,故C符合题意。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首领,建立辽,创制契丹文字;完颜阿骨打是女真首领,建立金,创制女真文字,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统一女真各部,称帝建立金政权的是()A. 完颜阿骨打B. 皇太极C. 耶律阿保机D. 忽必烈【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是金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把猛安谋克制度改为军事行政组织,所以答案选A。
3.以下政权被金灭亡的有()①辽②北宋③西夏④南宋A. ②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27年,蒙古灭亡西夏,南宋是被元朝灭亡的,,和,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4.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 北宋统治者的腐朽B. 北宋防备空虚C. 投降派力量占上风D. 金军力量强大【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根本原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7年女真大军南下,由于在位的皇帝昏庸无能罢免了丞相李钢,使得金军洗劫国都东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掠走大量财物和包括钦宗和徽宗在内的3000多皇室成员,北宋就此灭亡,由此可见,北宋统治者的腐朽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语“根本原因”,分析得知,根本原因应该是内部原因,是主观原因,利用排除法来解答本题,北宋统治者的腐朽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5.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 西夏的建立B. 澶渊之盟C. 金灭北宋D. 元朝建立【答案】C【解析】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共22小题)1.元军南下的时候,组织军队抗元,写下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是()A.寇准B.岳飞C.韩世忠D.文天祥2.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的()A.北京B.南京C.杭州D.苏州3.“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对峙局面形成。
”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其建立者分别是()A.赵匡胤、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元昊C.赵构、完颜阿骨打D.赵构、成吉思汗4.岳飞率领岳家军大败金军主力的战役是()A.澶州之战B.开封保卫战C.郾城之战D.建州之战5.郾城之战是古代历史上又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给予南进的金军以沉重打击。
在此次战役中率军抵抗金军的是()A.石守信B.岳飞C.寇准D.文天祥6.某同学在复习宋金和议内容、影响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双方约为兄弟之国B.给金岁币C.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线D.宋金对峙局面形成7.下列有关“金”描述正确的是()①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②建立者是阿骨打③1127灭掉北宋④1234年被元朝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郭靖和杨康是小说里面的两个重要人物。
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与下面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联系()A.西夏建立B.金灭北宋C.澶渊之盟D.元朝建立9.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对皇帝忠心B.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C.组建岳家军D.遭奸臣杀害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北宋与辽对峙,签署盟约B.北宋与金的合作,共同灭辽C.南宋偏安江南,不思进取D.北宋与西夏和议,约为兄弟之国1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中的词句,描写的是南宋抗击哪一军队的情景()A.金B.辽C.西夏D.元12.南宋的开国皇帝是()A.杨坚B.李世民C.赵构D.赵匡胤13.建立金政权的是那个少数民族()A.契丹族B.女真族C.匈奴族D.党项族14.唐朝书法名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宋有苏黄米蔡四大家。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一金的建立与金灭辽、北宋1. 灭亡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辽B.西夏C.金D.蒙古2.金庸作品《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又叫完颜康,因为他的养父是完颜洪烈,根据所学,你认为完颜洪烈应该是历史上哪一个少数民族?()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3.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政权并立B.和平共处C.三国鼎立D.国家统一知识点二岳飞抗金与宋金对峙4. 下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
他是A.文天祥B.戚继光C.郑成功D.岳飞5.决定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事件是A.澶渊之盟B.南宋的建立C.绍兴和议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6.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中的一端?①辽②北宋③西夏④金⑤南宋A.①②B.②③C.①⑤D.④⑤提升篇1. 下列是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 B.C.D.2.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抗金英雄岳飞(如下图),生活在()A.与金对峙的北宋B.与金对峙的南宋C.与辽对峙的北宋D.与辽对峙的北宋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A.南北朝 B.唐朝C.南宋 D.五代十国4.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里的“胡”适指()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4)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基础训练1.《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向人们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惜人才等一系列故事。
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D)A.统一女真各部B.建立金政权C.颁行女真文字D.订立澶渊之盟2.(2019·山东安丘期中)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封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里的“胡”是指(B)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3.(2019·湖北荆门期末)10—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B)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4.下列战争中具有反抗民族压迫性质的是(A)A.阿骨打起兵抗辽B.金灭辽C.金灭北宋D.辽攻北宋5.《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南宋初期)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为了让孩子们勿忘国耻。
“国耻”是指(A)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辽灭金D.蒙古灭南宋6.(2019·北京期中)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
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B)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7.(2019·北京期末)某校组织研学活动,同学们想了解南宋抗金的历史,可以参观(C) A.河南省新乡市陈桥驿B.河南省濮阳市澶州城C.浙江省杭州市岳王庙D.北京市东城文丞相祠8.(2019·江苏仪征期中)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有些诗词也是对历史的记载或反映。
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D)A.描写杭州的美丽景色B.讽刺北宋统治者的骄奢淫逸C.歌颂汴州的繁华富庶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9.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C)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0.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一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答案见后)一、单项选择题1.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A. 契丹、党项、匈奴B. 契丹、党项、女真C. 党项、女真、回纥D. 匈奴、回纥、藏族2. 12世纪一少数民族著名首领在定国号时曾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
镔铁虽坚,亦有坏时,唯金长久不坏。
”于是定国号为金,这一少数民族首领是()A. 耶律阿保机B. 阿骨打C. 元昊D. 周世宗3. 金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A. 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的统治管理B. 金国的旧俗已不适应形势,应当作出改革C. 金国统治者深感旧俗的弊端D. 女真人开始反对旧俗4. 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210年。
灭亡这个封建王朝的少数民族是()A. 鲜卑族B. 党项族C. 女真族D. 蒙古5. 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
”诗中的“两帝”是指()A. 宋高宗、宋真宗B. 宋徽宗、宋钦宗C. 宋高宗、宋钦宗D. 宋徽宗、宋高宗6.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此词的作者是()A. 辛弃疾B. 黄巢C. 杜甫D. 岳飞7. 下面是王小明同学学习历史时记录的历史事件,但是他总是无法正确地排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请你帮助他完成正确的排序()A. 阿骨打建立金——金灭辽—岳飞取得郾城大捷—北宋灭亡B. 阿骨打建立金——金灭辽—北宋灭亡—岳飞取得郾城大捷C. 阿骨打建立金—北宋灭亡—岳飞取得郾城大捷—金灭辽D. 金灭辽——北宋灭亡——岳飞取得郾城大捷——阿骨打建立金8. 下图中的人物是被世代传诵的南宋名将,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因为()A. 他抗击了金的掠夺,保卫了南宋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B. 他带兵打到了黄河流域,救回了宋徽宗、宋钦宗C. 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事业付诸东流D. 他彻底打败了金军,收复了所有失地9. 宋高宗向金求和,命令岳飞班师的主要原因是()A. 南宋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B. 南宋不可能取胜C. 金已对宋称臣D. 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危及其统治10. 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基础训练1.《阿骨打传奇》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向人们讲述了阿骨打解放奴隶、爱惜人才等一系列故事。
下列史实与阿骨打无关的是(D)A.统一女真各部B.建立金政权C.颁行女真文字D.订立澶渊之盟2.(2019·山东安丘期中)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封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里的“胡”是指(B)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3.(2019·湖北荆门期末)10—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B)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4.下列战争中具有反抗民族压迫性质的是(A)A.阿骨打起兵抗辽B.金灭辽C.金灭北宋D.辽攻北宋5.《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南宋初期)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为了让孩子们勿忘国耻。
“国耻”是指(A)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辽灭金D.蒙古灭南宋6.(2019·北京期中)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
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B)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7.(2019·北京期末)某校组织研学活动,同学们想了解南宋抗金的历史,可以参观(C) A.河南省新乡市陈桥驿B.河南省濮阳市澶州城C.浙江省杭州市岳王庙D.北京市东城文丞相祠8.(2019·江苏仪征期中)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有些诗词也是对历史的记载或反映。
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D)A.描写杭州的美丽景色B.讽刺北宋统治者的骄奢淫逸C.歌颂汴州的繁华富庶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9.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C)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0.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一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1.辽、西夏、金时期,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是()A. 女真族B. 鲜卑族C. 党项族D. 吐蕃族2.阿骨打统治时期,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的主要原因是()A. 大力发展边界贸易B. 建立八旗制度C. 吸收中原先进文化D. 统一女真各部3.下列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 B. C. D.4.元代脱脱在撰写《宋史》中的《徽宗纪》时,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1125年金灭辽B. 澶渊之盟C. 杀害岳飞D. 1127年北宋被灭5.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这样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然而文化的辉煌却难以掩饰北宋时期屈辱的民族关系,灭亡北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A. 契丹族B. 党项族C. 女真族D. 蒙古族6.岳飞抗金发生在()A. 北宋时期B. 南宋时期C. 元朝时期D. 唐朝时期7.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这里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A. 女真统治者B. 匈奴统治者C. 契丹统治者D. 党项统治者8.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 岳飞B. 文天祥C. 寇准D. 秦桧9.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 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B.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10.“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材料讲述的是()A. 卫青北击匈奴B. 文天祥抗元C. 戚继光抗倭D. 岳飞抗金11.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南宋定都临安B. 宋军收复建康C. 宋金达成和议D.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2.南宋和金议和,双方约定的分界线是()A. 黄河至海为界B.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C. 划长江为界D. 以长城为界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 澶渊之盟B. 南宋与金对峙C. 南宋与元对峙D. 宋夏和议14.小历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南宋偏安”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 民族政权的并立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5.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
”材料表明宋朝()A. 文人治国B. 强干弱枝C. 守内虚外D. 积贫积弱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家万里中原土, 换得钱塘十顷湖。
——清朝黄任《面湖杂书》材料二:“官衙门口士卒慵懒 , 城门口无士兵把守, 外来的驼队进去自由, 城墙多后失修。
”材料三:赵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成为一软弱的朝代(它所面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种半汉化国家的组织能力, 比汉和唐对抗的单纯游牧民族要厉害多了。
那些单纯的游牧民族所恃, 不过是疾风迅雷的冲锋力量。
——《中国大历史》(1)材料一中,北宋和南宋的建立者分别是谁?其都城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个省?(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当时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3)从材料三中可见, 作为宋王朝对手的少数民族政权, 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4)你认为“朝代粉”应恪守什么样的底线?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
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主要条款是:一、南宋称臣于金,并且要“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二、宋金两国,东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国的唐、邓二州皆属金国。
三、南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中国史纲要》(1)材料一、二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2)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个盟约的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女真族。
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是女真族。
女真族原来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以渔猎骑射为主的生活。
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
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
故A正确。
BCD存在区域均与“东北地区”不符。
故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金太祖(阿骨打)模仿中原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阿骨打统治时期,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中原先进文化。
故C正确。
A项所述与阿骨打无关。
故A错误。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
故B错误。
D项所述不符合题干主旨。
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北宋960年建立,1127 金灭北宋;西夏1038年建立,1224 蒙古灭西夏;故ABC正确,不合题意。
依据所学可知,1125 金联合北宋灭辽,所以辽、金不可能与南宋并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北宋灭亡。
宋徽宗是北宋的皇帝,与金灭辽无关,故A错误。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时期签订的,故B错误。
杀害岳飞的是宋高宗和秦桧,故C错误。
宋徽宗虽然有很高的书画和诗文造诣,但他的统治非常腐败。
1127年,金灭北宋,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北宋的灭亡。
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金建立后,迅速强大起来,1125年灭亡辽,1127年灭亡北宋。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故C正确。
ABD三项均和题干信息不符。
故选C。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岳飞抗金。
南宋初期,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
故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女真族。
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所以“胡虏”“匈奴”指的是女真族统治者,故A正确。
BCD三项均与南宋岳飞抗金的史实不符合。
故选A。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岳飞的史实。
“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中“冤死”指岳飞被奸相秦桧陷害,表达了后人对岳飞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正确。
BCD三项与题意内容无关,排除。
故选A。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辽、金之间的和议。
1005年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1141年宋金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边境出现了和平的局面。
所以,宋辽澶渊之盟和宋金和议都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故A正确。
BCD三项所述均不符合史实,排除BCD。
故选A。
10.【答案】D【解析】由“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判断是岳飞抗金。
南宋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
故D正确。
ABC三项所述均没有“岳家军”参与。
故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宋和金的对峙。
岳飞班师回朝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
这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选C。
1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岳飞班师以后,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约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ACD。
故选B。
13.【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诗句的“直把杭州作汴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的都城在汴州,北宋灭亡后建立南宋,南宋的都城在杭州,当时北有金的威胁,南宋皇帝却在杭州苟且偷安,这首诗讽刺的是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安于现状。
故B正确。
ACD均与“把杭州作汴州”不符。
排除ACD。
故选B。
【答案】C【解析】据题干“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南宋偏安”并结合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
这些史实都体现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
故C正确。
中华文明的起源在先秦时期。
故A错误。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在隋唐时期。
故B错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明清时期。
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D【解析】由材料“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则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
”可知,材料说明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往往失败,被迫有金钱买和平,这表明宋朝积贫积弱。
故选D。
二、非选择题16.【答案】(1)北宋:赵匡胤;南宋:赵构;北宋都城在今河南省;南宋都城在今浙江省。
(2)北宋武备松弛,军纪不严,对外防范意识不高。
(3)少数民族政权是半汉化的国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4)既要看到该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又要看到该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不足.总之,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个朝代。
【解析】(1)本题考查北宋和南宋的建立者以及都城,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根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历史上成为北宋.汴京今河南省开封;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
(2)本题考查北宋的军备状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根据材料二“官衙门口士卒慵懒,城门口无士兵把守,外来的驼队进去自由,城墙多后失修”可知,北宋北宋武备松弛,军纪不严,对外防范意识不高,这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3)本题考查作为宋王朝对手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状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