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工业工程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30
第一章工业工程学科形成和发展1.工业工程定义:工业工程(IE)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工程分析的方法,将人力﹑物资﹑装备﹑能量和信息组成一个集成系统, 并对这样的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改进的活动。
2.工业工程历史发展1)IE的萌芽时期●以泰勒的动时研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时代2)IE形成期●以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为代表工业工程时代,是工业工程走向科学的形成期3)运筹学发生影响的时期●以运筹学成为学科主要理论基础的优化技术时代,是工业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丰富成熟期4)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以系统科学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IT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工业与系统工程时代3.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基础工业工程形成时期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制造性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
在现阶段,随着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工业工程的需求,其应用领域已扩展到所有社会组织的运营活动,涉及工商业,行政机关、军事单位、交通运输、学校、医院、各类公私团体等组织的运营业务工作。
●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任何社会组织的业务活动4.基础IE与现代IE的关联1)相同点①基础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所追求的本质目标相同。
通过各种优化方法或技术,改善运营系统,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②基础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的意识相同。
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化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③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没变: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IE要学习大量的工程技术和数学方面的课程。
它是一门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的边缘科学。
2)区别点:①基础的以经验和定性分析为主;现代的以定量分析为主。
②基础的以通过基层生产现场中作业研究来降低劳动成本为主;现代的以研究整体系统的优化、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
③早期的IE以提高制造现场作业效率和改进生产管理为主;现代IE则面向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④早期的IE单兵独进,现代IE已经成为为企业CIMS、进而为企业发展到LAF企业提供管理集成基础结构的有效工具。
基础工业工程第一章:生产运作于生产率管理一、生产与运作活动:它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类型:1.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汽车制造)2.流程型钢铁企业(钢厂)3.重入离散型点知企业4.服务型企业四、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5.浪费严重。
6.现场环境差。
7.无效劳动普遍存在。
8.没有标准、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
9.企业的整体运作不规范、不科学且各部门独立。
10.流程分裂,各部门职能界限不清晰,造成流程运行不畅,各部门协调效率低。
11.流程中重复作业多,作业等待时间长。
第二章:工业工程及其历史沿革一、工业工程的概念:我国对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学科,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手段,它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为导向,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的工程技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配置,使之成为更有效,更为合理的综合优化系统,并对系统取得的成果进行鉴定、预测和评价。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工程的定义: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物质、经济、人力、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有创造力的专业。
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于1982年为IE下了较为权威的定义:工业工程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
日本IE协会对IE所下的定义:IE是从事把人、原材料、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去发挥其功能的科学,是进行经营管理系统方面的设计、改善与设置工作的,为了确定、预测、评价经营管理系统的成果,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特定知识,同时使用技术分析与规划的原理与方法。
《美国大百科全书》(1982版)对工业工程解释是:工业工程是对一个组织中人、物料和设备的使用及费用详细分析研究,这种工作由工业工程完成,目的是使组织能够提高生产率、利润和效率。
基础工业工程教案章节第一章工业工程概述教学内容工业工程的发展简史,工业工程定义、目标和功能,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特点与性质,工业工程意识。
教学重点工业工程定义、特点。
教学难点工业工程意识。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理论教学;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思维,师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承上启下课前老师或请学生对上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下节预习内容及相关参考资料、章节。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教学,能够了解工业工程的发展简史、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特点与性质、工业工程意识,重点掌握工业工程定义、目标和功能以及工业工程的特点。
课堂组织1、时间安排:第一节课:1)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分析、参考资料介绍(25分钟)2)课程内容介绍、引言(5分钟)3)工业工程发展简史(15分钟)第二节课:4)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和功能(15分钟)5)工业工程学科的范畴与性质(10分钟)6)工业工程的特点和意识(15分钟)6)布置课外作业和参考资料(5分钟)2、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简述你心目中的工业工程。
3、板书设计生产率=产出/投入IE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作业布置1、什么是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的特点?2、工业工程的内容体系?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请你查阅相关的资料,提出你的建议和想法。
预习第二章工业工程的应用。
主要参考资料1、《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21-352、《基础工业工程(IE)》,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1-13主要参考资料1、《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P1-192、《基础工业工程(IE)》,范中志、张树武、孙义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P26-41 章节第四章工作研究与方法研究教学内容工作研究概述、方法研究概述、工作研究的实施程序。
工业工程概论第一章:工业工程概述1.1 工业工程的定义1.2 工业工程的历史与发展1.3 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1.4 工业工程师的角色与职责第二章:工业工程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1 工业工程的基本原则2.2 工业工程的方法与工具2.3 工业工程的思维方式2.4 工业工程的实践与应用第三章:工业工程的核心领域与技术3.1 生产与作业系统设计3.2 生产与作业系统改进3.3 质量管理3.4 人力资源管理3.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6 工业工程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第四章:工业工程的实践与应用案例4.1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的应用案例4.2 工业工程在服务业的应用案例4.3 工业工程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案例4.4 工业工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第五章:工业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5.1 工业4.0与智能制造5.2 大数据与分析决策5.3 与技术5.4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5.5 跨界融合与创新第六章:工业工程在制造业的应用6.1 生产流程优化6.2 生产线平衡6.3 设备维护与可靠性工程6.4 精益生产与看板系统6.5 敏捷制造与供应链管理第七章:工业工程在服务业的应用7.1 服务流程设计7.2 客户服务优化7.3 项目管理7.4 银行与金融服务工程7.5 服务设施布局与空间规划第八章:工业工程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8.1 医疗服务流程优化8.2 医院运营管理8.3 医疗设备维护与可靠性8.4 患者安全与质量改进8.5 健康信息学与医疗数据分析第九章:工业工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9.1 教育流程改进9.2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9.3 学习管理系统与教育技术9.4 校园设施布局与规划9.5 教育供应链管理第十章:工业工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1 工业工程在政府与公共事务中的应用10.2 工业工程在能源与环保领域的应用10.3 工业工程在交通与物流领域的应用10.4 工业工程在科研与创新中的应用10.5 工业工程在体育与娱乐领域的应用第十一章:工业工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1.1 人员配置与招聘11.2 培训与发展计划11.3 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11.4 劳动关系与员工满意度11.5 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第十二章:工业工程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12.1 质量策划与控制12.2 统计过程控制(SPC)12.3 质量改进工具与方法12.4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分析12.5 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第十三章:工业工程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13.1 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13.2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13.3 运输规划与配送策略13.4 供应链协调与风险管理13.5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工业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14.1 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14.2 资源分配与优化14.3 成本估算与风险管理14.4 项目质量管理14.5 项目评估与总结第十五章:工业工程的创新与未来发展15.1 工业工程与创新思维15.2 技术革新与新兴技术15.3 工业工程在跨界领域的应用15.4 教育与研究机构在工业工程发展中的作用15.5 工业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工业工程的定义、历史与发展、应用领域及工程师角色与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