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考核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为了提高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局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以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考核目标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的目标是全面客观评估各基层单位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促进工作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并通过考核结果反馈,激励和鞭策各单位积极投入到网格化管理工作中。
二、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及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情况;2. 网格员的配备和队伍的培养情况;3. 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如会议召开情况、工作协同等;4. 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5. 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如社区治理、事件处理、居民满意度等。
三、考核方法考核方法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 现场考核: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网格进行现场考察,了解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2. 绩效考核:通过评估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果和效果,对各单位进行绩效评价;3. 居民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居民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满意度;4.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相关数据,如事件处理情况、居民投诉情况等,评估各单位的工作效果。
四、考核周期与结果反馈考核周期一般为一年,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考核结果将会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各单位,列出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各单位应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用于干部选拔、培训和晋升等方面的决策。
同时,各单位还应根据考核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以上就是我局制定的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希望通过这一考核办法能够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促进社区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考核标准的确定为了确保考核的公正和客观性,需要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计划与目标:评估各基层单位是否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能够按时完成;2. 网格员队伍建设:考察各单位网格员的配备情况,包括数量、素质和培训情况等;3. 工作组织协调能力:评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如会议召开情况、工作调度和协同等;4. 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评估各单位的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如系统功能完善程度、数据及时有效性等;5. 实际效果:着重考察社区治理、事件处理和居民满意度等实际效果,评估各单位对社区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的帮助程度。
街道网格化考核标准细则街道网格化考核是指对城市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一种方法,旨在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运行。
1. 网格划分:街道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网格,并确保网格的大小和形状合理,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2. 网格责任:每个网格应有专门的责任人,负责网格内的环境整治、社区管理和公共设施维护等相关工作。
3. 环境整治:网格责任人应定期组织网格内的环境整治工作,包括清理垃圾、清洁街道和公共场所等。
对于环境整治不到位的网格将扣分。
4. 社区管理:网格责任人应积极开展社区管理工作,包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组织社区活动、解决居民问题等。
对于社区管理不到位的网格将扣分。
5. 公共设施维护:网格责任人应做好公共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
对于公共设施维护不到位的网格将扣分。
6. 网格联动:各个网格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共同推进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
对于网格联动不到位的将扣分。
7. 专项整治:街道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专项整治计划,重点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于专项整治效果不明显的网格将扣分。
8. 公众参与:街道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居民参与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参与度。
对于公众参与不够积极的网格将扣分。
9. 信息化建设:街道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
对于信息化建设不到位的网格将扣分。
10. 综合评分:根据以上各项考核指标,对每个网格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较好的网格,并对绩效突出的网格进行表彰和奖励。
街道网格化考核标准细则的制定,可以提高街道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形成街道各项工作的统一标准和指导性文件,促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同时,也可以激励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和工作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提升整个街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区服务。
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复杂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群众对城市管理的需求。
网格化管理被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被引入,它基于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通过将城市划分为网格,实现管理资源的精细化配置和问题的快速响应。
为了推动网格化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以确保网格化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考核内容1. 网格化管理执行情况考核督导人员需对各网格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各网格的规划和划分是否合理,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网格内的管理人员是否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是否主动有效;- 各网格内解决问题的反馈速度、处理效果等。
2. 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系统考核信息化系统是支撑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工具,督导人员需对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 系统的功能是否完善,并能够满足管理需求;-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 网格化管理考核结果公示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布,通过公示的方式,提高考核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每个网格的得分和排名;- 网格化管理的优点和不足;- 针对不足的改进措施和时间表。
三、考核方法1. 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针对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和目标,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 管理工作执行情况指标;- 信息化系统指标;- 群众满意度指标等。
2. 考核方式和频次考核方式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定期考核每年进行一次,不定期考核可以采取抽查、暗访等方式进行。
不同网格的考核频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考核结果评定和奖惩机制根据考核指标体系,对每个网格的考核结果进行评定,得分高的网格予以表扬和奖励,得分低的网格需加强整改和提升。
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考核结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相应的惩罚。
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一、考核目的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社区管理方式,能够提高社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为了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对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二、考核内容1. 完成任务指标:考核网格员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社区管理、服务和应急工作的情况。
2. 工作纪律:考核网格员是否按照规定出勤,是否按时上报工作情况和问题。
3. 问题解决能力:考核网格员是否及时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
4. 宣传教育工作:考核网格员宣传教育社区居民的工作情况和效果。
5. 公共秩序维护:考核网格员对社区公共秩序的维护情况,包括治安、卫生等方面。
6. 社区服务工作:考核网格员提供的社区服务,包括志愿者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
三、考核办法1. 定期考核:每季度对网格员进行一次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上述各项指标。
考核结果将作为网格员岗位聘用和薪酬的依据。
2. 不定期考核: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对网格员进行抽查考核,以确保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抽查考核的结果将作为网格员工作评估和培训的依据。
3. 考核评分:针对每个指标给出相应的评分,总分最高为100分。
评分结果将按照一定比例与网格员的薪酬挂钩,并作为晋升和晋级的依据。
4. 考核记录:对每次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向网格员反馈成绩和问题,以促进工作改进和提高。
四、考核结果运用1. 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评定的重要依据,对绩效好的网格员进行激励措施,如加薪、晋升等。
2. 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挖掘网格管理工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3. 考核结果向网格员进行宣传,以鼓励和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
五、考核责任1. 社区网格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考核,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考核结果。
2. 直接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网格单位的考核进行抽查和审核,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六、考核周期考核周期为每季度一次,不定期考核根据工作需要安排。
乡村网格化考核办法一、背景和目的乡村网格化管理是指将乡村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并在每一个网格内设立网格员,负责该区域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
为了提高乡村网格化管理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对网格员和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二、考核指标1. 网格覆盖率:评估网格化管理的全面性和覆盖面。
该指标可以通过统计每一个乡村的网格数量和覆盖的户数来计算。
2. 工作日志:网格员需要每天记录工作情况和处理的事务,包括走访居民、解决问题、上报情况等。
工作日志可以作为评估网格员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据。
3. 问题解决率:评估网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该指标可以通过统计每一个网格内的问题数量和解决情况来计算。
4. 社会稳定度:评估网格化管理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该指标可以通过统计每一个乡村的治安情况、矛盾纠纷的处理情况等来计算。
5. 居民满意度:评估居民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可以通过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居民对网格员工作的评价和意见。
三、考核流程1. 考核周期: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共四次考核。
2. 考核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定量指标可以通过数据统计来计算,定性指标可以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和工作日志等来获取。
3. 考核结果:根据考核指标的得分情况,将网格员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其中,A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合格,D级为不合格。
四、考核奖惩措施1. 奖励措施:对于成绩优秀的网格员,可以赋予表彰和奖励,例如荣誉称号、奖金等。
2. 激励机制:设立绩效工资,根据考核结果赋予相应的绩效奖金。
3. 处罚措施:对于不合格的网格员,可以进行警告、降级、解聘等处理。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1. 考核结果作为网格员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用于对网格员进行奖惩和激励。
2. 考核结果可以作为乡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参考,用于改进和优化工作方式和方法。
3. 考核结果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用于对乡村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网格化管理方案及考核办法范本一、背景说明当前,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有效提升基层治安管理水平,我市决定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基于地域的管理模式,通过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实现对各个网格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增强社区的安全感。
为此,制定以下网格化管理方案及考核办法。
二、网格化管理方案1. 网格设置:将辖区按人口数量、治安状况等因素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专职网格员负责管理,确保覆盖面广、反应灵活。
2. 网格职责:网格员负责日常巡逻、走访居民、记录情况等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3. 联动机制:建立网格员与警务、社区、物业等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联动处置机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4. 总结经验:定期召开网格化管理经验交流会议,分享成功案例、知识技能,不断优化和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
三、考核办法1. 绩效考核:根据网格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服务居民态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设置考核等级和奖罚措施。
2. 客观评价:借助第三方机构或专家对网格化管理效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确保网格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倡导互动:促进网格员与居民之间的互动,鼓励居民对网格化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共建共治的氛围。
4. 激励机制:设立绩效奖金及先进个人表彰制度,激励网格员积极投入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四、结语网格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模式,对于提升基层治安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科学的网格化管理方案和考核办法,能够实现对辖区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基层治安工作效率,推动社区安全稳定。
希望全体网格员能够勇于担当、忠诚履职,共同努力打造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网格化管理方案及考核办法范本(二)1. 网格化管理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快速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的需要。
因此,针对____年的网格化管理,我提出以下方案:1.1 网格划分将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并确定每个网格的边界。
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管理任务日益繁重。
为了有效应对城市管理挑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我国引入了网格化管理模式。
为了确保网格化管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是必要的。
二、背景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城市管理模式,它将城市划分为许多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由一支网格员负责管理。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个性化。
然而,要保证网格化管理的高效运行,需要考核办法来监督和评价工作表现。
三、考核指标1. 网格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网格员应当按照规定完成工作任务,包括巡查、上报问题、协调解决等。
考核时可通过查看工作记录、统计工作量等方式来评估任务完成情况。
2. 社区满意度调查社区居民对网格员工作满意度是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社区满意度调查,了解居民对网格员工作的评价和意见,从而评估网格员的服务质量。
3. 问题处理效率网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不能拖延或无所作为。
通过统计问题处理的平均时间,评估网格员处理问题的效率。
4. 网格化管理覆盖率网格化管理覆盖率是指网格员实际覆盖的区域范围,即网格员是否按照规定的区域进行管理。
通过核实网格员的巡查记录和上报情况,可以评估其工作的覆盖率。
四、考核流程1. 考核周期考核周期一般为半年或一年,根据考核周期制定详细的考核计划和时间安排。
2.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定量评估可以通过对指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来评估网格员的工作表现;定性评估则可以通过对社区满意度调查结果和问题处理效果的评估来进行。
3. 考核结果反馈考核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网格员,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
通过与网格员的沟通,了解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提供帮助和支持。
五、考核结果应用考核结果应当作为网格员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结果较好的网格员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网格员,应当进行培训和辅导,并给予必要的改进指导。
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一、背景: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将城市管理划分成小区、街道等“网格”的方式,通过网格化管理,能够使城市管理工作更精细、更高效。
为了有效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办法,以评价工作人员的绩效和推动工作的优化和改进。
二、考核内容:1. 统筹规划:工作人员应根据所负责网格的实际情况,制定网格化管理的详细规划和工作计划,包括确定网格范围、制定管理措施等。
考核时可从规划的详尽程度、实施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资源调配:工作人员应合理调配网格内的资源,包括人力、物资等,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考核时可从资源配置合理性、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居民对资源分配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网格建设:工作人员应对网格进行建设和维护,包括网格设施、信息系统等的完善和更新。
考核时可从设施完善程度、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设施维护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4. 社会服务:工作人员应提供居民服务,包括解答居民问题、协调社会矛盾、组织社区活动等。
考核时可从服务态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社区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5. 安全维护:工作人员应协助公安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确保网格内的安全。
考核时可从治安情况、便民措施的落实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考核方式:1. 考核指标:根据网格化管理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包括网格规划完成情况、资源调配方案、网格建设情况、社会服务记录和安全维护报告等。
2. 考核评分:根据考核指标,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并设置评定等级。
根据评分结果,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排名,有针对性地给予奖惩。
3. 反馈和改进:考核结果应及时向工作人员反馈,明确工作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针对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四、考核周期和频次:考核周期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进行调整。
考核频次可根据工作的复杂程度和要求来定,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网格化管理考核标准
一、市容市貌标准:
1、队员执勤时持证上岗,服装整齐、举止端正、文明执法、坚守岗位,不迟到早退,不离岗缺岗。
不合格每人扣1分。
(10分)
2、市容整洁,无“八乱”现象。
发现乱堆放、乱张贴、乱涂写、乱搭建、乱凉晒、乱停放车辆、乱悬挂、乱竖杆牌等影响市容观瞻的行为,责任人在接到检查督办人员通知后,半个工作日内未及时处理的,每次每处扣0.2分。
(10分)
3、按照“主街道禁摆、次街道控摆、小街小巷规范”的要求,主街道禁止出店经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游商游贩,占道修车、洗车、收购废品等突出问题,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未按规定摆放的,发现一处扣1分(15分)
4、各种户外广告、招牌字号、指示标志完好、整洁。
不合格每一处扣1分。
(10分)
5、加强与门前“四包”责任单位联系,做到有请必到、有求必应,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每受到一次投诉扣2分。
(10分)
6、对临时占道、户外广告、标语横幅、店面装修,破道移绿、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清运等事项,按规定报批,违规操作发现一处扣2分。
(10分)
7、对主干道进行全天候监控,严管重罚,及时制止纠正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河沙、石料、燃煤等污染物,抛洒滴漏和乱泼乱倒行为,出现上述行为,未及时处理,发现一次扣3分,造成重大污染此项不得分。
(15分)
8、加强对行道树木的管理,禁止依枝搭棚、剥皮挖根、树上拴铁丝、钉钉子、铁箍挂牌、架电线、牵绳挂物、拴系牲畜、刻画树皮等损绿毁绿行为。
发现一次扣1分。
(10分)
9、加强对取土场、“三通一平”工地的监管,禁止施工车辆拖泥带水,污染街道。
发现一起扣2分。
(10分)
10、开挖道路,维修路面、路芽、花坛、下水道等市政设施要按规定报批,违规一次扣3分。
(15分)
二、环境卫生标准
1、道路清扫保洁人员,身着识别装或佩带统一标志上岗。
未统一穿着或不按规定要求清扫保洁的,每人次扣2分。
(10分)
2、路面整洁,做到“四净”“八无”:车行道净、人行道净、人字沟净、树穴净;无纸屑、无烟头、无果皮、无泥沙、无砖石、无人畜粪、无杂物残渣、无落叶。
不合格每处扣1分。
(20分)
3、收集、转运垃圾的车辆完好、整洁,覆盖封闭运输,无抛撒滴漏污染路面。
发现不合格每次扣2分。
(10分)
4、垃圾储放设施完好,且周围整洁,暴露垃圾点必须日产日清日运。
发现不合格一处扣3分。
(15分)
5、果皮箱完好整洁。
破损每处扣除1分,果皮箱垃圾爆满及周围不干净,每处扣2分。
(10分)
6、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的垃圾、渣土、河沙、石料、燃煤等污染物。
发现未清扫一次扣5分。
(15分)
7、公厕标识齐全,设施完好,专人管理保洁,定期消毒,地面、蹲台面、小便池干净,无蚊蝇、无乱张贴、无乱涂写。
不合格每处扣2分。
(10分)
8、及时清扫清运集会、商贸、娱乐等户处活动遗留的垃圾,做到活动完毕后即保洁,保洁不及时发现一次扣2分。
(10分)
三、园林绿化管理标准
1、行道树维护管理好,树穴内无杂草,结合季节及时修剪、整形、抹芽。
无徒长枝、下垂枝、枯枝、无虫害,树
木造型美观。
及时清除死树,并根据季节及时补植。
不合格每处扣3分。
(15分)
2、绿化养护好,保证公共绿地、绿化带、花坛等整洁美观、无杂草、无杂物、无垃圾。
发现一处扣3分。
(20分)
3、重点地段花坛、绿化带内的花草要根据季节及时更换,做到四季有花,并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确保花卉正常生长。
不合格每处扣2分(15分)
4、加强小区绿化管理,按照绿地面积占35%的标准控制,并做好规划实施,对建成小区绿化加强管理,严格查处破坏行为。
发现一处扣3分。
(15分)
5、加强公园绿化管理,加强树木修剪、施肥、喷药等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不合格每处扣5分。
(15分)
6、禁止擅自侵占公共绿地、侵占单位附属绿地,对花坛占用、行道树的移栽按规定报批,擅自操作,发现一处扣10分。
(20分)
附件:1、城区网格化管理人员分布表
2、城区网格化管理城管队员配置情况说明
3、关于城区绿化养护人员配备、费用及养护招
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