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普查员培训课件----入户调查技巧和重点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32
普查员入户技巧及相关准备一、入户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普查任务,掌握普查内容。
普查员首先应对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具体内容做到了如指掌,熟练掌握普查方案的内容和要求,知晓权利和义务;对于普查对象提出的问题,能够自如的回答。
对于无法答复的关于户籍管理、计生政策、解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
2、熟悉普查区域范围,掌握普查对象情况。
提前踏查小区,熟悉普查小区地域及环境情况,及时与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等沟通联系,通过他们掌握本普查区内特殊住户的信息,如外来人口超生情况、居民住户死亡人口情况、出国定居人口情况、外籍人口居住情况以及哪些房子有可能是空户等,为入户询问提供第一手资料。
3、提前设计入户路线,做好思想准备。
根据掌握的户籍信息,以及社区居委会提供的普查对象资料,结合普查对象出行规律,将普查对象进行分门别类,设计入户路线。
对于工作繁忙或不容易找到的普查对象,要做好多次上门的思想准备。
对于可能为空户的要在不同时间段上门,并与从邻居、物业等处得到的信息相对照,最后一天再确认。
4、备齐各种入户调查用品。
普查员应按要求携带齐全各类物资,如签字笔、各种表格等,此外,普查员应携带一些便签、留言条,以便知会未能进行普查的住户。
二、入户技巧及询问方法(一)入户技巧1、普查时间。
入户时间要以方便被调查户为原则,不打扰被调查户午休和晚睡,尽量减少普查工作对被调查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比较适宜的普查时间是双休日上午9:00—11:30、下午3:00—6:00、晚上7:00—9:00。
工作日进行普查则最好选择下午下班后的6:30—9:00。
当遇到被调查人比较忙碌、家中有客人,只有老人小孩接待的情况可以另约时间,稍后再来调查。
2、敲门。
敲门时注意要有礼貌,轻重适度,不要长时间连续敲门,一般敲门3-4下后停顿,等待被访者回应;如有门铃时只需按1次,不要反复连续按门铃。
出现被访者在门内回应但并不开门时要注意答话,例如:*问:谁啊?(门里面有人问话)*答:您好,我是学院路地区的人口普查员(如果被调查者正通过“猫眼”观察,要同时出示普查员证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业务培训课件普查员版二O一O年八月目录第一讲概述第二讲普查准备第三讲清查摸底第四讲普查登记第五讲复查汇总第六讲验收上报第七讲入户技巧第八讲保密规定第九讲问题解答第一讲概述这一讲我们将从为何开展人口普查?如何开展人口普查?和人口普查要做什么?这三方个方面对人口普查的整体情况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使大家对人口普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一节为何开展人口普查?主要从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内容、作用和保障以及建国以来我国开展的历次人口普查的情况进行阐述。
一、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在《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中都作了明确的阐述。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明确了今后要开展的人口普查的基本目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作了更进一步的明确。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二条指出:“人口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更进一步的明确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查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人口统计信息支持”。
二、人口普查的主要内容《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十二条指出:“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指出:“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三、人口普查的主要作用人口普查的作用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从以下几个例子看出人口普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六次人口普查入户登记的难点及应对措施人口普查是我国十年一次的重要国情国力调查,涉及面广、历时时间长、工作难度大。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系统的查清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入户登记结果又是普查数据的第一手资料,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普查数据质量,入户登记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较为准确的普查结果,入户访问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从理论上讲,入户访问技巧是一门科学,其范畴涉及到了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经济学、语言学以及各种调查理论等。
实践工作对调查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普查员掌握普查内容、目的,更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能够根据普查对象的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个性化特征迅速地将普查对象拉向自己。
为了进一步做好户口整顿和摸底期间的入户登记工作,深入分析、研究普查员入户登记时经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与一线普查人员一道,共同研讨了入户技巧和询问方法,以及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
一、入户时经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外来人口变动频繁、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外籍人员首次纳入普查范围等情况,都增加了此次人口普查的入户工作难度。
(一)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使普查对象存在戒备心理人们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多处住房情况,离异、再婚及领养子女情况,都被视为个人隐私。
普查对象出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较强的戒备心理,在普查中不愿提供真实的情况。
(二)利益驱动,使普查对象隐瞒事实一些人由于利益的驱动,担心失去已得利益,如拆迁补偿、领取未销死亡退休金等,隐瞒事实真相。
(三)现行政策的影响,使普查对象心存顾虑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规定,超生、非婚生育的婴儿在申报户口前要交纳一定数额的社会抚养费,部分政策外生育人员为逃避交费,在普查中不愿提供真实资料。
(四)嫌麻烦,使普查对象躲避人口普查部分普查对象由于对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人口普查与己无关,不愿意让普查员入户登记,怕打扰自己的生活,躲避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