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务段检修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75.83 KB
- 文档页数:3
和谐型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二○一○年元目录1项目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国内外现状 (2)1.2.1国外现状 (2)1.2.2国内现状 (2)1.3系统设计目标 (3)1.4系统设计原则 (4)1.5系统设计依据 (5)2总体需求 (6)2.1机车数据标准化 (6)2.2构建机车质量数据服务 (6)2.3检修作业管理信息化 (7)2.4机车质量控制信息化 (7)2.5网络互连的基地应用环境 (8)2.6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8)2.7数据资产价值管理 (9)2.8可视化技术应用 (9)3总体技术方案 (11)3.1总体架构 (11)3.2各级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分析 (12)3.3总体网络结构 (12)3.4铁道部级功能设计 (13)3.5铁路局级功能设计 (14)3.6检修基地级功能设计 (15)3.7运用维修段级功能设计 (16)4基地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 (18)4.1生产设施布局分析 (18)4.2各生产管理部门的业务关系 (18)4.3管理信息系统逻辑结构 (29)4.4管理信息系统物理结构 (31)5检修基地生产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39)5.1业务功能需求 (19)5.1.1生产调度管理 (20)5.1.2机车检修管理 (21)5.1.3机车质量管理 (22)5.1.4机车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 (22)5.1.5机车配件管理 (22)5.1.6检修基地设备管理 (24)5.2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25)5.2.1生产调度子系统功能设计 (25)5.2.2机车检修子系统功能设计 (26)5.2.3机车质量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 (27)5.2.4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子系统功能设计 (27)5.2.5配件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 (28)5.2.6设备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 (28)5.3管理系统信息流分析 (47)5.3.1各子系统间的信息流 (47)5.3.2各子系统间的信息流向说明 (48)5.4信息流数据性能指标分析 (50)6基础服务系统和实现技术 (54)6.1运行维护管理系统 (54)6.1.1业务目标 (54)6.1.2功能描述 (54)6.2基础编码管理系统 (56)6.2.1编码原则与范围 (57)6.2.2编码采集办法 (57)6.2.3检修基地编码内容 (57)6.2.4编码维护方案 (58)6.3信息共享服务 (59)6.3.1信息共享服务的功能 (59)6.3.2共享服务实现方式 (59)6.4数据传输系统 (60)6.4.1数据传输系统功能 (60)6.4.2数据传输系统实现方式 (61)6.5信息安全 (61)6.6检修信息系统实现技术 (62)6.6.1采用J2EE体系结构 (62)6.6.2分层的系统设计 (63)6.6.3系统平台及运行环境 (64)7数据采集和数据转换方案 (66)7.1数据源种类 (66)7.2数据采集方式 (67)7.2.1现场作业数据的采集 (67)7.2.2车载检测数据的采集 (68)7.2.3身份认证/门禁出入等标识信息的采集 (68)7.2.4视频监控信息的采集 (68)7.2.5机车制造厂、配件供应商等单位信息的数据转换 (68)8网络结构 (69)8.1铁路网络结构现状 (69)8.2检修基地网络需求 (70)8.3基地网络总体结构 (70)8.4检修基地局域网分层结构 (71)8.5无线局域网WLAN设计 (73)8.6无线局域网完全解决方案 (74)9系统配置方案 (76)9.1系统硬件需求 (76)9.2系统软件需求 (77)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近几年来,铁道部紧密围绕“运能充足、装备先进、安全可靠、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服务优质、内部和谐”的和谐铁路建设目标,着眼尽快缓解铁路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状况,确立并实施“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的步伐。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铁路机务检修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阅专家:随着铁路机务检修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开发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铁路机务检修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对于现代化铁路机务检修管理体系建设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针对这一需求,我们拟研发一套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铁路机务检修管理系统,实现对铁路机务检修过程中的各项流程进行自动化管理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障机务检修质量。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套针对铁路机务检修过程的工作流平台,该平台将支持流程设计、自动化流转、报表统计、审批、提醒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监控和管控机制。
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需求分析:对铁路机务检修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梳理业务流程,确定系统的具体要求。
二、系统设计:设计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铁路机务检修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模型、流程设计等。
三、编码实现:使用JavaEE技术实现系统的功能,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四、系统集成:对系统进行整合和集成,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保持相对稳定。
五、系统评测:对研发出的系统进行性能测试、逻辑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确保系统符合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六、论文撰写:撰写论文,阐述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实现、测试、评测的全过程,分析系统的优点和改进空间。
本研究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JavaEE技术、工作流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等。
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是:研发一套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铁路机务检修管理系统,实现对铁路机务检修过程中的各项流程进行自动化管理并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机务检修质量。
最终,将论文结合实现的系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用于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使最终系统具有更为卓越的性能和稳定性。
各位评审专家,希望您能够认真审阅我的开题报告,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铁路机车检修管理系统构建分析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机务部门有提供足够数量、技术状态良好机车的义务,做好机车维修和维护其正常运行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检修管理部门的工作也开始向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
本文就铁路检修管理系统的构建展开了讨论,针对机车检修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标签:机车检修;管理系统;系统构建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车检修管理系统也开始逐步的发展起来,铁路有关部门也开始对生产的各个过程、各项数据进行综合的监控、管理和分析。
并且对日常的机车检修、保养等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对检修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确保机机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一、机车检修管理的现状机车检修管理系统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操作起来也比较的复杂,因而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尤其是人、环、管、机这三个影响因素。
虽然现阶段机车项目不断地增多,各项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列新的难题,对检修作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想要检修工作能够达到既定目标,满足铁路机车正常运行的要求,就必须制定一系列规范、标准的操作流程,建立严格的机车检修管理系统来对整个机车检修过程进行管理[1]。
二、现阶段铁路机车检修的优化措施(一)对操作的标准进行优化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检修作业指导章程,完善各个环节的作业流程,为检修人员提供工作标准,既可以让检修人员的工作有标准指导又可以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性。
通过对操作标准的优化实现检修的标准化和操作规范化,有效的提高作业的效率,减少检修时间的同时提高检修的质量。
(二)对配件配送效率的优化设立专门的配件配送小组,派专人进行管理,根据每天机车车间的工作计划表来完成每日的检修任务,在这之前要做好机车检修前的准备,将每日需要更换的合格配件提前准备好,这样一来大大的减少了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也节省了机车检修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机车检修的效率[2]。
基于的机车检修过程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莫易敏;席小婷;周廷美【摘要】该文针对机车检修的海量数据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的问题,以 技术为基础,将机务段的实际工作流程与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使用C#开发基于的机车检修过程管理系统.文中分析了机务段的需求和系统功能,并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基本技术和关键方法.通过在机务段的实际运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机务段检修过程信息的共享和资产化,为机务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期刊名称】《自动化与仪表》【年(卷),期】2016(031)008【总页数】5页(P64-68)【关键词】;检修过程;资产化【作者】莫易敏;席小婷;周廷美【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7随着机车系统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机车检修过程的数据信息呈指数级速度增长,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数据,对于运行人员正确分析故障信息、及时处理故障、完成检修任务,进而提高机车检修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机务段已有一些信息系统投入应用,但是各个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检修过程信息共享,造成了一些基础性数据的重复录入和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同时,机务段生产过程中业务信息的传达依赖于电话通信,数据信息依靠人工录入,数据共享通过纸张传递[1]。
这都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易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
而且数据分析过程只是对基础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未能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丰富知识,无法从时间和空间上深层次理解与运用这些数据,因此存在数据挖掘不够充分、系统分析功能不全面、检修信息综合利用度不够等不足。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采用技术开发出机车检修过程管理系统,并建有独立的SQL数据库,通过采集机车检修过程数据,及时地查看每一台机车检修过程中的具体信息,并记录机车在段内的检修、停时、超修部件等情况,将这些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展现给决策者,使其能快速了解段内机车的检修情况,提高检修工作效率。
前机务段机车检修作业大多没有生产质量管理控制系统支持,主要以纸质工单、参数报表及记名修表等方式进行工作分派和检修作业记录。
机车检修工作按车型分区域进行,难以实现全段各区域机车检修进度和配件使用情况信息的实时共享[1-2]。
因此,开展对机务段机车检修生产质量过程控制系统(简称系统)技术方案研究,实现对机车检修进度的实时跟踪、作业过程的质量监控及作业任务的追溯具有重要意义。
1 实现目标(1)优化生产组织、强化技术管理,保证检修质量。
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机车检修作业流程,并通过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
实现机车技术档案信息化,以及机车检修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和质量控制点、安全控制点的重点监控,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2)规范配件、工具管理。
实现高价互换配件从入库、出库、维修至报废的闭环管理,实现对必换、偶换配件和工具出入库的信息化及配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机车检修成本。
(3)提升队伍素质。
建立检修作业知识库,即时发布检修工艺范围、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及局发、段发和车间发布的技术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方便作业人员随时学习和掌握。
2 总体技术方案为适应机务段现场实际需求,系统采用B/S+C/S架构,通过统一的数据服务通道,实现异构平台间的数据通信。
系统物理架构见图1。
机务段机车检修生产质量过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研究韩玉纯1,孙云刚2(1.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怀柔北机务段,北京 101408;2.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36)摘 要:以跨区域、跨部门共享集成数据为基本思路,采用工作流管理模式,以检修计划生成网络图为起点,与质量管理、配件管理、工具管理等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生成记名检修电子文档,并通过与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实现机车检修生产质量过程控制的信息化、可视化管理。
管理部门可实时掌握机车检修进度、状态及配件使用情况,有效控制检修成本,提高检修作业效率及检修质量,保障行车安全,从而提升机车检修作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基于J2EE的机车检修作业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熊歆斌修少鹏刘丽丽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第22期摘要:为有效的解决机务段检修作业的管理,分析了机车检修过程的特点,采用J2EE技术完成检修作业综合管理系统的搭建,着重分析了SpringMVC框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包括JPA技术实现数据的访问层,HTML5技术实现用户视图,二维码/条码唯一识别等。
通过实际运用,系统达到了设计目标,简化了机车检修过程中的工作,提高了机车检修作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检修作业;J2EE;SpringMVC;JPA;HTML5;二维码/条码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2-0068-071概述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十八个铁路局(集团公司)近60个机务段,担负起了全路上万台客、货运、调车和小运转机车的运行、检修、整备等机务系统工作。
机务系统工作一般采用传统的人员管理办法、手工记录的管理手段、分散的检修方法等,但这种工作模式已逐渐满足不了机车检修和铁路运输的实际需求,因此,铁路检修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政府的“互联网+”政策的提出,以及铁路跨越式发展引领的机车检修理念的变革,国内开发出了一些适用检修管理的系统,如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开发设计的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兰州交通大学2008年开发设计的铁路机车检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等。
同时,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发出了基于计算机应用的机车检修信息系统,例如德国的ICE城际快车检修信息系统,美国通用的智能列车故障遥测监控系统,日本列车检修管理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车的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
综上所述,国内外已有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机务检修,并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机务检修信息类管理系统,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没有很好地将机车部件的管理与检修生产管理结合起来,机车检修成本的有效考核和控制也未能充分实现,持续升级及功能扩展也未能满足等,这都制约了机务检修信息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