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
- 格式:doc
- 大小:433.50 KB
- 文档页数:15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其中第Ⅱ卷第(42)-第(46)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答案标号涂黑;第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言:在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
据此回答1—2题.1。
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瑞典斯德哥尔摩时间(东一区)2015年10月5日11点30分,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包括我国科学家屠嗷嗷在内的三名科学家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读图1和图2完成3-4题。
3。
宣布获奖时,北京时间为()A。
10月5日2:30 B.10月5日4:30 C.10月5日18:30 D。
10月5日20:304。
宣布获奖当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丁-戊段 B.斯德哥尔摩昼长夜短C。
北京比广州的白昼短 D.大连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开始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庄河高中2016——2017年度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B “精心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错,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并不刻意追求;文中“将这本来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中的“艺术化”是指书法,并不是“艺术化的手法”。
2.A “王羲之的观点与此相反”错,王羲之并不认为写楷书可以取得许多艺术成就,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是不经意取得的。
3.D “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错,从原文看,晋人书法和宋人书法有相同的特点,如自然天成、毫无做作之态等。
4、D5、B6、A 7.D 8.C 9.B10.(1)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
(2)碰上发大水,(吴表臣)打开常平仓用仓米救济百姓,然后把事情上报,郡中百姓感激他。
参考译文: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
考中大观三年进士,提拔为通州市司里。
陈瓘被贬住在当地,一见面就器重他。
有个叫盛章的人,是朱勔的同党,曾想买一名女仆,有个武官先得到该女仆,盛章诬陷武官罪名,武官被关进监狱。
吴表臣正好审理这个案子,军中武将说:“知道有个叫盛待制的吗?”吴表臣假装不知道,最终公正地处理了这件事。
多次做官做到监察御史。
皇帝正向往儒家学说,吴表臣请求挑选讲官来补益皇帝的道德,而且对古今的成功和失败,边防上的利和害,详细研讨探究。
从此朝廷下诏开办经学讲席。
近臣有人请求任用蔡京的党徒,侍御史沈与求请求明确指出这个人来,公开进行贬斥谴责。
当权的人不高兴,剥夺了沈与求的言官职责。
吴表臣抗争说:“台谏官是天子的耳目,是用来防止堵塞蒙蔽的,如果怪罪台谏官急切正直就罢免他,不是国家的福分,请恢复沈与求的官职,来开拓进言之路。
”当时防备秋天可能发生战事,讨论选择守边防的人,忧虑缺乏将才。
吴表臣说:“好坏分明,那么天下的人都知道叛逆和顺从的道理。
现在选取忠义不屈服的人,越级提拔使用,哪里只是可以鼓励保卫边疆,策划,谋略方面也可以依靠。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高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都是由单个细胞来完成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D.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生活和繁殖,故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与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3.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描述,错误的是()A.两类细胞中8种核苷酸所含元素相同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两类细胞的染色质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4.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④细胞膜⑤脂肪⑥纤维素酶.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5.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6.以下关于糖类和脂质描述正确的是()A.糖原的代谢终产物是葡萄糖B.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D.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原中氧元素的含量相同7.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SARS病毒、乳酸菌、酵母菌等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A.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SARS病毒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D.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8.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B.参与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154个氨基和154个羧基C.该分子空间结构的形成与﹣S﹣S﹣等化学键无关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9.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乙和丙中“A”代表的物质不相同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D.在小鼠的口腔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麦芽糖10.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用甲基绿染液单独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染色,观察细胞内DNA的分布B.体验细胞膜制备实验中,用蒸馏水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C.用苏丹Ⅲ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用健那绿对黑藻细胞进行染色后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1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烟草花叶病毒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C.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S元素D.人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水解后能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12.用含32P标记的磷酸盐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下列结构以及化合物均有放射性的是()①脱氧核糖②核膜③细胞壁④核糖体⑤叶绿体.A.②④B.①②⑤C.①②④D.②④⑤13.如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g和h均具有双层膜结构且都含DNA和RNA14.两种氨基酸(如图结构式)它们在形成二肽化合物时,最可能缩合的基团是()A.①③B.②⑥C.②④D.③④15.下列为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等部分特征: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含④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B.肯定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C.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①D.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1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高尔基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消化酶C.细胞内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与物质运输有关17.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这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18.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②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③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④无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⑤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A.全部正确B.有一个正确C.有二个正确D.全都不对19.某位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出了一个综合图(如图),有理由认为这一细胞是()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②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③真核细胞④植物细胞.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一定不能进行细胞呼吸B.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C.细菌细胞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中央大液泡,所以不能出现质壁分离现象2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须的活化能B.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ATP合成酶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用斐林试剂检验实验结果D.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22.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C.萤火虫发光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属于吸能反应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DNA的组成单位之一23.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如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推测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24.下列反应既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能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C.[H]+O2→H2O D.ADP+Pi+能量ATP25.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26.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27.下列集合图形中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是()A.①②③B.无C.仅①D.①和②28.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29.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D.如果图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则血浆中K+进入细胞的方向是Ⅱ→Ⅰ30.下列关于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叶片气孔关闭时,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不受影响B.叶片气孔关闭时,叶绿体中C3含量降低C5增加C.哺乳动物所有细胞代谢所需ATP主要来源于线粒体D.唾液淀粉醉随唾液流入胃后仍能催化淀粉的分解31.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点时细胞不产生ATP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影响不大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形态32.某科研人员用适当方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器甲只能是线粒体,它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细胞器乙可能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C.细胞器丙的成分与染色体的成分一致D.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33.如图所示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是该实验的一个无关变量B.本实验装置中乙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C.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成透光的玻璃罩,实验现象会更明显D.如果将丙玻璃罩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34.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正确的有()①C、H、O、N、P、S是蛋白质、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②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③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④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⑤糖蛋白和受体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⑥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35.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单位:mg/h)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10℃时的2倍36.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37.如图所示图A、图B分别是植物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上面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A膜所表示的细胞器是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的B.图B中的[H]全都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C.图A上产生的O2能被图B所在的结构利用D.图A和图B所示的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38.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39.如图是此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I、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B.图中I、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如用18O标记物质E,则物质C中不可能出现18OD.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mol葡萄糖4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可表示为c=a+b且a>b”的是()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a细胞质内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结合水、c细胞总含水量二、非选择题41.不同细胞分泌物的分泌方式有差异.分泌物形成后,如果随即被排出细胞,这种方式称为连续分泌;如果先在分泌颗粒中贮存一段时间,待有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到细胞外,称为不连续分泌.如图1表示几种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据图回答:(1)氨基酸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为,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2)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生物膜是.(3)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的结构有.(4)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胰腺细胞中进行追踪实验研究,可以发现分泌蛋白是按照(用序号和箭头填空)方向运输的.(5)如图2为胰腺细胞分泌某蛋白质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画出该蛋白质分泌后相应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42.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分析回答下的问题:(1)图1中细胞呼吸的过程①、②、③、④中,其中产[H]最多的是(填序号).(2)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实验装置甲中,清水中放置一张相同的筒状滤纸的目的是.(3)若实验后,甲装置的墨滴不动,乙装置的墨滴左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4)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应如何设置?.(5)若装置甲墨滴右移12cm,装置乙墨滴左移11cm,甲的对照装置墨滴右移2cm,乙的对照装置墨滴右移1cm,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相对量比值为.43.如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肝脏研磨液的作用是提供.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4)酶的化学本质是.44.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1)表中①是,②是.(2)组别1和2对照可得的结论是.(3)在5℃的环境下,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是(填“增强”或“减弱”).45.图一表示一个番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图二中T0~T1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番茄幼苗的结构a中的某两种化合物(B、C、E或F),T1~T3表示改变某个条件后两种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图三表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内,连续48小时测定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的吸收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④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和.(2)当环境处于一定条件时,G=I、D=K时,该番茄的代谢特点是.(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3)干旱初期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4)在一定条件下,当G>I、D>K时,产生ATP的场所有.在此条件下,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5)若图二中,在T1时刻突然降低CO2浓度,则物质甲、乙分别指的是和(用图一中字母表示).(6)图三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个,叶绿体吸收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第小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填“强”或“弱”).(7)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图三中c点的位置将(填“上移”、“下移”或“不变”).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高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都是由单个细胞来完成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D.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生活和繁殖,故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间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解答】解: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正确;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都是由单个细胞来完成,B正确;C、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有各自独立的生命活动,又对与其他细胞构成的整体的生命活动起作用,C错误;D、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与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解:A、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A 正确;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C正确;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D正确.故选:B.3.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描述,错误的是()A.两类细胞中8种核苷酸所含元素相同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两类细胞的染色质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解答】解: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含有的核苷酸为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A正确;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均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正确;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正确;D、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质(体),D错误.故选:D.4.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④细胞膜⑤脂肪⑥纤维素酶.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解答】解:①ATP中含有核糖,①正确;②DNA中含有脱氧核糖,②正确;③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其中DNA中含有脱氧核糖,③正确;④细胞膜上含有少量的糖类,④正确;⑤脂肪中不含糖类,⑤错误;⑥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含糖类,⑥错误.故选:A.5.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也没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只要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就是DNA,而不是“主要是DNA”,A错误;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B 错误;。
笫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分封制受到冲击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2.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3.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些现象说明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4.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思想控制C.防止诸侯割据 D.限制诸侯活动5.有学者说:“权力终究是好东西,就像中国古代帝王,连睡觉都要担心着身边的女人”有学者说:“权力终究是好东西,就像中国古代帝王,连睡觉都要担心着身边的女人、伪男人、真男人,帝王学会了变化各种人。
”那么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帝王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是( )①秦始皇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②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③明废除丞相制度④宋朝派文臣担任地方官,防止武将割据A.①④ B.①②③④C.②③ D.①②③6.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7.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8.中国古代尽管十分注意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的监察,但政治腐败黑暗的现象并不少见。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6-2017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8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有一种物质只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
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胞吞和胞吐2、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A .斐林试剂中,NaOH 为CuSO 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 .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C .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 染色D .双缩脲试剂中,NaOH 为CuSO 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可表示为c=a+b 且a >b”的是A .a 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 必需氨基酸种类、c 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 .a 细胞质内的膜面积、b 细胞核的膜面积、c 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试卷第2页,共10页C .a 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 外膜面积、c 线粒体膜面积D .a 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 结合水、c 细胞总含水量4、下列关于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叶片气孔关闭时,叶绿体中C 3含量降低、C 5含量增加 B .叶片气孔关闭时,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不受影响 C .哺乳动物所有细胞代谢所需ATP 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D .唾液淀粉醉随唾液流入胃后仍能催化淀粉的分解5、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如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推测实验结果是A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 .高尔基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消化酶C .细胞内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D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与物质运输有关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 .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都是由单个细胞来完成C .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D .病毒离开了活细胞就不能生活和繁殖,故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8、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烟草花叶病毒的碱基5种,核苷酸有8种C .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S 元素D .人细胞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能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9、如下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略,其中I 、II 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 —E 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此细胞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B .图中I 、Ⅱ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如用18O 标记物质E ,则物质C 中不可能出现18OD .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 mol 物质C ,则②过程消耗了2/3mol 葡萄糖10、将一植株放的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庄河高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M =,{2,3,4}N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M N ⊆B .N M ⊆C .{2,3}M N =∩D .{1,4}M N =∪2.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2()g x =B .()f x =()g x x =C .()1f x =,9()g x x = D .()1f x x =-,21()1x g x x -=+3。
已知0ab <,0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 4。
已知两条直线,m n ,两个平面,αβ,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m n ,m n αα⊥⇒⊥;②//αβ,m α⊂,//n m n β⊂⇒; ③//m n ,////m n αα⇒;④//αβ,//m n ,m n 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④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5.已知()()()2f x x m x n =--+,并且,αβ是方程()0f x =的两根,则实数,,,m n αβ的大小关系可能是( )A .a m n β<<<B .m n αβ<<< C. m n αβ<<< D .m n αβ<<< 6.若函数()log(01)af x x a =<<,在区间[,2]a a 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 等于()A .14B .22C 。
12D .247。
已知三棱锥S ABC -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24SA SB SC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为( )A .3B .6 C.36 D .98.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边长为2的正方形,主视图与左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其侧面积( )A . 4B .43C 。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分)1.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或名词的依据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是否具有导电性D.溶液与胶体:本质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Cl2)C.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H+、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3.N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气体B,反应掉O2体积是反应掉N2的体积的1.5倍(同温同压),则B分子的组成是()A.N2O B.N2O3C.NO2 D.N2O44.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K+、NO3﹣、AlO2﹣、Na+B.NH4+、SO42﹣、CO32﹣、NO3﹣C.Mg2+、F e3+、Cl﹣、SCN﹣D.K+、Ca+、Cl﹣、HCO3﹣5.将100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固体质量减少到75.2g.此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A.75.2% B.67.2% C.41.7% D.32.8%6.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B.58.5gNaCl晶体中含有N A个NaCl分子C.56g铁粉与一定量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0.75molFeCl2,失去的电子数为0.5 N A D.100mL浓度均为0.2mol/L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05N A 7.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加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B.可用Na从TiCl4的水溶液中生产TiC.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生产漂白粉和漂粉精D.可用石英、石灰石、纯碱在高温下生产玻璃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①分离出BaSO4浊液中的BaSO4B.②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C.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转移溶液D.④制取一定量的CO29.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除NaNO2引起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B.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于Fe2+C.1×10﹣3molFe2+被NaNO2氧化为Fe3+时得到1×10﹣3mol电子D.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被还原10.下列化合物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得到的是()①FeSO4②NaOH ③Fe3O4④Al2O3.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③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33分)11.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一定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Y)与该气体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B.在光照情况下,一定体积的饱和氯水的pH(Y)随时间(X)的关系C.100℃,1个大气压下,按体积比1:1混合的CO2和H2O(g)混合气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增加的质量(Y)与混合气体积(X)的关系D.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Y)与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12.烧杯中盛有含Mg2+、Al3+、Fe3+、Na+、Fe2+、Cl﹣六种离子的溶液,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搅拌,充分反应后再向该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上述离子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有()A.1 种B.2 种C.3 种D.4种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Cl﹣+ClO﹣+2H+B.金属钠加入稀硫酸中:Na+2H+═Na++H2↑C.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SO42﹣+Al3++Ba2++4OH﹣═AlO2﹣+BaSO4↓+2H2OD.向含有稀盐酸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4 Fe3++2H2O 14.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得上的是()A.配制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B.钠的焰色反应(铂丝、硫酸钠溶液、稀盐酸)C.从碘水中提取碘(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D.除去自来水中的Cl﹣(铁架台、玻璃棒、漏斗)15.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16.Al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已知HNO3被还原为N2O.若标准状况有3.36LN2O生成.则参加反应的Al的质量(g)为()A.27 B.5.4 C.10.8 D.16.217.一定条件下,24mL的C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状况下的气体20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A.33.3% B.44% C.56% D.66.7%18.取10g粗铁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共收集到5.6L氢气(标准状况),则粗铁中混有的杂质不可能是()A.Cu和Mg B.Mg和Al C.Al 和Si D.SiO2和Zn19.化学反应3Fe2++2S2O32﹣+O2+aOH﹣═Fe3O4+S4O62﹣+2H2O是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Fe2+全部作还原剂B.生成1.5molFe3O4时,反应转移电子6mol电子C.方程式中a=2D.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Fe,被还原的元素是S和O20.甲、乙两种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这6种离子中的3种(两种溶液中的离子不重复),已知甲溶液呈蓝色,则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u2+、H+、Cl﹣B.K+、OH﹣、CO32﹣C.CO32﹣、OH﹣、Cl﹣D.K+、H+、Cl﹣21.利用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铝三种溶液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氯化钡溶液反应使Ba2+恰好完全沉淀,需要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4:2 B.2:3:3 C.6:3:1 D.2:3:1三、非选择题(共四大题,共47分)22.铁、铝、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试回答下列问题:(1)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铁的氧化物是(写化学式).将少量该氧化物溶于稀盐酸中,并滴加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过量的铁粉,振荡,这时看到的现象是.(2)“铝粉”的俗称为“银粉”,皆因铝粉色泽如银.“银粉”质轻,遇明火即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银粉”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其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写出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硅、碳粉、氮气以物质的量之比3:6:2反应可以生成氮化硅陶瓷(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抗氧化等特性)和另一种气体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实验室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纯净的氯气.并验证氯气的性质.(Ⅰ)制取氯气:(1)如图1,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的方向将下列装置进行连接(填字母>,H→、→.广口瓶Ⅱ中的试剂为.(2)仪器N的名称是;M是连通上下玻璃仪器的橡胶管,其目的是;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连接好仪器后,上述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你的改进方法是.(Ⅱ)验证氯气的性质:将从上述发生装置H处导出的气体依次经过下图2装置验证氯气的性质(其他相关装置已略去)(4)丁中出现的现象是,该反应证明了氯气的性.(5)证明HClO具有漂白性的实验现象是,甲中的试剂是.24.二氧化氯(ClO2)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制备ClO2有下列两种方法:Na2SO4方法一:2NaClO3+H2O2+H2SO4═2ClO2↑+O2↑+ +2H2O方法二: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1)方法一中空白处的物质的化学式是(该化学方程式已配平),反应的还原剂是.若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0.1N A,则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2)方法二中盐酸表现的性质是,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3)根据方法二,实验室用NaClO3和8mol/L的盐酸反应即可反应制得ClO2.若使用12mol/L盐酸配制8mol/L的盐酸,实验室中需用到的计量仪器有.所用的浓盐酸长时间放置在密闭性不好的容器中,最终所配制的盐酸的浓度有无变化?(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5.将一定量的铝粉、氧化铝、氧化镁的混合物加入到300mL4mol/L的稀硫酸中,生成标准状况下6.72L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 溶液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mol)与滴加KOH溶液的体积(m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OA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C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KOH)=mol/L,混合物中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mol;(3)A点对应的数值为;(4)在中学阶段,实验室里检验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阳离子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5)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分)1.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或名词的依据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是否具有导电性D.溶液与胶体:本质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A.离子化合物中也会含有共价键;B.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仅含一种元素的不一定是纯净物;C.物质本身导电性和电解质非电解质无关,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D.分散系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解答】解:A.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也含有共价键,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为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称为混合物.所以纯净物、混合物与是否仅含一种元素没有必然的关系.比如:O2和O3混合在一起,虽然只含一种元素,但仍是混合物;H2SO4含三种元素,但由于是一种物质,故仍是纯净物,故B错误;C.物质本身是否具有导电性不能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如HCl本身不能导电但是电解质,蔗糖本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D.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所以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D.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Cl2)C.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H+、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氯水中氢离子与碳酸氢钠反应;B.氯气为黄绿色,溶于水;C.HClO具有强氧化性;D.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解答】解:A.氯水中氢离子与碳酸氢钠反应,则含H+,有无色气泡,故A正确;B.氯气为黄绿色,溶于水,则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故B正确;C.HClO具有强氧化性,则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含H+、HClO,故C 错误;D.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则生成白色沉淀可知含Cl﹣,故D正确;故选C.3.N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气体B,反应掉O2体积是反应掉N2的体积的1.5倍(同温同压),则B分子的组成是()A.N2O B.N2O3C.NO2 D.N2O4【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反应中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并结合原子守恒来解答.【解答】解:反应掉O2体积是反应掉N2的体积的1.5倍,由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2N2+3O2=mN x O y,结合原子守恒可知,m=2时,x=2、y=3符合,即B的分子式为N2O3,故选B.4.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K+、NO3﹣、AlO2﹣、Na+B.NH4+、SO42﹣、CO32﹣、NO3﹣C.Mg2+、F e3+、Cl﹣、SCN﹣D.K+、Ca+、Cl﹣、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与Al反应生成H2的透明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与Al反应生成H2的透明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A.碱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选;B.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B不选;C.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Mg2+、F e3+,F 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共存,故C不选;D.酸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D不选;故选A.5.将100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固体质量减少到75.2g.此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A.75.2% B.67.2% C.41.7% D.32.8%【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加热发生2NaHCO3Na2CO3+CO2↑+H2O,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碳酸氢钠完全分解,结合差量法计算.【解答】解: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NaHCO3Na2CO3+CO2↑+H2O△m168 106 62x=,解得x=67.2g,此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100%=32.8%,故选D.6.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B.58.5gNaCl晶体中含有N A个NaCl分子C.56g铁粉与一定量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0.75molFeCl2,失去的电子数为0.5 N A D.100mL浓度均为0.2mol/L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05N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不含分子;C.依据Fe+2Fe3+=3Fe2+,生成3mol二价铁离子转移2mol电子;D.镁离子、铝离子水溶液中部分水解.【解答】解:A.标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不含分子,故B错误;C.依据Fe+2Fe3+=3Fe2+,生成3mol二价铁离子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0.75molFeCl2,失去的电子数为0.5 N A,故C正确;D.镁离子、铝离子水溶液中部分水解,所以100mL浓度均为0.2mol/L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阴离子的数目大于0.05N A,故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加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B.可用Na从TiCl4的水溶液中生产TiC.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生产漂白粉和漂粉精D.可用石英、石灰石、纯碱在高温下生产玻璃【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钠的化学性质.【分析】A.NaOH溶液与饱和的FeCl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B.钠为活泼金属水溶液中先和水反应;C.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来制取漂白粉;D.制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解答】解:A.NaOH溶液与饱和的FeCl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应向沸水中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胶体,故A错误;B.不能在水溶液中,Na与水反应,故B错误;C.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来制取漂白粉,而不是利用氯气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故C错误;D.制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三者在玻璃熔炉中高温熔融可制得玻璃,故D正确;故选D.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①分离出BaSO4浊液中的BaSO4B.②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C.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转移溶液D.④制取一定量的CO2【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硫酸钡为难溶物,无法通过分液分离,应该用过滤操作完成;B.二氧化碳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杯引流;D.可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解:A.BaSO4难溶于水,应该用过滤侧重分离出BaSO4浊液中的BaSO4,故A错误;B.饱和碳酸钠溶液与CO2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少量HCl 气体,故B错误;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杯引流,故C 错误;D.实验室中可以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定量的CO2,图示装置合理,故D正确;故选D.9.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除NaNO2引起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B.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于Fe2+C.1×10﹣3molFe2+被NaNO2氧化为Fe3+时得到1×10﹣3mol电子D.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被还原【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则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故A错误;B、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维生素C可以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所以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于Fe2+,故B正确;C、1×10﹣3molFe2+被NaNO2氧化为Fe3+时失去1×10﹣3mol电子,故C错误;D、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被铁离子氧化,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化合物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得到的是()①FeSO4②NaOH ③Fe3O4④Al2O3.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③【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分析】①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②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③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④Al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解答】解:①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为置换反应,故选;②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为置换反应,故选;③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为置换反应,故选;④Al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为置换反应,故选;故选A.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33分)11.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一定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Y)与该气体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B.在光照情况下,一定体积的饱和氯水的pH(Y)随时间(X)的关系C.100℃,1个大气压下,按体积比1:1混合的CO2和H2O(g)混合气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增加的质量(Y)与混合气体积(X)的关系D.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Y)与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图中曲线Y随X增大而增大.A.气体状况确定,气体摩尔体积为定值;B.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C.依据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过氧化钠通入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增重质量与水、二氧化碳质量成正比;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淀与氢氧化钠反应,沉淀逐渐溶解.【解答】解:A.气体状况确定,气体摩尔体积为定值,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无关,不符合图中关系,故A错误;B.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溶于酸性增强,pH减小,不符合图中关系,故B错误;C.依据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过氧化钠通入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增重质量与水、二氧化碳质量成正比,符合图中关系,故C正确;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淀与氢氧化钠反应,沉淀逐渐溶解,所以沉淀质量先增大后减小,与图中关系不符,故D错误;故选:C.12.烧杯中盛有含Mg2+、Al3+、Fe3+、Na+、Fe2+、Cl﹣六种离子的溶液,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搅拌,充分反应后再向该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上述离子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有()A.1 种B.2 种C.3 种D.4种【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共存问题.【分析】Na2O2可与水反应生成NaOH,且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的离子或与O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再通入过量稀盐酸,可与碱、偏铝酸钠等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加入足量Na2O2,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且和水反应生成NaOH,Fe2+被氧化生成Fe3+,Al3+→AlO2﹣,Fe3+→Fe(OH)3,Mg2+→Mg(OH)2,加入盐酸后,Mg(OH)2、AlO2﹣和Fe(OH)3分别又生成Mg2+、Al3+、Fe3+,则溶液中Fe3+增多,引入钠离子、氯离子,则Na+、Cl﹣也增多,Fe2+减小,只有Mg2+、Al3+不变,故选B.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Cl﹣+ClO﹣+2H+B.金属钠加入稀硫酸中:Na+2H+═Na++H2↑C.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SO42﹣+Al3++Ba2++4OH﹣═AlO2﹣+BaSO4↓+2H2OD.向含有稀盐酸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4 Fe3++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次氯酸为弱酸,应保留化学式;B.电荷不守恒;C.离子个数配比不符合物质结构组成;D.向含有稀盐酸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解:A.氯气溶于水,离子方程式:Cl2+H2O═Cl﹣+HClO﹣+H+,故A错误;B.金属钠加入稀硫酸中,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故B错误;C.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2SO42﹣+Al3++2Ba2++4OH﹣═AlO2﹣+2BaSO4↓+2H2O,故C错误;D.向含有稀盐酸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离子方程式:4Fe2++O2+4H+═4 Fe3++2H2O,故D正确;故选:D.14.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得上的是()A.配制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B.钠的焰色反应(铂丝、硫酸钠溶液、稀盐酸)C.从碘水中提取碘(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D.除去自来水中的Cl﹣(铁架台、玻璃棒、漏斗)【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配制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称量后在烧杯中溶解即可;B.铂丝用盐酸清洗后,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观察Na的焰色反应;C.从碘水中提取碘,选择萃取装置;D.除去自来水中的Cl﹣,选择蒸馏装置.【解答】解:A.配制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称量后在烧杯中溶解即可,则不需要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A不选;B.铂丝用盐酸清洗后,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观察Na的焰色反应,则均需要,故B选;C.从碘水中提取碘,选择萃取装置,需要分液漏斗,不需要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故C不选;D.除去自来水中的Cl﹣,选择蒸馏装置,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等,不需要玻璃棒、漏斗,故D不选;故选B.15.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制造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B.依据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C.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D.次氯酸见光分解,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棕色瓶.【解答】解:A.制造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Ⅱ错误,故A错误;B.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是因为三价铁离子氧化性强于铜离子,与金属活泼性无关,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符合碱性氧化物概念,故C错误;D.次氯酸见光分解,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棕色瓶,所以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于冷暗处,故D正确;故选:D.16.Al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已知HNO3被还原为N2O.若标准状况有3.36LN2O生成.则参加反应的Al的质量(g)为()A.27 B.5.4 C.10.8 D.16.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分析】n(N2O)==0.15mol,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结合电子守恒计算.【解答】解: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n(N2O)==0.15mol,设参加反应的Al为xmol,由电子守恒可知,x×(3﹣0)=0.15mol×2×(5﹣1),解得x=0.4mol,则参加反应的Al的质量(g)为0.4mol×27g/mol=10.8g,故选C.17.一定条件下,24mL的C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状况下的气体20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A.33.3% B.44% C.56% D.66.7%【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分析】发生2CO2+2Na2O2=2Na2CO3+O2,N2不反应,结合体积差计算.【解答】解:24mL N2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得到20mL气体,故体积减少为24mL﹣20mL=4mL,令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为x,则:2CO2+2Na2O2=2Na2CO3+O2△V2 1 1x 4mL=,解得x=8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00%=33.3%,故选A.18.取10g粗铁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共收集到5.6L氢气(标准状况),则粗铁中混有的杂质不可能是()A.Cu和Mg B.Mg和Al C.Al 和Si D.SiO2和Zn【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标况下5.6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设含有杂质为+2价,则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为:=40g/mol,已知Fe的摩尔质量=56g/mol>40g/mol,则粗铁中混有的杂质能够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且摩尔质量小于40g/mol,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标准状况下5.6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设含有杂质为+2价,则混合物评价摩尔质量为:=40g/mol,已知Fe的摩尔质量=56g/mol>40g/mol,则粗铁中混有的杂质能够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且摩尔质量小于40g/mol,A.Mg的摩尔质量小于40g/mol,Cu不反应,二者平均摩尔质量可以小于40g/mol,故A不选;B.Mg摩尔质量为24g/mol,Al为+2价时的摩尔质量为:×2=18g/mol,二者摩尔质量都小于40g/mol,满足条件,故B不选;C.Al为+2价时的摩尔质量为:×2=18g/mol,Si不反应,二者平均摩尔质量可以小于40g/mol,故C不选;D.SiO2不反应,Zn的摩尔质量为65g/mol,二者平均摩尔质量大于40g/mol,不满足条件,故D选;故选D.19.化学反应3Fe2++2S2O32﹣+O2+aOH﹣═Fe3O4+S4O62﹣+2H2O是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Fe2+全部作还原剂B.生成1.5molFe3O4时,反应转移电子6mol电子C.方程式中a=2D.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Fe,被还原的元素是S和O【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3Fe2++2S2O32﹣+O2+aOH﹣═Fe3O4+S4O62﹣+2H2O反应中4个S原子中S的化合价由+2升高为+2.5,O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利用质量守恒及电子守恒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四氧化三铁中铁部分是亚铁,所以Fe2+部分作还原剂,故A错误;B.生成1.5molFe3O4时,反应转移电子1.5×4=6mol电子,故B正确;C.由电荷守恒可知a=4,故C错误;D.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2O32﹣是还原剂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B.。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
目前,苹果公司发布了第十一代手机iPhone7等电子产品。
苹果公司为iPhone和iPad等电子终端提供的应用程序,将近80%需要付费下载,这既拓展了产品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又增加了公司利润。
下载应用程序需要付费,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苹果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B.苹果公司首创了这一商业模式C.消费者愿意为增加的体验买单D.程序开发者消耗了脑力和体力2.Q币,是一种可以在腾讯网站统一支付的“虚拟货币”,可以用它买到游戏装备、支付会员服务费,甚至还可以用来为杀毒软件付款等。
这表明虚拟电子货币A.正在代替人民币执行货币的职能B.已成为持有者拥有财富的象征C.是网络环境下新产生的支付手段D.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3。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将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
人民币在SDR中权重占比为10。
92%,超过日元和英镑,这意味着①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重要性提高,短期内人民币会迅速升值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全面认可③加速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进程,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④普通老百姓未来出国购物、旅游等消费活动将会更加方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豪华汽车厂家制造“天价”豪华车的方法之一,在于生产能力只能小不能大,全球限量生产。
这些厂家这样做是因为A.供求影响价格B.价值决定价格C.劳动生产率低D.不懂得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5。
2016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
图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A.①B.②C.③ D.④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催生了智能养老、智慧健康养老等诸多新产业。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高一化学答案1.C2.C3.B4.A5. D6.C7.D8.D9.B 10.A11.C 12.B 13.D 14.B 15.D 16.C 17.A 18.D 19.B 20.A 21.D22.(11分)(1)Fe2O3(1分)溶液红色褪去(1分,没指出溶液具体颜色不得分)(2)4Al+3O2 2Al2O3(1分) 2Al+2OH—+2H2O=2AlO2—+3H2↑(2分)(3)(1分) Na2SiO3(1分) 2C+ SiO2 2CO↑+Si(2分)3SiO2 +6C +2N2 Si3N4+6CO↑(2分)23.(12分)(I)(1)B A C(1分) 饱和食盐水(1分)(2)分液漏斗(1分);保证盐酸能顺利滴下(1分);MnO2+4H++2Cl— Mn2++Cl2↑+2H2O(2分)。
(3)在导管D处连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或洗气瓶)(2分)。
(II)(4)下层溶液为紫红色(1分)氧化性(1分)(5)乙中布条不褪色,丙中布条褪色(1分)浓硫酸(1分)24.(10分)(1)Na2SO4 (2分) 3.36L(2分)(2)还原性、酸性(各1分) ClO2(1分)(3)量筒、容量瓶(各1分)偏低(1分)25.(14分)(每空2分)(1)H+ +OH—=H2O Al(OH)3 +OH—=AlO2— +2H2O(2)4 0.1(3)200(4)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5)CO2 +AlO2— +2H2O=Al(OH)3↓+HCO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2.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依据相同函数的定义可知当且仅当函数的定义域和解析式相同时,两函数相同,因此应选答案B.3. 已知,,则直线通过()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答案】C【解析】依题意有:将直线方程化为斜截式得,其中,故直线过第一、二、三象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直线方程有种形式,斜截式是,点斜式是,截距式是,两点式是,一般式是.在做一个具体题目的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选择恰当的形式来解题.本题中要判断直线过哪个象限,所以选择用斜截式来解决.4. 已知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②,,;③,;④,,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答案】A【解析】依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命题①是正确的;对于命题②,直线还有可能是异面,因此不正确;对于命题③,还有可能直线,因此③命题不正确;依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命题④是正确的,故应选答案A.5. 已知,并且是方程的两根,则实数的大小关系可能是()A. B. C. D.【答案】B6. 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等于()A. B. C. D.【答案】D【解析】依据题设可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即,解之得,故应选答案D.7. 已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为()A. 3B. 6C. 36D. 9【答案】A【解析】因为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就是以三棱锥S—ABC的三条侧棱为棱的长方体的外接球;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对角线;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故选A8. 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下图所示的边长为2的正方形,主视图与左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其侧面积()A. 4B.C.D. 8【答案】D【解析】依据题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边长为的正方形的正四棱锥,其高为,由于底面中心到边的距离是为,因此其侧面的斜高为,由于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所以侧面面积,故应选答案D.点睛: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求该几何体的体积、面积等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常见的基本题型之一.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搞清该几何体的形状,以便计算其体积、面积及其解答与其有关的所有问题.将三视图还原为几何体的依据是原几何体中的数据信息和图形信息与三视图中的图形信息、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要清楚,这也是解答这类问题的难点. 9. 设,则的值为( )A. 10B. 11C. 12D. 1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故选B . 考点:分段函数 10. 定义运算:,则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B.C. D.【答案】A【解析】依据题设中定义的运算可得,依据该函数的解析式可推断函数的图象是答案A,故应选答案A.点睛:本题新定义一种新的运算,依据该运算的定义这一信息,求解时应先求出该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再与题设中提供的四个选择支进行比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使得问题获解.借助题设中提供的新定义的运算信息建立函数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也是解答本题的难点所在.11. 如下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线段上有两个动点,且,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B. 平面C. 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D. 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连接,则,所以平面,则,故A 正确;因为平面,所以平面,故B正确;因为三棱锥的底面是底边为,高为棱长的三角形,面积为,三棱锥的高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所以三棱锥的体积是定值,故C正确;显然的面积与的有相同的底边,且到的距离是棱长1,且到的距离是,即两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故D 错误;故选D.考点:1.空间中垂直关系的转化;2.线面平行的判定;3.三棱锥的体积.【思路点睛】本题以正方体为载体考查线线、线面间的垂直关系、平行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以及定值问题的探究,属于难题;在求四面体的体积时,要注意顶点选择的灵活性和合理性,如本题中求的体积时,因为在对角面上,且已证平面,所以容易想到求该三棱锥的体积时,以为底面.12.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对任意,都有,且当时,.若在上有5个根,则的值是()A. 10B. 9C. 8D. 7【答案】A【解析】令,则方程可化为,依据题设问题转化为该方程有一个正实数根和一个负实数根。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S-32 K-39 Cl-35.5Fe-56 Cu-64 Zn-65I卷(选择题共5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分)1.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或名词的依据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是否具有导电性D.溶液与胶体:本质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答案】C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B.新制氯水呈黄绿色(Cl2)C.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H+、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答案】C【解析】A.氯水中氢离子与碳酸氢钠反应,则含H+,有无色气泡,故A正确;B.氯气为黄绿色,溶于水,则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故B正确;C.HClO具有强氧化性,则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含H+、HClO,故C错误;D.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则生成白色沉淀可知含Cl-,故D正确;故选C。
3.N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气体B,反应掉O2体积是反应掉N2的体积的1.5倍(同温同压),则B分子的组成是()A.N2O B.N2O3C.NO2D.N2O4【答案】B【解析】反应掉O2体积是反应掉N2的体积的1.5倍,由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2N2+3O2=mN x O y,结合原子守恒可知,m=2时,x=2、y=3符合,即B的分子式为N2O3,故选B。
4.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K+、NO3-、AlO2-、Na+B.NH4+、SO42-、CO32-、NO3-C.Mg2+、Fe3+、Cl-、SCN-D.K+、Ca2+、Cl-、HCO3-【答案】A【点睛】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Al反应生成H2的透明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5.将100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固体质量减少到75.2g。
此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A.75.2% B.67.2% C.41.7% D.32.8%【答案】D【解析】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NaHCO3Na2CO3+CO2↑+H2O △m168 106 62x (100g-75.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得x=67.2g,此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0%=32.8%,故选D。
6.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B.58.5gNaCl晶体中含有N A个NaCl分子C.56g铁粉与一定量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0.75molFeCl2,失去的电子数为0.5 N AD.100mL浓度均为0.2mol/L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阴离子的数目为0.05N A【答案】C【解析】A.标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B.氯化钠为离子晶体,不含分子,故B错误;C.依据Fe+2Fe3+=3Fe2+,生成3mol二价铁离子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0.75molFeCl2,失去的电子数为0.5 N A,故C正确;D.镁离子、铝离子水溶液中部分水解,所以100mL浓度均为0.2mol/L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阴离子的数目大于0.05N A,故D错误;故选C。
7.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加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B.可用Na从TiCl4的水溶液中生产TiC.工业上利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生产漂白粉和漂粉精D.可用石英、石灰石、纯碱在高温下生产玻璃【答案】D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①分离出BaSO4浊液中的BaSO4B.②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C.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转移溶液D.④制取一定量的CO2【答案】D【解析】A.BaSO4难溶于水,应该用过滤侧重分离出BaSO4浊液中的BaSO4,故A错误;B.饱和碳酸钠溶液与CO2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故B错误;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杯引流,故C错误;D.实验室中可以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定量的CO2,图示装置合理,故D正确;故选D。
9.误食NaNO2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除NaNO2引起的中毒。
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B.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于Fe2+C.1×10-3molFe2+被NaNO2氧化为Fe3+时得到1×10-3mol电子D.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被还原【答案】B【解析】A.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故A错误;B.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维生素C可以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所以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于Fe2+,故B正确;C.1×10-3molFe2+被NaNO2氧化为Fe3+时失去1×10-3mol电子,故C错误;D.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被铁离子氧化,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的角度判断物质在反应中体现的性质,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为Fe3+而中毒,则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0.下列化合物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得到的是()①FeSO4②NaOH ③Fe3O4④Al2O3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③【答案】A【解析】①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为置换反应,故选;②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为置换反应,故选;③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氢气,为置换反应,故选;④Al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为置换反应,故选;故选A。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33分)11.下列选项中,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A.一定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Y)与该气体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B.在光照情况下,一定体积的饱和氯水的pH(Y)随时间(X)的关系C.100℃,1个大气压下,按体积比1∶1混合的CO2和H2O(g)混合气通过足量Na2O2粉末,固体增加的质量(Y)与混合气体积(X)的关系D.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Y)与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答案】C12.烧杯中盛有含Mg2+、Al3+、Fe3+、Na+、Fe2+、Cl-六种离子的溶液,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搅拌,充分反应后再向该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上述离子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有()A.1 种B.2 种C.3 种D.4种【答案】B【点睛】把握过氧化钠性质及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Na2O2可与水反应生成NaOH,且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的离子或与O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再通入过量稀盐酸,可与碱、偏铝酸钠等反应,以此来解答。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Cl-+ClO-+2H+B.金属钠加入稀硫酸中:Na +2H+=Na++ H2↑C.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SO42-+Al3++Ba2++4OH-=AlO2-+BaSO4↓+2H2O D.向含有稀盐酸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4 Fe3++2H2O【答案】D【解析】A.氯气溶于水,离子方程式:Cl2+H2O═Cl-+HClO-+H+,故A错误;B.金属钠加入稀硫酸中,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故B错误;C.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Ba (OH)2溶液,离子方程式:2SO42-+Al3++2Ba2++4OH-═AlO2-+2BaSO4↓+2H2O,故C错误;D.向含有稀盐酸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离子方程式:4Fe2++O2+4H+═4 Fe3++2H2O,故D正确;故选D。
14.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得上的是()A.配制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B.钠的焰色反应(铂丝、硫酸钠溶液、稀盐酸)C.从碘水中提取碘(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D.除去自来水中的Cl-(铁架台、玻璃棒、漏斗)【答案】B【解析】A.配制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称量后在烧杯中溶解即可,则不需要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故A不选;B.铂丝用盐酸清洗后,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观察Na的焰色反应,则均需要,故B选;C.从碘水中提取碘,选择萃取装置,需要分液漏斗,不需要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故C不选;D.除去自来水中的Cl-,选择蒸馏装置,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等,不需要玻璃棒、漏斗,故D不选;故选B。
15.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答案】D16.Al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已知HNO3被还原为N2O。
若标准状况有3.36LN2O生成。
则参加反应的铅的质量(g)为()A.27 B.5.4 C.10.8 D.16.2【答案】C【解析】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n(N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15mol,设参加反应的Al为xmol,由电子守恒可知,x×(3-0)=0.15mol×2×(5-1),解得x=0.4mol,则参加反应的Al的质量(g)为0.4mol×27g/mol=10.8g,故选C。
17.一定条件下,24mL的C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状况下的气体20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A.33.3% B.44% C.56% D.66.7%【答案】A【解析】24mL N2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得到20mL气体,故体积减少为24mL-20mL=4mL,令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为x,则:2CO2+2Na2O2=2Na2CO3+O2 △V2 1 1x 4m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