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第2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2.1责任对于你我他巩固复习:1、区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2、怎样认识正义制度?(定义:正义性:正义要求:重要性:)3.怎样对待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4.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5.为支持正义行为,限制和打击非正义行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材料分析:公平和正义就像一盏明灯,照耀着人类前进的历史和航程。
没有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人类将失去文明发展的动力。
当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但仍存在极少数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应从小树立正义感,为国家多做贡献。
思考:(1)列举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
(至少两例)答:①不公平地对待他人;②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③歧视和排斥他人;④侵害他人的自由和尊严。
(2)对社会生活中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答:关注、思考和批判。
(3)社会生活需要公平正义,我们应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一、内容标准:(1)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责任对于你我他:责任是怎样产生的,人们有什么样的责任,教育学生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初步树立责任感。
本课的导言从学生在学校、在社会生活中的小事谈起,指出这些平时看来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却都是我们承担责任的表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责任并不是远离我们的事情,也不只是成人才应承担的任务,他实际上时时处处在伴随着我们,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记住我们的责任,履行好我们的职责。
该项目共安排了“有承诺就有责任”和“身份不同,责任不同”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有承诺就有责任”,讲责任的产生,主要介绍承诺是责任产生的重要来源,但本层次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责任的产生。
在责任中成长,在成长中尽责——国旗下的讲话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这阳光普照的清晨,我们站在国旗下,开始新的一周。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责任中成长,在成长中尽责”。
责任,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开启我们成长的大门;又似一盏明亮的灯塔,为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指引方向。
我们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成长又让我们更懂得如何尽责。
在学校里,我们的学习就是一份重要的责任。
每一本书都是知识的宝库,每一堂课都是成长的阶梯。
当我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努力回答问题时,我们就在承担学习的责任。
这不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充实自己、提升能力。
遇到难题不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在责任中成长的见证。
就像小树苗在风雨中努力扎根,我们在知识的滋养下逐渐强大。
同时,我们也要对校园环境负责。
不随地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主动维护校园的整洁与美丽,这是我们作为校园小主人应尽的责任。
在班级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班干部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协助老师维持班级秩序,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普通同学要遵守纪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为班级荣誉而努力。
比如在班级拔河比赛中,大家齐心协力,为了班级的胜利而拼搏,这就是在尽自己对班级集体的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友爱、互助,这些宝贵的品质伴随我们成长。
在家里,我们也要承担责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书包、叠被子等。
还可以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像扫地、洗碗。
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体现了我们对家庭的责任。
在尽责的同时,我们理解了父母的辛苦,懂得了感恩,心智也更加成熟。
同学们,责任与成长相辅相成。
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责任中茁壮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认真尽责,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谢谢大家!。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学习目标】【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小刚是九年级(1)班的一员,班上的许多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很少有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自修课时经常有人讲话影响大家学习;卫生打扫马虎,教室脏乱;流动红旗从来没有得过。
为此,小刚非常苦恼:“为什么我班没有流动红旗?”“我班该怎么办?”他决定举行一个“集体是我家、关爱靠大家”的主题班会,并写出了发言提纲:(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2)关爱集体的表现;(3)同学能为集体做些什么?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小刚完成他的发言:(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2)关爱集体的表现?(3)同学能为集体做些什么?答案:(1)①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只有依靠集体才有力量。
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③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④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2)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3)要求具体讲,从小事讲。
【小资料】团结就是力量一只猎食的豹子盯上了三只野猪,它想,只要猛扑上去,三只野猪必然竞相逃跑,跑的最慢的就是自己的美食。
它看准机会,可三只野猪非但没有跑,反倒一齐迎战,豹子只得落荒而逃。
借助群体的合力,三只野猪战胜了凶猛的豹子。
一个瞎子与一个跛子,被大火围困于楼内,眼看要坐以待毙。
但四肢健全的瞎子和眼睛完好的跛子,却巧妙地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身体”:瞎子背起跛子,跛子指路,两个终于从大火中死里逃生。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力量大。
个人不应该将自我的利益凌驾于集体的利益之上,而应该在履行个人对集体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使自我的特长尽情地发挥。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教材分析25第二课框目结构图26第二课对应课程标准(一)本课设计意图1.本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社会需要互助、彼此关爱;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引言27导入活动小刚16岁生日那天,很认真地问妈妈:“16岁意味着什么?”妈妈回答说:“它意味着责任。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承担一些责任。
因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我们才能勇敢;因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我们才能无私;也因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我们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男子汉迈向成熟,就必须为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承担责任。
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你才会更加成熟。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小刚的妈妈从责任使人勇敢、使人无私、使人走向成熟等几个方面启发儿子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引言是对第一课内容的总结,也是开启下文的引子。
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本框由“我是集体的一员”、“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两目组成。
第一目“我是集体的一员”28导入活动:小董爸爸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之中。
集体给我们温暖、关爱和力量。
小董的爸爸初中毕业已经二十年了,为了方便与原来的同学联系,他在“中国同学录”上建立了班级同学网页。
几天之后,班里绝大多数同学登录了网页。
几十年不见的老同学在网上畅叙旧情,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享受老同学那份特有的浓浓情谊,感受集体的温暖。
在共同分享小董爸爸这份同学之情的同时,我们认识到:集体与个人是相互依存的,集体离不开个体,而个人也同样离不开集体;个体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拥有无穷的力量。
这种力量既可能是情感等精神方面的,也可能是物质方面。
29:一些同学在家里,一些同学什么事情也不想动手,认为都应该由父母亲包办。
在班上,一些同学只关心自己的事情,连打扫教室卫生都犯难。
小学生成长日记:在责任中成长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小学的成长日记。
这些年来,我在学校里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责任和成长。
在学习之余,我也不断地在责任中成长,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有责任感。
我记得有一次,班上的小植物需要照看,老师让我们轮流来浇水。
我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认真地给小植物浇水,有时候还会给它们讲讲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植物也长得越来越好。
我感到很自豪,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责任中成长。
进入到小学二年级,老师开始安排我们做一些小组活动。
我记得有一次班上的值日生突然生病了,老师让我临时代替他的工作。
我非常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负责一个任务。
但我还是鼓起勇气,认真地完成了值日工作。
虽然中间出了一点小插曲,但最终我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这一次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也让我在责任中得到了成长。
随着年级的增长,我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我被选为班上的文艺委员。
我负责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和节目。
这是一个很大的责任,需要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商量、策划、并最终实施。
这期间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我从中学会了更多的东西,也变得更加坚强。
这些经历都成为了我在责任中成长的重要经验。
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还加入了学校的义工小组。
每个周末,我都会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到社区里去做义工活动。
有时候是给老人家扫院子,有时候是帮助小朋友们做作业。
这些活动让我更加懂得了责任,也让我学会了更多的爱心和关爱他人。
到了小学五年级,我成为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
我需要整理图书、借书、还书,还要帮助同学们找到他们需要的书籍。
这份工作不仅让我更加喜爱读书,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的责任感和耐心。
快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成为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这个职责让我经历了更多的挑战和考验。
我需要和老师们一起策划学校的一些重要活动,也需要带领全校的同学们一起共同进步。
这是一个很大的责任,但我还是竭尽所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的笔记内容如下:1. 怎样维护集体利益?答: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在集体生活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服从集体利益,积极维护集体利益。
2. 如何关爱他人?答: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被人们歌颂、赞美、闪光。
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
只有有了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能组成美好的社会。
3. 怎样服务社会?答: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每个人应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奉献爱心和力量;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4. 如何承担责任?答: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法律和道德的基本精神;承担责任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潜能,实现奋斗目标;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帮助和支持,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5.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答:信守承诺,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6. 如何理解权利?答:权利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能力或资格,它伴随责任而产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变化,人们享有的权利也不断增多。
7. 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答: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8. 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答:国家利益至高无上,我们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捍卫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9. 如何理解义务?答:义务是一个人为了完成某种责任而应做或不做的事情。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0. 如何正确履行义务?答: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这两句话告诉我们()A. 要全面认识自己B. 要丰富自己的知识C. 要珍爱生命D. 要融入集体2.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因为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我们()①良好品德的形成②增长知识,提高能力③发展特长,陶冶情操④身心健康发展。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 下列表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正确的是()①二者相互依存②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③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④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 关爱集体,我们应该做到()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③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④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解决集体中遇到的困难。
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5. 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利用集装箱改建房屋,似乎成了低收入人群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这些“蜗居”在集装箱里的人们,也被人冠上了“现代贵(柜)族”的称号,这个苦涩的词,真实地再现了弱势群体的生活。
在我国现阶段,下列属于弱势群体的是()①城市下岗失业人员②农村贫困人口③遭遇灾祸的人群④残疾人以及一切身患疾病的人。
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 一个班集体要有共同的目标,因为共同的目标()A. 能使每一个同学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B. 能使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加快自己的发展C. 是新同学之间建立新友谊的前提D. 是我们团结奋斗的动力7. 2008年春我国荆楚和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受灾人口一亿多人;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使灾区人民损失惨重;2008年6月初,我国南方12省市出现洪灾导致93人死亡;2009年初,我国西北地区出现罕见的旱灾。
第2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知识点整理:九年级下学期政治1、承诺形式:口头形式(宣誓、诺言),书面形式(合同、保证书)2、承诺是责任产生的重要来源,而不是唯一的来源。
责任的来源:养育承诺分配任命职业法律习俗公民原则道德原则3、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的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4、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
(P19在生活中,我有那些责任? 答:作为子女,多家务、赡养扶助父母;作为学生,尊师重教、勤奋学习;作为社区居民,关心社会公益,增进邻里团结……)5、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可得到好处。
6、承担责任付出那些代价?答:①耗费时间,影响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②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影响健康;③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④更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生命。
7、 P20书本材料中,李岚都付出那些代价呢?对她的做法作出评价: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基本要求,李岚付出代价的背后是她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使她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8、承担责任总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人们不能因此逃避责任,推卸责任。
9、承担责任有什么作用(好处、意义)?答:①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②承担压力,而压力会产生动力,充分发挥潜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③赢得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④获得自尊和自信,获得社会的承担的承认和赞誉;⑤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10、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影响、坏处)?答:①对自己不负责任,会受到道德谴责;②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③对他人的利益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受到法律制裁。
11、怎样承担自己的责任?答:①认识到自己应付的各种责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②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坐起,持之以恒,才能逐步养成负责任的习惯;③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
12、道德和法律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有利武器。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一、知识提纲1、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P18):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P19)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20)4、怎样理解“关爱集体,人人有责”?①个体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依存,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③集体是我们每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5、怎样去关爱我们的集体?(P21)6、确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我们该怎么做呢?(P23)7、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P24--25)①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我们的社会也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关爱。
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既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又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8、怎样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26--28)9、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
二、例题讲评1、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国王,他有十个儿子,这十个儿子平时因争权夺利,相互间勾心斗角,扰得整个皇宫不得安宁。
一天,老国王得了重病,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
于是就把十个儿子都叫到身旁,拿出十支箭来,让十个儿子每人折一支,十个儿子轻轻一折,就将箭折断了。
然后老国王又拿出十支箭,并把这十支箭紧紧地捆扎在一起,让十个儿子折,可十个儿子用尽力气,谁也折不断。
这时,十个儿子终于明白了老国王这样做的目的。
聪明的同学们,你明白老国王的用意是什么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2、针对少数同学平时抄袭作业,考场上对答案、传纸条、打手势,生活中撒谎、言行不一等行为,某校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在校园张贴标语进行诚信宣传,要求学生提高认识,并能身体力行.1. 请你也试着拟两条关于诚信的标语.诚信是做人的资本;诚信,生命因他而精彩.2. 如果犯了以上错误,还能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为什么?能.因为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3、问题探究材料一: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公民拿出黄金首饰和外汇积蓄捐给政府;“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美国公民自发赶到遇袭地点救人,或到医院排着长队献血;1998年我国抗洪救灾和2003年抗击非典中,亿万中国公民顽强拼搏,众志成城,都体现出国家公民的社会责任以及面对危机的信念和意志。
材料二:据报载,全美建立了中学生社会服务网,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具体服务内容入为穷人募捐,在贫民收容所帮厨,为低能儿当家教,到社区或学校自助餐厅无偿服务,帮助无家可归者,自愿教跑步、游泳、体操等。
全美现在服务人员6000万,中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
教育机构认为,引导中学生尽力而为地贡献自己的事件和才能,干力所能及的无偿服务工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第自己公共社区的责任感。
一个人年轻时就做好事,往往会一辈子做好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看过上述材料后,有一同学认为:“作为中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应该的,美国中学生能做到的,我们中国的中学生也能做到。
至于为国分忧,维护国家利益的事,太大太沉重,是成年人的事,我们就不必参与了!”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这位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
⑴其中他认为中学生应该参与公益活动是合理的,①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②我们既承担了社会的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⑵但是,认为为国分忧,维护国家利益的事是成年人的事,中学生不必参与是错误的。
因为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②国家处于困难时刻,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的。
③我们青少年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所以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因该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当国家出在困难时刻,我们当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这方面并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事,同样也有力所能及的事,如材料一中提到的非典时期,配合政府的安排注意卫生,及时测量温度等。
(2)在现实生活中,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是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两个方面都试举三到四例。
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①尊重国旗和国徽,不玷污损坏国旗国徽。
②不说损害国家形象的话③在境外注意自己的言行④不在钞票上乱涂乱画⑤阻止别人做有损国家尊严利益的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①参加社区公共服务活动,如敬老、打扫公共卫生②向居民宣传防火、卫生保健、科技等知识③参加义务植树,保护环境④参与环保宣传⑤给希望工程等各种公益慈善基金捐款。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一、知识提纲1、能列举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国家国际地位提升的材料。
2、我国的基本国情(①是什么?②原因或表现③含义④时间)(P33--34)3、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么解决?(P35)4、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3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P35--36)7、三个代表的内容、地位。
(P36)8、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是什么?(P37)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P37)1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和意义:(P38)11、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地位:(P38)12、改革的地位和根本目的:(P38)13、对外开放的地位和原因:(P38--39)1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为什么要坚持?如何坚持?)(P39--40)1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处理好民族关系有何重要意义?(补充内容)16、怎样处理好民族关系?(国家、个人分别怎样做?)(P42--43)17、新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P44)18、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P44)19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了解含义。
其中的前提是什么?国家的主体是坚持什么制度?)(P44)20、“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补充内容)21、对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你是怎样认识的?(P45)22、(补充知识)国家统一和我们青少年的关系:国家统一和我们青少年关系密切。
①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青少年的神圣职责。
②青少年维护国家统一,同分裂国家的行为作斗争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
③国家的统一有助于稳定发展,能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知识提纲1、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P47--48)2、对外开放的含义:(P49)3、怎样实行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P49)4、我国人口国情(基本特点、一般特点)(P50)5、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P50—52人口国情、影响、本质、意义)6、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P52)7、我国的环境形势、表现(P53)8、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P53①依据②必要性)9、我国资源形势和造成资源短缺的原因:(P59)10、资源的重要性:(P59、P60)1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P60)、意义(P61稍作修改)1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要求(P61)13、怎样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61)14、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P54--58)15、怎样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P58)二、例题讲评:1、阅读以下对联,回答问题:对联一:知识化民民智开科技兴国国运昌对联二:昔日靠山吃山人品家穷今朝退耕还林民富国强(1)请你根据这两幅对联所表达的内容把我国正在实施的两大战略分别写在横线上。
对联一:对联二: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2)任选一副对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实施这一战略。
答案一:①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P55)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
(P57)③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P58)④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P58)答案二:①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特出位置。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
(P53)③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段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P61)2、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水能、太阳能分别居一、二位。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1/6。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约有356万平方公里土地受水土流失的威胁,40年来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267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约为332平方公里;城市大气环境面临煤烟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的双重压力,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居世界前列。
材料三: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
材料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16部法律和30多项相关行政法规。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针对材料一、二中的问题,国家采取什么国策?(3)宝钢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表明我国经济建设选择的是什么发展战略?为什么?(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请说出你的四个金点子。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知识提纲1、中华文化的特征是、。
1)形成:(P64)2)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原因是什么?(P65)3)博大精深表现:(P65)2、中华文化的地位、影响(P66)3、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有哪些?(P67)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和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