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北京上半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遗尿的辨证论治考试试题

2021年北京上半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遗尿的辨证论治考试试题

2021年北京上半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遗尿的辨证论治考试试题
2021年北京上半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遗尿的辨证论治考试试题

北京上半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遗尿辨证论治考试试

一、单项选取题(共23 题,每题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如下哪项属于腧穴远治作用

A:大椎治疗发热

B:百会治疗眩晕

C:少泽用于通乳

D:足三里治疗下肢痛

E:三阴交治疗痛经

2、关于碘解磷定论述,对的是

A.可迅速制止肌束颤抖

B.对乐果中毒疗效好

C.属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D.不良反映较氯磷定小

E.对内吸磷中毒无效

3、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时最常用偏倚是

A.选取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观测偏倚

4、患者,女,29岁,已婚。剖宫产后110天,乍寒乍热,体温37.3~38.1℃,恶露淋漓量少,色紫黯,夹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边尖有瘀斑,脉弦涩。其证型是

A:感染邪毒

B:热入营血

C:实热与瘀血内结阳明

D:血虚

E:血瘀

5、下列腧穴中,治疗急性胃病应首选A:三阴交

B:梁丘

C:内庭

D:上巨虚

E:下巨虚

6、混杂因子是指

A.与研究疾病有联系因子

B.与研究暴露有联系因子

C.与研究疾病和暴露均有联系因子D.与研究疾病和暴露都没有联系因子E.以上都不是

7、下列腧穴中,属化痰要穴是

A.丰隆

B.足三里

C.阴陵泉

D.内关

E.百会

8、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旺治法是

A.温中散寒

B.健脾温中

C.益气养胃

D.理气和胃

E.疏肝健脾

9、哮病发生“夙根”是

A.风

B.痰

C.气

D.虚

E.瘀

10、控制癫痫大发作及某些性发作最有效药物是A.地西泮(安定)

B.苯巴比妥

C.苯妥英钠

D.乙酰唑胺

E.乙琥胺

11、下列哪项不是泌尿系统感染病因病机

A.膀胱湿热

B.脾肾亏虚

C.肝郁气滞

D.感受外邪

E.下阴不洁

12、下列哪味药是小青龙汤和竹叶石膏汤共同构成成分A.人参

B.五味子

C.麦门冬

D.半夏

E.竹叶

13、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用药比例是

A.2:1

B.1:1

C.1:2

D.3:1

E.1:3

14、下列哪项是结脉、促脉和代脉共同特点

A:脉来较数

B:脉来缓慢

C:止无定数

D:止有定数

E:脉来时止

15、患者精神疲乏,腰膝?软冷痛,小便频数,并见疮疡久溃不敛,应首选A:仙茅

B:黄芪

C:鹿茸

D:续断

E:杜仲

16、28岁妇女,孕35周,G1P0,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需终结妊娠,下列哪项提示胎儿未成熟

A:羊水胆红素类物质用?OD450测值>0.02

B:羊水卵磷脂与鞘磷脂比值(L/S)>2

C:肌酐测定>176.8?mol/L

D:羊水中脂肪细胞浮现率达20%

E:测胎头双顶径值>8.5cm

17、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18、七情多易导致

A.气血为病

B.血分为病

C.气分为病

D.冲任为病

E.以上都不是

19、食管内金属异物X线检查办法是

A.硫酸钡造影法

B.钡棉造影法

C.胸部断层相

D.胸部正侧位平片

E.以上都不是

20、依照《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医疗机构制剂可不经批准就变更事项是

A.工艺

B.处方

C.配制地点

D.配制人员

E.委托配制单位

21、”阴脉之海”是指

A:任脉

B:带脉

C:督脉

D:冲脉

E:肝脉

22、患者男性,1年来时感食欲不振,腹胀,右上腹不适。查体可见肝掌、蜘蛛痣,肝右肋下1.5cm,脾左肋下1cm.化验血清ALT330U/L,白蛋白33g/L,球蛋白40g/L,总胆红素33?mol/L.最也许诊断是

A: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慢性肝炎轻度

D:一慢性肝炎中度

E:慢性肝炎重度

23、男性34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局限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后5天。仍有腹痛、腹胀,体温38℃以上,大便3-5次/天,有下坠感。血白细胞18x109/L。考虑()

A:切口感染

B:并发肠炎或痢疾

C:并发膈下脓肿

D:盆腔脓肿

E:化脓性门静脉炎

主治医师(中医儿科学)-中医儿科学(A1型题 1)

主治医师(中医儿科学)-中医儿科学(A1型题 1) 1、猩红热的好发年龄段是 A.6个月~1岁 B.1~3岁 C.2~8岁 D.5~10岁 E.8~12岁 2、猩红热患儿及疑似者应隔离治疗 A.3天 B.4天 C.5天 D.6天 E.7天 3、猩红热疹后阴伤的首选方剂是 A.竹叶石膏汤 B.沙参麦冬汤 C.增液承气汤 D.宣白承气汤 E.透疹凉解汤

4、毒在气营型丹痧的首选方剂是 A.清营汤 B.白虎汤 C.凉营清气汤 D.竹叶石膏汤 E.透疹凉解汤 5、猩红热的主要病理变化有 A.炎症性病变 B.中毒性病变 C.变态反应性病变 D.中毒性病变及炎症性病变 E.炎症性病变、中毒性病变及变态反应性病变 6、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流感杆菌 D.变形杆菌 E.红疹毒素

7、猩红热的高发季节是 A.冬春 B.春夏 C.夏秋 D.秋冬 E.春秋 8、风疹的隔离期是 A.至皮疹消退 B.至皮疹消退后5天 C.至出疹后5天 D.至淋巴结肿大消失 E.至发热消失 9、邪郁肺卫型风疹的治法是 A.宣肺透疹 B.疏风清热 C.辛温解表 D.清热解毒 E.调和营卫 10、风疹出疹多在发热的第几天

A.当天或第2天 B.3天 C.5天 D.7天 E.14天 11、风疹的主要病位为 A.肺胃 B.肺卫 C.气营 D.肺脾 E.脾胃 12、妇女妊娠三个月内患风疹最易导致 A.流产 B.妊娠高血压 C.胎儿畸形 D.妊娠水肿 E.胎死宫内 13、风疹的好发年龄段是 A.6个月~1岁

B.1~5岁 C.5~7岁 D.7~10岁 E.7~12岁 14、风疹的流行季节是 A.夏秋 B.冬春 C.秋冬 D.春夏 E.春秋 15、麻疹的早期特征为 A.高热 B.咳嗽 C.眼结膜充血 D.玫瑰色斑丘疹 E.颊粘膜灰白色斑点 16、麻疹合并肺炎的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 A.3天 B.5天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类型:医学类 学校性质:211大学 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官方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4b18471871.html,/ 招生简章:https://www.doczj.com/doc/4b18471871.html,/zhaosheng 学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4b18471871.html,)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同时,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和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北京)”。并且与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2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辟和构建了军地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一、历史沿革 北京中医学院 1956年,学校于北京市海运仓成立,隶属于原卫生部。1960年9月,学校被确定为六十四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为五所全国重点医学院校之一。 1971年7月至1977年11月与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合并,保留学院名称和建制。 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2000年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直属教育部。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第十三章)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中药学试题(第十 三章)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茯苓的性味是: A.甘,寒 B.甘、淡,凉 C.甘、淡,平 D.辛、苦,温 E.甘、酸,平 答案:C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确定的。茯苓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渗湿之要药。故答案应选择C。 2.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 A.泽泻 B.猪苓 C.茯苓 D.车前子 E.香加皮 答案:C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茯苓的应用。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但只有茯苓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3.用治水肿,肺痈,肠痈,宜选: A.猪苓 B.茯苓 C 薏苡仁 D.葫芦 E.冬瓜皮

答案:C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ABCDE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均能用治水肿,但只有薏苡仁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与肠痈,故应选择薏苡仁。 4.猪苓的入药部位是: A. 块根 B. 菌核 C. 果实 D. 全草 E. 块茎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入药部位,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备选答案中五种不同的药用部位,只有菌核是真菌茯苓的药用部位,A、C、D、E均非准确选择。 5.治疗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的药物是: A.荠菜 B.泽泻 C.蝼蛄 D.冬瓜皮 E.泽漆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泽泻的应用。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药性寒凉,但只有泽泻能泄肾经之虚火,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之证。故答案应选择B。 6.既能利水消肿,又可清热解暑的药是: A. 葫芦 B. 泽泻 C. 冬瓜皮 D. 薏苡仁 E. 猪苓 答案:C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11)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11) 一、A2型题 1. 患儿,7岁。患肺炎喘嗽已半月,经治疗症状好转,现症见低热,面白少华,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弱。治疗首选方 A.沙参麦冬汤 B.六君子汤 C.人参五味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补中益气汤 答案:C 2. 患儿,男,12岁。哮喘病史5年。面色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畏冷,四肢不温,脉细无力。其诊断是 A.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 B.哮喘缓解期,肾虚失纳证 C.哮喘缓解期,阴虚肺热证 D.哮喘缓解期,肺阴亏损证 E.寒性哮喘 答案:A 3. 患儿,6岁。咳喘反复发作。症见面色 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怕冷,四肢不温。其治法是 A.补肺固卫 B.健脾化痰 C.补肾固本

D.温肺化痰定喘 E.清肺化痰定喘 答案:A 4. 患儿,9岁。咳嗽喘促3天。症见咳嗽,喉间痰鸣,喘促气急,鼻塞,喷嚏,流清涕,咳痰黄稠,大便秘结,舌红,苔白,脉浮滑。其证候是 A.寒性哮喘 B.外寒内热 C.热性哮喘 D.肺实肾虚 E.肺肾阴虚 答案:B 5. 患儿,7岁。咳嗽喘促2月余。症见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咳痰不爽,面色潮红,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A.寒性哮喘 B.肺肾阴虚 C.肺实肾虚 D.肺脾气虚 E.脾肾阳虚 答案:B 6. 患儿,8岁。反复咳嗽喘促3年余。症见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咳痰不爽,潮红盗汗,手足心热,大便秘结,小便少,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首选方 A.桑菊饮 B.麦味地黄丸

C.养阴清肺汤 D.麻杏石甘汤 E.沙参麦冬汤 答案:B 7. 患儿,女,3个月。腹泻时曾长期使用抗生素,症见满口白屑,状如雪花。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乳垢 B.鹅口疮 C.正常 D.奶麻 E.麻疹 答案:B 8. 患儿,1个月。出生以来,口腔内反复见白屑样物,拭之不去,形体瘦弱,面白颧红,舌质嫩红。治疗应首选 A.百合固金汤 B.养阴清肺汤 C.养胃增液汤 D.麦味地黄丸 E.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答案:E 9. 患儿,6个月。泄泻10多天,经用抗生素治疗,泄泻已止,但口舌出现散在白屑,红晕不著,口干不渴,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治疗应首选 A.导赤散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A2试题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A2试题 导语:病儿出生24小时内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黄色鲜明,小便短赤。治疗首选什么 汤药?下面是关于中医儿科学的相关考题,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早产儿,出生时 2.3kg,现哭声低微,肌肉瘠薄,四肢欠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指纹淡。辨证为胎怯之 A.肾精薄弱 B.肾气亏虚 C.肾阴不足 D.肾阳虚衰 E.肝肾阴虚 答案:1.A 2.早产儿,冬季出生,生后5小时出现四肢发凉,皮肤僵硬不能捏起,患处皮肤暗红青紫,反应尚可,指纹紫暗。治疗首先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桃红四物汤 D.桂枝汤 E.桂枝人蔘汤 答案:2.B 3.病儿出生24小时内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黄色鲜明,小便短赤。治疗首选 A.茵陈蒿汤 B.菌陈理中汤 C.三仁汤 D.理中汤

E.甘露消毒丹 答案:3.A 4.病儿生后黄疸2周不退,色淡晦暗,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灰白,小便短少。其治应为 A.清热利湿 B.清心导赤 C.化瘀消积 D.清热利尿 E.温中化湿 答案:4.E 5.病儿盛夏外出游玩,现高热无汗,头痛胸闷,身重困倦,纳呆,鼻塞流涕,苔白腻,脉数。治疗首选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杏苏散 E.桑菊饮 答案:5.C 6.病儿发热恶风,鼻塞流涕,1分钟前突起四肢抽搐,舌红脉弦。应诊断为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邪感冒 D.感冒夹痰 E.感冒夹惊

答案:6.E 7.病儿急起高热恶寒,汗出热不解,头痛心烦,目赤咽痛,肌肉酸痛,全身症状重。辨证应为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邪感冒 D.时邪感冒 E.感冒夹惊 答案:7.D 8.病儿咳嗽2天,痰白清稀,咽痒,鼻塞流涕,恶寒,苔薄白,脉浮紧。此病儿应诊断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痰热咳嗽 D.痰湿咳嗽 E.肺虚久咳 答案:8.A 9.病儿咳嗽不爽,发热恶风,微汗,口渴痰多,咽赤,舌红,苔薄黄。治疗首选 A.银翘散 B.桑菊饮 C.麻杏石甘汤 D.桑白皮汤 E.桑杏汤 答案:9.B

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儿科学》

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儿科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儿科学》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 细目一:小儿年龄分期 要点: 年龄分期的标准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小儿生长发育 要点: 1.体重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身长(高)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囟门测量方法、闭合时间及临床意义 4.头围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5.胸围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6.乳牙和恒牙的萌出时间、数目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7.呼吸、脉搏、血压的正常值及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8.感知、运动、语言、性格发育特点 细目三: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要点: 1.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2.病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儿科四诊特点 要点: 1.儿科四诊应用特点 2.望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3.闻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4.问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5.切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儿科治法概要 要点: 1.儿科常用内治法的用药原则及给药方法 2.儿科常用内治法及其适合病证 3.儿科常用外治法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单元儿童保健 细目一:胎儿期保健 要点: 养胎护胎的主要内容 细目二:婴儿期保健 要点: 1.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2.新生儿护养的主要措施

3.喂养方式及选择原则 4.母乳喂养的方法、优点、注意事项及断奶适宜时间 5.人工喂养方法 6.混合喂养方法 7.添加辅食的原则 细目二:硬肿症 要点: 1.发病特点 2.病因病机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其他疗法 6.预防与调护 细目三:胎黄 要点: 1.发病特点 2.病因病机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辨证论治 5.其他疗法 6.预防与调护

中医药大学排名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卫生部直属) 2.北京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3.复旦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4.上海交通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5.中山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6.华中科技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7.四川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8.中南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9.首都医科大学 10.中国医科大学(原卫生部直属) 11.哈尔滨医科大学7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2.浙江大学3个博士后,35个博士点,54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 13.南方医科大学概况3个博士后,36个博士点,50个硕士点(原第一军医大) 14. 中国药科大学14个博士后.23个博士点.26个硕士点. 15.吉林大学医学院4个博士后,11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原卫生部直属) 16.天津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6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7.重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2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18.山东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52个硕士点。 19.南京医科大学个3个博士后,20个博士点,42个硕士点。 20.河北医科大学4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 21.上海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2.苏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23.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5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 24.沈阳药科大学1个博士后,19个博士点,20个硕士点。 24.新疆医科大学3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35个硕士点。 25.暨南大学医学院1个博士后,3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 26.西安交通大学18个博士点,36个硕士点。 27.南京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6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2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3个博士后,12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 28.天津中医学院1个博士后,18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 29.福建医科大学12个博士点,47个硕士点。 30.南昌大学医学院9个博士点,41个硕士点 31.武汉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7个硕士点。 32.郑州大学医学院7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 33.安徽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46个硕士点。 34.广州中医药大学15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 35.山西医科大学3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 36.山东中医药大学2个博士后,9个博士点,19个硕士点。 37.大连医科大学4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 38.兰州大学医学院2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 39.东南大学医学院3博士点,26个硕士点。 40.青岛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25个硕士点。 41.南京大学医学院3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 41.广西医科大学2个博士点,28个硕士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新汇总卷

1.《伤寒论》以下列哪项来论述外感热病 A.阴阳 B.六经 C.脏腑 D.三焦 E.卫气营血 2.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的医家是 A.王孟英 B.吴鞠通 C.叶桂 D.吴有性 E.余霖 3.下列哪项不属《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的范围 A.肺痿 B.风痱 C.黄疸 D.水肿 E.痉湿日曷 4.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感法仲景 B.内伤法东垣 C.热病用河间 D.伤寒宗景岳 E.杂病用丹溪 5.我国第一部病因学专著是 A.《三因及一病证方论》 B.《诸病源候论》 C.《圣济总录》 D.《外台秘要》 E.《马王堆医书》 6.对“内生五邪”描述错误的是 A.内风:肝阳,阴虚,痰火 B.内寒:气虚,阳虚 C.内湿:涉水淋雨 D.内燥:伤阴劫液 E.内火:五志化火,阴虚内热 7.下列哪项对气虚的论述是错误的

A.久病失养或劳伤过度所致 B.少气懒言,自汗心悸 C.脉虚数或浮大 D.久病易致阳虚 E.出现脱肛及子宫下垂等 8.瘀血见症不包括下列哪项 A.自觉烦热用胀痛 B.痛处不移如针刺 C.唇色枯,眼睑黑 D.手足发麻,头晕 E.皮肤紫斑红缕,甲错 9.符合“辟秽解浊,利气宣壅”治法的治霍乱有效方药是 A.蚕矢汤 B.玉枢丹 C.竹叶石膏汤 D.三石汤 E.燃照汤 10.下列哪项不属“内风” A.热极生风 B.阳亢化风 C.风阳上扰 D.血虚生风 E.风热伤肺 11.下列哪项不属“胃火炽盛”的表现 A.烦渴引饮 B.便秘腹痛 C.牙龈痛而出血 D.呕吐嘈杂 E.消谷善饥 12.下列对厥阴病的描述哪项不准确 A.寒热错杂 B.为伤寒后期 C.治宜虚实并用 D.消渴,气上撞心 E.饮不欲食,食则吐蛔 13.下列对感冒论述有误的是 A.风邪侵袭人体所致 B.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 C.全年有发,冬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惊风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惊风 细目一:概述 一、概念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证,临床以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惊风是一个证候,可发生在许多疾病中。 二、发病年龄特点 一般以1~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具有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的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三、惊风八候 临床抽搐时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八种,即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古人称之为惊风八候。 搐:肘臂的伸缩溺:十指的开合 颤:手、足、头身的摇动掣:势如相博 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引:手如挽弓形状 窜:目珠斜视,左右偏移视:直视如怒,睛露不活 四、急惊风与慢惊风区别 惊风一般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大类。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称为急惊风;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称为慢惊风。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急惊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一)病因 急惊风多由以外感时邪、内蕴湿热和暴受惊恐而引发。 (二)病机 1.外感时邪 热极生风;暑邪化火,内陷厥阴,引动肝风;暑多夹湿,湿蕴热蒸,化为痰浊,蒙蔽心包,痰动则风生;若感受疫疠之邪,化热化火,逆传心包,火极动风。 2.内蕴湿热 饮食不洁,误食污秽或毒物,湿热疫毒蕴结肠腑,内陷心肝,扰乱神明。 3.暴受惊恐 小儿元气未充,暴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致使心失守舍,神无所依,致神志不宁,惊惕不安;或痰涎上壅,引动肝风,发为惊厥。 二、慢惊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性质以虚为主,也可见虚中夹实证。 慢惊风患儿多体质羸弱,素有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致脾虚肝亢或虚极生风,脾肾阳虚不能温煦筋脉,致时时搐动之慢脾风证,也有急惊风后驱邪未尽,而致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急惊风四证及治疗原则 (一)急惊风四证 急惊风痰、热、惊、风四证俱备。 1.热证:有表热、里热。昏迷、抽搐为一过性,热退后抽搐自止为表热;高热持续,反复抽搐、昏迷为里热。 2.痰证:有痰热、痰火、痰浊。神志昏迷,高热痰鸣,为痰热上蒙清窍;妄言谵语,狂躁不宁,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不动,为痰浊内陷心包,蒙蔽心神。 3.风证:有外风、内风。外风邪在肌表,如高热惊厥,为一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止;内风病在心肝,热、痰、风三证俱全,反复抽搐,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六淫所致的外风,春季以春温为主,兼加火热证,症见高热,抽风,昏迷,发斑;夏季以暑热为主,暑必夹湿,暑喜归心,症以高热,昏迷为主,兼见抽风,常热、痰、风三证俱全;如夏季高热、抽风、昏迷,伴下痢脓血,则为湿热疫毒,内陷厥阴。 (二)治疗原则 急惊风的主证是热、痰、惊、风,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基本法则。热甚者应先清热,痰壅者宜先豁痰,惊重者治以镇惊,风盛者急施熄风。 二、急惊风的辨证论治 (一)风热动风 证候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痛,随即出现烦躁、神昏、抽搐,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定惊。 主方银翘散加减。 (二)气营两燔 证候多见于盛夏之季,起病较急,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嗜睡,抽搐,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情严重者高热不退,反复抽搐,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主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三)邪陷心肝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不退,烦躁口渴,谵语,神志昏迷,反复抽搐,两目上视,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主方羚角钩藤汤加减。 (四)湿热疫毒 证候持续高热,频繁抽风,神志昏迷,谵语,腹痛呕吐,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主方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五)惊恐惊风 证候暴受惊恐后惊惕不安,身体战栗,喜投母怀,夜间惊啼,甚则惊厥、抽风,神志不清,大便色青,脉律不整,指纹紫滞。(惊吓病史)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安排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另设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专业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三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三) 47. 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8. 五行中,“火”的“所不胜”之行是 A.木 B.水 C.土 D.金 E.以上均非 49. 五行中,“木”之“所胜”为 A.火 B.水 C.土 D.木 E.以上均非 50. 五行之中,木是水的 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E.以上均非 51. 五行中,“土”的“所胜”之行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2. 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 A.金 B.水 C.木 D.火 E.土 53.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心 E.脑 54. 舌与其他脏腑经络的关系中,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的是 A.肝系 B.心系 C.肾系 D.肺系 E.脾系

55. 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 A.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B.脏病多实,五脏宜泻 C.腑病多虚,六腑宜泻 D.腑病多实,六腑宜补 E.脏病多实,五脏宜补 56. 对脏腑精气阴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 B.脏腑之气是由脏腑之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C.脏腑之阴气能够抑制、宁静脏腑功能,减缓新陈代谢 D.脏腑之阳气能够兴奋、推动脏腑功能,加速新陈代谢 E.脏腑之精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脏腑生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动力 57.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以下哪项不正确 A.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一些功能 B.长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了解了脏腑的一些功能 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是藏象理论系统化 D.临床经验大量积累,丰富并完善了藏象理论 E.“藏象”二字,首见于《难经》 58.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五脏者,实而不能满 D.六腑者,满而不能实 E.以上都是 59. 对藏象学说“象”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三)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三) 一、A1 1、小儿尿频湿热下注证的治法为 A、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B、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C、清热利湿,升提固摄 D、清热利湿,固涩小便 E、利湿通淋,清热固脬 2、治疗小儿尿频湿热下注证的首选方剂为 A、菟丝子散 B、八正散 C、龙胆泻肝汤 D、桑螵蛸散 E、缩泉丸 3、治疗小儿尿频脾肾气虚证的首选方是 A、八正散 B、缩泉丸 C、菟丝子散 D、补中益气汤 E、桑螵蛸散 4、小儿尿频脾肾气虚证的治法为 A、健脾益气,温肾固摄

B、益脾温肾,固涩膀胱 C、温补脾肾,升提固摄 D、温补脾肾,固涩小便 E、健脾补肾,固摄缩尿 5、小儿尿频脾肾气虚证的症状特点为 A、病程长,小便频数,滴沥不尽,尿痛 B、病程长,小便频数,滴沥不尽,无尿痛 C、病程长,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疼痛 D、起病缓,小便频数,滴沥不尽,小腹坠胀 E、病程长,小便频数,尿液混浊 6、治疗小儿尿频阴虚内热证的首选方是 A、缩泉丸 B、八正散 C、知柏地黄丸 D、六味地黄丸 E、补中益气汤 7、哪些脏腑的功能不足导致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 A、心肾 B、肝肾 C、心脾 D、脾肾 E、脾肝

8、哪些脏腑的功能不足导致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软、足软 A、心肝肾 B、肝脾肾 C、心脾肾 D、肝脾 E、心肝脾 9、小儿何时尚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E、4~5岁 10、小儿何时尚不能说话为语迟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E、4~5岁 11、小儿何时头项仍软弱下垂为头项软 A、2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A1型选择题(1~75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腹部触诊见腹胀满,无压痛,叩之作空声,其病证是 A、痰饮 B、水臌 C、气胀 D、内痈 E、积聚 答案:C 2、望神观察重点是 A、面色 B、神情 C、形体 D、两目 E、姿态 答案:D 3、在舌诊中,邪热夹酒毒上壅的舌象是 A、舌多瘀斑 B、舌色晦暗 C、舌脉粗长 D、舌色青紫 E、舌紫肿胀 答案:E 4、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者,多属 A、精血不足 B、肾虚或血热 C、血虚受风 D、疳积 E、脾胃虚损 答案:B 5、八纲中的“寒热”指的是 A、辨病位的纲领 B、辨病因的纲领 C、辨虚实的纲领 D、辨病性的纲领 E、辨标本的纲领 答案:D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是A、《五十二产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中藏经》 E、《伤寒论》 标准答案:c 2、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 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 《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 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 经》、《脉经》 E、《素问》、《灵枢》、《神农 本草经》、《中藏经》 标准答案:a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 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c 4、中医精气神学说中“神” 的含义是指 A、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B、人的精神意识 C、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D、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 5、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 是指 A、先天之精 B、水谷之精 C、生殖之精 D、肾中所藏之精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d 6、阴阳学说较准确的说法 是 A、中医的经典理论 B、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C、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D、唯物论 E、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 自发的辨证法思想 标准答案:e 7、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重 的色脉关系是 A、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符 B、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生 C、客色胜主色 D、色与脉的五行属性相克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d 8、主要体现按五行学说确 立抑强扶弱兼用治则的治法 是 A、抑木扶土法 B、佐金平木法 C、培土制水法 D、泻南补北法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 9、区别事物阴阳属性的" 征兆"是 A、日与月 B、天与地 C、水与火 D、升与降 E、左与右 标准答案:c 10、形神关系的确切表述是 A、精能生神 B、神附于形 C、神为形主 D、形为神宅 E、形与神俱 标准答案:e 11、肺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均非 标准答案:b 12、根据“诸寒之而热者取 之阴”的法则,治宜: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壮水制火 D、益火消阴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c 13、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 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心火不足,肾水可乘之 B、木火刑金 C、肝木乘土 D、心火过亢,可以反侮肺 金 E、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 水受邪 标准答案:d 14、金气不足,反为木气所 衰,属于 A、已所不胜,侮而乘之 B、已之所胜,轻而侮之 C、制已所胜 D、侮所不胜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b 1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是指 A、木乘土 B、木克土 C、土侮木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标准答案:a 16、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 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标准答案:a 17、除外下列那一项,均为 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 A、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C、可行气于腑 D、实体性器官 E、病则多虚证 标准答案:a 18、“命门之火”是指 A、肺阳 B、心阳 C、肝阳 D、肾阳 E、脾阳 标准答案:d 19、肝主疏泄的功能,最主 要是关系着 A、情志活动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手足口病.docx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手足口病 细目一: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柯萨奇病毒 A 组、肠道 71 型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以夏秋季节为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 5 岁以下小儿。 诊断要点 ( 1)潜伏期3-5 天。前驱症状可有发热、头痛、不适等。 ( 2)发病时以口咽疼痛为最突出,患儿经常拒食。发热多在38.5℃以下。发疹在口腔及手、足部位均可出现。口腔中以颊粘膜最多见,次为舌、硬腭及牙龈等处;扁桃体上少见。 *粘膜初期为红斑,然后变为疱疹,迅速破溃,故常见浅表溃疡面,底呈灰黄色,周边 充血。* 皮疹在口腔粘膜病变的同时或晚1-2 天出现。以手、足最为多见,亦可见于 臀部。手、足部以疱疹为主,色灰,呈卵圆形椭圆形,米粒或豌豆大,周围有红晕,质地较 硬,多不溃破。以指(趾)背面为主,数量不多,少者3-4 个。 *如掌跖部发疹,其数量可达数十个,疱疹不痛不痒, 3-4 天内吸收,成为樱红色斑点,幼儿多见臀部发疹,主要为斑丘疹。 * ( 3)肠道病毒71 型所致者,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 1 岁以下幼儿为主。症状多发生于发疹后2-4 天内,可有脑膜炎或脑炎的症状,有时出现小脑共济失调或弛缓性瘫痪。 (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但亦可低至 99 以上。疱4×10/L 以下或 10× 10/L 疹底部刮片检查,可见胞浆内包涵体。有条件者可作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中和抗体最为 精确可靠。补体结合实验特异性较小。 细目二:病机 手足口病的病变部位在肺脾二经。 时邪疫毒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肺属卫外合皮毛,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脾属土,司运化,主四肢肌肉,为水谷之海,开窍于口。邪毒蕴郁,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与毒相搏,外透肌表,则发疱疹。感邪轻者,疱疹仅现于手足肌肤及口咽部,分布稀疏,全身证候轻浅;若感邪较重,毒热内盛,则疱疹波及四肢、臀部,且分布稠密,根盘红晕显著,全身症状深 重,甚或邪毒内陷而出现神昏、抽搐等。甚心阳欲脱,危及生命。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邪犯肺脾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或流涕咳嗽、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约1~ 2 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随病情进展,手足掌心部出 现米粒至豌豆大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主方甘露消毒丹加减。 (二)湿热壅盛 证候身热持续,烦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手足、口部及四肢、臀部疱疹,痛 痒剧烈,甚或拒食,疱疹色泽紫暗,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混浊,舌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一) 1.第一站:崩漏血热(实热) 第二站:下颌淋巴结的触诊,列缺、气海、悬钟的定位。主治病症,操作演示穿隔离衣 第三站:胁痛肝络失养型的症状、治法、方药。问病史是个阑尾炎。还有一道医德题。 2.第一站:郑某,男,40岁,干部,已婚。发现慢性乙型肝炎6年,近半年常觉两胁胀痛,胁下触及肿物,刺痛,固定不移,消瘦,面色黝黑,舌紫暗,脉涩。血生化:ALT :110U/L ,AST120U/L B 超:肝,脾光点增强,肝硬化,脾大。 第二站:1)请演示右肾触诊2)请说出内庭,手三里,角孙的定位与主治3)请演示胫骨中1/3骨折的夹板固定 第三站:请说出淋证的治疗原则。 3.第一站:经断前后诸症;肾阴虚。 第二站:颈项强直。阳陵、中极的位置,主治,刺灸。胸外心脏按压。 第三站:水肿的病史;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 4.第一站:暑湿感冒(有人抽到小儿惊风、阑尾炎、崩漏、着痹、中消、湿热痢。) 第二站:第一题是脊柱的叩诊;第二题是头维、阳陵泉、太溪的定位和主治作用;第三题是穿脱隔离衣。

第三站:1、解黏液浓血稀烂便1天。要求围绕主诉问诊。2、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有人抽到了崩漏、着痹、梅核气、风寒感冒、阳黄和阴黄鉴别、阳水和阴水鉴别)。 5.第一站:病例:感冒,暑湿型,新加香薷饮 第二站:1.脾脏触诊2.针灸:尺泽,主治、位置;昆仑,中极,位置、主治、禁忌3.无菌手套的戴法操作(不仅要按规范戴,还要描述清楚) 第三站:1.病史采集:患者出现心悸,发热,关节肿痛,请围绕主述进行相关的病史采集。 2.湿热痢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6.第一站:消渴(上消) 第二站:肺部语颤触诊;心脏胸外按压;针灸操作:头维、阳陵泉、太溪,定位与主治第三站:问诊题:心前区憋闷性疼痛10天;主证题:肠痈的淤滞型,主证和治法。眩晕(肝阳上亢),液波震颤,腰椎骨折的搬运。 7.第一站:辨证论治:于某,50岁,女,工人。患者既往平素肥甘食物,体形肥胖。近一个月来多食易饥,每次进食500克,食后易饿,近来渐进消瘦,伴心烦,喜渴冷饮,小便多。舌红苔黄,脉数。T、P、R、BP均正常。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2.9mol/L,餐后血糖18.7mmol/L尿糖(++++)。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辩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中医病因及病机、中医鉴别诊断、西医辩病依据、初步诊断、中医病名、中医证型、西医病名、治法、方剂及药物成分、剂量服法(还有考了瘿病-甲亢,湿热痢疾,小儿腹泻,崩漏,暑湿感冒,湿热血淋等)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A2试题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A2试题导语:病儿出生24小时内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黄色鲜明,小便短赤。治疗首选什么汤药?下面是关于中医儿科学的相关考题,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早产儿,出生时 2.3kg,现哭声低微,肌肉瘠薄,四肢欠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指纹淡。辨证为胎怯之 A.肾精薄弱 B.肾气亏虚 C.肾阴不足 D.肾阳虚衰 E.肝肾xx 答案:1.A 2.早产儿,冬季出生,生后5小时出现四肢发凉,皮肤僵硬不能捏起,患处皮肤暗红青紫,反应尚可,指纹紫暗。治疗首先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桃红四物汤 D.xx E.xx人蔘汤 答案:2.B 3.病儿出生24小时内面目周身皮肤发黄,黄色鲜明,小便短赤。治疗首选 A.茵陈蒿汤 B.菌xx中汤

D.理中汤 E.甘露消毒xx 答案:3.A 4.病儿生后黄疸2周不退,色淡晦暗,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灰白,小便短少。其治应为 A.清热利湿 B.清心导赤 C.化瘀消积 D.清热利尿 E.xx中化湿 答案:4.E 5.病儿盛夏外出游玩,现高热无汗,头痛胸闷,身重困倦,纳呆,鼻塞流涕,苔白腻,脉数。治疗首选 A.xx败毒散 B.xx C.xx香薷饮 D.xx散 E.xx 答案:5.C 6.病儿发热恶风,鼻塞流涕,1分钟前突起四肢抽搐,舌红脉弦。应诊断为 A.风寒感冒

C.暑邪感冒 D.感冒夹痰 E.感冒夹惊 答案:6.E 7.病儿急起高热恶寒,汗出热不解,头痛心烦,目赤咽痛,肌肉酸痛,全身症状重。 辨证应为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邪感冒 D.时邪感冒 E.感冒夹惊 答案:7.D 8.病儿咳嗽2天,痰白清稀,咽痒,鼻塞流涕,恶寒,苔薄白,脉浮紧。此病儿应诊断 A.风寒咳嗽 B.风热咳嗽 C.痰热咳嗽 D.痰湿咳嗽 E.肺虚久咳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与答案汇总卷

A型题 1.《伤寒论》以下列哪项来论述外感热病 A.阴阳 B.六经 C.脏腑 D.三焦 E.卫气营血 2.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方法的医家是 A.王孟英 B.吴鞠通 C.叶桂 D.吴有性 E.余霖 3.下列哪项不属《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的围 A.肺痿 B.风痱 C.黄疸 D.水肿 E.痉湿日曷 4.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外感法仲景 B.伤法东垣

C.热病用河间 D.伤寒宗景岳 E.杂病用丹溪 5.我国第一部病因学专著是 A.《三因及一病证方论》 B.《诸病源候论》 C.《圣济总录》 D.《外台秘要》 E.《马王堆医书》 6.对“生五邪”描述错误的是 A.风:肝阳,阴虚,痰火 B.寒:气虚,阳虚 C.湿:涉水淋雨 D.燥:伤阴劫液 E.火:五志化火,阴虚热 7.下列哪项对气虚的论述是错误的 A.久病失养或劳伤过度所致 B.少气懒言,自汗心悸 C.脉虚数或浮大 D.久病易致阳虚 E.出现脱肛及子宫下垂等 8.瘀血见症不包括下列哪项

A.自觉烦热用胀痛 B.痛处不移如针刺 C.唇色枯,眼睑黑 D.手足发麻,头晕 E.皮肤紫斑红缕,甲错 9.符合“辟秽解浊,利气宣壅”治法的治霍乱有效方药是 A.蚕矢汤 B.玉枢丹 C.竹叶石膏汤 D.三石汤 E.燃照汤 10.下列哪项不属“风” A.热极生风 B.阳亢化风 C.风阳上扰 D.血虚生风 E.风热伤肺 11.下列哪项不属“胃火炽盛”的表现 A.烦渴引饮 B.便秘腹痛 C.牙龈痛而出血 D.呕吐嘈杂

E.消谷善饥 12.下列对厥阴病的描述哪项不准确 A.寒热错杂 B.为伤寒后期 C.治宜虚实并用 D.消渴,气上撞心 E.饮不欲食,食则吐蛔 13.下列对感冒论述有误的是 A.风邪侵袭人体所致 B.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 C.全年有发,冬春多见 D.无体质强弱之区别 E.有时行感冒和一般感冒之区别 14.肺痿病因病理不包括下列哪项 A.肺燥津伤 B.他脏阴伤及肺 C.肺痈肺痨日久 D.肺气虚冷 E.肺气壅滞 15.下列哪项肺痈治疗选方有误 A.初期用银翘散 B.成痈期用千金苇茎汤

中医儿科学

第一章 1.最早的小儿医: “扁鹊” 2.现存最早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的小儿为“纯阳之体”观点 3.“儿科之圣”“儿科奠基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主要学术贡献:①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②儿科四诊,尤重望诊,创立了“面上证”,“目内证”; ③辨证方面,首创小儿五脏辨证体系;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④在用药上,他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 4. 宋代痘疹疾病分两派:寒凉和温补学派。寒凉派——《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董汲,为天花麻疹类专著之始;痘疹类第一部专著。温补学派——《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陈文中 5.明代儿科世医万全:《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片玉痘疹》等;提出育婴四法: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二有余三不足:心肝常有余,脾肺肾常不足 6.陈复正,号飞霞,著有《幼幼集成》。该书详析指纹之义:“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7.胎儿期:受孕到分娩—40周—“十月怀胎” 。 7’围生期—从孕期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 8.新生儿期:出生—满28天, 9. 婴儿期:从出生—1周岁。特点:生长发育最快 10.幼儿期:1周岁—3周岁。特点:动作、语言、思维活动发育加快。 11.学龄前:3岁——6~7岁。特点:智力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增强。 12.体重1岁以上:8+2×年龄kg 13.身高1周岁:75cm;2岁-12岁:70+7×年龄 14.囟门前囟闭合时间:12—18个月 15. 头围:1周岁46 ,2周岁48 ,5周岁50 ,15周岁54-58 16.牙齿萌出:4-10个月(平均6个月)。出齐:2-2.5岁(20-30个月)20颗乳牙。六岁开始换恒齿,第一恒磨牙 17.运动发育:发育顺序: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进展。 18.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①脏腑娇嫩、形气未充:a.含义:脏腑即五脏六腑;娇指娇气,不耐寒热;嫩指柔嫩,未臻成熟;形指形体结构,如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充指充实充任。总的来说,既是指小儿五脏六腑及其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以及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 稚阴稚阳,含义如何:清代吴鞠通:“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即“稚阴稚阳”之体。字义: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含义: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②生机蓬勃、发育迅速:a.含义: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在小儿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形体、智力、脏腑、功能等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所谓生机是指各种生理活动功能,发育是指生长过程。b.古代医家概括——纯阳。《颅囟经》“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纯阳含义:纯阳是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生机蓬勃、好比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而言。 19.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一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一) 1. 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肝阳上亢 B.水痘 C.感冒 D.头痛 E.恶寒 2. 下列属于证的的表述是 A.麻疹 B.水痘 C.头痛 D.风热感冒 E.恶寒 3.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症的是 A.胸闷 B.恶寒 C.口苦 D.发热 E.消渴 4.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B.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C.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D.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E.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5. 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心 B.脑 C.经络 D.脏腑 E.五脏 6. 整体观念的内容有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E.以上均是 7. 构成世界的本源是 A.天气 B.精气 C.阳气 D.水精

E.地气 8. 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A.天气 B.地气 C.精气 D.阴阳 E.阳气 9.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 A.天气 B.清气 C.阳气 D.水精 E.精气 10. 气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A.升 B.降 C.聚 D.散 E.化 11.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A.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B.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C.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D.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E.以上皆是 12. 两汉时期“元气一元论”认为,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是 A.元气 B.精气 C.谷气 D.云气 E.精 13. 昼夜分阴阳,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14. 属于阳的味是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 15.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