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砂率大小 砂石颗粒级配 2.砂石含泥量 3.机制砂中石粉及掺合料中石粉量 4.砼配合比中胶凝材总用量 组成 混合砂配比 颗粒大小配比 石子大 小颗粒比 5.搅拌时间 加料时间间隔 顺序: 砂石 掺合料 水泥 水 外加剂
7.拌和用水的质量
,
*外加剂的原因
1.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总量过少 2.缓凝剂没有复配使用或复配不当
SD=SO3/(1.292Na2O+0.85K2O)
5.水泥中四种矿物含量随水泥品种而 不同 铝酸三钙极速水化 吸附减水剂 主 导最初坍损 铁铝酸四钙快速水化 坍损也快 硅酸三钙水化快 呈点状 影响整体 坍损速度 6.水泥中游离氧化钙高使流动度低 7.水泥细度分布 温度 熟化程度
* 混凝土的原因
+
3.未用引气 增稠 减阻剂等微量料 4.操作条件不合适
*如何进行调整
1.测定水泥PH值以估计熟料中可溶 性碱含量 2.调查研究 从水泥熟料分析单中了解四种 矿物的含量;三氧化硫及碱含量 磨水泥时加入的混合材及助磨 剂、石膏种类 砼中掺合料品种 数量
3.找出或估出所用高效减水剂在该 水泥中饱和掺量 4.调该水泥的硫及可溶性碱量(硫 多则加碱、碱多则加硫、双缺则双 加) 5.経净浆或胶砂试验找出适宜的缓 凝剂及掺量 6.砼试验 7.需要时修正砼配合比 调整材料 8.复配剂放置24小时重复砼试验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如何调整
•
不适应的表现
*新拌砼坍落度扩展度都小 但减水 剂没少加 *坍落度损失太快 甚至越搅越干 *泌水 滞后泌水 砼抓底明显 *粘聚性差 离析 包裹性差 *硬化后砼强度低
不适应的根源 *水泥的原因
1.使用混合材中掺有工业废渣 2.不同的助磨剂有不同影响 3.不同的石膏水中溶解度不一样 还 原糖影响 4.水泥中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