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管理体系过程清单
- 格式:docx
- 大小:120.19 KB
- 文档页数:6
QE: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QUALITY ENGINEER 品质工程师(品质技术人员)QE 在品管部的工作责任:1.1制定品管计划1)质量目标(长短期的质量计划和指标).2)品质改善计划.3)质量审核计划.4)品质管理促进,推动计划.5)品管人员培训计划.6)供应商指导计划.7)品管用仪器设备维护,清洁,点检计划.8)品管设施配置计划.1.2掌管品管标准1)品管工作标准,如品管部使用的程序文件,部门规定等.2)产品质量标准,如产品规格,品质工艺要求等.3)产品试验大纲.4)顾客或最高管理者的要求.5)顾客提供的产品标准.6)抽样检验或其他检验的规定方法.7)检验实施标准.8)样品,如标准样品,限度样品,不良样品等.9)标准工具,如色卡,其他承认的标准件等.10)相关的国家,地区,行业标准.1.3分析品管过程1.4处理品质事故1.5设置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一、层别法二、柏拉图三、特性要因图四、散布图五、直方图六、控制图七、查核表查检集数据直方显分布散布看相关柏拉抓重点鱼骨追原因管制找异常层别作解析2.2柏拉图法应用步骤:1)选择项目,分析问题2)针对所选择的项目收集,处理数据并按其占有的量进行排列3)制作图表,图表的组成结构一般为矩形4)分析主要因素,实施质量改进5)对确定的主要因数采取措施后,还要重新绘制柏拉图以对比实施措施的效果例:装配车间生产产品A的日产量为600台,不良品是82台,为了分析原因,降低不良率,它们按如下问题点的原因归类排列并绘制柏拉图:根据以上归类绘图的柏拉图如下:2.3特性要因图应用步骤:1)确定项目,即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从4M1E(MAN人、MACHINE机、MATERIAL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环境)的5大方面分析原因,包括大原因、中原因、小原因和最直接最细小的根本原因;3)展开确定的原因,绘制图表;4)筛选主要原因(可以结合柏拉图法)5)针对主要原因优先采取措施;6)确认实施措施的效果.案例:生产部音响科在生产DVD产品时发现生产率一直偏低,这样,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效率.为了解决此问题,生产部经理责成工程师和相关主管要迅速找到原因,以便尽快解决.于是,他们进行了商议,打算用特性要因法分析和寻找原因.人员方面:虽然有部分新工人,但其他产品也是一样;机器方面:基本上没有更新或修理过的设备;材料方面:采购渠道没有变动,进料检查也是合格的;技术方面:技术指标,工作方法等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环境方面:虽然天气是变热了一点,但车间里有空调.从上面的4M1E等5大方面所展开原因的图上看不出有什么直接的因素,于是,他们去现场调查.现场生产流水线的次序依旧,只是从QC测试工位开始,三个QC员有点不同程度手脚忙乱.仔细观察和询问原因后发现,他们在安装被测试的产品时有点吃力,说从最近一段时期来,机架上对准位置的顶针需要两三次才可以装进去,直接影响了测试速度.主管说前段时间工具室把机架进行了修理,把铜的定位针换成了尼龙针,刚开始还可以,可是现在不好用了.了解到这一步时,工程师说原因找到了,我们回去吧.原来,由于天气变热,尼龙顶针因热胀冷缩现象而变粗了,当然安装就吃力了;再加上空调开得不足,车间里有一些闷热,员工有疲倦表现.凡此种种还是属于4M1E中的机器和环境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的.1)上面的原因仍然包含在特性要因图中:机器: 维修环境: 天热人员: 操作困难速度: 变慢2)查看现场分析过程:3)生产部决定采取如下措施:白天开足空调,夜班保持车间温度小于28度;通报更换所有测试架上的尼龙顶针,使用铜质顶针.4)措施结果确认: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操作速度得到加快,生产率由原来得91%提高了差不多2个百分点,保持在93%左右.2.4应用特性要因图要注意如下的事项:1)分析原因注重多方面意见和看法;2)一个特性要因图只分析一个特性,要具体化;3)此图可以和柏拉图配套使用,再加上对策表时就形成“两图一表”法;4)对形成问题的原因要层次分明、追根究底,以便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5直方图组成直方图的主要参数如下:1) 极差R: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R=Xmax-Xmin 2) 组距C:矩形的宽度,极差与组数的商,C=R/N组的下界为第1组的上界,下界+组距C=上界,第3组及其以后各组的界限参照第2组进行.5) 偏倚K:规格中心值与数据平均值之差,K=CL-X 6) 组的中心值:上下界之和的一半即为中心值2.5.2常见的直方图类型分析1)正态形:表明过程属于统计控制状态.2)偏向形:表明过程中存在人为的因素,如不合理的加工习惯方式、勉强作业等.3)孤岛形:表明安排的过程不合理或过程进行中存在材料混杂、操作欠熟练、测量不正确等.4)双峰形:说明样本的数据来自两个不同的组合体.要检讨数据收集的渠道或过程中的产品归类方式等.5)起伏形:说明制图时数据分组不当或过程的测量方法有问题.2.5.3直方图的制作步骤1)确定制作对象和样本特性的类别2)收集样本数据12345678910行最大行最小9.510.11010.110.510.210.310.910.510.810.89.59.710.6101010.49.710.710.410.210.810.89.710.310.710.59.89.910.410.310.211.19.611.19.611.410.11010.110.29.810.810.310.31011.49.810.710.31110.59.910.610.910.611.110.411.19.9数据的极值是:Xmax=11.4 Xmin=9.5数据的极差:R=Xmax-Xmin=11.4-9.5=1.9取组数:N=7计算组距:C=R/N=1.9/7=0.28取C=0.3计算组界:第1组组界=Xmin+/-C/2=9.5+/-0.15=9.35、9.65第2组组界:下界=9.65,上界=下界+C=9.65+0.3=9.95因为组界取值的尾数是样本数据值最小测量单位的1/2,比如,测量单位为0.1MM,则组界尾数为0.05MM,所以所有数据不会落在组界上,也不会造成分组不清以下各组界按第2组的方式计算.组别组界中心值统计样本数备注19.35-9.659.5229.65-9.959.8739.95-10.2510.111410.25-10.5510.415510.55-10.8510.79610.85-11.15115711.15-11.4511.31画直方图:设横坐标表示数据各组的范围,单位是MM;纵坐标表示组别的样本个数,单位是个.对上图进行分析,发现图面基本对称,除分布中心有少许偏倚(CL-X)其他并无异常情况.分布中心是朝着偏小的方向的,说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参数不太合理,那么下一步的问题就是重新调整设备参数,然后再验证效果.2.5.4制作直方图注意事项1)数据量要足够多,否则,不能准确地反映结果;2)分组很重要,如果分组偏大或偏小的话就会导致直方图有不规则的形状; 3)数据值绝对不可以落在组界上,否则会无法对数据归类; 4)组距一般取整数或5的倍数,一来便于计算,二来图面直观;5)直方图仅显示过程的分布状态,改进质量还需要深入和具体分析.2.6让品管体系发挥威力1)体系制度文件化 2)管理构架标准化 3)运作方式程序化2.6.1用于管理有效力1)公从的认可性 2)管理的权威性 3)行业的共同性2.6.2用于质量有能力:品管的目的就是搞好产品质量,如果一种品管体系控制产品质量的能力不足的话,那这个品管体系就需要更新换代了.2.6.3用于人员有动力:在品管体系的范围内,各人员岗位都有规定的权责,形成岗位责任制.一旦工作出现差错时,责任的追溯性很强,没有任何抵赖和回旋的余地.所以,在品管体系的推动下,人员的积极性比较高.品质系统品质文件。
建筑公司QEHS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根据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及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目录1.文件控制程序2.记录控制程序3.综合管理体系策划程序4.管理承诺程序5.以顾客为关注焦点6.方针管理程序7.策划程序8.质量目标程序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10.职责权限11.内部沟通程序12.管理评审程序13.资源管理程序14.产品实现的策划程序15.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程序16.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程序17.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程序18.设计和开发程序19.采购程序20.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21.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程序2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23.顾客财产程序24.产品防护程序25.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26.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控制程序27.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28.监视、监测和测量程序29.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30.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3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3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3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4.数据分析程序35.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附: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图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与其有关的公司其它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更改、标识、回收、借阅和作废等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都能及时得到所需文件的适用版本,防止使用作废文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总部和各项目经理部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工作。
3.职责3.1企划部负责文件控制要求的编制、评审及更改。
3.2行政部负责总部文件的发放、回收、标识、借阅、归档及作废等日常管理工作。
3.3公司各部门和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单位的文件控制工作。
4.程序4.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4.1.1体系管理文件:包括综合管理手册、分项管理手册及其第三层次支持性管理规定等;4.1.2行政性管理文件:包括公司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行政性管理文件(通知、总结、计划、报告、会议纪要等);4.1.3专业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合同文件等;4.1.4外来文件:包括外来行政文件,如市(区)建委、总公司、中质协、市(区)统计局等有关单位的行政来文;外来法律、法规及施工标准、规范、规程等文件;外来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监理通知及其它业主、设计及监理下发的施工文件等。
管理体系过程清单(□ QMS ■EMS )序号过程名称主责部门相关部门涉及标准条款绩效参数或相关文件(适用时)过程类型PP SPE&IPQEA0体系运行管理过程管理手册(公司愿景/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内部、外因组织环境及相关方需求的A1分析评价过程风险和机遇的评估确定过A2 总经理总经理ISO 事务组ISO 事务组4.1 、4.2 、4.1\4.2\6.1素清单 /公司利益相关方清单/公司管理体系的范围及其过程清单),过程分析表管理手册 (公司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清单) ,过程矩阵图ISO 事务4.1~4.4、5.1~5.3 、 《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方针和目标),目标及实现措施,各部门岗位职责权限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记录、安全会议、三废检测报告体系改进过程【事故处理、A7 持续改进】总经理ISO 事务组 ISO 事务组 ISO 事务组6.1.2 、6.1.46.1.3 、 6.1.4 、9.1.210《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程序》 ,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重大环境因素识别《合规性评价程序》,合规性评价记录《应急处理程序》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程序》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记录,改进记录B0运行过程(含应急)程管理体系策划建立过程【范 围的分析和确定;方针目标A3管理;组织结构及部门岗位 职责权限管理;过程的监控总经理与绩效管理;沟通管理】 管理体系绩效评价过程【绩A4效管理、目标管理、内部审总经理核、管理评审、 三废排放值】 A5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过程总经理A6合规义务识别与评价过程总经理组6.1~6.3、7.1 、7.4FC 管理部6.2 、 9.1 9.2 、9.3、污水处理及应急(生活污B1水)、排放废气处理及应急(废气、粉B2尘、油烟)、排放B3 噪音处理及应急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应急(危B4险废弃物、生活垃圾)节能措施及应急(水、电、FC 管理部FC 管理部FC 管理部资材部FC管理部制造部人事总务部各部门8.1 、8.2 、9.1.1 、108.1 、8.2 、9.1.1 、108.1 、8.2 、9.1.1 、108.1 、8.2 、9.1.1 、108.1 、9.1.1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 ,排入一般水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版QE管理体系过程清单1.制定政策和目标
-确定质量和环境政策
-设定质量和环境目标
-确定相关质量和环境的法律法规
2.建立组织结构
-确定质量和环境管理职责和职权
-建立质量和环境管理的组织结构
-制定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规章制度
3.进行质量和环境方面的规划
-确定质量和环境方面的规划要求
-制定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计划
-确定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资源需求
4.实施和运行体系
-定义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开展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
-实施质量和环境控制措施
-建立和维护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记录和文档
5.监控和测量绩效
-建立质量和环境绩效评估方法
-收集和分析质量和环境绩效数据
-定期评估和审查质量和环境管理绩效6.改进和创新
-确定改进和创新的机会
-制定改进和创新的计划
-实施改进和创新的措施
7.管理过程维护
-定期审查和更新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修改和改进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和程序-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核
8.监控和应对风险
-确定和评估质量和环境风险
-制定应对风险的措施
-定期监控和评估风险的实施情况
9.客户满意度管理
-收集和分析客户满意度数据
-定期评估和改进客户满意度管理体系-实施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措施
10.法律法规合规
-确定质量和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制定并执行合规措施
-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估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版QE管理体系过程清单,可以根据具体组织的需要进行定制和调整。
通过实施版QE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改进质量和环境绩效,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源管理体系过程清单
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为了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影响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流程。
以下是能源管理体系的一般过程清单:
1. 能源政策制定,确定组织的能源管理目标和承诺,明确能源管理的重要性,为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指导。
2. 能源规划,分析组织的能源使用情况,制定能源消耗计划和目标,确定节能措施和改进方案。
3. 能源审计,对组织内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包括能源消耗、能源流程、设备效率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估。
4. 法规遵从,确保组织在能源管理方面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能源法规、环境法规等。
5. 能源目标设定,根据能源规划的结果,设定具体的能源节约目标和指标,以便监控和评估能源管理的效果。
6. 资源分配,确定能源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包
括培训、设备更新、技术支持等。
7. 实施措施,根据能源规划和目标,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包括
技术改进、设备更新、行为管理等。
8. 监测与测量,建立能源使用数据的收集和监测系统,对能源
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测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9. 内部沟通与培训,向组织内部员工宣传能源管理政策和目标,开展能源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能源意识和参与度。
10.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能源管理体系的效果,进行内部审查
和改进,确保能源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和优化。
以上是能源管理体系的一般过程清单,通过这些过程的实施,
组织可以有效管理和优化能源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管理体系过程清单(□QMS■EMS)B2废气处理及应急(废气、粉 尘、油烟)、排放FC 管理 部制造部8.1、8.2、9 .1.1、10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0484-201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387-2014 等 指标符合排放标准,并持续达标●B3噪音处理及应急FC 管理 部 人事总务 部8.1、8.2、9 .1.1、10 ●噪声控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的规定。
我公司执行Ⅱ类标准,稳定达到《工业企业 厂界噪声标准》,(昼间≤60dB(A )、夜间 ≤50dB (A ))。
B4 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应急(危 险废弃物、生活垃圾) 资材部 FC 管理 部 各部门 8.1、8.2、9 .1.1、10 ● 《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 程序》、《油类的管理控制程序》、《废电池的环境 管理程序》B5 综合办 节能措施及应急(水、电、 气等)各部门 ● 、10 8.1、9.1.1 《能源使用管理程序》,公司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 量来推进节能。
资材部 FC 管理 部 B6 8.1、8.2、9 .1.1、10 各部门 ● 危险化学品管理及应急(采 购、贮存、使用、废弃) 《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实现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 理:危险废弃物分类收集率达 100%,已与有处理资质 的相关方签订处置协议。
资材部 B7 ●外部供方影响(原辅材、化 学品、承揽商等)8.1、7.4 《对供方和合同方施加影响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程序》 消防管理过程B88.1、8.2、9 .1.1《应急处理程序》C0资源管理过程C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保 障的策划、实施、监控与改 进管理;人员能力获得、提升和评价;人员环境意识(方针、绩效、目标、过程 方法及基于风险的思维等) 沟通】人事总务部各部门● 7.2、7.3、7 .4C2 基础设施(环保设施、特种 设备、消防设施)管理 FC 管理 部 《环境、安全教育培训实施程序》有环境相关教育培 训,特种教育由第三方进行培训。
各部门 ● 8.1、9.1.1 《环保设备保养及修理实施程序》,有巡检维修保养 记录C3 设备部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监视设备管理;测量、计量设备 与器具管理】8.1、9.1.1 ● C4财务部7.1●财务资源(预算、投入) 有环境方面预算支出;每年有明细清单《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程序》C5文件管理过程ISO事务组各部门7.5 《体系文件管理程序》;文件发放一览表。
注:(1)本表由审核组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完成填写:初次认证应在一阶段审核中完成;结合监督、再认证进行的转版审核,可在现场审核中确认完成;(2)组织所确定的、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过程都应列出,确定的过程应覆盖标准的全部要求,必要时应明确过程包含的子过程或活动;(3)“相关部门”:多数过程有主责部门和相关部门之分,部分过程可能只有主责部门没有与之相关的部门,此时可以不填写;(4)对于QMS:产品制造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可在基于制造工艺和服务提供流程的基础上,对于制造和服务过程仅写一个总的即可;但提供的“产品制造工艺/服务提供流程图”应覆盖认证范围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类别,且能体现其工艺技术/服务特征,并注明关键工序活动;(5)对于EMS:需要将与组织重要环境因素和需要应对的风险/机遇相关的具体子过程列出:如:XX产品的制造过程(喷漆过程)、XX产品的制造过程(电镀过程);(6)涉及标准条款:对于结合管理体系,只有当不同标准的同一条款号有同样的内容时,只注明条款号即可(如:4.1、4.2、9.2、9.3),否则需注明该条款适用的标准(如6.1.2(E)、8.2(E)、8.2.1(Q)、8.2.2(Q));(7)绩效参数(performance indicators ,QMS翻译为绩效指标):是指能监测(度量)某过程绩效的量度(表述),如:顾客满意度%、合格率 %、某种污染物的浓度mg/m3、耗电量度、某种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吨…等;如果没有相应的绩效参数鼓励列出相关文件名称,如组织对该过程编制的文件(如:程序、作业指导书…等);(8)过程类型:包括主要过程(PP)、绩效评价和改进过程(E&IP)、次要过程(SP)三种类型;过程类型的判断根据MSWM11-04文件。
(9)管理体系过程清单”形成后,过程只要不发生变化,则在一个认证周期内不需重新填写;审核组:日期:管理体系过程清单(■QMS □EMS)过程类型 E&IP体系运行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 ● PP序号 过程名称主责部门相关部门涉及标准条款绩效参数或相关文件(适用时)Q SP EA0A1总经理各部门 4.,5, 6.1,6.3,7.1.1,战略规划及体系策划管理过程【组织环境 及相关方需求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体系范围;体系过程;领导作用;方针;组织 结构及部门职责】质量手册(公司环境分析控 制要求、利益相关方清单、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管理 求),过程分析表、年度管 理目标总经理 ISO 事务组各部门体系绩效评价与改进过程【绩效管理、目 标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6.2/9.1/9.2/9.3/10《内部审核管理规程》、 《管理评审规程》、《纠正 与预防措施管理规程》、 《不合格品的处理管理规程》B0 A2 B1 评审订单需求并安排生产计划】销售部制造部6.1.2/6.2.1/8.1/8.2/8.5.3/9.1.2/9.1.3/10/7.4销售及售后服务管理过程【接收订单需求,●《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管理规 程》、《顾客财产的管理规程》、《工程管理规程》 顾客满意度调查≥92%B2 外部供方管理过程【供应商评审;采购实 施;进货验证;无外包】 资材部技术品管部;制造部6.1.2/6.2.1/8.4/8.5.3/7.4/9.1.1/10●部品品质异常≤10 件 B3包装PECSH 技术 品管部意匠设计以及包装设计开发过程日本总部EDBD 技术、 6.1.2./6.2.1/8.1/8.3/9.1/10企画书(PECSH 起案)、制造部、AQ2 的完成《Memo of B4过程设计过程 技术品管部FC 管理部、 6.1.2./6.2.1/8.1/8.3/9.1/10 transition control for AQ1 ●财务部 and AQ2 inspection 》 资源管理过程审核组: 日期:注:(1)本表由审核组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完成填写:初次认证应在一阶段审核中完成;结合监督、再认证进行的转版审核,可在现场审核中确认完成; (2)组织所确定的、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过程都应列出,确定的过程应覆盖标准的全部要求,必要时应明确过程包含的子过程或活动;B5资材部 技术品管部 销售部 电池的生产过程【进货检验;生产制造、不合格品控制;】6.1.2/6.2.1/8.5/8.6/8.7/9.1.1/10●过程检验、成品检验;防护;产品的放行; 制造部 部品品质异常≤10 件 工程不良率客户投诉件数≤15 件 资材部技术品管 部、制造部、销售 部物流管理过程【产品运输、防护;标识和 追溯性、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2、8.5.3、8.5.4●帐卡物温控仓库温度记录表 发货记录C0 B6 C1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面试后入职培训:岗位能力要求及意识要求,根据部门需求而提供培训课程。
】人事总务部各部门6.1.2/6.2.1/7.1.2/7.2/7.3/7.4/●《人力资源管理规程》培训计划完成率 100% C2基础设施、监测资源与工作环境管理过程【定期点检、维保、计量相关设备】技术品管部FC 管理部 各部门 7.1.3,7.1.4, 7.1.5, ●《设备模具的管理规程》 《设备保全管理规程》 《计测计量管理规程》 计量设备送检完好率≥100% C3 ISO 事务组文件化信息管理过程【收集相关管理及相关方和客户的需求,成文管理,或归档管理】各部门 7.5\7.4 ●《文件管理规程》 《品质记录管理规程》 人事总务部 ISO 事务组 C4 各部门 7.1.6\7.4 ●知识管理过程【确定企业所需的知识、收 集知识、保持知识,并及时更新、有所需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应用。
】手册:知识管理程序/过程 分析表共享文件夹(3)“相关部门”:多数过程有主责部门和相关部门之分,部分过程可能只有主责部门没有与之相关的部门,此时可以不填写;(4)对于QMS:产品制造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可在基于制造工艺和服务提供流程的基础上,对于制造和服务过程仅写一个总的即可;但提供的“产品制造工艺/服务提供流程图”应覆盖认证范围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类别,且能体现其工艺技术/服务特征,并注明关键工序活动;(5)对于EMS:需要将与组织重要环境因素和需要应对的风险/机遇相关的具体子过程列出:如:XX产品的制造过程(喷漆过程)、XX产品的制造过程(电镀过程);(6)涉及标准条款:对于结合管理体系,只有当不同标准的同一条款号有同样的内容时,只注明条款号即可(如:4.1、4.2、9.2、9.3),否则需注明该条款适用的标准(如6.1.2(E)、8.2(E)、8.2.1(Q)、8.2.2(Q));(7)绩效参数(performance indicators ,QMS翻译为绩效指标):是指能监测(度量)某过程绩效的量度(表述),如:顾客满意度%、合格率 %、某种污染物的浓度mg/m3、耗电量度、某种有害物质的使用量吨…等;如果没有相应的绩效参数鼓励列出相关文件名称,如组织对该过程编制的文件(如:程序、作业指导书…等);(8)过程类型:包括主要过程(PP)、绩效评价和改进过程(E&IP)、次要过程(SP)三种类型;过程类型的判断根据MSWM11-04文件。
(9)管理体系过程清单”形成后,过程只要不发生变化,则在一个认证周期内不需重新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