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2.82 KB
- 文档页数:1
胆囊炎的治疗方案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主要由胆囊内细菌感染或胆汁淤积引起。
本文将介绍胆囊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饮食调理。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胆囊炎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主要用于控制炎症、消除感染和缓解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1. 抗生素:如果病情较轻,可通过口服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如果病情严重或无法口服药物,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
2. 解痉药:用于缓解胆囊和胆道的痉挛疼痛。
常用的解痉药包括山莨菪碱、丙胺太林等。
3. 制酸剂:使用制酸剂可以减少胆汁酸的产生和分泌,减轻炎症刺激。
常用的制酸剂有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
二、手术治疗对于胆囊炎的重症病例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例,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和胆囊引流术。
1. 胆囊切除术:常用的胆囊切除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腹腔镜进行胆囊的摘除。
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胆囊炎的首选。
2. 胆囊引流术:适用于胆囊炎合并严重胆总管阻塞的病例。
通过在胆管建立引流通道,缓解炎症和排除胆汁积聚。
三、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胆囊炎的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以下是一些饮食调理的原则:1. 低脂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预防炎症的进一步加重。
避免食用油炸、油腻、高脂肪食物。
2. 高纤维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纤维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除,有助于预防胆汁淤积。
3. 少食多餐:分散进食可以减少消化系统对胆囊的刺激,有助于炎症的缓解。
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4. 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酸涩、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以免刺激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胆囊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饮食调理。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对胆囊炎的康复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胆囊炎最佳治疗方法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多数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针对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以及医疗条件等因素。
在治疗胆囊炎时,我们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针对胆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的介绍。
首先,对于轻度胆囊炎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痉药和胆汁酸药物等。
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解痉药可以缓解胆囊痉挛带来的疼痛,而胆汁酸药物则可以帮助患者排出胆固醇结晶,缓解炎症。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
其次,对于一些中度胆囊炎患者,可以考虑行胆囊穿刺术。
胆囊穿刺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穿刺胆囊并抽出其中的胆汁,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对于一些不能立即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术并不能根治胆囊炎,患者在手术后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最后,对于重度胆囊炎患者,一般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炎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手术将患者的胆囊切除,可以有效地根治胆囊炎,并避免疾病的复发。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胆囊切除手术已经变得非常安全和常规化,患者术后的恢复也相对较快。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有助于减轻胆囊的负担,缓解炎症。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针对胆囊炎的治疗方法需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定期复查,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胆囊炎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
内科治疗胆囊炎的药物与手术选择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患者常常出现腹部不适和消化系统的问题。
对于胆囊炎的治疗,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两个主要的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科治疗胆囊炎的药物选择以及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手术选择。
一、药物治疗胆囊炎的药物治疗旨在缓解疼痛、控制炎症以及改善消化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内科治疗药物:1. 抗生素:抗生素在胆囊炎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控制炎症和感染。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
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2. 解痉药:解痉药有助于缓解胆囊和胆道的痉挛,减轻疼痛症状。
常用的解痉药物包括辛伐他汀、山莨菪碱等。
3. 胆汁酸:胆汁酸药物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帮助消化脂肪,改善胆固醇代谢。
常用的胆汁酸药物有乙酰氧基胆酸和降脂胆碱。
4. 消炎药:消炎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症状。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是常用的消炎药物。
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胆囊炎病例,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症状,这时手术治疗就成为必要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手术选择: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通过腹腔镜技术,医生可以将胆囊切除,并缝合胆囊入口处,以避免胆汁外流。
2. 开腹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如胆囊壁增厚、胆囊阳性结石等。
开腹手术通常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然是必要的选择。
3. 经皮穿刺胆囊引流术:经皮穿刺胆囊引流术适用于一些病情复杂或者手术高风险的患者。
该手术通过经皮穿刺,在胆囊内插入引流管,以保持胆汁的正常排泄。
4. 胆道探查术:在一些胆囊炎并发胆道结石的病例中,胆道探查术是必要的手术选择。
该手术可以清除胆囊和胆道内的结石,并修复胆囊和胆道的通畅。
需要注意的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的保守治疗在一些轻度胆囊炎病例中是可行的选择,但在一些复杂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是更合适的解决方法。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等。
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本文将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非手术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胆囊炎的早期阶段或患者不适合手术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规方法。
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减轻炎症症状并防止感染的扩散。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巴龙霉素等。
2. 卧床休息:在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这样可以减轻腹痛和其他不适症状,并促进炎症的缓解。
3. 疼痛控制:对于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4. 饮食调理:患者应该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此外,饮食中应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以促进胆囊的排石功能。
二、手术治疗方案对于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病例或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以下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案: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目前治疗胆囊炎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腹腔镜手术,在腹壁上作3-4个小切口,将胆囊取出。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2.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一些急性胆囊炎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如胆囊穿孔或胆囊脓肿等,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更为合适的治疗选择。
该手术通过腹部大切口取出胆囊,适用于病情复杂的患者。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康复训练,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和生活调理。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对于不同程度和病情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合理用药,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
胆囊炎吃啥药效果好如果得了胆囊炎的患者,请不要担心,因为胆囊炎并不是绝症,也不是不能治愈的,但是胆囊炎如果疼痛起来却是难以忍受的,有时候患了胆囊炎这种病,就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有时候吃一些蔬菜水果,或者一些利于缓解胆囊炎的食物也是可以的,但必要的时候,就要医生的医嘱进行吃药和输液的治疗,那么,胆囊炎吃啥药效果好。
★1、胆囊炎吃什么药最好★1.1 急性胆囊炎用药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抗菌治疗: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
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
利胆药物: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1.2 慢性胆囊炎用药利胆药物:可口服50%古巴酸镁、去氢胆酸片等。
驱虫疗法:针对病因进行驱虫。
溶石疗法:如系胆固醇结石引起者,可用鹅去氧胆酸溶石治疗。
文献报道,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
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2、中成药紫花苦菜可治疗胆囊炎紫花苦菜治疗慢性胆囊炎、胃炎、高血压、脑血栓、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紫花苦菜治疗胆囊炎指导意见:把紫花苦菜分成八小等份,取出其中一份,其余晾干备用紫花苦菜;把取出的紫花苦菜洗一遍(一遍即可),放入锅(一般锅即可),加水约1000毫升;煮开后多煮5分钟左右,然后去渣,剩余紫花苦菜汤置入冰箱保存;每次50-100毫升,每天三次,先把红糖放入杯内,把烧好的紫花苦菜汤倒入杯中充分搅拌,待温时喝下,红糖(最好是百货店里散装深颜色的普通红糖),红糖加两三勺。
饭后30分钟服用。
★3、治疗胆囊炎的按摩方法点、按法:在背部寻找痛点,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两侧胆囊穴。
慢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慢性炎症的一种疾病。
胆囊是我们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存储和分泌胆汁,帮助我们消化脂肪。
然而,不当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其他因素都可能导致胆囊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西药治疗是慢性胆囊炎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慢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及用药指南。
一、西药治疗1. 抗生素治疗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抗生素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对于感染性胆囊炎而言,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缓解炎症症状。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
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来决定。
2. 解痉药物治疗慢性胆囊炎常伴随胆囊的收缩功能紊乱,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解痉药物可以舒缓胆囊痉挛,减轻相关症状。
常见的解痉药物有辛伐他汀、丙氨酸酯等。
3. 胆汁酸制剂胆汁酸制剂可以帮助消化脂肪,缓解胆囊的负担,对慢性胆囊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常用的胆汁酸制剂有肉毒碱、乙酰肉毒碱等。
4. 镇痛药物治疗胆囊炎症会引起剧烈的疼痛,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镇痛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5. 抗炎药物治疗慢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长期受到炎症刺激所致,因此抗炎药物在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抗炎药物包括布洛芬、泼尼松龙等。
二、用药指南1. 请遵医嘱使用药物慢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请按医嘱规定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2. 注意药物禁忌某些药物在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可能存在禁忌症,如对某种抗生素过敏者不宜使用相应药物。
在使用药物前,请告知医生您的过敏史以及用药情况。
3. 孕妇、哺乳期患者慎用孕妇和哺乳期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谨慎选择,以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4. 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饮酒和摄入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胆囊,加重炎症症状。
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及摄入辛辣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5. 定期复诊慢性胆囊炎需要长期治疗,定期复诊是十分必要的。
慢性胆囊炎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慢性炎症,经常由结石或胆囊内胆汁淤积引起。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治疗慢性胆囊炎,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慢性胆囊炎的内科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内科药物治疗1. 胆道镇痛剂胆囊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胆绞痛,即胆囊区持续或间歇性的腹痛。
胆道镇痛剂是一类能够缓解胆道疼痛的药物,常见的有丁美尔、舒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抗炎药物慢性胆囊炎的病理过程主要是胆囊壁的慢性炎症,因此抗炎药物在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用的抗炎药物有阿昔单抗、氨基酚磺酸钠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胆囊黏膜的炎症症状。
3. 胆道排石药物对于胆囊炎由结石引起的患者,胆道排石药物可以帮助溶解结石或促进结石排出,从而缓解胆囊炎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布司他和乳酸菌复合酶等,这些药物能够分解和溶解结石,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4. 抗生素对于伴有感染的慢性胆囊炎,抗生素是常见的治疗选择。
根据感染的细菌类型和药物敏感性,医生会开具对应的抗生素,如头孢卡肟钠、左氧氟沙星等。
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杀死病原微生物,减轻炎症和感染症状。
二、手术疗法尽管内科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但手术疗法仍然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复发性胆囊炎或伴有结石的情况。
1.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标准手术,也是最常见的胆囊手术。
通过手术将患者的胆囊完全切除,从根本上解决了胆囊炎的问题。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 胆囊镜清石术对于慢性胆囊炎伴有结石的患者,胆囊镜清石术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通过腹腔镜技术进入患者的胆囊,将结石取出或使用激光碎石的方法将结石破碎,从而解除胆囊的炎症和症状。
3. 其他手术方法除了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镜清石术外,还有一些其他手术方法也可以考虑治疗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治疗方案胆囊炎是指胆囊壁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胆囊炎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胆囊炎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胆囊炎治疗方案的首要选择,可以通过抗生素和止痛药来缓解炎症和疼痛。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以有效杀灭引起炎症的细菌。
止痛药常用的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类药物,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胆囊炎治疗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减轻炎症和症状。
患者应避免食用油炸、辛辣、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免刺激胆囊和加重炎症。
同时,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可以促进胆囊的排泄功能,有助于炎症的缓解。
3. 小手术治疗对于复杂或严重的胆囊炎,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小手术治疗。
常见的小手术包括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和胆囊造瘘术。
经皮肝穿刺引流术是通过皮肤上穿刺,将引流管插入胆囊中,以排除胆囊内积液。
胆囊造瘘术是将胆囊与胆管相连,使胆汁能够直接排出,减轻胆囊的负担。
4.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最常见、最彻底的胆囊炎治疗方法。
胆囊切除手术可以通过传统的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应用于胆囊炎的治疗。
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小手术治疗和胆囊切除术等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个体差异来确定,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诊并随时向医生汇报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胆囊炎的治疗方案是什么引言胆囊炎是指胆囊的炎症,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治疗胆囊炎的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一些辅助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1. 抗生素急性胆囊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氟喹诺酮类等。
具体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感染的程度来确定。
胆囊炎病人常常会出现胆囊排空障碍,导致胆绞痛等症状。
解痉药可以缓解胆囊排空障碍,减轻疼痛。
常用的解痉药包括吗啡、东莨菪碱等。
3. 胆汁酸药物胆汁酸药物可以促进胆汁的排出,减轻胆囊的炎症。
常用的胆汁酸药物包括乌拉地尔和奥美拉唑等。
4. 消炎药消炎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
常用的消炎药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最常用的胆囊炎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腹腔镜技术,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胆囊并进行切除。
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一般可以在手术后几天恢复正常生活。
2. 开放式胆囊切除术对于病情严重或合并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放式胆囊切除术。
这种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但可以彻底切除胆囊并清除感染。
3. 其他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胆囊积水或胆囊结石过大无法通过胆囊切除术切除时,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手术治疗,如胆囊减压术或胆囊造瘘术等。
1. 药物辅助治疗除了上述的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使用胃肠动力药、抗胆碱药等进行辅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2. 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患者可以遵循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胆囊炎的治疗和预防。
注意事项1.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规范地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2.手术治疗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术前准备,并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内科治疗胆囊炎的有效药物介绍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的炎症和感染。
胆囊炎可以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类型。
在内科治疗胆囊炎中,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针对内科治疗胆囊炎的药物进行介绍,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一、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胆囊炎的主要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急性胆囊炎和胆囊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icillin/clavulanate potassium)、头孢噻肟(Ceftriaxone)、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等。
这些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胆囊内的细菌繁殖,并帮助控制感染。
二、解痉药胆囊炎患者常有腹痛和胆囊痉挛的症状,解痉药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常用的解痉药包括:布托啡酮(Butylscopolamine)、丙硫氧嗪(Chlorpromazine)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减轻胆囊的痉挛,起到缓解胆囊炎症状的作用。
三、胆汁酸胆汁酸是一种能够促进胆汁排泄的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浓度、减少胆固醇结晶形成的作用。
对于患有胆固醇结石的胆囊炎患者,胆汁酸药物可以帮助溶解结石,改善病情。
常用的胆汁酸药物有:乌拉地尔(Ursodeoxycholic acid)和降药酸(Chenodeoxycholic acid)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胆汁酸药物的治疗效果较为缓慢,需长期用药。
四、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一类能够降低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的药物。
对于合并有胆固醇代谢异常的胆囊炎患者,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的使用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浓度,防止结石进一步形成。
常用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有:依折麦布(Ezetimibe)和大麦苷脂(Plant sterols)等。
五、胆囊动力药物胆囊动力药物可以增加胆囊收缩力,促进胆汁排泄,对于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常用的胆囊动力药物包括:硫酸鱼苔胆碱(Sulfated cholic acid)、丁酸红霉素(Prokinetics)等。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球5%-15%的人群存在胆道系统结石,其中每年有1%-3%的患者因为胆道系统结石而引起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等胆道系统感染。
我国胆道系统结石患者约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11.5%[1-2]。
目前,国内尚未制订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为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旨在为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提供合理与规范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本指南中所涉及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绝大部分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其等级由高到低分为:1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2级,单个随机对照试验。
3级,单个队列试验或病例对照试验。
4级,多个非试验性研究、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
本指南中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推荐等级相应分为:A级,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B级,中等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C级,低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或该治疗的副作用大于其疗效。
D级,中等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反对。
E级,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反对。
本指南中所有药物剂量均针对肝肾功能正常患者。
1 急性胆囊炎1.1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与预后在所有腹痛患者中,急性胆囊炎患者占3%-10%[3]。
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中90%-95%由胆囊结石引起,5%-10%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有:蛔虫、妊娠、肥胖、艾滋病等。
短期服用纤维素类、噻嗪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长期应用奥曲肽、激素替代治疗均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主要有: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26%,总病死率为0-10%[4]。
急性胆囊炎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胆囊炎,通常起病严重,预后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差,总病死率为15%[5]。
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体验作为一名患有慢性胆囊炎的患者,我有幸体验了优思弗这种药物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方面的临床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分享我的治疗过程、感受以及与医生之间的互动。
我的慢性胆囊炎病情可以追溯到几年前。
那段时间,我经常感到右上腹部的疼痛,尤其在饭后更加明显。
我去医院做了检查,被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医生建议我接受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恶化。
在尝试了多种药物后,我终于找到了优思弗。
优思弗是一种新型的胆汁酸吸收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胆汁酸的浓度,减轻胆囊炎症。
在开始使用优思弗之前,我曾咨询过医生,了解了其作用机制和可能的副作用。
医生告诉我,优思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需要长期服用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定时定量地服用优思弗。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变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的胆囊炎症状有所缓解。
最明显的变化是,我的右上腹部疼痛减少了,吃饭后的不适感也消失了。
这让我对优思弗充满了信心。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扰。
优思弗需要长期服用,而我会时不时地忘记服药。
这导致我的症状有时会复发,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自律。
为了确保药物的连续性,我开始使用手机提醒功能,确保每天按时服药。
除了症状的缓解,优思弗还给我带来了其他的好处。
由于优思弗能够降低胆汁酸的浓度,我的肝脏负担也得到了减轻。
这使得我在治疗期间,肝功能指标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异常。
在与医生的互动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学专业的严谨。
医生定期为我复查肝功能和胆囊超声,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每当我有任何疑问时,医生都会耐心地为我解答,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优思弗在治疗我的慢性胆囊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长期服用,我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确保治疗效果。
我希望我的这段经历能够给其他患有慢性胆囊炎的朋友带来一些启示。
胆囊炎最好治疗方法胆囊炎是一种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现在有很多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人体的特殊性质以及疾病的个体差异,治疗的方法也存在差异。
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胆囊炎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胆囊炎的首选方法。
主要包括抗生素、胆汁酸、解痉、消炎等药物。
抗生素可以杀死引起胆囊炎的细菌,胆汁酸可以溶解胆石,解痉可以缓解肝胆道的痉挛,消炎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前必须先确定病情,需要针对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药物组合方案。
二、手术治疗虽然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炎症、控制病情,但是药物也有其局限性,有些胆囊炎患者仍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针对不同的病情、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腹腔镜手术没有切口,恢复期较短,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手术治疗方法。
三、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控制胆囊炎的一个重要方面。
患者应当忌食辛辣食物、饮酒、吃烤肉、油炸等刺激性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B的食品如瘦肉、鱼类、豆腐等,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预防便秘。
四、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胆囊炎可分为内服和外用治疗两种,内服可舒肝健胆,活化肝胆功能,外用可在发作时采取毒草拔罐疗法或外擦山麻黄煎液、京人露等消炎药水等。
综上所述,胆囊炎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和中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在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清除积食消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等都能很好地防治胆囊炎。
对胆囊炎的药物治疗方案胆囊炎是指胆囊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炎症会导致胆囊壁增厚、黏液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胆囊内压力升高、胆汁淤积,给患者带来胀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
为了有效控制胆囊炎的发作和减轻症状,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胆囊炎的药物治疗方案。
一、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胆囊炎药物治疗的主要选项之一,其作用是抑制和杀灭感染引起的细菌。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氟氯西林等。
这些抗生素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具体的使用方法和用药剂量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以确保完全杀灭细菌,避免复发。
二、胆囊收缩剂胆囊收缩剂可以帮助胆囊排空,减轻胆汁淤积的症状。
常用的胆囊收缩剂有胆碱酯酶促进剂和硝酸甘油。
胆碱酯酶促进剂作用于胆囊壁的平滑肌,促使其收缩;硝酸甘油则通过放松胆囊口括约肌,增加胆汁排出。
这些药物多为口服给药,使用剂量和频率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非甾体消炎药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胆囊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NSAIDs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以通过口服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NSAIDs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副作用,如胃痛、溃疡等,使用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
四、酶制剂酶制剂主要用于帮助消化,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
常用的酶制剂包括胰酶和胆盐。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胆囊炎患者的消化功能,减少食物残渣在胆囊内的聚集,缓解腹胀等不适症状。
酶制剂通常在餐前或餐中服用。
五、镇痛药胆囊炎患者常常伴随剧烈的胆囊疼痛,镇痛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镇痛药有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对乙酰氨基酚等。
这些药物多为口服给药,剂量需要根据疼痛程度和个体情况来确定。
总结起来,对于胆囊炎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胆囊收缩剂、非甾体消炎药、酶制剂和镇痛药。
药物的选择、使用方法和剂量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此外,患者还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多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胆囊炎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胆道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防治胆道系统外科感染主要是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
无论是否需要手术 ,使用抗菌药物均是治疗的基本措施。
一、胆道系统感染的细菌学正常胆汁是无菌的 ,但如果胆道系统存在阻塞或异物(如胆石症、胆管狭窄、胆管内支架) ,或抗反流机制被削弱(如施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或胆肠吻合术后) ,胆汁便会带菌并容易引起感染。
另外,胆道系统的有创性操作,如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有时也会导致胆道感染。
胆道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也会有革兰阳性球菌和(或)厌氧菌。
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肠杆菌)大约占60 %~80 %,然后依次是肠球菌(约占14 %)、厌氧类杆菌(10 %)和梭状芽胞杆菌 (7%) ,近年发现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可出现在感染的胆汁中。
厌氧菌阳性率的高低差异很大,从15 %到 90 %不等,主要与病情有关。
厌氧菌并不单独引起胆道感染,而总是与需氧菌共同存在,引起混合感染,病情越复杂,混合感染的比例就越高 ,并以急性胆管炎多见。
有厌氧菌参与的胆道感染多见于曾接受过胆道手术或其他操作的患者 ,厌氧菌中类杆菌占80 %~90 %,绝大部分是脆弱类杆菌(70 %~80 %)。
在发病早期 ,一般无绿脓杆菌参与,但几天至十几天后 ,可能出现绿脓杆菌;有胆肠吻合或胆道支架者,绿脓杆菌出现的机会较多。
重症胆管炎患者,40 %~50 %可发生菌血症。
在胆源性菌血症中,大肠杆菌占一半以上,其次是肠杆菌和非发酵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类杆菌占20 %左右 ,梭状芽胞杆菌占6 %。
肠球菌作为胆道感染主要致病菌的机会不多,但如临床上感染不易控制,且肠球菌反复在培养中出现时 ,应考虑到肠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的可能性。
二、胆道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1.药物的选择: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取决于胆道感染的类型、病程、严重程度、致病菌种、该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抗菌药物在胆汁中的浓度等。
如果患者合并肝肾功能损害,还应考虑到抗生素的排泄途径问题。
肝胆胰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引肝胆胰外科的感染是指发生在肝脏、胆道及胆囊等肝胆系统,除抗感染治疗外还需要外科干预的,除局部感染表现外,同时还可以引起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对患者生命存在严重威胁的感染性疾病。
其可以由肝胆系统本身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周围组织感染性疾病或者血流、淋巴感染蔓延导致,同时感染也可累及肝胆系统周围腔隙。
一、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备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可选用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头孢霉素类可选用头孢米诺)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和污染手术(Ⅲ类)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有临床感染的手术不在此范畴)二、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脓毒症类型/伴随情况:常伴有胆道梗阻病原体: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多见,非发酵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拟杆菌,肠球菌。
首选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2g ivgtt q8h,或头孢曲松2givgtt q12-24h)+甲硝唑0.5g ivgtt q8h,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3g ivgttq12-8h,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ivgtt q8-6h)。
备选治疗:严重感染危及生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 ivgtt q6h或1g ivgtt q8h,或美罗培南1g ivgtt q8h。
备注:1、重症感染和有胆道梗阻者必须充分引流(手术或置管);2、重症感染需要覆盖厌氧菌;3、国外推荐用氟喹诺酮,但国内其耐药率高;4、头孢曲松不能与钙剂同用,否则易形成胆管泥沙。
三、胰腺感染类型/伴随情况:1、多在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的基础上发生;2、多发生于起病7—10天后;3、CT显示坏死病灶中气泡征;4、细针穿刺吸引物培养阳性是确诊金标准。
标题:消化系统疾病抗菌药物应用规范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胆囊炎等,其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至关重要。
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严重,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加大。
为了规范消化系统疾病抗菌药物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产生,制定本规范。
二、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避免无指征用药。
2. 根据病原菌种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患者病情、抗菌药物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 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
4. 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减少不良反应。
5.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
6.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指征,避免滥用。
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抗菌药物应用指南1.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
推荐的抗菌药物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两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疗程为7-14天。
2.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期疾病和预防手术后复发。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疗程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2-4周。
3. 胰腺炎胰腺炎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并发症。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
疗程一般为7-14天。
4. 胆囊炎胆囊炎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胆囊炎。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克拉霉素等。
疗程一般为7-14天。
四、抗菌药物应用注意事项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家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抗菌药物。
2. 关注患者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抗菌药物。
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和手术选择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其特点是胆囊炎症反复发作、发展缓慢,常常导致胆囊功能紊乱和胆囊结石形成。
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两个主要选择。
本文将对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和手术选择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物治疗1. 抗炎药物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过程中,抗炎药物是常用的选择之一。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胆囊炎症的程度,缓解症状,并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类固醇。
然而,在使用抗炎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2.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抗生素治疗是必需的。
通过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减轻感染症状,并防止疾病的恶化。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具体的选择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的耐药情况而定。
3. 解痉药慢性胆囊炎常伴有胆囊的收缩功能异常,导致胆囊壁张力过高。
解痉药可以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减少胆囊壁的张力,从而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解痉药包括山莨菪碱类和肌松药等,但使用解痉药需遵循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
二、手术选择除了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也是慢性胆囊炎的重要选择之一。
手术可以彻底切除患者的胆囊,从根本上解决胆囊炎症和胆囊结石等问题。
1.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慢性胆囊炎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需要进行较大的腹部切口,恢复时间较长,但对于复杂病例更为适用。
腹腔镜手术则通过小切口和腹腔镜的辅助下完成胆囊切除,恢复期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患者较为选择的方法。
2. 胆囊黏膜剥脱术胆囊黏膜剥脱术是相对保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部分患者。
该手术通过切除胆囊黏膜,保留胆囊的组织结构,在不切除整个胆囊的情况下,解决胆囊炎症和结石的问题。
然而,对于存在胆囊结石和胆囊壁明显增厚的患者,胆囊黏膜剥脱术效果有限。
胆囊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任何抗菌治疗都不能替代解除胆囊管梗阻的治疗措施。
对于胆囊炎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基于以下治疗目的:早期手术或胆囊造瘘术的辅助治疗,或在非手术或延迟手术急性发作时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正常胆汁应该是无菌的,当胆囊出现结石嵌顿、梗阻,则可能导致肠道细菌逆行感染。
研究显示,非胆囊手术者、急性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6%、72%和44%,而伴有黄疸的患者,在胆汁中发现细菌的比例可高达90%。
胆囊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胆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的逆行感染,致病菌的种类与肠道细菌基本一致,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在我国引起胆道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约占2/3,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革兰阳性菌前3位依次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14.0%~75.5%的患者合并厌氧菌感染,以脆弱拟杆菌为主。
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所有急性胆囊炎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应进行胆汁和血液培养。
应根据胆囊炎患者胆汁培养结果、感染的严重程度、抗菌药物耐药性和抗菌谱,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合理选择抗生素。
2010年,原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显示,胆囊炎常见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分别为56.6%和31.1%,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64.6%和29.2%。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8.7%和19.8%。
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
根据2015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于胆汁培养中常见的病原菌可选择的药物,见表1。
根据胆囊炎的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轻度急性胆囊炎临床上,轻度急性胆囊炎常为单一的肠道致病菌感染。
如果患者腹痛程度较轻,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提示炎性反应不严重,可以口服抗菌药物治疗,甚至无需抗菌药物治疗。
如需抗菌药物治疗,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首选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替安、头孢呋辛等)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CHINA MEDICAL HEALTH急性胆囊炎指胆囊管阻塞后胆汁或胰液等化学刺激和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胆囊的急性炎症。
大多数胆囊炎的发生,都因胆囊内存在着结石,阻塞了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继而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炎,也有一部分病人,胆囊内并无结石,细菌由肠道或由血循环进入胆囊而形成胆囊炎。
本文试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和用药进行探讨。
1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1.1 非手术疗法对大多数(约80%~85%)早期急性胆囊炎的病人有效。
此法包括解痉镇痛、抗生素的应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全身的支持疗法。
在非手术疗法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和体征有发展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更应注意。
1.2 手术治疗目前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还存在着争论,一般采用早期手术,病人在入院后经过一段时期的非手术治疗和术前准备,并同时应用B超和同位素检查进一步确定诊断后,在发病时间不超过72h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早期手术并不增加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对非手术治疗有效的病人可采用延期手术(或称晚期手术),一般在6个星期之后进行。
手术方法有2种:(1)胆囊切除术。
在急性期胆囊周围组织水肿,解剖关系常不清楚,操作必须细心,此免误伤胆管和邻近重要组织,有条件时,应用术中胆管造影以发现胆管结石和可能存在的胆管畸形,(2)胆囊造口术。
主要应用于一些老年病人,一般情况较差或伴有严重的心肺疾病,估计不能耐受胆囊切除手术者,有时在急性期胆囊周围解剖不清而致手术操作困难者,也可先作胆囊造口术,胆囊造口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其目的是采用简单的方法引流,使病人渡过危险期,待其情况稳定后,一般于胆囊造口术后3个月,再作胆囊切除以根治病灶,对胆囊炎并发急性胆管炎者,除作胆囊切除术外,还须同时作胆总管切开探查和T管引流。
2 小儿急性胆囊炎的治疗2.1 疗法以清利湿热、郐肝理气为主。
处方举例:柴胡3g、黄芩9g、木香3g、枳壳9g、郁金9g、公英15g、大黄6g、茵陈15g、胆草6g、重者加元胡9g、川楝子9g。
任何抗菌治疗都不能替代解除胆囊管梗阻的治疗措施。
对于胆囊炎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基于以下治疗目的:早期手术或胆囊造瘘术的辅助治疗,或在非手术或延迟手术急性发作时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正常胆汁应该是无菌的,当胆囊出现结石嵌顿、梗阻,则可能导致肠道细菌逆行感染。
研究显示,非胆囊手术者、急性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6%、72%和44%,而伴有黄疸的患者,在胆汁中发现细菌的比例可高达90%。
胆囊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胆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的逆行感染,致病菌的种类与肠道细菌基本一致,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在我国引起胆道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约占2/3,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革兰阳性菌前3位依次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14.0%~75.5%的患者合并厌氧菌感染,以脆弱拟杆菌为主。
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对所有急性胆囊炎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应进行胆汁和血液培养。
应根据胆囊炎患者胆汁培养结果、感染的严重程度、抗菌药物耐药性和抗菌谱,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合理选择抗生素。
2010年,原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显示,胆囊炎常见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分别为56.6%和31.1%,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64.6%和29.2%。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8.7%和19.8%。
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
根据2015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于胆汁培养中常见的病原菌可选择的药物,见表1。
根据胆囊炎的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
轻度急性胆囊炎临床上,轻度急性胆囊炎常为单一的肠道致病菌感染。
如果患者腹痛程度较轻,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提示炎性反应不严重,可以口服抗菌药物治疗,甚至无需抗菌药物治疗。
如需抗菌药物治疗,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首选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替安、头孢呋辛等)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由于肠道致病菌多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对青素类和头孢唑啉耐药,推荐使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霉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中度和重度急性胆囊炎应根据病原学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既往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否合并肝肾疾病选择抗菌药物。
首先进行经验性治疗,在明确致病菌后,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治疗,并定期对疗效进行评估,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对中度急性胆囊炎应静脉用药。
经验性用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第二代头孢菌素或者氧头孢烯类药物(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拉氧头孢)。
重度急性胆囊炎常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应静脉用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第三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单环类药物(氨曲南)。
如果首选药物无效,可改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在胆囊炎抗菌药物治疗3~5d后,如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或正常。
可以考虑停药。
为避免耐药菌株出现,应防止不适当地使用或过度使用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
医学界公认的急性胆囊炎抗菌药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