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课童年
- 格式:docx
- 大小:8.49 KB
- 文档页数:3
童年音乐体验:小学三年级《第一课童年》教案在所有的教育学科中,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们来说,音乐教育既具有科学性,又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全面发展,是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我翻出了小学时期学习音乐时,老师用的一套音乐教案《第一课童年》,一下子又让我回到了那个充满童趣的甜蜜时光。
《第一课童年》是小学三年级时,我们学习音乐课程的一份教案,主题是童年乐趣,引导小学生重温童年时光,感受孩童时代独有的纯真快乐。
整个教案清晰明了,布局简单明了,富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小学生们听着音乐、唱着歌曲,欢乐地度过了每一堂音乐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引入部分、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
在引入部分,老师会播放一段《咿呀蝴蝶》的音乐,同时展示一些和蝴蝶相关的图片,引导小学生们了解蝴蝶,了解蝴蝶的生态、习性以及蝴蝶的颜色等信息。
是主体部分,这个部分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增强小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1. 学唱童年歌曲让小学生们了解和歌唱经典童年歌曲,例如《小燕子》、《梁祝》、《三个和尚》等。
老师会先播放一段歌曲,教小学生唱歌,在《小燕子》这首歌曲中,老师会示范唱,鼓励小学生跟着唱,让小学生感受到唱歌的快乐。
2. 童年桌游让小学生们在课堂上和同桌一起玩童年桌游,例如五子棋、夹子、纸牌等,这些游戏不仅能帮助小学生培养集中注意力、策略思维和协作能力,更能让小学生们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堂音乐课。
3. 制作乐器为了让小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音乐乐器,老师设计了一道制作乐器的任务。
小学生们需要准备一些日常用品,例如瓶子、纸张等,通过设计和组合,制作出一个小型的乐器,例如摇铃或铃铛等。
小学生们会在互相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以上三个环节的内容,在课堂上都是学生的重头戏,也是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结束部分,学生们会互相分享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乐器,并展示自己所制作的乐器。
探寻童年音乐之美:小学三年级《第一课童年》教案分享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种表现形式,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令人沉浸其间,细品其中的美妙。
童年时期的音乐就更具有情感共鸣,那时候的音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陪伴着我们的梦想,有时候甚至引领着我们的未来方向。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小学三年级《第一课童年》教案的探寻童年音乐之美的经历。
一、教案背景小学三年级的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时期。
而《第一课童年》是一首能够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引领学生感受童年乐趣的歌曲。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童年音乐之美。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第一课童年》的歌曲风格和表现形式,能唱准、唱好这首歌。
2、通过歌曲《第一课童年》的演唱,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美好。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内容1、歌曲《第一课童年》的介绍:歌曲《第一课童年》是由司马昭、王少华作词,姚敏、王少华作曲,是一首充满童趣、欢乐的歌曲。
2、歌曲《第一课童年》的演唱:老师要先教给学生歌曲的歌词和曲调,指导学生有节奏地唱出这首歌曲。
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歌曲。
3、让学生回忆童年:通过歌曲《第一课童年》的演唱,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和心里那一份甜蜜。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回忆过程中,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让班级氛围更加活跃温馨。
4、小组演唱比赛:在学生对歌曲熟悉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我的感受在听完《第一课童年》这首歌曲之后,我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点点滴滴。
那时的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可以随时找到妈妈嘘寒问暖,可以无忧无虑地沉浸在各种小游戏之中。
而现在,时间流逝,曾经的瞬间仿佛只像是昨天的事情。
回忆起这些美好的记忆,我心里不能自禁地涌现出一种感动和感慨。
童年的音乐,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回忆和一份情感,他们会陪伴我们一生,永不褪色。
第一课童年教案第一课童年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WTT整理的第一课童年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一课童年教案1 教学目的:1.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妙,初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念之情。
2.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内容,掌握生字词。
教学重点:研读童年生活中的两个片段,感受童趣与童真,初步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作者童年时代与学生童年时代的生活差异,作者故土老北京与学生故土的地域差异。
教学准备:师:搜集老北京、骆驼队相关资料生:预习课文,理解林海音的生平,尤其是童年时的生活背景。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揭题,检测预习1.情境导入,提醒课题,品味课题。
2.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简介作者及作品。
3.说说课文与《城南旧事》的联络。
4.出示课文片段,理解作者想法。
第二板块:初读,感知全文1.书写生字:傻咀嚼2.默读全文,整体感知3.找到写“学骆驼咀嚼”的段落第三板块:研读片段,感受童真〔一〕“细”学咀嚼1.指名读,读正确。
2.自己读,﹋划出描写骆驼咀嚼的句子。
3.指名交流,随机归纳。
4.圈出重点词,再读。
5.指名读,评价提升。
6.骆驼在咀嚼,小英子呢?指名读。
7.她为什么会这样的表现?交流,指导读。
8.想象画面,整段连读。
9.补充“看金鱼”片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天真、得意〕10.回到课文,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读出你脑海中的小英子。
自由练读。
11.指名填读。
一起背诵。
〔二〕“趣”谈铃铛1.文中作者还回忆了哪些事?交流小结。
是不是傻事呢?2.自由轻声读,考虑:谈铃铛,我和爸爸的想法分别是什么?我和爸爸的想法为什么会有不同?3.指名交流。
4.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充满情趣〕5.分角色朗读。
6.其实,“想剪驼毛”和“追问去向”这两件事也透着“傻”,“傻”中有小英子的仁慈与爱心。
第四板块:整体回忆,感情升华1.整体回忆。
音乐教案-第一课童年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童年》的学习,了解和感受童年的美好时光。
2.培养学生独立演唱歌曲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珍惜童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童年》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音准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童年的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怀念。
2.歌曲解析(1)介绍歌曲《童年》的作者、背景及创作意图。
(2)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3)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关键词汇,理解歌曲的主题。
3.歌曲学唱(1)跟随音乐,逐句教唱歌曲《童年》。
(2)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3)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4.歌曲表演(1)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合唱、独唱、情景剧等)。
(2)学生自由发挥,为歌曲添加动作、表情,增强表演效果。
(3)表演结束后,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珍惜童年时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1.回家后,独立演唱歌曲《童年》,并录制视频。
2.结合歌曲内容,写一篇关于童年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在歌曲解析环节,对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讲解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每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学唱环节,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让学生先听范唱,然后尝试自己唱出旋律,教师及时纠正。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听了《童年》的范唱,谁能试着唱出这首歌曲的第一句?”针对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歌词中的情感。
对话示例:教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歌词中的主角,面对童年的回忆,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着表演出来。
课题:第一课《童年》教学目标:1、建立一定的教学常规。
2、《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在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5、流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有感情地背唱这两首歌,并进行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聆听乐曲,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初步能统一、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3、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选择节奏(乐器)来伴奏、为歌曲进行即兴表演。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组织学生安静地排队进音乐教室。
2、安排学生座位。
3、师生问好。
1=E 2/41 2 3 4 ︱5 —︱ 1 5.︱1 5.︱5 3 4 2 ︱1 —︱(师)小朋友们好!(生)你好,你好,张老师您好!要求:用柔和、统一的歌声,微笑、礼貌的表情相互问好。
4、布置课堂常规:1)提前五分钟排队来上课,做到“静、齐、快”,下课时也排队到教室。
2)上课带好课本、口风琴和一支彩笔。
3)分配小组,并选出小组长,通过上课的各项表现(纪律、问答、歌声、琴声等)来评比最佳小组。
4)每节课前进行“才艺小舞台”表演,要求学生自己主动报名。
二、让我来了解你:鼓励学生主动上台来表演,或唱首歌、或用口风琴吹一曲子、或弹段钢琴,以此让老师了解你在两年的音乐课中学会了什么,并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排队上课的情况。
2、听《童年的回忆》安静进教室。
3、师生问好。
4、课前“才艺小舞台”表演。
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刚才进教室时,我们耳边响起的音乐你熟悉吗?能听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教师点题简介——此曲由法国作曲家图森创作,由钢琴家理查.克莱德曼演奏。
2、再听全曲: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从中感受音乐进行速度的快慢和欢快、甜美的关系。
优秀教师分享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一课童年》教案教学内容:本次音乐课教学主题为《第一课童年》,通过编排一系列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让学生体验到童年的美好和快乐,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提高课堂活跃度和学生的情绪积极性。
基础上,让学生领略返璞归真、回归童真的感觉。
教学目标:1.了解童年、理解童年、感受童年、回归童年。
2.发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音乐的欲望。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环节:1. 谈童年先与学生慢慢聊聊童年,引导学生互相分享童年所经历的快乐、悲伤、好玩的事情,开展童年回忆之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美好。
2. 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本节合唱曲目为《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是中国儿歌的经典之一,由于歌词简单而真挚,属于选择易唱而有感染力的二声部曲子,可爱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让学生在感受母爱的同时,培养对于美的鉴赏力和对于音乐的感知。
3. 歌曲表演《童年》本节歌曲表演为《童年》,歌曲的感受力特别强烈,让老师与学生共同回忆童年的时光:玩铁环、跳皮筋、踢毽子......每首歌曲前老师会进行班级辅导,以保证整体效果更好。
在唱歌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音乐情感的收获,着重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中情感的标识和学习,让学生从中领略音乐之美、情感之美。
4. 唱跳《快乐的小桥流水》这是一首非常好唱、好跳的歌曲,由于歌词是描绘了小桥流水和小鱼玩耍的画面,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海豚跃、旋转跳、翻滚的快乐,放松身心,增强集体意识,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被音乐带入一种独特的情境中,即使不会唱,也能做出相对应的舞步。
5. 谈《童年》在本环节中,老师将以温馨的讲解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童年》这首歌唱的意义,帮助学生领悟人生的禅意与需要舍去的美好。
6. 随唱随拍都能唱本次音乐课唱歌和跳舞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孩子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都会用非自然的技能,让大家一起唱歌或跳舞是很有挑战的。
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一课童年》如何引领孩子走进音乐世界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
在生活中,我们听得到每一个声音、每一个旋律。
但是,很多孩子们却并不知道这些声音、旋律是如何产生的。
即使他们听到了,也认为这些声音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师制定了一套课程,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地了解音乐,了解音乐世界中的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我们的教学经验,帮助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好地引领孩子走进音乐世界。
一、教案背景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是让孩子从单纯的接触音乐到了解音乐,进而通过表演的形式更好地体会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制定的教案就是为了满足这个目的。
本次教案的主题是《第一课童年》,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什么是旋律,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声音第一堂课,我们就带着孩子们去了解什么是声音。
我们将带领孩子做一个实验:用水杯中的水加入不同的量,用不同大小的勺子敲击水杯。
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听到不同响度的声音,并且逐渐了解声音的高低频率。
孩子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尝试,发现同一个水杯敲击出的声音也可能不同,因为敲击的位置和力度不同。
孩子们接着学习了声音传播的基本知识,了解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这样,他们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的音乐在空实大厅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
2、什么是旋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时间与声音的组合。
在第二堂课中,我们带着孩子们倾听了一曲简单的钢琴曲,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聆听旋律。
我们还跟孩子们一起模仿旋律,并加以创作,以此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旋律的魅力。
在课堂中,我们还用可调音叉、吉他、小提琴等乐器进行了演示,让孩子们亲身感受那美妙的旋律。
我们让孩子们自己进行创作,画出自己编的旋律,并且在现场表演。
3、体验音乐的魅力在第三堂课中,我们使用电子琴演奏了一首经典的曲子,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
打造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小学三年级《第一课童年》教案建议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不但有助于调节情绪,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而怎样打造一节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则是每位音乐老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小学三年级的音乐教学中,《第一课童年》是一首经典、万众瞩目的音乐作品。
如何教授这首歌曲,如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和欣赏音乐的魅力呢?以下是本文的建议。
一、导入:引发情感共鸣要打造一节愉快的音乐课,要让孩子们在情感上与歌曲产生共鸣。
在引入《第一课童年》这首歌曲时,可以请孩子们回忆自己小学一年级时的经历。
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记得第一节什么课吗?当时的心情如何?有没有教师或同学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老师可以邀请孩子们分享一下自己最快乐的童年经历。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们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激发出孩子们在情感上与歌曲产生的共鸣。
二、欣赏:从整体到细节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点环节。
但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并不一定能够准确地听出哪些是旋律、哪些是节奏、哪些是和声等音乐元素。
在欣赏《第一课童年》时,可以从整体到细节进行讲解。
具体而言,可以让孩子们听整首歌曲,再逐句分析,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的意思。
接着,可以教授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并且请孩子们跟着节奏拍手或拍脚,从而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可以介绍歌曲中的和声,并引导孩子们一起唱出和声部分,体会和声之美。
三、创意活动:让孩子动起来创意活动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
在教授《第一课童年》这首歌曲时,可以引入一些创意活动,让孩子们动起来。
比如,可以将歌曲分为两部分,让孩子们分组对唱;或者可以邀请孩子们一起编一个简单的舞蹈表演,搭配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又或者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个“童年画展”,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童年,并且搭配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从而表现出画作的情感和气氛。
四、延伸拓展:多元化呈现延伸拓展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音乐,创造出更多的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第一课《童年》【教学总目标】《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犹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从音乐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流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有感情地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钢琴曲《童年的回忆》童心音乐会。
创编歌词【教学目的】通过一些反映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歌曲,和孩子们一起体会童年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让学生对比(明朗欢快)、(温柔甜美)在速度上和听觉上有哪些不同。
进行歌曲中歌词的简单创作,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教材分析】《童年的回忆》通俗钢琴曲,法国作曲家图森的作品。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
A段旋律上行和下行交替,不断流动,显得明朗活泼,勾起人们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
B段节奏舒展,充满了温馨亲切的情感。
C段再度奏出A段欢快的旋律,乐曲进入再现部分,最后再度奏出B段的抒情旋律,主和弦的三音使童年的回忆绵绵不断。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两种不同情绪、不同节奏的音乐旋律并用简单的动作来加以表示。
歌词的创作。
【教具】钢琴自制多媒体课件红、蓝两色水彩笔【课型】欣赏综合课【教法】启发、游戏式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着音乐进教室,师生互问好!二、导入课题(师)导入:教师讲述自己童年生活中美好、快乐的趣事,展现一幅美妙的童年画卷。
(生)谈谈自己童年中感到快乐、幸福的事,并说说自己的理想。
师)揭示课题—《童年》【多媒体】三、新授1.多媒体播放两首耳熟能详的童年歌谣,揭示两种不同的节奏(明朗欢快)、(温柔甜美)明朗欢快温柔甜美【多媒体展示】2.师弹奏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并对歌曲的曲作者和乐曲内容做简单的介绍。
3.生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旋律中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乐情绪。
课题第一课童年______________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冋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 •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
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 •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二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 •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 )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 拍的强弱感。
‘ LU'哼唱。
4 )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 •学生跟唱曲谱
5. 各种方法练习曲谱
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
6. 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饲养的香味” 等情境练习。
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7 •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