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4.95 KB
- 文档页数:2
皂荚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皂荚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又名皂子、大皂角,属于豆科植物。
它的种子是药用部位,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中。
皂荚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在中药学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1. 祛病毒、杀真菌作用•皂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对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皂荚对真菌也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杀死皮肤上的真菌,对于细菌感染、湿疹、痤疮等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
2. 清热解毒、消肿作用•皂荚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轻发热、口舌生疮等症状。
•皂荚还含有皂苷类物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消肿作用,对于水肿、淤血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祛湿利水、通便作用•皂荚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和浮肿的症状。
•皂荚中的皂苷类成分还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具有一定的通便作用,对于便秘、大便干燥等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4. 抗氧化、抑制肿瘤作用•皂荚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抗癌的作用。
•皂荚中的活性成分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效果。
5. 抗菌、消炎作用•皂荚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皂荚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对于炎症引起的症状如红肿、疼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 促进伤口愈合、敛疮作用•皂荚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加速组织修复,对于各种创伤和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皂荚还具有敛疮作用,可以收敛伤口,减轻渗液和出血,促进疮口的愈合。
7. 养发、防脱发作用•皂荚中的成分对头发有滋养作用,可以增强发根的营养供应,保持头发的健康。
•皂荚还可以调节头皮的油脂分泌,减少头皮屑和防止脱发,对于发质不佳、脱发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注意事项•皂荚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使用时应按照医嘱进行,不要随意滥用。
皂荚的功能主治作用简介皂荚,又称天然皂荚、皂瓤。
是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果实,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皂荚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皂荚的主要功能和主治作用。
1. 清洁作用皂荚含有丰富的皂角苷,具有很强的清洁作用。
其天然的碱性成分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使肌肤清爽洁净。
皂荚还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起到消炎抗菌的作用,常用于制作洗发露、沐浴露和洗手液等个人清洁用品。
- 清洁皮肤使用皂荚制成的香皂或洗面奶,能深层清洁皮肤,减少暗疮和粉刺的产生,保持皮肤清爽和光滑。
- 洗发去油因为皂荚具有强力去除油脂的作用,适合用于洗发水的配方,能洗净头皮上的油脂,保持头发清爽和柔软。
2. 祛湿作用皂荚具有祛湿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中医认为湿气蕴结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皂荚内含有的皂角苷具有驱除湿气的效果。
常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和湿痰等病症。
- 治疗湿疹和荨麻疹皂荚煎剂可以用于外用湿疹和荨麻疹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瘙痒感。
- 驱散湿气中医认为湿气蕴结会导致关节疼痛和运动不便等问题,皂荚的食用和外用能够帮助驱除体内的湿气,缓解相关症状。
3. 消炎抗菌作用由于皂荚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能力,因此常用于治疗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皂荚中的皂角苷能杀灭细菌和真菌,减少炎症的发生。
- 抗菌消炎皂荚煎剂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症状的缓解。
- 防止感染皂荚的外用处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并减少疤痕的形成。
4. 抗氧化作用皂荚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等,能有效中和自由基,减缓皮肤的老化过程,保持皮肤年轻和健康。
- 抗衰老皂荚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少皮肤的皱纹和色斑,延缓皮肤的衰老。
- 增强免疫皂荚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 保湿作用皂荚具有良好的保湿作用,能够促进皮肤保持水分,避免皮肤干燥和脱屑。
- 保湿护肤常用的皂荚面霜和乳液能够有效滋润皮肤,提高皮肤的水分含量,让肌肤保持娇嫩和光滑。
皂荚【性状】(l)皂荚果实呈扁长的剑鞘状而略弯曲.长15-20cm,宽2-3.5cm,厚0.8-1.5cm,表面深紫棕色至黑棕色,被灰色粉霜,种子所在处隆起,基部渐狭而略弯,有短果柄或果柄痕。
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摇之有响声,质硬,剖开后,果皮断面黄色,纤维性。
种子多数,扁椭圆形,黄棕色,光滑。
气特异,有强烈刺激性,粉末嗅之有催嚏性,味辛辣。
以肥厚、色紫褐者为佳。
(2)猪牙皂果实国柱形,略扁,弯曲作镰刀状,长4-12cm,直径0.5-1.2cm。
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疣状突起及线状或网状裂纹,先端有鸟喙状花柱残基,基部具果梗痕。
质硬脆,断面棕黄色,外果皮革质,中果皮纤维性,内果皮粉性,中间疏松,有灰绿色或淡棕黄色丝状物。
纵向剖开可见整齐的凹窝,偶有发育不全的种子.气微、有刺激性,味微苦、辛,粉末有催嚏性。
以个小、饱满、色紫黑、有光泽、肉多而粘、断面淡绿色者为佳。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捣碎。
【性味】辛,温,微毒。
【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风痰,除湿毒,杀虫。
治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
《本草图经》:"疏风气。
"【用法用量】内服:1-3g,多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搐鼻;或煎水洗;或研末掺或调敷;或熬膏涂;或烧烟熏。
【注意】孕妇忌服。
【毒性】对鱼类的毒性很强,高等动物对它一般很少吸收,故主要为对局部粘膜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等。
但如服用剂量过大或胃肠粘膜有损伤或注射给药,均可产生全身毒性,血细胞溶解;特别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先痉挛,后麻痹,呼吸中枢麻痹即导致死亡。
国内曾报告有服皂荚煎剂(200g加老醋1杯)中毒死亡者。
大量皂荚中所含之皂甙不仅刺激胃肠粘膜,10分钟后即呕吐,以后有腹泻;而且腐蚀胃粘膜,发生吸收中毒。
【美容应用】1身、面发肿。
用皂荚去皮炙黄。
锉取三升,放酒一斗中浸透后煮沸。
植物名称:皂荚
植物名称:皂荚
拉丁文名:Gleditsiasimensislam
别名:皂角。
科属:豆科、皂荚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30m,树干皮灰黑色,浅纵裂,干及枝条常具刺,刺圆锥状多分枝,粗而硬直,小枝灰绿色,皮孔显著,冬芽常叠生,一回偶数羽状复叶,有互生小叶3-7对,小叶长卵形,先端钝圆,基部圆形,稍偏斜,薄革质,缘有细齿,背面中脉两侧及叶柄被白色短柔毛,杂性花,腋生,总状花序,花梗密被绒毛,花萼钟状被绒毛,花黄白色,萼瓣均4数。
荚果平直肥厚,长达10-20厘米,不扭曲,熟时黑色,被霜粉,花期5-6月,果熟9-10月。
产地习性: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分布极广,自中国北部至南部及西南均有分布。
多生于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区。
但在温暖地区可分布在海拔1600米处。
生态习性: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
皂荚的生长速度慢但寿命很长,可达六七百年。
属于深根性树种。
需要6-8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果。
但是其结实期可长达数百年。
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繁殖:播种繁殖。
冬季混沙贮藏,翌年春季温床催芽。
园林用途:皂荚冠大荫浓,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
另外、皂荚果实富含胰皂质,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种子榨油可作润滑剂及制肥皂,药用有治癣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叶、荚煮水还可杀红蜘蛛。
皂荚木材坚硬,耐腐耐磨,但易开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浓郁的气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与桩,器物上的把与柄等。
日期:CATALOGUE目录•植物学概述•皂荚的植物学特性•皂荚的应用•皂荚的种植与养护•皂荚的科研价值•皂荚的文化价值植物学概述01CATALOGUE界:植物界科:豆科属:皂荚属种:皂荚01020304皂荚原产于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起源因其荚果具有肥皂一样的泡沫,故得名“皂荚”命名皂荚在传统中医中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传统应用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园林价值植物重要性01020304皂荚树干高大,材质坚硬,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优良材料皂荚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对改善土壤和水质有积极作用皂荚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祛痰、止咳、润肺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皂荚树形优美,叶绿花黄,是很好的观赏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皂荚的植物学特性02CATALOGUE树皮灰白色,光滑或有纵裂纹。
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6-16片,小叶呈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
果实为荚果,呈扁圆形或圆柱形,革质,成熟时深褐色。
皂荚属植物为常绿或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
枝条上有刺,小枝上的刺初始柔软,老树上的刺坚硬。
皂荚花为黄色或黄绿色,花萼钟状,花瓣为披针形。
010203040506形态特征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能在较阴湿的环境中生长。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佳。
皂荚适应性强,生长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区。
生长环境皂荚主要通过播种和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秋季采收成熟的皂荚果实,剥出种子,晾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以加快种子的萌发速度和提高发芽率。
分株繁殖:利用皂荚树根部萌发的能力,将树干基部周围的根蘖苗挖出,移植到其他地方进行培育,形成新的植株。
繁殖方法皂荚的应用03CATALOGUE皂荚木纹理细腻、硬度高,适合制作高档家具。
家具制造建筑材料工艺品制作皂荚木耐腐蚀、耐磨损,可用来制作桥梁、房屋等建筑的材料。
皂荚木质量轻、纹理美观,可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
030201木材应用皂荚刺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疽、疔疮等症。
皂荚药材名称:皂荚[毒]拼音名称:ZAOJIA别名:鸡栖子、皂角、大皂荚、长皂荚、悬刀、长皂角、大皂角、乌犀、水皂角、田皂角、关门草、水通草、金豆子。
科属: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产地:主产于四川、河北、陕西、河南等地。
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性味:[性味、归经]辛、咸,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中成药:共有4种中成药使用皂荚:气管炎橡胶膏(咳喘橡胶膏)利胆石颗粒止痛消炎软膏气管炎橡胶膏止痛消炎软膏应用:1、顽痰阻肺,咳喘痰多。
本品辛能通利气道,咸能软化胶结之痰,故顽痰胶阻于肺见咳逆上气,时吐稠痰,难以平卧者宜用之,可单味研末,以蜜为丸,枣汤送服,即《金匮要略》皂荚丸。
近代有以本品配麻黄,猪胆汁制成片剂,治咳喘痰多者。
2、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痰盛。
本品味辛而性窜,入鼻则嚏,入喉则吐,能开噤通窍,故如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等痰涎壅盛,关窍阻闭者可用之。
若配细辛共研为散,吹鼻取嚏,即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或配明矾为散,温水调服,涌吐痰涎,而达豁痰开窍醒神之效,即稀涎散(《传家秘宝》)。
此外,本品熬膏外敷可治疮肿未溃者,有散结消肿之效;以陈醋浸泡后研未调涂,可治皮癣,有祛风杀虫止痒之功。
又本品味辛,能“通肺及大肠气”,而有通便作用,治便秘,可单用,也可配细辛研末,加蜂蜜调匀,制成栓剂用。
配伍效用:1、皂荚配伍半夏:皂荚辛温,有小毒,祛风痰、除湿毒,功擅通关开窍;半夏辛温,有毒,长于燥湿化痰、降气、消痞、散结。
二者合用,有降气散结、祛痰开窍之功效,用于治疗痰湿壅滞之胸闷咳喘、痰多质黏咯吐不利;中风痰厥证见卒然昏迷、口噤不开、喉中痰鸣有声者。
2、皂荚配伍细辛:皂荚辛温,祛风痰、通关开窍;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宣肺开郁、利气开窍。
二者合用,共奏宣肺化痰开窍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风或痰厥之证见卒然昏迷、口噤不开、口流痰涎者。
3、皂荚配伍明矾:皂荚味辛性温,祛风痰、除湿毒,擅化胶固之痰而开闭通窍;明矾酸涩性寒,解毒、燥湿、清热消痰,长于吐利风热之痰涎。
中药“温化寒痰药”——皂荚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成熟果实和不育果实。
前者称大皂角,后者称猪牙皂,又称小皂荚。
主产于四川、山东、陕西、湖北、河南。
大皂角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猪牙皂在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大皂角气特异,有刺激性,味辛辣;猪牙皂气微,有刺激性,味先甜而后辣。
以饱满,色紫褐,有光泽者为佳。
生用,用时捣碎。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咸,温;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具有祛痰开窍,散结消肿之功效。
用法用量:1~1.5克,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走窜之性极强,非顽痰实证体壮者不宜轻投。
内服剂量不宜过大,过量易引起呕吐、腹泻。
孕妇及咳血、吐血者忌服。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牙皂味辛,通关利窍,敷肿痛消,吐风痰妙。
三、临床应用1.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痰阻喉痹本品味辛而性窜,入鼻则嚏,入喉则吐,能祛痰通窍开噤,故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等痰涎壅盛,关窍阻闭者均可用之。
若与细辛共研为散,吹鼻取嚏,即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或配明矾为散,温水调服,涌吐痰涎,以达豁痰开窍醒神之效2.顽痰喘咳,咳痰不爽本品辛能通利气道,咸能软化胶结之痰,故顽痰胶阻于肺,症见咳逆上气,胸闷,时吐稠痰,难以平卧者宜用之,可单味研末,以蜜为丸,枣汤送服,即《金匮要略》皂荚丸。
近代有以本品配麻黄、猪胆汁制成片剂,治咳喘痰多。
其治顽痰塞盛之功,正如徐灵胎所言:“稠痰黏肺,不能清涤,非此不可。
”3.大便燥结本品味辛,能“通肺及大肠气”而通便。
治大便燥秘,可单用,也可配细辛研末,加蜂蜜调匀,制成栓剂,塞入肛门。
4.痈肿本品外用有散结消肿之效,熬膏外敷可治疮肿未溃者。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三萜皂苷类成分,共有19种五环三萜型皂荚皂苷成分;还含鞣质、蜡酸、甾醇等;种子内胚乳含半乳糖与甘露糖组成的多糖。
2.药理作用本品能刺激胃黏膜而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黏液的分泌,产生祛痰作用。
207、皂荚(辛咸温,通窍破坚,专清焦痰)原文:味辛,咸,温,有小毒。
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
生川谷。
注解:1、皂荚:辛咸温,通窍搜风拔毒杀虫要药,主风痹死肌,消痰涎,破坚症,治肠痈腹痛,溃散疮疡。
2、强碱性。
过去皂荚用洗衣服,专清肺里浓痰、浊痰、陈痰、焦痰(戒烟用皂角要配合大枣)。
烟熏久痢脱肛(收口),明目益精、腹胀满,消谷,肠子化脓。
3、味辛,性温;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开窍。
临床用名皂荚。
入经络:手太阴肺经应用方剂:戒烟汤(烟瘾难戒)、皂荚丸主治:皂荚为通窍搜风拔毒杀虫要药,主风痹死肌,消痰涎,破坚症,治肠痈腹痛,溃散疮疡。
药性: 味辛温禁忌:药性颇峻,中病即止,凡由阴虚火炎,煎熬成痰,热极生风,至卒然仆蹶,不可遽用稀涎,耗其津液,致经络无以营养,为拘挛偏废之病,孕妇亦忌,畏空青人参苦参,伏丹砂粉霜硫黄磠砂。
引述:【别录】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
【甄权】破坚症腹中痛,能堕胎,又将浸酒中取尽其精,煎成膏涂帛,贴一切肿痛。
【大明】通关节,头风,消痰杀虫,治骨蒸,开胃,中风口噤。
【宗奭】溽暑久雨时,合苍术烧烟辟瘟疫邪湿气。
【汪机】烧烟熏久痢脱肛。
【倪纪】皂角刺——即皂树刺,味辛性温,无毒,主通关窍,消痈疽,搜风,杀虫,治风疠,腹内生疮,妇人妒乳,胎衣不下。
功同皂荚而力更锋锐,能直达病所,通风涎咽喉阻塞、治痈疽未溃均妙,痈疽已溃者、气虚者与孕妇均禁用。
应用与比较:1、桔梗去寒痰,南星去热痰。
湿热的痰:半夏3、皂荚22、肺热焦痰、胶痰:皂荚丸。
3、去肺中湿热的痰:半夏3﹐皂荚2;4、戒烟的人通常会发胖用皂荚丸,或者用苦参配在汤剂里面,加黄芩黄连这些药,把肺里面清掉,加一些五味子、麦门冬把津液补回去,意思就是说把汽车水箱修理好。
然后利用心脏到小肠的温度,把小肠温度增加以后,周围的脂肪就会燃烧掉。
皂荚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皂荚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科学名称为Sapindus mukorossi。
它属于无患子科植物,是一种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皂荚的果实是其主要的药用部位,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效果。
本文将介绍皂荚的主要功能和主治效果。
功能主治1.清洁和去油–皂荚具有良好的清洁功效,可以去除皮肤和头发上的污垢和油脂,使皮肤和头发保持清爽。
因此,皂荚被广泛用于制作洗发水、沐浴露和洗衣液等清洁产品。
2.抗菌和杀虫–皂荚中含有丰富的皂素成分,具有抗菌和杀虫作用。
通过使用含有皂荚提取物的清洁产品,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虫类,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3.促进愈合和消炎–皂荚具有消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减轻炎症症状。
因此,皂荚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和护肤品中,用于治疗和预防皮肤炎症等问题。
4.调节油脂分泌–皂荚中的皂素成分可以调节皮肤的油脂分泌,使油性皮肤变得更加平衡,减少痤疮和粉刺的发生。
因此,使用含有皂荚成分的护肤品可以帮助改善油性皮肤的问题。
5.抗氧化–皂荚中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过程。
通过饮用含有皂荚提取物的茶水,可以提供抗氧化的保护,有益于身体健康。
6.防治头皮问题–皂荚具有良好的清洁功效和抗菌作用,可以帮助防治头皮屑、头痒等头皮问题。
使用含有皂荚提取物的洗发水可以有效清洁头皮,保护头皮健康。
7.抗炎和止痒–皂荚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止痒的作用,可以缓解皮肤的炎症和瘙痒感。
因此,皂荚被广泛应用于抗痒和抗敏感产品中,可以舒缓过敏等皮肤问题。
8.去除污染物–皂荚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
通过使用含有皂荚提取物的洗涤剂,可以有效去除衣物和其他物品上的污染物。
以上就是皂荚的主要功能和主治效果的介绍。
皂荚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具有多种良好的特性,可以应用于个人护理和清洁产品,对人体和环境都很友好。
但是,使用皂荚产品时也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使用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皂荚属简介
目录
•1拼音
•2中文名
•3拼音名
•4拉丁名
•5中国植物志
•6描述
•7属下物种
1拼音
zào jiá shǔ
2中文名
皂荚属
3拼音名
zaojiashu
4拉丁名
Gleditsia
5中国植物志
39:80
6描述
Gleditsis L. 皂荚属,云实科,约16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6种,广布于南北各省区,材坚而耐腐,纹理粗糙,供器具和薪炭用;荚供洗濯用代肥皂,并入药;倘密植而加修剪为一很好的防风树和绿篱。
落叶乔木或灌木;干和枝有单生或分枝的粗刺;叶互生,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托叶早落;小叶多数,近对生或互生,常有不规则的钝齿或细齿;花杂性或单性异株,组成侧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很少为圆锥花序;萼片和花瓣8-5;雄蕊6-10,伸出,花药丁字着生;子房有胚珠2至多颗,柱头大2荚果扁平,大而不开裂或迟裂,有种子1至多颗。
7属下物种
滇皂荚、华南皂荚、美国皂荚、日本皂荚、绒毛皂荚、山皂荚、山皂荚(原变种)、小果皂荚、野皂荚、皂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园林绿化植物皂荚的繁殖育苗技术园林绿化是我们环境美化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植物则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皂荚作为一种优秀的绿化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拥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很好的防护性,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并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皂荚的繁殖育苗技术,以便广大园林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这种植物,并展开更加友好环境绿化活动。
一、皂荚的概述皂荚(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属于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是一种常绿乔木。
其树皮光滑,树冠高大而宽阔,树干直径较大且粗壮,枝条较平展,叶片为复叶,纸质,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夏秋盛开小而白的花朵,被广泛用作绿化树种。
二、皂荚的繁殖方式皂荚的繁殖方式有三种:子实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
1.子实繁殖自然垂直生育的皂荚果实处于成熟时期时,含水量较低,果实色泽海蓝色。
在地面或人工采摘,去壳、拣净种子,洁净后待晾晒至自然放开后记在备用。
皂荚的种子在种子内深藏,发芽非常缓慢,植株的生长期也比较长。
在栽植过程中,可以将种子放在沙土中浸泡,以促进芽的萌发。
2.扦插繁殖皂荚的扦插繁殖方法可以使用半老木和年轻幼枝。
在6-8月份的时候进行扦插,将扦插条从枝条上切下,并用清水清洗,在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条件下,放置于半阴处,经过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后,可以看到扦插条上有一些新生芽。
在这个时候,可以将扦插条直接移植到土壤里成长。
3.嫁接繁殖皂荚的嫁接繁殖法是在春秋两季根状茎状或新梢上嫁接使用。
对于皂荚的嫁接繁殖,可以采用常规的芽接和台接的方式。
嫁接过程需要注意掌握嫁接的时间,避免高温和湿度过大会影响愈伤和成功率。
三、皂荚的育苗技术1.育苗场地选址为了保证皂荚的正常生长,育苗场地需要选在坡地或者南向阳面。
场地的土壤要求肥沃且透气性较好,同时需要注意地下水位和排水路线的规划。
2.基质种植在育苗过程中,种植基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通常可以使用1:4的腐熟庭园土与腐叶、泥炭、珍珠岩配合,形成适宜的育苗环境。
皂荚的功效与作用,皂角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皂荚,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所结果实。
皂荚果可用于洗涤用品、化妆品、保健品、以及医药食品;皂荚内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一种植物胶(瓜尔豆胶)是重要的战略原料;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皂荚辛、咸,温,有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的功效。
皂荚基本信息【别名】皂角,大皂荚,鸡栖子、悬刀、乌犀。
【来源产地】中药皂荚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的果实,又名皂角,形扁长者,称为大皂荚;其植株受伤后所结的小型果实,弯曲成月牙形,称猪牙皂,又称小皂荚,均入药。
主产于四川、河北、陕西、河南等地。
皂荚(皂角)【采收炮制】秋季采摘成熟果实。
以肥厚,饱满,质坚,色紫褐者为佳。
晒干、切片(不去种子)生用,或炒用。
【性状性味】辛、咸,温;有小毒。
主归肺、大肠经。
皂荚功效与作用【传统应用】一、咳痰喘本品辛能通利气道,咸能软化胶结之痰,故咳逆上气,时叶稠痰,难以平卧者,可用皂荚研末,以蜜为丸,枣汤送服,即《金贾要略》皂荚丸。
近代有以本品配麻黄,猪胆汁制成片剂,治咳喘痰多者。
二、痰盛关窍阻闭证皂荚味辛而性窜,人鼻则嚏,人喉则吐,能开噤通窍。
故如中风、痰厥、癫痫、喉痹等痰涎壅盛者可之。
若配细辛共研为散,吹鼻取嚏,如《医方易简新编》通关散。
或配明矾为散,温水调服,涌吐痰涎,而达豁痰开窍醒神之效,如《圣济总录》急教稀涎散。
三、痈疽疮毒以皂荚,醋煮烂,研膏、敷之,如《仁斋直指方》方。
四、皮肤瘙痒诸证皂荚能祛风杀虫止痒,治皮肤搔痒诸证,如治大风诸癞的(《仁斋直指方》皂荚丸)。
此外,近代又有治便秘和轻症动力性肠梗阻。
【现代研究】一、化学成分皂英主要含三萜皂、鞣质,还含蜡醇、廿九烷、豆甾醉、谷甾醇等。
二、药理作用皂荚含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物的增多,产生祛痰作用(恶心性祛痰药)。
皂荚对某此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其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某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生态经济型值得大力推广的树种:皂荚皂荚为高大乔木,盛果期有200年,是一种在我国有广阔发展潜力的生态经济型多用途树种。
皂荚耐旱节水,根系发达,适生于无霜期不少于180天、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0℃、光照不少于2400小时、降雨量不超过800毫米的区域。
皂荚耐热、抗寒、抗污染,是用于城乡景观林和道路绿化的好树种,也是重要的绿篱树种。
皂荚能固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综合价值高,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优选树种,能较好地改良土壤,与松树混交可抑制松毛虫的发生。
皂荚树生长较快,木材物理性质好,较坚硬,是优良的工艺材和蜜源树种。
我国对植物胶的年需求量在4万吨以上,但我国年产量不足3000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除用耗费大量粮食生产的相关物质作为代用品外,每年还要花4亿元的资金从国外进口瓜尔胶。
而我国科学家从皂荚种子中分离出来的皂荚植物胶与进口的瓜尔胶具有相似的胶体性质,并且皂荚种子含胶量高达30%―40%,远远高于草本植物的含胶量。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东欧国家等纷纷建起了皂荚园,像栽植果树一样培育皂荚,皂荚的栽培也逐渐走向品种化。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经过近10年的勘察、田间试验和分析,搞清了皂荚在中国北方的分布状况,构建了皂荚北方产区的核心群体,选出了4个优良种质,并进行了异地保存和种子的低温保存。
皂荚亦“皂角树”。
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植物(苏木亚科)。
落叶乔木,高达30米,有粗状分枝的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3―7对,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钝锯齿。
春季开黄白色花,杂性,总状花序腋生。
荚果带状,棕黑色,微肥厚,长可达30厘米以上。
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
皂荚树木材坚实,纹理细,供制家俱。
荚果富含胰皂质,是优质天然洗涤剂。
中医学上以荚、子与刺入药,荚有小毒,功能祛痰、开窍,主治痰多咳喘、中风口噤,癫痫等症;种子功能润肠通便,主治肠燥便秘;刺功能托毒、排脓、主治痈肿疮毒。
皂荚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30m,树干皮灰黑色,浅纵裂,干及枝条常具刺,刺圆锥状多分枝,粗而硬直,小枝灰绿色,皮孔显著,冬芽常叠生,一回偶数羽状复叶,有互生小叶3-7对,小叶长卵形,先端钝圆,基部圆形,稍偏斜,薄革质,缘有细齿,背面中脉两侧及叶柄被白色短柔毛,杂性花,腋生,总状花序,花梗密被绒毛,花萼钟状被绒毛,花黄白色,萼瓣均4数。
荚果平直肥厚,长达10-20厘米,不扭曲,熟时黑色,被霜粉,花期5-6月,果熟9-10月。
皂荚品种介绍1.山皂荚(G.melanacanthaTangetWang):其主要特征为小枝灰绿色,无毛,分枝状刺,但微压扁,黑棕色。
一回羽状复叶,有小叶6-22枚,缘具细圆锯齿。
雌雄异株,荚果条形,纸质、棕黑色、扭曲,长达20-30厘米。
2.日本皂荚(G.japonicaMiq.):近似山皂荚,与山皂荚的主要区别为本种小枝绿褐色至赤褐色。
小叶较山皂荚明显大而厚,新枝上叶多呈二回羽状复叶,荚果长而扁圆平、扭曲、且有泡状隆起。
3.猪牙皂(G.officinalisHemsl):本种近似皂荚,干皮深灰黑色,纵裂较深,刺单一或分枝,呈圆锥状,赤褐色,常见在老枝分叉处密集生长,小枝灰色,皮孔显著,一回偶数羽状复叶,有小叶6-16枚,缘具不规则细锯齿,小叶柄深褐色密被绒毛。
荚果两型:小果镰刀状,肥厚无种子;大果扁平、直或略弯,有种子数粒。
大、小果均具长喙。
熟后红棕色被霜粉。
山东邹城特产树种,荚果入药。
4.野皂荚(G.heterophyllaBunge):多为灌木,树皮灰色。
多二分枝刺,细而短。
当年生枝密被灰黄色短柔毛,一或二回羽状复叶,不占10-28枚,叶片较小,长仅0.8-1.2厘米,腋生或顶生穗状花序,花白色,荚果具长柄,长椭圆形,扁而薄,具喙尖,熟后红褐色,有种子1-3粒,多用作绿篱。
皂荚简介
皂荚(学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荚树、皂角等,属蔷薇目,豆科落叶乔木或小乔木,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cm;小叶柄长1~2(5)mm,被短柔毛。
花杂性,黄白色,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mm,宽8~9mm,花期3~5月;果期5~12月。
[1]
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
此外,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瓜尔豆胶;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皂荚树的荚果、种子、枝刺等均可入药,荚果入药可祛痰、利尿;种子入药可治癣和通便秘;皂刺入药可活血并治疮癣,皂荚树以果实、种子入药。
皂荚含三萜皂甙(皂荚甙、皂荚皂甙)、鞣质、蜡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
有祛痰、开窍的功能。
皂荚中所含有的皂苷素是三萜烯类和低聚糖,有消炎、抗溃疡、抗病变效果,还有抗癌和提高艾滋病免疫力等功效。
皂荚的根、茎、叶可生产清热解毒的中药口服液。
[7]
《药典》。
【水药】端皂角,天丁:果实治痰涎壅塞;将枸橙刺和皂角刺插在猪肝上蒸,内服猪肝,治肝炎《水医药》。
【壮药】马驴角刺荚(忻城语):嫩刺外用治疮毒《桂药编》。
【白药】皂角刺,天丁,皂丁:干燥棘刺治痈肿疔毒未溃,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大理资志》。
【蒙药】寸都茵-乌日格斯:棘刺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外治疮癣;果实用于卒然昏迷,口噤不开,喉中痰壅,支气管哮喘,便秘,颈淋巴结结核:东嘎,嘎亥-寸都,不育果实:用于突然昏厥,中风牙关紧闭,喘咳痰壅;癫痫:外治痈疮肿毒《蒙药》。
【苗药】皂角树,皂角:果实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湘蓝考》。
Bid zob kud比皂哭,Bel det clef sad bil波豆底沙碧,Bol zend lef播整陆:棘刺治疗各种痈肿,疮毒,治疗缩舌症《苗医药》。
【土家药】罩嘎(zhao ga):刺、叶及果治疗皮肤疥癣,痒疹,奶痈,灭蛆《土家药》。
[9]
刺(皂角刺):辛、咸,温。
搜风,化痰,托毒。
用于痈肿,疮毒,胞衣不下,疮癣。
荚果(大皂角):辛,温。
有小毒。
开窍,祛痰,解毒。
用于中风口噤,喘咳痰壅,癫痫,痈疮中毒。
不育荚果(猪牙皂):辛,温。
有小毒。
开窍,消痰,搜风,杀虫。
用于中风口噤,风痫,痰喘,疥癣肿毒。
种子(皂荚子):辛,温。
有小毒。
搜风,祛痰,开窍。
用于中风口噤,痰鸣喘咳,喉痹,疮癣肿毒。
[9]
生态价值
皂荚树为生态经济型树种,耐旱节水,根系发达,可用做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
皂荚树耐热、耐寒抗污染,可用于城乡景观林、道路绿化。
皂荚树具有固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综合价值,是退耕还林的首选树种。
用皂荚营造草原防护林能有效防止牧畜破坏,是林牧结合的优选树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