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及其伪品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2
中药材常见伪品1银柴胡与柴胡●中国药典规定,柴胡药材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 B.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银柴胡为较常用中药。
其名始见于《本草纲目》“柴胡”项下,之后的古本草均列于柴胡项下,并未分条,直至清代一些本草中才由柴胡项下分出,作为单项叙述。
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
2柴胡Bupleurumchinense DC3柴胡-栽培品柴胡4柴胡-北柴胡●色较深,栽培品浅。
●断面纤维性强,层裂明显。
柴胡(北柴胡)切面观5柴胡-北柴胡●断面纤维性强。
层裂状。
●木纤维群明显,层状。
6柴胡-南柴胡(红柴胡)●细,质稍密。
●断面柴性弱,切面显轮状。
狭叶柴胡(南柴胡)7柴胡-南柴胡●南柴胡(狭叶柴胡)细,质稍密。
●断面柴性弱,切面显轮状。
●皮部与木部有“界限”。
●根皮紧贴,根头有横纹。
近新鲜的南柴胡8柴胡-“苗杆切片”9柴胡 柴胡地上茎杆部分。
10柴胡-大叶柴胡 伞形科植物大叶柴胡B. yinchowense 的根。
根茎密生环节,断面黄白色,中空。
环节多中空11柴胡-大叶柴胡 大叶柴胡饮片12常见伪品叶柴胡锥叶柴胡B.bicaule Helm.色黑,丛生纤维状的地上残基,头部多分枝,具明显的败油气。
13柴胡-锥叶柴胡14柴胡-小叶黑柴胡 根呈圆柱形,短小,略弯曲,根头稍膨大,残留数个茎基和绿色叶基,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皮松,质松脆,断面平坦。
15柴胡-“西藏柴胡”膜缘柴胡(竹叶柴胡)的变种?16见伪品还阳参弯茎还阳参(菊科)Crepis flexuosa (DC.) Benth. Et Hook. f.的根及根茎。
主要特点:主根下部无分枝,断面不显纤维性,木部不为同心环状,而为放射状,苦味重。
不具油室,而具乳汁管细胞,木质部呈分支排列。
一个中药中的“手术刀”:皂角刺
分享一个中药中的“手术刀”,其刺锋利无比,朝天向上刺,其气刚硬威猛,凡是壅塞不通、脓肿不溃,其锋锐之气能直达病所溃痈散肿。
主要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因其消肿排脓于无形,若配伍精当对人体无不良影响,所以也有“代刀”的美名,它就是皂角刺,又名天丁,外用疥癣麻风。
《本经逢原》谓天丁“其性善开泄也”。
《中药新用》谓“复方中重用皂角刺治疗纤维瘤及其它腹腔肿瘤属实证者,有较好疗效。
”《用药心得十讲》谓“皂角刺偏用于活血、散结。
”
胡慧明老师用柴胡,白芍,大量皂角刺,生甘草组成“消痈汤”,谓:此方重用皂角刺,取其消散力甚大,其药辛散温通,性较锐利,治痈疽肿毒,未成脓者促其消散,是治疗痈疽肿毒初起的主要方剂。
李幼安教授也爱重用天丁,常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大量天丁治疗慢性乳腺病有乳房肿块、经前胀痛者,谓奇效如神!
湖南名老中医欧阳勋老师大爱二妙神粥,谓其功效不可思议。
二妙神粥是《桂香室随笔》记录的一则食疗验方,用生黄芪、皂角刺加水浓煎,取汁去渣,再将药汁加水适量入米煮成粥代餐。
主治肠粘连腹痛及妇科盆腔炎腹痛,均有极理想的疗效。
赵振民教授曾用天丁配伍治愈过腹腔肿瘤,说:在临床上如果遇到肿瘤病人,无论其性质良恶,建议适当应用一些皂角刺,发挥其消痈肿、破癥积之专长,毋使良药埋没。
附:《经验方》中记载,治腹内生疮在肠脏,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汤温服,不能饮酒者,用水煎亦可。
《医学入门》: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
《本经逢原》气虚者慎勿误用,恐透表过锐反生虚泡也。
肿疡服之即消,溃疡服之难敛,以其性善开泄也。
序号品种序号品种序号品种1人参与伪劣品2天麻与伪劣品3川贝母与伪劣品正品生晒参、红参、参须、山参冬麻、春麻、子麻、野生天麻松贝、青贝、炉贝伪品华山参、桔梗根、商陆、野缸豆根、栌兰根、紫茉莉根大丽菊根、蟹甲草根、菊芋根、赤袍根、芋头、芭蕉芋根茎、马铃薯加工品浙贝分鳞茎繁殖品伊贝母、新疆贝母、皖贝母、益辟坚、老鸦瓣鳞茎、土贝母、唐菖蒲(鸢尾科)劣品提取过的人参硫磺熏蒸过人参、拼接人参和工艺参硫磺熏蒸过天麻霉变天麻虫蛀、变色品4大黄与伪劣品5黄芪与伪劣品6巴戟天与伪劣品正品川大黄、北大黄(唐古特、掌叶)绵黄芪(药材及不同规格饮片、压片)巴戟天伪品土大黄(酸膜属、大黄属波叶组,河套大黄等)圆叶锦葵根、紫苜蓿根、兰花棘豆根、棉花根、锦鸡儿根羊角藤、铁箍散、虎刺、白木通劣品虫蛀霉变品非道地产区黄芪、虫蛀变色硫熏品7柴胡与伪劣品8三七与伪劣品9何首乌与伪劣品正品柴胡(南北柴胡)三七、三七剪口何首乌习用品红柴胡、柴胡苗白首乌伪品大叶柴胡景天三七、菊三七、藤三七、莪术加工品人工制首乌(淀粉染色)、翼蓼(红药子)、毛脉蓼(朱砂七)劣品非药用部位、杂质超标品病虫害三七10绵马贯众与伪品11西洋参与伪劣品12延胡索与伪劣品正品绵马贯众国产、进口西洋参、西洋参芦头延胡索习用品紫萁、小贯众等紫堇属大叶延胡索、齿瓣延胡索、东北延胡索等根茎伪品鳞毛蕨科、球子蕨科等根茎人参加工品夏天无劣品放置时间过久的绵马贯众提取过的干燥品、机器压制西洋参掺杂染色石子13山药与伪劣品14半夏与伪劣品15羌活与伪劣品正品怀山药、广山药半夏及炮制品种(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羌活习用云南羌活、新疆羌活、品龙头羌、蛇头羌伪品旋花科番薯、薯蓣科参薯、大戟科木薯等加工品掌叶半夏、滴水珠、水半夏掺红藤劣品掺伪走油品种16白薇与伪劣品17威灵仙与伪劣品18番泻叶与伪劣品正品白薇威灵仙番泻叶易混淆品白前、徐长卿、细辛铁线莲属他种植物根伪品蔓剪草、竹灵消、龙须菜、白射干等根百合科鲇鱼须、芍药须根、短柄菝葜根、桃儿七根耳叶番泻劣品掺杂地上部分掺杂地上部分19牛膝与伪劣品20黄连与伪劣品21黄精与伪劣品正品牛膝黄连(味连、雅连、云连)黄精(多花黄精、黄精)习用品土牛膝土黄连黄精属其他品种伪品红牛膝、麻牛膝淫羊藿根茎染色品、鲜黄连葫蔓藤(马钱科)、鹿药根茎劣品提取过黄连走油品种其他单支连(味连加工品)22山豆根与伪劣品23银柴胡与伪劣品24木香与伪劣品正品山豆根银柴胡木香习用品北豆根丝石竹青木香、土木香、川木香伪品豆科其他根劣品走油品种25龙胆与伪劣品26当归与伪劣品27白术与伪劣品正品龙胆当归白术(野生、栽培及不同产地,安徽、浙江)习用品东当归、欧当归伪品桃儿七、威灵仙、鬼臼独活菊三七、木香劣品硫熏当归走油品28川乌与伪劣品29天花粉与伪劣品30玄参与伪劣品正品川乌天花粉玄参习用品乌头属其他种类伪品人造黑顺片(淀粉)、甘薯片飞来鹤、栝楼属其他种类掺乌头属根劣品虫蛀31附子与伪劣品32桔梗与伪劣品33葛根与伪劣品正品附子桔梗野葛、粉葛习用品黄山乌头、瓜叶乌头等伪品面粉加工品南沙参、霞草根、丝石竹根云南葛藤、木薯根劣品34党参与伪劣品35槲寄生与伪劣品36乌药与伪劣品正品党参槲寄生乌药习用品桑寄生伪品迷果芹根马桑寄生乌药茎劣品37海风藤与伪劣品38防风与伪劣品39大血藤与伪劣品正品海风藤西防风大血藤习用品云防风鸡血藤、香花崖豆藤伪品地血香、山蒟野胡萝卜根、水防风、黑防风劣品皖产防风40川木通与伪劣品41沉香与伪劣品42苏木与伪劣品正品川木通沉香、白木香苏木习用品木通、通草伪品关木通木材以化学试剂染色、染味小叶红豆、山苏木、降香、紫檀的心材劣品白木香无树脂木材苏木不含树脂部分43地骨皮与伪劣品44通草与伪劣品45厚朴与伪劣品正品地骨皮通草厚朴习用品小通草厚朴叶、花伪品木犀科毛叶探春根皮、黑果枸杞根皮木兰属其他种树皮劣品木心含量超标虎耳草科绣球茎随46牡丹皮与伪劣品47苍术与伪劣品48蒲黄与伪劣品正品牡丹皮苍术习用品关苍术伪品朱砂根、百两金根皮、云南赤丹皮、芍药根皮、掺山药矿物细粉,如石灰、滑石粉、玻璃粉、细沙、黄土;玉米粉、面粉、锯末及香蒲花碎片序细粉劣品49西红花与伪劣品50红花与伪劣品51洋金花与伪劣品正品西红花红花洋金花习用品无刺红花毛曼陀罗、曼陀罗和木本曼陀罗的花伪品莲须染色、玉米须染色、菊花舌状花加工品、鸡牛牌西红花、纸等染色、黄花菜切丝染色、掺矿物或植物油泡桐花劣品提取过药渣染色52金银花与伪劣品53补骨脂与伪劣品54酸枣仁与伪劣品正品金银花补骨脂酸枣仁习用品山银花伪品掺玉米粉、滑石粉或极细泥沙、萝卜丝拌玉米粉、白糖而成曼陀罗子、苘麻子、猪屎豆枳椇子、滇刺枣、理枣仁劣品枝叶含量超标55小茴香与伪劣品56紫苏子与伪劣品57蔓荆子与伪劣品正品小茴香紫苏子蔓荆子习用品孜然大紫苏子牡荆子伪品莳萝子菟丝子、石荠苎果实、油菜子倒地铃劣品58胖大海与伪劣品59桃仁与伪劣品60莱菔子与伪劣品正品胖大海桃仁莱菔子习用品杏仁伪品圆粒萍婆种子油菜子、苘麻子、冬葵子、急性子劣品虫蛀品掺花生米碎片和药渣61菟丝子与伪劣品62女贞子与伪劣品63山茱萸与伪劣品正品菟丝子女贞子山茱萸习用品大菟丝子、苏子伪品石荠苎果实、莱菔子、白芥子水蜡树果实、小叶女贞果实滇刺枣果皮劣品果核含量超标64白及与伪劣品65五味子与伪劣品66车前子与伪劣品正品白及北五味子车前子习用品小白及、黄花白及南五味子伪品鸢尾科蝴蝶花根茎、姜科未知根茎葡萄科葡萄属或山葡萄的果实过期党参子、炒南北葶苈子、荆芥子、青葙子、茺蔚子劣品67仙茅与伪劣品68枳实与伪劣品69连翘与伪劣品正品仙茅枳实连翘习用品枳壳、枸橘幼果、柚的幼果伪品铁棒锤、芍药侧根加工品迎春果实劣品药渣70吴茱萸与伪劣品71葶苈子与伪劣品72皂角刺与伪劣品正品吴茱萸葶苈子皂角刺习用品伪品假茶辣、巴氏吴萸、野茶辣果实荠菜子、桂竹糖芥种子野皂角刺、棘刺劣品73乌梅与伪劣品74槟榔与伪劣品75羚羊角与伪劣品正品乌梅槟榔羚羊角习用品枣槟榔伪品杏、桃果实苦子马槟榔藏羚羊角、黄羊、长尾黄羊角劣品填充水泥等杂物76麻黄与伪劣品77枳壳与伪劣品78薄荷与伪劣品正品麻黄枳壳薄荷习用品麻黄根枸橘留兰香伪品节节草胡柚、甜橙劣品79化橘红与伪劣品80广藿香与伪劣品81石斛与伪劣品正品化橘红广藿香石斛习用品伪品柚皮、柚、柑橘果实石仙桃、云南石斛、细叶石斛等劣品防风草、茄子等茎82泽兰与伪劣品83砂仁与伪劣品84锁阳与伪劣品正品泽兰砂仁锁阳习用品佩兰肉苁蓉伪品艳山姜果实劣品85沙苑子与伪劣品86香加皮与伪劣品87金钱草与伪劣品正品沙苑子香加皮金钱草习用品五加皮广金钱草、江苏金钱草、川金钱草、江西金钱草伪品白蒺藜、磨盘草种子、猪屎豆、紫云英子、凹叶野百合、崖州野百合种子、华黄芪种子劣品88天仙子与伪劣品89川牛膝与伪劣品90茯苓与伪劣品正品天仙子川牛膝茯苓片、个、丁、皮习用品怀牛膝、土牛膝伪品水蓑衣种子面粉仿制品劣品91败酱草与伪劣品92雷丸与伪劣品93猪苓与伪劣品正品败酱草雷丸猪苓习用品苏败酱北败酱伪品苦苣菜、苦菜、中华苦荬菜等大风子、吕宋果掺重粉、掺荆三棱劣品94海金沙与伪劣品95冬虫夏草与伪劣品96青黛与伪劣品正品海金沙冬虫夏草青黛习用品海金沙藤北虫草伪品面粉仿制、地蚕等根茎、三白草根茎、甘遂块根、古尼虫草等、亚香棒虫草青黛的沉淀物劣品掺沙子97血竭与伪劣品98乳香与伪劣品99没药与伪劣品正品血竭乳香没药习用品没药乳香伪品国产血竭洋乳香洋乳香劣品加工血竭100土鳖虫与伪劣品101石决明与伪劣品102五灵脂与伪劣品正品土鳖虫石决明五灵脂习用品金边地鳖其他贝壳伪品东方潜龙虱多种鼠兔的粪便劣品腹含物较多103天竺黄与伪劣品104蟾酥与伪劣品105珍珠与伪劣品正品天竺黄(人工、天然)蟾酥(团蟾酥、片蟾酥、盘蟾酥)珍珠习用品伪品掺淀粉、泥沙、蛋白类打磨品、滚制类劣品掺方解石、石英106鳖甲与伪劣品108金钱白花蛇与伪劣品107全蝎与伪劣品正品鳖甲金钱白花蛇全蝎习用品成蛇体伪品缘板鳖甲等劣品腹内含物多109秦皮与伪劣品110鸡内金与伪劣品111阿胶与伪劣品正品秦皮鸡内金阿胶习用品多种白蜡树属植物的皮鸭内金、鹅内金马皮胶、新阿胶伪品胡桃楸皮皮鞋、塑料等熬制品劣品112玄明粉与伪劣品113哈蟆油与伪劣品114牛黄与伪劣品正品玄明粉蛤蟆油牛黄习用品人工牛黄伪品硼砂蟾蜍等动物的输卵管淀粉等加工品劣品115蛤蚧与伪劣品116琥珀与伪劣品117蕲蛇与伪劣品正品蛤蚧琥珀蕲蛇习用品伪品壁虎类(多疣壁虎、喜山篦蜥等)动物体松香加工品采用蕲蛇头尾皮拼接杂蛇的拼接品劣品118朱砂与伪劣品119穿山甲与伪劣品120麝香与伪劣品正品朱砂穿山甲麝香习用品伪品其他矿物染色塑料、动物胶质为原料加工品动物皮毛缝制的麝香囊劣品121僵蚕与伪劣品122茜草与伪劣品123冰片与伪劣品正品僵蚕茜草冰片习用品伪品死蚕用石灰掺白茜草科部分植物(蓬子菜、黑果茜草、大茜草、云南茜草)根、丹参须根樟脑劣品掺重粉混杂樟脑124石菖蒲与伪劣品125泽泻与伪劣品126芦荟与伪劣品正品石菖蒲泽泻芦荟习用品水菖蒲、九节菖蒲伪品劣品虫蛀品127北沙参与伪劣品128黄柏与伪劣品129麦冬与伪劣品正品北沙参川黄柏麦冬习用品关黄柏大麦冬、山麦冬伪品迷果芹、硬阿魏、石生蝇子草的根水黄柏(湖北吴萸的皮)淡竹叶根劣品130肉桂与伪劣品131鹿茸正品肉桂习用品桂皮(同属其他树皮)伪品塑料片劣品。
常用中药饮片水试法鉴别小技巧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
由于市场上流通的中药饮片参差不齐,非业内人士难以分辨真假,现介绍几种常见中药饮片的水试鉴别方法,操作非常简单,以供参考。
1、红花:正品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伪品浸泡后水变成红色,花褪色。
2、海金沙:正品撒在冷水中,浮于水面不下沉;掺有泥沙者撒在冷水中则下沉。
3、胖大海:正品热水浸泡后,体积迅速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伪品膨胀速度慢,且仅能达到原体积的3-4倍。
4、蒲黄:正品为鲜黄色细粉,手捻之有润滑感,放在水中,漂浮于水面;掺有玉米粉的蒲黄为黄白色粉末,手捻有粗糙感,放在水中,沉于水底。
5、银柴胡:正品浸于水中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6、牛黄:正品投投入清水中,可吸水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伪品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
7、穿山甲:正品水煮5分钟基本无变化,伪品则变软、变白。
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材正品在热水中浸泡不溶化;用粮食粉末伪造者用热水浸泡后,会溶化。
9、桔梗、远志、绞股蓝、柴胡、皂角刺:此类药材正品加水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者;伪品无此现象。
中药材造假猖獗,火眼金睛识别假中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名贵的滋补药材。
常见的伪品多为亚香棒虫草、新疆虫草。
1.正品虫体腹部有4对排列整齐间距相等的足,伪品则不明显。
2.伪品亚香棒虫草足不明显,食用后有泻下和中毒的现象。
金钱白花蛇:金钱白花蛇真伪的鉴别要点很多,这里只介绍最直观,最简单的几个:1.真品白色环纹45-58个,相对较少,而伪品--赤链蛇的白色环纹100个左右,较多较密。
2.真品白色环纹向腹部环绕并渐增宽,而伪品不环绕腹部,腹部为白色。
3.伪品头后部有'Y'形纹,整个头部看上去像骷髅。
金钱白花蛇真假对比(腹部)川贝母:川贝母按照性状不同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
具体的特征大家记住松贝的'怀中抱月'、青贝的'观音合掌'、炉贝的'虎皮斑'等特征就行了,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见下图。
真品白芨:切片的白芨很多都掺假,质地疏松,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利达不到。
真白芨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真的非常粘牙,假的则不粘。
进货最好还是进白芨个子,不容易造价,价格偏贵,物有所值。
假白芨的原料有多种,有可能是知母片、黄精切片、玉竹切片或者射干切片等。
鳖甲:1.正品鳖甲两侧各有左右对称的肋板八块,前端伸出外缘。
伪品--缘板鳖甲,肋板没有伸出外缘。
2.正品鳖甲外表有不规则的细密状凹坑,伪品鳖甲为颗粒状点状突起。
苍耳子:苍耳子为常用中药,要注意与东北苍耳子鉴别:1.正品纺锤形,长1-1.5cm(相对较小)。
伪品呈长椭圆形,长1.8-2cm(相对较大)2.正品刺长0.2cm以下,基部不增粗。
伪品刺长0.3cm以上,基部增粗。
伪品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形似'牛角'。
何首乌:何首乌是一种大补的中药材,而且价格来说,也是不便宜的,因此很多人将一些类似于何首乌的药材当做事何首乌再售卖,而不是老司机的话,根本就辨别不出来。
造假手段主要有三种:用棕榈心、香蕉根雕刻造假;用薯蓣块茎嫁接;模具内培育何首乌。
正品:皂角刺【来源】豆科皂荚的干燥棘刺。
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
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 ~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
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
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
横切面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
气微,味淡。
药材①为不带树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中部直径0.3~1cm,基部略小于中部;分枝刺长1~6cm。
②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
③横切面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红棕色。
非正品1、野皂荚刺-----------豆科植物野皂荚的干燥带枝棘刺。
性状鉴别要点①为带树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2~10cm,基部直径0.2~0.5cm,往上渐细;分枝刺多为1~3个,刺体较小,常两个对称着生,长0.2~1.5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
易折断②枝条表面灰绿色,有纵皱纹及黄白色皮孔。
③刺横切面木部黄白色,髓部浅棕色。
2、山莓枝-------------蔷薇科植物山莓的带有皮刺的茎枝。
性状鉴别要点①为带有皮刺的茎枝,呈斜圆柱形。
长2~8cm,直径0.15~0.5cm,枝条上着生稀疏黑色纵向皮刺,皮刺扁三角形,刺长0.1~0.3cm,先端略呈倒钩状。
②表面灰棕色至灰黑色。
③茎枝横切面木部木质化,有类白色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宽疏松,灰褐色,具亮点。
3、日本皂角刺------豆科植物日本皂角刺的棘刺鉴别要点①圆锥形或扁圆柱形,有主刺及分支棘刺。
主刺长3.5~17cm,由基部向上渐细,末端锐尖。
分枝刺大部分在主刺下部。
②全刺表面呈红棕色或紫棕色,略具光泽。
体轻、质硬,易折断。
③断面木部浅黄棕色,髓部淡红棕色。
根及根茎:肉苁蓉:以锁阳伪充;断面有三角形的筋脉点。
黄连片:掺Mgso4以增重;在阳光下有亮晶出现。
天麻片:以八角片伪充;无甘味。
防己:以汉中防己伪充;其粉性大。
川贝(松贝):以东北小平贝伪充;表面淡黄色有毛绒,怀中抱月不是很明显。
石菖蒲:以水菖蒲伪充;切面直径粗大。
制何首乌:以红薯加工伪充;无味微甘而苦涩味。
炒浙白术:以安国白术、白芍头片伪充;切面坚实,无蜂窝,断面白。
桔梗:掺白矾以增加重量;在阳光下有亮晶。
天花粉:以亳州产品伪充;表面无淡黄色。
秦艽:掺细桔梗根(加糖炒黄)伪充;味不苦。
土茯苓:以白土茯苓伪充,或用红土茯苓伪充;白土茯苓片大色白,红土茯苓片大味酸。
丹参:以牛蒡根染色伪充;水浸泡后严重褪色。
九节菖蒲:以沙参伪充;无辛凉味。
龙胆:掺牛膝细根(加糖炒红),味淡。
威灵仙:以白芍须根伪充;具微苦,微甜味。
柴胡:掺杂草根;断面无层纹。
大黄:以山大黄伪充;切面有环纹,无星点。
续断:掺牛半子根;味淡。
山药:以广山药伪充;表皮黄色。
羌活:掺九眼独活浸入Mgso4增重;柴性大,在阳光下观察有亮晶。
茜草:以大叶茜草伪充;断面有红心。
皮类厚朴:掺伪一些杂树皮;无辛辣味。
地骨皮:以鹅绒藤根伪充;质脆硬。
白鲜皮:加矿物质以增重;在阳光下观察有亮晶。
秦皮:掺杂树皮;水浸液阳光下无蓝色荧光。
花类红花:掺些许红砖粉或红糖,以增加其重量;水浸泡后有残留物。
金银花:掺重晶石、糖伪充,以增加其重量;水浸泡后有残留物。
其他冰片:以樟脑加工而成;手捻呈团状。
猪苓:浸入Mgso4以增重,用蘑菇菌冒充;在阳光下有亮晶。
海藻:以海带根伪充;质硬。
制乳香:掺面粉;口尝之不粘牙。
制没药:掺小石头然后再一起拌炒;枯燥无光泽。
种子果实类木瓜:以移依果(酸果)伪充;个小味淡。
皂角刺:以日本皂角刺伪充;刺扁,味涩。
菟丝子:掺野草籽,以水泥做的小颗粒伪充;易碎,用水泡易碎。
草豆蔻:以云南小草寇伪充;椭圆形,个小。
青葙子:以形状相近的杂草种子伪充;个小。
浅谈中药掺伪鉴别中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对预防和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药价格的上升,伪劣中药材呈上升趋势,药材掺伪掺杂手段也日益现代化,屡见不鲜,给临床用药造成很大危害。
通过近几年的监督检查发现,下面5种中药掺伪现象比较严重,现分述如下:1、蜂蜜与掺杂蜂蜜蜂蜜是食疗也是药疗之品,更是中药炮制的重要辅料之一,掺伪现象较为普遍并很严重,不但影响蜂蜜的质量,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纯正蜂蜜因花源不同色泽有所差异,一般为水白色、白色或淡琥珀色,呈透明或半透明的黏稠液体。
用筷子蘸蜜,成熟蜜(末经人工炼熟)下流慢而成拉丝状,其含水量在20%以下。
口尝有浓郁的花香气味,甜味浓厚。
纯正蜜结晶不多,晶体如雪花或枣花呈松散状,透明度差,用手搓之无砂砾硬感,结晶粒放到嘴里很快溶化。
含水量超过22%以上易发酵,难以贮存。
掺杂蜂蜜主要有掺糖蜂蜜、掺果胶蜂蜜掺糖蜂蜜味变薄,葡萄糖结晶不显著;掺果胶蜂蜜,果胶为淡黄或清黄褐色粉末,易溶于水,在蜂蜜中溶解度大,透明度强。
鉴别方法:可取蜂蜜适量加热微炼,待降至室温时置冰箱内冷藏一定时间,如蜜液结为透明难溶于水的胶体,表明为掺果胶蜂蜜。
2、皂角刺与伪品皂角刺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刺粗直,表面紫红色,断面木部黄白色,质硬不易折断。
伪品为豆科野皂角带枝条的棘刺,刺条较细小,主刺直分枝刺小而少,枝条表面灰褐色,刺表面红棕色,枝条断面白色,中心有一褐色豆状物,质硬易折断。
3、五加皮与香加皮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主产于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主要呈不规则卷筒状,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
体轻,质脆,断面不平整,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
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中药材市场上伪品有三个来源:常见伪品(即用其它品种冒充)、严重掺伪品及伪制品。
现结合现场监督检查和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外观识别要点简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 常见伪品1.1 柴胡常见伪品1.1.1 锥叶柴胡主要特点:色黑,丛生纤维状的地上残基,头部多分枝,具明显的败油气。
1.1.2 弯茎还阳参主要特点:地上茎分枝多,主根下部无分枝,断面不显纤维性,木部不为同心环状,而为放射状,苦味重。
不具油室,而具乳汁管细胞,木质部呈分支排列。
1.2 防己常见伪品微花藤。
主要特点:断面粉性或具明显的棕黄色木射线,皮部黄白色,具较多点状棕色小点(石细胞),导管呈蜂窝状。
1.3 牛蒡子常见伪品1.3.1 大鳍蓟主要特点:果实中棱两侧具横纹。
1.3.2 木香子主要特点:较正品大约2mm。
1.4 苍耳子常见伪品1.4.1 刺果甘草主要特点:扁纺锤形,具长针状刺。
1.4.2 东北苍耳主要特点:色深,体大,刺大,带钩。
1.5 刀豆常见伪品常春油麻藤。
主要特点:体大,呈类方圆形,种脐包于种子的一半以上。
1.6 青葙子常见伪品刺藜主要特点:边缘有棱,中心微凹,棕色。
1.7 娑罗子常见伪品厚果鸡血藤。
主要特点:种子圆肾形,种皮表面具光,常不规则破裂而剥落,有毒。
1.8 菟丝子常见伪品1.8.1 金灯藤主要特点体大,表面具光泽,光滑。
1.8.2 粟主要特点多呈不规则球缺状,浸泡易膨胀,不吐丝。
1.9 葶苈子常见伪品菥冥。
主要特点:表面深褐色,具明显的U形纹。
1.10 凌霄花常见伪品泡桐花。
主要特点:密被柔毛,花冠基部多弯曲,内部有深色斑点,具不规则缩纹。
1.11 槐花常见伪品洋槐花。
主要特点:花色较浅,呈类白色,二体雄蕊。
1.12 番泻叶常见伪品罗布麻叶。
主要特点:叶多较长,叶缘具细齿,主脉突出。
1.13 皂角刺常见伪品1.13.1 野皂角刺主要特点:主刺具一对或一个短分枝,枝条表面具纵纹。
常见中药材真伪对照图一、吴茱萸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常见伪品:臭辣子、开花吴茱萸。
二、沉香沉香: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
非正品:劣沉香(白木香不含树脂的木材)、用它种木材加工伪制品。
三、苍耳子苍耳子: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伪品:蒙古苍耳(又称东北苍耳)四、大黄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伪品:华北大黄、土大黄五、防己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常见混淆品:广防己、木防己。
常见伪品:小果微花藤、瘤枝微花藤六、佛手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干燥成熟果实。
常见伪品:佛手瓜(葫芦科植物佛手瓜的果实)七、菟丝子菟丝子: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或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常见伪品:大菟丝子、千穗谷、人工伪制品八、乌梢蛇乌梢蛇: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
常见伪品:赤链蛇、灰鼠蛇九、牛蒡子牛蒡子: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常见伪品:水飞蓟、大鳍蓟十、谷精草谷精草: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
常见非正品:谷精珠(谷精草科华南谷精草或毛谷精草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十一、皂角刺皂角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
常见伪品:野皂角刺、日本皂角刺十二、玫瑰花玫瑰花: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
伪品:蔷薇花(蔷薇科植物蔷薇的花蕾);混淆品:月季花十三、龙眼肉龙眼肉: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常见伪品:荔枝肉(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肉质假种皮)十四、肉桂十五、元胡延胡索(元胡):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常见伪品:薯蓣珠芽(俗称山药豆)十六、桂枝桂枝: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常见伪品:苹果枝或者其他树枝十七、淡竹叶淡竹叶: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混淆品:苦竹叶(禾本科植物苦竹)伪品:芦苇叶十八、冬虫夏草、鳖甲、栀子、西红花等。
皂角刺皂角刺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中药材,它是由于所产生的触角叶化合物而得名,为常绿灌木。
皂角刺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以及印度、越南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
皂角刺在中医学中具有多种疗效和药理作用。
首先,皂角刺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皂角刺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热毒,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皂角刺对消除湿热也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学认为,湿热是导致多种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皂角刺的化合物可以促进人体湿气的排出,从而达到消除湿热的目的。
这对于湿热性皮肤病、湿热带下、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此外,皂角刺还具有止血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皂角刺能够收敛血管,减少血液流动,从而缓解出血症状。
它对出血性疾病、咯血、便血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皂角刺还具有镇痛、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对于风湿病、关节炎、扭伤等疾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皂角刺的用法和用量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皂角刺可以用于外用或内服。
外用时,可以将其煮沸后用于洗浴、擦拭、敷料等;内服时,可以将其煎汤或研磨成粉末后服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皂角刺虽然有很多疗效,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和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
因此,在使用皂角刺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合理使用。
目前,皂角刺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
据科学研究表明,皂角刺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
这使得皂角刺在医药领域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总之,皂角刺作为中药材的一种,具有多种疗效和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在清热解毒、消除湿热、止血、镇痛、消肿止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由于其毒性和副作用,使用时需要谨慎,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对皂角刺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其在医疗和保健领域的利用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应用。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皂角刺
皂角刺,又称皂角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属于较为稀有的中药品种。
今天我们学习——皂角刺。
皂角刺
植物科属
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荆刺,又名皂角针。
产品图片
主要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其中河南嵩县皂角刺,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
归肝、胃经。
性能特点
消肿排毒,排脓,杀虫。
主要功效
用于治疗疮疡肿痛,脓熟不溃等症状。
用于治疗麻风、廯疮、重舌等症。
用于治疗痔疮、肛边痒痛等症。
用于治疗妇女产后缺乳或乳汁不下等症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使用注意
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儿童慎用。
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请谨遵医嘱。
诚挚说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及初发权仍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皂角刺等中药与其易混品的性状鉴别关键词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皂角刺太子参石菖蒲中药饮片的应用混乱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为保证中药临床应用的准确有效,笔者参考有关文献[1-2],对皂角刺等四种中药与其易混品或所掺伪品的来源及简易识别方法作如下介绍。
1 皂角刺中掺野皂角刺、日本皂角刺、酸枣刺1.1 来源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
野皂角刺为豆科植物野皂荚Gleditsia heterophylla Bunge.带枝条的棘刺。
日本皂角刺为豆科植物日本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Miq.的棘刺。
酸枣刺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 osa(Bunge)Hu ex H.F.Chou的茎。
1.2 性状鉴别皂角刺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 或更长,直径长0.3~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野皂角刺枝条长约2.3~6cm,直径约0.2~0.7cm,表面呈灰白色或灰绿色,有纵条纹及白色横向皮孔,皮部极薄,木部宽广,浅黄绿色,髓小,浅棕色,主刺呈圆锥形或扁圆柱形,有极细的纵纹,刺体较小,主刺长约0.6~6cm,基部直径0.1~0.4cm,末端尖锐,主刺上常有一对短分支或一个单分支,少数无分枝,分枝长0.2~0.8cm,直径约0.1cm ,全刺表面呈红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易折断,断面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棕色,气微,味淡。
日本皂角刺全刺圆锥形或扁圆柱形,有主刺及分枝棘刺,主刺长3.5~17cm,基部粗0.2~0.5cm,由下向上渐细,末端尖锐,分枝刺大部分在主刺的下部,长0.4~6cm,直径0.3~0.5cm,全刺表面呈红棕色或紫棕色,略具光泽,有的较粗糙,暗灰色带有黑色的小斑点,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木部浅黄棕色,髓大而疏松,淡红棕色,气微,味涩。
近年来,中药以假充真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就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几种以假充真的中药,鉴别如下,供同道参考。
1 白术1.1 正品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其外形呈肥厚拳状团块,下部两侧彭大,长3~13 cm,直径1.5~7 cm。
顶端有残留茎基或芽痕。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油点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1.2 伪品以同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冒充较多。
菊三七根茎的外形和色泽都很似白术,但其断面色泽与白术断面色泽有较大差别,菊三七断面呈灰棕黄色,因此,菊三七往往以未经切片的生药个子冒充或经炒制后充炒白术。
用个子伪充者,切开断面即可辨识,用炒片冒充则须仔细辨识,白术虽经炒制,但其色泽并不完全均匀变色,有些地方未炒匀仍带原色或接近原色,折断面,中心色泽更浅于表面或接近于原色。
而菊三七无论生品或炒品里外色泽均深于白术生品或炒品。
2 防己2.1 正品正品防己科防己的干燥根。
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形或块状,弯曲,长5~10 cm,直径5 cm。
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有深陷的横沟。
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白色,富粉性,平坦细腻,木部占大部分,有车轮纹。
气味,味苦。
2.2 伪品广防己:为马兜铃科广防己的干燥根,横切面有排列密集的灰棕色放射状纹理,中心髓部具一类圆形的异常构造。
汉中防己:为马兜铃科异叶马兜铃的干燥根,断面黄白色,放射纹理较多,从中心向外二枝或多枝分叉。
木防己:为防己科木防己的干燥根,质较坚硬,明显呈木质性,断面粉性差,皮部极薄,木部宽广,放射状纹理较多而整齐。
3 附片3.1 正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药典规定的附片主要有白附片和黑附片,白附片特征明显不易被伪充,黑附片由于色泽较深,容易被伪充。
另有桂片,色泽更深,更易被伪充。
3.2 伪品黑附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 cm,宽0.9~3 cm。
正品:皂角刺
【来源】豆科皂荚的干燥棘刺。
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
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 ~1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
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
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
横切面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
气微,味淡。
药材①为不带树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中部直径0.3~1cm,基部略小于中部;分枝刺长1~6cm。
②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
③横切面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红棕色。
非正品
1、野皂荚刺-----------豆科植物野皂荚的干燥带枝棘刺。
性状鉴别要点
①为带树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2~10cm,基部直径0.2~0.5cm,往上渐细;分枝刺多为1~3个,刺体较小,常两个对称着生,长0.2~1.5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
易折断
②枝条表面灰绿色,有纵皱纹及黄白色皮孔。
③刺横切面木部黄白色,髓部浅棕色。
2、山莓枝-------------蔷薇科植物山莓的带有皮刺的茎枝。
性状鉴别要点
①为带有皮刺的茎枝,呈斜圆柱形。
长2~8cm,直径0.15~0.5cm,枝条上着生稀疏黑色纵向皮刺,皮刺扁三角形,刺长0.1~0.3cm,先端略呈倒钩状。
②表面灰棕色至灰黑色。
③茎枝横切面木部木质化,有类白色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宽疏松,灰褐色,具亮点。
3、日本皂角刺------豆科植物日本皂角刺的棘刺
鉴别要点
①圆锥形或扁圆柱形,有主刺及分支棘刺。
主刺长3.5~17cm,由基部向上渐细,末端锐尖。
分枝刺大部分在主刺下部。
②全刺表面呈红棕色或紫棕色,略具光泽。
体轻、质硬,易折断。
③断面木部浅黄棕色,髓部淡红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