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元曲作者题材分类表(模板)
- 格式:xls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和汉赋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体裁,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品代表。
1.唐诗: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多样的题材
而著称。
唐诗大致可分为两大流派,分别是"豪放派"和"婉
约派"。
代表性的唐诗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王维
等。
2.宋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词的鼎盛时期,宋
词以其婉约柔情、写意细腻而闻名。
宋词突出描写情感、
咏史抒怀和山水田园等题材。
代表性的宋词词人有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3.元曲:元代(1279年-1368年)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
段,元曲是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
元曲以其戏剧性强、音
乐性浓郁、表现形式多样而独树一帜。
代表性的元曲剧种
有元杂剧和元杂剧,代表作品有《西华山》、《窦娥冤》等。
4.汉赋: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种骈文体裁,汉代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汉赋的鼎盛时期。
汉赋
以其华丽辞藻、雄奇豪放而闻名。
汉赋通常以描述景物、
讴歌英雄或抒发感慨为主题,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
赋》和贾谊的《过秦论》。
这些文学流派和体裁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承载着
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与多样性,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全的古诗分类,25种题材终于找全了(切记收藏!)前几天为大家分享了关于成语的分类大全,有家人反映想要古诗分类,今天特为大家总结了各类型的古诗大全,希望大家可以为孩子收藏!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
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
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一、描写春天的诗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8.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二、描写夏天的诗句: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5.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畿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三、描写秋天的诗句: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四、描写冬天的诗句: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归类梳理
1. 唐诗:主要指唐代的诗歌作品,以杜甫、李白为代表,以写景、咏史、抒情为主要题材,语言工整、意境深远。
2. 宋词:主要指宋代的词作,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具有
艳丽绮丽的文学风格,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要内容。
3.元曲:指元代的戏曲作品,以杂剧、传奇、散曲为主要形式,描写了元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4.经典诗词:主要指古代经典的诗词作品,如《诗经》、《楚辞》等,以表达深刻哲理和感悟为主要目的。
5.七言绝句:指七言古诗中的四行押韵的形式,以表达抒情、
咏史、描写风物等为主要内容。
6.五言律诗:指五言古诗中按照律诗格律写成的形式,以表达
抒情、写景、咏史等为主要内容。
7.词牌名:指古代文人以特定词牌为基础创作的诗词作品,如《水调歌头》、《浪淘沙令》等。
8.现代诗:指20世纪以来的诗歌作品,以自由诗、象征主义诗
为主要形式,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感悟。
9.民间诗歌:主要指民间口头传唱的诗歌形式,如民谣、小调等,以生动朴实、情感真挚为特点。
10.其他:包括其他形式的古代诗歌作品,如律诗、绝句等。
诗歌分类汇总图表艺术技巧和意境(主旨)的统一。
一、音韵系列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
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2、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
3、间韵诗(变体诗):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
韵脚平仄交替。
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7、犯韵体: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
8、短柱体:一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
9、四声诗:每句诗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
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等。
古诗中也有句全平、一句全仄的。
可分为全平诗、全仄诗、五平五仄诗。
五平五仄诗,是单句一个声调,偶句为另一个声调。
10、双声诗:又叫吃语诗、口吃诗。
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
11、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
12、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13、禽言诗: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
14、风人诗: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利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的隐语。
15、声韵诗:分声母诗、韵母诗、反切诗。
声母诗: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音声母数。
韵母诗: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音韵母数。
反切诗:又叫切语诗,用古代反切注音的方法,诗句中两字反出一字,诗表层一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一个意思。
二、嵌名系列:原则是“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
16、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
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
17、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
唐诗宋词年表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诗歌和词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代表艺术形式。
以下是一份简要的唐诗宋词年表:
唐诗
* 初唐时期(618-7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诗歌以王勃、骆宾王等人为代表,主要风格为华丽、典雅。
* 盛唐时期(7世纪末至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出豪放、奔放的风格,成为唐代zui伟大的诗人之一。
* 晚唐时期(约9世纪中后期以后):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开始发生变化,更加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一些著名诗人如温庭筠等人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宋词
* 北宋初期(960年代至1023年左右):此时宋词主要以文人诗词为主,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和苏轼为代表的自然派为主要流派。
* 南宋时期(12世纪下半叶):随着金朝的灭亡,宋词的风格发生了变化,更多强调个人的感情表达和人生的苦闷,如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作品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 元明清时期:在元代,曲成为了新的文学形式,其中也有不少优秀的词人如关汉卿等;而在明代和清代,虽然诗歌的地位有所下降,但词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出现了诸如纳兰性德这样的杰出词人。
以上仅为大致的时间线,具体时间点可能会因个别作品的创作时间等因素有所不同。
总之,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发展历程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长卷。
第1 页。
唐代诗人、诗人、宋代词人、唐宋诗词作者、诗人派别、古诗分类提示:请在上面的输入框内输入要查询的诗人名字--------↑↑↑诗人解释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
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
中国历代出现过众多的杰出诗人。
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对于诗人的分类很多,如陆游、丘逢甲等称爱国诗人,高适等则称边塞诗人,陶渊明、厉鹗、孟浩然等称田园诗人,李商隐等称无题诗人,邮如斯、袁枚、赵翼、张问陶等称性灵诗人。
另外,古今诗人的雅号还很多,如诗仙、诗圣、诗佛、诗祖等。
诗人雅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神:苏轼,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诗家天子:王昌龄,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豪:刘禹锡,五言长城:刘长卿,皇帝:刘邦、刘彻、曹操、李世民、武则天、李煜、乾隆,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孟襄阳:孟浩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词妖:李清照、李煜、辛弃疾,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江南四大才子:唐寅、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明代三大才子:徐渭、解缙、杨慎唐代诗人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整个唐代,涌现了2536位有名有姓的诗人,诞生了五万余首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冠绝古今。
我们来看一看唐代诗人排名,你喜欢的诗人能排在第几。
1、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在古体诗领域,质量能与其媲美的估计只有白居易(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质量太高了),在七绝领域,能与之一争高下的应该只有王昌龄、杜牧了。
在五言诗领域,虽然不及王维、孟浩然等人,但也具有很高成就,总体来说,李白没有太明显的弱点,故排名第一2、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后世称为“诗圣”,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了9861 唐朝唐朝诗歌发展路线:唐代诗文大概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几个阶段。
初唐前期时主要受南北朝的影响,追求华丽词藻,讲究声律对偶,题材单一,代表为宫廷诗人上官仪的“上官题”;初唐中期“四杰”的作品中以“诗言志”为创作取向。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对初唐浮艳诗风或较单一的体制有所突破和革新。
其创作在形式上虽未完全摆脱齐梁遗风,但内容与气骨方面已大有突破;后期陈子昂明确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既抒写社会现实内容又抒发具有时代美学深度的思想感情,给唐代诗人指出了一个正确的创作方向。
盛唐时期: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
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
盛唐诗人主要分为浪漫主义诗派、现实主义诗派、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四派。
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中唐时期:以元稹和白居易为领袖的中唐诗歌流派元白派,其诗文特点是重写实、尚通俗。
晚唐时期:晚唐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晚唐诗风偏于寓古刺今,诗风带点颓然伤感的色彩。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 宋词宋词的发展路线: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最初主要用于配合宴会的音乐进行演奏,供娱乐之用。
词始于唐代,定型于五代,兴盛于宋代。
词开始主要以描写艳情为主,所以有“诗言志词言情”的说法。
晚唐时期的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以及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词体奠定了词的抒情风格。
到北宋前期苏东坡等人提出复古,正是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诗的高远古雅复归。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花间派。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晏殊、秦观、李煜、欧阳修等。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3 元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通用)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
(曹操、李白、韩愈、)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唐诗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代表作品:李白:《月下月夜》、《梦游天姥吟天歌》、《蜀道难》宋词宋词就是继在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成: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除了一种为花间派遣。
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代词人: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代表作品:《江城子密州游猎》苏轼倾杯乐(仙吕宫)柳永元曲元曲原本源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作“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存有严格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存有紧固的格式建议。
代表作品:《窦娥冤》、《拜月亭》。
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以分成5类:一就是图形宫殿城市;二就是描绘帝王游猎;三就是描述旅行经历;四就是抒写不遇之情;五就是杂谈禽兽草木。
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诗赋就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
在两汉年间,通常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文学创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作就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唐诗《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抵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定居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韵译: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局外嬉笑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公映着昏黄的微光。
评析:这就是写景诗。
描绘鹿柴傍晚时分的清幽景色。
诗的精妙处是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造作。
下笔先写下“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言”一转回,带出“人语作响”去。
空谷传音,愈见到其空;人语过后,愈迎涌泉。
最后又写下几点夕阳余晖的映衬,愈加引爆人迷雾的感觉。
《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年代】:唐【作者】:李颀【体裁】:五律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2、【年代】:唐【作者】:李颀【体裁】:乐府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
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
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
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
3、【年代】:宋【作者】:苏轼【内容】:安国寺寻春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槛欹深红。
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
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
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
薄罗匀雾盖新妆,快马争风鸣杂珮。
玉川先生真可怜,一生耽酒终无钱。
病过春风九十日,独抱添丁看花发。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文忠。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4、【年代】:宋【作者】:苏轼【内容】:--------------------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赏析】:--------------------原题: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