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制度50650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5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废弃物管理,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保障校园环境整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工作人员以及临时来访人员。
三、废弃物分类(一)可回收物: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
(二)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
(三)厨余垃圾:剩菜剩饭、果皮、蔬菜等。
(四)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四、分类投放要求(一)师生、工作人员和临时来访人员应按照废弃物分类标准,将废弃物投放到对应的分类容器中。
(二)分类容器应设置在明显位置,并标注废弃物类别。
(三)禁止将废弃物混合投放,以免影响分类处理效果。
五、分类收集与运输(一)学校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二)废弃物收集人员应按照分类标准,将废弃物收集到对应的收集容器中。
(三)废弃物运输车辆应具备分类运输功能,确保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混合。
六、废弃物处理(一)可回收物:学校将可回收物送至具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
(二)有害垃圾:学校将有害垃圾送至具有资质的处置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厨余垃圾:学校将厨余垃圾送至具有资质的企业进行生物处理。
(四)其他垃圾:学校将其他垃圾送至具有资质的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七、监督检查(一)学校定期对废弃物分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学校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师生、工作人员和临时来访人员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举报。
八、奖励与处罚(一)对积极宣传、执行废弃物分类管理制度的师生、工作人员和临时来访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对违反废弃物分类管理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等处罚。
九、附则(一)本制度由学校废弃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11篇)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通用11篇)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篇1学校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它应该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
如何对待、处理和利用垃圾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质。
我校很早就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制定了分类的方法,在全校设立了二十多个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在每幢楼处设立了有害垃圾桶,并进行了大力宣传,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由于我校地方大、绿地多,产生的很多有机垃圾经过分类很多被当作不可回收垃圾清运处理,给垃圾的清运带来很大压力。
同时由于社会对部分可回收垃圾的处理和回收渠道不太畅通,如一些过光膜的纸、饮料软包装盒,我们虽然将它们分出来,但社会没有回收渠道。
因此垃圾分类不仅要抓源头,而且要抓好过程的管理,要有出路,这样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才能见到实效,群众才乐于接受,才能持之以恒。
为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制定新的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管理,把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洁做细做好,深入民心。
一、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原则:人人有责,源头做起,加强管理,渠道畅通,重在实效,有奖有罚,持之以恒。
二、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办法1、生产劳动和环境清洁产生的垃圾:A、落叶和杂草、泥土:在现有垃圾池旁边和生物园水稻田后靠近高速公路边各建一个落叶杂草池,教师上劳动课要要求学生将落叶和杂草及泥土与其它垃圾区分开,并将上述垃圾运送到这两个池内,学校定期将这些落叶、杂草和泥土运送到后山做堆肥,循环利用。
B、树枝:运送到新工具房北侧空地,学校定期在消防安全保证的前提下进行焚烧,草木灰可做肥料。
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C、其它垃圾和少量的砖头石块,运送到垃圾池,压缩到两个大垃圾桶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生活的垃圾:A、剩饭剩菜:宿舍的`由各人自己倒入宿舍楼前的鱼塘内喂鱼。
食堂的倒入潲水桶,用来喂鱼。
B、可回收垃圾:指可回收利用且社会接受(能变卖)的垃圾,如废纸和纸制品、塑料、玻璃瓶、金属、塑料饮料瓶、易拉罐等,不含塑料袋、过塑或加光膜的纸、软包装饮料瓶。
一、指导思想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号召,提高学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确保校园环境清洁卫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
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垃圾分类工作。
三、垃圾分类范围
1.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回收物品。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废矿物油等有害物质。
3. 湿垃圾(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茶叶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4. 干垃圾(其他垃圾):包括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四、垃圾分类实施办法
1. 学校在公共场所、教室、食堂等区域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并做好标识。
2. 师生在产生垃圾时,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回收箱。
3. 学校定期对垃圾分类回收箱进行清理、消毒,确保垃圾处理环境卫生。
4. 学校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引导师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五、垃圾分类监督与考核
1. 学校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2. 学校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部门、班级的考核内容,对表现优秀的部门、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
3.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师生,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学校绿色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后勤主任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三、管理制度1. 分类标准(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瓜皮果壳、茶叶渣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4)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2. 分类投放(1)学校设置不同颜色、标识明显的分类垃圾桶,方便师生投放。
(2)师生需按照分类标准,将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
3. 垃圾处理(1)可回收物: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定期送往回收站进行资源化利用。
(2)有害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定期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3)厨余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送往生物处理厂进行资源化利用。
(4)其他垃圾: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收集,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宣传教育(1)学校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师生的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
(2)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四、监督与考核1.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对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定期检查各班级、办公室的垃圾分类投放情况。
2. 学校将对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垃圾分类回收规定的班级、个人,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改正。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努力打造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我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培养全校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养成良好习惯,根据《***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及《***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正确开展垃圾分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员工,以及进入学校范围内的各类人员。
第三条垃圾分类工作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确保垃圾分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垃圾分类标准第四条根据广西地方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DB45T 1896-2021 )》,我校垃圾分类标准如下:1.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桶等;3.厨余垃圾:自包括剩菜剩饭、果皮果核、花卉绿植等;4.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烟蒂、卫生纸等。
第三章垃圾分类管理第四条我校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小组,负责全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监督和实施。
组长:***(校长)副组长:*** ****成员:***、****、****、*********负责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的部署、协调等工作,****负责协调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垃圾清运、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的总体协调。
****负责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及监督等工作的统筹安排。
****负责党员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负责厨余垃圾的投放监督、清运的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实践活动、教育活动等具体工作;****负责垃圾分类容器布置,清运记录、分类材料上报等工作。
第六条各班级、办公室、实验室等指定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准确无误。
第七条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技能。
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五个一”志愿者服务活动。
由学生发展中心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宣传服务活动,由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其他实践活动。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减少垃圾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各班级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本班级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垃圾分类标准1. 可回收物: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2.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 厨余垃圾:食堂、餐厅、食堂后厨产生的食物残渣、菜叶、果皮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4. 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四、垃圾分类收集要求1. 各班级设置分类垃圾桶,明确标识,方便师生识别。
2. 师生在产生垃圾时,应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
3. 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监督本班级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分类正确率。
4. 各班级垃圾分类监督员定期清理垃圾桶,保持环境卫生。
五、垃圾分类宣传教育1. 学校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加强师生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2. 邀请环保志愿者进校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师生垃圾分类意识。
3.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激发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班级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一、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师生环保意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根据我国《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
2. 各部门、班级要成立垃圾分类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班级的垃圾分类工作。
三、垃圾分类标准1.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2.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
3. 湿垃圾(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茶叶等。
4. 干垃圾(其他垃圾):主要包括烟蒂、纸巾、尘土、陶瓷、卫生间垃圾等。
四、垃圾分类投放要求1. 各部门、班级应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做好分类标识。
2. 师生员工应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别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
3. 严禁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混合投放。
4. 禁止将有害垃圾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内。
五、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1. 学校设置专门的有害垃圾收集点,由专业人员定期收集、处理。
2. 可回收垃圾由学校统一收集、分类,送至回收站处理。
3. 湿垃圾由学校食堂或保洁人员收集,定期送往指定处理点。
4. 干垃圾由学校保洁人员收集,定期送往指定处理点。
六、宣传教育与监督1. 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2. 学校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监督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工作。
3.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相应处罚。
七、奖励与处罚1. 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们期望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为创建绿色、环保、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一、指导思想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号召,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建设绿色校园,特制定本制度,以规范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二、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三、垃圾分类标准1.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2.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废矿物油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品。
3. 厨余垃圾:主要包括食物残渣、瓜皮果壳、茶叶渣等。
4. 其他垃圾:主要包括烟蒂、尘土、尘土、破损的陶瓷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四、垃圾分类处理流程1. 分类投放:各班级、部门在垃圾产生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2. 分类收集:学校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收集点,由专人负责分类收集。
3. 分类运输:学校与专业垃圾处理公司合作,将分类好的垃圾按照规定进行运输处理。
4. 分类处理:学校对有害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其他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
五、宣传教育1. 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师生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2. 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3.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培训,提升师生垃圾分类处理能力。
六、监督考核1. 学校设立垃圾分类处理监督小组,负责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定期对各部门、班级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
3. 对违反垃圾分类处理规定的个人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最新政策执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通用5篇)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1为了提高我校的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力推进我校作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建设工作,专门制定此项制度:一、垃圾的分类垃圾处理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般垃圾处理可分为三类:1.可回收垃圾:是指有机物,可再次利用的物质,如各类废纸、废旧钢铁、玻璃、易拉罐、旧塑料纸等;2.不可回收垃圾:是指没有利用价值,不可再次利用的物质。
如:超薄型塑料纸,小于0.02毫米,如食品包装袋,白色盒纸这类物质埋在土壤中50年也不能分解。
3.有毒有害垃圾:如废电池、此类物质含有大量重金属,一节电池可污染一亩地,实验室的废弃物,经过实验化学反应后,能产生有害气体或液体。
有毒有害垃圾必须有专人负责,专用容器包装,送垃圾场专门处理。
二、具体措施1.健全组织网络,各类垃圾实行专人管理,各班级、处室都要设立垃圾专管员。
2.垃圾专管员负责对本班、本科室的垃圾进行一级分类。
3.各班、各处室设立废纸收集箱,校园内设置垃圾箱,并标明“回收”、“不可回收”。
4.各班、各处室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并有明确标志。
5.学校总务处设置“不可回收”垃圾桶和有毒有害垃圾桶,各班、各处室每天定时将相应垃圾统一放入相应垃圾桶内。
6.学校与街道签订协议,每日定时来校清理垃圾。
7.各班、各处室每周二次将废纸、废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卖给废品回收人员,充做班费等使用。
8.各班、各处室、校园垃圾桶都配备相应垃圾袋。
9.学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质处理方法另行规定。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方针政策,提高小学校园环保意识,培养全体师生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实现校园环境整洁、资源循环利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校园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2. 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执行垃圾分类工作。
三、垃圾分类原则1. 分类投放: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和干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2. 分类收集:由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负责定期收集各类垃圾,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
3. 分类运输:由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负责联系有资质的回收企业,将分类后的垃圾进行运输处理。
4. 分类处理: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对各类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四、垃圾分类标准1.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 湿垃圾(厨余垃圾):包括食物残渣、菜叶、瓜皮、果皮、茶叶渣等易腐烂的有机废弃物。
4. 干垃圾(其他垃圾):包括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废弃物。
五、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1.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2. 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加强垃圾分类教育。
3.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六、垃圾分类实施与监督1. 师生在校园内应自觉遵守垃圾分类制度,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垃圾桶。
2. 各班级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监督本班垃圾分类情况。
3. 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定期检查各班级垃圾分类情况,对违反规定的班级进行通报批评。
4. 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则按新规定执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校园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所有。
3.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制度,将依法追究责任。
云岗中学校园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它应该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
垃圾分类要抓好过程的管理,这样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才能见到实效,才能持之以恒。
为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管理,把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洁做细做好。
一、目标:
1、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知道一些环保法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
2、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3、使师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工作。
4、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
培养可持续发展人。
环境保护教育是让少年儿童从小懂得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让社会可持续发展。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结合创建“节约型学校”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保硬
件建设。
二、校园垃圾的分类:
1、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原则:
人人有责,加强管理,重在实效,持之以恒
2、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
(1)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等能变卖的垃圾)。
(2)食堂垃圾(指:剩饭剩菜,菜根菜叶、废弃油指等)。
(3)有毒有害垃圾(指: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实验室过期药品、废旧电器等电子垃圾)。
(4)不可回收垃圾(指:塑料类、瓜皮果壳、建筑垃圾和其他清扫垃圾等)。
(5)绿化带的落叶、杂草、草皮等垃圾。
3、垃圾分类处理的办法:
(1)学校在公共场所和主干道边同一位置设置两种垃圾箱,一种为可回收垃圾箱,另一种为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全校师生员工必须按有关要求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各班各室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袋(纸盒),按要求分类投放处理。
(2)废纸及废纸品、塑料饮料瓶以及能变卖的其它塑料;易拉罐、玻璃瓶及能变卖的其它可利用的废弃物均必须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
(3)各班各室清扫的不可回收的垃圾必须统一集中倒入学校指定的垃圾箱内。
(4)食堂垃圾:剩饭剩菜等废物由食堂指定专人集中处理,废弃油脂由相关证照齐全的专业人员集中回收。
菜根、菜叶等食品废弃物集中处理。
(5)有毒有害垃圾和废旧电子垃圾交总务处集中统一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6)落叶、杂草、草皮等清扫后集中处理。
(7)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
三、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1、政教处处、团委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板报、橱窗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员工充分认真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2、加强对分类垃圾的及时处理,后勤人员要按相关要求把好关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提供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的物质保障。
3、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处理,焚烧垃圾,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并造成一定影响的给予相关处理,并追求有关责任。
4、对本制度执行良好的集体或个人,学校每学期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
(1)各班均设垃圾分类储藏篓,每天把教室内的垃圾按要求分三类放好。
一类回收易拉罐、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瓶;一类回收废纸;另一类是剩余垃圾。
(2)收集废电池,投放到废电池回收点。
(3)按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五、垃圾回收的措施是:
(1)学校各班设立专门垃圾回收点,设分类储藏箱若干个(暂设储藏箱2只,一只回收易拉罐、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瓶,另一只回收废纸),废电池回收桶一只。
(2)每天各班安排专人做环保卫士负责监督、检查、整理。
(3)每月所得的回收费有专人做好登记,并归各班所有。
六、医务室垃圾分类
1、医务室实行垃圾分类管理,由校医收集,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处理。
2、医务室应使用专用垃圾箱储存医务垃圾,不得随意丢弃。
垃圾箱应放置在
学生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3、医疗废物应置于防渗漏、防锐器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中并注明警示说明。
4、严禁露天存放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医疗废物及时由校医专人负责处理。
5、防止学生接触医务垃圾,以免造成感染。
6、医疗垃圾要由专人负责,严禁让学生运送。
7、对超过保质期限的所有药水、药物、医用器材一律按规定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