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招牌广告
- 格式:ppt
- 大小:303.50 KB
- 文档页数:21
中国广告编年史第一章广告的起源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告(公元前约1万年—1840)夏、商、周时期出现了名为“诰”、“誓”的训诫勉励的广告。
“制”也称“制书”,始于秦代,汉为制度,唐代较为常见。
“策”也称“策书”,汉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冠的一种文书,多书写于简策之上,称为策,也是古代政治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
早期社会的政治广告还有唐、宋时期的“判”以及战国、秦汉时期的“令”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社会自上而下传递信息的政治广告表现形式。
此外,早期社会还出现了军事广告。
如原始人在围猎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烽火;古代交战双方在军事线路和重要军事目标上做的记号“表”;“檄文”、“露布”等,也是古代军事广告的表现形式。
早期社会还有与服饰文化相关的广告。
自夏、商起,中国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到西周已基本完备。
上至帝王后妃、达官重臣,下至黎民百姓,衣冠服饰均有严格的区别。
不同颜色、不同质量、不同穿着打扮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以此起到信息传递和识别的作用。
社会的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距今约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考古证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已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而龙山文化则出现了农业、制陶、牧畜、手工业等经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显著发展,并发展出新的产业—制酒。
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奠定了私有制的基础。
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技术专业化倾向,使各个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数量都不相同,劳动者总是倾向于从事自己所熟练的技术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开始出现产品交换。
为了把用来交换的产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产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势必需要叫喊等。
所以实物陈列和叫喊成为最早的广告形式。
另外,标记广告也是我国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
最初,在物件上加刻铭文、年号,还只是为了表示所有权,成为纪念、装饰之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上的分工,交换的扩大,逐渐出现了商业性的标记。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天价广告费与代言费已经是一个现代商业传播的普遍现象,小鲜肉与老戏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断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与消费。
对于80后来说,相信类似于“送礼只送脑白金、学挖掘机到蓝翔、吃了盖中盖一口气上六楼”等广告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成为网络上的一个梗。
在近代中国,广告是和新式传媒同生共进的。
1870年代在上海创刊的《申报》,是中国报刊广告的鼻祖。
而清末产生的《东方杂志》,则是期刊广告的先驱。
除此之外,早期传教士创办的新闻纸,也是广告的前身。
1908年,大上海已经摩登辉煌,有轨电车广告就出现在这里。
广告既是一种商业现象,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尽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下,广告代言、刷存在感、树立品牌效应才能避免剁手党的选择恐惧症。
唐代杜牧名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说的就是山间清冽的小酒。
清代北京街头的小商贩们,吆喝着: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
叫卖宣传商品,古人就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是走街串巷的卖油翁货郎担,也拿着梆子吆喝叫卖,来吸引顾客光顾生意。
一边敲“梆子”,一边吆喝“卖油啰”,颇有古典的色彩。
《韩非子》中记载:宋人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
叫卖与幌子,是比较原始的广告。
不能砸了招牌,就是这种思想的表达。
但是,如果你以为古人的广告就是这么LOW,那你就错了。
《战国策》中记载了最早的代言:— 1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伯乐一来,骏马价格就翻倍。
话说书圣王羲之有一日逛街购物,突然遇到一个卖扇子的老太太,看见老人家生意惨淡,就在每个扇子上写了五个字。
老太太一见是名人王羲之,立马涨价到百文钱,扇子很快就卖完了,这就是著名的题扇赠老姥的典故。
看到没,名人效应就是好使,王羲之也可谓是最早的代言人之一呀!王羲之名人代言还可以理解,南宋商家已经Get了歌舞广告的模式,来吸引顾客了。
《中外广告史新编》第一章:广告的起源至鸦片战争前的广告1、经济广告是在社会广告之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早期经济广告的主要形式有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标记广告,音响广告,招牌和幌子广告等。
2 、早期的社会广告,在最原始的传播介质上留下了几种主要形式:鼎石刻碑志3、政治广告:诰制策。
4、军事广告:烽火表檄文露布。
5 、文化广告:古代还有一些和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些活动反映着古人对自然,自身的认识,反映着他们的宗教生活的独特情景和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
6、早期经济广告的主要形式:口头广告(著名的口头广告是“王亥仆牛”)实物广告,标记广告,物价广告7、商与贾:按地区的远近和供求的实际情况,带着货物前往进行交易的称为商。
把人们需要的货物在固定场所销售并谋取利润的称为贾。
(由于二者经商方式不同,产生两种不同广告形式:音响广告和坐贾招牌幌子广告)。
6 、悬帜广告:悬帜广告出现在战国时期,这是坐贾出现以后所采用的一种广告形式。
悬帜广告能够在整个贸易时间内,起着招引顾客的作用,只要人们眼里所及,都能看到迎风飘动的旗帜。
7 、悬物广告:悬物广告是实物广告的发展,汉以后较为流行,它店铺在门前悬挂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的习惯性标志,起着招牌广告的作用。
(文君当垆卖酒)8 、标志广告:为了对购买者,消费者负责,也为了竞争及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他们往往在自己生产的商品上标上制造者的地址和姓名,这就是后来所谓标志广告,反应了我国古代商品生产者最早的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
9、商品命名广告:汉代以来,由于手工业发达,商品种类繁多,市场上开始有了竞争,商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商品市场,多以制作该产品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或与商品有关的故事情节、历史背景命名商品,以加深顾客印象,于是形成了商品命名广告。
10、最早的名人广告“马价十倍”11、悬赏广告的两个典故“一字千金”《史记。
吕不韦传》;“立木为信”12 、我国古代最早的实物广告:20世纪初,英国的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我国的新疆发现一张隋初高昌的“告白”残纸,并且带有某种公益性质13、唐代广告的广告(1)唐代经济概况(看书P18)(2)唐代广告发展(形式)①灯笼广告的兴盛:以灯笼为广告,是唐代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②旗帜广告的发展:旗帜广告以酒旗使用最多③口头广告:由于唐代突破了市坊制度的限制,口头叫卖广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④诗歌广告:唐代诗歌鼎盛,许多诗人曾为产品赋诗⑤商品陈列展示广告:唐代的市场规模和商品种类都有所增加,商品陈列和展销时有出现14、宋代广告发展(重点看)①招牌广告②幌子广告③灯笼广告④音响广告⑤彩楼欢门广告⑥印刷术的发明与印刷广告⑦书籍广告⑧广告诗词【这时期的社会广告的发展,不得不提具有公共广告性质的“徽州牌坊”,这是古代社会广告的一个代表】15、元代社会广告的发展:这时期的社会广告的发展,不得不提具有公共广告性质的“徽州牌坊”,这是古代社会广告的一个代表。
古代广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各表现形式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
中国古代社会的广告包括叫卖、吟唱、诗歌、音响、成列、展示、招牌、幌子、店铺广告、彩楼、欢门等诸多广告表现形式。
一、最早的广告形式是口头叫卖和实物陈列《易·系辞下》再‘中国早在殷、周时期;便形成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交易形式—叫卖、成列二、实物广告实物广告交换、推销商品的最原始的广告形式之一。
这种广告形式在古代中国文明中;都是比较普遍使用的。
1.《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2. 2.成书于战国时期《晏子春秋》“君使服之于内,犹悬于牛首之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三、标记广告标记广告也是我国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
最初,是加刻铭文、年号,表示所有权或为纪念、装饰。
西周墓葬出土文物。
山东寿光县出土西周“已候”钟春秋战国出土的文物陶器、漆器、娟秀等都刻印有“某记”造的字样四、“商”与“贾”不同的广告形式1.周代至春秋时期,商业从生产中独立,成为专门的交换部门2.商品交换始于直接的以物易物3.周朝时,人们懂得使用货币4.1932—1933年河南发觉100个周代墓葬,获得3000个贝币5.西周时期不但贝币大量流通,也出现金属币—铲币6.货币作为媒介,吧买与卖分成两个过程7.春秋时期,我国已有商贾之分8.东汉班固《白虎通》9.行为商,作为贾五、行商与音响广告1.商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音响广告”应运而生2.西周时代,音响广告产生3.《诗经》中《周颂•有瞽》“啸管备举”4.行商采用摇、打、划、吹等形式,“小铜锣”、“巴郎鼓”、“油梆子”、铁滑链等六、招牌、幌子广告招牌广告招牌悬挂在店门前,能起广告的作用,也是古代广告的一种形式。
招牌有横额、竖牌和挂板之分,一般用文字写出店名,也有图文并用的七、印刷广告印刷广告印刷广告是古代广告中比较先进的一种广告形式。
据考证,雕版印刷工艺始于隋朝,在唐朝便开始流行,到宋代时已发展到极为精湛的水准。
《广告学概论》教案授课课题:广告学概论授课时间:第1—16周星期五第1、2节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课时:32课时一、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它介绍广告的定义、分类、媒介、受众、预算、效果等一般运作规律,是学习广告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为学生今后学习广告专业的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它是学习广告学专业的最基础的课程,因此在讲授中要概念清楚,通俗易懂,严防误导学生。
首先在讲授中要分清两个角度:即传播学与市场学。
传播学着重分析和研究传播过程的五个方面(五个W ),就是传讯者、讯息、接受者、媒介、效果。
市场学则重视广告与市场营销策略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是从传播学的原理来讲广告,把广告看作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
其次,要把广告放在传播学、市场学、消费者行为、文化环境中去讲,才能有广阔的视野。
第三,要结合案例进行讲授,使理论与实践有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接受广告理论知识。
本课程讲授体系虽然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广告活动进行探讨,但侧重面还是在经济方面,因为市场营销是广告活动最活跃的舞台。
二、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重点:广告概述、广告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特征难点:广告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广告的历史演进第二章现代广告及其发展趋势重点:现代广告的特征和社会作用难点:现代广告的发展趋势第三章整合营销传播重点: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与特征难点:整合营销传播的原则与方法第四章广告主重点:广告主概说、广告主的广告部门难点:广告主的广告意识第五章广告公司重点:广告代理制度难点:广告公司的赢利模式第六章广告运作与策划重点:广告运作难点:广告运作中的策划、广告计划第七章广告调查重点:广告调查概述、方法难点:广告调查的内容第八章广告定位重点:定位理论概述难点:产品定位、广告定位第九章广告创意重点:广告创意的四个阶段难点:广告创意的经典方法第十章广告设计与制作重点难点: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第十一章广告文案写作重点:广告方案写作概述、广告文案写作过程难点:平面媒体广告文案写作、电子媒体广告文案写作第十二章广告媒体重点:广告媒体的评价内容难点:广告媒体的运用策略第十三章互联网广告重点:互联网广告发展、主要特点与趋势难点:互联网广告铁主要发布渠道与广告类型第十四章广告受众重点:广告受众的心理特征难点:广告受众的购买行为第十五章广告效果测定重点难点:广告效果的事前、事中、事后测定第十六章国际广告重点难点:国际广告的策划与实施第十七章广告管理重点:广告管理的含义和作用难点:广告管理的机构和法规、内容第十八章新媒体重点:新媒体概述、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难点:虚拟社区和RSS、电子邮件和博客、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媒体第十九章当代广告人的素质培养重点:广告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难点:广告人素质的新要求、培养和提高广告人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讲练结合法四、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教学五、参考资料:1、教材:《广告学概论》姜智彬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教辅:《广告学概论》罗文坤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一周导入新课,本章2课时)第一节广告概述一、广告的内涵一般来说,广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文法系汉语言(新闻学)08级8班贾佳0810106我国古代招牌广告的发展过程招牌广告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商业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是由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悬帜广告发展而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交换活动的频繁,招牌广告的内容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其表现形式也开始多样化。
中国古代社会的招牌广告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洋溢着丰富多彩的商业民俗气息。
一、招牌广告的萌生招牌广告是从先秦时期的悬帜广告发展起来的。
悬帜广告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这是坐贾出现以后所采用的一种广告形式。
悬帜广告能够在整个贸易时间内,起着招引顾客的作用。
只要人们眼力所及,都能看到迎风飘动的旗帜。
它的出现不但说明当时已具备了这种广告形式产生的物质条件(如织染、缝制技术等),而且说明了商人广告宣传意识的增强。
同时,由实物广告发展而来的悬物广告也起着招牌广告的作用。
它是店铺前悬挂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的标志。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文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就是在酒店前垒土为垆,安放酒瓮,卖酒的坐在垆边,称为“当垆”。
垆即是卖酒的标志。
其他店铺也有这样的情景。
如中药店的药葫芦,铁匠铺前的锄头镰刀等。
二、招牌广告的发展招牌广告在唐五代时只是集中于官府统一管理的市场内,至宋代遍及城乡,都市商店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
宋代招牌广告的使用非常普遍,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招牌有横额、竖牌和挂板的多种形式。
从宋代张择瑞得《清明上河图》中,也可以看到当时北宋汴京的繁荣和众多商店使用招牌的景象。
据有人统计,画面仅汴京州城门外十字街口,就有各家商店设置的招牌、横匾、竖标、广告牌等30余块。
同时,广告上也有文有图,文字写明店铺的名称、性质,图案则显示其行业性质。
如药店画药葫芦,膏药店画膏药,铁铺门前画钳、刀等标记。
这一时期,招牌广告已成为当时商家最基本的广告形式。
招牌广告已不单是局限用文字写出店名,还具有介绍商品,宣传商品的功能。
中国古代广告概述一、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周时期。
《周礼》中记载的“列市”即为古代市场的雏形,而“肆”则是商家集中交易的场所。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广告的形式开始多样化,包括口头叫卖、幌子招牌、彩楼、酒旗等。
二、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历程自秦汉至隋唐时期,古代商业广告逐渐发展壮大。
汉代的“市楼”广告形式具有代表性,商家在市楼上展示商品,吸引顾客。
隋唐时期,广告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市鼓、旗帜、灯笼等。
到了宋代,广告形式趋于成熟,商家开始使用招牌、幌子、绣球等广告手段。
三、古代广告的主要形式古代广告的主要形式包括口头叫卖、幌子招牌、彩楼、酒旗、灯笼、市鼓等。
此外,还有“影戏”广告,即利用影子表演来展示商品。
另外,宋代开始出现“说合子”广告,商家通过唱诵等方式宣传商品。
四、古代广告的特点和影响古代广告多以口头和视觉形式为主,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同时,古代广告多与商家的经营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古代广告对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现代广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古代广告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古代广告的局限性在于其传播范围有限,主要限于当地市场。
此外,古代广告的制作技术也较为简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尽管如此,古代广告仍然在当时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中国古代广告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广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首先,古代广告是中国商业文化的体现,反映了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其次,古代广告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为后世的艺术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最后,古代广告也为现代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现代广告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总之,中国古代广告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古代广告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商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为现代广告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列举中国古代主要的广告形式
中国古代的广告形式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但最早的广告以文字形式出现在汉代,并
得到了相对成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下面列举了中国古代主要的广告形式。
1. 宣传牌匾——红楼梦·第九回:“王熙凤只说自家房屋望街的这块紫檀大匾上,写了一个“谦让第一”四个金字。
”
2. 推销广告——唐代及之前许多文献中均有前置广告言辞,如《诗经》:“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楚辞》:“无妇不望,士卒不魏”。
3. 佈告栏——南朝梁武帝时,官府设立了用来发布公告、治安通缉和宣传教育的“悬积文”的制度,每天更换新的公告。
4. 发送小册子——南北朝时期,佛教寺庙打印各种经文,并将小册子送给信徒,
以宣传佛教的理念。
5. 民间宣传——《金瓶梅》中“十二眷属”招亲广告、“闲商人”卖药广告等。
6. 包装广告——广告也可以通过商品的包装来宣传商品的卖点,如唐代“通货大印”中的包装纸、装在竹筒中的莲华油等。
7. 广场广告——古时候不少的广告是挂在广场上的,例如云南大理白族锦屏国的
鼓楼广场,傣族大屋顶前的留言柱等。
8. 行业专门店——北宋时,的确有专卖红头巾和口红等化妆品的“玫瑰楼”和卖
木炭的“棕叶堂”等店家。
9. 广告诗——在唐代,商品广告是通过吟诗赞美来宣传的,如《凉州香屑谷绿豆汤》的广告诗:“红枣黄棗鲜,茶脆十里香;暖风杏花香,佳节宜饮浓。
”
10. 戏曲广告——在明清时期,很多戏曲剧目的宣传就是通过戏曲演出经典场景来
吸引人们前来观看,如“托塔天王”、“三水清”。
总之,尽管中国古代广告形式的发展方式和今天相比有所不同,但其宣传手段和广告
目的都与现代社会类似。
古代的广告形式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广告形式简单,技术手段也很落后。
然而,许多古老的广告形式至今仍在许多地方继续使用并发挥着作用。
古代广告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广告、实物广告、音响广告、旗帜广告、悬物广告、招牌广告、彩楼广告和粗糙的印刷广告等等。
(一)口头广告口头广告又称叫卖,是最原始最简单、也是至今仍最常见的广告形式。
相传辅佐周文王建立霸业的姜太公在未被起用时曾隐居市井,操屠宰之业。
他在铺子里“鼓刀扬声”,高声叫卖以招徕主顾。
古希腊的奴隶市场和牲畜市场也是通过有节奏的吆喝作广告宣传。
还出现过诗歌形式的口头广告。
中国古代的叫卖广告也很发达,商贩叫卖时往往采用不同的腔调,使人一听便知小贩在卖什么东西。
如今偶尔在大街小巷听到的具有特殊韵味的叫卖声,如扬州调的“磨剪子来锵菜刀”,大抵还是远古遗风。
(二)实物广告实物广告也是一种古代的广告形式,它是靠陈列商品样式来招徕顾客。
为了出卖商品,商贩就摆出商品,让买者观看挑选。
《诗经》里就有过对这种广告形式的描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这说明了当时以物换物展示商品的形式。
实物广告至今仍是商业广告中的最基本形式,只是在展示设计水平上比过去要高超得多。
(三)音响广告所谓音响广告,是利用工具所发出的音响来代替口头叫卖,如收破烂的人鸣锣为号,招徕顾客。
这也是自古有之的广告形式。
《诗经》中有商人在卖麦芽糖时吹箫为号的记载。
南宋时茶摊子往往敲响盏唱卖,以响盏作为音响广告工具。
在我国,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音响工具,如布贩子摇拔浪鼓,货郎敲小铜锣,补锅的敲大铜锣,卖油的敲油梆子等等,不胜枚举。
这种原始的音响广告至今偶尔还能见到。
(四)旗帜广告旧时用旗帜作广告,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曾经十分流行,尤以酒旗最多,以致诗人有“酒旗风”之说。
这种旗帜又叫幌子。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即在其《外储说右上》中有过对酒旗的记载:“宋人有沾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
”可见远在春秋战国以前,即已出现旗帜广告,而时至今日,北方地区还有以酒旗作为小酒店招牌者。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广告 (2)第一节宋元时期工商业的发展 (2)一. 工商业经营场所的变迁 (3)(一)工商贾合一 (3)(二)坊市合一 (3)(三)取消经营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4)1. 经营格局的转变 (4)2. 宋朝的夜市与早市 (5)3. 宋朝草市的特征 (7)(四)行制的转变 (7)二. 宋朝民间手工业的社会化 (7)(一)民间行业贴近日常生活 (7)(二)大众服务业的发展 (9)三. 国内外贸易 (9)(一)宋朝各民族之间的贸易 (9)(二)元朝繁盛的海外贸易 (10)第二节宋元时期城市的繁荣 (10)一. 北宋都城汴梁 (10)二. 南宋都城临安与周边诸城 (12)三. 长江流域的繁华城市 (12)四. 元大都 (12)五. 上海的水路贸易 (13)第三节宋元时期的文化与生活 (13)一.消费阶层的凸现 (14)二.饮食娱乐行业的兴盛 (15)(一)热闹的各式酒楼 (15)(二)宋朝的市井娱乐业 (15)第四节宋元时期的广告 (16)一. 市声广告 (17)(一)叫卖广告 (17)(二)唱卖广告 (18)(三)响器广告 (19)(四)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市声广告 (20)1. 古诗中的市声广告 (20)2. 宋词元曲的市声广告 (21)二. 招幌广告 (21)(一)名目繁多的酒幌 (21)(二)林立的招牌广告 (22)(三)商标标记广告 (24)1. 宋代市民的商标意识 (24)2. 以人名命名的商标 (26)3.区分经营范围的服饰标记 (27)(三)文艺演出广告及剧场广告 (28)三. 印刷广告 (29)(一)印刷技术在广告中的广泛应用 (30)(二)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30)(三)最早的广告画 (31)(四)书铺广告及书籍广告 (32)四. 装饰及装潢广告 (33)(一)店铺门面装饰广告 (33)1. 酒楼的精美装饰 (33)2. 茶肆的优雅环境 (35)3. 其他店铺的装饰广告 (35)(二)最早的纸包装广告实物——“裹贴” (35)五. 其他形形色色的广告形式 (37)(一)打更、报晓、天气预报——生活告知类广告 (37)(二)“诸库迎煮”、“鼓吹”仪仗——大型广告活动 (37)(三)优质服务类广告 (38)(四)招贴广告 (39)六. 巧做广告之人 (39)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广告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建都东京汴梁城(今开封),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