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 格式:doc
- 大小:267.50 KB
- 文档页数:6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
A为暗紫色固体,X、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E为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Y是一种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④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4)我们家乡大庆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_____,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
【答案】H2O2 Cu 2KMnO4K2MnO4+MnO2+O2↑化合反应有炭黑生成【解析】【分析】甲烷和B可以点燃生成E、F,所以B是氧气,A为暗紫黑色,所以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D是锰酸钾,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C是二氧化锰,X、F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X是过氧化氢,F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E为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Y是一种金属,所以E是二氧化碳,Y是铜;铜和氧气和二氧化碳生锈得到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和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2,Y的化学式为Cu,故填:H2O2、Cu;(2)反应①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ΔK2MnO4+MnO2+O2↑,故填:2KMnO4ΔK2MnO4+MnO2+O2↑;(3)反应④是铜、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4)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说明有炭黑生成,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故填:有炭黑生成。
【点睛】推断题的突破点在一些物质的特殊用途如作消毒剂,特殊的组成如常温下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特殊的物质颜色如暗紫色的高锰酸钾等。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推断与转化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推断一、选择题1.(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A .甲不能是碱B .丙不能是单质C .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D .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2.(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 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若甲是H 2O ,则乙可能是CaCl 2B .若甲是CO 2,则丙可能是H 2C .若甲转化为乙是置换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置换反应D .若甲转化为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复分解反应3.(2023·陕西·中考真题)下图是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 一定是()2Ca OHB .Y 可能是钠盐C .X 与Y 不可能都是盐D .X 与Y 反应能生成NaOH4.(2023·贵州·中考真题)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征。
甲、乙、丙、丁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能一步实现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若甲为2H ,则丁可以是Fe 或2H OB .若甲为2H ,则丁→甲不可以是复分解反应C .若甲为2CO ,则丙可以是水D .若甲为NaOH ,则丙可以是()33Fe NO5.(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
一、解答题1.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如图是物质的构成转化关系图。
(1)图甲为某些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写序号,下同),与图乙中A 对应的是_____。
(2)图乙中,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变化_____(填“a”或“b”);变化b 一定有元素的_____发生改变。
解析:③ ④ a 化合价【解析】(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④是三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③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③;④;(2)图乙中,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变化a ,变化b 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答案为:a ;化合价;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1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中,红磷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倒吸进入集气瓶中,进水量不足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生成黑色固体 2343Fe+2O Fe O 点燃 红磷燃烧,放热,产生白烟2254P+5O 2P O 点燃 气密性不好(合理即可)(1)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2343Fe+2O Fe O 点燃(2) 红磷燃烧,放热,产生白烟;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2254P+5O 2P O 点燃。
(3) 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水进入集气瓶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小(合理即可)。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__(2)硫在氧气中燃烧: 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4)过氧化氢制氧气: _上述反应中,反应(2)、(3)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反应(1)、(4)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
【物质的转化】一.经典回顾:1(2015武汉).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X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 .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 .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2. (2016武汉)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丙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钠,则甲是硝酸钠B .若甲、乙、丁都是氧化物,则丙一定是碳酸钙C .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可以全部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D .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乙可用来灭火,则丙一定是单质碳二.提高训练1 .(荆州)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A .Na 2CO 3→NaCl→NaNO 3→NaOHB .C→CO→CO 2→Na 2CO 3C .Cu→CuO→CuSO 4→Cu(OH) 2D .CaCO 3→CaO→Ca(OH) 2→NaOH2.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③D .①②③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选项A B C D 物质 甲Ca(OH)2 CO 2 H 2 Fe 乙 Na 2CO 3 NaOH O 2 HCl 丙H 2SO 4 CaCl 2 CuO CuSO 4 丁 BaCl 2 AgNO 3 HCl NaOH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5(双选题).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H2OKMnO4↘↓↑↗CO、CO2↗SO2H2SO4H2O2→→P2O5+ Mg Al Zn Fe→ H2→H2O ↘MgO HClKClO3↗↓↘Al2O3 Fe3O42、碳与碳的化合物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CO2↗ Na2SO4 → BaSO4↓(白)NaOH → Na2CO3 → CaCO3↓(白)(变质)↘ NaCl → AgCl↓(白)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CaCO3→CaO→Ca(OH)2→CaCl2↖CO2↙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1 / 32 /3 ↗BaCl 2 → BaSO 4↓(白)BaO → Ba(OH)2 ↗↘ + CuS O 4↘Cu(OH)2↓(蓝)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CuO ↗ CO 2↙ ↘ Ca(HCO 3)2 → CaCO 3→CaOCuSO 4.5H 2O →CuSO 4→ Cu ↘ H 2O↗Na 2CO 3 ↗ NH 3 → NH 3.H 2O 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ZnSO 4↖ ↗ AlCl 3↖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Fe Al↗MgCl 2↖ ↙﹉﹉﹉﹉↗ CuCl 2↘↖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 Fe Al↙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Fe(OH)3 Fe 2O 3 ←――――→ Fe↖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MgO MgSO 4 Mg Cu H 2 Fe CaO Ca(OH)2 CaCO 3 CaCl 2 Ca(OH)2CaCO 3 ⑸ ⑹ ⑺ ⑻CaCO3Na2CO3CO2CO2NaOHNa2CO3CO2O2H2ONaOH NH4ClNH3⑼⑽⑾⑿3 / 3。
初中化学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一、转化关系图
列举: (1)金属+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
碱(可溶)
(3)碱(难溶)
碱氧(难溶)+水
(4)酸+碱
盐+水
;
(5)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
酸(易溶)
①
金属 非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盐 碱
盐和水 酸
盐
盐
两种新盐
碱和盐 酸和盐 盐+氢 气
盐
+ 金
属
②
③
④
④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⑩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7)酸(易挥发/难溶)酸氧+水(易挥发/难溶)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
(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
(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
(11)盐+盐两种新盐
交叉:
(12)酸+碱氧盐+水
(13)碱+酸氧盐+水
(14)酸+盐新酸+新盐
;
(15)碱+盐新碱+新盐
(16)金属+酸盐+
(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18)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置换反应)。
第2节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规律知识回顾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性质,同时各物质之间都相互联系,即有一定的相互转化规律。
1.金属(1)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如:MgO O Mg 222点燃+;CuO O Cu 222∆+(2)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2442H FeSO SO H Fe ;↑+==+222H MgCI HCI Mg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如:44FeSO Cu CuSO Fe +==+;Ag NO Cu Cu AgNO 2)(2233+==+。
2.非金属(1)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O H O H 22222点燃+;22SO O S 点燃+(2)与金属反应生成无氧酸盐。
NaCI CI Na 222点燃+;FeS S Fe ∆+3.碱性氧化物(1)与水反应生成碱。
如:22)(OH Ca O H CaO ==+。
(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SO Fe SO H O Fe 234242323)(3+==+(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如:32CaSiO SiO CaO 高温+4.酸性氧化物(1)与水反应生成酸。
如:3222CO H O H CO ==+。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CaCO OH Ca CO 2322)(+↓==+(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如:32CaSiO SiO CaO 高温+5.酸(1)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2442H ZnSO SO H Zn(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FeCI HCI O Fe 2332326+==+。
(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4224222SO Na O H NaOH SO H +==+(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如:33HNO AgCI AgNO HCI +↓==+6.碱(1)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 O H SO Na SO NaOH 2+==+(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