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护理疗法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2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注意事项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治疗结石的方法,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
1.术前准备:在碎石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如B超、KUB平片等,
以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合理的饮食,避免吃过多含钙或草酸的食物,以及预防感冒。
2.防止定位困难:碎石机需要精确定位结石,如果患者体内的结石过大或过
小,或者有多个结石,定位会变得困难。
这时需要采取其他方法,如药物治疗、输尿管镜等,来辅助定位和碎石。
3.避免并发症: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血尿、肾绞痛、
发热等。
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但出现时需要及时就医。
4.术后护理:碎石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饮水量和运动量,以及注意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
总之,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结石的方法,但需要注意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音乐疗法是集音乐、心理、医学相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音乐主要是以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采用音乐特有的心理效应和生理效应,使患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帮助下,通过专门的设计音乐行为,从而达到消除患者的心里障碍,使患者的身心恢复健康。
音乐疗法的作用生理作用:音乐是由不同的性质的谐振组成从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振动,音乐可以人体内的呼吸、心率、脉搏、心律以及血压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产生物理上的共振。
这种共振主要是指物体固有的频率与外界频率的吻合而产生一种现象,当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和音乐的震动相吻合时,人体内的各种性质的律动将会产生音乐中的共鸣,因此,人体对不同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音乐中不同旋律、速度以及音色、音调会让人体产生共振,从而使人体内的器官协调一致,不仅可以有治疗的作用,而且通过音乐,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功能,从而消除或者改变威胁人体的机制。
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功能1。
并且通过国外进行研究证明,音乐可以激发人体内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减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以及皮肤的温度升高、血管增加等等,促进人体内稳态。
从而减少人们焦虑、紧张,使身心得到放松。
心理作用:音乐的作用主要是音乐的旋律和节拍的不同或者变化,引起人类精神世界的魅力,音乐与医学之间具有本质的关联,正是由于这种魅力对人体身心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调动人们的思维的想象、记忆、等各种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获得宣泄和释放,使人们积极的心情得到强化、从而消除人体内不良的情绪,解除人体心理紧张或者扭曲,从而起到自我治愈的机会。
音乐疗法的临床护理应用音乐疗法的方式:音乐疗法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分为主动性音乐治疗方式和被动性音乐治疗方法2种,主动行音乐治疗方式主要是指患者积极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如听音乐、唱歌、读歌词或者使用乐器等措施,被动性音乐治疗临床上又被称为感受性音乐治疗方法,感受性音乐治疗主要是让患者以倾听为主,被动性音乐治疗方法是国内外音乐治疗中主要的治疗方式。
音乐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在当今的医疗领域,康复治疗的手段日益多样化,而音乐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式,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效果。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对身心产生积极影响的治疗工具。
音乐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生理层面来看,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率、血压和呼吸节奏。
舒缓的音乐能够使人的身体放松,降低心率和血压,而节奏明快的音乐则可能提高人的兴奋度和警觉性。
研究表明,当人们聆听喜欢的音乐时,大脑会释放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减轻疼痛和焦虑。
在心理方面,音乐具有强大的情感共鸣能力。
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唤起人们各种各样的情绪,帮助患者表达和处理内心的感受。
对于那些因疾病或创伤而导致情感压抑的患者,音乐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出口,让他们能够释放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例如,悲伤的音乐有时能让人更坦然地面对和接纳自己的痛苦,从而促进心理的疗愈过程。
音乐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神经康复方面,对于中风、帕金森病等患者,音乐可以通过刺激大脑的神经回路,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和协调能力。
比如,节奏性强的音乐可以引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肢体运动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在精神康复领域,音乐对于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患者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集体音乐活动能够增强患者的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减轻孤独感和社交恐惧。
同时,音乐创作和演奏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促进其重新融入社会。
对于儿童康复,音乐治疗在自闭症、多动症等儿童发育障碍的干预中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音乐游戏和互动,自闭症儿童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交技能,多动症儿童能够增强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老年康复中,音乐有助于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衰退。
熟悉的音乐能够唤起他们的记忆,激发情感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将音乐应用于康复治疗,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发挥着关键作用。
他们需要具备音乐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对不同疾病和康复需求的深入了解。
音乐疗法用于骨科手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用于骨科手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0 年7 月- 2014 年12 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7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音乐疗法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其他治疗相同。
分别于治疗后两周、四周评定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周和四周焦虑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音乐疗法已成为临床上新兴的心理学治疗和护理方法,它在病人身心疾病治疗康复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音乐疗法;手术后疼痛;护理效果;焦虑程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064-01音乐疗法是指运用音乐特有的心理、生理效应,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使被治疗者在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专门设计的音乐内容,经历音乐的体验,以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及生理健康,达到强健身心、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1]。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除传统的疾病治疗方法外,人们开始注重用音乐疗法来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2]。
术后的骨科患者由于伤口大多有剧烈疼痛,以及由疼痛或者行动不便引发的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这些影响骨科患者的伤口愈合,延长治疗时间。
本研究我们就音乐疗法对于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疗效做了临床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 年7 月- 2014 年12 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70 例。
其中,四肢骨折30 例,腰椎压缩性骨折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2 例,截肢8 例。
按住院顺序单、双数名次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5 例,其中男22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38 岁;对照组35 例,其中男20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37 岁,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抑郁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P > 0.05)。
音乐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音乐疗法是集音乐、心理、医学相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音乐主要是以心理治疗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采用音乐特有的心理效应和生理效应,使患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帮助下,通过专门的设计音乐行为,从而达到消除患者的心里障碍,使患者的身心恢复健康。
音乐疗法的作用生理作用:音乐是由不同的性质的谐振组成从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振动,音乐可以人体内的呼吸、心率、脉搏、心律以及血压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产生物理上的共振。
这种共振主要是指物体固有的频率与外界频率的吻合而产生一种现象,当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和音乐的震动相吻合时,人体内的各种性质的律动将会产生音乐中的共鸣,因此,人体对不同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音乐中不同旋律、速度以及音色、音调会让人体产生共振,从而使人体内的器官协调一致,不仅可以有治疗的作用,而且通过音乐,也可以提高人体的功能,从而消除或者改变威胁人体的机制。
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功能1。
并且通过国外进行研究证明,音乐可以激发人体内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减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以及皮肤的温度升高、血管增加等等,促进人体内稳态。
从而减少人们焦虑、紧张,使身心得到放松。
心理作用:音乐的作用主要是音乐的旋律和节拍的不同或者变化,引起人类精神世界的魅力,音乐与医学之间具有本质的关联,正是由于这种魅力对人体身心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调动人们的思维的想象、记忆、等各种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获得宣泄和释放,使人们积极的心情得到强化、从而消除人体内不良的情绪,解除人体心理紧张或者扭曲,从而起到自我治愈的机会。
音乐疗法的临床护理应用音乐疗法的方式:音乐疗法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分为主动性音乐治疗方式和被动性音乐治疗方法2种,主动行音乐治疗方式主要是指患者积极参与到音乐的活动中,如听音乐、唱歌、读歌词或者使用乐器等措施,被动性音乐治疗临床上又被称为感受性音乐治疗方法,感受性音乐治疗主要是让患者以倾听为主,被动性音乐治疗方法是国内外音乐治疗中主要的治疗方式。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护理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一种通过特殊装置产生的冲击波来粉碎体内的结石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处理结石问题,但也需要严谨的护理措施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将介绍关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护理措施。
在手术准备阶段,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以及过敏史等。
确保患者符合手术的适应症,并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禁食和禁止患者携带有金属物品等。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呼吸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或出血等。
护士还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冲击波对结石的粉碎效果。
在手术结束后,护士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患者苏醒后,护士要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保持患者的休息和营养。
护士还要教育患者关于术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控制和药物使用等。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护理措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严格遵守护理规范和细致耐心的护理工作,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字数不足,继续】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监测结石的情况并预防复发。
护士要协助医生进行复查检查,包括超声波和尿常规等,确保结石被彻底清除。
护士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建立对治疗的信心。
在患者康复期间,护士还要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如膀胱训练和体育锻炼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
护士还要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教育患者如何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包括饮食习惯和饮水习惯的调整等。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尿路结石的手术方法,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护士要全面评估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教育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复查随访。
背景音乐治疗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护理观察发布时间:2022-06-28T03:08:02.771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7期作者:张源源[导读] 目的:探究分析背景音乐治疗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其价值张源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6460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背景音乐治疗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其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合计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和背景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心理状态评分。
结果:实验组手术患者接受了背景音乐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背景音乐治疗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确切,能够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学习推广。
【关键词】背景音乐治疗;手术室护理;心理状态欧洲著名的音乐治疗师斯萨认为音乐疗法是指使用音乐来治疗疾病,达到平静心情、缓解疾病痛苦的目的。
我国国内则普遍认为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1],结合音乐特有的心理和生理效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音乐行为让患者获得音乐体验,以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达到疾病护理的目的。
音乐疗法涉及的学科领域复杂广泛,结合地区医疗文化条件差异的影响,各国的音乐疗法方法不同。
但国内外普遍认可有计划性、目的性的开展系统化音乐活动,都属于音乐疗法的范畴。
本文分析了背景音乐治疗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其价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合计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
音乐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摘要】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也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压力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变化,这些不仅影响到麻醉和手术进行,有时还会造成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有的患者还因紧张而致血压的急剧升高而被取消手术。
为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本科将音乐运用到手术的术前及术中护理中。
【关键词】音乐;手术室;应用音乐是自然界的再现,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身体和情感,为人们提供娱乐,带来美感。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而压力过大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些都影响手术的进行。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音乐治疗越来越重视,而音乐治疗国内外早已有明确的记载,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先后成立了音乐治疗协会,并培养出很多音乐治疗师。
音乐作为感觉刺激物所引起的反应,既有生理反应也有心理反应,所以背景音乐的作用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作为一种医院文化建设的载体,背景音乐可以带给患者就医时直接的感官印象,而患者直观感觉的好坏关系到社会人群对医院印象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医院形象的树立。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多元文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背景音乐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
本科对在手术室实施手术的患者使用了背景音乐,使患者轻松地渡过了手术关,医务人员圆满地完成了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手术氛围,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1],特别是非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患者的恐惧情绪尤为严重,音乐可以消除外界因素对心理造成的“紧张状态”,提高“应激能力”[2]。
笔者选择了2006年1~6月的手术患者70例,按手术日期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逢单日手术为A组(排除不愿意接受音乐疗法的患者),术中播放音乐;逢双手术日为B组,术中常规护理[3]。
A组35例,年龄19~62岁,平均37岁,B组35例,年龄21~65岁,平均39岁。
早期电针配合音乐疗法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疼痛的影响李青云【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2(026)027【总页数】1页(P2559)【作者】李青云【作者单位】437100,湖北省咸宁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绝大部分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均有较剧烈的疼痛症状,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术后康复[1]。
近年来,我科采用围术期电针配合音乐疗法,有效缓解病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疼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肾结石病人100例,均经过临床表现、B超或CT确诊,排除长期服用镇痛药、术后留置镇痛泵以及患有神经精神病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4岁~65岁(40.6岁±6.1岁);病程1年~13年(3.8年±1.1年)。
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2岁~66岁(40.5岁±5.7岁);病程1年~14年(4.0年±1.2年)。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病人按照经皮肾镜碎石术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病人术后饮食护理、活动指导、休息及引流管护理等,同时注意疼痛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和部位,疼痛严重时立即报告医生。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电针配合音乐疗法治疗。
①早期电针干预: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即给予电针治疗,选择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金门、太溪5个穴位。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采用直径0.30mm、长40mm~50mm 一次性毫针快速进针,深度15mm~30mm,以病人自觉局部酸、麻、胀、痛为宜,得气后连接G6805-2A电针仪,主穴接正极,采用连续波,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准,持续刺激6h。
②音乐疗法:创造一个和谐、安静、舒适就医环境。
护士发放MP3,病人术前晚19:00聆听音乐30min,术中手术室播放轻音乐,术后3d 内继续收听音乐,每天2次,每次30min,音量不可过大,同时护士在旁指导病人进行节律性深呼吸达到全身肌肉放松。
音乐干预对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疼痛的影响孙育华;席晓彤;郭银鑫【摘要】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对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24例经尿道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音乐干预,并对两组病人分别应用SF-McGill疼痛问卷表,进行疼痛状况、情绪和情感评定.结果干预组术后48小时疼痛减轻、情感状态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音乐干预能有效减轻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疼痛,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4(012)004【总页数】3页(P25-27)【关键词】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镜;音乐干预;术后疼痛【作者】孙育华;席晓彤;郭银鑫【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泌尿外科,淮安,223300;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泌尿外科,淮安,223300;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泌尿外科,淮安,223300【正文语种】中文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URS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常用的手术方式,术后由于输尿管支架管置入、保留导尿管以及术中损伤等因素,大多数患者存在术后尿道疼痛,对其心理、睡眠及情绪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转归。
本研究主要总结我科将音乐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行URSL术后尿道疼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有124例。
其中,干预组62例,男51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51.74+16.18)岁。
对照组62例,男42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2.13+13.8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性别分布采用χ2检验,年龄体重指数BMI采用t检验。
音乐护理干预在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黄媛媛张冲高艳静王瑶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5-13T08:16:45.02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黄媛媛张冲高艳静王瑶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并分析音乐护理干预对于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上海 200000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音乐护理干预对于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 60 例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音乐护理干预。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的V AS评分以及术后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
结论:将音乐护理干预应用于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中疼痛,同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音乐护理干预;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在整形外科手术中,大部分手术都会采用局部麻醉方式,安全性较高,但是由于局部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仍然处于清醒状态,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产生手术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患者的手术效果受到一定影响[1]。
所以对于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是临床中的关键性内容,音乐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效果。
因此,最后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 60 例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音乐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 年10月到 2022 年10月期间的 60 例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5/25,平均年龄为(28.32±3.24)岁,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6/24,平均年龄为(28.64±3.56)岁,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本次研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