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63-2002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9.27 KB
- 文档页数:4
前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GB16852.6-2000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系列规定的各项规则,涉及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这些规则用来保证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体系的统一,不论是病因已知或隐匿的情况,也不论是中毒后所造成的哪个靶器官的损害,都可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规则作诊断。
在《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标题下,包括以下10个部分:每一部分所界定的范围将在各个部分的前言及引言中说明。
第1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第2部分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第3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第4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第5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6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7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第8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疾病诊断标准;第10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附录B、C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起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Toxic PulmonopathyGBZ73-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指由于职业性中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所致的以呼吸系统结构损伤及急性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GBZ 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6-2-16前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各种职业活动中,可能在短时期内接触一些高浓度且毒性较高的化学物而发生急性中毒。
这些化学物,有的是已知品种;也有的是在已发生中毒后,时尚不明确的致病品种;有的品种所致中毒已列入职业病名单中,有的则尚未列入;有的已有独立的诊断标准,有的则尚未研制出单独的诊断标准。
但所有急性中毒疾病都有共同的发病规律,可以制定也有必要制定诊断急性中毒时应共同遵守的规则。
本系列标准规定的各项规则,涉及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这些规则用来保证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体系的统-,不论是病因已知或隐匿的情况,也不论是中毒后所造成的哪个靶器官的损害,都可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规则作诊断。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包括以下若干个部分,每部分所界定的范围将在各个部分的前言及引言中说明:第1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第2部分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规则;第3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第4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第5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6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7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第8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疾病诊断标准;第10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C、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
参加起草的单位有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及四川大学华西职业病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Neurotoxic Diseases Caused by ChemicalsGBZ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所致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ICS 13.100C60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8-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Poisoning2002-04-08发布 2002-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 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7794-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接触有机磷杀虫剂的职业活动中可发生急性中毒。
为保护接触者的身体健康,有效地防治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曾发布GB7794-1987 。
修订后的标准全面总结了有机磷杀虫剂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3种临床表现,即抑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引起的急性胆碱能兴奋或危象,表现为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表现为屈颈肌和四肢近端肌肉、脑神经支配的肌肉、以及呼吸肌的肌力减弱或麻痹;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表现为肢体远端为重的运动及感觉障碍。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沙隆达股份公司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和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是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有机磷杀虫剂后,引起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包括胆碱能兴奋或危象、及其后可能发生的中间期肌无力和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三类综合征。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因生产和使用有机磷杀虫剂而发生的急性中毒,生活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以及有机磷杀虫剂与其他农药混配中毒亦可参用本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ChemicalsPoisoning(General Rules)GBZ71-2002前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6852.1-199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系列规定的各项规则,涉及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这些规则用来保证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体系的统一,不论是病因已知或隐匿的情况,也不论是中毒后所造成的哪个靶器官的损害,都可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规则作诊断。
在《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标题下,包括以下10个部分:每一部分所界定的范围将在各个部分的前言及引言中说明。
第1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第2部分: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第3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第4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第5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6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7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第8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心脏疾病诊断标准;第10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ChemicalsPoisoning(General Rules)GBZ71-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收大剂量职业性化学物所引起的中毒。
ICS 13.100C60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Fluorohydrocarbon Poisoning2002-04-08发布 2002-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4867-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从事有机氟材料生产、加工、使用等职业活动过程中可吸入有机氟单体、裂解气、残液气和氟聚合物热解气引起急性中毒。
本标准突出了急性有机氟中毒的特点。
根据有机氟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呼吸系统损害程度进行了诊断分级修改,将中毒性心肌损害列入中度中毒,使本标准的诊断更明确、合理、便于应用。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是指工人在生产环境中,短时吸入过量有机氟单体裂解气,残液气或热解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氟材料生产、加工、使用等过程中,吸入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单体;二氟-氯甲烷等裂解气、残液气;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聚三氟氯乙烯等氟聚合物热解气所致的急性中毒。
急性有机氟农药中毒及氟醚中毒不属本标准范围之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目录(GBZ1-234)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通告文号代替标准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10-01-22 2010-08-01 卫通[2010]2号GBZ1-2002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 /T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 /T2-2002GBZ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3-2002 GBZ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1-2006 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21-2002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GBZ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4-2006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24-2002 GBZ25-2002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6-2007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26-2002GBZ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28-2010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28-2002GBZ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5-2010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35-2002 GBZ36-2002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38-2006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7-01-04 2007-07-01 卫通[2007]1号GBZ38-2002GBZ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 GBZ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5-2010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45-2002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7-2002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49-2007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49-2002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1-2009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51-2002GBZ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 GBZ56-2002 棉尘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57-2002 GBZ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59-2010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59-2002GBZ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3-2002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4GBZ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7-2002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68-2008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68-2002 GBZ69-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0-2009 尘肺病诊断标准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70-2002GBZ71-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2-200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3-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73-2002GBZ74-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74-2002GBZ75-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75-2002GBZ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7-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征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7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78-2002GBZ79-2002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3-2002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4-2002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6-2002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7GBZ88-2002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89-2007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89-2002 GBZ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1-2008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91-2002GBZ92-2008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92-2002 GBZ93-2010 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93-2002GBZ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7-2007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2009-07-13 2010-02-01 卫通[2009]14号GBZ97-2002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0-2010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2010-09-19 2011-03-01 卫通[2010]22号GBZ100-2002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GBZ101-2002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2-2007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2007-04-27 2007-12-01 卫通[2007]11号GBZ102-2002 GBZ103-2007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2007-04-27 2007-12-01 卫通[2007]11号GBZ103-2002 GBZ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7-2002 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3-2006 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13-2002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GBZ/T153-2002 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GBZ114-2006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14-2002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35-2002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GBZ115-2002 χ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6-2002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7-200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17-200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T150-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18-2002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19-2006 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19-2002GBZ120-200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20-2002GBZ121-2002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2-2006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放射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22-2002GBZ123-2006 汽车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23-2002GBZ124-2002 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5-2009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2009-10-26 2010-02-01 卫通[2009]17号GBZ125-2002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137-2002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26-2002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29-2002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1-2002 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2-2008 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2008-03-12 2008-10-01 卫通[2008]7号GBZ132-2002GBZ133-2009 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2009-10-26 2010-02-01 卫通[2009]17号GBZ133-2002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GBZ134-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5GBZ136-2002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7GBZ138-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39-2002 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0-2002 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1-2002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43-2002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4-2002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5-2002 个人胶片剂量计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6-2002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7-2002 X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8-2002 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49-2002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50GBZ/T151-2002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52-2002 γ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153GBZ/T154-2006 两种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54-2002 不同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GBZ/T155-2002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56-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2002-04-08 2002-06-01 卫通[2002]8号GBZ/T157-2009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Z/T157-2002GB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2003-06-03 2003-12-01 卫通[2003]10号GBZ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锑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钡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铍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铋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钴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铜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锂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镁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汞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钼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镍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钾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通[2004]7号GBZ/T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钽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铊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锡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钨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钒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锌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锆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硼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磷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砷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氧化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化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硒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碲及其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3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38-2004GBZ/T160.39-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烯烃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39-2004GBZ/T160.4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卫通[2004]7号GBZ/T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42-2004GBZ/T160.4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烷烃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45-2004GBZ/T160.4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4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48-2004GBZ/T160.4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硫醇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1-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51-2004GBZ/T160.5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52-2004GBZ/T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54-2004GBZ/T160.5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55-2004GBZ/T160.5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羧酸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基卤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63-2004GBZ/T160.6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卤代脂肪族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6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腈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68-2004GBZ/T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乙醇胺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肼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胺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硝基烷烃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族硝基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磷农药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氯农药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7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拟除虫菊脂农药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7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有机氮农药GBZ/T160.7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药物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8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炸药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生物类化合物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醚类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83-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铟及其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8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钇及其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T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碘及其化合物2007-06-13 2007-11-30 卫通[2007]14号GBZ161-2004 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162-2004 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3-200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T164-2004 核电厂操纵人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2004-05-21 2004-12-01 卫通[2004]7号GBZ165-2005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5-03-17 2005-10-01 卫通[2005]3号GBZ166-2005 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2005-03-17 2005-10-01 卫通[2005]3号GBZ167-2005 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2005-03-17 2005-10-01 卫通[2005]3号GBZ168-2005 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5-06-21 2006-01-01 卫通[2005]9号GBZ169-2006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T170-2006 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T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T172-2006 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T173-2006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2006-03-13 2006-10-01 卫通[2006]5号GBZ174-2006 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5-2006 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6-2006 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7-2006 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8-2006 低能γ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179-2006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0-2006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1-200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2-2006 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3-2006 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T184-2006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2006-11-03 2007-04-01 卫通[2006]16号GBZ 185-2006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2007-01-04 2007-07-01 卫通[2007]1号GBZ 186-2007 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7-03-16 2007-10-01 卫通[2007]6号GBZ 187-2007 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7-03-16 2007-10-01 卫通[2007]6号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007-03-16 2007-10-01 卫通[2007]6号GBZ/T189.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4-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10-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T189.1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2007-04-20 2007-11-01 卫通[2007]8号GBZ190-2007 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2007-04-27 2007-12-01 卫通[2007]11号GBZ/T191-2007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2007-04-27 2007-12-01 卫通[2007]11号GBZ/T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2.5-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 石棉纤维浓度2007-06-18 2007-12-30 卫通[2007]15号GBZ/T193-2007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7-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8-2007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199-2007 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2007-08-13 2008-02-01 卫通[2007]20号GBZ/T200.1-2007 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1部分:体格参数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GBZ/T200.2-2007 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2部分:主要组织器官质量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GBZ/T200.4-2009 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4部分:膳食组成和元素摄入量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5号GBZ/T201.1-2007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GBZ/T202-2007 用于中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 GB/T16139-1995GBZ/T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 GBZ/T204-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 GBZ/T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GBZ/T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2007-09-25 2008-03-01 卫通[2007] GBZ207-2008 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2008-03-12 2008-10-01 卫通[2008]7号GBZ/T208-2008 基于危险指数的放射源分类2008-03-12 2008-10-01 卫通[2008]7号GBZ209-2008 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2008-06-06 2008-12-01 卫通[2008]12号GBZ/T210.1-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210.3-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3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210.4-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210.5-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2008-07-08 2008-12-30 卫通[2008]14号GBZ/T 211-2008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2008-11-20 2009-05-15 卫通[2008]23号GBZ/T 212-2008 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2008-11-20 2009-05-15 卫通[2008]23号GBZ/T 213-2008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2009-03-02 2009-09-01 卫通[2009]4号GBZ 214-2009 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6号GBZ 215-2009 过量照射人员医学检查与处理原则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6号GBZ/T 216-2009 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6号GBZ/T 217-2009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护理规范2009-03-06 2009-12-01 卫通[2009]6号GBZ/T 218-2009 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2009-03-16 2009-11-01 卫通[2009]9号GB/T 16854.1-1997职业病诊断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Z219-2009 放射性皮肤癌诊断标准2009-07-13 2010-02-01 卫通[2009]14号GBZ/T220.2 -2009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2009-10-26 2010-02-01 卫通[2009]17号GBZ221-2009 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2009-10-26 2010-04-15 卫通[2009]16号GBZ/T222-2009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2009-11-18 2010-06-01 卫通[2009]18号GBZ/T223-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2009-11-18 2010-06-01 卫通[2009]18号GBZ/T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2010-01-22 2010-08-01 卫通[2010]2号GBZ/T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2010-01-22 2010-08-01 卫通[2010]2号GBZ226-2010 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 64-2002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87-2002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227-2010 职业性传染病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T22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2010-04-12 2010-11-01 卫通[2010]9号GBZ/T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2010-03-10 2010-10-01 卫通[2010]6号GBZ 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010-04-12 2010-11-01 卫通[2010]9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GBZ/T 231-201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2010-04-12 2010-11-01 卫通[2010]9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GBZ 232-2010 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2010-06-04 2010-12-01 卫通[2010]16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GBZ/T 233-2010 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10-06-04 2010-12-01 卫通[2010]16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GBZ/T 234-2010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响应程序2010-09-14 2011-03-01 卫通[2010]21号(由职业病网网友zjp收集整理)本文来自“职业病网”: 原文地址:/zybzd/2010/10/11/14063420665.shtml。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作废】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作废】: 20XX年02月01日本标准的第6.1条为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16852.1-199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系列规定的各项规则,涉及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这些规则用来保证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体系的统一,不论是病因已知或隐匿的情况,也不论是中毒后所造成的哪个靶器官的损害,都可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规则作诊断。
在《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标题下,包括以下10个部分:每一部分所界定的范围将在各个部分的前言及引言中说明。
第1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第2部分: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第3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第4部分: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第5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6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第7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第8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第9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心脏疾病诊断标准;第10部分: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参加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收大剂量职业性化学物所引起的中毒。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职业性毒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在非职业性活动中由于一般性毒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也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014年05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14年10月01日实施。
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监护周期。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定义3.1职业健康监护3.2职业病3.3职业禁忌证4.总则4.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4.2责任和义务4.3工作程序4.4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4.5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4.6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4.7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4.8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4.9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4.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4.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4.12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5.2四乙基铅5.3汞及其无机化合物5.4锰及其无机化合物5.5铍及其无机化合物5.6镉及其无机化合物5.7铬及其无机化合物5.8氧化锌5.9砷5.10胂/砷化氢(砷化三氢)5.11磷及其无机化合物5.12磷化氢5.13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5.15有机锡化合物5.16铊及其无机化合物5.17羰基镍5.18氟及其无机化合物5.19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5.20二硫化碳5.21四氯化碳5.22甲醇5.23汽油5.24溴甲烷5.251,2-二氯乙烷5.26正己烷5.27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5.28三硝基甲苯5.29联苯胺5.30氯气5.31二氧化硫5.32氮氧化物5.33氨5.34光气5.35甲醛5.36一甲胺5.37一氧化碳5.38硫化氢5.39氯乙烯5.40三氯乙烯5.41氯丙烯5.42氯丁二烯5.43有机氟5.44二异氰酸甲苯酯5.45二甲基甲酰胺5.46氰及腈类化合物5.47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5.48五氯酚5.49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5.50丙烯酰胺5.51偏二甲基肼5.52硫酸二甲酯5.53有机磷杀虫剂5.54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5.55拟除虫菊酯类5.56酸雾或酸酐5.57致喘物6.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6.1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6.2煤尘(包括煤矽尘)6.3石棉粉尘6.4其它粉尘6.5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7.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7.1噪声7.2振动7.3高温7.4高气压7.5紫外辐射(紫外线)7.6微波8.接触有害生物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8.1布鲁菌属8.2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9.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9.1电工作业9.2高处作业9.3压力容器作业9.4结核病防治工作9.5肝炎病防治工作9.6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9.7视屏作业9.8高原作业9.9航空作业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规范的说明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中医学常规检查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无机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附录D(资料性附录)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附录E(规范性附录)加压试验和氧敏感试验方法规范正文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监护。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急性氨中毒是在生产环境中,短时间接触高浓度氨气所致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眼和皮肤灼伤,严重者可伴有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或其他并发症。
1 诊断原则根据吸入高浓度氨气的职业史,以症状、体征为主要诊断指标,胸部X线征象及血气分析等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排除其它疾病,方可诊断。
2 诊断及分级标准2.1 氨气刺激反应仅有一过性的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
2.2 轻度中毒根据以下指标,综合判断,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症状: 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并可伴有轻度头晕、头痛、乏力等;体征: 眼结膜、咽部充血、水肿,肺部有干性罗音;胸部X线征象: 肺纹理增强或伴边缘模糊,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血气分析: 在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可低于预计值10~20mmHg。
2.3 中度中毒根据以下指标,综合判断,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症状: 声音嘶哑,剧烈咳嗽,有时伴血丝痰, 胸闷、呼吸困难,并常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乏力等;体征: 呼吸频速,轻度紫绀、肺部有干、湿罗音;胸部X线征象:-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或呈网状阴影;或肺野透亮度降低;或有边缘模糊的散在性或斑片状阴影;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的表现。
血气分析: 在吸低浓度氧(小于50%氧)时,能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大于60mmHg。
2.4 重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2.4.1 根据下列指标综合判断症状: 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气急、胸闷、心悸等,并常有烦躁、恶心、呕吐或昏迷等;体征: 呼吸窘迫,明显紫绀,双肺满布干湿罗音;胸部X线征象: 两肺野有密度较淡边缘模糊的斑片状、云絮状阴影,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状或呈蝶状阴影;符合严重的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血气分析: 在吸高浓度氧(大于50%氧)情况下, 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60mmHg。
2.4.2 呼吸系统损害程度符合中度中毒,而伴有严重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所致窒息;或较重的气胸或纵膈气肿;或较明显的心、肝或肾等脏器的损害。
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为了进⼀步规范职业病诊断及鉴定⼯作,卫⽣部颁布了新的职业病诊断标准,计110项。
【DOC⽂档】国家法定的110种职业病诊断标准⽬录参考:GBZ3—2002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Z4—2002职业性慢性⼆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5-2002⼯业性氟病诊断标准GBZ6–2002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7—2002职业性⼿臂振动病诊断标准GBZ8—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剂中毒诊断标准GBZ9—2002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膜结膜炎)诊断标准GBZ10-2002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GBZ11—2002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12-2002职业性铬⿐病诊断标准GBZ13—2002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GBZ14-2002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GBZ15—2002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16-2002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17—2002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18—2002职业性⽪肤病诊断标准总则GBZ19—2002职业性电光性⽪炎诊断标准GBZ20-2002职业性接触性⽪炎诊断标准GBZ21-2002职业性光敏性⽪炎诊断标准GBZ22—2002职业性⿊变病诊断标准GBZ23-2002职业性急性⼀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4-2002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GBZ25-2002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26-2002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GBZ27-2002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GBZ28-2002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GBZ29-2002职业性急性光⽓中毒诊断标准GBZ30-2002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GBZ31-2002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32-2002职业性氯丁⼆烯中毒诊断标准GBZ33-2002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GBZ34-2002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GBZ35-2002职业性⽩内障诊断标准GBZ36-2002职业性急性四⼄基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8-2002职业性急性三氯⼄烯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02职业性急性1,2—⼆氯⼄烷中毒诊断标准GBZ40-2002职业性急性硫酸⼆甲酯中毒诊断标准GBZ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2-2002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43-2002职业性急性拟除⾍菊酯中毒诊断标准GBZ44-2002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45-2002职业性三硝基甲苯⽩内障诊断标准GBZ46-2002职业性急性杀⾍脒中毒诊断标准GBZ47-2002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GBZ48-2002⾦属烟热诊断标准GBZ49-2002职业性听⼒损伤诊断标准GBZ50-2002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51-2002职业性化学性⽪肤灼伤诊断标准GBZ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剂中毒诊断标准GBZ53-2002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GBZ54-2002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55-2002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GBZ56-2002棉尘病诊断标准GBZ57-2002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58-2002职业性急性⼆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GBZ59-2002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60-2002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GBZ61-2002职业性⽛酸蚀病诊断标准GBZ62-2002职业性⽪肤溃疡诊断标准GBZ63-2002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GBZ64-2002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65-2002职业性急性氯⽓中毒诊断标准GBZ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GBZ67-2002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GBZ69-2002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GBZ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1-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GBZ72-2002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GBZ73-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4-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脏病诊断标准GBZ75-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7-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GBZ78-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79-2002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GBZ80-2002职业性急性⼀甲胺中毒诊断标准GBZ81-2002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GBZ82-2002煤矿井下⼯⼈滑囊炎诊断标准GBZ83-2002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GBZ84-2002职业性慢性正⼰烷中毒诊断标准GBZ85-2002职业性急性⼆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GBZ86-2002职业性急性偏⼆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GBZ87-2002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88-2002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Z89-2002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90-2002职业性氯⼄烯中毒诊断标准GBZ91-2002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GBZ92-2002职业性⾼原病诊断标准GBZ93-2002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94-2002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5-2002放射性⽩内障诊断标准GBZ96-2002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GBZ97-2002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GBZ98-2002放射⼯作⼈员健康标准GBZ99-200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0-2002外照射放射性⾻损伤诊断标准GBZ101-2002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GBZ102-2002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103-2002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104-2002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5-2002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GBZ106-2002放射性⽪肤疾病诊断标准GBZ107-2002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GBZ108-2002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109-2002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GBZ110-2002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GBZ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112-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 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2006-2-16
前 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各种职业活动中,可能在短时期内接触一些高浓度且毒性较高的化学物而发生急性中毒。这些化学物,有的是已知品种;也有的是在已发生中毒后 ,时尚不明确的致病品种;有的品种所致中毒已列入职业病名单中,有的则尚未列入;有的已有独立的诊断标准,有的则尚未研制出单独的诊断标准。但所有急性中毒疾病都有共同的发病规律,可以制定也有必要制定诊断急性中毒时应共同遵守的规则。 本系列标准规定的各项规则,涉及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这些规则用来保证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体系的统-,不论是病因已知或隐匿的情况,也不论是中毒后所造成的哪个靶器官的损害,都可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规则作诊断。《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包括以下若干个部分,每部分所界定的范围将在各个部分的前言及引言中说明: 第1部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第2部分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规则; 第3部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 第4部分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第5部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第6部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第7部分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第8部分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 第9部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疾病诊断标准; 第10部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C、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负责起草。参加起草的单位有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及四川大学华西职业病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014年05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14年10月01日实施。
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监护周期。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定义3.1职业健康监护3.2职业病3.3职业禁忌证4.总则4.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4.2责任和义务4.3工作程序4.4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4.5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4.6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4.7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4.8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4.9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4.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4.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4.12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5.2四乙基铅5.3汞及其无机化合物5.4锰及其无机化合物5.5铍及其无机化合物5.6镉及其无机化合物5.7铬及其无机化合物5.8氧化锌5.9砷5.10胂/砷化氢(砷化三氢)5.11磷及其无机化合物5.12磷化氢5.13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5.15有机锡化合物5.16铊及其无机化合物5.17羰基镍5.18氟及其无机化合物5.19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5.20二硫化碳5.21四氯化碳5.22甲醇5.23汽油5.24溴甲烷5.251,2-二氯乙烷5.26正己烷5.27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5.28三硝基甲苯5.29联苯胺5.30氯气5.31二氧化硫5.32氮氧化物5.33氨5.34光气5.35甲醛5.36一甲胺5.37一氧化碳5.38硫化氢5.39氯乙烯5.40三氯乙烯5.41氯丙烯5.42氯丁二烯5.43有机氟5.44二异氰酸甲苯酯5.45二甲基甲酰胺5.46氰及腈类化合物5.47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5.48五氯酚5.49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5.50丙烯酰胺5.51偏二甲基肼5.52硫酸二甲酯5.53有机磷杀虫剂5.54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5.55拟除虫菊酯类5.56酸雾或酸酐5.57致喘物6.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6.1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6.2煤尘(包括煤矽尘)6.3石棉粉尘6.4其它粉尘6.5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7.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7.1噪声7.2振动7.3高温7.4高气压7.5紫外辐射(紫外线)7.6微波8.接触有害生物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8.1布鲁菌属8.2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9.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9.1电工作业9.2高处作业9.3压力容器作业9.4结核病防治工作9.5肝炎病防治工作9.6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9.7视屏作业9.8高原作业9.9航空作业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规范的说明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中医学常规检查方法附录C(资料性附录)无机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附录D(资料性附录)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附录E(规范性附录)加压试验和氧敏感试验方法规范正文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监护。
471个职业卫生标准目录(含职业卫生、职业病诊断和放射三类)全部更新,欢迎纠错!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时间实施时间1GBZ 3-2006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2006-03-132006-10-012GBZ 4-2002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3GBZ 5-2002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4GBZ 6-2002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5GBZ 7-2014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6GBZ 8-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7GBZ 9-2002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8GBZ10-2002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9GBZ11-2014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10GBZ12-2014职业性铬鼻病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11GBZ13-2002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12GBZ14-2002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13GBZ15-2002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14GBZ16-2014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15GBZ17-2002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16GBZ18-2013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2013-02-072013-08-0117GBZ19-2002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18GBZ20-2002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19GBZ21-2006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006-03-132006-10-0120GBZ22-2002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21GBZ23-2002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22GBZ24-2006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2006-03-132006-10-01 23GBZ252014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2014-10-132015-03-0124GBZ26-2007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2007-06-132007-11-3025GBZ27-2002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26GBZ28-2010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27GBZ29-2011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2011-04-212011-11-0128GBZ30-2002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29GBZ31-2002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30GBZ32-2002职业性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31GBZ33-2002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32GBZ34-2002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33GBZ35-2010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 34GBZ36-2002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诊断2002-04-082002-06-01诊断标准35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36GBZ38-2006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7-01-042007-07-0137GBZ39-2002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38GBZ40-2002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39GBZ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40GBZ42-2002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41GBZ43-2002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诊断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42GBZ44-2002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43GBZ45-2010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44GBZ46-2002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45GBZ47-2002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46GBZ48-2002金属烟热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 47GBZ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48GBZ 50-2002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49GBZ 51-2009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2009-03-162009-11-0150GBZ 52-200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51GBZ 53-2002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2002-04-082002-06-01标准52GBZ 54-2002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53GBZ 55-2002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 54GBZ 56-2002棉尘病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55GBZ 57-2008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2008-06–062008-12-0156GBZ 58-2014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57GBZ 59-2010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58GBZ 60–2014职业性过敏性肺炎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59GBZ 61–2002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 60GBZ 62-2002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61GBZ 63-2002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62GBZ 65-2002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63GBZ 66-2002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64GBZ 67-2002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65GBZ 68-2013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2013-02–072013-08-0166GBZ 69-2011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2011-04-132011-10-0167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2009-03-162009-11-0168GBZ 71-2013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2013-02-072013-08-0169GBZ 72-2002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2002-04-082002-06-0170GBZ 73-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9-03-162009-11-0171GBZ 74-2009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009-03-162009-11-0172GBZ 75-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73GBZ 76-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74GBZ 77-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征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75GBZ 78-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76GBZ 79-2013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的诊断2013-02-072013-08-0177GBZ 80-2002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78GBZ 81-2002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79GBZ 82-2002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80GBZ 83-2013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2013-02-072013-08-0181GBZ 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82GBZ 85-2014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83GBZ 86-2002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84GBZ 88-2002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 85GBZ 89-2007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2007-06-132007-11-3086GBZ 90–2002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2002-04-082002-06-0187GBZ 91-2008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2008-06–062008-12-0188GBZ 92-2008职业病高原病诊断标准2008-06–062008-12-0189GBZ 93-2010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90GBZ 94-2014职业性肿瘤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91GBZ/T157-2009职业病诊断标准名词术语2009-03-162009-11-0192GBZ/T173-2006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2006-03-132006-10-0193GBZ185-2006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2007-01-042007-07-0194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014-05-142014-10-0195GBZ209-2008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2008-06-062008-12-0196GBZ218-2009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2009-03-162009-11-0197GBZ226-2010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98GBZ227-2010职业性传染病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99GBZ/T228-2010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2010-03-102010-10-01100GBZ236-2011职业性白斑的诊断2011-04-132011-10-01101GBZ/T237-2011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2011-04-132011-10-01102GBZ/T238-2011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2011-04-212011-11-01103GBZ239-2011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诊断2011-04-212011-11-01104GBZ245-2013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诊断2013-02-072013-08-01105GBZ246-2013职业性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断2013-02-072013-08-01106GBZ/T247-2013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2013-02-072013-08-01107GBZ258-2014职业性急性碘甲烷中毒的诊断2014-10-132015-03-01108GBZ/T260-2014 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2014-10-132015-03-01109GBZ/T265-2014职业病诊断通则2014-10-312014-10-31行业标准110WS/T 110-1999职业接触甲苯的生物限值1999-01-211999-07-01111WS/T 111-1999职业接触三氯乙烯的生物限值1999-01-211999-07-01112WS/T 112-1999职业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生物限值1999-01-211999-07-01113WS/T 113-1999职业接触镉及其化合物的生物限值1999-01-211999-07-01114WS/T 114-1999职业接触一氧化碳生物限值1999-01-211999-07-01115WS/T 115-1999职业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生物限值1999-01-211999-07-01116WS/T 239-2004职业接触二硫化碳的生物限值2004-04-072004-10-01117WS/T 240-2004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限值2004-04-072004-10-01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目录序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国家标准 1 GB 8921-2011磷肥及其复合肥中226镭限量卫生标准 2011-12-30 2012-05-012 GB/T 11713-1989用于半导体r 谱分析低比活度r 放射性样品的标准方法 1989-09-21 1990-07-013 GB/T 11743-2013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 2013-12–31 2014–12-014 GB 14882-1994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 1994-02-22 1994-09-015 GB/T 14883.1-1994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 总则 1994-02-22 1994-09-016 GB/T 14883.2-1994 食品中放射性物1994-02-22 1994-09-01118WS/T 241-2004 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2004-04-07 2004-10-01119WS/T 242-2004 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的生物限值2004-04-07 2004-10-01120WS/T 243-2004 职业接触正己烷的生物限值2004-04-07 2004-10-01121WS/T 264-2006 职业接触五氯酚的生物限值2007-01-04 2007-07-01122WS/T 265-2006 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 2007-01-04 2007-07-01123WS/T 266-2006 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的生物限值2007-01-04 2007-07-01124WS/T 267-2006职业接触酚的生物限值2007-01-04 2007-07-01质检验氢-3的测定7GB/T 14883.3-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锶-1989和1990的测定1994-02-221994-09-018GB/T 14883.4-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钷-147的测定1994-02-221994-09-019GB/T 14883.5-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钋–210的测定1994-02-221994-09-0110GB/T 14883.6-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镭-226和镭-228的测定1994-02-221994-09-0111GB/T 14883.7-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天然钍和铀的测定1994-02-221994-09-0112GB/T 14883.8-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钚-239、–钚240的测定1994-02-221994-09-0113GB/T 14883.9-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碘-131的测定1994-02-221994-09-0114GB/T 14883.10-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铯-137的测定1994-02-221994-09-0115GB/T 16137-1995X线诊断中受检者器官剂量的估算方法1995-12-151996-07-0116GB/T 16140-1995水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1995-12-151996-07-0117GB/T 16141-1995放射性核素的a能谱分析方法1995-12-151996-07-0118GB/T 16142-1995不同年龄公众成员放射性核素的1995-12-151996-07-01年摄入量限值19GB/T 16143-1995建筑物表面氡析出率的活性炭测量方法1995-12-151996-07-0120GB/T 16145-1995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方法1996-01-231996-07-0121GB/T 16146-1995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1996-01-231996-07-0122GB 16348-2010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11-01-142011-06-0123GB 16351-1996医用r-射线远距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1996-05-231996-12-0124GB 16352-1996一次性医疗用品r射线辐射灭菌标准1996-05-231996-12-0125GB 16353-1996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1996-05-231996-12-0126GB 16361-2012临床核医学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规范2012-06-292012-10-0127GB 16362-2010远距治疗患者放射防护与质量保证要求2011-01-142011-05-0128GB 17589-2011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2011-12-302012-05-0129GB/T 17982-2000核事故应急情况下公众受照剂量估算的模式和参数2000-01-132000-06-0130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2002-10-082003-04-01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31GBZ 113–2006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2006-11-032007-04-0132GBZ 114–2006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33GBZ 115–2002χ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34GBZ 116–2002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2002-04-082002-06-0135GBZ 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36GBZ 118–2002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37GBZ 119–2006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38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39GBZ 121–2002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40GBZ 122–200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41GBZ 123–2006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42GBZ 124–2002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43GBZ 125-2009放射卫生防护要求2009-10-262010-02-0144GBZ 126–2011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2011–11–302012-06-0145GBZ 127–2002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46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2002-04-082002-06-0147GBZ 129–2002职业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2002-04-082002-06-0148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2013–12–112014-05-0149GBZ 131–2002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50GBZ 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2008-03-122008-10-0151GBZ 133-2009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2009-10-262010-02-0152GBZ 134–2002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53GBZ 136–2002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54GBZ 139–2002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55GBZ 140–2002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2002-04-082002-06-0156GBZ 141–2002γ射线和电子束辐2002-04-082002-06-01规范57GBZ 142–200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58GBZ 143–2002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2-04-082002-06-0159GBZ/T 144 -2002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2002-04-082002-06-0160GBZ/T 146–2002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2002-04-082002-06-0161GBZ/T 147–2002χ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2002-04-082002-06-0162GBZ/T 148–2002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2002-04-082002-06-0163GBZ/T 149–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2002-04-082002-06-0164GBZ/T 151–2002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2002-04-082002-06-0165GBZ/T 152 –2002γ远距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2002-04-082002-06-0166GBZ/T 154–2006两种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2006-11-032007-04-0167GBZ/T 155–2002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2002-04-082002-06-0168GBZ 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2002-04-082002-06-0169GBZ 165-2012摄影放射防护要求2012-08-252013-02-0170GBZ 166–2005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个人监测规范2005-03-172005-10-0171GBZ 167–2005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址开放的基本要求2005-03-172005-10-0172GBZ 168–2005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5-06-212006-01-0173GBZ 174-2006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74GBZ 175-2006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75GBZ 176-2006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2006-11-032007-04-0176GBZ 177-2006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6-11-032007-04-0177GBZ 178-2014低能γ射线粒籽源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14–05–142014-10-0178GBZ 179-2006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2006-11-032007-04-0179GBZ/T 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2006-11-032007-04-0180GBZ/T 181–200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2006-11-032007-04-0181GBZ/T 182–2006产物测量规范2006-11-032007-04-0182GBZ/T 183–2006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2006-11-032007-04-0183GBZ/T 184–2006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2006-11-032007-04-0184GBZ 186-2007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7-03-162007-10-0185GBZ 187-2007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7-03-162007-10-0186GBZ/T 200.1-2007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1部分:体格参数2007-09-252008-03-0187GBZ/T 200.2-2007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2部分:主要组织器官质量2007-09-252008-03-0188GBZ/T 200.3-2014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3部分:主要生理学参数2014-10-132015-03-0189GBZ/T 200.4-2009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4部分:膳食组成和元素摄入量2009-03-062009-12-0190GBZ/T 200.5-2014辐射防护用参考人第5部分: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主要组织器官的元素含量2014-10-132015-03-0191GBZ/T 201.1-2007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1部分:一般原则2007-09-252008-03-0192GBZ/T 201.2-2011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2部分:电子直线2011-11-302012-06-01机房93GBZ/T 201.3-2014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3部分:γ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2014-10-132015-03-0194GBZ/T 202-2007用于中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2007-09-252008-03-0195GBZ 207-2008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2008-03-122008-10-0196GBZ/T 208-2008基于危险指数的放射源分类2008-03-122008-10-0197GBZ/T 220.1-201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1部分:核电厂2014-05-142014-10-0198GBZ/T 220.2-200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规范第2部分:放射治疗装置2009-10-262010-02-0199GBZ 232-2010核电厂职业照射监测规范2010-06-042010-12-01100GBZ/T 233-2010锡矿山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09-10-262010-02-01101GBZ/T 250-2014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2014-05-142014-10-01102GBZ/T 256-2014非铀矿山开采中氡的放射防护要求2014-10-132015-03-01103GBZ/T 257-2014移动式电子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要求2014-10-132015-03-01行业标准104WS 75–1996医用X射线诊断的合理应用原则105WS 76-2011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11-04-062011-09-30106WS/T 184-1999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r能谱分析方法1999-12-092000-05-01107WS/T 234-2002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镅-241的测定2002-12-032003-08-01108WS/T 263-2006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影像质量检测与评价规范2006-11-152007-04-01109WS 177-1999牙瓷中天然铀的豁免1999-12-092000-05-01110WS 178-1999日用陶瓷中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豁免1999-12-092000-05-01111WS 262-2006后装γ源治疗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2006-11-152007-04-01112WS/T 328-2011 放射事故医学应急预案编制规范2011-04-062011-09-30113WS/T 366-2011核或辐射紧急情况威胁类型2011-11-302012-06-01114WS/T 440-2014核电站周围居民健康调查规范2014-05-142014-10-01115WS 457-2014 医学与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要求2014-11- 252015-05-01。
、八、,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 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
起,原标准GB16384-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钡化合物为化工原料,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如防护不当,短期内接触大量可溶性钡化合物可引起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损害及低钾血症为主的急性中毒,并可有早期症状不明显而发生突然死亡者。
为有利于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在总结国内临床实践经验和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山西医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Barium Poisoning
GBZ63-2002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是指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短时间接触大量可溶性钡化合物而引起的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损害及低钾血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生产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中,大量钡化合物经呼吸道、消化道、灼伤或破损的皮肤进入肌体引起的职业性急性中毒。
不适用于长期接触低浓度钡化合物所引起的其他疾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
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6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51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
3诊断原则
根据确切的接触大量钡化合物的职业史,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损害、低
钾血症为主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血清钾的检查结果,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接触反应
出现头晕或头痛,咽干、恶心、轻度腹痛和腹泻等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心电图、血清钾正常,在数小时至两日内可自行恢复者。
5诊断及分级标准
5.1轻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并有胸闷、心悸、麻木感、无力,肢体运动力弱,
肌力W级(见GBZ76),心电图有早期低钾所见或血清钾稍低。
5.2中度中毒
肌力U〜川级(见GBZ76,肌张力降低。
心电图、血清钾呈现低钾表现。
5.3重度中毒
四肢弛张性瘫痪,肌力0〜I级(见GBZ76,甚至呼吸肌麻痹。
心电图及血清
钾显示明显的低钾现象,多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6处理原则
6.1治疗原则
6.1.1立即脱离现场,皮肤灼伤者用2%〜5漏酸钠彻底冲洗后再按灼伤常规处理(见GBZ51)钡化合物粉尘经呼吸道相消化道进入者,漱口后,口服适量的硫酸钠。
6.1.2对接触反应者和意外事故的接毒人员应密切监护48h,同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6.1.3特效治疗,首先应及时、足量补钾,在心电图及血清钾严密的监护下进行, 直至检测指标恢复正常; 然后酌情减量,稳定后停药。
同时静注或静滴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
6.1.4 其他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与内科相同。
6.2 其他处理
6.2.1 轻、中度中毒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
6.2.2 重度中毒治愈后应调离原作业工作。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说明
A.1 意外接触高浓度钡化合物粉尘时,在经呼吸道进入的同时,可以从消化道进入,因此临床表现与生活性中毒基本相同,治疗时不可忽视对消化道的处理。
A.2 经皮肤吸收中毒者,早期的消化道症状轻微或缺如,必须重视心电图和血清钾的监测,警惕全身中毒并及时治疗,以免发生突然死亡。
A.3 诊断分级标准,主要以肢体麻木、运动力弱,肌力降低作为轻度中毒诊断的起点。
出现肢体不完全性弛张性瘫痪,心电图、血清钾有低钾表现作为中度中毒的界限。
轻中度中毒的肌力改变是指两个肢体或两个以上肢体的肌力减退而言。
重度中毒以四肢完全性瘫痪,甚至累及躯干和呼吸肌并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血清钾明显降低作为主要指标。
A.4 鉴别诊断应注意排除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围神经病、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uillain-Barre)等。
A.5 关于氯化钾的使用,一般对于接触反应和轻度中毒者,可以口服也可静滴。
中、重度中毒者均需静滴给药,浓度及速度根据病情掌握,切忌静脉推注。
补钾必须在心电监护及血清钾监测下进行,当病情缓解,心电图、血清钾恢复正常后,减量维持,不可突然停药,以防病情反复。
硫酸钠的使用,可用2%硫酸钠5OOmL 静滴或10僦酸钠20mL可断推注。
A.6 当硫化钡中毒时,除钡离子的毒作用外,尚可产生硫化氢而引起相应的中毒,在诊断治疗时应加以注意。
A.7 高温钡化合物灼伤皮肤中毒时,除给予特殊治疗外,灼伤局部还应按GBZ51 的规定进行诊断、处理。
A.8 关于血钡测定虽属特异,但该项检查目前尚不能普及,而且中毒后的临床发展
规律与血钡变化无关,故未列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