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文件编号页码共3页第1页文件名称玉米淀粉内控质量标准版次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颁发日期年月日执行部门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取代:【名称】玉米淀粉【代号】)、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P488【来源】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
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1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文件编号页码共3页第2页文件名称玉米淀粉内控质量标准版次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31)。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
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
内容:【定量和定性的限度要求】【质量标准全文】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去本品约1。
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
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氧化物质取本品4。
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
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人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
002mol/L)不得过1。
4ml(0。
002%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通则0831)。
灰分取本品1。
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重金属取本品1。
0g,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
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
内容:【定量与定性的限度要求】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去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人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通则0831) 。
灰分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 0.001% ) 。
GB 12309—9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玉米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经湿磨法加工制成的工业淀粉。
2 引用标准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604 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见表 1。
表 13.2 理化要求理化要求见表 2。
表 2等级→指标\优级一级二级项目↓水分,%(m/m)≤14.0细度,%(m/m)≥99.8≥99.5≥99.0斑点,个/cm2≤0.4≤1.2≤2.0酸度(中和100 g绝干淀粉消耗0.1mol/L氢氧化≤12.0≤18.0≤25.0钠溶液的毫升数)灰分(干基),%(m/m)≤0.10≤0.15≤0.20蛋白质(干基),%(m/m)≤0.40≤0.50≤0.80脂肪(干基),%(m/m)≤0.10≤0.15≤0.25二氧化硫,%(m/m)≤0.004——铁盐(Fe),%(m/m)≤0.002——4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中所用水均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4.1 取样从整批产品中抽取样品时,应先从整批中抽取若干包装单位,然后再从抽出的包装单位中抽取均匀试样。
4.1.1 整批产品中包装单位的抽取抽取包装单位的数量,根据批量总数按式(1)计算。
……………………………………………………(1)式中:A──应抽取的包装单位数(A不得小于10),袋;N──批量的总包装单位数,袋。
4.1.2 均匀试样的抽取取样时,用清洁、干燥的取样工具插入包装袋的2/3处。
每袋取样100 g,将抽取的样品迅速混匀,用四分法缩分,然后分装于两个1000 mL清洁干燥的广口瓶中,密封,贴上标签,一瓶供检测用,一瓶封存备查。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玉米淀粉的检验责任者:内容:1. 性状1.1 操作方法取本品,置明亮光线下,目视口尝法检测。
称取供试品适量,于25℃±2℃分别用水和乙醇溶解,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1.2 结果与判定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判为符合规定。
2. 鉴别2.1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偏振片、载(盖)玻片、烧杯、电炉。
2.2 试药与试液甘油醋酸试液、碘试液。
2.3 操作方法2.3.1 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观察。
2.3.2 取上述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加热后观察。
2.3.3 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001),在显微镜下观察。
2.4记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5结果判定2.5.1本品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判为符合规定;2.5.2 本品凝胶状物约加碘试液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判为符合规定;2.5.3 本品在显微镜下,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判为符合规定。
3. 检查3.1 酸度3.1.1 仪器与用具离心机、烧杯、锥形瓶、酸度计。
3.1.2 试药与试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4.0)、磷酸盐标准缓冲液(6.86)。
3.1.3 操作方法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用酸度计进行测定。
3.1.4 注意事项3.1.4.1 测定前核准仪器时,应选择与供试液pH值接近的标准缓冲液。
3.1.4.2 在测定时用标准缓冲液较正仪器后,应再用另一种pH值相差约3的标准缓冲液核对一次,误差不应超过±0.1。
3.1.4.3 每次更换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
玉米淀粉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对进厂玉米淀粉的质量检验操作。
2、范围:进厂玉米淀粉。
3、责任:品管部经理,质检科长,质检人员。
4、检验方法:方法来源GB12309-90。
4.1 性状:白色粉末,无霉变,无结块。
4.2 鉴别:4.2.1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半透明类白色的凝胶状物。
4.2.2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4.3检查:4.3.1 酸度4.3.1.1试剂 a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b 1%酚酞指示液4.3.1.2试验程序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01g),置于三角瓶或烧杯中,加预先煮沸放冷的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100ml及5-8滴酚酞指示液,摇匀,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将近终点时,再加3-5滴酚酞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微粉红色,且保持30s不褪色即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4.3.1.3计算式中:X:中和100g绝干淀粉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ml :滴定时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空白试验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m:样品的重量,g:样品的水分,%X14.3.1.4 允许差:同一样品两次滴定值之差应小于0.2ml,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3.2水分见《水分检验操作规程》。
4.3.3蛋白质见《总氮检验操作规程》。
4.3.4淀粉含量4.3.4.1操作步骤:取样品2.000g,精密称定,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25ml1.124%盐酸,沸水浴中准确煮沸15分钟,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加4%磷钨酸2.5ml,加入蒸镏水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用1-2dm旋光管测旋光。
4.3.4.2计算:α×50淀粉% = ×100184.6×M×L式中 : α---- 测得的旋光读数184.6 ---- 1g玉米淀粉的比旋度[α]L ---- 旋光管长度,1或2dmM ---- 样品重,g允许差:同一样品两次所测旋光读数之差应小于0.055、相关质量记录5.1 玉米淀粉性状、鉴别检验记录 REQM2073 5.2 淀粉含量检验记录 REQM2031D。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细度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执行GB/T 22427.5-2008淀粉细度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筛分法测定淀粉细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干燥的粉末状淀粉和变性淀粉。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细度fineness用分样筛筛分样品,通过分样筛得到的筛下物质量与样品总质量的比值。
3.原理用分样筛进行筛分,通过分样筛得到样品质量的过程。
4.仪器4.1天平:感量0.1g。
4.2分样筛:金属丝编织筛网,根据产品要求选用规定的孔径。
4.3检验筛:金属丝编织筛网,根据产品要求选用规定的孔径。
振动频率:1420次/min;振幅:2mm~5mm。
4.4橡皮球:直径5mm。
5.操作过程5.1人工筛分法5.1.1样品预处理样品应充分混匀。
5.1.2称样称取样品50g,精确至0.1g。
5.1.3筛分均匀摇动分样筛,直至筛分不下为止。
称量筛下物,精确至0.1g。
5.2标准检验筛筛分法(仲裁法)5.2.1样品预处理样品应充分混匀。
5.2.2称样称取样品50g,精确至0.1g。
5.2.3筛分将样品均匀地倒入检验筛中,放入橡皮球5个,固定筛体,振摇10min后,称量筛下物,精确至0.1g。
5.3测定次数应进行平行实验。
6结果计算6. 1计算方法细度以筛下物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式(1)X=m1/m0×100 (1)式中:X——样品细度,%;M——样品过筛的筛下物质量,单位为克(g);m0——样品总质量,单位为克(g)。
取平行实验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2重复性平行实验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质量分数的0.5%。
若超出上述限值,应再重新测定。
7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列出:——实验方法;——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重复性实验而得到的两种实验结果。
还应列出所有未列出的操作环节以及任何偶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环节。
实验报告应包括完全测试试样必需的所有信息。
玉米淀粉质量标准玉米淀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玉米淀粉的质量安全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对玉米淀粉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供相关行业人士参考。
一、外观要求。
玉米淀粉的外观应该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状,无异物和不溶性杂质。
粉末应该细腻、均匀,无结块和结晶。
二、理化指标。
1. 湿度,玉米淀粉的湿度应控制在14%以下,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2. pH值,应在5.0-7.0之间,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3. 粘度,应根据产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进行调整,一般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4. 灰分,灰分含量应控制在0.15%以下,以保证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三、化学成分。
1. 淀粉含量,玉米淀粉的淀粉含量应不低于98%,确保产品的主要成分符合要求。
2. 脂肪酸酯含量,应控制在0.15%以下,以防止产品氧化变质。
3. 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0.5%以下,以确保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四、微生物指标。
1. 大肠菌群,每克不得检出。
2. 霉菌和酵母菌,每克不得超过100CFU。
3. 变形菌,每克不得检出。
五、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1. 铅、镉、汞,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量。
2. 农药残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量。
六、包装和储存。
玉米淀粉应采用食品级塑料袋或复合纸袋包装,密封性良好,防潮防尘。
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和异味。
七、质量控制。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保留检测记录和样品,以备查验。
总结,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玉米淀粉产品,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玉米淀粉质量标准的了解有所帮助,也希朁相关行业人士能够严格执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玉米淀粉国家标准GB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外观气味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水分/%≤酸度(干基)/°T ≤ 1.5 1.82灰分(干基)/%≤0.10.150.18蛋白质(干基)/%≤0.350.450.6斑点/(个/㎝2)≤0.40.71脂肪(干基)/%≤0.10.150.2细度/%≥99.59998.5白度888785二氧化硫/(㎎/㎏)≤砷(以As 计)/(㎎/㎏)≤铅(以Pb计)/(㎎/㎏)≤大肠菌群/(MPN/100g )≤霉菌/(CFU/g )≤优级一级感官指标色泽、状态、气味干物/(%)蛋白质(D.S)/(%)≥42.0≥38.0指标感官指标色泽、状态、气味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及异味异嗅项目项目项目理化指标质量指标浅黄色至褐色的粘稠液、无异味40%~50%玉米胚芽的检测标准项目300.5170100玉米浆检测标准指标白色或微带浅黄色阴影的粉末,具有光泽具有玉米淀粉固有的特殊气味,无异味食用玉米淀粉国家标准指标14水分/(%)≤10.0*脂肪(D.S)/(%)≥38.0含芽率(%)≥70.0优级一级感官指标色泽、状态、气味水分/(%)蛋白质(湿基)/(%)≥58.0≥55.0*脂肪(D.S)/(%)粒度(∮3.0mm)/(%)优级一级水分/(%)≤10.0≤12.5蛋白质(湿基)/(%)≥18.0≥16.0*脂肪(D.S)/(%)理化指标色泽、状态、气味项目项目质量指标圆柱状或粉末状,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3.0理化指标理化指标感官指标质量指标轻微粒状,黄色或浅红色,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11.0≤3.2≥98.0玉米麸质饲料的检测标准玉米蛋白饲料的检测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1 水份:1.1 原理:将样品放在温度为130±3℃,烘90min,得到样品的损失重量。
1.2 仪器:1.2.1 分析天平;1.2.2 金属碟:(铝皿)在测试条件下不受淀粉影响。
碟表面应均匀分布测试样品,不得超过0.3g/cm2。
其规格为直径55~65mm,高度15~30mm,壁厚约0.5mm;1.2.3 干燥器:内有有充足的干燥剂和一个多孔金属厚板;1.3 分析步骤:1.3.1 样品的准备:所测样品应充分混合后放在密封和防潮的容器内。
取样后迅速密封,以备下次测试时再取。
1.3.2 样品量:铝皿(4.2)经100~105℃干燥和在干燥器(4.4)内冷却后,称取碟和盖子重量,精确至0.001g。
把5±0.25g的充分混合样品倒入碟内,样品不能含有硬块和团状物,碟内部尽量最小暴露于外界。
将样品均匀分布在碟底面上,盖上盖子即刻称重以确定测试物的重量,精确至0.001g。
1.4 测定:将盛有样品的碟放入已预热到100~105℃的干燥烘箱(4.3)中,盖可靠在碟子旁,在130℃范围内干燥1.5h。
完成之后,迅速盖上盖子放入干燥器中。
注:不应在干燥器中将碟叠放。
经30~45min后,碟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将碟从干燥器内取出后2min内称重,精确至0.001g。
1.5 测定次数:对同一样品(5.1)进行二次测定。
1.6 结果的表示:1.6.1 计算方法水分样品损失重量对样品原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为m1-m2X= ---------- ×100m1-m0式中:X——样品水分含量,%;m0——干燥后空碟和盖的重量, g ;m1——干燥前带有样品的碟和盖的重量,g ;m2——干燥后带有样品的碟和盖的重量, g;如允许差符合要求,取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6.2 允许差分析人员同时或迅速连续进行二次测定,其结果之差的绝对值。
该值应不超过平均结果 0.2%。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1、抽样方法:
1.1感官检验:以包(袋)为判别单位,采用MIL-STD-105E LEVEL 2抽样
1.2理化及卫生检验:以每一生产期为一个检验批。
1.3采样数量:20包以下采2包,20-50包采5包, 50包以上采8包。
采样总数须大于250克。
2、检验项目:
2.1材质证明:
每批产品必须有产品检验报告(厂家内部或官方部门出具),如无,则整批拒收,来料的名称、标签与采购单不相符的,整批产品退回。
2.2外包装及感官检验:(AQL值:主要MAJ:1.0 轻微MIN25)
2.3
3 ?相关标准
GB/T8885-2008食用玉米淀粉、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4.相关记录
进料检验报告。
食用玉米淀粉国家标准
食用玉米淀粉是指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原料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分为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质量要求
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色泽洁白有光泽洁白白色略带微黄色阴影
气味无异味
口感无砂齿
杂质无外来物
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水分(%)≤ 13.00 14.00 14.00
酸度(ml)≤ 20.00 20.00 25.00
灰分(%)≤ 0.10 0.15 0.20
蛋白质(%)≤0.30 0.50 0.70
斑点(个/cm2)≤0.40 1.00 1.50
筛通过率(%)≥99.90 99.50 99.30
脂肪(%)≤0.15 0.20 0.25
白度440nm
蓝光反射率(%)≥ 97.5096.00 95.00
黄玉米92.00 92.00 90.00
3、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氧化硫(mg/kg)≤ 30.00 砷(mg/kg,以As计)≤ 0.50 铅(mg/kg,以Pb计)≤ 1.00。
2015版药用玉米淀粉质量标准玉米淀粉质量标准第 1 页共 3 页目的:建立淀粉质量标准,用于淀粉初检及复检的质量控制。
范围:适用于淀粉的质量控制。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
内容:1、物料名称:玉米淀粉1.1物料代码:1.2质量标准的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1.3经批准的供应商:2、取样照原料药、辅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取样,取样量为180g4、检验方法: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颖果制得。
4.1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
本品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4.2鉴别4.2.1取本品约1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4.2.2取鉴别4.2.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4.2.3显微鉴别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4.3检查4.3.1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4.3.2 外来物质取鉴别4.2.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4.3.3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4.3.4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50ml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量瓶中,加冰醋酸1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相当于34μg的氧化物质(以过氧化氢H2O2计),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