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玉米淀粉国标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改良型玉米淀粉在国标中的通用名称
摘要:
1.改良型玉米淀粉的定义和作用
2.国标中对改良型玉米淀粉的分类和标准
3.改良型玉米淀粉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正文:
改良型玉米淀粉是一种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性的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它在国标中的通用名称主要有以下几类:
1.物理改性淀粉:通过加热、冷却、干燥、研磨等方法对原始玉米淀粉进行处理,提高其溶解度、糊化温度和稳定性。
这类改良型玉米淀粉在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化学改性淀粉:通过酯化、醚化、接枝等化学反应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增强其溶解性、流动性和稳定性。
这类改良型玉米淀粉在塑料、涂料、油墨等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3.生物改性淀粉:利用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发酵等手段,对玉米淀粉进行生物转化,生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降解材料。
这类改良型玉米淀粉在环保、医药、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我国,国标对改良型玉米淀粉的分类和标准有着严格的规定。
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和性能要求,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如食品级、工业级、医药级等。
这些标准涵盖了淀粉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为我国改良型玉米淀粉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改良型玉米淀粉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方面,科研人员不断研究新型改性技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淀粉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生物降解材料、环保产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为改良型玉米淀粉的市场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改良型玉米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文件编号页码共3页第1页文件名称玉米淀粉内控质量标准版次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颁发日期年月日执行部门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取代:【名称】玉米淀粉【代号】)、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P488【来源】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
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1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文件编号页码共3页第2页文件名称玉米淀粉内控质量标准版次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31)。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
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
内容:【定量和定性的限度要求】【质量标准全文】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去本品约1。
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
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氧化物质取本品4。
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
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人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
002mol/L)不得过1。
4ml(0。
002%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通则0831)。
灰分取本品1。
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重金属取本品1。
0g,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
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
内容:【定量与定性的限度要求】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去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人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通则0831) 。
灰分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 0.001% ) 。
淀粉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是什么
玉米淀粉交割质量中铅指标含量由≤1.0mg/kg调整为≤0.2mg/kg,将40千克包装的溢短由±0.5千克调整为±0.4千克;二是对玉米淀
粉升贴水结算规则进行修改,由货主同指定交割仓库结算改为由交
易所结算。
其中,交割质量标准的相关修改自CS2001合约起实施;
玉米淀粉地区升贴水结算规则修改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玉米淀粉交割质量标准主要依据《食用玉米淀粉国标(GB/T
8885-2008)》制定。
近期,该国标已更新,新国标《食用玉米淀粉
国标(GB/T 8885-2017)》于2018年7月1日开始实施。
国标调整后,大商所对现货市场的新国标达标情况开展充分调研,以委托检验机
构进行对比实验、面向市场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市场意见。
经过调研了解后,大商所对玉米淀粉交割质量标准中铅指标数
值的设定及包装溢短的规定进行调整。
GB 12309—9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玉米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经湿磨法加工制成的工业淀粉。
2 引用标准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604 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见表 1。
表 13.2 理化要求理化要求见表 2。
表 2等级→指标\优级一级二级项目↓水分,%(m/m)≤14.0细度,%(m/m)≥99.8≥99.5≥99.0斑点,个/cm2≤0.4≤1.2≤2.0酸度(中和100 g绝干淀粉消耗0.1mol/L氢氧化≤12.0≤18.0≤25.0钠溶液的毫升数)灰分(干基),%(m/m)≤0.10≤0.15≤0.20蛋白质(干基),%(m/m)≤0.40≤0.50≤0.80脂肪(干基),%(m/m)≤0.10≤0.15≤0.25二氧化硫,%(m/m)≤0.004——铁盐(Fe),%(m/m)≤0.002——4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中所用水均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4.1 取样从整批产品中抽取样品时,应先从整批中抽取若干包装单位,然后再从抽出的包装单位中抽取均匀试样。
4.1.1 整批产品中包装单位的抽取抽取包装单位的数量,根据批量总数按式(1)计算。
……………………………………………………(1)式中:A──应抽取的包装单位数(A不得小于10),袋;N──批量的总包装单位数,袋。
4.1.2 均匀试样的抽取取样时,用清洁、干燥的取样工具插入包装袋的2/3处。
每袋取样100 g,将抽取的样品迅速混匀,用四分法缩分,然后分装于两个1000 mL清洁干燥的广口瓶中,密封,贴上标签,一瓶供检测用,一瓶封存备查。
食用玉米淀粉二氧化硫的含量国标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玉米淀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在众多加工和制作食品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近年来人们对其中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硫含量日益关注。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作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然而,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可能带来潜在危害。
本文旨在概述和解释有关食用玉米淀粉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国家标准,并探讨该标准对企业生产与消费者健康之间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涵盖一个具体话题。
首先是引言部分,通过概述食用玉米淀粉中二氧化硫含量国家标准的背景、目的以及文章结构,为读者提供整体了解。
其次是探讨食用玉米淀粉二氧化硫含量国家标准的制定背景、具体规定以及实施与认证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二氧化硫在玉米淀粉中的来源,包括加工过程中添加、农药残留以及自然存在等多种因素。
然后,我们将探讨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健康风险评估、常见健康问题以及安全摄入量建议。
最后,我们将对解释说明与建议措施进行讨论,涵盖国家监管政策和法规、加强生产管理与控制技术手段以及对消费者的提示和警示等方面。
通过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可以促进行业合规发展,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与健康。
1.3 目的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食用玉米淀粉中二氧化硫含量国家标准的背景和具体规定,并阐明相关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探讨二氧化硫在玉米淀粉中的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旨在引起更多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提高他们对玉米淀粉产品使用时需谨慎选择的意识。
另外,本文还将针对国家监管政策和法规、生产管理与控制技术手段以及消费者提示和警示等方面提出解释说明与建议措施,以促进食品行业向着更加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和阐述,为玉米淀粉二氧化硫含量国标的理解和实施提供参考,并促进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与参与。
2. 食用玉米淀粉二氧化硫的含量国标2.1 国标背景在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领域,设立国家标准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食品公司玉米淀粉灰分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执行标准:GBT22427.1-2008淀粉灰分测定1.玉米淀粉灰分的测定根据本标准规定的方法,将样品进行灰化后得到的残留物。
2.原理将样品在900℃高温下灰化,直到灰化样品的碳完全消失,得到样品的残留物。
3.仪器3.1坩埚:由铂或在该测定条件下不受影响的材料制成,平底,容量为40mL,最小可用表面积为15cm2。
3.2干燥器:内有有效充足的干燥剂和一个厚的多孔板。
3.3灰化炉:有控制和调节温度的装置,可提供900℃±25℃的灰化温度。
3.4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5电热板或本生灯。
4.操作过程4.1坩埚预处理不管是新的或是使用过的坩埚,必须先用沸腾的稀盐酸洗涤,再用大量自来水洗涤,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将洗净的坩埚置于灰化炉内,在900℃±25℃下灼烧30min,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精确至0.0001g。
4.2称样根据对样品灰分含量的估计,迅速称取样品2g~10g,精确至0.0001g,将样品均匀分布在坩埚内,不要压紧。
注: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以及大米淀粉至少称5g,而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需要称10 g。
4.3炭化将钳祸置于灰化炉口、电热板或者本生灯上,半盖坩埚盖,小心加热使样品在通气情况下完全炭化,直至无烟产生。
燃烧会产生挥发性物质,耍避免自燃,自燃会使样品从坩埚中溅出而导致损失。
4.4灰化炭化结束后,即刻将柑祸放人灰化炉内,将温度升高至900℃±25℃,保持此温度直至剩余的碳全部消失为止,一般1h可灰化完毕。
打开炉门,将坩埚移至炉口冷却至200℃左右,然后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使之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重,精确至0.0001g。
每次放入干燥器的坩埚不得超过四个。
4.5测定次数应进行平行实验。
5.结果计算5.1计算方法若灰分含量以样品残留物的质量占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式(1)。
X=m1/m0×100 (1)若灰分含量以样品残留物的质量占样品干基质量的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见式(2)。
食用淀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淀粉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绿豆、豌豆和红薯其中的一种为原料,不添加任何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过筛选、清洗、浸泡、粉碎、分离、沉淀、脱水、干燥、筛分、包装工序加工而成的食用淀粉的分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2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10460豌豆GB/T10462绿豆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22427.4淀粉斑点测定GB/T22427.5淀粉细度测定GB/T22427.6淀粉白度测定GB/T22427.7淀粉粘度测定GB/T22427.10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GB/T22427.13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测定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316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ZB B23007(LS/T3104)甘薯(地瓜、红薯、白薯、红苕、番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分类3.1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食用绿豆淀粉、食用豌豆淀粉和食用红薯淀粉。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内容:【定量和定性的限度要求】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
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鉴别】(1)去本品约1。
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
5~7。
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
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
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人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
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
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通则0831)。
灰分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
附件5: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风险防控指导书一、定义与分类(一)食用淀粉的定义与分类食用淀粉以谷类、薯类、豆类以及各种可食用植物为原料,通过物理方法提取且未经改性的淀粉,或者在淀粉分子上未引入新化学基团且未改变淀粉分子中的糖苷键类型的变性淀粉(包括预糊化淀粉、湿热处理淀粉、多孔淀粉和可溶性淀粉等)。
包括:谷类淀粉、薯类淀粉、豆类淀粉、其他类淀粉。
谷类淀粉是指以大米、玉米、高粱、小麦、荞麦等谷物为原料加工成的淀粉。
薯类淀粉是指以木薯、甘薯、马铃薯等薯类为原料加工成的淀粉。
豆类淀粉是指以绿豆、蚕豆、豌豆等豆类为原料加工成的淀粉。
其他类淀粉是指以菱、藕、荸荠等为原料加工成的淀粉。
(二)淀粉糖的定义与分类淀粉糖是以淀粉或淀粉质为原料,经酶法、酸法或酸酶法加工制成的液(固)态产品,包括食用葡萄糖、低聚异麦芽糖、果葡糖浆、麦芽糖、麦芽糊精、葡萄糖浆等。
葡萄糖:以淀粉或淀粉质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制得的葡萄糖液,并经过精制而成的,含葡萄糖成分的产品。
麦芽糖:以淀粉或淀粉质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制得的麦芽糖液,并经过精制而成的,含麦芽糖成分的产品。
果糖:以淀粉或淀粉质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异构、精制所得的含果糖的产品。
麦芽糊精:以淀粉或淀粉质为原料,经液化、精制、浓缩(或喷雾干燥)制成的不含游离淀粉的产品。
低聚糖:又称寡糖,分子结构由10 个(含)以下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接而形成的产品。
糖醇:以淀粉或淀粉质或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经过水解得到的产物,再经氢化、或发酵、或酶催法精制而成含有两个以上羟基的产品。
复合糖(醇) :两种或两种以上淀粉糖或添加其他成分混合而成的产品,如复合啤酒用糖浆、复合低聚糖浆(粉)。
其他类:以上各类未包括的产品,如木糖、核糖、甘露糖、赤藓糖、葡萄糖酸盐及其衍生物、改性葡萄糖。
(三)淀粉制品的定义与分类淀粉制品是指以薯类、豆类、谷类等植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食用淀粉为原料,经和浆、成型、干燥(或不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如粉条、粉丝、粉皮、凉粉等。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
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
内容:【定量和定性的限度要求】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
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去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
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人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
0%(通则0831) 。
灰分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 0。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111.1—2010淀粉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淀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淀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谷类淀粉、薯类淀粉、豆类淀粉等。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1。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2.2 产品种类淀粉包括谷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等。
3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淀粉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淀粉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表2 企业规模划分4 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8883 食用小麦淀粉GB/T 8884 马铃薯淀粉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GB/T 12309 工业玉米淀粉GB/T 22427.1 淀粉灰分测定GB/T 22427.9 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GB/T 22427.13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NY/T 875 食用木薯淀粉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定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5 抽样5.1 抽样型号或规格预包装或称量销售产品。
食用玉米淀粉国家标准
食用玉米淀粉是指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原料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分为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质量要求
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色泽洁白有光泽洁白白色略带微黄色阴影
气味无异味
口感无砂齿
杂质无外来物
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水分(%)≤ 13.00 14.00 14.00
酸度(ml)≤ 20.00 20.00 25.00
灰分(%)≤ 0.10 0.15 0.20
蛋白质(%)≤0.30 0.50 0.70
斑点(个/cm2)≤0.40 1.00 1.50
筛通过率(%)≥99.90 99.50 99.30
脂肪(%)≤0.15 0.20 0.25
白度440nm
蓝光反射率(%)≥ 97.5096.00 95.00
黄玉米92.00 92.00 90.00
3、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氧化硫(mg/kg)≤ 30.00 砷(mg/kg,以As计)≤ 0.50 铅(mg/kg,以Pb计)≤ 1.00。
食用玉米淀粉是指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原料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分为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质量要求
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色泽白玉米洁白有光泽洁白
黄玉米白色略带微黄色阴影白色带微黄色阴影
气味无异味
口感无砂齿
杂质无外来物
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水分(%)≤13.00 14.00 14.00
酸度(ml)≤
20.00 20.00 25.00
灰分(%)≤0.10 0.15 0.20
蛋白质(%)≤0.30 0.50 0.70
斑点(个/平方厘米)≤0.40 1.00 1.50
1/ 2
细度150(%,m/m)(100目)筛通过率(%)≥99.90 99.50 99.30脂肪(%)≤0.15 0.20 0.25
白度440nm蓝光反射率(%)≥白玉米97.50 96.00 95.00黄玉米92.00 92.00 90.00
3、卫生指标
项目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氧化硫(mg/kg)
砷(mg/kg,以As计)
铅(mg/kg,以Pb计)标
≤30.00
≤0.50
≤1.00
2/ 2。
食用玉米淀粉是指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原料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分为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质量要求
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色泽白玉米洁白有光泽洁白
黄玉米白色略带微黄色阴影白色带微黄色阴影
气味无异味
口感无砂齿
杂质无外来物
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水分(%)≤13.00 14.00 14.00
酸度(ml)≤
20.00 20.00 25.00
灰分(%)≤0.10 0.15 0.20
蛋白质(%)≤0.30 0.50 0.70
斑点(个/平方厘米)≤0.40 1.00 1.50
细度150(%,m/m)(100目)筛通过率(%)≥99.90 99.50 99.30
脂肪(%)≤0.15 0.20 0.25 白度440nm蓝光反射率(%)≥白玉
米97.50 96.00 95.00
黄玉米92.00 92.00 90.00
3、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氧化硫(mg/kg)≤30.00
砷(mg/kg,以As计)≤0.50
铅(mg/kg,以Pb计)≤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