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第3章)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50
第3章 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一)思考题3.1 电位是如何定义的?中的负号的意义是什么?答:由静电场基本方程▽×E=0和矢量恒等式可知,电场强度E 可表示为标量函数φ的梯度,即式中的标量函数φ称为静电场的电位函数,简称电位;式中负号表示场强方向与该点电位梯度的方向相反。
3.2“如果空间某一点的电位为零,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也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不正确。
因为电场强度大小是该点电位的变化率。
3.3“如果空间某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则该点的电位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不正确。
此时该点电位可能是任一个不为零的常数。
3.4 求解电位函数的泊松方程或拉普拉斯方程时,边界条件有何意义?答:边界条件起到给方程定解的作用。
3.5 电容是如何定义的?写出计算电容的基本步骤。
答:两导体系统的电容为任一导体上的总电荷与两导体之间的电位差之比,即其基本计算步骤:①根据导体的几何形状,选取合适坐标系;②假定两导体上分别带电荷+q和-q;③根据假定电荷求出E;④由求得电位差;⑤求出比值3.6 多导体系统的部分电容是如何定义的?试以考虑地面影响时的平行双导线为例,说明部分电容与等效电容的含义。
答:多导体系统的部分电容是指多导体系统中一个导体在其余导体的影响下,与另一个导体构成的电容。
计及大地影响的平行双线传输线,如图3-1-1所示,它有三个部分电容C11、C12和C22,导线1、2间的等效电容为;导线1和大地间的等效电容为;导线2和大地间的等效电容为图3-1-13.7 计算静电场能量的公式和之间有何联系?在什么条件下二者是一致的?答:表示连续分布电荷系统的静电能量计算公式,虽然只有ρ≠0的区域才对积分有贡献,但不能认为静电场能量只存在于有电荷区域,它只适用静电场。
表示静电场能量存在于整个电场区域,所有E≠0区域对积分都有贡献,既适用于静电场,也用于时变电磁场,当电荷分布在有限区域内,闭合面S无限扩大时,有限区内的电荷可近似为点电荷时,二者是一致的。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案第一章:电磁场的基本概念1.1 电荷与电场介绍电荷的性质和分类解释电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电场的叠加原理1.2 磁场与磁力介绍磁铁和磁性的概念解释磁场的概念和磁场线磁场的叠加原理和磁力计算1.3 电磁感应介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第二章:电磁波的基本性质2.1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解释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电磁波的波动方程和相位2.2 电磁波的波动性质介绍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波动方程的解和电磁波的波动性质2.3 电磁波的能量与辐射解释电磁波的能量和辐射机制介绍电磁波的辐射压和光电效应第三章: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3.1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自由空间中电磁波的传播方程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天线原理3.2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介绍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方程介质的折射率和反射、透射现象3.3 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波在通信、雷达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第四章:电磁波的辐射与接收4.1 电磁波的辐射介绍电磁波的辐射机制和天线理论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和辐射功率4.2 电磁波的接收介绍电磁波接收原理和接收器设计调制和解调技术在电磁波接收中的应用4.3 电磁波的辐射与接收实验设计实验来观察和测量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现象第五章: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与调控5.1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介绍电磁波的传播损耗和传播距离电磁波的多径传播和散射现象5.2 电磁波的调控技术介绍电磁波的调制技术和幅度、频率和相位的调控方法5.3 电磁波的传播调控应用介绍电磁波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和调控技术第六章:电磁波的波动方程与电磁波谱6.1 电磁波的波动方程推导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的波动方程讨论电磁波的横向和纵向波动特性6.2 电磁波谱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和各频段的特征讨论电磁波谱中常见的波段,如射频、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X射线和γ射线等6.3 电磁波谱的应用分析电磁波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通信、医学、材料科学等第七章:电磁波的传播环境与传播效应7.1 电磁波的传播环境分析不同传播环境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如自由空间、大气层、陆地、海洋等讨论传播环境中的衰减、延迟和散射等效应7.2 电磁波的传播效应介绍电磁波的折射、反射、透射、绕射和干涉等传播效应分析这些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和应对措施7.3 电磁波的传播环境与效应应用探讨电磁波传播环境与效应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第八章:电磁波的辐射与天线技术8.1 电磁波的辐射原理分析电磁波辐射的物理机制,如开放电极、偶极子、天线阵列等讨论电磁波辐射的方向性和极化特性8.2 天线的基本理论介绍天线的基本参数,如阻抗、辐射效率、增益等分析天线的设计方法和性能优化策略8.3 电磁波的辐射与天线技术应用探讨天线技术在无线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的应用和实例第九章:电磁波的接收与信号处理9.1 电磁波的接收原理介绍电磁波接收的基本过程,如放大、滤波、解调等分析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如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等9.2 信号处理技术介绍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如采样、量化、编码、调制等讨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磁波接收中的应用9.3 电磁波的接收与信号处理应用探讨电磁波接收与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和实例第十章:电磁波的测量与实验技术10.1 电磁波的测量原理分析电磁波测量的基本方法,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网络分析等讨论测量仪器和设备的选择与使用10.2 实验技术介绍电磁波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结果分析等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10.3 电磁波的测量与实验技术应用探讨电磁波测量与实验技术在科研、工程、教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实例重点解析第一章:电磁场的基本概念重点:电荷与电场的性质,电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电场的叠加原理。
第一章习题解答【习题1.1解】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cos cos cos cos cos cos 1xx x y z yx y z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矢径r 与轴正向的夹角为,则同理,矢径r 与y 轴正向的夹角为,则矢径r 与z 轴正向的夹角为,则可得从而得证a a b b g g a b g =++=++=++++=++++++++++==++ 【习题1.2解】924331329(243)54(9)(243)236335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A B e e e e e e e e e A B e e e e e e e e e A B e e e e e e A B +=--+-+=-+=----+=---∙=--∙-+=+-=⨯()()-()(9)(243)19124331514x y z x y z x y z x y ze e e e e e e e e e e e =--⨯-+=---=--+【习题1.3解】已知,38,x y z x y z A e be ce B e e e =++=-++ (1)要使A B ⊥,则须散度 0A B =所以从 1380A B b c =-++=可得:381b c +=即只要满足3b+8c=1就可以使向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向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垂直。
(2)要使A B ,则须旋度 0A B ⨯= 所以从1(83)(8)(3)0138xy zx y z e e e A B b c b c e c e b e ⨯==--+++=-可得 b=-3,c=-8 【习题1.4解】已知129x y z A e e e =++,x y B ae be =+,因为B A ⊥,所以应有0A B ∙= 即()()1291290xy z x y ee e ae be a b ++∙+=+= ⑴又因为 1B =; 所以221=; ⑵由⑴,⑵ 解得 34,55a b =±=【习题1.5解】由矢量积运算规则123233112()()()x y zx y z x x y y z ze e e A Ca a a a z a y e a x a z e a y a x e xyzB e B e B e B =?=-+-+-=++取一线元:x y z dl e dx e dy e dz =++则有xy z xyz e e e dlB B B dx dy dzB ?=则矢量线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 x y zd x d y d z B B B == 或写成233112()dx dy dzk a z a y a x a z a y a x==---=常数 求解上面三个微分方程:可以直接求解方程,也可以采用下列方法k xa a y a a z a d z a a x a a y a d y a a z a a x a d =-=-=-323132132231211)()()( (1)k x a y a z zdzz a x a y ydy y a z a x xdx =-=-=-)()()(211332 (2)由(1)(2)式可得)()(31211y a a x a a k x a d -=)()(21322z a a x a a k y a d -= (3))()(32313x a a y a a k z a d -= )(32xy a xz a k xdx -=)(13yz a xy a k ydy -= (4))(21xz a yz a k zdz -=对(3)(4)分别求和0)()()(321=++z a d y a d x a d 0)(321=++z a y a x a d0=++zdz ydy xdx 0)(222=++z y x d所以矢量线方程为1321k z a y a x a =++ 2222k z y x =++【习题1.6解】已知矢量场222()()(2)x y z A axz x e by xy e z z cxz xyz e =++++-+- 若 A 是一个无源场 ,则应有 div A =0即: div A =0y x zA A A A x y z∂∂∂∇⋅=++=∂∂∂ 因为 2x A axz x =+ 2y A by xy =+ 22z A z z cxz xyz =-+- 所以有div A =az+2x+b+2xy+1-2z+cx-2xy =x(2+c)+z(a-2)+b+1=0 得 a=2, b= -1, c= - 2 【习题1.7解】设矢径 r的方向与柱面垂直,并且矢径 r到柱面的距离相等(r =a ) 所以,2sssr ds rds a ds a ah πΦ===⎰⎰⎰=22a h π=【习题1.8解】已知23x y φ=,223y z A x yze xy e =+而 A A A A rot⨯∇+⨯∇=⨯∇=φφφφ)()(2222(6)3203xy zx y ze e e A xy x y e y e xyze x y z x yz xy ∂∂∂∇⨯==--+∂∂∂ 2223[(6)32]x y z A x y xy x y e y e xyze φ∴∇⨯=--+又y x z y x e x e xy ze y e x e 236+=∂∂+∂∂+∂∂=∇φφφφ 232233222630918603xy z x y z e e e A xyx x y e x y e x y ze x yz xy φ∇⨯==-+所以222()3[(6)32]x y z rot A A A x y xy x y e y e xyze φφφ=∇⨯+∇⨯=--+ +z y x e z y x e y x e y x 2332236189+-=]49)9[(3222z y x e xz e y e x x y x+--【习题1.9解】已知 222(2)(2)(22)x y zA y x z e x y z e x z y z e =++-+-+ 所以()()1144(22)0xyzyy x x z z x y z x yzx y z A A A A A A rot A A x y z y z z x x y A A A xz xz y y e e ee e e e e e ∂∂⎛⎫⎛⎫∂∂∂∂∂∂∂⎛⎫=∇⨯==-+-+- ⎪ ⎪ ⎪∂∂∂∂∂∂∂∂∂⎝⎭⎝⎭⎝⎭-++-+-=由于场A 的旋度处处等于0,所以矢量场A 为无旋场。
3.1 长度为L 的细导线带有均匀电荷,其电荷线密度为0l ρ。
(1)计算线电荷平分面上任意点的电位ϕ;(2)利用直接积分法计算线电荷平分面上任意点的电场E ,并用ϕ=-∇E 核对。
解 (1)建立如题3.1图所示坐标系。
根据电位的积分表达式,线电荷平分面上任意点P 的电位为2(,0,0)L L ϕρ-==⎰2ln(4L l L z ρπε-'+=04l ρπε=02l ρπε (2)根据对称性,可得两个对称线电荷元z l 'd 0ρ在点P 的电场为d d E ρρρθ'===Ee e 022320d 2()l z z ρρρπερ''+e故长为L 的线电荷在点P 的电场为2022320d d 2()L l z z ρρρπερ'==='+⎰⎰E E e20002L l ρρπερ'=e ρe 由ϕ=-∇E 求E ,有002l ρϕπε⎡⎢=-∇=-∇=⎢⎥⎣⎦E(00d ln 2ln 2d l L ρρρπερ⎡⎤-+-=⎢⎥⎣⎦e0012l ρρπερ⎧⎫⎪--=⎬⎪⎭e ρe可见得到的结果相同。
3.3 电场中有一半径为a 的圆柱体,已知柱内外的电位函数分别为2()0()()cos a a A aϕρρϕρρφρρ=≤⎧⎪⎨=-≥⎪⎩(1)求圆柱内、外的电场强度;L L -ρρ题3.1图(2)这个圆柱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表面有电荷分布吗?试求之。
解 (1)由ϕ=-∇E ,可得到a ρ<时, 0ϕ=-∇=Ea ρ>时, ϕ=-∇=E 22[()cos ][()cos ]a a A A ρφρφρφρρρφρ∂∂----=∂∂e e 2222(1)cos (1)sin a a A A ρφφφρρ-++-e e(2)该圆柱体为等位体,所以是由导体制成的,其表面有电荷分布,电荷面密度为0002cos S n a a A ρρρρεεεφ=====-e E e E3.4 已知0>y的空间中没有电荷,下列几个函数中哪些是可能的电位的解? (1)cosh y e x -; (2)x e y cos -;(3)cos sin e x x (4)z y x sin sin sin 。
第三章 静电场3-1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四个点电荷分布如习题图3-1所示,试求电位为零的平面。
解 已知点电荷q 的电位为rq 4πεϕ=,令)0,1,0(1q q -=,)0,1,3(2q q +=,)0,0,1(3q q -=,)0,0,0(4q q +=,那么,图中4个点电荷共同产生的电位应为∑=414ii r q πεϕ令0=ϕ,得 0 4 4 4 44321=+-+-r qr q r q r q πεπεπεπε 由4个点电荷的分布位置可见,对于x =1.5cm 的平面上任一点,4321 ,r r r r ==,因此合成电位为零。
同理,对于x =0.5cm 的平面上任一点,3241 ,r r r r ==,因此合成电位也为零。
所以,x =1.5cm 及x =0.5cm 两个平面的电位为零。
3-2 试证当点电荷q 位于无限大的导体平面附近时,导体表面上总感应电荷等于)(q -。
证明 建立圆柱坐标,令导体表面位于xy 平面,点电荷距离导体表面的高度为h ,如图3-2所示。
那么,根据镜像法,上半空间的电场强度为32023101 4 4r q r q πεπεr r E -=X 习题图3-1(r , z )习题图3-2电通密度为)(43223110r r q r r E D -==πε 式中 232231])([h z r r -+=; 232232])([h z r r ++=那么,⎥⎥⎥⎦⎤⎪⎪⎪⎭⎫ ⎝⎛+++-++-+⎢⎢⎢⎣⎡⎪⎪⎪⎭⎫ ⎝⎛++--+=⎪⎭⎪⎬⎫⎪⎩⎪⎨⎧++++--+-+=z z zh z r hz h z r h z h z r r h z r r q h z r h z r h z r h z r q e e e e e e D r r r 232223222322232223222322])([])([ ])([])([4 ])([)(])([)(4ππ 已知导体表面上电荷的面密度n s D =ρ,所以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为2322232223220)(2][][4h r qh h r h h r h q D z zs +-=⎪⎭⎪⎬⎫⎪⎩⎪⎨⎧++-+-===ππρ 则总的感应电荷为q h r r r qh r r S q s ss -=+-===⎰⎰⎰∞∞2322)(d d 2d 'πρρ3-3 根据镜像法,说明为什么只有当劈形导体的夹角为π的整数分之一时,镜像法才是有效的?当点电荷位于两块无限大平行导体板之间时,是否也可采用镜像法求解。
三章习题解答3.1 真空中半径为a 的一个球面,球的两极点处分别设置点电荷q 和q -,试计算球赤道平面上电通密度的通量Φ(如题3.1图所示)。
解 由点电荷q 和q -共同产生的电通密度为33[]4q R R π+-+-=-=R R D 22322232()(){}4[()][()]r z r z r z a r z a q r z a r z a π+-++-+-++e e e e 则球赤道平面上电通密度的通量d d zz SSS Φ====⎰⎰D S D e223222320()[]2d 4()()aq a ar r r a r a ππ--=++⎰ 22121)0.293()aqaq q r a =-=-+ 3.2 1911年卢瑟福在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径为a r 的球体原子模型,其球体内均匀分布有总电荷量为Ze -的电子云,在球心有一正电荷Ze (Z 是原子序数,e 是质子电荷量),通过实验得到球体内的电通量密度表达式为02314ra Ze r r r π⎛⎫=- ⎪⎝⎭D e ,试证明之。
解 位于球心的正电荷Ze 球体内产生的电通量密度为 124rZer π=D e 原子内电子云的电荷体密度为333434a a Ze Zer r ρππ=-=- 电子云在原子内产生的电通量密度则为 32234344r ra r Ze rr r ρπππ==-D e e 故原子内总的电通量密度为 122314ra Ze r r r π⎛⎫=+=- ⎪⎝⎭D D D e 3.3 电荷均匀分布于两圆柱面间的区域中,体密度为30C m ρ, 两圆柱面半径分别为a 和b ,轴线相距为c )(a b c -<,如题3.3图()a 所示。
求空间各部分的电场。
解 由于两圆柱面间的电荷不是轴对称分布,不能直接用高斯定律求解。
但可把半径为a 的小圆柱面内看作同时具有体密度分别为0ρ±的两种电荷分布,这样在半径为b 的整个圆柱体内具有体密度为0ρ的均匀电荷分布,而在半径为a 的整个圆柱体内则具有体密度为0ρ-的均匀电荷分布,如题 3.3图()b 所示。
第3章习题3-1 半径为的薄圆盘上电荷面密度为s ρ,绕其圆弧轴线以角频率旋转形成电流,求电流面密度。
解:圆盘以角频率旋转,圆盘上半径为r 处的速度为r ω,因此电流面密度为ϕωρρˆr v J s s s ==3-2 在铜中,每立方米体积中大约有28105.8⨯个自由电子。
如果铜线的横截面为210cm ,电流为A 1500。
计算 1) 电流密度;2) 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 解:1)电流密度m A S I J /105.11010150064⨯=⨯==- 2) 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 v J ρ=,3102819/1036.1105.8106.1m C eN ⨯=⨯⨯⨯==-ρs m J v /101.11036.1105.14106-⨯=⨯⨯==ρ 3-3 一宽度为cm 30传输带上电荷均匀分布,以速度s m /20匀速运动,形成的电流,对应的电流强度为A μ50,计算传输带上的电荷面密度。
解:电流面密度为m A L I J S /7.1663.050μ===因为 v J S S ρ= 所以 2/33.8207.166m C v J S S μρ=== 3-4 如果ρ是运动电荷密度,U是运动电荷的平均运动速度,证明:0=∂∂+∇⋅+⋅∇tU U ρρρ证:如果ρ是运动电荷密度,U是运动电荷的平均运动速度,则电流密度为U J ρ=代入电荷守恒定律tJ ∂∂-=⋅∇ρ得0=∂∂+∇⋅+⋅∇t U U ρρρ3-5 由m S /1012.17⨯=σ的铁制作的圆锥台,高为m 2,两端面的半径分别为cm 10和cm 12。
求两端面之间的电阻。
解:用两种方法(1)如题图3.5所示⎰⎰==2122)(tan zz lz dzS dl R ασπσ)11()(tan 1212z z -=ασπ 01.0202.0tan ==α题3.5图m r z .1001.0/1.0tan /11===α,m r z 1201.0/12.0tan /22===αΩ⨯=-⨯⨯⨯=-=--647212107.4)121101(101012.11)11()(tan 1πασπz z R (2)设流过的电流为I ,电流密度为2rI S I J π==电场强度为 2r IJ E πσσ== 电压为 dz z IEdz V z z z z ⎰⎰==21212)tan (σαπ ⎰==2122)(tan zz zdz I V R απσΩ⨯=-6107.4 3-6 在两种媒质分界面上,媒质1的参数为2,/10011==r m S εσ,电流密度的大小为2/50m A ,方向和界面法向的夹角为030;媒质2的参数为4,/1022==r m S εσ。
《电磁场与电磁波》知识点及参考答案第1章 矢量分析1、如果矢量场F 的散度处处为0,即0F∇⋅≡,则矢量场是无散场,由旋涡源所产生,通过任何闭合曲面S 的通量等于0。
2、如果矢量场F 的旋度处处为0,即0F ∇⨯≡,则矢量场是无旋场,由散度源所产生,沿任何闭合路径C 的环流等于0。
3、矢量分析中的两个重要定理分别是散度定理(高斯定理)和斯托克斯定理, 它们的表达式分别是:散度(高斯)定理:SVFdV F dS ∇⋅=⋅⎰⎰和斯托克斯定理:sCF dS F dl∇⨯⋅=⋅⎰⎰。
4、在有限空间V 中,矢量场的性质由其散度、旋度和V 边界上所满足的条件唯一的确定。
( √ )5、描绘物理状态空间分布的标量函数和矢量函数,在时间为一定值的情况下,它们是唯一的。
( √ )6、标量场的梯度运算和矢量场的旋度运算都是矢量。
( √ )7、梯度的方向是等值面的切线方向。
(× )8、标量场梯度的旋度恒等于0。
( √ ) 9、习题1.12, 1.16。
第2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电场部分)1、静止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称之为静电场;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相同。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是V/m(伏特/米)。
3、静电系统在真空中的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是:V V sD dS dV Q ρ⋅==⎰⎰和0lE dl ⋅=⎰。
4、静电系统在真空中的基本方程的微分形式是:V D ρ∇⋅=和0E∇⨯=。
5、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在两种媒质分界面的两侧,电场→E 的切向分量E 1t -E 2t =0;而磁场→B 的法向分量B 1n -B 2n =0。
7、在介电常数为的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电位函数为 2211522x y z ϕ=+-,则电场强度E=5x y zxe ye e --+。
8、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内部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于零,导体表面为等位面;在导体表面只有电场的法向分量。
第3章 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一、判断题1.为了简化空间电位分布的表达式,总可以将电位参考点选择在无穷远处。
()【答案】×2.焦耳定律只适用于传导电流,不适应于运流电流。
()【答案】√3.绝缘介质与导体分界面上,在静电情况下导体外的电力线总是垂直于导体表面的。
()【答案】√4.位移电流的假说就是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假说。
()【答案】×5.任意两个带电导体之间都存在电容,对电容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导体几何形状,导体上的电荷量、两导体相对位置和空间介质。
()【答案】×6.恒定电场中理想导体内的电场强度为零。
()【答案】√7.空间体积中有电流时,该空间内表面上便有面电流。
()【答案】×8.应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电、磁场问题时,要求整个场域内媒质必须是均匀、线性的。
()【答案】×9.一个点电荷Q放在球形高斯面中心处。
如果此电荷被移开原来的球心,但仍在球内,则通过这个球面的电通量将会改变。
()【答案】×台10.在线性磁介质中,由的关系可知,电感系数不仅与导线的几何尺寸、材料L Iψ=特性有关,还与通过线圈的电流有关。
( )【答案】×二、填空题1.镜像法是在所求场的区域之外,用_______来代替场问题的边界。
假想电荷和场区域原有的电荷一起产生的电场必须要满足_______。
【答案】一些假想电荷;原问题的边界条件。
2.磁介质中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为:_______。
【答案】,;,.d 0S B S =⎰v v Ñ0B ∇⋅=v d 0CH l ⋅=⎰v v ÑH J ∇⨯=v v 3.位移电流假说的实质是_______。
【答案】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4.位移电流和真实电流(如传导电流和运流电流)的区别在于_______。
【答案】位移电流不对应任何带电质点的运动,只是电场随时间的变化率5.已知磁感应强度为,则m 的值为_______。
第三章习题解答3.1 真空中半径为a的一个球面,球的两极点处分别设置点电荷q和-q,试计算球赤道平面上电通密度的通量Φ(如题3.1图所示)。
解由点电荷q和-q共同产生的电通密度为qR+R-D=[3-3]=4πRR+-q4π{err+ez(z-a)[r+(z-a)]2232-err+ez(z+a)[r+(z+a)]2232Φ=则球赤道平面上电通密度的通量⎰D dS=⎰D eSSzz=0dS=]2πrdr=q4πa题3.1 图⎰[02(-a)(r+a)qaa-a(r+a)2232(r+a)=0-1)q=-0.293q3.2 1911年卢瑟福在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径为ra的球体原子模型,其球体内均匀分布有总电荷量为-Ze的电子云,在球心有一正电荷Ze(Z是原子序数,e是质子电荷量),通Ze⎛1r⎫过实验得到球体内的电通量密度表达式为D0=er 2-3⎪,试证明之。
4π⎝rra⎭Ze解位于球心的正电荷Ze球体内产生的电通量密度为 D1=er 24πrZe3Ze=-原子内电子云的电荷体密度为ρ=-334πra4πra电子云在原子内产生的电通量密度则为D2=erρ4πr4πr32=-erZer4πra3题3. 3图(a)故原子内总的电通量密度为 D=D1+D2=er 2-3⎪4π⎝rra⎭33.3 电荷均匀分布于两圆柱面间的区域中,体密度为ρ0Cm, 两圆柱面半径分别为a和b,轴线相距为c(c<b-a),如题3.3图(a)所示。
求空间各部分的电场。
解由于两圆柱面间的电荷不是轴对称分布,不能直接用高斯定律求解。
但可把半径为a的小圆柱面内看作同时具有体密度分别为±ρ0的两种电荷分布,这样在半径为b的整个圆柱体内具有体密度为ρ0的均匀电荷分布,而在半径为a的整个圆柱体内则具有体密度为-ρ0的均匀电荷分布,如题3.3图(b)所示。
空间任一点的电场是这两种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的叠加。
在r>b区域中,由高斯定律⎰E dS=Sqε022,可求得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 E1'=er'-πaρ02πε0r'2产生的电场分别为 E1=erπbρ02πε0r2=ρ0br2ε0r=-ρ0ar'22ε0r'2=+题3. 3图(b)点P处总的电场为 E=E1+E1'= ρ2ε0(brr-2r')在r<b且r'>a区域中,同理可求得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产生的电场分别为E2=erπrρ2πε0r=ρr2ε0'=er' E2-πaρ2πε0r'=-ρar'2ε0r''=点P处总的电场为 E=E2+E2ρ02ε0(r-ar'r')在r'<a的空腔区域中,大、小圆柱中的正、负电荷在点P产生的电场分别为E3=erπrρ02πε0r=ρ0r2ε0'=er' E3-πr'ρ02πε0r'=-ρ0r'2ε0'=点P处总的电场为 E=E3+E3ρ0(r-r')=ρ02ε0c3.4 半径为a的球中充满密度ρ(r)的体电荷,已知电位移分布为⎧r3+Ar2⎪Dr=⎨a5+Aa4⎪2⎩r(r≤a)(r≥a)其中A为常数,试求电荷密度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