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D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11
道路护栏国标【原创实用版】目录1.道路护栏的概述2.国标对道路护栏的要求3.道路护栏的作用4.道路护栏的种类5.道路护栏的安装与维护正文一、道路护栏的概述道路护栏,顾名思义,是指设置在道路上起隔离、保护作用的围挡设施。
它可以有效防止车辆越过道路边界,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同时对道路交通的顺畅起到重要作用。
在我国,道路护栏的设计、生产和安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国家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二、国标对道路护栏的要求我国对道路护栏有严格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材料:道路护栏应使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如优质钢材等。
2.结构:道路护栏结构应稳定,具有足够的抗冲击能力。
3.尺寸:道路护栏的高度、宽度、立柱间距等尺寸应符合国标要求。
4.表面处理:道路护栏表面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以提高使用寿命。
三、道路护栏的作用道路护栏在保障交通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1.分隔车道,防止车辆越线行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2.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避免其误入机动车道,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安全。
3.提高道路交通秩序,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四、道路护栏的种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道路护栏有多种类型,如:1.混凝土护栏:主要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等场所,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2.钢制护栏: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公路等场所,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3.塑料护栏:适用于临时道路隔离、施工现场围挡等场景,轻便易安装。
五、道路护栏的安装与维护1.安装:道路护栏的安装应遵循国标要求,确保结构稳定、尺寸合适。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路面和行人安全。
2.维护:道路护栏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以确保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要定期进行清洁、除锈等维护工作,提高护栏的使用寿命。
总之,道路护栏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其质量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净区: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护栏标准段: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护栏过渡段: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路侧护栏: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
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半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
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柔性护栏: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
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缓冲设施: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防撞端头: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防撞垫: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
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隔离设施: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桥梁与高路堤坝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 时,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出口分流三角端应设置防撞垫。
公路护栏标准规范最新版公路护栏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其设计、制造和安装都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规范。
以下是最新版的公路护栏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一、总则公路护栏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美观性及可维护性原则。
护栏应能有效防止车辆冲出或穿越道路,同时对驾驶员提供足够的视线引导。
二、分类公路护栏按照功能和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1. 刚性护栏:如混凝土护栏,主要用于防止重型车辆冲击。
2. 半刚性护栏:如波形梁护栏,适用于一般车辆的冲击防护。
3. 柔性护栏:如缆索护栏,适用于山区道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三、设计要求1. 护栏高度应根据道路等级和车辆类型确定,一般不低于0.9米。
2. 护栏的间距应保证车辆在撞击时不会穿透。
3. 护栏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冲击性。
四、制造标准1. 护栏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钢材应采用符合GB/T 700-2006标准的Q235B或更高级别的钢材。
2. 护栏的制造工艺应保证产品尺寸精度和焊接质量。
五、安装规范1. 护栏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位置准确。
2. 护栏与地面的连接应牢固,使用专用的固定件。
3.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
六、维护管理1. 定期对护栏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护栏的功能和安全。
七、环保与美观1. 护栏的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般采用白色或灰色。
2. 护栏的设计应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对野生动物造成干扰。
八、附录附录包括相关术语解释、设计图纸示例、材料规格表等。
九、结语公路护栏的规范设计、制造和安装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本规范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确保护栏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性质,实际的标准规范可能会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法规有所不同。
在实施任何公路护栏工程前,应咨询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或专业工程师获取最新的规范要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jtg,d81-20XX,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篇一:《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xx)勘误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xx)勘误表发布日期:20xx-2-2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xx)勘误表篇二:jtgtd81-20xx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勘误《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xx)勘误表篇三:交通安全设施所涉及的规范、标准交通安全设施所涉及的规范、标准一、基础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xx)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d80-20xx)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及判定》(jt/t495-20xx)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xx)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xx)二、交通标志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xx)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xx)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xx)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xx)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jtga03-20xx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xx年第30号公告.《国家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指南》及1号修改单三、交通标线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xx)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xx)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道路预成形标带》(jt/t493—20xx)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xx)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446—20xx)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xx)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路面防滑涂料》(jt/t712—20xx)四、护栏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xx)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xx)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xx)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1.0.8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 新1艺,新产品O2.0.1净区: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2.0.2护栏标准段: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圉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3护栏过渡段: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4路侧护栏: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2.0.5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护栏。
2.0.6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7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
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2.0.8半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乂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
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209柔性护栏: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
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黑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2.0.10缓冲设施: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2.0•□防撞端头: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2.0.12防撞垫: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
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2.0.13隔离设施: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2.0.14桥梁与高路堤坝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 时,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出口分流三角端应设置防撞垫。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和设计细则(每日一练)单项选择题(共12 题)1、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不得低于()级。
()•A,三(Am)•B,二(Bm)•C,四(SBm)•D,一(C)正确答案:A2、护栏防护等级一般分为()个等级。
()•A,6•B,8•C,3•D,9正确答案:B3、计算防眩设施的眩光距离采用()m ()•A,100•B,80•C,120•D,160正确答案:C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加强与公路()和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之间的协调。
() •A,桥梁工程•B,路面工程•C,隧道工程•D,土建工程正确答案:D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应优先选择()。
()•A,护栏•B,交通标志•C,主动引导设施•D,隔离栅正确答案:C6、公路路侧计算净区宽度范围内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时,事故严重程度为(),必须设置护栏。
() •A,中•B,无•C,高•D,低正确答案:C7、除特殊情况外,交通标志应设置在公路前进方向的车行道()。
()•A,上方或右侧•B,右侧•C,上方•D,左侧正确答案:A8、位于桥梁人行道的栏杆从人行道顶面起,最小高度应为()cm。
()•A,100•B,110•C,140•D,150正确答案:B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进行()()•A,技术设计•B,技术设计•C,结构设计•D,功能设计正确答案:B10、交通标线应采用()标线。
()•A,自发光•B,成型•C,反光•D,不反光正确答案:C11、未设置相应指路标志或警告标志的公路沿线较小平面交叉两侧应设置道口标柱,其颜色应为()。
() •A,黄黑相间•B,红白相间•C,红色•D,黄色正确答案:B1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方向左侧应按()设置。
()•A,中央分隔带护栏•B,右侧护栏•C,整体式护栏正确答案:D多项选择题(共6 题)1、现行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各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行业强制性标准是(),行业推荐性标准是()()•A、《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施。
:66.16.1.16.1.26.1.36.1.4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
于公路土路肩内。
应根据路侧护栏和缓冲设施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或采取其他措施。
61.6中央分隔带护栏应与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地不管线相协调。
90%),或路侧护栏立柱外侧土路肩保护层宽度小于规定宽度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6.2路基护栏6.2.2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事故的风险应综合考虑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的可能性以及事故严重程度等因素,并符合下列规定:1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的可能性应根据所在路段的路线线形、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2事故严重程度和运行速度、路侧条件有关,可分成低、中、高三个等级。
:1 Ⅰ区、Ⅱ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段,三级、四级公路路侧有深度30m以上的悬崖、深谷、深沟等的路段;2有江、河、湖、海、沼泽等水深1.5m以上水域的路段;3有Ⅰ级铁路、一级公路等;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外设有车辆不能安全越过的照明灯、摄像机、交通标志、声屏障、上跨桥梁的桥墩或桥台、隧道入口处的检修道或洞门等设施的路段。
:Ⅲ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Ⅰ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段;2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侧边沟无盖板、车辆无法安全越过的挖方路段;346.2.6宽度范121)对双向于2.5m2)对双向31准》2T)小于60km/h6.2.131246.2.17应根据防护车型和障碍物来确定。
公路护栏标准是指在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保护行车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具体规范和要求。
公路护栏作为公路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安装和维护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路护栏的分类、设计原则、材料要求、安装要求、维护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公路护栏标准的制定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一、公路护栏的分类公路护栏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位置可以分为中央隔离护栏和边坡护栏两大类。
中央隔离护栏主要设置在双向四车道以上的快速路、高速公路以及城市主干道的中央隔离带上,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辆发生穿越式事故。
边坡护栏主要设置在道路两侧的边坡或桥梁护栏处,其作用是防止车辆驶出道路,保护路基和行车人员的安全。
二、公路护栏的设计原则1. 合理性原则:公路护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类型、交通量、车速、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2. 安全性原则:公路护栏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在发生事故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
3. 经济性原则:公路护栏的设计应考虑到投资成本和使用寿命,保证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公路护栏的材料要求公路护栏的材料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主要包括护栏立柱、横梁、连接件等。
常见的护栏材料有镀锌钢材、铝合金、塑料等,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抗老化性和抗撞击性能,以确保护栏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四、公路护栏的安装要求1. 安装位置:公路护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设计要求,严禁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随意更改护栏的位置和形式,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
2. 安装牢固:公路护栏的安装应保证其稳固可靠,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冲击和碰撞,不得存在锈蚀、变形等现象,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3. 连接件要求:公路护栏的连接件应采用符合要求的标准件,连接牢固可靠,能够有效地保证护栏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A,三( Am ) • B,二( Bm ) •C,四( SBm ) •D,一( C )••••A,6B,8C,3D,9单项选择题(共 12 题)••••A,100 B,80 C,120 D,160•A,桥梁工程• B,路面工程•C,隧道工程• D,土建工程•A,护栏• B,交通标志•C,主动引导设施• D,隔离栅•A,中•B,无•C,高• D,低• A,上方或者右侧•B,右侧•C,上方•D,左侧••••A,100 B,110 C,140 D,150•A,技术设计• B,技术设计•C,结构设计• D,功能设计• A,自发光•B,成型•C,反光• D,不反光•A,黄黑相间• B,红白相间•C,红色•D,黄色• A,中央分隔带护栏• B,右侧护栏• C,整体式护栏• D,路侧护栏多项选择题(共 6 题)• A、《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22 )。
•B、《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D81-2022 )。
•C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2022 )。
• D、《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G/TD81-2022 )。
•A,同时设计• B,分期实施•C,同时施工•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经济节约• B,无缝设计•C,适度防护• D,宽容设计•A,交通标志• B,交通标线(含突起路标) • C,护栏和栏杆• D,隆声带•A,以人为本• B,预防为主•C,系统设计• D,重点突出• A,快车道以外• B,车行道以外•C,无障碍物• D,平整路面判断题(共 11 题)•A、正确B 、错误•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A 、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
公路工程防护设施设计规范要求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以及道路设施的完好性,公路工程防护设施设计规范成为了建设和维护安全道路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防护设施设计规范的主要要求。
1. 道路类型和等级根据道路的类型和等级,公路工程防护设施的设计规范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和重要交叉口处的道路等级要求更高。
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反光标志、护栏、路肩和人行通道等。
2. 反光标志反光标志是公路工程防护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规范要求,反光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大小、形状、颜色和反光程度等。
标志板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也需按照规范进行安全合理的设置。
3. 护栏护栏是公路上防护设施的重要形式之一。
设计规范要求护栏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并且能够抵抗由车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
护栏的高度和间距也需要根据道路类型和等级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驾驶员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4. 路肩路肩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部分,能够提供紧急停车和交通事故处理的场所。
设计规范要求路肩宽度应符合道路等级的要求,并且保证平坦、坚固,方便驾驶员使用。
在特定路段,如急弯道和陡坡处,规范还要求设置额外的防护设施,如防撞墙等。
5. 人行通道对于城市主干道和人车混行的路段,公路工程防护设施的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人行通道。
规范要求人行通道的宽度、斑马线的标准、交通信号灯的布置等。
这些都是为了保护行人的安全,使其能够安全地过马路。
6. 隔离带和分隔岛规范还要求设置隔离带和分隔岛,以避免道路上的车辆违反交通规则和发生横穿行为。
隔离带和分隔岛的宽度、高度和材料等也有规范要求,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发挥防护作用。
7. 设计标准的保持和监管公路工程防护设施设计规范要求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保持标准的质量和性能。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和维修工作的监管,确保设计规范得以严格执行。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保持防护设施完好的关键。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1.0.8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2.0.1净区: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2.0.2护栏标准段: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围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3护栏过渡段: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4路侧护栏: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2.0.5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护栏。
2.0.6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7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
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2.0.8半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
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2.0.9柔性护栏: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
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2.0.10缓冲设施: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2.0.11防撞端头: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2.0.12防撞垫: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
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2.0.13隔离设施: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2.0.14桥梁与高路堤坝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出口分流三角端应设置防撞垫。
交通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规范一、前言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道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防撞护栏作为道路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防撞护栏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益,制定本工程施工规范。
二、工程概况1. 工程范围:本工程包括道路防撞护栏的安装、调试和验收等全过程。
2. 工程地点:某高速公路路段。
3. 工程规模:防撞护栏长度约为XX公里。
4. 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等相关标准要求。
三、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图纸和技术文件,了解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标准及注意事项。
2. 施工设备:准备齐全的施工设备,包括钻机、电焊机、螺栓紧固设备等。
3. 施工材料:防撞护栏构件、连接件、基础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4. 施工人员: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能和安全知识。
四、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1.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基础坚实、平整、干燥。
2. 构件安装:防撞护栏构件应按照设计顺序进行安装,先安装立柱,然后安装横梁、连接件等。
3. 连接件安装:连接件应采用高强度螺栓,安装时应保证螺栓紧固,连接件与构件之间应牢固连接。
4. 护栏调整:防撞护栏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整体调整,确保护栏线形顺直、垂直度符合要求。
5. 防腐处理:防撞护栏应进行防腐处理,包括喷涂防锈漆、涂装防腐涂料等。
6. 验收检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检测,包括护栏高度、宽度、直线度、垂直度等项目的检测。
五、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材料应进行现场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目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1)正文 (1)附录 (89)条文说明 (90)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正文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目的,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所确定的原则和有关规定,并参照国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和运用的经验和成熟的科技研究成果制定而成。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其它各级公路可视实际情况参照应用。
第二章术语、代号第一节术语第2.1.1条刚性护栏是一种基本不变形的护栏结构。
混凝土护栏是刚性护栏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以一定形状的混凝土块相互连接而组成的墙式结构,它利用失控车辆碰撞其后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第2.1.2条半刚性护栏是一种连续的梁柱式护栏结构,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柔性。
波形梁护栏是半刚性护栏的主要代表形式,它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立柱支撑而组成的连续结构,它利用土基、立柱、波形梁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向。
第2.1.3条柔性护栏是一种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
缆索护栏是柔性护栏的主要代表形式,它是一种以数根施加初张力的缆索固定于立柱上而组成的结构,它主要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抵抗车辆的碰撞,吸收碰撞能量。
端部——缆索护栏的起终点锚固装置。
包括端柱、斜撑、索端锚具和混凝土基础。
中间端部——连续设置缆索护栏超过一定长度时所设的中间锚固装置。
中间柱——设置于端部或中间端部之间的中间立柱。
托架——安装于立柱上支撑并固定缆索的装置。
索端锚具——固定于端部或中间端部上用来锚定缆索的装置。
第2.1.4条路侧护栏是指设置于公路路肩上的护栏。
目的是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避免碰撞路边其它设施。
第2.1.5条中央分隔带护栏是指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路基路面护栏设计规范1. 引言路基路面护栏是道路交通设施的一部分,旨在提高道路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档旨在规范路基路面护栏的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功能要求、材料选用等方面的内容。
有效的路基路面护栏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2. 结构设计要求2.1 护栏高度路基路面护栏的高度应根据路段类型和设计速度确定。
一般情况下,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的护栏高度应不低于1.2米,普通道路的护栏高度应不低于0.8米。
2.2 间隔距离为了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路基路面护栏的间隔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护栏间隔距离不应超过50米;•城市道路的护栏间隔距离不应超过30米。
2.3 结构稳定性路基路面护栏的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风力、地震等自然力的作用,确保护栏能够承受外力,并保持稳定。
3. 功能要求3.1 防护功能路基路面护栏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防护,防止车辆冲出道路或与其他车辆相撞。
设计时应考虑车辆的速度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以确保护栏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
3.2 能见度为了保证车辆驾驶员的能见度,路基路面护栏的设计应考虑以下要求:•护栏的高度和构造应不妨碍驾驶员的视线;•护栏的颜色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提高可见性。
3.3 排水功能路基路面护栏应能够有效排水,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设计时需要考虑护栏的排水孔的布置及尺寸,以确保护栏对排水系统不会造成阻塞。
4. 材料选用4.1 钢材钢材是常用的护栏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在选择钢材时,应考虑以下因素:•钢材的强度和耐久性;•钢材的防腐蚀能力;•钢材的成本和可供性。
4.2 铝合金铝合金是另一种常用的护栏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与钢材相比,铝合金更轻便,适合用于较长的路段。
在选择铝合金时,应注意以下因素:•铝合金的强度和耐久性;•铝合金的防腐蚀能力;•铝合金的成本和可供性。
道路护栏国标【最新版】目录1.道路护栏的定义和作用2.我国对道路护栏的相关标准3.道路护栏的分类及特点4.道路护栏的应用范围和安装要求5.道路护栏的维护和检查正文一、道路护栏的定义和作用道路护栏,又称为交通护栏,是用于保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行车安全的一种交通设施。
道路护栏主要设置在公路、城市道路、桥梁等场所,通过限制车辆行驶范围,防止车辆越过道路中心线或冲出路基,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二、我国对道路护栏的相关标准我国对道路护栏的产品质量、性能、安装和验收等方面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体系。
其中,《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GB 50828-2013)对道路护栏的设计、材料、尺寸、强度等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此外,《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T 50687-2011)也对道路护栏的设置位置、高度、间距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道路护栏的分类及特点1.按照结构形式分类,道路护栏可分为焊接式、组装式、螺栓连接式等。
2.按照材质分类,道路护栏可分为金属护栏、塑料护栏、复合材料护栏等。
3.按照形状分类,道路护栏可分为直管型、U 型、槽型等。
各类道路护栏具有以下特点:(1)焊接式护栏:结构牢固,适用于各种道路条件,但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
(2)组装式护栏:安装简便,可重复使用,但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
(3)螺栓连接式护栏:安装方便,结构稳定,适用于城市道路等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场所。
(4)金属护栏:强度高,耐久性好,但易生锈,需定期维护。
(5)塑料护栏:质地轻,安装方便,但强度较低,适用于低速公路、停车场等场所。
(6)复合材料护栏:结合金属和塑料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腐蚀性。
四、道路护栏的应用范围和安装要求道路护栏广泛应用于公路、城市道路、桥梁、停车场等场所。
在安装道路护栏时,需遵循以下要求:(1)根据道路设计速度、交通量、路基宽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护栏类型和规格。
(2)确保护栏设置在道路中心线上,高度符合标准规定。
公路护栏设计标准公路护栏设计标准一、引言公路护栏是用于保护公路沿线行人和车辆安全的重要设施之一。
其设计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预防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公路护栏设计的一般原则、材料和施工要求,并详细讨论各类公路护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一般原则1. 公路护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 护栏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车辆冲出公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应考虑行人的安全。
3. 护栏的设计应与路面、桥梁、交叉口等公路设施协调,确保整体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4. 护栏的材料应耐候、耐腐蚀、抗冲击,能承受车辆撞击的力量,并且易于维护和更换。
三、公路护栏材料公路护栏的材料通常有金属、混凝土和塑料等。
1. 金属护栏金属护栏主要有钢材、铝材和镀锌铁丝网等。
钢材和铝材护栏常用于高速公路和重要道路,其优点是坚固耐用、抗冲击能力强、易于维修和更换。
而镀锌铁丝网多用于一些非重要道路和低交通量区域,主要是为了限制大型动物的穿行。
2. 混凝土护栏混凝土护栏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和一些专用公路。
优点是造价低、施工简单、美观大方。
缺点是缺乏弹性,对于车辆撞击的冲击力传递较大,容易造成车辆和人员伤亡。
3. 塑料护栏塑料护栏多用于人行道、步行街和公园等地方。
由于塑料材料具有防锈、轻质、易模制、施工简单等优点,所以在这些场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塑料护栏的抗冲击能力较差,主要是用于保护行人的安全。
四、公路护栏的设计要求1. 护栏的高度和长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的护栏高度应不低于1.2米,非高速公路的护栏高度应不低于1.0米。
而护栏的长度则要根据道路的总宽度和交通流量等因素来确定。
2. 护栏的间距应根据车辆类型和速度确定。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护栏间距要小于非高速公路,大型车辆的护栏间距要小于小型车辆。
3. 护栏应设置合适的缓冲带和防撞车道。
缓冲带的宽度和材料应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和速度确定。
安全护栏国家标准安全护栏是指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设置的一种设施,它不仅可以对车辆进行引导和限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制定安全护栏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安全护栏国家标准需要明确规定安全护栏的材料和结构。
在材料方面,应当选择具有良好抗冲击性能和耐腐蚀能力的材料,以确保在交通事故中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
在结构方面,需要规定安全护栏的高度、长度、连接方式等具体参数,以保证其在不同道路环境下都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安全护栏国家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安全护栏的设置位置和数量。
在不同道路类型和交通密度下,安全护栏的设置位置和数量都应当有所区别。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应当设置更为坚固和密集的安全护栏,以应对高速行驶中可能发生的严重交通事故;而在城市道路上,安全护栏的设置则更多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此外,安全护栏国家标准还需要规定安全护栏的颜色和标识。
通过明确规定安全护栏的颜色和标识,可以使驾驶员和行人更加清晰地识别安全护栏,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行动,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最后,安全护栏国家标准还应当规定安全护栏的维护和管理要求。
只有安全护栏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其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因此,国家标准需要规定安全护栏的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周期,以及相关管理责任部门和具体操作流程。
综上所述,安全护栏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安全护栏的材料和结构、设置位置和数量、颜色和标识,以及维护和管理要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安全护栏的保护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安全护栏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为道路交通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公路防护栏标准2、放样定位①、立柱位置根据设计图进行测距放样,测距定位。
②、产柱放样时利用调整段调节间距,并利用分配方法处理间距零头数,立柱放样后,了解每根立柱位置的地基状态,遇地下通讯管线、泄水管。
石方路段。
湖边等因地理条件限制埋土深度不足时,调整立柱的位置,或改变立柱固定方式。
③、护栏渐变段及端部的立体,应按设计规定的坐标进行安装。
3、端栏的安装①、根据最后确定的基础位置挖坑,达到规定标高,基坑尺寸经检验合格后,基底的片石混凝土经夯实后,立基础模板,各部尺寸检查合格后。
浇注水泥混凝土,待混凝土完全凝固生拆模,然后分层回填实,每层不超过15CM直至规定的标高。
②、端部立柱设置在桥梁等人工构造的水泥混凝土中时,有构造物的水泥混凝土浇注前,按设计图的要求支立模板,并与构造物的混凝土一起浇注。
4、立注安装根据最后确定的基础位置挖坑,达到规定标高,基坑尺寸经检验合格后,基底的片石混凝土经夯实后,立基础模板,各部尺寸检查合格后。
浇注水泥混凝土,待混凝土完全凝固生拆模,然后分层回填实,每层不超过15CM直至规定的标高。
立柱安装就位后,其水平方向相竖直方向沿公路形成平顺的线形。
5、防阻块的安装安装在中间立柱上的防阻块,按护栏防阻块型号相组合正确安装并用M16螺栓,螺母直接并紧固在立栏上。
6、钢丝线的安装①在端部立柱和中间立柱的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并达到保看时间时,方能架设钢丝蝇。
②把钢丝蝇支放在端部立柱的旁边,通过中间的支架向另一端滚放钢丝绳滚放钢丝绳时避免在路面上拖拽钢丝绳以免擦伤钢丝绳表面。
③从钢丝的端部立柱开始,先调节好端部立柱的索端锚固,把钢丝绳一端松开,用锚芯固定把钢丝绳锚固,再装上立柱调节螺栓,并把索端锚具安装到端柱上。
④安装好端柱状晶上的索端锚办后,顺着中间立柱依次把钢丝绳临时夹持在防阻块规定位置上,一直连接到另一端的端在端柱或中布端柱上。
⑤在另一端的端柱或中部端柱上设置手动葫芦把钢丝绳临时拉紧,直到看不出缆索有挠曲为止,钢丝绳预张力一般为20KN。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净区: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护栏标准段: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护栏过渡段: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路侧护栏: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
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半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
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柔性护栏: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
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缓冲设施: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防撞端头: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防撞垫: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
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隔离设施: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桥梁与高路堤坝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 时,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出口分流三角端应设置防撞垫。
桥梁与高路堤路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
桥梁与高路堤路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应设置保障行车安全的隔离设施。
路侧有不满足计算净区宽度要求的悬崖、深谷、深沟、江河湖海等路段应设置路侧护栏。
设置避险车道时,应设置配套的交通标志、标线及隔离防护、缓冲等设施。
作用在人行道或自行车道栏杆立柱顶上的水平推力标准值应采m,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应采用m。
设计桥梁护栏试件时,其所承受的汽车横向碰撞载荷标准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在综合分析公路线形,路侧危险度,运行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的护栏防护等级低于一(C)级时,汽车横向碰撞荷载应按一(C)级计算;采用的护栏防护等级高于八(HA)级时,汽车横向碰撞载荷应根据实际的碰撞条件确定。
PDF page26-366护栏和栏杆一般规定公路路侧或中央分隔带应通过保障合理的净区宽度来降低车辆驶岀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事故的严重程度。
净区宽度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计算净区宽度得不到满足时,应按护栏设置原则进行安全处理。
护栏设计应体现宽容设计、适度防护的理念护栏标准段、护栏过渡段、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防撞端头及防撞垫的防护等级及性能,应满足现行《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O5-01)的规定。
需要采用其他防护等级或碰撞条件时,应进行特殊设计并经实车碰撞试验。
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
路侧护栏宜位于公路土路肩内。
应根据路侧护栏和缓冲设施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或采取其他措施。
中央分隔带护栏应与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地不管线相协调。
路侧、中央分隔带内土基压实度不能满足拉栏设置条件时(一般不宜小于90%),或路侧护栏立柱外侧土路肩保护层宽度小于规定宽度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路基护栏公路实际净区宽度与计算净区宽度不同时,应在交通安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本节的规定,按照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事故的风险确定是否设置护栏。
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事故的风险应综合考虑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的可能性以及事故严重程度等因素,并符合下列规定:1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的可能性应根据所在路段的路线线形、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2事故严重程度和运行速度、路侧条件有关,可分成低、中、高三个等级。
路侧计算净区宽度范围内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压输电线塔、危险品储藏仓库等设施时,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高,必须设置护栏。
路侧计算净区宽度范围内有下列情况时,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中,应设置护栏:1 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边坡坡度和路堤高度在图的Ⅰ区、Ⅱ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段,三级、四级公路路侧有深度30m以上的悬崖、深谷、深沟等的路段;图边坡坡度、路堤高度与设置护栏的关系2有江、河、湖、海、沼泽等水深以上水域的路段;3有Ⅰ级铁路、一级公路等;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外设有车辆不能安全越过的照明灯、摄像机、交通标志、声屏障、上跨桥梁的桥墩或桥台、隧道入口处的检修道或洞门等设施的路段。
路侧计算净区宽度范围内有下列情况时,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低,宜设置护栏: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边坡坡度和路堤高度在图的Ⅲ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段,三级、四级公路边坡坡度和路堤高度在图的Ⅰ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段;2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侧边沟无盖板、车辆无法安全越过的挖方路段;3高岀路面或开挖的边坡坡面有30cm以上的混凝土砌体或大孤石等障碍物;4出口匝道的三角地带有障碍物。
高速公路和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或者12m宽度范围内有障碍物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
中央分隔带事故严重程度可根据下列条件确定:1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且采用整体式护栏形式时,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高。
2符合下列条件时,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中:1)对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或未设置左侧硬路肩的双向8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并采用分设式护栏形式,同时中央分隔带内设有车辆不能安全穿越的障碍物的路段。
2)对双向6车道及以上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并采用分设式护栏形式,同时中央分隔带内设有车辆不能安全穿越的障碍物的路段。
3不符合本条第1、2款规定的条件时,事故严重程度为低。
作为集散的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应设置保障行车安全的隔离设施。
根据交通安全综合分析结果,可考虑是否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可参考本规范第条的规定选取。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方向左侧应按路侧护栏设置。
一级公路平面交叉两端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和绿化设施时,不得影响通视三角区停车视距。
设置路基护栏的防护等级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路基护栏防护等级的选取存在下列情况时,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增加或后果更严重的路段,宜在表的防护等级上提高1个等级: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纵坡等于或接近于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规定的最大纵坡值的下坡路段;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圆曲线半径等于或接近于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规定的最小半径的路段外侧。
2设计交通量中,总质量大于或等于25t的车辆自然数所占比例大于20%时。
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AADT)小于2000辆小客车且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宜进行交通安全及经济综合分析,确定是否设置护栏及护栏的防护等级。
需要设置护栏时,其防护等级可在表的基础上降低1个等级,但最小不得低于(C)级。
迎交通流的护栏端头应按下列方法进行外展或设置缓冲设施1外展至土路肩宽度范围外;具备条件时,宜外展至计算净区宽度外。
2位于填挖交界时,应外展并埋入挖方路段不构成障碍物的土体内。
3无法外展时,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作为干线的二级公路应按本规范第条和第条的规定设置防撞端头,或在护栏端头前设置防撞垫;作为集散的二级公路及三级、四级公路宜采用地锚式端头,并进行警示提醒或设置立面标记。
4作为干线的二级公路,宜考虑车辆碰撞对向车行道护栏下游端头的可能性。
不同防护等级或不同结构形式的护栏之间连接时,应进行过渡段设计。
护栏过渡段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所连接护栏中较低的防护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作为干线的二级公路的隧道出入口等位置,护栏应进行过渡段设计;作为集散的二级公路及三级、四级公路的隧道出入口等位置,护栏宜进行过渡段设计。
选择护栏形式时,应首先考虑护栏受碰撞后的变形量。
路侧或中央分隔带护栏面距其防护的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护栏最大横向动态位移外延值(W)或车辆最大动态外倾当量值(VIn)护栏最大横向动态位移外延值(W)或车辆最大动态外倾当量值(VIn)的选择应根据防护车型和障碍物来确定。
当防护的障得物低于护栏高度时,宜选择护栏最大横向动态位移外延值(W);当防护的障得物高于护栏高度、公路主要行驶车型为大型车辆时,应选择车辆最大动态外倾当量值(VIn)大型车辆所占比例较大的路段除位于冬季风雪段大的地区外,中央分隔带护栏宜使用混凝土护栏。
冬季风雪较大的地区,宜选择少阻雪的护栏形式。
护栏形式选择还应考虑护栏材料的通用性、护栏的成本和养护方便性、沿线的环境等因素。
护栏最小结构长度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1发挥护栏整体作用的最小结构长度应符合表的规定,或根据护栏产品用说明书确定。
2护栏最小防护长度应根据车辆驶出路外的轨迹和计算净区宽度内障碍物的位宽度确定。
3护栏最小结构长度应同时满足以上两个要求。
4相邻两段护栏的间距小于护栏最小结构长度时宜连续设置。
5通过过渡段连接的两种形式护栏的长度之和不应小于两种形式护栏的最小结构桥梁护栏和栏杆桥梁护栏和栏杆设置应遵循下列原则:1各等级公路桥梁必须设置路侧护栏。
2高速公路,作为次要干线的一级公路桥梁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作为主要集散的一级公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栏。
3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桥梁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时,可通过路缘石将人行道(自行车道)和车行道进行分离;设计速度大于60km/为的公路桥梁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时,应通过桥染护栏将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车行道进行隔离。
根据车辆驶出桥外或进入对向车行道可能造成的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应按表的规定选取桥梁护栏的防护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小桥、通道、明涵的护栏防护等级宜与相邻的路基护栏相同。
2公路桥梁采用整体式上部结构时,中央分隔带护栏的防护等级可按路基中央分隔带护栏的条件来确定。
3因桥梁线形、桥梁高度、交通量、车辆构成、运行速度或其他不利现场条件等因素易造成更严重碰撞后果的路段,经综合论证,可在表的基础上提高1个或以上等级。
其中,跨越大型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高速铁路的桥梁以及特大悬索桥、斜拉桥等缆索承重桥梁,防护等级宜采用八(H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