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了解爱心奉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心之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奉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
班会流程1.课前准备–联络班级学生会成员–确定活动地点–购买送礼物所需的物品–设计活动的布置和程序2.开场白(10分钟)–主持人进行主题阐述–稿件分享:学生可分享自己曾经的奉献和感受–音乐鼓励:播放和响应慈善活动或奉献主题的音乐3.发放奖品(10分钟)–设计抽奖环节,签到等方式发放送礼物4.分组讨论(20分钟)–将所有参与班会的学生分为小组–鼓励小组头带领讨论涉及奉献主题的问题,如“时机与方式”、“如何奉献”等等。
可以根据参与的学生人数,分为多个小组活动。
–当小组头完成讨论后,可以在小组头的带领下分享讨论结果和感受。
5.个人分享(20分钟)–每位学生准备1到2分钟的演讲,分享自己曾经的奉献和感受。
–若为通报榜单式,可由有状况的学生事先填表,整合完后在班会上通报。
6.总结(10分钟)–对本次班会进行回顾,并鼓励学生践行爱心奉献。
–在班会结束时,所有参加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份小纪念品,并祝福其可以践行爱心和奉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爱心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奉献的方法和技巧2.能力目标–学生可以有效沟通,能够有效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建立责任感,尊重他人并表现出关爱之情3.品德目标–学生的关爱之心得到提升,懂得向周围的他人奉献,建立共建共享的思想。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正直善良并用实际行动维护爱心和奉献。
参与方法•限定班级范围,保证班级气氛平缓•选择奉献比赛、写信集中等方式引导学生发送文字和画作,视图推动社会行为裂变,为无意义活动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体现自我价值。
班会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紧紧围绕奉献主题展开,意在让学生懂得推己及人,在自渐与社区连成一体的基础上帮助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向周围人展示爱心,传递奉献精神。
主题班会用爱心温暖他人班会主题:用爱心温暖他人班会日期:XX年XX月XX日班会地点:教室班会主持人:XXX班会成员参与人员:全班学生【开场白】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主题班会,我是主持人XXX。
今天的班会主题是“用爱心温暖他人”。
爱心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它能够让我们与他人建立起真挚的情感联系,并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支持和慰藉。
在今天的班会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用爱心温暖他人的故事和经历,希望能够激发每个人的爱心,让我们的班集体更加温暖和谐。
首先,请XXX同学为我们带来一则温暖的故事。
【分享一则温暖的故事】同学A: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则发生在我身边的温暖故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下着大雪。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个老人在街角的长椅上冻得直打颤。
【流浪犬的温暖陪伴】同学B:谢谢同学A的分享。
在我看到同学A分享的故事时,我想到了另一个关于爱心和温暖的故事。
那是我在公园里遇到的一只流浪犬。
那只狗狗看起来饿得皮包骨,它伏在地上,全身在颤抖。
我心生一股愿望,想要帮助它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小组活动:温暖行动】主持人:非常感谢同学B的分享。
现在,让我们进入班级小组活动环节,一起制定一些温暖行动的计划。
请大家分成小组,思考并讨论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爱心温暖他人,并具体制定行动计划。
【小组讨论时间】【小组成果汇报】主持人:各位同学,让我们回到整体班会的环节,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大家汇报你们制定的温暖行动计划。
【温暖行动计划A】小组代表A:我们小组的温暖行动计划是每周一次组织义工活动,去当地的养老院陪伴老人、清洁卫生等。
【温暖行动计划B】小组代表B:我们小组的温暖行动计划是每个月举办一次“爱心义卖”,将所筹集的善款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
【温暖行动计划C】小组代表C:我们小组的温暖行动计划是每个月定期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总结】主持人:非常感谢各小组代表的汇报。
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用爱心温暖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主题班会用爱心传递温暖关爱他人班会主题:用爱心传递温暖关爱他人班会是学生们交流、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环节。
作为班会主持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组织一次具有深意和意义的班会,以期激发同学们的情感表达和行动,用爱心传递温暖,关爱他人。
【正文】班会开场:首先,让我们共同齐声高呼:“用爱心传递温暖,关爱他人!”这是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精神目标。
篇章一:感同身受在这个物质丰盈、信息发达的时代,同学们常常忽略了身边那些需要帮助和关爱的人。
作为拥有充足资源的我们,应该更加懂得珍惜和用爱心回报社会。
在此,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过去一年里曾经帮助过我们或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共同体会“感同身受”的意义。
篇章二:学会为他人着想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应该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身边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平时不易表露内心的人。
只有从细微之处开始,才能真正做到关爱他人。
此时,让我们分享自己为他人着想的一次经历,并感悟其中的意义。
篇章三:温暖行动,爱心相传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用爱心传递温暖是我们班级一直以来的追求。
在这个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爱心行动的例子,并讨论如何让这种行动能够持续传递下去。
篇章四:倾听关爱,赋予生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班级中,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用真诚的关心扶持他人。
通过班会,我们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同学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心声和困惑。
通过探讨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我们可以使关爱之道不仅停留在口头,更能以实际行动赋予生命力。
篇章五:行动起来,志愿服务在本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来关爱他人,并提供一些志愿服务的建议和方向。
不管是为社区服务、为贫困地区捐款,还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就能够以实际行动传递我们的爱心。
总结部分:在这次班会中,我们通过分享和探讨,切身感受到了“用爱心传递温暖,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德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德育主题的含义。
2.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关心他人和奉献爱心行为,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品德。
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注重集体荣誉感,增强爱心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
二、教学内容1.关心他人的意义2.奉献爱心的重要性3.学习和分享正能量4.互相尊重,和谐共处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并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
2. 学习环节a. 关心他人的意义教师会将下列话题提供给学生进行讨论:什么是关心他人?为什么关心他人很重要?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在讨论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关心他人的重要意义,例如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大家需要互相帮助和关心。
如果每个人都不关心他人,社会也就会变得冷漠和无情。
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b. 奉献爱心的重要性教师会结合实际事例来讲解奉献爱心的重要性,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例如:如何帮助别人?为什么帮助别人有助于自身的成长?如何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或者共同发现身边文化中的正能量,并让学生通过分享对于爱心经历的记录来提高自我意识,理解“爱人如己”的道理。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忆行为,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好事。
c. 学习和分享正能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分享正能量。
首先,教师可以从家长、老师以及身边的人发现好的例子并分享,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说一说,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这样可以通过分享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d. 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碰到不同意见,老师会利用这个时机来教育学生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意义。
同时,教师会通过举出愉快交友的例子和一些技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了一些冲突和误会。
3. 总结与反思环节教师会提供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本次学习的内容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四、教学评价1.通过同学的反馈,教师可以检验班会的教学效果,以及是否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2024年献爱心主题的班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献爱心主题班会,依据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相关内容,详细教学内容包括:第一节“关爱他人”,着重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2. 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方法,提高他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关爱他人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重点:关爱他人的方法、途径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关爱他人的公益广告,让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温馨氛围,引发他们对主题的思考。
2. 理论讲解:讲解教材中关于关爱他人的内容,阐述关爱他人的意义、方法和途径。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受到关爱的经历,以及他们关爱他人的事例,讨论关爱他人的感受和心得。
4. 例题讲解:讲解关爱他人的具体方法,如倾听、关心、帮助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两两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情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爱心、责任感、团队合作2. 方法与途径:倾听、关心、帮助、尊重3. 实践与应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班会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不少于600字)。
(1)关心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关心和帮助。
(2)尊重他人,倾听他们的意见,不轻易发表评论。
(3)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拓展延伸:开展“献爱心”实践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孤寡老人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实践是否到位,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关心别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_“关心别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关心别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主题:“关心别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活动背景】半个学期以来,我有感于学生平常的表现:行为较为自私,缺乏互助意识与奉献精神,拟定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课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从本人身上找差距,努力克制本身缺点,激发奉献情感,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不讲利益,不图回报,提高本身修养与素质,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高尚的人【活动目的】联络实际,让学生体验爱、懂得爱、珍惜爱、理解爱、奉献爱,引导学生学会关心本人,孝敬父母、善待亲友、友爱同学、关爱周围的一切。
【活动准备】要求学生采集“关心〞或“回报〞为话题的材料或身边事例。
【活动经过】活动基本情况:一、班主任以(爱的奉献)引出班会主题。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妙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爱的气力是多么伟大啊,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我们要学会关心、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关心别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关心别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无私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本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学会关心,奉献爱心〞。
二、学生分小组发言沟通同学之间关心别人的感人事迹,畅谈关心和回报1、如: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学生描绘内容,作自由发言。
〔描绘:这描绘的是儿子幼年时,母子俩在饭桌前吃饭。
妈妈将一条鱼分成鱼头和鱼身两份,将鱼头放在本人的饭里,而把鱼身夹给儿子,微笑着,脸上流露出对儿子万般的慈祥,儿子也对着妈妈天真地笑着。
很多年后也同样在饭桌前,所不同的是妈妈已经是两鬓苍苍,年老力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仪表堂堂,他也正如母亲当年分鱼一样,他满脸堆笑地把鱼头夹给妈妈,讲:“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第1篇一、班会主题关爱他人,传递温暖二、班会时间2022年10月18日三、班会地点小学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五、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播放关爱他人宣传片3. 学生代表发言4. 教师代表发言5. 小组讨论6. 总结发言7. 班主任寄语六、班会记录1. 主持人开场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主题班会,旨在提高大家的关爱他人意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温暖。
接下来,请允许我宣布本次班会正式开始!2. 播放关爱他人宣传片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我们播放了一段关爱他人的宣传片。
宣传片讲述了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可以带来美好、温馨的故事。
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感慨万分。
3. 学生代表发言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表示,关爱他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4. 教师代表发言下面,请我们班的教师代表发言。
教师代表表示,关爱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小学生,我们要从小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将这份美德传承下去。
5. 小组讨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
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关爱他人有哪些好处?(2)我们如何关爱身边的人?(3)关爱他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他们纷纷表示,关爱他人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6. 总结发言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对关爱他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在,请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本次班会的要点:(1)关爱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将这份美德传承下去。
(2)关爱他人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3)关爱他人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7. 班主任寄语最后,请班主任为我们做总结发言。
班主任表示,关爱他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将关爱他人融入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
《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主题班会记录优秀7篇《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主题班会记录【篇1】活动目标1、让我园的孩子们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这个时候是雷锋日,使儿童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简朴的意识。
2、采用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后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表现。
3、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使学生学会明礼、感恩、友爱、奉献的优良品质,教育学生做一名新时期的小雷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怎么树立一种助人为乐的小雷锋精神。
活动准备雷锋图片、胶水、电视机、DVD机(放雷锋记录片以及《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活动过程1、把雷锋的图片帖在黑板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们知道雷锋是一位解放军人。
2、通过讲雷锋故事,谈话等形式让孩子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
3、放雷锋纪录片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了解雷锋一些助人为乐事迹,教学生们唱雷锋歌《学习雷锋好榜样》。
最后让全班的学生来说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怎么去学习雷锋精神。
4、鼓励学生在教室里捡垃圾,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财产,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人,帮助老人,做一个乖孩子。
5、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回答,例如,我们在街遇到叔叔阿姨们问路如果我们知道该怎么办啊?学生:我们会帮他们指路。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家中该注意什么呀?小朋友:洗完手要把水龙头扭紧,吃饭时不浪费粮食,不跟爸爸妈妈顶嘴,帮奶奶爷爷剩饭。
教学反思我一直认为,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可能做大人做的事情。
可是和我们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是太愚蠢了。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黄诗瑤和黄瑾乐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
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
小学班会教案:“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一、教学背景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因为只有你关爱了他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
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2. 关爱他人的表现3. 关爱他人的实践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几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的,以及他们的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
4.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几个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教师强调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爱他人。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关爱他人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实践关爱他人的行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景模拟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关爱他人方面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关爱他人意义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关爱他人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本次主题班会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能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班级活动室主持人:李明参与人员:全体班级同学及班主任---一、班会开场(主持人李明)尊敬的班主任,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班级的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主题是“关爱他人,构建和谐班级”。
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我们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美德。
---二、班会内容(一)关爱他人的意义1. 主讲人:张伟张伟同学首先从情感、道德、社会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关爱他人的意义。
他指出,关爱他人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也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
关爱他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作为人类共同的责任。
2. 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关爱他人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同学认为,关爱他人是一种付出,但付出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有的同学则表示,关爱他人是一种力量,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强。
(二)关爱他人的方式1. 主讲人:王丽王丽同学分享了几种关爱他人的方式,包括:- 倾听:认真倾听他人的心声,给予关心和支持。
- 帮助: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提供实际帮助。
- 尊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给予他人应有的尊重。
- 理解: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
2. 案例分享接下来,同学们分享了身边关爱他人的感人故事。
有同学讲述了邻居之间相互帮助的温馨场景,有同学分享了同学之间相互扶持的感人瞬间。
(三)关爱他人的实践1. 主讲人:李明李明同学介绍了班级开展关爱他人活动的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开展关爱他人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 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他人提供帮助。
- 设立关爱他人基金: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经济帮助。
2.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许多关爱他人的具体建议。
有的同学建议设立班级互助小组,定期开展互助活动;有的同学建议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他们提供关爱和陪伴。
第1篇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学生、班主任及特邀嘉宾一、班会主题:爱心传递,温暖同行二、班会目的:1. 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通过爱心人士的分享,让学生了解爱心行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营造关爱他人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班会流程:(一)主持人开场张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的主题班会是“爱心传递,温暖同行”。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感受爱心人士的关爱,传递我们的温暖。
(二)爱心人士分享1. 邀请嘉宾:张阿姨(退休教师,长期从事公益活动)张阿姨: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爱心故事。
在我的退休生活中,我一直坚持参加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认为,爱心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强,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 学生代表分享:李同学(曾参加支教活动)李同学:大家好!去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支教活动,到偏远山区给孩子们上课。
那里的孩子们非常渴望知识,他们用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着我,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爱心的重要性。
我希望大家也能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三)爱心行动展示1. 学生表演节目:歌曲《爱的奉献》2. 学生绘画展示: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四)学生互动环节1. 主持人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爱心?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爱心宣誓全体学生:我宣誓,从我做起,关爱他人,传递爱心,让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六)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爱心人士的分享和自己的讨论,对爱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希望我们都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同时,我们要学会关爱身边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誓言。
(七)班会结束张老师: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关爱他人,传递爱心。
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德育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标通过开展本次班会,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认识到关心他人与奉献爱心的重要性,培养并巩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感,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
引言首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最能帮助我们、关心我们的人是谁呢?答案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亲人、好友、同学、邻居以及医护人员等等,他们在我们生命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样,在他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成为他们的“重要人物”,通过我们的关心和爱心来帮助他们,这样的行为也是一种奉献。
关怀他人关怀他人,是指通过积极的行动,让我们的关心和关注温暖了他们。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自己的关怀之心。
1. 询问他人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向身边的人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心情、生活中的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事情。
并且,如果我们得知他们需要帮助的事情,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他们。
2. 陪伴他人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孤独,这时我们需要找一个人来陪伴自己,这种心情同样也适用于我们身边的人。
因此,我们可以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尽可能地陪伴他们。
3. 给予帮助当我们得知身边的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他们,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或者生病需要照顾时,我们要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这样的行为不仅可以帮助别人,更能成为我们自己的精神寄托。
奉献爱心奉献爱心,是指我们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用我们的行动去帮助他人,哪怕是一点点的小事。
在班会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我们奉献爱心的品质。
1. 了解社会实况我们要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情况,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
这样,我们便可以更好地去帮助他们。
2.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爱心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激励我们积极地行动起来,为实现社会公益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一、教案的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二、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目的:1、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献爱心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地震灾情以及抗震救灾、赈灾捐赠的实情,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感。
2、充分认识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深刻体会灾区小朋友上学读书的艰难,想灾区小朋友之所想,帮灾区小朋友之所需,与灾区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战胜地震带来的千难万险。
二、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抗震救灾资料。
2、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录音。
3、爱心捐款箱。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活动:同学们,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降临到我国四川雅安地区,给当地的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多少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多少人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面对灾难,面对受难的中国同胞,远在震区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迅速而积极地联合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与灾区人民共同抗震救灾。
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二)学生了解灾区受灾情况。
1、师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灾区受灾情况。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谈话中,老师了解到了同学们的心情,大家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小朋友,并从抗震抢险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三)了解各界对灾区的捐赠情况。
1、师生介绍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捐赠情况。
2、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和打算。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关爱他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我校XX年级XX班于2021年X月X日下午在教室开展了“关爱他人”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引导同学们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首先对本次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关爱他人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她指出,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2. 观看关爱他人视频为了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班主任播放了一段关于关爱他人的感人视频。
视频中,许多普通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展现了人间大爱。
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感动,决心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他人。
3. 分组讨论班主任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什么是关爱他人?(2)关爱他人有哪些方式?(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关爱他人?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以下是部分小组讨论成果:第一组:关爱他人是指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第二组:关爱他人的方式有很多,如关心朋友、家人,帮助老人、残疾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第三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
4. 代表发言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以下是部分代表发言内容:代表一: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代表二:关爱他人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给同学让座,帮助老人过马路等。
代表三:关爱他人要真诚,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人。
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关爱他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关爱他人融入到日常行为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主题班会
活动背景:
半个学期以来,我有感于学生平时的表现:行为较为自私,缺乏互助意识与奉献精神,拟定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课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从自己身上找差距,努力克服自身缺点,激发奉献情感,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不讲利益,不图回报,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高尚的人。
活动目的:
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爱、懂得爱、珍惜爱、理解爱、奉献爱,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孝敬父母、善待亲友、友爱同学、关爱周围的一切。
活动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关心”或“回报”为话题的材料或身边事例。
四、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以《爱的奉献》引出班会主题。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
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我们要学会关心、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无私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本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学会关心,奉献爱心”。
二、学生分小组发言交流同学之间关心他人的感人事迹,畅谈关心和回报
1、如: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学生描述内容,作自由发言。
(描述:这描述的是儿子幼年时,母子俩在饭桌前吃饭。
妈妈将一条鱼分成鱼头和鱼身两份,将鱼头放在自己的饭里,而把鱼身夹给儿子,微笑着,脸上流露出对儿子万般的慈爱,儿子也对着妈妈天真地笑着。
许多年后也同样在饭桌前,所不同的是妈妈已经是两鬓苍苍,年老力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仪表堂堂,他也正如母亲当年分鱼一样,他满脸堆笑地把鱼头夹给妈妈,说:“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已是风烛残年的母亲沉着面孔,望着含辛茹苦拉扯大并曾给予无限慈爱的儿子,眼里闪动着点点辛酸的泪光,心里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
2、小结
丰富深刻含义:①儿女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②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④世上只有妈妈好;⑤只要我们多奉献一点爱;⑥传统的孝顺父母;⑦对社会的尊老敬老。
⑧关心集体,关心社会。
三、学会关心
(请学生说说身边的故事和感想)
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关心自己的问题。
①关心自己的身体;②关心自己的学习;③关心自己的品德培养。
关心别人,从身边做起:有事晚归给家里挂个电话,免得家人牵挂;父母生日送张贺卡;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碗、扫地、拖地等。
教师节对老师说声节日快乐;同学有忧愁的时候,送去真诚的慰藉。
关心班级,为集体争光。
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3、请一位同学朗读《学会关心别人》
扶老携幼,情满街巷。
盲聋病残,爱心不忘。
同学之间,友爱献上
做人莫忘,尊师敬长。
他人有难,尽力相帮。
助人为乐,品格高尚。
四、教师总结
关心是细小的。
它,可以是一个微笑;可以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可以是共同进退中传递的一个眼神;可以是你为生病的父母奉上的一碗热汤;可以是朋友在迷惘时你即时的点拨;可以是你献出的一滴血,捐出的一分钱。
关心又是宏大的。
它对一些高尚的人而言意味着一生的奉献,以
至生命的付出。
那种浩然之气长流世间,千百年来恩泽无数的人。
而每个平凡的人的微小的关爱汇集在一起的力量,也是威力无穷的。
它可以使洪水却步,山火熄灭,死神逃离。
关心是付出,关心更是收获。
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反思小结:
这次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也开得很有创意与实效,让同学们感受到在新时代我们仍需要互助互爱精神,在我们的身边仍存在许多乐于助人的人,如我班的周仁生同学,郑文华同学等,都是乐于助人的榜样。
但美不仅要感受,更需要每个人去创造。
自私自利、漠不关心、“我好你不好”等现象的存在,这就需要通过班级同学的共同努力,把这些“丑恶”变成美。
关心别人,从身边做起。
关心班级,为集体争光。
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六、活动口号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