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导论05
- 格式:ppt
- 大小:980.50 KB
- 文档页数:46
1.什么是物流?《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对物流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效有机的结合。
2.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企业和社会再生产或连续生产的前提。
3.企业物流的构成4.流通的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有三种间隔:流通活动由商品交易活动和物的流通这两个基本活动领域组成。
即流通活动过程中包括了商流和物流这二大内容。
5.解决流通中三个方面的问题:所有权的转移—商流,空间效用—物流,时间效用—物流。
6.物流:包括了商品的运输、存储、装卸、流通加工、包装和物流信息活动商流:包括了商品的订货、签订合同、供销衔接、计价结算和商流信息等活动7.物流与商流的关系:物流与商流同属于流通的范畴。
只有物流与商流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从生产地(供应地)向消费地(需求方)转移。
8.现代物流的特征:物流系统化,总成本最小化,信息化,机械化,社会化,专业化,电子化,网络化,快速化,柔性化。
9.物流标准化的目的:使各种物流要素有效的配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内容:对物流设施、设备、器具、作业方法等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作业标准。
方法:①物流基础模数尺寸:400mm x 600mm(ISO)②物流模数(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由基础模数尺寸按倍数推导,也可以分割与组合的方法来确定系数尺寸。
以1200mmx1000mm为主,也1200mmx800mm和1100mmx1100mm等。
③确定系数尺寸。
10.人工识别标志: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现代识别标志:自动识别+条码。
现代物流管理导论1. 引言现代物流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最佳的物流成本和服务水平。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物流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以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 现代物流管理概述2.1 定义现代物流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它涉及到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2 目标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降低运输成本: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以及提高装载率等方式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准时交付、订单跟踪等手段来提高客户满意度。
•缩短交货周期:通过优化供应链、加强协调等方式来缩短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
•减少库存成本:通过精确预测需求、合理安排库存等方式来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
2.3 原则现代物流管理的实践应遵循以下原则:•客户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满足客户期望的物流服务。
•效率优先:追求物流活动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信息化支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物流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灵活调整物流管理策略。
3. 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因素3.1 技术因素现代物流管理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可以借助自动化设备、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3.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影响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因素。
经济环境的好坏、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货币政策等都会对物流管理产生影响。
3.3 法律法规因素法律法规对物流管理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例如,各国对于危险品运输、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企业需要遵守这些规定。
3.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现代物流管理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述一、名词解释1.物流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针对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流通与存储,从起源点到消费点进行有效率及有效果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成客户的要求。
2.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在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正向及反向流动与存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3.宏观物流宏观物流又叫大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4.微观物流微观物流又叫小物流,包括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包括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
5.综合性物流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
二、选择题1.物流与流通的关系是( C )。
A.对立关系B.两者没有关系C.物流是流通的一部分D.流通是物流的一部分2.我国最早是从( B )引入的物流概念。
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3.下列属于宏观物流范畴的是( C )。
A.企业物流B.生产物流C.社会物流D.销售物流4.下列属于微观物流范畴的是( ABD )。
A.企业物流B.生产物流C.社会物流D.销售物流5.储存是为了克服生产与消费之间的(B )而进行的。
A.空间间隔 B.时间间隔C.所有权间隔D.流通间隔三、判断题1.物流管理追求的是某一环节的最优化表现。
(×)2.将产品运输到消费地进行销售实现的是物流的时间价值。
(×)3.供应链管理的范畴比物流管理更大。
(√)4.区域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被称为宏观物流。
(×)5.按照物流业务的主体分类,可分为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四、简答题1.物流的概念最初是如何出现的?(1)物流的概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真正出现,最初物流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经济动因说。
(2)军事动因说。
2.物流与流通有什么关系?商流与物流的分离有哪些优势?物流是流通活动的一部分,流通包括商流和物流两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