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78.00 KB
- 文档页数:4
登高摔伤案例分析原因及性质高处作业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一、高处作业事故案例①临边作业20xx年1月29日19:50时左右,由浙江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方松街道天邻英华园期工地,一职工在浇筑2#人防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外墙时,从5米左右高处坠落至基坑,外侧地面,经送松江区中心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浇筑墙体外侧没有搭设作业平台和护栏;2.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冒险施工。
②临边作业20xx年12月10日11时左右,上海新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双扬装饰画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一职工站在2.2米左右高的移动平台上粉饰房顶时,不慎坠落至地面,经送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12月20日10时左右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脚手架周围没有安装防护栏;2.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冒险施工。
③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三人坠落把命丧某年2月20日上午,某厂安装主厂房屋面板,5名工作班成员在高处作业均未系安全带,在推动钢板过程中,因两侧用力不均,其中一侧3人坠落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未安装安全绳,及没有系安全带;2.未按规定先固定、再翻板的方法施工,而是采用平推钢板的方法。
3.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4.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仔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④临边作业高处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把命丧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2名作业人员周某和王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2.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3.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仔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引言高处坠落事故是一种常见但危险性极高的工伤事故,严重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高处坠落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人们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二、案例分析2.1 案例一:建筑工地坠落事故2.1.1 事故背景在某建筑工地,一名工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不幸从悬空的脚手架上摔落,导致严重受伤甚至死亡。
2.1.2 事故原因•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工人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防护设备,增加了坠落的风险。
•脚手架不稳定:工地脚手架搭建不规范,缺乏稳固的支撑,容易发生倾斜或坍塌,导致工人坠落。
2.1.3 危害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的危害性极大,可能导致工人丧失生命、致残甚至永久性伤害。
同时,事故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2.1.4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
•安全防护设备配备:确保工人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必要的防护设备。
•定期检查脚手架: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可靠。
2.2 案例二:电力作业人员坠落事故2.2.1 事故背景在某电力公司,一名电力作业人员在高压电线杆上进行维修作业时,不慎失足坠落,造成重伤。
2.2.2 事故原因•操作不当:电力作业人员可能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设备,也没有遵守正确的作业程序。
•不熟悉工作环境:电力作业人员对作业环境不熟悉,没有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和防范。
2.2.3 危害分析电力作业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不仅对个人造成严重伤害,还可能导致电力设施损坏、电力供应中断,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2.4 预防措施•加强培训:电力作业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熟悉各类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作业规程。
•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电力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确保他们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佩戴好安全装备。
•落地安全网:对高处作业区域设置安全网,以减少坠落事故的危害。
高处坠落案例事故分析报告高处坠落案例事故分析报告1一.事故概述20xx年x月x日15时30分,x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
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
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
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x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x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案例八、高空作业吊篮不牢发生坠落事故高处坠落案例事故分析报告2【事故经过】某水泥厂下属的炼镁锻白窑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建。
该工程由李某和石某2人负责,李某负责技术方面,石某负责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
安全施工中的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施工是建筑行业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其中高处坠落事故是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一类事故。
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分析几个真实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某工地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在某大型工程项目上,一名施工人员在坠落事故中受伤。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该工人没有系好安全带,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高处作业。
针对这一案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1. 强制施工人员系好安全带: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巡查员,确保施工人员切实绑好安全带,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2. 加强培训和宣传:对施工人员进行高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例会、海报等形式宣传高处作业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
3. 建立责任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包括工地负责人、施工人员、安全监督员等,使各方都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负有责任。
案例二:建筑工地高处坠落引发严重伤亡某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这一案例,以下是几点解决方案:1. 设立临时栏杆:在高处作业的边缘或边沿设置栏杆,以提供足够的防护。
同时,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 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定期检查、维护高处作业平台的安全设施,确保其牢固可靠。
3. 强制佩戴安全帽:工地内严禁不佩戴安全帽进行高处作业。
通过安全巡查员对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其佩戴合格的安全帽。
案例三:高层建筑施工期间工人坠落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名工人从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他的生命受到威胁。
调查发现,事故发生时未严格使用可靠的安全绳索和挂板。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建立双重保护机制:对于高处作业,同时使用可靠的安全带和安全绳索,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定期检查安全装备:对安全绳索、挂板等安全装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完好无损。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_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曾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建筑事故的60%以上。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篇1一、事故简介2002年2月20日,深圳市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二、事故发生经过深圳市某电厂5、6号机组续建工程由中建某局第二建筑公司承建,该工程主体为钢结构。
6号机组东西(A~B轴)钢屋架跨度为27m,南北(51~59轴)长63m,共7个节间,钢屋架间距为9m,屋架上弦高度为33.2m。
屋架上部为型钢檩条,间距为2.8m,檩条上部铺设钢板瓦。
截至2002年2月20日前,已完成51~52轴1个节间的铺板。
2002年2月20日继续铺设钢板瓦作业,开始从52~53轴之间靠近A轴位置铺完第1块板,但没进行固定又进行第2块板铺设,为图省事,将第2块及第3块板咬合在一起同时铺设。
因两块板不仅面积大且重量增加,操作不便,5名人员在钢檩条上用力推移,由于上面操作人未挂牢安全带,下面也未设置安全网,推移中3名作业人员从屋面(+33m)坠落至汽轮机平台上(+12.6m),造成3人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在铺完第1块板后,没有用螺丝固定便继续铺第2块板,且作业时又一次铺设2块,给继续作业带来危险。
2)作业人员并没按要求将安全带系牢在安全绳上。
2.间接原因1)安全管理不到位,承包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未经审批程序,以致安全防护措施过于简单。
钢结构吊装是一项比较危险的高处作业工程,必须全面考虑防护措施。
2)安全教育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忽视或在挂安全带后操作不便等情况下而未挂安全带时,缺乏其他保护措施。
且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3)对现场缺乏检查,没人制止工人的违章操作。
4)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按照规定高处的钢屋架上作业,应在节间处设置安全平网,而此作业场所却未设置。
高处坠落事故典型案例1、事故简要经过:2009年10月24日,中华派出所刑警大队警务楼工程工地(厦门市思明东路139号)正在拆除塔吊作业。
下午16时30分左右,拆除操作人员在塔吊顶升套架上进行塔吊回转的拆除作业(高度约22.5米),突然,整个顶升套架连同在上面操作的四个工人一起坠落,操作人员被反弹出来,一名工人由于伤势严重送医后于17时30分死亡,另三人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2、事故原因分析操作人员违章操作造成导致事故发生,(一)直接原因(结合幻灯片展开)1、汽车吊选型不当,起升高度不能满足拆除塔帽高度的要求,塔帽实际高度为±0.00以上37m,当汽车吊幅度为6-8m,最大仰角80°时,有效起吊高度为38m,再加上绳索和吊钩的安全距离至少3m,该汽车吊无法满足现场实际工作条件。
2、当标准节拆除并放置在爬升套引进平台上后,回转机构的下支撑与塔身标准节无螺栓连接(应共有8个连接螺栓)。
3、引进平台上的标准节未及时用汽车吊吊离,造成爬升套偏心受力。
4、油缸收缩过多致使油缸横梁从标准节踏步中脱出(塔吊顶升油缸与标准节踏步不是垂直设置,在油缸及横梁的重力作用下,.如油缸收缩过多横梁就会从踏步自动脱出)。
5、摆动爬爪销轴锈蚀严重,自动复位功能失效,在套架下坠时,不能起到防坠作用。
(二)间接原因(结合幻灯片展开)1、塔吊安装位置错误,没有严格执行塔吊安装拆卸施工方案(原方案塔吊安装位置是选定在建筑物的北侧),导致无法降至塔吊拆卸基本高度,存在高空拆卸解体的危险性。
2、拆卸方案没有根据现行法规规范和标准,结合现场复杂的作业环境来编制,缺乏针对性,方案内容所设定的拆除作业条件无法满足现场实际。
3、塔吊拆卸方案所提供的拆卸作业人员名单,与现场实际操作除吴×外,。
某厂安全隐患引发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工业场所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不仅造成工人伤亡,还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文以某厂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为例,从事故原因、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醒企业和相关人员重视安全隐患。
事故概况:某厂是一家生产加工类企业,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和焊接等工艺。
在这次事故中,一名工人因操作失误,从高处坠落而致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1. 作业过程不规范: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在高空作业时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他没有系上安全带,也没有佩戴安全帽,即使发生坠落时,也无法及时保护自己的安全。
2. 安全意识淡薄:高处作业是一种存在隐患的工作环境,但在这次事故中,工人并没有意识到高处作业的危险性,缺乏对安全防范的认识。
工人常常忽视潜在的危险,这种缺乏安全意识的行为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3. 监管不到位: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该厂的安全管理并没有严格落实,没有足够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如果该企业能够定期对工人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建立有效的工作闭环机制,这次事故或许可以避免。
事故影响:1. 人员伤亡:工人因坠落而受到重伤,不仅给他本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会给其家庭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同时,事故对其他工人的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加深了他们对高处作业的恐惧。
2. 生产延误:事故发生后,该厂暂时停机整顿,导致生产计划延误。
这不仅给企业带来直接损失,还可能影响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3. 经济损失: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延误,还需要承担医疗费用和赔偿费用等各种费用。
此外,受到该事故的影响,企业可能会面临相关部门的罚款和处罚。
防范措施:1.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从安全制度制定、培训、检查等方面加强对高处作业的规范管理。
通过制度的健全和严格执行,可以有效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2. 安全培训: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高处作业的危险性认知。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某桥梁工程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简介1997年10月7日,重庆江津市某桥梁工程在拆除引桥支架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二、事故发生经过重庆江津大桥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以后,开始进行南引桥下部板梁支架的拆除工作。
1997年10月7日下午3时,该项目部领导安排部分作业人员去进行拆除作业。
杨某(木工)被安排上支架拆除万能杆件,杨某在用割枪割断连接弦杆的钢筋后,就用左手往下推被割断的一根弦杆(弦杆长1.7m,重80㎏),弦杆在下落的过程中,其上端的焊刺将杨某的左手套挂住(帆布手套),杨某被下坠的弦杆拉扯着从18m的高处坠落,头部着地,当即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1、技术方面(1)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前,没有编制支架拆除方案,也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之人员少,就安排从未进行过拆除作业的木工冒险爬上支架进行拆除工作,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作业人员杨某安全意识淡薄,对进行高处拆除作业的自我安全防护漠然置之,不系安全带就爬上支架,擅自用割枪割断连接钢筋后图省事用手往下推扔弦杆,被挂坠地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管理方面:(1)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必须有人监护,但施工现场却无人进行检查和监护工作,对违章作业无人制止,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严重,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3)对作业人员未进行培训和教育,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盲目蛮干,管理失控。
四、事故的结论与教训:1、事故主要原因本次事故主要原因是个人严重违章操作,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现场无人监护,冒险蛮干导致事故的发生。
2、事故性质本次事故属于责任事故。
该项目忙于赶工期、抢进度,忽视了安全管理,既没有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也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拆除技术交底和培训,对违章作业无人监督检查,现场管理失控。
3、主要责任(1)项目负责人施工前不编制安全拆除方案,也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负有管理失误的责任。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某公司在进行屋顶维修时,一名工人爬上梯子进行作业,不慎失足坠落,导致重伤。
二、[原因及暴露问题]1.工人未系安全带,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2.梯子未得到稳固支撑,使用不当;3.工人缺乏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防范措施]1.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2.使用稳固的梯子,并按照正确的方式使用;3.加强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004年6月6日,XXX在××项目部现场巡视时不慎从8m高的垂直爬梯上滑倒,坠落在已安装好的边墙钢筋网立筋上,导致身体插入钢筋约30cm致伤。
虽然经过多方抢救,但因伤势过重最终不治身亡。
这起事故是一起典型的人身伤亡案例,由于缺乏安全操作要领,违反现场安全设施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检查整改不到位和安全防范意识松弛等原因所致。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XXX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不安全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在施工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以手支撑背向爬梯,不能准视落脚点,导致本次事故的发生。
2)两个作业面高差近8m,设置的交通梯没有采用规定的护笼,基本近于垂直安放,不合理且不安全,使用此梯子上下十分危险。
2、间接原因:1)事故发生地点环境湿滑,行走极易发生滑倒;加之照明不足,更加造成了施工作业现场的危险性。
2)事故发生地点的施工环境、生产性设施已形成现状多日,安监部门没有对施工环境的不良进行必要的改进,没有对生产性设施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也没有在危险性作业现场进行警示标识,使人的思想上不易引起警觉。
三、[预防措施]1、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要贯穿于施工作业的全过程。
对参与施工作业的每一个员工,要扎实有成效地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熟悉、理解、领会、掌握施工作业现场的环境、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领,要规范地遵循安全技术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2、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要首先具备相应的安全资质,掌握必备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经过:2008年8月5日,养护工___在某高速公路清理桥头锥坡时,不小心滑倒受伤,导致其脚踝骨折。
事故原因分析:___所作业场所环境恶劣,危险性较大;___作业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属于冒险作业;安全管理人员未对___进行相关安全交底工作,未切实有效的落实防范措施。
事故性质和责任分析:这是一起因高处冒险作业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___本人安全警觉性不强,应对此次事故负一定的责任;安全管理人员对于此类危险较高的施工未落实安全预防措施,管理上失职,要负相当的管理责任。
预防措施:施工前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相应安全预防措施;在各项安全预防措施没到位之前,作业人员要杜绝冒险作业;按规定,超高2米的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防止高处坠落。
结论: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属于多发事故,今后在此类施工项目作业时,务必要进行严格的安全交底,同时保证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有效使用。
事故经过:2009年10月22日晚,一施工班组在某高速公路8K+400处进行伸缩缝施工,由于特殊原因,需夜间加班施工。
当晚上7时左右,养护工季某从桥面上横穿到对向车道的时候不慎掉落桥底(高度为7-8米),所幸只造成脸部轻伤。
事故原因分析:夜间视线不良,且通过桥面护栏到对向车道的跨径有1米左右,存在较大风险;现场施工班组在接到临时清障任务时,执行任务过急,安全交底不清;养护工季某本人为图方便,直接从施工点现场(桥面中间位置)冒险横跨桥面到对向车道,而并未行走到桥两端的绿化带内穿行,安全意识淡薄,这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性质和责任分析:这是一起因养护工安全意识淡薄、高处冒险操作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现场负责人对于此冒险行为的监管不到位应负相当的管理责任。
预防措施:对于特殊原因需到对向车道的,严禁通过桥面护栏横跨过去,应行走到桥两端的绿化带通行;。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引言高空坠落是一种严重的事故,不仅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常见,而且在其他行业中也经常发生。
本文分析了一些高空坠落事故的案例,并提出了预防这些事故的方法。
一、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1.1 某建筑工地坠落事故一位建筑工人从9楼不慎坠落,幸好穿着了安全带,及时被救援人员救下。
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工人未正确佩戴安全带和使用其他安全设备,以及工地没有明确的安全规定。
1.2 一起铁路施工事故在一起铁路施工中,一名工人在高架桥上不慎摔下,造成严重受伤。
事故的原因是工人使用的临时搭设没有经过充分检查和审核,并且没有提供适当的安全措施。
二、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2.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不正确使用安全设备、neglecting佩戴安全带、对安全规章制度不遵守等。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高空坠落事故的风险。
2.2 管理因素管理因素也是高空坠落事故的重要原因。
例如,缺乏完善的安全规定和程序,缺乏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以及缺乏监督和检查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工人在高空工作时忽视安全措施。
三、高空坠落事故的危害高空坠落事故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除了对工人的伤害外,还可能导致生产中断、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此外,高空坠落事故还会给工人及其家人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
四、高空坠落事故预防措施4.1 增加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增加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人可以更好地了解高空工作的风险,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程序,并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备。
4.2 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规定和程序,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确保所有工人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保护装备。
4.3 加强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安全网、安全索道和安全物料提升机等,以减少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五、高空坠落事故的责任追究对于高空坠落事故,相关责任方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对高空工作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和培训,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事故经过]
1月26日,某厂数控车间机电维修班班长李某某与班员汪某某一起去数控车间修理10吨龙门吊电动葫芦上的导绳器时,李某某沿厂房房架斜支撑片爬上,站在临时检修平台上进行检修。
大约16:00左右,检修后,李某某开始沿着斜支撑下来,当下到离地约5米处时,脚下踩滑身体失去平衡坠下,造成李某某不完全性截瘫及胸骨、胫骨粉碎性骨折。
[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伤者李某某忽视安全,在施工场所没有“安全通道”,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作业,安全意识淡薄。
2、间接原因:
(1)工厂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2)工厂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
高处坠落事故高居事故榜首。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我们需要做好各种万无一失的安全工作,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
登高作业应遵循的九个原则
01年老体弱人员、四肢乏力、视力衰退、患有头晕、癜痫等不易登高的病症者,不宜从事高处作业;
02遇六级以上强风、大雾、雷暴等恶劣气候,露天场所不能登高,夜间登高要有足够的照明;
03高处作业和高压线保持一定距离或设置防护措施,检修用金属材料至少距离裸导线2米以上;
04作业前应检查登高用具是否安全可靠、不得借用构筑物、支架、管道、绳索等非登高设施,作为登高工具;
05在高处作业,应顾前思后,细心从事,穿戴轻便,举止稳重;
06在高处不可扔物,工具要放在随身工具袋里,防止滑落;
07在石棉瓦上作业时,应用固定的跳板或铺瓦梯,在屋面、斜坡、坝顶、吊桥、框架边沿及设备顶上等立足不稳之处作业,均应设脚手架、栏杆或安全网;
08高处预留孔,起吊孔的盖板或栏杆不得任意移去;
09高处作业,应列入危险作业,也应办理作业证的审批手续。
“5.26”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来源关于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70016钻井队“5.26”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决定。
二、事故经过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2008年5月26日16时02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简称塔二堪)70016钻井队在哈得22井进行二层平台指梁盖板拆除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三、事故分析处理(一)杨忠英,70016钻井队场地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拆卸指梁盖板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违反操作规程和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责任。
(二)尤剑威,70016钻井队外钳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带领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尤剑威进行内部处理。
(三)罗秋明,70016钻井队当班司钻。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司钻作业;作为当班班组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违反规定擅自安排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存在违章指挥现象;对在施工过程中的“三违”现象处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罗秋明进行内部处理。
(四)刘明刚,70016钻井队平台经理。
作为井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无安全资格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钻井队的作业人员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检查不够,未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塔二勘对刘明刚进行内部处理。
(五)贾文杰,塔二勘质量安全环保部部长。
高空作业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空作业由于其高风险性备受关注。
然而,尽管有严格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仍然经常发生高空作业事故,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高空作业事故案例,并总结相关教训,以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事故案例一:高空坠落2018年某厂房装修工地上,一名工人在35米高处进行外墙粉刷作业。
由于该工人没有使用安全绳索和安全带,不慎从高处坠落,最终不治身亡。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缺乏安全意识:工人对高空作业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忽视了自身的安全。
2. 未正确使用安全装置: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没有使用安全绳索和安全带进行固定,导致无法有效防止工人坠落。
教训总结:1. 提高安全意识:从雇主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意识培养,认识到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并重视安全防护工作。
2. 正确使用安全装置: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必须使用安全绳索、安全带等装置进行固定,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事故案例二:电击事故某年某月某日,一名电工在进行高空电缆维修作业时,不慎接触带电部件,导致电击事故发生。
事故原因如下:1. 操作失误:电工在执行作业任务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接触到带电部件。
2. 未正确切断电源:在进行高空电缆维修作业前,未切断电源或者未进行有效的断电操作。
教训总结: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进行高空电缆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步骤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切断电源并进行断电操作:在进行高空电缆维修作业之前,必须切断电源,并进行有效的断电操作,确保作业安全。
事故案例三:物体坠落一次高空作业中,工人在进行悬挂式脚手架维修作业时,不慎将手中的工具从高处掉落,砸中经过的工人引发伤害。
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1. 工具携带不当:工人没有妥善地固定工具,导致工具在高空作业中掉落。
2. 缺乏周密的安全措施:在高空作业现场没有设置足够的防护措施,未能有效防止物体坠落。
高处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把命丧
某厂2名作业人员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1人死亡。
【简要经过】
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脱硝改造工作中,作业人员王某和周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进行起重挂钩作业,2人在挂钩时因失去平衡同时跌落。
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
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
2.工作负责人不在现场,失去监护。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
【知识点】
1.高处作业时,应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
2.工作负责人应始终在现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
【制度规定】
1.《安规》第584条规定“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
高度超过1.5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2.《安规》第586条规定“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
高空作业无防护措施职工高空坠落死亡
一、事故经过
桐乡市某某公司由于车间屋顶的排水天沟及透光板(透明塑料板)被木屑阻塞,下雨时雨水无法排出造成制板车间漏雨。
2005年7月31日8时10分,制板车间副主任冯某某组织何某等五位工人上屋顶对排水天沟及透光板进行清理,8点40分时杨某某从8米多高的屋顶坠落,经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杨某某在对屋顶天沟及透光板进行清理时,作业中不慎踩破透光板,由于透光板支撑不住造成坠落,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桐乡市某某公司的领导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职工三级安全教育不到位,在组织工人进行高空作业时,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桐乡市某某公司的负责人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血的教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检查,对照安全评价的内容,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学习与整改,不能把安全评价只作为一种形式,而要把工人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
在从事高空作业时,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和方案。
一、[事故经过]
2004年6月6日,××项目部现场安全员丁某某到右岸导流洞进行现场巡视。
9时50分左右,丁某某在3#支洞与主洞交叉口背对爬梯向主洞行进时,不慎脚底踩滑,从8m高的垂直爬梯上滑倒,坠落在已安装好的边墙钢筋网立筋上。
钢筋插入体内约30cm致伤,虽经多方奋力抢救,但因伤势过重,在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而伤亡。
此起事故是一起严重的缺乏安全操作要领,违反现场安全设施技术规程,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典型的安全检查整改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松弛而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案例。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丁某某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不安全因素缺少足够的认识,个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在施工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以手支撑背向爬梯,不能准视落脚点,造成了本次事故
的发生。
(2)两个作业面高差近8m,设置的交通梯没有采用规定的护笼,基本近于垂直安放,不合理,也不安全,利用此梯子上下十分危险。
2、间接原因:
(1)事故发生地点环境湿滑,行走极易发生滑倒;加之照明不足,更加造成了施工作业现场的危险性。
(2)事故发生地点的施工环境、生产性设施已形成现状多日,安监部门没有对施工环境的不良进行必要的改进,没有对生产性设施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没有在危险性
作业现场进行警示标识,使人的思想上不易引起警觉。
三、[预防措施]
1、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要贯穿于施工作业的全过程。
对参与施工作业的每一个员工,
要扎实有成效地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熟悉、理解、领会、掌握施工
作业现场的环境、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领,要规范地遵循安全技术规程。
杜绝违章作业。
2、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要首先具备相应的安全资质,掌握必备的安全
技术知识和技能。
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
有效地消防事故隐患。
一、[事故经过]
2003年1月26日,某厂数控车间机电维修班班长李某某与班员汪某某一起去数控车间修理10吨龙门吊电动葫芦上的导绳器时,李某某沿厂房房架斜支撑片爬上,站在临时检修平台上进行检修。
大约16:00左右,检修后,李某某开始沿着斜支撑下来,当下到离地约5米处时,脚下踩滑身体失去平衡坠下,造成李某某不完全性截瘫及胸骨、胫骨粉碎性骨折。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伤者李某某忽视安全,在施工场所没有“安全通道”,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作业,安全意识淡薄。
2、间接原因:
(1)工厂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2)工厂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各级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杜绝违章指挥和冒险
作业。
2、加强工厂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强现场安全检查和监护,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3、对永久性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及其它危险作业时必须按照安全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设置
检修通道、检修平台及其它安全防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