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共3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18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引言高处坠落事故是一种常见但危险性极高的工伤事故,严重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高处坠落事故案例,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人们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二、案例分析2.1 案例一:建筑工地坠落事故2.1.1 事故背景在某建筑工地,一名工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不幸从悬空的脚手架上摔落,导致严重受伤甚至死亡。
2.1.2 事故原因•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工人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防护设备,增加了坠落的风险。
•脚手架不稳定:工地脚手架搭建不规范,缺乏稳固的支撑,容易发生倾斜或坍塌,导致工人坠落。
2.1.3 危害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的危害性极大,可能导致工人丧失生命、致残甚至永久性伤害。
同时,事故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2.1.4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
•安全防护设备配备:确保工人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必要的防护设备。
•定期检查脚手架: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可靠。
2.2 案例二:电力作业人员坠落事故2.2.1 事故背景在某电力公司,一名电力作业人员在高压电线杆上进行维修作业时,不慎失足坠落,造成重伤。
2.2.2 事故原因•操作不当:电力作业人员可能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设备,也没有遵守正确的作业程序。
•不熟悉工作环境:电力作业人员对作业环境不熟悉,没有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和防范。
2.2.3 危害分析电力作业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不仅对个人造成严重伤害,还可能导致电力设施损坏、电力供应中断,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2.4 预防措施•加强培训:电力作业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熟悉各类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作业规程。
•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电力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确保他们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佩戴好安全装备。
•落地安全网:对高处作业区域设置安全网,以减少坠落事故的危害。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
案例1:高处坠落事故
作业阶段:缺少安全防护设施
事故类型:高处坠落
人员伤亡情况:死亡1 人
一、事故概况
2004年11月29日某高速第六合同段高架桥上部第6孔第6道湿接缝进行钢筋焊接,施工人员把吊笼挂于桥下,吊笼有两边没有做保护措施,此工人在焊接时没有系安全带,当他焊接完,准备下平台时不慎从6米左右高度上坠至地面,致使1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没有按要求佩戴安全带,施工工作平台安全防护不到位。
间接原因:此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
1、协作单位对安全生产缺乏严格管理和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不到位,造成作业人员死亡,应对这次事故负主要责任。
2、项目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管监察不彻底,对此
次事故有一定责任。
四、事故整改措施
1、协作单位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项目
部下发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
2、项目部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违章行
为,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项目部应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
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与防范措施在进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定义。
高处坠落事故是指在工地等施工场所中,因人员从高处摔落而引发的意外伤害事故。
这类事故较为常见,发生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我们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案例分析某城市正在进行一处建筑工地的高层楼房施工,由于涉及较高的工作高度,因此本案例是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经典案例之一。
该工地发生了一起工人高处坠落事故,造成多人受伤,其中一人不幸丧生。
具体案例如下:案例描述:工人小王在进行高层楼板铺设作业时,因未正确佩戴安全带,不慎从五层楼高度坠落,造成身体多处骨折,经全力抢救无效后不幸去世。
经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安全意识:工人小王对高处作业的风险意识较低,对安全知识了解不够,未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导致发生了悲剧。
2. 管理不到位:工地管理部门对高处作业的管理不够严谨,未能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佩戴安全带,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缺乏有效的安全设备:工地缺乏有效的安全设备,比如安全网、脚手架等,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措施,增加了高处坠落事故的风险。
二、原因分析上述案例中的高处坠落事故主要源于工人的无意中疏忽以及工地管理和安全设备的不到位。
具体而言,原因包括:1. 安全意识不足:工人对高处作业的风险和安全防范意识不够,缺乏安全的自我约束意识,以及对重大危险和后果的认识不足。
2. 工地管理不到位:工地管理部门未能对工人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指导,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导致了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隐患。
3. 安全设备缺乏:工地未按照相关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网、脚手架等,未能提供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必要的保护。
三、防范措施为了防范和减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工地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对高处作业风险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高处临边违章作业坠落事故1999 年1 月27 日,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金冠大厦建筑工地上,在拆除临时排架的作业中,一名工人操作时违章作业,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不慎坠落身亡。
一、事故经过:1 月27 日下午,该工地工人孔某某与曹某某等3 人,在附房三楼拆除模板与排架,至14 时15 分左右,孔某某在拆除三楼东侧临边排架时,因一人单独操作,在操作中又严重违章,不系安全带,不慎被钢管带动坠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8. 8 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 5 万元。
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二楼无安全网防护,而且是单人在三楼临边部位作业; 作业时又未系安全带,无辅助人员配合操作。
造成这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现场管理松懈,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不强,工作不到位; 操作人员缺少防护知识,冒险蛮干; 安全交底针对性不强,安全教育不够。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这起事故显然是由于违章造成的,但作为事故责任单位的某建筑公司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从现场情况来看,现场防护不到位,特别是临边缺少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东侧因地形及工程施工原因,暂时无法搭设外脚手架,当三楼安全网拆除后,应立即在二楼搭设安全网,防止人员或物体坠落。
现场作业人员缺少防护知识,冒险蛮干,虽然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但针对性不强,监督不严。
现场管理松懈,工作不到位。
特别应提出的是该项目部安全管理不严,用工混乱,对外没有签订安全承包协议并缺少安全教育。
在防范措施上: 要加强临边防护栏杆的设置和增设安全网,重点部位切忌单人操作,需加强监护。
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
四、珠海项目部现状目前珠海项目部华东核建设单位正在进行桩基作业,会产生许多临边洞口,有时人员会爬上主航架修理桩头开关,四化建人员也正在拉设电缆,都涉及到了高处作业,对于即将到来的风险我们将作出以下防护措施:1、编制或修订桩基作业安全检查表,并按检查表计划进行检查;2、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等处均要设置稳固的盖件;3、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要设红灯示警;4、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且安全带必须符合规范为“五点式双大钩”,对发现的未系安全带进行高处作业的人员立即清除出场,决不姑息。
高处跌落事故案例分析事故通报:2020年7月27日,广东某电厂在进行2#机组润滑油间及给水泵区域消防水管改造项目过程中发生1名外包单位(东莞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包单位”)施工作业人员从约2米高处跌落。
一、事件简要经过2020年7月27日9:36,外包单位工作负责人陈×持“2#机润滑油间及给水泵区域消防水管改造”热机工作票(工作票编号RC001442)进行2#机润滑油泵房消防水改造施工作业,工作负责人陈×把人字梯当作直梯斜靠在2A冷油器上使用,当陈×爬上梯子约2米高度时(梯子高度3.5米),梯子滑倒,陈×从梯子上坠地。
二、初步原因分析(一)事件直接原因陈×高处作业时违规把人字梯当直梯使用,直接斜靠在设备上,并且在没有工作监护和做好防止梯子滑倒措施的情况下,登梯过程梯子滑倒从而坠地。
(二)事件间接原因1.工作票安全措施未有效落实。
工作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履职不到位,对工作票安全措施中“做好防止高空坠落/高空落物的安全措施(检修自理)”描述不具体,不具备操作性,也未有效落实;“安健环技术交底”中“高处作业”对应的“防范措施”未列明具体措施,工作安全风险分析流于形式。
2.外包单位工作负责人在有坠落风险时进行高处作业,违反《发电厂工作票技术规范》“8.7.2只有在安全措施可靠、工作人员集中在一个地点、不会误碰带电部分或坠落时,工作负责人方可参加工作”的规定。
3.广东某电厂项目负责人监管不到位,对作业人员违规违章行为未能及时制止。
三、暴露问题1.外包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班前班后会、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不足,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履责能力不足。
2.广东某电厂未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转发省安委办关于加强高处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未对照实施高处作业“五个必须”规定和其他有关管控措施。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建筑工地,某施工队正在进行一层楼板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一名工人为了图方便,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擅自攀爬至楼层边缘进行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楼层边缘防护设施缺失,该工人不慎从高处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故给工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给受害者家属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安全意识淡薄:工人为了图方便,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擅自攀爬至楼层边缘进行作业,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 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楼层边缘防护设施缺失,导致工人坠落。
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 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方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未能让工人充分认识到高处作业的危险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三、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1)加强安全教育: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使工人充分认识到高处作业的危险性。
(2)强化安全培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技能培训,使工人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2.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1)按照规定设置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2)定期检查维护: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1)明确责任:施工单位应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加强巡查: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四、案例分析及启示1. 案例启示这起事故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无小事,任何忽视安全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施工单位和工人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 防范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2)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使工人充分认识到高处作业的危险性。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说课稿范文排球正面上手发球说课课件(8篇)如何写排球正面上手发球说课稿范文一为了增加学生的分散力,加强新老生的沟通,促进各班级的友情,培育选拔一批优秀的排球队员,展现我校的人文风采,特举办本次排球选拔竞赛,盼望各位同学本着“友情第一,竞赛其次”、“重在参加”的原则,公正竞争赛出风格,赛出说平。
院活动工程部。
参赛单位:大一,大二,大三。
1、裁判:活动部。
2、记录:学院活动部干事。
3、物力资源:记分牌、排球、秒表。
4、场地:排球场。
1、由院学生会人员维持竞赛场地的现场秩序、后勤,保持现场卫生。
主要以通知形式到各班宣传。
1、身体素养测试,考核候选队员的速度、耐力及协调力量。
2、排球根本力量考察,主要关注候选队员的排球根底,如垫球和发球。
3、分组对抗,全面考核候选队员的组织力量、协作力量、应变力量和团队意识。
如何写排球正面上手发球说课稿范文二为了增加学生的分散力,加强新老生的沟通,促进各班级的友情,培育选拔一批优秀的排球队员,展现我校的人文风采,特举办本次排球竞赛,盼望各位同学本着友情第一,竞赛其次、重在参加的原则,公正竞争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校排球协会参赛单位:各年级学生1、裁判:校体育组教师2、记录:排协记录人员3、物力资源:记分牌、排球、秒表4、场地申请1、由校排协人员维持竞赛场地的现场秩序、后勤,保持现场卫生。
2、由校播送站播送最新竞赛状况3、由社团部拍照片留念主要以各班团支部、大厅宣传栏为主1、此次竞赛实行六人制竞赛,自由组队参赛2、小组采纳得分制,每组得分前两名进入四强,得分一样以净胜分打算小组排名。
3、进入四强以后,竞赛为决赛,假如双方战平则双方先得两球为胜。
竞赛将评出冠、亚、季军三支队伍。
竞赛地点:校排球场1、此次竞赛实行六人制竞赛,每队报名人数不超过八人。
2、报名参赛的队员不能再以其他名义替代另队出场参赛。
3、本次竞赛每局25个球,共五局。
4、竞赛前非常钟参与竞赛的两支队伍由队长带着到检录处检录。
某桥梁工程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简介
1997年10月7日,重庆江津市某桥梁工程在拆除引桥支架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二、事故发生经过
重庆江津大桥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以后,开始进行南引桥下部板梁支架的拆除工作。
1997年10月7日下午3时,该项目部领导安排部分作业人员去进行拆除作业。
杨某(木工)被安排上支架拆除万能杆件,杨某在用割枪割断连接弦杆的钢筋后,就用左手往下推被割断的一根弦杆(弦杆长1.7m,重80㎏),弦杆在下落的过程中,其上端的焊刺将杨某的左手套挂住(帆布手套),杨某被下坠的弦杆拉扯着从18m的高处坠落,头部着地,当即死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
1、技术方面
(1)进行高处拆除作业前,没有编制支架拆除方案,也未对作业人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据统计,高处坠落在电力施工各类事故中占40%以上。
然而,仍有人对其危险性重视不够,熟视无睹,每每因忽视安全,疏于防护而导致坠落事故。
(一)误操作违章冒险,撤跳板人仰马翻1988年5月29日上午7时45分,起重工地锅炉班吊火室后平台组件。
分配任务时,工地技术负责人把该项任务交给副班长徐XX,徐XX又交给第一副班长冷XX,冷x x 又交给工人张XX,但谁都没有进行技术交底。
张XX上到顶棚挂完滑子,到9m高处平台,与工人冷XX、牟XX一起把一块(长6.07m、宽0.235m、厚0.06m)跳板搭在9m平台上的水泥盖板与平台组件之间(间距为5.lm)。
搭完跳板后,他们即到平台组件上去绑绳扣。
上述工序完后,牟XX见需要撤跳板,便从跳板上走回水泥盖板上,骑在跳板的端头,往回撤跳板。
这一撤,使跳板一端从平台组件上滑下,跳板撅起,牟XX随同跳板一同滑落。
先撞在第三层平台组件边沿上,然后旋转180°坠落至零米处,头朝炉后卧在平台组件下面的枕木上。
牟XX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1)牟XX缺乏安全作业经验,从而导致操作失误(不应该骑在跳板的端头撤跳板,造成人的重量无法平衡跳板向下的重力)。
(2)牟XX高处作业不扎安全带。
(3>施工组织不合理。
在重叠作业的环境里,从高处往下撤跳板。
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4)班组作业负责人没有负起安全责任,没有做到交待任务必须交待安全。
牟XX骑在跳板端头撤跳板,当时还有其他三人在场,却没有人进行制止。
这说明这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既不能自我保护,又不能劝止他人的违章行为。
牟XX高处坠落死亡事故,除了告诉我们施工人员必须遵章守规,班组必须严密组织施工,完善拆、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位安全教育。
岗位教育,看起来是从安全知识开始,但经过安全知识、技能教育所培训出来的是安全素质。
只有安全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1篇一、事故背景2023年5月15日,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名工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现将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二、事故经过2023年5月15日上午8时,某建筑工地正在进行外墙抹灰作业。
工人张某(化名)在5楼进行外墙抹灰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不慎从高处坠落至地面,造成重伤。
事故发生后,工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三、事故原因分析1. 安全意识淡薄:张某在作业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未佩戴安全带,也未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2.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工地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未能使工人充分认识到高处作业的危险性,导致工人安全意识不强。
3. 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如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设施配备不足,未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4. 现场管理混乱:工地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如高处作业未设置警示标志,未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等。
5. 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方案不合理,未充分考虑高处作业的安全因素,导致作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四、事故教训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工地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使工人充分认识到高处作业的危险性。
2.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工地应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如配备足够的安全网、安全带等,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加强现场管理:工地应加强现场管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4. 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高处作业的安全因素,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根据作业需求,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安全带、防护栏杆等。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3)1. 高空坠落事故的定义与特点 (3)2. 高空坠落事故的严重性与影响 (4)二、高空坠落事故原因分析 (5)1. 人为因素 (6)a. 安全意识淡薄 (7)b. 操作不当 (8)c. 未经培训上岗 (8)2. 物理因素 (9)a. 设备设施缺陷 (11)b. 环境因素 (12)c. 个人防护用品缺失或不合格 (12)3. 管理因素 (13)a.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14)b. 监督检查不到位 (15)c. 应急预案不完善 (16)三、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17)1. 案例一 (18)a. 事故发生经过 (18)b. 事故原因分析 (19)c. 教训与启示 (20)2. 案例二 (21)a. 事故发生经过 (23)b. 事故原因分析 (24)c. 教训与启示 (25)3. 案例三 (27)a. 事故发生经过 (28)b. 事故原因分析 (28)c. 教训与启示 (29)四、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措施 (30)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31)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32)3. 提高个人防护用品质量与使用规范性 (33)4. 强化设备设施维护与检测 (34)5. 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5)五、结论 (37)1. 高空坠落事故的危害性 (37)2. 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重要性 (38)3. 落实措施,降低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率 (39)一、内容概述事故原因分析:详细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经过、救援过程、事故处理及善后工作。
应对措施与建议:根据事故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安全性能等方面。
预防措施与法律法规: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对高空作业安全的要求,以及预防高空坠落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1. 高空坠落事故的定义与特点高发生率: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化加速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高空作业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也屡见不鲜。
第1篇 一、事故背景 某建筑公司承建了一栋30层的高层住宅楼,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决定在施工过程中对部分楼层进行高处维修。在维修过程中,一名工人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严重受伤。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组织调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二、事故经过 1. 事故发生时间:2018年10月10日 2. 事故发生地点:某建筑公司承建的30层高层住宅楼 3. 事故发生原因:高处维修作业过程中,工人未正确佩戴安全带,违规操作,导致坠落。
4. 事故经过:当天,工人A负责对30层楼面进行维修。在作业过程中,A未正确佩戴安全带,且未在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在维修过程中,A不慎踩空,从高处坠落至地面,造成严重受伤。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管理原因 (1)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司在高处维修作业过程中,未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导致工人对安全意识淡薄。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公司未对工人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人对安全知识掌握不足。
(3)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工人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2. 人员原因 (1)工人A安全意识淡薄。在作业过程中,A未正确佩戴安全带,且未在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2)工人A安全技能不足。A未接受过专业的高处维修作业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掌握不熟练。
3. 设备原因 (1)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如安全带、安全绳等。 (2)设备老化。部分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如安全带磨损严重、安全绳断裂等。 四、事故教训 1. 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高处维修作业的管理。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应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 完善现场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应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人作业安全。 4. 定期检查设备。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 五、预防措施 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5.26”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来源关于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70016钻井队“5.26”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决定。
二、事故经过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2008年5月26日16时02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简称塔二堪)70016钻井队在哈得22井进行二层平台指梁盖板拆除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三、事故分析处理(一)杨忠英,70016钻井队场地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拆卸指梁盖板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违反操作规程和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责任。
(二)尤剑威,70016钻井队外钳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带领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尤剑威进行内部处理。
(三)罗秋明,70016钻井队当班司钻。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司钻作业;作为当班班组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违反规定擅自安排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存在违章指挥现象;对在施工过程中的“三违”现象处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罗秋明进行内部处理。
(四)刘明刚,70016钻井队平台经理。
作为井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无安全资格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钻井队的作业人员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检查不够,未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塔二勘对刘明刚进行内部处理。
(五)贾文杰,塔二勘质量安全环保部部长。
2020年“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发生经过2020年某日下午,沛县未来城企业员工张某、王某、刘某3人跟随车辆从公司装货回到公司铁场空地处,当车辆停稳后,王某和刘某下车做卸货接应,张某从车厢前端的上落架爬上车顶解开绳子,翻开挡雨帆布后开始卸货,当他把货物推出车后门时,突然失去重心,不慎连同货物一同坠落至地面,头部着地。
送至医院后,经医院诊断张某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后死亡。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一)事故的直接原因装卸工张某违反了公司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忽视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在没有佩戴安全帽情况下,爬上距离地面3.4米的货车车顶上卸货,且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确认站立位置是否安全、脚下是否稳固,不慎失去重心,从高处坠落,导致死亡。
其不安全行为是造成本事故意外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的间接原因1、货车司机作为现场安全员,发现张某违章作业后,没有及时加以制止,导致卸货现场作业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2、该公司虽然制定了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但在制度执行和落实方面缺乏力度;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未能认真履行其安全生产职责,未能及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对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措施未能落到实处。
综合以上原因,可以认定这起事故的性质是一起因个人违章操作、忽视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一)该公司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全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切实整改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
针对货车卸货存在的高处作业危险性,应制定卸货作业规程,明确卸货操作操作顺序、方法,为高处作业岗位搭设安全的作业平台,严格从业人员对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点应增加警示标志和进行必要的整改。
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隐患排查制度,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