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天车打壳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1)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7
多功能天车打壳机头振动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作者:李瑛陈富川张成兴来源:《硅谷》2011年第18期摘要:我公司多功能天车担负着电解槽大面加工、换阳极、添加保温料、出铝、母线转接、电解槽大修吊运及日常重物吊运等作业。
打壳机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使用频率高,维护保养难以跟上,使得故障率较高。
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维修工对其振动原理不甚了解,不能很好的对故障原因进行判断,这既延误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加大备件的消耗。
对打壳机头的振动原理进行阐述,并对其常见的几种故障进行分析,以促进维修工作的提高。
关键词:打壳机头;振动原理;故障分析中图分类号:TG33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920150-011 打壳机头简介打壳机头主要由配气机构、气缸、活塞及缓冲块、锤头等组成。
配气机构由上盖、阀体、阀片及挡板组成。
2 振动原理打壳机头的振动主要是利用其配气机构对压缩空气流向的改变使得活塞上下高速往复运动形成的。
配气机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打壳机头振动的好坏。
先就配气机构如何工作进行介绍。
图1为打壳机头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活塞上升位置。
打壳机头开始工作时,压缩空气从上盖1的进风口a进入上盖内,这时阀片3(振动片)因重力作用落在挡板的气缸上腔进风口b上,靠平面密封将其关闭。
压缩空气经上盖小孔e通过挡板进入气缸f孔,f孔直通气缸下缸,此时气缸下腔由活塞、中间套、缓冲块形成一个密闭区间。
孔d被活塞挡住,气缸上腔通过孔c排空。
1-上盖 2-阀体 3-阀片 4-挡板 5-汽缸6-活塞 7-缓冲块 8-中间套 9-锤头图1打壳机头结构示意图活塞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当活塞上升至c孔位置时,上腔形成密闭空间,随着活塞继续上升,上腔内气压不断上升。
当活塞通过d孔时,从e孔进入下腔的压缩空气通过d 孔一部分向上排空,一部分向下吹向缓冲块、锤头,防止料灰进入气缸。
这时阀片3在上腔压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打开b孔,关闭e孔,于是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上腔,活塞向下运动。
多功能天车打壳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摘要:为了降低电解多功能天车打壳机头的故障率,全面了解造成打壳机故障的原因,通过对多功能天车打壳机头的振动原理进展了阐述,并对其常见的几种故障进展了分析,有效的提升维修质量,从而降低对电解生产的延误。
关键词:打壳机头;振动原理;故障分析;引言电解多功能天车〔PTM〕是大型预培电解槽专用的关键工艺加工作业设备,其用于铝电解生产的换极、出铝、抬母线、打壳、添加氧化铝、覆盖阳极及厂房内设备检修、安装的物品吊运等工作。
在电解铝生产中,自焙电解槽中电解质的外表会凝固一层阻碍下料和熄灭阳极效应的硬壳,必须定时将其打掉,才能保持生产的正常进展。
多功能天车打壳机被运用于此,完成电解换极作业时的壳面打洞作业,打壳机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使用频率高,维护保养难以跟上,使得故障率较高。
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维修工对其振动原理不甚了解,不能很好的对故障原因进展判断,这既延误生产的正常进展又加大备件的消耗。
本文通过对打壳机头的振动原理进展阐述,并对其常见的几种故障进展分析,以促进维修工作质量的提高。
1 打壳机构造特点及工作参数分析1.1 构造特点如图1 所示,四连杆式打壳装置包括固定机架图1 四连杆打壳示意图1、机架2、倾斜油缸3、上连杆4、下连杆5、打壳机四连杆打壳机构的固定机架安装在工具小车的回转装置上,活动框架设置在固定机架上,连接架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活动框架下端相连接,连接架的下端通过销轴与上、下连杆的后端相连接,上、下连杆的前端与打壳机相连接,连接架上设置有升降液压缸和倾斜液压缸,升降液压缸通过缸筒轴与固定机架相连接,倾斜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下连杆相连接。
固定机架在升降液压缸与倾斜液压缸之间,使打壳机构整体重心位于固定机架中心; 连接架的下端连接上、下连杆的2个销轴均位于固定机架下方。
1.2 工作参数分析四连杆打壳机工作特点,打壳机头高频打击,每分钟打击铝硬壳1200 次,即打击频率为20Hz;打击功率为110 J,打击行程26 mm,打击气压为0. 4 ~0. 8 MPa。
科学技术创新2019.33着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
大量的新技术应用到汽车结构设计中,就需更新汽车,随之汽车装备也日益增加。
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在整理数据和资料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要想牢牢记住这些资料留也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有效解决汽车维修局限性的问题我们需充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搜索及时收集整理数据信息,及时解决汽车维修中的难题。
以往的汽车维修凭借的经验判断以及手工技艺,但是仅靠经验和简单工具寻找故障部位的传统机修理念已无法满足现代的要求,因此汽车维修理念一定要向着现代化的维修方向进行转变。
将传统的人工判断有效转变为现代化的设备诊断,就是运用设备以及不解体的检测技术,去准确寻找出汽车发生故障的部位以及产生故障的准确原因,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故障维修方案。
进行维修汽车时需查看汽车生产厂家所提供的维修手册,工作人员需根据工艺规程完成一系列的维修操作。
现代汽车维修的理念、维修制度、企业管理以及故障诊断技术都不断的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与传统的维修方法相比较存在质的飞跃。
而且维修人员进行汽车故障分析诊断时需不断的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才能准确判断汽车故障,才能及时发现汽车故障成因的规律,从而积极推动现代汽车维修策略的不断发展。
结束语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汽车维修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使得汽车控制技术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从而大大的完善了汽车维修服务,让汽车业快速发展起来。
传统的汽车维修方法其理念以及技术都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现在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所以改革现代汽车维修行业是现在的必然趋势,能有效提升汽车维修效率。
把汽车电控技术有效运用到现代汽车维修产业中会让现代汽车维修产业面临新的挑战。
汽车维修人员需全面掌握汽车电控技术并树立起新的汽车维修理念,以便于更好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
现代汽车的发展水平日益先进,若想让汽车维修工作能满足汽车维修需求,就需不断的更新汽车维修技术,加速发展汽车行业。
故障维修—142—关于冶金多功能天车控制原理和常见故障解决对策李建林(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引言多功能天车又称多功能机组,是冶金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能适应高温、强磁场、重粉尘等复杂工况。
通常冶金企业多功能天车利用率极高,工作强度极高,工作环境相对较差。
因此,在冶金生产过程中,多功能天车的各种零件和功能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企业的产量和效率。
天车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无疑是冶金企业的重中之重。
1冶金天车抱闸控制原理冶金天车抱闸控制主要包括主/副提升抱闸控制、大车左/右行走抱闸控制和主/副小车行走抱闸控制。
为了提高冶金天车抱闸控制的安全性,电抱闸采用断电制动,即电机运行时,电磁制动线圈通电,闸瓦松开。
电机断电时,电磁制动线圈断电,闸瓦紧紧抓住电机轴,迫使电机尽快停止。
合上电源隔离开关QS,接通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按下启动按钮SB2,接通接触器KM 线圈,关闭KM 的辅助常开点,实现自锁。
同时KM 主触头闭合,电磁制动线圈通电,闸瓦松开,电机M 运转。
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 线圈断电,KM 辅助常开点断开,自锁解除。
同时断开KM 主触点,保持电磁制动。
2冶金多功能天车的基本构成及作业特性冶金多功能天车主要由升降小车和桥架控制机构组成,其中升降小车主要包括升降结构、行走结构和车架。
升降结构中的电机开始驱动滚筒,然后钢丝绳可以自由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重物的升降。
对于多功能天车的操作,如果是中小型天车,可以通过制动器、减速器和电机的组合来驱动和控制。
如果是大型天车,需要在驱动装置中安装万向联轴器,这样可以保证天车安装启动更快。
此外,多功能天车的结构一般包括安全装置,如限位开关、缓冲设备、限位升降设备等。
这些安全装置可以有效保证天车运行时的安全,减少天车的故障。
多动能天车的端部结构主要分为天车主梁和天车端梁。
主梁和端梁之间的连接方式应为刚性连接。
为了保证对桥梁的运行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车轮应放置在梁的侧面。
关于天车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分析关于天车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分析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天车在使用中,常见故障的原因及表象的分析。
本次交流会重点针对新入职不久的员工。
在开始前我想请各位配合一下,把您手机的响闹装置调到静音或关闭状态,以免会议过程中一鸣惊人,谢谢合作。
一、概述: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我们分厂天车的控制系统,主要有凸轮控制器直接控制和经接触器控制以及PLC和变频控制三大类。
二、供电:供电部分主要有滑触线、受电器、主开关及主接触器组成。
其主常见故障有所有连锁限位开关都已锁好但无法启动,或行进中突然断电无法重新启动,及运行中无法换向(且空调无法正常运转)。
故障原因主要为:划线停电或受电器脱落。
还有就是配电柜内断路指示显示断项错误,有时伴有断电后工作指示灯常亮时,大多是主开关坏或主接触器粘连。
三、连锁开关:常见故障有;供电部分正常上车后无法启动或运行中遇到颠簸后突然电后无法启动。
故障原因多为限位开关坏或松动(包括急停和钥匙开关)。
四、大车:常见故障有;只向一侧行进或跳档。
其故障原因大多为:前者是接近限位器坏及限位线断,或红外防撞限位坏或着放置不适。
后者多为接触器坏(正反转接触器坏几率较大)或零位不正(凸轮直接控制式多为档位触头坏)。
注:就其故障原因除变频式外升降、小车判断方法均通用后面不再一一注解。
还就是两侧电机不同步其故障原因多为两侧抱闸调整不适或配电柜内有线头脱落以及电机坏。
五、小车拖动电缆:其故障多为随着小车行走位置不同,而造成小车行走、升降系统出现间断性单向运行的现象。
故障原因多为供电及各信号线缆破损或断裂。
六、升降:常见故障有;单向运行、跳档或直接高档位运行时,出现摩擦音或运行无力。
前者判断方法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就不再重复啦。
后者原因多为抱闸调整不合适如以排除抱闸为题后故障仍存在大多时电机内碳刷或滑环线出现问题。
再有就是吊运中突然溜钩,很有可能是电机烧坏。
七、电铃:故障多为不踩开关自己鸣响或工作,其原因多为连线或配电柜内空开跳闸及脚踏开关坏。
浅析天车中常见的机械故障处理与日常维护发布时间:2023-06-15T07:15:30.04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1期作者:耿松涛刘凡[导读] 天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天车就是桥架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天车,天车被广泛地应用在室内外仓库、厂房、码头和露天贮料场等处。
天车的机械系统一般由桥架、裝有升降机构和运行机构的小车、大车运行机构等组成。
洛阳万基铝加工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832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对产品的需求量迅速提高,产品生产与应用日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就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厂矿企业的运营工作必不可少,而在厂矿工作中,天车是厂矿企业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起重、运输及其多种操作的重要设备,产品运输和起重等多种重型操作主要依赖于天车设备,因此天车设备故障的及时处理和维修对厂矿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天车设备使用中的常见的机械故障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天车的故障处理和维护工作,从而为厂矿企业的稳定生产提供参考和保障。
关键词:天车;机械故障处理;日常维护引言:天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天车就是桥架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天车,天车被广泛地应用在室内外仓库、厂房、码头和露天贮料场等处。
天车的机械系统一般由桥架、裝有升降机构和运行机构的小车、大车运行机构等组成。
这些机构主要有大梁、断梁、轨道、车轮、减速机、卷筒、滑轮、联轴器等部件组成。
天车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带来高效、经济的同时,也经常发生故障和事故给企业和职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在发生故障时往往会引发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会造成设备毁坏、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发生。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以及日常维护。
1天车设备概述天车指的是桥架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起重机,桥架沿着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起重小车沿着铺设在桥架上的轨道横向运行,二者形成一个矩形工作范围,吊运物料时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避免了地面设备的障碍。
多功能天车打壳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摘要:为了降低电解多功能天车打壳机头的故障率,全面了解造成打壳机故障的原因,通过对多功能天车打壳机头的振动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常见的几种故障进行了分析,有效的提升维修质量,从而降低对电解生产的延误。
关键词:打壳机头;振动原理;故障分析;引言电解多功能天车(PTM)是大型预培电解槽专用的关键工艺加工作业设备,其用于铝电解生产的换极、出铝、抬母线、打壳、添加氧化铝、覆盖阳极及厂房设备检修、安装的物品吊运等工作。
在电解铝生产中,自焙电解槽中电解质的表面会凝固一层妨碍下料和熄灭阳极效应的硬壳,必须定时将其打掉,才能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
多功能天车打壳机被运用于此,完成电解换极作业时的壳面打洞作业,打壳机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使用频率高,维护保养难以跟上,使得故障率较高。
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维修工对其振动原理不甚了解,不能很好的对故障原因进行判断,这既延误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加大备件的消耗。
本文通过对打壳机头的振动原理进行阐述,并对其常见的几种故障进行分析,以促进维修工作质量的提高。
1 打壳机结构特点及工作参数分析1.1 结构特点如图1 所示,四连杆式打壳装置包括固定机架图1 四连杆打壳示意图1、机架2、倾斜油缸3、上连杆4、下连杆5、打壳机四连杆打壳机构的固定机架安装在工具小车的回转装置上,活动框架设置在固定机架上,连接架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活动框架下端相连接,连接架的下端通过销轴与上、下连杆的后端相连接,上、下连杆的前端与打壳机相连接,连接架上设置有升降液压缸和倾斜液压缸,升降液压缸通过缸筒轴与固定机架相连接,倾斜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下连杆相连接。
固定机架在升降液压缸与倾斜液压缸之间,使打壳机构整体重心位于固定机架中心; 连接架的下端连接上、下连杆的2个销轴均位于固定机架下方。
1.2 工作参数分析四连杆打壳机工作特点,打壳机头高频打击,每分钟打击铝硬壳1200 次,即打击频率为20Hz;打击功率为110 J,打击行程26 mm,打击气压为0. 4 ~0. 8 MPa。
技术与检测Һ㊀天车常见机械故障处理措施张君雄摘㊀要:天车是厂矿起重㊁运输和各种作业中最重要㊁最常用的设备ꎮ文章结合天车运行中的几个常见故障ꎬ对故障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ꎮ并提出了预防天车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ꎮ关键词:天车ꎻ机械ꎻ故障ꎻ措施一㊁常见问题(一)肯轨车轮肯轨是指轮缘与轨道发展严重抵触ꎬ在行驶过程中可以产生影响噪声或感觉ꎮ如果手推车的轮子保持在一个重要方向ꎬ应该进行重新开始调整轮子或两个自动轮或夹紧轮的水平偏转ꎮ如果发生偏转方向就是没有能力达到完全相反的方向ꎬ很可能是通过两个电机和制动器不同步ꎮ如果城市轨道保持在一定行程ꎬ轨道安装方式可能我们会有一些误差ꎻ如果中国轨道停留在行程中ꎬ则轨道跨度有问题ꎮ(二)主动车轮打滑主动车轮滑动检查车轮的滚动表面ꎬ以查看它们是否在同一平面上ꎮ如果它们不在同一平面上ꎬ应填充和调整角度轴承盒ꎮ如果赛道上有油ꎬ可以在赛道上撒下细砂等东西ꎬ增加摩擦系数ꎬ然后调整制动时刻ꎬ避免过度制动ꎮ(三)安全开关失灵它主要是由开关内部卡住或移位形成的物体ꎮ调校及使用时ꎬ请注意以下事项:吊装限位安全开关应确保吊钩升起时停电时吊车最高点与相关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0毫米ꎮ更换或磨损钢丝绳后ꎬ重新调整安全开关ꎮ试试在每班开始时使用一次ꎬ检查开关的可靠性ꎮ二㊁减速器齿轮对于天车车辆运行的过程当中ꎬ减速器齿轮是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ꎬ它通过常规的动力传输ꎬ将运行机器达到速度的标准ꎬ在动力的传输过程当中ꎬ齿轮会出现磨损和断裂的可能ꎬ侧翼胶水和齿面磨损ꎮ齿轮故障原因是:短期过载或冲击载荷ꎬ反复变化形成疲劳断裂ꎻ牙齿的外观不润滑ꎬ有凸起形成应力集中ꎬ或平滑剂不干净ꎻ高温引起的平滑问题ꎻ磨损是由进入耐磨外部的硬颗粒引起的ꎮ三㊁卷筒及钢丝绳压板在天车运行过程当中ꎬ卷筒是重要的受力部分ꎬ它所常见的是薄壁㊁孔洞㊁裂纹等现象ꎮ这些问题毛病的缘由是滚筒和钢丝绳之间的接触社会互相学习挤压和摩擦ꎮ当滚筒变薄到一定水平时ꎬ由于企业无法理解接受钢丝绳施加的压力ꎬ就会发展产生影响裂纹ꎮ为了可以防止滚筒的机械毛病ꎬ依据不同国家法律规范ꎬ当磨损到达20%或呈现裂纹时ꎬ应及时改换滚筒壁ꎮ应留意学生操作技术环境的卫生服务以及工作线圈和钢丝绳的光滑ꎮ四㊁制动器制动器是起重机的重要安全部件ꎬ具有防止悬架坠落和停车的功能ꎮ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动器ꎮ第一先检查铰链是否磨损ꎬ关键的固定装置是否安装到位ꎻ运行的装置是否正常ꎻ液压系统能否正常运作ꎻ制动轮与制动带两者的串联是否流畅和平滑ꎬ无磨损现象ꎮ基于以上检查的情况ꎬ再进一步的确定是否运行ꎬ确保刹车的灵敏性ꎬ不能带着机械方面的问题进行运行ꎬ定期一起保持刹车打开ꎮ是否能够支撑设备的正常运行ꎬ一定要经常调整制动体的工作要求ꎮ五㊁车轮与轨道天车运行过程中车轮和履带常见的障碍物有车轮咬死㊁小车高度不均匀和打滑ꎮ吃刀的原因有很多ꎬ吃刀的方式也有很多ꎮ轻啃路面影响天车寿命ꎬ重啃路面造成严重伤亡ꎮ所以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要注意吃路的满意度ꎮ啃道的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安装过程中误差和不均匀之间的联系不恰当所产生的ꎬ以及大车传动系统中零件磨损较严重和齿轮之间的咬合不稳定所造成的传动动力不足ꎮ台车车轮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主要原因是安装过程中导致误差范围错位而导致ꎬ台车在设计中如果重量不符合规定ꎬ使用需要综合分析台车高度参差不齐的问题ꎬ合理规定台车高度的问题ꎮ六㊁处理措施(一)制动无效ꎬ制动力矩小ꎬ升降机构打滑ꎻ在作业组织中ꎬ车辆发生打滑ꎮ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将在后面介绍: (1)制动轮表面有运行产生的污垢ꎬ积累后导致运行时的摩擦系数减小ꎬ最终使得制动轮抱死的情况出现ꎮ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使用汽油来清洗处理ꎮ(2)制动片磨损较为严重ꎬ导致铆钉在外暴露ꎬ铆钉如果在外和制动轮进行摩擦ꎬ这样就造成了制动力矩的减小ꎬ并且也造成了齿轮外表的变化ꎮ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更换制动片ꎮ(3)主动弹簧的安装不正确ꎬ会使得弹簧的拉力无法发挥原先的性质ꎮ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首先从制动器开始调节ꎬ使得弹簧拉力增大ꎮ(二)刹车出现问题不能正常打开ꎬ或者是制动器无法正常运行ꎬ解决的方法如下:(1)主弹簧的拉力过大ꎬ会导致电磁铁的拉力小于其主弹簧的拉力ꎬ导致闸门不能正常打开ꎮ解决方法为合理调节制动器ꎬ以至于主弹簧的拉力减小ꎮ(2)刹车杆传动系统卡死ꎬ传动时刹车释放力受阻ꎬ无法接通刹车ꎮ检查传动系统并清除堵塞ꎮ(3)制动器的制动螺钉弯曲ꎬ导致螺钉不能接触到磁铁的中心部位ꎬ因而不能顺利的开启闸门ꎬ使得制动器脱离ꎬ解决的方法就是拆下来螺钉或者更新ꎮ(三)制动时ꎬ制动衬片受热ꎬ 熏 烧ꎬ使衬片磨损很快ꎮ(1)制动蹄衬片与制动轮两者中的距离控制的不合理ꎬ导致间隔过于狭小ꎬ最后导致接触面摩擦ꎮ从运行的初期阶段就调节制动轮和制动蹄的距离ꎬ以便在操作过程中衬片和制动轮均匀地完全分离ꎮ(2)短距离的制动器弹簧不起作用ꎬ使得闸瓦不能顺利开启ꎬ从而使得其一直附着在制动轮上面ꎮ更换辅助拉簧ꎬ并从头调整制动器ꎮ(3)闸瓦和制动轮由于运行的轴心不对应ꎬ导致运行过程中两者无法分离开来ꎬ产生摩擦生热ꎮ从头开始安装制动器ꎬ以满足同心度要求ꎮ七㊁结语综上所述ꎬ文章主要分析了天车在常见的机械工程中出现的故障以及处理的措施研究ꎬ总结了部分出现问题的根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ꎬ在机械工程工作当中ꎬ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机械的专业性再加强技术培养ꎬ避免机械故障的出现ꎬ保证天车的正常运行ꎬ提高工程效率ꎮ参考文献:[1]褚新荣.浅谈冶金行业中桥式起重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军转民ꎬ2010(2).作者简介:张君雄ꎬ河钢唐钢物流分公司ꎮ391。
铝电解多功能天车空压机故障检修在铝冶炼生产过程中出铝、更换阳极、清理残机和打结壳等工序的都是多功能天车完成的,其中出铝、清理残机和打结壳都需要压缩空气提供动力。
因此空压机就是多功能天车最关键的设备,每台天车只装备有1台空压机。
及时维护好空压机,处理好空压机故障也显得极其重要。
本论文针对空压机常发生的一些故障入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以提高故障判断准确性和检修效率,为今后的空压机维修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标签:铝电解;多功能;天车;空压机;故障检修一、空压机原理分析目前使用最多的空压机是电动机驱动的单级螺杆式压缩机,其组成部分包括空气滤清器、压缩机和电动机组件、带冷却器的压力润滑系统、分离系统、载荷控制系统、电动机气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压缩原理是压缩机通过两根带螺旋槽的转子(阴转子和阳转子)啮合压缩空气。
两根转子轴线相互平行,安装在高强度铸铁的气缸里。
气缸体的两个断面对角位置上开进出气孔。
阴转子的齿槽同阳转子啮合,被阳转子带动。
一旦齿槽啮合线在端面的啮合点进入进气口就开始吸气,转子继续转动,啮合线向排气端延伸,端面啮合点离开吸气口,吸气就完成了。
气体在封闭腔内随转子继续推动其容积会不断被压缩,此时冷却剂喷入封闭腔连同压缩空气一起被压缩成油气混合气。
在封闭腔进去排气口时,封闭腔容积达到最小油气混合气在排气口被排出,通过止逆阀进入油分离器。
分离后冷却剂进入油循环系统实现油的冷却与过滤。
而压缩空气经过空气冷却器冷却,排水器排水后供给天车机构使用。
根据多年的生产检修实践,需要对空压机故障进行合理认识和处理,提高处理经验,其中故障处理中最典型故障问题有,压缩机突然会停止运行、排气量不足、压缩机的过热和压缩机空气含水分比较大等等。
二、空压机工作中出现故障分析1、压缩机的突然停机。
需要针对压缩机突然停机故障进行技术处理,尽快找到原因,及时提高空压机的复位起动工作,主要原因有主回路热继电器跳闸、压缩机过热保护启动和压缩机欠压保护因素导致故障。
电解铝多功能天车机组的常见电气故障及排除措施摘要:铝电解的生产过程中多功能天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车间对其使用的频率也非常高,这样就会有一些故障出现所以对于铝电解中多功能天车的常见故障,一定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其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进行维修,是多功能天车能够有效的正常运行,从而促进铝电解生产的正常运进行。
关键词:多功能天车;故障;措施;引言铝电解生产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已进入了多点进电大型预焙槽的发展阶段而且提高了其自动化的程度。
多功能天车的机械化程度有着明显的提升,而且其功能和技术也更加先进。
多功能天车运行的稳定性更高,铝电解车间生产过程中对多功能天车的依赖程度也明显的提升。
因此,多功能天车的运行率对铝电解生产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要确保多功能天车能够有效的运行。
1.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及排除策略1.1固定触点烧结产生原因:电源电压过低,导致磁力过小,启动后铁芯不紧,活动触点的接触压力不足,静触头弯曲,接触不良,接触点严重烧毁,长期使用,行程过小。
排除策略;接触器的接触状态应调整,固定触点的表面不干净或电枢不光滑,导致三个触点之间的触点不同。
接触表面是否被电弧燃烧,接触表面应经常清洁,电枢表面应调整在同一平面上,当至少一对触点刚接触时,其他两对触点和相应的静态触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0.5mm。
拧紧连接螺丝,轴和孔之间的间隙是否太大,有必要时接触器必须及时更换。
1.2.接触器工作时声响不正常产生原因;在正常操作期间,电源电压过低,或者接触压力过小,造成接触器发出类似于变压器的声音。
排除策略;电源电压过低,检查电源,恢复正常电压,接触压力低,接触压力应调整,例如可调或可更换的弹簧片,静触头应用纸板填充,定子和定子铁芯的磁极表面应歪斜,首先,应清除芯滑动件和端面上的污垢,或调整芯以确保极面紧密配合,并且e芯中的极面之间的间隙应小于0.2mm。
重新调整磁极之间的间隙,然后松开将磁铁,将销钉固定到位。
天车常见故障分析★1 前言天车是一种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桥架型天车,又可以称为行车、桥式起重机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天车已经成为运用于仓库、码头和露天堆放场等地不可或缺的装备。
天车作为吊运物体和做某些特殊工艺操作的起重机操作方面快捷,发挥作用的空间巨大。
天车已成为企业生产高效和经济的一种重要保障,因此天车的正常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本文就天车常见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和策略探究,以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
2 主梁下挠天车的稳定性对其正常工作有着重要影响,而主梁又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结构。
天车的主梁要有上拱度,其可以减少负重作用下的下挠度,使得小车轨道尽量平整,减少倾斜度。
主梁的上拱度会随着时间和使用频率会产生磨损,从而从拱度过渡到下挠,极容易产生变形。
引起主梁下挠的原因:(1)高温的影响。
天车的工作环境经常会面临高温的考验,这时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会容易产生弯曲,从而引起主梁下挠;(2)使用不恰当;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例如拖拉过重物品,加大天车工作强度等都会引起主梁下挠。
(3)操作失误。
天车制造时按照规定模板下料的形状要符合主梁的拱度,利用焊接工艺形成拱度,但这种制造工艺形成的拱度不稳定,后期使用容易造成主梁下挠。
解决主梁下挠的措施:(1)预应力法:通过在主梁两边焊上支承座并套上拉筋,拉筋螺母使得主梁受力从而纠正下挠的问题,修复方法简单便捷。
(2)火焰纠正法:对变形部位直接加热从而重塑金属,灵活性强,可以针对性的进行修复;(3)电焊法:通过电焊机的电流加热再冷却在主梁下部从两侧往中间焊接槽钢。
3 减速器齿轮减速器是桥式天车的重要传动部件,工作时通过齿轮啮合对扭矩进行传递,把电动机的高速运转调到需要的转速。
常见问题有齿轮断裂和交接面磨损。
减速器齿轮出现问题的原因:(1)高温影响。
齿轮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润滑剂很容易在高温下失效;(2)承载力影响。
齿轮承载的重量很大,受到冲击就会引起疲劳折断;(3)齿轮磨损,存在应颗粒的摩擦面会影响减速器齿轮。
科学技术创新2019.33是吸尘。
吸尘是指在皮带机的导料槽处和煤仓间的原料斗处设置相关的机械除尘设备,以此来降低煤粉尘飘散的几率,进而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保护大气环境。
4.4巩固在煤炭下落处的封闭性首先,尽可能的缩小煤炭下落处的空隙,使得煤粉尘无法从空隙内通过,进而飘散到空气当中去。
其次,可以在导料槽与导料板的衔接处放置一些能够过滤的装置,封闭缝隙,以此来减少煤粉尘的飘散。
此外,还要对引导煤走向的槽进行及时的检查,如果密封的胶条存在一定程度的破损,需要对其及时的更换,检修,使其封闭性更好。
还可以在煤炭通过的管道里放置一些缓冲装置,减少煤炭下落时候的冲击力,进而减少粉尘的出现,避免其造成空气污染。
4.5加强现场卫生清理上文我们提到过,当煤炭运输设备停止运行后,会有粉尘飘散到机器设备上,下次在启动机器设备对煤炭进行运输时,会造成二次扬尘,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及时对煤炭运输的机器设备进行清理,对地面上出现的煤粉尘也要及时的进行打扫,避免煤粉尘再次飘散到空气当中去。
与此同时,皮带机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出现跑偏的状况,这会使得煤炭从皮带机上掉落到场地上,若不对其进行及时的清扫,过路的工作人员不小心将煤炭踩碎就会导致更多煤粉尘的出现。
因此,要想减少煤粉尘的飘散,不仅仅要对煤炭运输设备进行及时的清理,对运输场地掉落的煤炭也要进行及时的清理。
4.6加装除尘设备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公司或者工厂当中都是使用负压除尘器来进行除尘。
负压除尘器这种除尘设备在煤炭下落的地方安装了能够吸收煤炭粉末的管道,其排放出来的是经过过滤后,不带任何的煤粉尘的干净的空气。
要想使得煤炭运输当中的煤粉尘减少,就需要不断的对除尘设备进行完善和改良,重视设备的吸尘顺序,改变吸尘管道的安置形式,与此同时,也要对回收处理煤粉尘的方式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良,以此来达到清除煤粉尘的目的,保障我国空气质量,积极响应绿色中国的倡导,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多功能天车打壳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摘要:为了降低电解多功能天车打壳机头的故障率,全面了解造成打壳机故障的原因,通过对多功能天车打壳机头的振动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常见的几种故障进行了分析,有效的提升维修质量,从而降低对电解生产的延误。
关键词:打壳机头;振动原理;故障分析;
引言
电解多功能天车(PTM)是大型预培电解槽专用的关键工艺加工作业设备,其用于铝电解生产的换极、出铝、抬母线、打壳、添加氧化铝、覆盖阳极及厂房内设备检修、安装的物品吊运等工作。
在电解铝生产中,自焙电解槽中电解质的表面会凝固一层妨碍下料和熄灭阳极效应的硬壳,必须定时将其打掉,才能保持生产的正常进行。
多功能天车打壳机被运用于此,完成电解换极作业时的壳面打洞作业,打壳机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使用频率高,维护保养难以跟上,使得故障率较高。
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维修工对其振动原理不甚了解,不能很好的对故障原因进行判断,这既延误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加大备件的消耗。
本文通过对打壳机头的振动原理进行阐述,并对其常见的几种故障进行分析,以促进维修工作质量的提高。
1 打壳机结构特点及工作参数分析
1.1 结构特点
如图1 所示,四连杆式打壳装置包括固定机架
图1 四连杆打壳示意图
1、机架
2、倾斜油缸
3、上连杆
4、下连杆
5、打壳机
四连杆打壳机构的固定机架安装在工具小车的回转装置上,活动框架设置在固定机架上,连接架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活动框架下端相连接,连接架的下端通过销轴与上、下连杆的后端相连接,上、下连杆的前端与打壳机相连接,连接架上设置有升降液压缸和倾斜液压缸,升降液压缸通过缸筒轴与固定机架相连接,倾斜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下连杆相连接。
固定机架在升降液压缸与倾斜液压缸之间,使打壳机构整体重心位于固定机架中心; 连接架的下端连接上、下连杆的2个销轴均位于固定机架下方。
1.2 工作参数分析
四连杆打壳机工作特点,打壳机头高频打击,每分钟打击铝硬壳1200 次,即打击频率为20Hz;打击功率为110 J,打击行程26 mm,打击气压为0. 4 ~0. 8 MPa。
据此分析,打壳机的工作力并不是很
大,静力不足于把四连杆机构、打壳机构及固定架座等损坏。
1.3 打壳机头简介
打壳机头主要由配气机构、气缸、活塞及缓冲块、锤头等组成。
配气机构由上盖、阀体、阀片及挡板组成。
1.4 打壳机振动原理
打壳机头的振动主要是利用其配气机构对压缩空气流向的改变使得活塞上下高速往复运动形成的。
配气机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打壳机头振动的好坏。
先就配气机构如何工作进行介绍。
图2为打壳机头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活塞上升位置。
打壳机头开始工作时,压缩空气从上盖1的进风口a进入上盖内,这时阀片3(振动片)因重力作用落在挡板的气缸上腔进风口b上,靠平面密封将其关闭。
压缩空气经上盖小孔e通过挡板进入气缸f孔,f孔直通气缸下缸,此时气缸下腔由活塞、中间套、缓冲块形成一个密闭区间。
孔d被活塞封住,气缸上腔通过孔c排空。
图2 打壳机头结构示意图
1-上盖 2-阀体 3-阀片 4-挡板 5-气缸 6-活塞 7-缓冲块 8-中间套 9-锤头活塞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向上运动,当活塞上升至c孔位置时,上腔形成密闭空间,随着活塞继续上升,上腔内气压不断上升。
当活
塞通过d孔时,从e孔进入下腔的压缩空气通过d孔一部分向外排空,一部分向下吹向缓冲块、锤头,防止料灰进入气缸。
这时阀片3在上腔压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打开b孔,关闭e孔,于是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上腔,活塞向下运动。
当活塞通过c孔时,上腔排空,活塞在惯性作用下高速冲击缓冲块,缓冲块再将冲击功传递给锤头,作用在壳面上。
同时阀片在下腔气流及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关闭b孔,开启e 孔。
压缩空气从e孔进入气缸下腔,活塞新一轮往复运动开始。
当压缩空气不断从a孔进入打壳机头中时,活塞在气缸中不断上下往复运动,冲击缓冲块,于是便形成了振动。
这就是打壳机头的振动原理。
2 常见故障分析
2.1 打壳机四连杆断裂变形
打壳机裂纹主要出在四连杆的上连杆拐弯处,裂纹使马蹄螺丝、打壳升降液压缸、机头座子及固定架等受到破坏,打壳机震动缸伸缩间距过小,不能完成震动作业,打壳机是在高频下工作,打击力并不大。
根据四连杆机构销轴铰链联接的特点,可能是由于高频下共振导致零部件损坏。
根据四连杆的工作特点及倾斜液压缸的工作范围,在四连杆拐弯处附近设置一加强筋板,以提高拐弯处的水平弯折共振频率,加强筋板的实际形状根据四连杆振形特点及倾斜液压缸工作空间设计,焊接在连杆厚度的中心位置,加强筋板的厚度由实际工作情况及分析所决定,厚度为12 mm。
2.2 打壳机头不振动
根据打壳机头机构及振动原理分析,配气机构故障最有可能造成
打壳机头不振动,尤其是阀片由于其在压缩气的作用下长期高频振动,难免会因材料及制造原因产生破损,不能正常工作。
在实际维修中,也经常发现阀片碎裂现象。
另外,挡板承受着阀片高频冲击,也常因材料、强度问题产生磨损,使得阀片无法关闭b孔,造成不能振动。
这时需要对损坏零件进行更换。
第三,由于打壳机头上盖、挡板及气缸导向套之间靠两根螺杆压紧密封,如果螺杆松动或者配合面中夹有杂物使得各零部件密封不正常,压缩空气从配合缝隙中逸出,也会造成不能振动。
检查时应将手置于上盖、挡板、气缸配合面处感应是否有泄漏,若有则检查螺杆是否松动,或者打开上盖,清除异物。
第四,在现场中,由于环境原因,难免会有灰尘、异物进入打壳机头。
如果灰尘或异物堵住小孔造成下腔进气不畅,也会产生振动故障,这时必须对各通气孔进行清理。
第五,在实际工作中,打壳机头使用频繁而且高温作业,所以难以保证对其及时润滑,加上灰尘侵入,有可能造成活塞卡死,此时应打开气缸对其清洗,同时检查气缸内壁是否有划痕,严重的应更换气缸。
2.3 振动时断时续
这种故障主要表现为打壳头时而振动完好,时而不能振动。
因此,分析其主要问题出现在配气机构上。
在日常维修中发现挡板孔周围压痕不均匀,这说明阀片不能正常地均匀地压在孔上将孔关闭。
由于阀片同挡板上b孔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得阀片时而对b孔关闭正常,时而不能正常关闭,造成振动时断时续。
要排除这种故障,必须弄清楚阀片位置发生移动的原因。
在打壳机头结构中,上盖、挡板及气缸
之间靠短销定位,阀片由阀体定位,阀体镶嵌在上盖中,因此,阀片的位置是由上盖确定的。
当上盖与挡板之间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阀片与b孔相对位置必然改变。
所以,应检查定位短销是否磨损严重,若磨损严重则对其进行更换。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阀片与挡板接触面较小,为b孔周围2mm宽的圆环。
在阀片打击下,b孔边缘常会打下一凹槽,使得阀片不能正常关闭b孔。
因此考虑对挡板b
孔的原有设计进行一些改进,例如将b孔内径由原来¢49.5缩小到¢45,这样既加大阀片与挡板的接触面积,减少对挡板表面的冲击压强,又能补偿定位短销磨损造成的阀片偏移,同时又不影响气缸上腔进气。
保证了打壳机头在不利情况下的正常工作。
2.4 振动无力
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打壳时振动正常,却不能正常打下壳面,即振动无力。
对于这种情况应首先考虑打壳机头工作压力是否足够。
检查空气压缩机供气压力大小,检查管路是否有泄漏,并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小孔e堵住,气缸下腔通气不畅,活塞上升速度慢,或者气缸上、下腔排空孔堵塞,活塞下降受到影响,造成活塞振动慢,活塞冲击力小。
这时应打开气缸清理气缸中通风孔使之畅通。
第三,活塞与气缸磨损严重,间隙大,密封不严,也会造成活塞振动慢,活塞冲击力小。
检查活塞与气缸间隙,必要时更换活塞或气缸。
第四,在维修中经常发现缓冲块由于材料或制造缺陷发生碎裂现象,这会使活塞冲击力不能完全传递给锤头,使得无法打碎壳面,造成打壳无力。
对于这种情况只要更换缓冲块就行了。
3 结束语
以上就是打壳机头振动原理及其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和排除方法。
故障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生产,还会加剧备件的损耗。
因此,日常保养尤其是润滑工作一定要跟上,才能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同时维修故障的前提是要弄明白其原理,正确分析和判断其发生原因,才能迅速消除故障,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来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方法,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04.
[2]丘竹贤,预焙槽炼铝(第三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06.
[3] 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等. 起重机设计手册[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4] 丁科,陈月顺. 有限单元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何定源,顾洪枢. 打壳机工作机构的设计[J].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002(3) .
[6] 石瑞伟. 机械动力学[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