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本文旨在观察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缬沙坦的药理作用和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患者临床观察方法和临床数据分析。
将对缬沙坦的副作用进行评估。
本文将总结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临床观察,有望为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证据和支持,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缬沙坦、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观察、药理作用、临床数据、副作用、治疗地位、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缬沙坦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活性,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病变的发展,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目前关于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尚不够系统和充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探讨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如下:1. 评估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包括降血压、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疗效;2. 探讨缬沙坦的药理作用,了解其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从分子水平揭示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途径;3. 制定患者临床观察方法,建立科学可靠的观察指标和评估体系,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4. 对临床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从统计学角度验证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5. 评估缬沙坦的副作用情况,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综述与进展缬沙坦的临床应用进展肖翠君(综述),张文奇(审校),杨彩霞(综述),李敬蕊(综述),张冰(综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053000作者简介:肖翠君(1970 ),女,河北饶阳县人,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主题词: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四唑类/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9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47(2011)22 5319 02 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 (Ang )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1)动脉:刺激收缩平滑肌增生。
(2)心脏:加强收缩,导致心室肥厚。
(3)脑:产生渴感,释放抗利尿激素。
(4)肾上腺:刺激分泌醛固酮。
(5)肾:抑制肾素释放,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刺激血管收缩,释放前列腺素。
血管紧张素受体分为两种亚型即AT 1和A T 2:AT 1主要存在于血管平滑肌和心脏,小部分存在于脑、肾和肾上腺[1];AT 2主要存在于脑、肾上腺和肾,子宫及卵巢也可见到。
缬沙坦与AT 1受体亲和力比A T 2受体强20000倍,缬沙坦可持续阻断AT 1受体,长时间用药后,没有迹象表明它的受体阻断作用有积累效应,也没有出现A T 1受体敏感性的下降。
缬沙坦不影响心率,不影响体位变化时的血压调节,也不影响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2]。
目前缬沙坦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缬沙坦是一种强效和特异性的非肽类A ng 受体拮抗剂,选择性作用于A ng 相关的A T 1受体亚型,阻断A ng 引起的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戴星波等[3]观察其有效率达88.2%。
且有报道与赖诺普利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2 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急性内分泌R 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反应,血管阻力增加,心室压力负荷上升和水钠潴留,在心肌梗死恢复期组织RA S 的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激活仍可引起局部反应.V A LI AN T 实验证实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的临床疗效相同,而后者已证实对心肌梗死后患者有确切疗效,并且对于心肌梗死合并心衰、左心室功能障碍或两者兼具的患者,缬沙坦在降低死亡、心血管死亡、因心衰或再梗住院的风险方面,与证实剂量的卡托普利疗效相同。
缬沙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胡晓龙 0809040327(哈尔滨理工大学制药工程08-3)摘要: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不加以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尽管目前有多种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但相当多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不但要有效,而且副作用的发生率也要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拮抗剂的出现代表高血压病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使在受体水平拮抗循环和局部的AngⅡ作用成为当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观念和新方法【1】。
缬沙坦可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并对心脑肾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蛋白尿、糖尿病等高血压病人可做为常规使用,可与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联合使用。
为了更好地认识缬沙坦一类药物本文对缬沙坦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篇综述。
关键词:缬沙坦;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一.缬沙坦的药理作用1.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缬沙坦通过与ATl跨膜区氨基酸作用,阻止AngⅡ与ATl受体结合,阻断Ang Ⅱ诱导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平滑肌收缩、交感神经兴奋、醛同酮的释放等而引起降压作用,国外有资料显示缬沙坦单用降压有效率为48.00%一55.00%,合用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的降压有效率为56.00%~70.00%,国内报道缬沙坦降压有效率为60.30%一86.80%不等。
缬沙坦除降压外,还能选择性改善肾小球通透性,使肾小球滤过膜孔的半径保持不变,持续地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尿蛋白,且该效应不依赖于肾小球血流动力变化】2】、。
2.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的作用RAS系统在原发性高血压(EH)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促使血管紧张素(Ang)原生成Ang I,Ang I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转变为Aug ll。
AngⅡ是RAS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效应因子,目前所知的AngⅡ的血流动力学和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包括升高血压,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及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系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均被证实为ATI受体被激活后的主要效应。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成缬沙坦组(66例),每日一次80mg口服和氨氯地平组(66例),每日一次5mg 口服。
治疗4周末血压仍大于140/90 mmHg 者剂量加倍。
在8周观察期内不联用其他降压药。
于治疗开始2、4、6、8周末测量诊室坐位谷值血压,同时记录性交次数、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
实验开始前及结束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结果两组服药后2、4、6、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服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8周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9.39%和87.8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缬沙坦组7.58% ,氨氯地平组为6.06%,组间比较无差异。
两组试验结束时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除缬沙坦组血钾与试验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
缬沙坦组性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关键词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性氨氯地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缬沙坦是新一代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于1999年在我国批准生产及临床使用。
目前尚无大规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报道。
我们设计缬沙坦单一药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临床试验,采用氨氯地平为对照组,以确定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入选标准:门诊患者,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有合并症患者。
自愿参加,同意停用非试验所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影响血压的其它药物,并且能和医生配合,签暑知情同意书。
对已服降压药物者,停服所有降压药物2周,如收缩压在140~179mmHg和/或舒张压90~109mmHg 范围内进入临床试验期;近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者,如符合上述条件可直接进入临床试验期。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马伟萍1王治平2*(1长治医学院研究生院,山西长治046000)(2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山西长治046000)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 )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心力衰竭已是全世界老龄化社会日益关注的健康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稳步上升,特别是在老龄人口中。
虽然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心力衰竭相关的死亡率几乎没有改善[1]。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最新数据指出,我国有450万心力衰竭患者,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2]。
传统上,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主要是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来理解的。
外周血管收缩、钠和水潴留被认为有助于维持血管内容量以应对泵衰竭,因此,HF 患者主要采用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治疗。
然而,血流动力学模型并不能完全解释心力衰竭的进展性恶化;此外,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药物并没有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3,4]。
随着更多证据的出现,Packer[5]于1992年提出神经激素紊乱的概念,交感神经系统(SNS )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分别作为HFrEF 泵衰竭的第一和第二神经内分泌轴。
虽然这种机制有助于身体在短期内保持心输出量,但持续激活SNS 和RAAS 可对心脏和其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神经激素机制的第三轴是钠尿肽(NP )系统,其作用与RAAS 和SNS 激活相反。
NPs 随着尿环磷酸鸟苷水平的增加对心脏和血管系统产生保护作用,不仅增强了排钠利尿和血管舒张,而且降低了SNS 和RAAS 的活性,抑制了心脏重塑的影响[6]。
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究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应用。
方法:对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缬沙坦药物治疗,观察其血压状况。
结果:50例患者的血压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降低,血压降低明显的有39例,血压略有降低的有7例,血压没有降低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有4例,总的有效率为92%%。
研究中的50例患者,身体状况均良好,体重、年龄、身高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标签:缬沙坦、高血压、治疗、临床作用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1]。
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在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情况下.收缩压SP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DP大于等于90mmHg,即定为高血压[2]。
高血压是当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升高,它与高血糖、高血脂被人们形象的称为三高,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提起拮抗剂,缬沙坦可以口服并且具有特异性,能够保护心脑肾等人体重要器官,同时缬沙坦还能够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是高血压治疗中一种有疗效的药物。
本文对50例进行缬沙坦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以下探讨与研究:1、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本文案例共50名高血压患者,对他们在缬沙坦治疗过程中的血压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观察与分析,50名患者中男患者有27名,女患者有23名,年龄36—59岁,则平均年龄为(47±5)岁,该案例的患者在身体状况、年龄、性别、体重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每天早上患者空腹服用纈沙坦80mg,每天一次。
缬沙坦降压的作用通常是在两周内得到发挥,如果在降压期间有些病人的血压不能得到稳定控制,则可每日增药至160mg,对于肾、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控制,以便达到更好的疗效。
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脉络宁20 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苷溶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 阿司匹林100 mg/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共12周。
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9.3%,而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仅为73.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缬沙坦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疗效好,使用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缬沙坦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急症,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血管病75%以上,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越来越多。
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已成为神经科医务者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本院近期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
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或/和MRI确诊。
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缬沙坦观察组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57.8岁;伴有高血压33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9例;对照组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3~81岁,平均57.3岁,伴有高血压29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8例。
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分型,观察组:轻型27例,中型25例,重型4例;对照组:轻型26例,中型25例,重型5例。
缬沙坦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缬沙坦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降低血管阻力,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然而,部分患者在使用缬沙坦后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为了更好地了解缬沙坦的可行性及潜在问题,我们开展了这项研究。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希望找出缬沙坦使用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至2021年间在我院接受缬沙坦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共纳入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为40~70岁。
患者按照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两组:控制组(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和失控组(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缬沙坦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还对患者的遵从性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缬沙坦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在100例入组患者中,有30例患者出现了血压升高的情况,失控率为30%。
与控制组比较,失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有过半的患者存在漏服药物的情况。
同时,失控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比例较高,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缬沙坦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控制组患者的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治疗效果良好;而失控组患者在缬沙坦治疗后血压仍然无法有效控制,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失控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头痛、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影响了治疗的进行。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缬沙坦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影响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同时,对于年龄较大、并发症较多的患者,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李文燕1,陈 明2摘要 癌症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临床关注的是心血管并发症,传统抗肿瘤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均可引起心脏毒性,使病人被迫减少或停止治疗恶性肿瘤所需的药物,病人病死率增加,心脏毒性中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障碍(CTRCD )常见㊂尽管早期采用神经激素阻断剂可预防或减轻心脏毒性引起的心功能下降,但同时可导致不可逆顽固性心力衰竭和病死率明显增加㊂沙库巴曲缬沙坦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和病死率已得到证实,近年来应用于CTRCD 已取得较好疗效,且相较于神经激素阻断剂有明显的优势㊂综述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CTRCD 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㊂关键词 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障碍;沙库巴曲缬沙坦;癌症;心力衰竭;综述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08.014 癌症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的进步,癌症幸存者数量随之增加,尽管癌症治疗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心脏毒性中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障碍(cancer therapy -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 ,CTRCD )是化疗副作用严重与结局不良的副作用之一㊂CTRCD 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并发症,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心肌病,CTRCD 病人预后较差[1-2]㊂传统抗肿瘤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均可引起心脏毒性㊂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发生率较高,并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使用时间越长㊁累积剂量越多,心脏毒性越严重,可直接影响病人心肌组织,造成不可逆㊁永久性的心肌损伤[3-6]㊂按照心力衰竭实践指南标准治疗CTCRD 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病人死亡风险与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相近㊂这些证据表明CTRCD 病人应采用与其他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相似的药物治疗[7]㊂综述近年来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CTRCD 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㊂1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可同时抑制血管紧张素和脑啡肽酶,与单独抑制肾血管紧张素系统相比,促进神经激素正常化的作用更强[8]㊂一项长达5年㊁双盲的前瞻性比较研究(PARADIGM -HF )比较了血管作者单位 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1334);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400042)通讯作者 陈明,E -mail :********************引用信息 李文燕,陈明.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癌症治疗相关心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8):1437-1440.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力衰竭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该研究纳入了8399例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 )病人,结果显示,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病人较接受依那普利治疗组心血管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0%,且寿命延长了1~2年,同时降低了猝死风险,在2个治疗组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均得到抑制,且与脑啡肽酶抑制作用有关[9]㊂Wang 等[10]分析显示,与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 )治疗的病人相比,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 )得到改善,同时表现为可逆转的心脏重构㊂尽早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并持续至少3个月,病人获益更多㊂相较于传统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阻断剂,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但可降低HFrEF 病人心力衰竭住院率和病死率,而且可能减轻射血分数中间值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病人心力衰竭症状㊁降低住院率和血清肌酐水平[11-13]㊂心肌梗死模型研究表明,与单独抑制RAAS 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提供额外的心脏保护作用[14-15]㊂2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CTRCD 预后中的应用近年来,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CTRCD 病人预后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㊂Camilli 等[16]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是治疗肿瘤病人心脏毒性中的另一种药物㊂尽管现有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TRCD 证据多为关病例报告或观察性研究,但已基本显示了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理策略的良好作用㊂2.1 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蒽环类药物所致CTRCD 的疗效观察与作用机制2.1.1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蒽环类药物所致CTRCD动物的疗效观察蒽环类是乳腺癌一线化疗方案的主要类型药物㊂对胃癌和乳腺癌的晚期治疗,蒽环类化疗药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药物包括阿霉素㊁多柔比星㊁吡柔比星等㊂在高剂量阿霉素诱导小鼠的心肌损害动物模型研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减轻扩张型心肌病和高剂量阿霉素小鼠的细胞毒性[17]㊂Boutagy等[18]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的实验性啮齿动物模型研究中,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和99m Tc-RP805评估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维持了较好的LVEF,同时仅有轻度心肌毒性,而MMP活性无显著变化㊂另一方面,单独缬沙坦治疗只在细胞水平上减弱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和纤维化,但不能维持LVEF和抑制心肌MMP的活化㊂上述研究表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保护LVEF的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MMP活性有关,而逆转心脏重构的作用可能依赖脑啡肽酶抑制剂促进修复的过程㊂与缬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左室重构和功能障碍提供了强大的保护作用㊂Sheppard等[19]对蒽环类诱导的心肌病病人在传统循证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次优反应后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病人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恢复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正常化㊂Martín-García等[20]连续纳入10例蒽环类药物诱导的心肌病癌症病人,在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接受了综合多参数心脏磁共振(CMR),以评估癌症治疗相关的心肌病病人LVEF㊁心肌逆转重构参数,结果显示,左室容积的逆重构㊁LVEF 的改善和NT-proBNP水平的降低一致㊂推测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是抑制癌症治疗性心脏毒性和LVEF降低的癌症幸存者肾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首选方法㊂闫竹梅等[21]使用包括阿奇霉素在内的化疗方案治疗后心肌损害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持续治疗3个月,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提高堪萨斯城心肌病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改善心肌校正的背向散射积分均值㊁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率和后间隔基底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峰值,降低血清抗心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㊁可溶性信号素4D和miR-34a-5p水平等,与超声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㊂尽管相关研究中病例样本量有限,但结果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改善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肌损害病人的心功能㊂Canale等[22]对4例化疗相关的严重心功能降低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减轻蒽环类药物相关的心脏毒性,再次证明了在CTRCD治疗中早期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LVEF恢复中的积极作用㊂2.1.2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蒽环类药物所致CTRCD动物的作用机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改善CTRCD病人的运动耐量㊁心脏逆重构㊁提高LVEF等方面的机制可能与其心肌保护作用有关系㊂Boutagy等[18]研究表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保存LVEF部分是由于降低了心肌MMP活性㊂对临床使用包括阿奇霉素化疗方案治疗后有心肌损害的70例病人研究结果提示,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血清cTnIAAb和sSema4D降低㊁miR-34a-5p表达抑制㊁左心室重构改善有关[21]㊂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蒽环类药物诱导的严重心功能降低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研究及大剂量的蒽环类药物诱导的啮齿动物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蒽环类药物所致相关心脏毒性治疗的有效保护和心脏逆重构效应可能依赖于脑啡肽酶抑制剂促进修复过程㊂脑啡肽酶是一种中性内肽酶,可影响多条与蒽环类诱导的心脏毒性相关的生物信号通路,从而改变脑啡肽酶表达[18,22]㊂2.2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曲妥珠单抗所致CTRCD病人的临床观察魏云杰等[23]分析了曲妥珠单抗所致心力衰竭的乳腺癌62例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持续治疗2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可提高LVEF,改善6min步行距离,降低NT-proBNP;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改善平均心率㊁P-R间期㊁QRS宽度㊁室上性期前收缩次数㊁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结果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明显改善乳腺癌病人曲妥珠单抗所致心力衰竭症状,提高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生㊂2.3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多种药物联合抗癌症治疗CTRCD病人的回顾性研究对癌症病人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因癌症治疗导致HFrEF的67例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病人,所有病人均接受多种抗肿瘤药物的联合治疗,部分病人同时接受了胸部放疗,结果表明,无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剂量,均可显著提高CTRCD病人LVEF,减小左心室容积,降低NT-proBNP水平,且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与运动耐量均有改善,证实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肿瘤病人超声心动图的功能和结构参数㊁NT-proBNP 水平及症状等;该研究预期沙库巴曲缬沙坦有助于优化CTRCD管理[24]㊂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中报道了蒽环类诱导的心肌病病人,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病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恢复和NT-proBNP水平正常化[19]㊂2.4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难治性CTRCD病人中的应用难治性CTRCD是指心力衰竭症状持续存在,且对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等各种治疗反应较差,是心力衰竭的终末期㊂有研究纳入了635例乳腺癌病人,随访所有病人的超声心动图和NT-proBNP,使用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后仍有心力衰竭症状的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28例,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依那普利或缬沙坦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中12例(42.85%)采用100mg剂量,16例(57.15%)采用200mg剂量,均无死亡报告,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LVEF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㊁舒张功能㊁6min步行距离和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25]㊂Duraes等[26]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改善难治性CTRCD病人的左心室功能是安全和有益的㊂上述研究进一步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是难治性CTRCD病人的优选治疗药物㊂2.5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TRCD病人的耐受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在CTRCD应用时表现出较小的副反应与良好的耐受性㊂Frey等[27]对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多种肿瘤心力衰竭病人进行了研究,有组织学证实的癌症包括乳腺癌(23.8%)㊁结直肠癌(14.3%)㊁非霍奇金淋巴瘤(14.3%)㊁骨肉瘤(9.5%)㊁肾细胞癌(9.5%),肺癌㊁霍奇金淋巴瘤㊁前列腺癌㊁膀胱癌㊁胰腺癌㊁多发骨髓瘤㊁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各1例;其中76.2%的病人进行过手术,52.4%的病人接受过抗肿瘤治疗,42.9%的病人接受了放射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耐受性高达85.7%,仅3例(2例头晕和1例瘙痒)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LVEF,降低NT-proBNP,但肌酐无显著变化㊂Martín-García等[20,24]研究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癌症病人和化疗性心肌病病人心脏功能和结构,耐受性良好,且耐受性显著高于PARADIGM-HF 观察的比例㊂蒽环类诱导的难治性心肌病病人中,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不仅改善了心功能,而且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小,观察期间无病人因心力衰竭需要住院或额外的临床干预,同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基础和随访血清肌酐或血钾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25]㊂3小结与展望目前,CTRC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癌症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㊂尽管沙库巴曲缬沙坦预防或治疗CTRCD的证据主要来自观察研究(队列㊁病例对照㊁横断面和病例报告等),但较为一致的结果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临床的大量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治疗前景㊂PRADAⅡ研究[28](注册号:NCT03760588)是一项正在进行的随机㊁安慰剂对照㊁双盲㊁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否可预防蒽环类药物联合或不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早期乳腺癌病人CTRCD,研究对象包括挪威4所大学医院的乳腺癌病人,将病人1ʒ1随机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或安慰剂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目标剂量为97mg或103mg,每日2次,病人在基线时㊁蒽环类药物治疗结束时和入组后18个月进行CMR㊁超声心动图㊁循环心血管生物标志物和心功能测定;PRADAⅡ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基线至18个月时使用CMR评估的LVEF变化,次要研究终点包括使用CMR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功能变化和循环心脏肌钙蛋白浓度改变,该研究可为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预防和治疗CTRCD的一线药物提供真实世界的临床依据㊂参考文献:[1]FELKER G M,THOMPSON R E,HARE J M,et al.Underlyingcauses and long-term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initiallyunexplained cardiomyopathy[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Medicine,2000,342(15):1077-1084.[2]TALLAJ J A,FRANCO V,RAYBURN B K,et al.Response of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myopathy to the current managementstrategy of heart failure[J].The Journal of Heart and LungTransplantation,2005,24(12):2196-2201.[3]BLOOM M W,HAMO C E,CARDINALE D,et al.Cancer 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part1:definitions,pathophysiology,risk factors,and imaging[J].Circulation HeartFailure,2016,9(1):e002661.[4]NOLAN M,OIKONOMOU E K,SILVERSIDES C K,et al.Impact ofcancer 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 on risk of heartfailure in pregnancy[J].JACC Cardio Oncology,2020,2(2):153-162.[5]PEREZ I E,TAVERAS ALAM S,HERNANDEZ G A,et al.Cancer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an overview for the clinician[J].Clinical Medicine Insights Cardiology,2019,13:1179546819866445.[6]CHING C,GUSTAFSON D,THAVENDIRANATHAN P,et al.Cancer 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is endothelialdysfunction at the heart of the matter?[J].Clinical Science(London,England:1979),2021,135(12):1487-1503.[7]FORNARO A,OLIVOTTO I,RIGACCI L,et parison of long-term outcome in anthracycline-related versus idiopathic dilatedcardiomyopathy:a single centre experience[J].European Journalof Heart Failure,2018,20(5):898-906.[8]PACKER M.Angiotensin neprilysin inhibition for patients withheart failure:what if sacubitril/valsartan were a treatment forcancer?[J].JAMA Cardiology,2016,1(9):971-972.[9]MCMURRAY J J,PACKER M,DESAI A S,et al.Angiotensin-neprilysin inhibition versus enalapril in heart failure[J].The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4,371(11):993-1004. [10]WANG Y W,ZHOU R,LU C,et al.Effects of the angiotensin-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 on cardiac reverse remodeling:meta-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9,8(13):e012272.[11]VARDENY O,CLAGGETT B,PACKER M,et al.Efficacy ofsacubitril/valsartan vs enalapril at lower than target doses in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the PARADIGM-HFtrial[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2016,18(10):1228-1234.[12]WACHTER R,SENNI M,BELOHLAVEK J,et al.Initiation ofsacubitril/valsartan in haemodynamically stabilised heart failurepatients in hospital or early after discharge:primary results of therandomised TRANSITION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Failure,2019,21(8):998-1007.[13]NIE D,XIONG B,QIAN J,et al.The effect of sacubitril-valsartan in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mid-range and preserved ejectionfraction:a meta-analysis[J].Heart,Lung&Circulation,2021,30(5):683-691.[14]PFAU D,THORN S L,ZHANG J S,et al.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 attenuates myocardial remodeling andimproves infarct perfusion in experimental heart failure[J].Scientific Reports,2019,9(1):5791.[15]KOMPA A R,LU J Y,WELLER T J,et al.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ion provides superior cardioprotection comparedto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after experimental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8,258:192-198.[16]CAMILLI M,BISCEGLIA I,CANALE M L,et al.Sacubitril/valsartanin oncologic patients with cardiotoxicity:another weapon in ourpharmacological armory?[J].Giornale Italiano Di Cardiologia(2006),2022,23(4):278-285.[17]XIA Y,CHEN Z W,CHEN A,et al.LCZ696improves cardiacfunction via alleviating Drp1-mediate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in mice with doxorubicin-induced dilated cardiomyopathy[J].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2017,108:138-148.[18]BOUTAGY N E,FEHER A,PFAU D,et al.Dual angiotensin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ion with sacubitril/valsartan attenuatessystolic dysfunction in experimental doxorubicin-inducedcardiotoxicity[J].JACC Cardio Oncology,2020,2(5):774-787. [19]SHEPPARD C E,ANWAR M.The use of sacubitril/valsartan inanthracycline-induced cardiomyopathy:a mini case series[J].Journal of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ce,2019,25(5):1231-1234.[20]MARTÍN-GARCÍA A,DÍAZ-PELÁEZ E,MARTÍN-GARCÍA A C,et al.Myocardial function and structure improvement with sacubitril/valsartan in cancer therapy-induced cardiomyopathy[J].RevistaEspanola De Cardiologia(English Ed),2020,73(3):268-269. [21]闫竹梅,王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肌损害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6):726-730. [22]CANALE M L,COVIELLO K,SOLARINO G,et al.Case series:recovery of chemotherapy-related acute heart failure by thecombined use of sacubitril valsartan and wear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a novel winning combination in cardio-oncology[J].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2,9:801143. [23]魏云杰,王俊峰,程飞,等.沙库巴曲缬沙坦改善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10):93-97.[24]MARTÍN-GARCIA A,L PEZ-FERNÁNDEZ T,MITROI C,et al.Effectiveness of sacubitril-valsartan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heartfailure[J].ESC Heart Failure,2020,7(2):763-767.[25]GREGORIETTI V,FERNANDEZ T L,COSTA D,et e ofsacubitril/valsarta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 toxicity and heartfailure due to chemotherapy[J].Cardio-Oncology(London,England),2020,6(1):24.[26]DURAES A R,DE SOUZA LIMA BITAR Y,NETO M G,et al.Effectiveness of sacubitril-valsarta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studies[J].Minerva Medica,2022,113(3):551-557.[27]FREY M K,ARFSTEN H,PAVO N,et al.Sacubitril/valsartan is welltolerated in patients with longstanding heart failure and history ofcancer and improves ventricular function:real-world data[J].Cardio-Oncology(London,England),2021,7(1):35.[28]MECINAJ A,GULATI G,HECK S L,et al.Rationale and design ofthe prevention of cardiac dysfunction during adjuvant breastcancer therapy(PRADAⅡ)trial: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trial[J].Cardio-Oncology(London,England),2021,7(1):33.(收稿日期:2022-10-06)(本文编辑薛妮)。
探讨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给予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8月30日~2015年8月30日收治的2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血管疾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能够获得明显改善,但组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心血管发生率为7.27%、18.18%,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心血管疾病采用缬沙坦给予临床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缬沙坦;治疗效果临床常见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心血管或者心脏病变而出现的疾病,主要包含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脏病等方面的疾病,具有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等特征[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3年8月30日~2015年8月30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20例,男患者100例,女患者120例,年龄为45~90岁,平均年龄为(62.1±5.0)岁;病程为1~20年,平均病程为(11.3±2.7)年;其中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70例缺血性心脏病,80例高血压疾病。
参照医学伦理学原则,征求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
两组研究对象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对比。
1.2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常规治疗为主,要重视饮食调节,食物以低动物脂肪、低盐等为主,防止患者进食富含胆固醇类型的食物。
通过分析患者不同的疾病,高血压患者采用利血平给予降血压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给予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硝酸脂类给予临床治疗。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许冲aꎬ李晓峰bꎬ徐亚伟aꎬ徐大春a(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a.心内科ꎬb.急诊科ꎬ上海200072)㊀㊀DOI:10 3969/j issn 1006 ̄2084 2020 01 0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0391)通信作者:徐大春ꎬEmail:xdc77@tongji.edu.cn中图分类号:R541.6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2084(2020)01 ̄0133 ̄05㊀㊀摘要: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ꎬ预后较差ꎬ病死率较高ꎮ尽管目前临床拥有多种药物治疗方案ꎬ但仍然不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ꎬ因此亟需研发新型药物ꎮ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近年来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新型药物ꎬ可抑制脑啡肽酶的活性ꎬ阻断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ꎬ从而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与死亡风险ꎮ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ꎬ规范的临床应用可以使更多的心力衰竭患者从中获益ꎮ关键词:心力衰竭ꎻ沙库巴曲缬沙坦ꎻ临床应用ClinicalApplicationofSacubitril/ValsartaninHeartFailureXUChongaꎬLIXiaofengbꎬXUYaweiaꎬXUDachunaa.DepartmentofCardiologyꎬb.DepartmentofEmergencyꎬShanghaiTenthPeopleᶄsHospitalꎬShanghai200072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XUDachunꎬEmail:xdc77@tongji.edu.cnAbstract:Heartfailureistheterminalstageofvariouscardiovasculardiseasesandoftenleadstoahighmortality.Althoughtherearenumerousdrugtreatmentoptionsintheclinicꎬtheystillcannotimprovetheprognosissignificantly.There ̄foreꎬitisurgenttodevelopnewdrugs.Sacubitril/valsartanisanewdruginthefieldofheartfailuretreatmentinrecentyearsꎬwhichcansimultaneouslyinhibittheactivityofneprilysinandblockangiotensinreceptorⅠꎬtherebysignificantlyreducingtherehospitalizationrateandmortality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Theuseofsacubitril/balsartanisamilestoneinthetreatmentofheartfailureꎬanditsstandardizedclinicalapplicationcanbenefitmorepatients.Keywords:HeartfailureꎻSacubitril/valsartanꎻClinicalapplication㊀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ꎬ冠心病㊁高血压㊁糖尿病㊁肥胖㊁肾脏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ꎬ而医疗技术的提升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ꎬ但目前临床上仍无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药物ꎬ导致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持续升高ꎬ中国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为4.1%[1]ꎮ近20年来ꎬ尽管临床普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ꎬACEI)㊁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onⅡreceptorblockerꎬ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方案ꎬ但确诊心力衰竭患者的5年内病死率仍高于50%[2]ꎮ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出现开创了全球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篇章ꎬ其中具有代表性的PARADIGM ̄HF(ProspectivecomparisonofARNIwithACEItoDetermineImpactonGlobalMortalityandmorbidityinHeartFailure)研究证实ꎬ与依那普利组相比ꎬ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使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风险降低20%ꎬ使全因病死率风险降低16%[3 ̄5]ꎮ研究表明ꎬ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机会取代ACEI或ARBꎬ作为治疗纽约心脏病协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ꎬNYHA)心功能Ⅱ~Ⅲ级㊁有症状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ꎬHFrEF)患者的首选药物[3]ꎮ现就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ꎮ1㊀沙库巴曲缬沙坦简介沙库巴曲缬沙坦是首个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和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nepril ̄ysininhibitorꎬARNI)ꎬARNI是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脑啡肽酶抑制剂前体药AHU377按1ʒ1结合的复合制剂ꎬ缬沙坦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ꎬ可以减少醛固酮的分泌ꎬ导致醛固酮的 保钠㊁保水㊁排钾 作用减弱ꎬ并且有减轻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后负荷的作用ꎬ还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ꎬ减轻心力衰竭症状[6]ꎻAHU377经代谢转化为LBQ657ꎬ抑制脑啡肽酶的活性ꎬ阻止利钠肽降解ꎬ发挥强大的舒张血管㊁利尿㊁排钠及降低交感神经张力等作用[7]ꎮ血浆中AHU377㊁LBQ657㊁缬沙坦分别在服用0.5~1.1h㊁1.8~3.5h㊁1.6~4.9h后达到峰浓度ꎬ其半衰期分别为4h㊁18h㊁14hꎬ因此每日需要给药2次[8 ̄9]ꎮAHU377和LBQ657主要经过肾脏排泄ꎬ缬沙坦则85%以上经胆汁排泄ꎬ不超过10%经肾脏排泄[10]ꎮ2014年10月ꎬ加拿大新版心力衰竭指南首次推荐将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11]ꎻ随后欧洲和美国分别更新心力衰竭指南ꎬ均将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HFrEF患者的Ⅰ类推荐ꎬB级证据[12 ̄13]ꎻ2018年最新中国心力衰竭指南也做出同样的推荐[14]ꎮ由此可见ꎬ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ꎮ2㊀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2.1㊀用药人群的选择㊀临床上对于沙库巴曲缬沙坦适用人群的选择ꎬ不同的临床研究有各自的纳入标准ꎬPARADIGM ̄HF研究中主要纳入标准包括:NYHA心功能Ⅱ~Ⅳ级ꎻ左心室射血分数ɤ35%[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ꎬBNP)ȡ150pg/mL或N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pro ̄brainnatriureticpeptideꎬNT ̄proBNP)ȡ600pg/mL或者过去12个月内住院治疗BNPȡ100pg/mL或NT ̄proBNPȡ400pg/mL]ꎻ收缩压ȡ100mmHg(1mmHg=0.133kPa)ꎻ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ꎬeGFR)ȡ30mL/(min 1.73m2)ꎻ血钾ɤ5.2mmol/Lꎻ使用ACEI/ARB类药物(剂量等同于10mg/d的依那普利)㊁醛固酮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ȡ4周的心力衰竭患者[4]ꎮ以上试验主要针对慢性稳定性HFrEF患者ꎬ基于此项研究ꎬ2016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推荐将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ACEI/ARB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替代治疗[12]ꎮ但对于未服用ACEI/ARB类药物的患者能否应用ꎬ并无相关报道ꎮ在2017年美国心力衰竭指南中ꎬ除了针对使用ACEI/ARB疗效不佳人群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外ꎬ并不反对对未使用ACEI/ARB患者直接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3]ꎮ相对于欧美指南ꎬ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进一步扩大了适用人群ꎬ对于未使用过ACEI/ARB的HFrEF患者ꎬ若血压能够耐受ꎬ可慎重使用[14]ꎮ综上所述ꎬ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指南都推荐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HFrEF患者可以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ꎮ但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ꎬFDA)规定ꎬNYHA心功能Ⅱ~Ⅳ级的HFrEF患者ꎬ血钾ɤ5.2mmol/L且无ACEI/ARB使用禁忌证者均可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15]ꎮ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PARADIGM ̄HF研究虽然入选的是NYHA心功能Ⅱ~Ⅳ级的HFrEF患者ꎬ但其中95%以上是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HFrEF患者[5]ꎬ因此ꎬ对于NYHA心功能Ⅳ级的HFrEF患者ꎬ指南并未推荐ꎮPARADIGM ̄HF研究入选标准较严格ꎬ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应用范围ꎮPellicori等[16]研究表明ꎬ在社区慢性HFrEF患者中ꎬ根据PARADIGM ̄HF入选标准ꎬ只有21%的患者符合要求ꎬ但忽略前期的药物治疗后ꎬ应用人群可增加至60%ꎮ另一项研究中ꎬPerez等[17]对210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发现ꎬ在符合FDA入选标准的人群中ꎬ不符合PARADIGM ̄HF入组标准的患者病情较重(心功能分级较高㊁收缩压较低㊁NT ̄proBNP水平较高㊁eGFR较低)ꎬ且不能使用ACEI/ARB㊁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ꎮ因此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ꎬ根据FDA标准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时ꎬ更应关注疗效的安全性ꎮPARADIGM ̄HF研究虽然证实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ꎬ但对于急性失代偿期HFrEF患者尚未涉及ꎮ因此ꎬPIONEER ̄HF(comParisonofSacubitril/ValsartanversusEnalaprilonEffectonNT ̄proBNPinPatientsStabilizedfromanAcuteHeartFailureEpisode)研究纳入了881例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射血分数ɤ40%ꎬNT ̄proBNPȡ1600pg/mL或BNPȡ400pg/mL)ꎬ当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ꎬ被随机分配到沙库巴曲缬沙坦组(200mgꎬ每日2次)和依那普利组(10mgꎬ每日2次)ꎬ结果表明ꎬ沙库巴曲缬沙坦组降低NT ̄proBNP的效果优于依那普利组(P<0.001)ꎻ在8周时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出现严重临床事件(死亡㊁心力衰竭再入院㊁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或列入移植名单)的概率也低于依那普利组(P<0.001)ꎬ因此ꎬ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也可以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18]ꎮ上述研究表明ꎬ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慢性HFrEF患者中的疗效显著ꎬ但对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并未提及ꎮPARAMOUNT(ProspectivecomparisonofARNIwithARBonManage ̄mentOf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研究纳入了301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ꎬ结果表明ꎬ与缬沙坦组相比ꎬ在治疗12周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患者的NT ̄proBNP水平显著降低ꎻ在治疗36周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患者的左心房容积显著降低ꎬNYHA心功能分级也得到了更好的改善[19]ꎮ但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ꎬ主要研究终点也未涉及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ꎬ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ꎮ相信PARAGON ̄HF(ProspectiveComparisonofARNIWithARBGlobalOutcomesin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20 ̄22]研究结果将会给出答案ꎮ2.2㊀用药时机的选择㊀关于沙库巴曲缬沙坦服用时机的选择ꎬ不同的研究见解不一ꎮ在PARADIGM ̄HF研究中对于之前使用过ACEI类药物的慢性稳定的HFrEF患者ꎬ如果转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ꎬ治疗前应停用ACEI类药物至少36h且不能与ARB类药物合用ꎻ但对于之前使用过ARB类药物的患者ꎬ可直接转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23]ꎮ但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何时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缺乏循证依据ꎮTRANSITION(ComparisonofPre ̄andPost ̄dischargeInitiationofLCZ696TherapyinHFrEFPatientsAfteranAcuteDecompensationEvent)研究针对急性失代偿期HErEF患者ꎬ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ꎬ分别比较了出院前和出院后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的疗效情况ꎬ该研究共纳入1002例患者ꎬ结果表明ꎬ出院前和出院后达到主要和次要终点的患者比例相当ꎬ此外ꎬ不良事件导致的永久性停药率在出院前及出院后也无明显差异[24 ̄25]ꎮ这说明急性失代偿期HErEF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ꎮ为了进一步探究住院前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疗效情况ꎬTRANSITION研究公布了入选患者的NT ̄proBNP和高敏肌钙蛋白T基础水平至出院后10周期间的变化情况ꎬ结果表明ꎬ在出院前起始治疗组中ꎬNT ̄proBNP水平在出院时较基础值降低28%ꎬ而出院后起始治疗组因为住院期间并未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ꎬNT ̄proBNP水平较基础值则无明显变化[25]ꎮ既往有研究发现ꎬNT ̄proBNP降低与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风险降低相关[26]ꎬ说明住院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效果更好ꎬ这为住院HFrEF患者尽早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ꎬ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ꎮ2.3㊀用药剂量的选择㊀根据PARADIGM ̄HF研究ꎬ沙库巴曲缬沙坦说明书推荐起始剂量为100mgꎬ每日2次ꎬ前期接受治疗的中㊁高剂量ACEI/ARB(相当于依那普利ȡ10mgꎬ每日2次ꎬ或缬沙坦ȡ80mgꎬ每日2次)患者ꎬ换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从100mgꎬ每日2次开始ꎻ对于之前接受过低剂量(相当于依那普利<10mgꎬ每日2次ꎬ或缬沙坦<80mgꎬ每日2次)治疗的患者ꎬ起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时可选择50mgꎬ每日2次ꎬ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ꎻ对于前期未用过ACEI/ARB治疗㊁年龄大(ȡ75岁)或者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为30~60mL/(min 1.73m2)]的患者ꎬ应考虑起始剂量为50mgꎬ每日2次ꎻ而在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ɤ30mL/(min 1.73m2)]患者中缺乏相关研究数据ꎬ应慎用[27]ꎮ临床上根据患者耐受情况ꎬ剂量应该每2~4周倍增1次ꎬ直至达到200mgꎬ每日2次的目标维持剂量ꎮ临床上根据上述指导进行治疗ꎬ仍存在很多问题ꎬ如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患者的耐受性是否受倍增时间的影响等ꎮTITRATION试验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倍增时间与耐受性进行了研究ꎬ结果表明ꎬ沙库巴曲缬沙坦无论是在3周还是6周内从50mg(每日2次)倍增到200mg(每日2次)ꎬ患者的耐受性均相同ꎬ且小剂量缓慢(6周)倍增提高了患者达到靶剂量的概率[28]ꎮ另外ꎬ沙库巴曲缬沙坦临床应用过程中ꎬ由于许多患者因为年龄大ꎬ依从性差或者血压偏低等情况ꎬ经常达不到目标维持量(200mgꎬ每日2次)ꎮ对于这些达不到目标剂量的患者来说ꎬ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否改善预后目前仍无相关研究ꎮ但在一项PARADIGM ̄HF研究事后分析中发现ꎬ与依那普利相比ꎬ服用少于目标剂量的患者仍可从中获得更多益处[29]ꎮ因此ꎬ在临床实际应用中ꎬ对于达不到目标剂量的患者ꎬ应该在指南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ꎬ逐渐达到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ꎬ从而获得最大收益ꎮ2.4㊀不良反应及疗效监测㊀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沙库巴曲和缬沙坦的复合制剂ꎬ因此首先所有缬沙坦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应考虑到ꎮ在临床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过程中应积极监测血压㊁血钾㊁肾功能以及神经源性水肿等指标ꎬ如果发生低血压㊁肾功能损害或高钾血症ꎬ应进行原因评估ꎬ并进行药物的调整ꎮ例如ꎬ减少其他非必需降血压药的剂量ꎬ调整利尿剂的剂量ꎮ在评估患者病情后ꎬ也可考虑减量或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ꎮ如果出现神经源性水肿应立即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ꎮ值得注意的是ꎬ前期没用过ACEI/ARB治疗㊁高龄或心功能Ⅳ级的患者ꎬ在用药初始阶段最好能够住院进行观察ꎬ因为这些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可能会非常敏感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ꎮ此外ꎬ有观点认为ꎬ长期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会影响脑内β淀粉酶的降解ꎬ从而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30]ꎬ因此长期的随访和监测是必要的ꎮ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心功能分级㊁6min步行试验距离以及NT ̄proBNP水平判断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的效果及预后ꎮ一项PARADIGM ̄HF研究的事后分析提示ꎬ血尿酸水平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患者的预后具有直接相关性ꎬ血尿酸水平越高预后越差[31]ꎮ此外ꎬ在另一项PARADIGM ̄HF研究的事后分析中提到ꎬ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可以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32]ꎮ因此ꎬ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ꎬ血尿酸㊁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水平可作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疗效的监测指标ꎮ3㊀小㊀结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规范应用能使更多心力衰竭患者从中获益ꎬ从而改善预后ꎮ但关于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应用仍存在很多不足:①在用药人群选择上ꎬ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针对HFrEF患者ꎬ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和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ꎻ②在用药时间选择上ꎬ虽然TRANSITION研究前期结果认为患者出院前或出院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耐受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25]ꎬ但未涉及出院前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的比较ꎻ③在用药剂量选择上ꎬ临床实践中并不能完全按照说明书推荐的方案进行剂量逐渐倍增ꎬ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个性化改善倍增方式ꎮ相信随着沙库巴曲缬沙坦价格的降低ꎬ临床应用将更加广泛ꎮ参考文献[1]㊀ZhangYꎬZhangJꎬButlerJꎬetal.ContemporaryEpidemiologyꎬManagementꎬandOutcomesofPatientsHospitalizedforHeartFailureinChina:ResultsFromtheChinaHeartFailure(China ̄HF)Registry[J].JCardFailꎬ2017ꎬ23(12):868 ̄875. [2]㊀BenjaminEJꎬBlahaMJꎬChiuveSEꎬetal.HeartDiseaseandStrokeStatistics ̄2017Update:ARepor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ꎬ2017ꎬ135(10):e146 ̄603. [3]㊀McMurrayJJꎬPackerMꎬDesaiASꎬetal.Angiotensin ̄neprilysininhibitionversusenalaprilinheartfailure[J].NEnglJMedꎬ2014ꎬ371(11):993 ̄1004.[4]㊀McMurrayJJꎬPackerMꎬDesaiASꎬetal.Dualangiotensinreceptorandneprilysininhibitionasanalternativeto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inhibitioninpatientswithchronicsystolicheartfailure:RationaleforanddesignoftheProspectivecomparisonofARNIwithACEItoDetermineImpactonGlobalMortalityandmorbidityinHeartFailuretrial(PARADIGM ̄HF)[J].EurJHeartFailꎬ2013ꎬ15(9):1062 ̄1073.[5]㊀McMurrayJJꎬPackerMꎬDesaiASꎬetal.BaselinecharacteristicsandtreatmentofpatientsinprospectivecomparisonofARNIwithACEItodetermineimpactonglobalmortalityandmorbidityinheartfailuretrial(PARADIGM ̄HF)[J].EurJHeartFailꎬ2014ꎬ16(7):817 ̄825.[6]㊀KomukaiKꎬYagiHꎬOgawaTꎬetal.Inhibitionoftherenin ̄angio ̄tensinsystempreventsre ̄hospitalizationofheartfailurepatients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J].CircJꎬ2008ꎬ72(12):2004 ̄2008.[7]㊀VardenyOꎬMillerRꎬSolomonSD.Combinedneprilysinandrenin ̄angiotensinsysteminhibitionforthetreatmentofheartfailure[J].JACCHeartFailꎬ2014ꎬ2(6):663 ̄670. [8]㊀GuJꎬNoeAꎬChandraPꎬetal.Pharmacokineticsandpharmacody ̄namicsofLCZ696ꎬanoveldual ̄actingangiotensinreceptor ̄nepri ̄lysininhibitor(ARNi)[J].JClinPharmacolꎬ2010ꎬ50(4):401 ̄414.[9]㊀KobalavaZꎬKotovskayaYꎬAverkovOꎬetal.PharmacodynamicandPharmacokineticProfilesofSacubitril/Valsartan(LCZ696)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ndReducedEjectionFraction[J].CardiovascTherꎬ2016ꎬ34(4):191 ̄198.[10]㊀AyalasomayajulaSPꎬLangenickelTHꎬJordaanPꎬetal.EffectofrenalfunctiononthepharmacokineticsofLCZ696(sacubitril/valsartan)ꎬanangiotensinreceptorneprilysininhibitor[J].EurJClinPharmacolꎬ2016ꎬ72(9):1065 ̄1073.[11]㊀MoeGWꎬEzekowitzJAꎬOᶄMearaEꎬetal.The2014CanadianCardiovascularSocietyHeartFailureManagementGuidelinesFocusUpdate:Anemiaꎬbiomarkersꎬandrecenttherapeutictrialimplications[J].CanJCardiolꎬ2015ꎬ31(1):3 ̄16.[12]㊀PonikowskiPꎬVoorsAAꎬAnkerSDꎬetal.2016ESC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andchronicheartfailure:TheTaskForc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andchro ̄nicheartfailure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DevelopedwiththespecialcontributionoftheHeartFailureAsso ̄ciation(HFA)oftheESC[J].EurJHeartFailꎬ2016ꎬ18(8):891 ̄975.[13]㊀YancyCWꎬJessupMꎬBozkurtBꎬetal.2017ACC/AHA/HFSAFocusedUpdateofthe2013ACCF/AHAGuidelinefortheMan ̄agementofHeartFailure: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andtheHeartFailureSocietyofAmerica[J].Circulationꎬ2017ꎬ136(6):e137 ̄161.[14]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组ꎬ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ꎬ2018ꎬ46(10):760 ̄789.[15]㊀YandrapalliSꎬAndriesGꎬBiswasMꎬetal.Profileofsacubitril/valsartaninthetreatmentofheartfailure:Patientselectionandperspectives[J].VascHealthRiskManagꎬ2017ꎬ13:369 ̄382. [16]㊀PellicoriPꎬUrbinatiAꎬShahPꎬetal.Whatproportionof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areeligibleforsacubitril ̄valsartan?[J].EurJHeartFailꎬ2017ꎬ19(6):768 ̄778.[17]㊀PerezALꎬKittipibulVꎬTangWHWꎬetal.PatientsNotMeetingPARADIGM ̄HFEnrollmentCriteriaAreEligibleforSacubitril/ValsartanontheBasisofFDAApproval:TheNeedtoClosetheGap[J].JACCHeartFailꎬ2017ꎬ5(6):460 ̄463.[18]㊀VelazquezEJꎬMorrowDAꎬDeVoreADꎬetal.Angiotensin ̄Nepril ̄ysinInhibitioninAcuteDecompensatedHeartFailure[J].NEnglJMedꎬ2019ꎬ380(6):539 ̄548.[19]㊀SolomonSDꎬZileMꎬPieskeBꎬetal.TheangiotensinreceptorneprilysininhibitorLCZ696in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Aphase2double ̄blind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Lancetꎬ2012ꎬ380(9851):1387 ̄1395.[20]㊀SolomonSDꎬRizkalaARꎬGongJꎬetal.AngiotensinReceptorNeprilysinInhibitionin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RationaleandDesignofthePARAGON ̄HFTrial[J].JACCHeartFailꎬ2017ꎬ5(7):471 ̄482.[21]㊀SolomonSDꎬRizkalaARꎬLefkowitzMPꎬetal.BaselineCharacter ̄isticsof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ndPreservedEjectionFrac ̄tioninthePARAGON ̄HFTrial[J].CircHeartFailꎬ2018ꎬ11(7):e004962.[22]㊀ChandraAꎬVaduganathanMꎬLewisEFꎬetal.Health ̄RelatedQualityofLifein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ThePARAGON ̄HFTrial[J].JACCHeartFailꎬ2019.pii:S2213 ̄1779(19)30409 ̄3.[23]㊀YancyCWꎬJanuzziJLJrꎬAllenLAꎬetal.2017ACCExpertCon ̄sensusDecisionPathwayforOptimizationofHeartFailureTreat ̄ment:Answersto10PivotalIssuesAbout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TaskForceonExpertConsensusDecisionPath ̄ways[J].JAmCollCardiolꎬ2018ꎬ71(2):201 ̄230.[24]㊀Pascual ̄FigalDꎬWachterRꎬSenniMꎬetal.RationaleanddesignofTRANSITION:Arandomizedtrialofpre ̄dischargevs.post ̄dischargeinitiationofsacubitril/valsartan[J].ESCHeartFailꎬ2018ꎬ5(2):327 ̄336.[25]㊀WachterRꎬSenniMꎬBelohlavekJꎬetal.Initiationofsacubitril/valsartaninhaemodynamicallystabilisedheartfailurepatientsinhospitalorearlyafterdischarge:PrimaryresultsoftherandomisedTRANSITIONstudy[J].ESCHeartFailꎬ2019ꎬ21(8):998 ̄1007.[26]㊀ZileMRꎬClaggettBLꎬPrescottMFꎬetal.PrognosticImplicationsofChangesinN ̄TerminalPro ̄B ̄TypeNatriureticPeptide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J].JAmCollCardiolꎬ2016ꎬ68(22):2425 ̄2436.[27]㊀JhundPSꎬMcMurrayJJ.Theneprilysinpathwayinheartfailure:Areviewandguideontheuseofsacubitril/valsartan[J].Heartꎬ2016ꎬ102(17):1342 ̄1347.[28]㊀SenniMꎬMcMurrayJJꎬWachterRꎬetal.Initiatingsacubitril/val ̄sartan(LCZ696)inheartfailure:ResultsofTITRATIONꎬadouble ̄blindꎬrandomizedcomparisonoftwouptitrationregimens[J].EurJHeartFailꎬ2016ꎬ18(9):1193 ̄1202.[29]㊀VardenyOꎬClaggettBꎬPackerMꎬetal.Efficacyofsacubitril/val ̄sartanvs.enalaprilatlowerthantargetdosesin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ThePARADIGM ̄HFtrial[J].EurJHeartFailꎬ2016ꎬ18(10):1228 ̄1234.[30]㊀VodovarNꎬPaquetCꎬMebazaaAꎬetal.NeprilysinꎬcardiovascularꎬandAlzheimerᶄsdiseases:Thetherapeuticsplit?[J].EurHeartJꎬ2015ꎬ36(15):902 ̄905.[31]㊀MogensenUMꎬKoberLꎬJhundPSꎬetal.Sacubitril/valsartanreducesserumuricacidconcentrationꎬanindependentpredictorofadverseoutcomesinPARADIGM ̄HF[J].EurJHeartFailꎬ2018ꎬ20(3):514 ̄522.[32]㊀OᶄMearaEꎬPrescottMFꎬClaggettBꎬetal.IndependentPrognosticValueofSerumSolubleST2Measurements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ndaReducedEjectionFractioninthePARADIGM ̄HFTrial(ProspectiveComparisonofARNIWithACEItoDetermineImpactonGlobalMortalityandMorbidityinHeartFailure)[J].CircHeartFailꎬ2018ꎬ11(5):e004446.收稿日期:2019 ̄06 ̄10㊀修回日期:2019 ̄09 ̄03㊀编辑:郑雪。
15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1):20-22,27.[32] Baker WL,Smyth LR,Riche DM,et al.Effects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on blood pressu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Am Soc Hypertens,2014 ,8(4):262-75.e9.[33] 汤煜媛,魏爱生.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与瘀血阻络型糖尿病足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0,36(1):128-133.[34] Zhao Y,Xu L,Tian D,et al.Effects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 inhibitors on serum uric acid level: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Diabetes Obes Metab,2018,20(2):458-462.[35] McMurray JJV, Solomon SD, Inzucchi SE, et al. Dapagliflozin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J].N Engl J Med,2019,381(21):1995-2008.[36] 罗柳金,谢宗泰,曾彩芳.达格列净临床应用合理性和安全性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9):2109-2113.[2023-09-14收稿]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系数较高的疾病,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对多种靶器官造成损害,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高血压是我国近些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虽然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有很多,然而高血压的血压达标率极低,治疗效果很不理想。
长时间的控制效果不好,高血压会引发其他脏器的严重的并发症,再加上国内的老龄化问题,部分人群饮食偏向重口味。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将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脑啡肽酶抑制剂,按一定比例构成的一种单晶体。
此种药物全面降低了由高血压引起的急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
本文通过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讨论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优势,为难愈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策略。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高血压;降压效果;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和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总病人数比重相对较偏高。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比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效果不太理想[1]。
经研究表明,经过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以及引起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不同程度类型的高血压患起到了明显效果。
就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以及并发症患者的降压效果以及安全性综述如下:1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作用机制此种药物具备双重作用机制。
首先利尿钠肽、肾素-血管紧张素-交感神经系统和醛固系统刺激作用下非常有利于调节心血管稳定,通过血管平滑肌环磷酸鸟苷生成,扩张动脉,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下降,刺激神经系统,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达到降压的作用。
利尿钠肽在人体被分解路径为脑啡肽酶为其降解,进而调节血管内的钾通道促进血管扩张,也可以有效控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利钠肽可以抑制肾小球细胞分泌肾素,进而降低了血浆和(去掉和)醛固酮的生成,从而有舒张血管的功效[2]。
其次脑啡肽酶不仅可以控制脑啡肽,血管中的紧张素I等部分血管活性肠肽也可以被水解,舒张血管调节血容量等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由于身体内的反射调节机制和血管紧张素等收紧血管的物质堆积,脑啡肽抑制剂在单独作用下就显得作用效果不是那么明显,那么脑啡肽酶抑制剂和血管及张素的受体联合影响时即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可以稳定地施展脑啡肽利钠、扩张血管、利尿、降低外周阻力和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等作用,还可以切断血管紧张素的影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临床应用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本文通过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它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适应症、疗效评价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减轻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负荷,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此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还能够改善肾脏功能,并对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相关疾病具有治疗效果。
然而,它的不良反应也需要引起重视和合理应对。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给药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高血压;心血管保护;肾脏功能;不良反应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包括大约4.4亿中国人。
高血压不仅会导致血管损伤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还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对于保护人们的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 ists,简称ARBs),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它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以达到降血压的作用。
二、药理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主要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还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的增殖作用,起到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三、药代动力学特点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体内经过代谢,主要经过肝硫辛酸转移酶(SULT2A1)和肝脏CYP2C9酶的作用,转化为主要活性代谢产物沙库巴曲缬酸(LCZ696)。
LCZ696在体内会进一步被转化为M-I和M-II两个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