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7
读《创业史》有感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柳青的《创业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部探索中国普通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创业史》通过对蛤蟆滩梁生宝领导的互助组从建立、巩固到发展的全过程的描述,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普通农村发生发展的真实历史,深刻的表现了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农民的思想、心理及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它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深刻地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冲突,全面地揭示了中国农村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从《创业史》诞生至今,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它进行过许多细致的研究,但却很少有对徐改霞这一人物形象的细致分析。
柳青先生曾经说:徐改霞是个虚构的人物,是根据当时许多女青年塑造的。
徐改霞是《创业史》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的一位女性,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徐改霞从一个解放前的农村旧女性成长到一位社会主义新女性,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她的成长路线贯穿整部作品。
徐改霞在作品的第一部出现频率很高,作者也用了大量的赞美之词对她进行描写,塑造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形象。
作者对徐改霞的长相在作品中很多处都进行了描绘,刻画出一个美丽端庄的女性形象。
此外,作品中还对徐改霞的性格进行了描写,说她是天真无邪的,说她是善良的。
例如,当她知道秀兰去了北杨村的婆婆家的时候,徐改霞感到很惋惜,她为自己不能给好朋友感情上的支援而痛心,她希望帮助自己的好朋友分担痛苦。
尽管自己之前和秀兰发生了一点不愉快,产生了误会,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秀兰的同情。
改霞是个正直的闺女,雪亮聪明。
这是作品中对徐改霞中肯的评价。
徐改霞具有一种不安分的性格特点。
她爹在世时给她订了亲,她找各种理由进行抗婚,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最终在政府贯彻婚姻法的时候得以解除了婚约。
她拒绝了富贵人家的儿子、上高中的高材生郭永茂的追求;她偏偏喜欢泥腿子梁生宝,对他非常的钟情,并且徐改霞抛弃了农村女孩子的羞涩和胆小,大胆的追求梁生宝;当她明白自己的爱情没有了希望的时候,徐改霞决绝地离开了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不远千里的进城当了一名产业工人。
浅析《创业史》徐改霞人物形象作者:郑红艳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8期摘要:《创业史》中的徐改霞是柳青花了不少笔墨塑造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女性形象。
本文主要通过徐改霞面对旧制度、处理个人情感和面对祖国工业建设号召三方面问题的态度及内心活动对徐改霞进行人物分析,探讨作者塑造的人物背后的隐藏内涵。
关键词:《创业史》;徐改霞;新女性在《创业史》中徐改霞以独立自主,有理想、有追求的新女性形象在小说中脱颖而出。
在面对旧制度、处理个人情感和面对祖国建设的号召时,徐改霞的内心都有着不同的想法,作者通过徐改霞面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态度和心理活动描写逐步完善徐改霞的人物形象,描写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女性。
一、面对旧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旧有的包办婚姻制度取消,但在思想落后的农村中仍有不少人保留着这种思想。
如梁三老汉早在梁生宝幼时就为他定下了一个童养媳,而他的女儿梁秀兰也早早许配给杨明山。
而徐改霞就与众不同,她有莫大的勇气为自己争取自由婚姻,面对他人的冷言冷语,她也毫不在意。
她反抗了三年,最终在她的坚持之下得以取消婚约,拥有了追求爱情的自由。
对于自己的另一半的标准小说中有写到“总要找一个思想前进的、生活有意义的青年,她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和他的命运扭在一起”,(1)其独立自主的新女性思想由此可见。
面对其他封建旧制,徐改霞也体现出她的新思想。
不同于以往的農村女子,徐改霞迈出闺房去学堂接受教育,报名参加国棉厂的招工考试,想要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
她不想同其他农村女子一样将自己的命运托付在嫁人身上,而是要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里的徐改霞不仅仅是独立自主的,她有自己的追求,希望摆脱男性对女性命运的束缚,具备鲜明的现代女性意识,可谓是蛤蟆滩的女性先锋。
二、处理个人情感小说里的徐改霞拥有着丰富的情感,并对于自己的情感有着清楚的认知,不盲从他人,独立而有主见。
这里主要对徐改霞对梁生宝的情感变化进行分析。
徐改霞最开始认为梁生宝这样踏实肯干、有担当、无私奉献的男人才是值得她喜欢的。
《创业史》人物形象分析古往今来,创业者以其勇气和智慧创造出无数辉煌的创业史。
在这部《创业史》中,有着众多令人钦佩的人物形象。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经验,在创业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其中几位重要人物进行形象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成功之道。
第一位人物是陈天堂,华夏大陆最具代表性的风云人物之一。
陈天堂以他的领导才华和卓越的商业眼光,创办了一支在华夏地区广受欢迎的医药生物技术公司。
身为一名医生出身的陈天堂在医学领域有着卓越的造诣,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商业运作结合,成功地将公司打造成医学领域的领军企业。
陈天堂的坚毅和果断决策使他在创业路上收获了辉煌的成功。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玛拉·瓦纳奇,一位才华横溢的科技女性创业者。
玛拉在科技行业的进取心和创新思维为她赢得了成功。
她创办的科技公司凭借独到的技术和先进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
玛拉的聪明才智和对技术的深入理解使她成为业界的翘楚。
她的创新灵感和领导能力使她的企业蓬勃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在《创业史》中,还有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是杰瑞德·迪亚克,在网络安全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帝国。
杰瑞德年轻有为,与时俱进,他抓住了网络安全领域的机遇,通过研发创新技术和提供卓越的服务,将自己的公司推向了巅峰。
他凭借对行业的独特洞察力和敏锐的商业直觉,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尊敬的品牌。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凯瑟琳·弗兰克,一位富有女性魅力的创业家。
她创办的时尚公司通过推出高品质的时尚产品,迅速征服了市场。
凯瑟琳以她的时尚眼光和对市场趋势的敏感度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她的热情和创新意识使她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这些创业者的形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共同特质,即独特的洞察力,坚定的决心和敏锐的市场嗅觉。
他们敢于冒险,追求卓越,努力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我们,成为我们心中敬仰的楷模。
“现代文学研究”作业题目:浅析《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姓名:学号:2016年01月浅析《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摘要】:作为一部鸿篇巨著,《创业史》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一系列的男性形象,比如正面的梁生宝、有万、高增福、任老四、培生、欢喜,反面的“蛤蟆滩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世杰,还有一个一直被文学史誉为“塑造的最成功的艺术典型”-----梁三老汉;当然一部作品,既有光辉的男性形象,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些同样璀璨的女性形象,相辅相成,这样作品才会大放异彩。
本文就《创业史》中的淑良、改霞、秀兰三位女性为例,探讨《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创业史女性形象一、被时代建构的女性形象——淑良文本塑造了淑良这个女性形象,这个形象是被时代所建构的。
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社会建设需要淑良这样的人物形象,美丽、贤惠、热爱劳动,对能够操持家务,对外能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
梁生宝对于淑良的印象在文本中也是有所表现得,“生宝望着大方而正经的淑良的背影,觉得她真个美。
连手和脚都是美的,不仅和她的高身材相调和,而更主要的,和她的心也相调和着哩。
”淑良虽然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但是身上还是保留了传统妇德,温柔贤惠,以夫为天,对家庭尽心尽力, 能够为生宝孕育后代,并且孝敬公婆。
在那个情爱稀疏的年代,女性的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德就是女性选择妻子的标准,没有所谓的“爱情”,而淑良身上几乎具备了所有男性所需要的品行:勤劳、率真、美丽,甚至还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并且支持丈夫的工作。
这样完美的女性形象正是在社会主义工作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一个榜样,整个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需要淑良这样的人。
二、理智果敢的新女性形象——徐改霞徐改霞是一被作者竭力用新的理念塑造的“新”女性。
徐改霞的“新”表现在她对于既定命运的反抗。
文本中的徐改霞,坚持拒绝传统的婚姻,在政府贯彻执行婚姻法后,她终于解除了包办的婚姻。
绪论《创业史》(第一部)是柳青先生在一九五三着手创作的,这部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柳青本来打算写出四部《创业史》,遗憾的是只写到第二部便去世了,第一部主要写互助组阶段,整部小说围绕梁生宝的互助组展开,主要展现了我国的农业在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中体现的历史情景以及在创建互助组时农民的情感变化。
柳青自己就出身农村,所以对农民的描述非常的独到,其中关于农民的心理描写更是别的作家难以企及的,再者柳青作为知识分子,对农民的描写总是体现着知识分子的独特视角,保持着知识分子的趣味。
《创业史》对农民的描写及其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趣味在中国20世纪文学的发展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而在当时由于新中国的建立,使得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众多的作家将视角转向农村社会,关注农民。
在此种背景下,对那个年代这类文学重要性的最好阐释其实就表现在柳青对《创业史》的重视上。
再者当时的知识分子趣味经过新中国的净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显现出新的活力。
柳青在《创业史》中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是五四期间的左翼文学、乡土文学的叙事传统以及赵树理等作家完善的解放区文学所不及的,可以说《创业史》是对其的超越。
《创业史》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中有着各阶级的典型形象,正是这些人物形象使得作品中的画面得以拓展,其中对农民形象的描写展现给读者一个广阔的农村社会,并且,柳青在创作时刻意展现不同人物性格的独特性以及形成不同人物性格的历史背景,这就使得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完整的生活史。
在对作品中人物深度挖掘的时候,柳青重点突出了各种矛盾,并在矛盾激化时将各种现实问题展现给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柳青的《创业史》虽然主要把握的是合作化运动之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但是这其中也流露出了显而易见的知识分子趣味,其实不论柳青写真实的农村生活,还是塑造准确的农民形象,这些本身就是知识分子趣味的体现,柳青本身就是知识分子,这是他在作品中所掩盖不了的,因而柳青也便对此不加掩饰。
读《创业史》有感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 柳青的《创业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部探索中国普通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创业史》通过对蛤蟆滩梁生宝领导的互助组从建立、巩固到发展的全过程的描述, 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普通农村发生发展的真实历史, 深刻的表现了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农民的思想、心理及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它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深刻地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冲突, 全面地揭示了中国农村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从《创业史》诞生至今, 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它进行过许多细致的研究, 但却很少有对徐改霞这一人物形象的细致分析。
柳青先生曾经说:徐改霞是个虚构的人物, 是根据当时许多女青年塑造的。
徐改霞是《创业史》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的一位女性, 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徐改霞从一个解放前的农村旧女性成长到一位社会主义新女性, 经历了太多的事情, 她的成长路线贯穿整部作品。
徐改霞在作品的第一部出现频率很高, 作者也用了大量的赞美之词对她进行描写, 塑造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形象。
作者对徐改霞的长相在作品中很多处都进行了描绘, 刻画出一个美丽端庄的女性形象。
此外, 作品中还对徐改霞的性格进行了描写, 说她是天真无邪的, 说她是善良的。
例如, 当她知道秀兰去了北杨村的婆婆家的时候, 徐改霞感到很惋惜, 她为自己不能给好朋友感情上的支援而痛心, 她希望帮助自己的好朋友分担痛苦。
尽管自己之前和秀兰发生了一点不愉快, 产生了误会, 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秀兰的同情。
改霞是个正直的闺女, 雪亮聪明。
这是作品中对徐改霞中肯的评价。
徐改霞具有一种不安分的性格特点。
她爹在世时给她订了亲, 她找各种理由进行抗婚, 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 最终在政府贯彻婚姻法的时候得以解除了婚约。
她拒绝了富贵人家的儿子、上高中的高材生郭永茂的追求;她偏偏喜欢泥腿子梁生宝, 对他非常的钟情, 并且徐改霞抛弃了农村女孩子的羞涩和胆小, 大胆的追求梁生宝;当她明白自己的爱情没有了希望的时候, 徐改霞决绝地离开了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 不远千里的进城当了一名产业工人。
《创业史》人物形象分析《创业史》是柳青创作的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和社会意义的长篇小说,书中众多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点,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复杂面貌和农民在变革中的心态与行动。
梁生宝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个坚定、有远见且无私的农村社会主义创业者。
梁生宝身上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一心想着带领穷苦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他勤劳朴实,不怕吃苦,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
在他的心中,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例如,在买稻种的情节中,他为了节省开支,宁愿自己挨饿受冻,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梁生宝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能力,他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带领互助组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
他积极学习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勇于尝试创新,展现出了新时代农民的进取精神。
郭振山则是与梁生宝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
他曾经也是农村中的积极分子,但随着个人地位的上升和利益的诱惑,逐渐变得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发家致富,而不再关心集体的利益。
他善于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打压梁生宝等积极推动合作化的人。
郭振山的形象反映了农村中一部分人在变革时期的动摇和迷失,他们无法摆脱个人利益的束缚,最终走向了与集体利益相悖的道路。
梁三老汉是一个经历了苦难生活的传统农民。
他一生都在为温饱而努力,却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的命运。
他对梁生宝的创业行动起初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因为他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害怕冒险和改变。
然而,在梁生宝的不懈努力和实际成果的影响下,梁三老汉逐渐认识到了合作化的好处,最终转变了自己的观念。
梁三老汉的形象具有普遍性,代表了农村中那些在新旧观念之间徘徊、最终被新事物所折服的老一辈农民。
徐改霞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和个人发展的农村女性形象。
她美丽、聪明、有主见,不愿意被传统的婚姻观念所束缚,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同时,她也渴望走出农村,到城市中去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徐改霞的形象展现了农村女性在新时代的觉醒和对自由、进步的向往。
36浅析《创业史》徐改霞人物形象郑红艳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摘要:《创业史》中的徐改霞是柳青花了不少笔墨塑造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女性形象。
本文主要通过徐改霞面对旧制度、处理个人情感和面对祖国工业建设号召三方面问题的态度及内心活动对徐改霞进行人物分析,探讨作者塑造的人物背后的隐藏内涵。
关键词:《创业史》;徐改霞;新女性在《创业史》中徐改霞以独立自主,有理想、有追求的新女性形象在小说中脱颖而出。
在面对旧制度、处理个人情感和面对祖国建设的号召时,徐改霞的内心都有着不同的想法,作者通过徐改霞面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态度和心理活动描写逐步完善徐改霞的人物形象,描写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女性。
一、面对旧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旧有的包办婚姻制度取消,但在思想落后的农村中仍有不少人保留着这种思想。
如梁三老汉早在梁生宝幼时就为他定下了一个童养媳,而他的女儿梁秀兰也早早许配给杨明山。
而徐改霞就与众不同,她有莫大的勇气为自己争取自由婚姻,面对他人的冷言冷语,她也毫不在意。
她反抗了三年,最终在她的坚持之下得以取消婚约,拥有了追求爱情的自由。
对于自己的另一半的标准小说中有写到“总要找一个思想前进的、生活有意义的青年,她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和他的命运扭在一起”,①其独立自主的新女性思想由此可见。
面对其他封建旧制,徐改霞也体现出她的新思想。
不同于以往的农村女子,徐改霞迈出闺房去学堂接受教育,报名参加国棉厂的招工考试,想要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
她不想同其他农村女子一样将自己的命运托付在嫁人身上,而是要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里的徐改霞不仅仅是独立自主的,她有自己的追求,希望摆脱男性对女性命运的束缚,具备鲜明的现代女性意识,可谓是蛤蟆滩的女性先锋。
二、处理个人情感小说里的徐改霞拥有着丰富的情感,并对于自己的情感有着清楚的认知,不盲从他人,独立而有主见。
这里主要对徐改霞对梁生宝的情感变化进行分析。
徐改霞最开始认为梁生宝这样踏实肯干、有担当、无私奉献的男人才是值得她喜欢的。
《创业史》人物形象分析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反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其中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农村变革的浪潮中展现出了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命运,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画卷。
梁生宝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创业者。
梁生宝身上有着农民的质朴和勤劳,同时又具备了先进的思想和眼光。
他一心为集体,为实现农业合作化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在他的心中,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
他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梁生宝从不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他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展现出了新时代农民的智慧和勇气。
梁生宝的形象代表了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先进力量。
梁三老汉是梁生宝的父亲,他是一个经历了新旧社会变迁的典型农民形象。
梁三老汉勤劳善良,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发家梦想而努力。
然而,在旧社会,他的梦想屡屡破灭,这使他对生活充满了无奈和迷茫。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时,梁三老汉对儿子梁生宝的做法并不理解,甚至持反对态度。
他担心集体化会让自己失去土地,失去多年来追求的安稳生活。
但随着合作化带来的实际成果逐渐显现,梁三老汉的思想也在慢慢发生转变。
他最终认识到了集体化的好处,从内心深处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梁三老汉的形象反映了广大农民在社会变革中的复杂心态和思想转变的过程。
郭世富是农村中的富裕中农,他精明能干,善于经营。
在农村合作化运动中,郭世富是一个顽固的反对者。
他一心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害怕合作化会损害他的财富和地位。
为了与合作社竞争,他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试图破坏合作社的声誉和发展。
郭世富的形象揭示了农村中一部分富裕阶层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抵触情绪和自私心理。
姚士杰是一个反动的富农,他阴险狡诈,心狠手辣。
姚士杰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民,还在思想上腐蚀他们。
《创业史》人物形象分析柳青的《创业史》是一部反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活、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展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复杂面貌,也反映了不同人物在时代变革中的思想和行为。
梁生宝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位坚定的社会主义创业者。
梁生宝身上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一心为了实现农业合作化,带领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他勤劳朴实,具有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为了购买稻种,他不顾路途艰辛,省吃俭用;为了组织互助组,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
梁生宝的眼光长远,他能够看到集体化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被眼前的困难和利益所迷惑。
他善于思考,不断学习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勇于尝试新的生产方式。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公正公平,善于团结群众,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郭振山是与梁生宝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
他曾经是土改中的积极分子,但在农村合作化运动中逐渐暴露出自私和保守的一面。
郭振山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对集体事业缺乏热情。
他利用自己在村里的威望,为自己谋取私利,打压梁生宝等人的合作化事业。
他的短视和狭隘,使他在时代的潮流中逐渐落伍。
姚士杰是一个富农,他阴险狡诈,时刻妄图破坏农业合作化运动。
他仇视新生的社会力量,用尽手段剥削农民,破坏农村的安定团结。
姚士杰的形象揭示了农村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
梁三老汉是梁生宝的父亲,他是一个经历过苦难的农民。
他内心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又对新的社会变革充满疑虑和担忧。
梁三老汉的性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勤劳善良,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又因保守的思想观念,对梁生宝的创业行为不太理解。
然而,在梁生宝的影响和现实的教育下,梁三老汉最终还是转变了思想,支持了儿子的事业。
徐改霞是一位充满朝气和理想的农村青年女性。
她勇敢追求爱情和自由,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徐改霞对梁生宝怀有深厚的感情,但她又不愿意放弃自己进城当工人的梦想。
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反映了当时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选择上的困惑和迷茫。
《创业史》中改霞形象分析——兼论梁生宝的人性缺失
《创业史》中改霞形象分析——兼论梁生宝的人性缺失
闫薇
【期刊名称】《理论界》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作为《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改霞勇敢解除包办婚姻,大胆追求理想对象,拒绝传统家庭模式,理智地放弃美好初恋,选择通过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自主意识;相比之下,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把为党工作看得高于一切,偏执地认定爱情会影响事业,暴露了人性的缺失.
【总页数】2页(188-189)
【关键词】女性形象;自我价值;女性意识;人性缺失
【作者】闫薇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辽宁,阜新,1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7
【相关文献】
1.浅析柳青《创业史》中梁生宝形象的人性指向[J], 孙井东; 王冬梅
2.《创业史》中梁生宝的热情与冷静r——在人性与政治性的冲突中升华形象[J], 陈佳妍
3.论“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得与失——以柳青《创业史》的梁生宝为例 [J], 付永丽
4.论“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得与失--以柳青《创业史》的梁生宝为例 [J], 付永丽。
“现代文学研究”作业题目:浅析《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姓名:学号:2016年01月浅析《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摘要】:作为一部鸿篇巨著,《创业史》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一系列的男性形象,比如正面的梁生宝、冯有万、高增福、任老四、韩培生、欢喜,反面的“蛤蟆滩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姚世杰,还有一个一直被文学史誉为“塑造的最成功的艺术典型”-----梁三老汉;当然一部作品,既有光辉的男性形象,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些同样璀璨的女性形象,相辅相成,这样作品才会大放异彩。
本文就《创业史》中的淑良、改霞、秀兰三位女性为例,探讨《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创业史女性形象一、被时代建构的女性形象——刘淑良文本塑造了淑良这个女性形象,这个形象是被时代所建构的。
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社会建设需要淑良这样的人物形象,美丽、贤惠、热爱劳动,对内能够操持家务,对外能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
梁生宝对于刘淑良的印象在文本中也是有所表现得,“生宝望着大方而正经的刘淑良的背影,觉得她真个美。
连手和脚都是美的,不仅和她的高身材相调和,而更主要的,和她的内心也相调和着哩。
”刘淑良虽然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但是身上还是保留了传统妇德,温柔贤惠,以夫为天,对家庭尽心尽力, 能够为生宝孕育后代,并且孝敬公婆。
在那个情爱稀疏的年代,女性的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德就是女性选择妻子的标准,没有所谓的“爱情”,而淑良身上几乎具备了所有男性所需要的品行:勤劳、率真、美丽,甚至还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并且支持丈夫的工作。
这样完美的女性形象正是在社会主义工作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一个榜样,整个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需要淑良这样的人。
二、理智果敢的新女性形象——徐改霞徐改霞是一被作者竭力用新的理念塑造的“新”女性。
徐改霞的“新”表现在她对于既定命运的反抗。
文本中的徐改霞,坚持拒绝传统的婚姻,在政府贯彻执行婚姻法后,她终于解除了包办的婚姻。
走近蛤蟆滩最真实的人——解析《创业史》中徐改霞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柳青先生的《创业史》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有的同志认为,《创业史》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的发展。
”确切地说,《创业史》是我国革命现实主义发展道路上新的标志。
读毕柳青先生的经典之作——《创业史》,我深深地被梁生宝同志坚定的党性修养所震撼,被他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格品性所折服,决心以他为榜样,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而不仅仅是合格的中共党员。
与此同时,我也被那个天真烂漫、深爱着生宝同志的徐改霞深深吸引,或者说,我对她的关注更甚于梁生宝。
柳青先生曾经说:“徐改霞是个虚构的人物,是根据当时许多女青年塑造的。
别林斯基把这样的人物叫做‘熟悉的陌生人’,徐改霞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到底柳青先生在徐改霞这个“陌生人”身上注入了怎样熟悉的精神,赋予了她哪些熟悉的个性呢?在整个读《创业史》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好奇:徐改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是应该受赞扬,还是要改造呢?她真的如同王佐民书记说的那般“有点浮”、“自负太甚”吗?她离开生宝同志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于是,我带着这些疑问又一次翻阅了柳青先生的《创业史》,更近距离地走近这个神秘的人儿——徐改霞。
在《创业史》第一部中,这个与土地改革和互助组运动并无直接关系的农村小知识分子(高小毕业生)徐改霞,占据了相当的篇幅。
柳青先生将徐改霞写成蛤蟆滩最漂亮的姑娘,徐改霞和梁生宝的感情故事在小说中的首要叙述是徐改霞对梁生宝的选择,小说屡次展开对徐改霞的心理描写。
而在第二部中,柳青先生不再对徐改霞进行正面描写,她只是断断续续地出现在人们的谈论中,她离下堡村、离生宝越来越远。
一直以来,改霞的形象被普遍地认为是《创业史》这部红色经典的败笔。
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持“改霞败笔论”观点的人士认为,正是由于改霞新女性主体意识的演进,使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农民英雄人物梁生宝同志不能像那个时代的革命男性那样获得革命、爱情双丰收,使他“历史主体”的完满性打了折扣,违背了叙事者的初衷。
《创业史》中的女人们她们长久掩映在梁生宝公而忘私的夺目光辉形象里,掩映在梁三老汉朴质执拗的老农情态里,也掩映在蛤蟆滩“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作为反面典型的范式意义里。
然而每次读完《创业史》,引起我心灵持久震颤的却总是她们——《创业史》里的女人们。
吸引我目光的是她们悲剧性的婚恋和曲折的命运。
虽然依据最俗常意义的道德界分,她们又可分为两个小小的阵营,好女人秀兰和改霞与坏女人翠娥和素芳,可她们无一例外地承负着情感之苦。
她们在小说里的呢喃心语被“人民”意识形态特定的粗率阅读趣味轻易疏忽了。
也许柳青塑造这些女人们的本意只在映衬主要人物的伟岸或卑劣,但却无意间呈示了那一时代道德秩序与女性生存的真实图景,也为我们回返探求十七年文学的伦理精神提供了生动的个案。
社会伦理笼罩下的个人之痛:好女人秀兰和改霞的故事所谓社会伦理通常指拥有稳固的制度性保证的社会主体伦理形态,它具备超越的宰制力和统摄力。
建国后十七年的社会主流伦理脱胎于战争年代的“革命伦理”,其核心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本品质包括大公无私、勤劳质朴、诚实忠信等等,整体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化的自我牺牲的禁欲主义价值理念。
在这种伦理秩序中,社会的公共伦理规范、社会成员的公共美德与日常生活准则以及社会风俗习惯是高度同构的,而且由于其建构的法权保障和以人民名义的道义立场的神圣性和宏阔性,便为种种两难的道德处境提供了终极的解释。
换言之,在这种大一统的伦理秩序中,个人实现其道德潜能的唯一途径便是融于人民的整体意愿之中,或如刘小枫先生所言:“个体命运的在世负担已被这种事业伦理背后的历史进步的正当性理念解决了。
”秀兰与改霞的爱情之痛便在此意义上获得了崇高的升华。
秀兰和改霞都是包办婚姻的承受者。
秀兰七岁便被梁三老汉订了出去,与未婚夫杨明山连面也不曾见过,更没有感情基础可言,然而在普及婚姻法的大潮中,改霞退了婚,生宝拒绝了童养媳,惟独秀兰的包办婚姻得到了保守与进步势力的一致认可,原因在于杨明山是个志愿军战士,他所投身的革命事业亦具有无上的光荣,这荣耀也披及了秀兰、秀兰的家庭和秀兰的婚恋。
《创业史》人物分析《创业史》人物形象整理《创业史》是柳青创作的长篇小说,通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陕西渭原县下堡乡一个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阔地概括了我国土地改革后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村各阶层普通劳动者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翻身解放后的农民才能开始真正的“创业史”。
《创业史》当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
—冯牧(文学评论家)《创业史》中的人物都是有个性的,精神面貌轮廓是清楚的。
而这些人物所以给人留下如此显明的印象,是由于他们都具有这一历史时期的显明的时代色彩和突出的阶级特性。
——朱寨(新文学评论家)梁生宝是“历史、时代、现实和理想”的结晶,这些英雄形象的真实的性格内容,既高唱着豪迈的语言,雄壮的调子,又显示了鲜明的色彩,成为鼓舞和教育人民的榜样。
——李希凡(作家)梳理书中的主要人物~梁生宝他的外貌宝娃长成十三岁的人了。
红脸、浓眉、大眼睛、身派不低,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能出息一个结实的庄稼汉。
一个年轻庄稼人,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一个破席棚底下。
人物简介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坚韧不拔事例: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
拥护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例:在党的教育下,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决定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
他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的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
积极、聪明、能干事例: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困难户度过春荒,连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料问题。
“现代文学研究”作业
题目:浅析《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01月
浅析《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作为一部鸿篇巨著,《创业史》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一系列的男性形象,比如正面的梁生宝、冯有万、高增福、任老四、韩培生、欢喜,反面的“蛤蟆滩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姚世杰,还有一个一直被文学史誉为“塑造的最成功的艺术典型”-----梁三老汉;当然一部作品,既有光辉的男性形象,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些同样璀璨的女性形象,相辅相成,这样作品才会大放异彩。
本文就《创业史》中的淑良、改霞、秀兰三位女性为例,探讨《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创业史女性形象
一、被时代建构的女性形象——刘淑良
文本塑造了淑良这个女性形象,这个形象是被时代所建构的。
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社会建设需要淑良这样的人物形象,美丽、贤惠、热爱劳动,对内能够操持家务,对外能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工作。
梁生宝对于刘淑良的印象在文本中也是有所表现得,“生宝望着大方而正经的刘淑良的背影,觉得她真个美。
连手和脚都是美的,不仅和她的高身材相调和,而更主要的,和她的内心也相调和着哩。
”刘淑良虽然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但是身上还是保留了传统妇德,温柔贤惠,以夫为天,对家庭尽心尽力, 能够为生宝孕育后代,并且孝敬公婆。
在那个情爱稀疏的年代,女性的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德就是女性选择妻子的标准,没有所谓的“爱情”,而淑良身上几乎具备了所有男性所需要的品行:勤劳、率真、美丽,甚至还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并且支持丈夫的工作。
这样完美的女性形象正是在社会主义工作建设过程
中需要的一个榜样,整个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需要淑良这样的人。
二、理智果敢的新女性形象——徐改霞
徐改霞是一被作者竭力用新的理念塑造的“新”女性。
徐改霞的“新”表现在她对于既定命运的反抗。
文本中的徐改霞,坚持拒绝传统的婚姻,在政府贯彻执行婚姻法后,她终于解除了包办的婚姻。
不仅如此她还率先走出家庭,进学校念书,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即使周围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她还是坚持自我并且为自己的的权利得到维护而开心。
她还坚持自由恋爱, 敢于追求爱情,接近梁生宝。
但这位美丽、聪慧的新女性的爱情却没有得到圆满。
在文本中,正面主人公梁生宝对改霞的追求躲躲闪闪, 态度暧昧。
改霞在等待中由于得不到梁生宝的回应,选择了远走他乡进工厂当工人。
虽然作者设定这个人物的生活层面是有着政治用意的,但是从客观效果上看, 这场没有结果的恋爱却彰显了改霞的女性意识,使得改霞成为那个特殊时期描写女性在爱情上自主意识的不可多得的场景,甚至可以游离于作品的政治命题之外而独立存活于读者心中。
文本中的改霞具有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理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改霞美丽聪慧,对待感情认真负责,却又理性坚强,在面对传统婚姻时,违背了自己的意识,改霞坚决拒绝,在面对让自己心动之人时,又能够放下传统女性的矜持,积极争取,在爱情没有得到回应时,理性处理,转而选择了事业。
小说中借她对爱情和事业的两难选择表现了新时代女性的自主意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勇敢地解除包办婚姻,在传统观念上实现自我突破。
改霞抗拒传统婚姻,最后借助新婚姻法冲破婚姻的束缚, 获得自由之身。
在思想还没有得到彻底解放的农村,改霞这样的做法是坏女人的表现。
面对众人的风言风语,改霞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这些陈规旧俗已经无法阻挡她对自由婚姻、幸福爱情的追求。
(二)大胆追求理想对象, 在终身大事上实现自我作主。
在解除婚约之后,改霞并没有堕落,反而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防止别人认为她不自爱。
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她十分慎重,面对别人的提亲认真对待,不会随随便便答应,拒绝轻浮子弟永茂的求爱。
虽然对方都是家境殷实、诚实聪明、有文化的小伙子, 但是改霞不为所动。
改霞的母亲也并不敢自持身份,贸贸然应允。
因为她知道现在改霞的事情只有改霞自己可以做主。
改霞对于自己的未来对象也有着自己的标准:“要找一个思想前进的、生活有意义的青年,她才情愿把自己的命运和他的命运扭在一起。
”她选择了梁生宝, 因为他们对事业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这个男人给她光荣的感觉, 是她心上的温暖和甜蜜! ”改霞也有女性的娇羞, 但是对爱情的执著和热烈让她变得大胆和主动。
但是这样的做法却让生宝误会了,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三)拒绝传统家庭模式,在事业上实现自我追求。
她要作为一个女人,享受爱情的甜蜜和幸福, 她更要做一个人,和男人享有同等的社会价值,她要离开家庭,走入到社会中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
改霞不是爱慕虚荣的女孩,就从她拒绝了那么多有钱财、有知识的青年的求爱就可以看得出来。
改霞把自己的心思全部放到了志同道合的生宝身上。
改霞支持自己的心上人,他们的感情基础也正是在革命事业中建立起来的。
但是她不甘于做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做男人的
附属品, 她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她向往通过事业开始崭新的人生。
(四)果断放弃美好初恋,在理智上实现自我驾御。
改霞有着女性的娇羞和矜持,但是在爱情方面还是热烈和主动的。
当改霞沉浸在爱情中时可能忽略了现实情况。
当时当热烈的感情退却之后,改霞就开始了理性的思索,经过深思熟虑得出一个结论:“两个强性子结亲,是不是能好!”在放任自己感情冲动的狂热过后, 在冷静下来之时,改霞想得很远,很宽,很理性。
她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不想也不远放弃自己的追求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她知道自己并不甘心束缚在那一个小小的家庭中,每天围绕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为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
最后她拒绝了生宝,也拒绝了感性的内在的自己。
最好带着深深的遗憾, 忍痛割爱, 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生宝,投入到社会主义工业的建设之中,只给生宝留下了深深的祝福。
其实这也必然的结果,在是现代男权意识为主的社会中,女性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改霞在一番思考之后,还是放弃了爱情选择了理想。
三、乐于奉献的女性形象——梁秀兰
梁秀兰是作者在小说中着力塑造的又一个“新”女性形象。
同塑造改霞这个女性形象不同,在塑造梁秀兰式作者没有丝毫犹豫,而是一气呵成,塑造了一个乐于奉献的女性形象。
建国之后,梁秀兰也曾经读过书,她是一个有自主意识的女人。
但是她不同于改霞面对包办婚姻的反抗,她在没有同对象见过面的情况下并没有同订婚对象退婚。
当知道未来的丈夫在战场上炸伤了脸后,她选择退学, 住到公婆家,照顾未来的丈夫。
秀兰的行为曾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一直所倡导的,从倡导
妇女嫁给老干部、嫁给战争中的英雄和残疾人,到嫁给因公负伤的伤残人,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社会现象。
这种为传统妇德披上美丽政治外衣的做法,文本中几乎得到所有人物甚至是作者的赞扬。
在这个角色身上,“新道德”对妇女的要求与传统的妇德几乎是一致的,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创业史》中三个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当代妇女的解放男权社会所允许的范围,对传统男权的伦理道德也没有彻底地进行清算。
通过文本中所塑造的这三个女性形象可以看出,社会还是强调女人的贞洁、顺从、奉献、温良敦厚,否认了女性的独立人格,即使是改霞这样的新女性,在追求自己独立人格的同时也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这三位女性形象对女性的偏颇诱导影响了妇女独立人格的形成,最终影响到妇女整个群体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
文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创业史》可以看出中国当代妇女仍然深深的生活在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
参考文献:
[1]张琰. 权力话语的抒写——从《创业史》中主要女性形象谈起[J]. 文教资料,2007,03:64-67.
[2]周科良. 妇女解放管窥——《白鹿原》与《创业史》女性形象比较[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97-98.
[3]李丹. 当代妇女解放的部分真相——从《创业史》中的四个女性形象谈起[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97-99.
[4]张志慧. 女性解放语境下的改霞——重读柳青《创业史》[J]. 安徽文学(下
半月),2011,10:3-4.
[5]董蕾. 《创业史》人物形象潜层文本意义的重新阐释[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