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课 中华民族的选择教案 人民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6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华民族的选择教课设计人民版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华民族的选择“地大物博”的背后教课目的:认识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教课要点: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课难点:可连续发展战略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地球在惋惜,大自然在呼喊,就是挽救人类自己。
世界各国人民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中国的状况如何?中华民族又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呢?讲解新课:“地大物博”的背后一、矛盾的排名查一查,说一说1、我国的国土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__位2、我国的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有3、我国有名的景色区有居世界第一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珍贵的野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了这些知识,你有什么感觉呢?二、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名称总量排名人均据有量排名土地面积3110耕地面积4126丛林面积8107草地面积2 76淡水面积655矿产380有人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酷热的暑期里,你经历过停水停电的状况吗你当时的感觉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不堪重担的国土我国人口过多过快的增添,会带来了哪些压力?1、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住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餐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景点照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学生小结略作业:见练习册“地大物博”的背后矛盾的排名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堪重担的国土板书:课题:理智的选择教课目的:认识中国的环境保护之路教课难点:可持续发展之路教课要点:可连续发展之路教课过程:导入新课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严重地限制了我国发展。
《学习成就梦想》教学设计尝试,只要你努力,你会得到生活的馈赠!”一、为何学习1.重启人生,重新选择赛道“我反复思考了很多职业,发现自己兴趣最大的也最适合自己性格的是医生。
我太想当医生了。
”陈如月说,“白衣天使常常成为逆行者,这种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让我热血沸腾。
”“如果人生选择有一个答案,我的答案是医生。
为了医学梦,我得再试一次。
”2023年9月,陈如月“重启”的高三时光开始了。
2017年,她第一次参加高考,除了语文、数学、外语等“大三门”,还要考“小三门”,她当时选择了物理、化学、历史。
这次,为了冲击临床医学专业,她把历史换成了生物。
教材改版了,很多考的东西不一样。
”陈如月说。
经过一年的努力,2024年6月7日,24岁的陈如月出现在高考考场。
最终,陈如月的高考分数入围上海交大医学院综评面试。
面试时一位老师问她:“你付出了这么多,如果没被交医录取,怎么办?”她回答:“这也是我为何选择重新高考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高考分数,我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医学院,只要进了临床医学的大门,我的未来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
”如今,陈如月如愿牵手“梦中情校”,今年9月,开启8年的医学学习生涯。
思考:从北大毕业再重返高考考场,因为学习,陈如月重启了自己的人生,结合陈如月和你自身的经历,说说学习会给人带来哪些改变?对实现梦想有何帮助?2.知识改变命运交流与分享:结合庞众望和桂海潮的经历,说说学习对实现的梦想有何帮助?归纳: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二、何为学习1.陈如月的学习陈如月在大四时申请了北京协和医院试点班项目,一边选修相关课程补齐专业课知识,一边为本科学业收尾。
她还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继续旁听相关医学课程,这段忙碌充实的时光让她有机会深入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更坚定了成为临床医生的想法。
结合材料分析:陈如月大四时学习的内容有哪些?2.盘点班上的“显眼包”思考: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归纳: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内容、途径、表现)三、如何学习1.思考:你有没有过以下困扰,有没有好的建议?2.播放视频:北大学姐告诉你名校学生成绩好的真相3.研学旅行拓眼界,寓教于乐促成长国庆假期到来,班级组织大家去研学旅行,包含插秧和种植菜苗、认识草药制作香囊、参观恐龙化石博物馆、参观民族特色建筑、学习制作竹编等项目。
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华民族的选择“地大物博”的背后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球在叹息,大自然在呼唤,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世界各国人民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中国的情况如何?中华民族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讲授新课:“地大物博”的背后一、矛盾的排名查一查,说一说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__位2、我国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一位的有___________;3、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珍贵的野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了这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呢?二、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144个国家)名称总量排名人均占有量排名土地面积3 110耕地面积 4 126森林面积 8 107草地面积 2 76淡水面积 6 55矿产 3 80有人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炎热的暑假里,你经历过停水停电的情况吗?你当时的感受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不堪重负的国土我国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会带来了哪些压力?1、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住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餐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景点照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学生小结略作业:见练习册“地大物博”的背后矛盾的排名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堪重负的国土板书:课题:明智的选择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环境保护之路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发展。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导学案执教教师:熊世炬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在人口、环境、资源方面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危机。
2。
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培养学生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两个基本国策、一个战略、一种观念。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意义。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现实生活中做起。
课时安排:自主学习1课时,教学1课时。
超级链接:两个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个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观念:科学发展观。
补充材料:1.名人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队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
2 .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节制消费、替代消费、循环利用、重复使用、拒绝使用野生动物制品。
一、新课导入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视频。
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体会?二、自主学习★“地大物博”的背后1.从上看,中国确实是。
但中国是世界上的国家,从占有量上看,结论就了。
2.我国人口数量,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
人口的和增长,必然给和带来沉重的压力。
★明智的选择1.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战略,正确处理发展同、的关系,树立。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3.实行,控制,提高,要靠共同努力来实现。
4.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的强盛、的兴旺、的稳定,所以我国非常重视工作。
★我们在行动1.改变习惯,有益于资源、环境。
2.必须树立自然、自然、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和的基本国策。
三、课堂探究小组探究:1.结合刚才的图片和温家宝总理的“13亿乘除法”反映出了我国的国情是什么?2.课堂辩论赛★正方:只要金山银山VS ★反方:只要绿水青山要求:全班分成12个小组,正、反方各6组,每小组4人,每组确定一个发言人,其他组员为补充发言人。
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第一课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增强忧患意识,理智面对我国在人口、环境、资源三个方面存在的优势及面临的危机;2、了解有关法律法规;2、自觉学习、宣传、坚持两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准备学生调查“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在叹息,大自然在呼唤。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热内自己。
世界各国人民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中国的情况如何?中华民族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做为祖国希望的我们,又该怎样做?二、查一查,说一说了解我国广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矿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将事先查找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谈谈你对这些知识的感受。
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有限资源与无限资源。
三、矛盾的排名从总量上看,中国确实是地大物博。
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人均资源占有量上看,结论就不一样了。
了解我国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思考:为什么有人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感悟角:《让我们的心不再蒙尘》请一个学生朗读,其他学生体味:“客户”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煤炭工人为什么流泪?四.不堪重负的国土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
人口的过快和过多增长,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学生对此发表意见这是中国不可避免的国情,并且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快速、和谐发展。
现在许多风景名胜区都能测算出自己的游客最佳容载量和最大容载量。
一旦游客人数超过了最大容载量,人们就无法享受旅游的快乐了。
你有“五一”或“十一”出游的经历吗?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照相:你的心情:你能想像中国人口增加到16亿人时的情形吗?那时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五、灾害是提醒展示图片:洪涝灾害、沙尘暴学生根据所学写出出现这些灾害的原因恩格斯的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六、明智的选择祖先留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地球,而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地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将留给子孙一个千疮百孔的地球。
3.3 中华民族的选择课标要求:1、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掌握保护环境的基础知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知道,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相关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知识框架:一、选择题▲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1、俗话说:人不给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给人留后路。
这说明()A、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B、对大自然盲目的、掠夺性的开发,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C、人类不能利用自然资源,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D、自然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2、“但留方寸地,传于子孙耕。
”这句话体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观点是()A、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B、珍惜土地留给后代C、可持续发展D、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3、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施工人员对穿越自然保护区的路段,采取了绕道行进、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等措施。
这样做()A、能降低修路成本B、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C、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有利于使铁路更加美观、4、我国北方缺水总面积达58万多平方公里,其中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多座城市缺水,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这说明()A、我国水资源即将枯竭B、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C、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D、解决水资源短缺是目前一切工作的中心6、近两年来,我国西北部、北部大面积出现扬尘和沙尘暴。
造成这种恶劣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近年来世界气候变化无常,无规律可循B、我国北部地区主要以沙漠为主C、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导致环境严重恶化D、我国正处在季风气候区,常年风力比较大7、青少年要承担建设社会和国家的重任,需要我们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A、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环境问题严重C、灿烂的文化、丰富的物产、灿烂的勤劳的人民D、辽阔的疆域、丰富的物产、灿烂的文化8、保护环境从日常生活做起。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目标:掌握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记住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三个尊重”的含义;知道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助学过程:导入: 《爱我中华》的歌曲一.课前预习1.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4.----------------------------,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5.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6.按照“”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7.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前提、原则是二、学生自由识记 (5-6分钟)三、活动探究,小组讨论(一)自学教材一、二知识点1,讨论:P42,43页的材料2,练习(1)我国政府为了帮助、支持民族自治地区加快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持力度;采取特殊措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等。
这说明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B.我国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发展已较为均衡;C.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D.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2008年3月5日~18日在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各少数民族代表同汉族代表集聚一堂,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这体现了()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公民应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第三单元第三课中华民族的选择“地大物博”的背后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在叹息,大自然在呼唤,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世界各国人民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中国的情况如何?中华民族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讲授新课:“地大物博”的背后
一、矛盾的排名
查一查,说一说
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__位
2、我国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一位的有___________;
3、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珍贵的野生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了这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呢?
二、中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144个国家)
名称总量排名人均占有量排名
土地面积 3 110
耕地面积 4 126
森林面积 8 107
草地面积 2 76
淡水面积 6 55
矿产 3 80
有人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炎热的暑假里,你经历过停水停电的情况吗?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不堪重负的国土
我国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会带来了哪些压力?
1、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餐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点照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学生小结略
作业:见练习册
“地大物博”的背后
矛盾的排名
中国的基本国情
不堪重负的国土
板书:
课题:明智的选择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环境保护之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发展。
为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迫切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面对我国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我们不禁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中国的前途在哪里?
讲授新课: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面对如此国情,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计划生育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能否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能否实现,关系到子孙后代长远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的重大问题。
当前要继续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
三、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
人均资源的短缺已经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做了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呢?
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保护环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社会的稳定,所以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小讨论
你是怎样理解“有了金山银山,不一定有绿水青山。
只有有了绿水青山,才有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学生总结
作业:见练习册
板书:
课题:我们在行动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落实环保行动
教学难点:如何落实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如何落实环保行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对于P119这幅柱状图,大家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最多、环保意识最强,却在垃圾处理方面做得最差?而老年人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都不占优势,在垃圾处理方面却处理得最好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讲授新课:
一、六岁的德国孩子奥茨这样自觉地严与律己,着实让我们肃然起敬。
因为他知道,改变日常习惯,有益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你能像奥茨那样做一些举手之劳的事吗?请你也将它们记录在你的环保记事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顺手可以做到的环保小事
1 顺手关水龙头,因为打开水龙头每分钟要消耗11升至19升水。
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
2 一水多用,尽量做到循环用水。
例如,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
3 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每台彩电待机状态下每小时耗电约1.2瓦,所以看完电视应该切断电源。
4. 用温水煮饭,可省电30%.
5 选购绿色食品。
我们每天吃的很多蔬菜、水果都喷洒过农药,施过化肥,还有很多食品不适当地使用了添加剂,这样的食品会危害健康。
6选购洗衣粉,我会
7 充电电池和一般电池,我会选购,因为
8 买菜或上街购物,面对塑料袋、布袋子、和菜篮子,我会选择
9 少用一次性餐具。
外出就餐时,我会
10 木杆铅笔和自动铅笔,我会选购因为
11 充分利用白纸,我会
12 家里有一些留着无用、扔掉可惜的东西,我会
13 每月卖一次废品,因为
14 在有盖的容器中把液体加热,可节约20%--30%的能源。
15 领养一棵树。
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的氧气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约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约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约2500美元。
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造价值约196150美元。
中国加强了可持续发展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及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截止到2001年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1部,环境保护法律6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13部,防灾减灾法律3部。
国务院制定了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方面的行政规章100余部,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法律起草、监督实施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结:学生小结
我们的行动
绿色日记
顺手可以做到的环保小事
我国取得的环保成绩
作业:见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