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17.14 KB
- 文档页数:13
江苏省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试行)(苏政办发〔2007〕99号二○○七年八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是指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关对评议考核对象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情况进行的检验、评价和奖惩等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制机构、编制部门、监察机关、人事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共同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日常工作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实施。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在本部门的领导下,会同有关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第五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评议考核的标准、过程和结果应当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评议考核机关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对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评议考核。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评议考核时,应当充分听取上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评议意见。
第九条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由其上级部门进行评议考核,并充分听取地方人民政府的评议意见,考评结果抄告地方人民政府。
第十条实行双重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由地方人民政府进行评议考核,并充分听取该部门上级管理部门的评议意见,考评结果抄告上级管理部门。
第三章评议考核内容第十一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是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包括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内容、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结果等。
行政法律檀卷评查轨制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法律行动, 促进依法行政,进步行政法律程度,联合我所现实,特制订本轨制.第二条本轨制所称行政法律檀卷,是指本所根据司法.律例.规章的划定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允许.行政复议案件等行政法律运动形成的依法须要归档或者应该供给当事人查阅的檀卷.第三条法制稽察查察科负责行政法律檀卷评查工作的组织.指点.治理和监监工作.第四条行政法律檀卷的评查每半年许多于一次.檀卷评查以随机抽查方法进行,一般抽查数目许多于10件.现实檀卷少于10件的按现实数目检讨.第五条行政处罚檀卷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1.处罚主体是否正当;2.事实认定是否清晰.证据是否确实,证据与事实是否有有果关系;3.是否精确实用司法律例;4.是否相符法定程序;5.是否消失超出权柄和滥用权柄;6.檀卷内容.装订质量是否及格.第六条行政允许档案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1.行政允许主体是否正当;2.行政允许的司法根据是否精确;3.行政允许的材料是否真实.正当.齐备;4.允许收费尺度是否相符划定;5.筹划程序.时限是否正当;6.是否对被允许儿进行监视检讨;7.檀卷内容.装订质量是否及格.第七条行政复议檀卷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1.复议主体是否正当;2.复议确认的事实是否清晰.证据是否确实,证据与事实是否有因果关系;3.是否精确实用司法律例;4.是否相符法定程序;5.是否消失超出权柄和滥用权柄;6.檀卷内容.装订质量是否及格.第八条檀卷评查应该一案一评.檀卷评查情形.评查得分及扣分来由应书面记载在评查表内,并由评查人签名.第九条联合檀卷评查情形,檀卷评查工作机构应实时对行政法律情形进行剖析,提出改良看法和建议;每年年关制造檀卷评查分解陈述,并报上级行政机关存案.第十条檀卷评查采纳满分为百分制的情势,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良;平均得分在75分以上不满90分的,为及格;平均得分不满75分的为不及格.第十一条在评查进程中,对评查优良的科室赐与传递表扬;对评查不及格的科室,予以传递批驳,责令整改, 撤消当年评先树优资历; 对消失重大违法问题的具体案件, 责令改正, 并按有关划定穷究义务.第十二条本轨制由卫生监视所负责说明.第十三条本轨制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是指对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形成的案卷
进行评查,以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
该制度的实施可
以有效地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评查对象、
评查标准、评查程序和评查结果。
评查对象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
中形成的案卷,包括立案、调查、处罚等环节的记录。
评查标准是指评价
案卷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的标准,包括法律法规、执法规范、执法
程序等方面的要求。
评查程序是指评查的具体流程和步骤,包括评查组的
组建、评查范围的确定、评查方法的选择、评查报告的编制等。
评查结果
是指评查组对案卷进行评价后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包括合格、基本合格、
不合格等评定结果,以及针对不合格案卷的整改建议。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行
政执法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
同时,该制度也可以增强公民对行政
执法机关的信任和支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应
该高度重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的实施,加强评查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确保评查工作的公正、客观和有效。
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规定》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规定》的通知(苏司通[2007]99号)厅机关各处室局,监狱管理局,厅各直属、归口管理单位:《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规定》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〇七年八月二日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规定1、为进一步规范厅机关行政执法事项的办理,依照《江苏省司法厅工作规则》(苏司通[2003]112号)的要求,就厅机关行政执法>2、涉及授权、委托基层或有关单位执法等重大问题的决定,由主办业务部门在事前会同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必要时邀请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合法性论证,在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意见,经分管厅领导同意后,提交厅长办公会议讨论审定。
形成规范性文件的,按照《江苏省司法厅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规定的程序审定。
3、行政许可类、行政许可初、复审类事项及其他有必要提请审议的行政审批事项,由主办业务部门提出意见,经分管厅领导同意后,提交厅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其中,需要作出不予受理,不予许可,撤销、撤回、注销许可等决定的事项,主办业务部门提出意见后,由政策法规处作合法性复核。
4、行政许可类、行政许可初、复审以及其他行政审批事项中的受理、变更、延续以及其他程序性事务的办理,由主办业务部门提出意见,经分管厅领导同意后决定。
行政许可文书的签发和印章的使用,按厅机关行政许可文书用章管理规定执行。
5、行政处罚类事项,主办业务部门应在事前会同政策法规处进行合法性论证。
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2014年度全省司法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4.11.07•【字号】苏司通〔2014〕137号•【施行日期】2014.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行政其他规定正文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2014年度全省司法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司通〔2014〕137号各省辖市司法局,昆山、泰兴、沭阳县(市)司法局,厅机关各处室局,省监狱管理局,厅各直属、归口管理单位:现将《2014年度全省司法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贯彻实施。
各地在贯彻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与省厅执法质量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联系人:王秀红,联系电话:025-83591295)。
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根据《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执法质量考评办法》(苏司规〔2013〕1号)组织开展全省监狱、戒毒所的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于12月31日前将考核评查报告和各监狱、戒毒所得分及计分明细表一并上报省厅执法质量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
江苏省司法厅2014年11月7日2014年度全省司法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方案根据《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执法质量考评办法》(苏司规[2013]1号)、《江苏省司法行政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实施细则》(苏司通[2014]11号),现就2014年度全省省辖市司法行政执法质量考评工作提出以下方案。
一、考评范围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全省各省辖市司法行政执法管理工作情况并对县(市、区)司法局执法质量考评等次(优秀)进行复核。
二、考评项目、分值和考评方法2014年度全省省辖市司法行政执法质量考评由综合考评、案卷评查、专项执法检查三个项目组成,项目内容、所占分值及考评方法如下:(一)综合考评60分1、日常执法情况评价,所占分值10分。
主要考评各省辖市司法局日常各类执法行为的规范情况。
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制度
1.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保证办案质量,制定本制度。
2 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是指通过对行政执法案件的执法程序、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文书制作等五个方面进行评审,考核行政执法和案件审理质量,促进行政执法人员及案件审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的考核机制。
3 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由局法制科负责组织实施。
4 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实行自查、交叉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1)各稽查队应定期组织案卷自查工作。
(2)局法制科在每季度最后一周组织交叉检查,在每个行政执法人员已办理完的案件中,法制科随机抽取案卷,交由执法人员相互查阅,阅卷人应做好阅卷记录,写出该案卷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建议,查阅时间为一周,一周后由局法制科主持召开案件评议分析会,执法人员互相探讨、交流、分析查阅的案卷情况,必要时,请有关专家到会进行点评。
(3)局法制科和监察室每年度对各稽查队办理的案卷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抽查。
5 、案件评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行政处罚是否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2)案卷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
(3)案件定性是否准确;
(4)使用法律是否正确;
(5)办案程序是否合法;
(6)行政处罚是否适当。
6、案卷评查结束后,区局对评查情况进行通报。
对评查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间内书面提出复核申请,由案件审理人员进行复核。
凡评卷阅卷确有疏忽的,可以由复核人员注明理由,予以变更。
7、案卷评查结果纳入各稽查队及其案件承办人年度考核。
附件3: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指导办法第一条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案卷,是指各省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行政执法部门,省人民政府所属各行政执法部门,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的全系统垂直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依法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执法机关)根据本办法,将行政许可文书、行政确认文书、行政处罚文书、行政裁决文书、行政征收征用文书、行政强制文书、行政检查文书、行政给付文书,以及相关证据,按照行政执法过程的关联性进行排列、编注页码、填写目录,并装订成册的行政执法文书组合。
第三条国务院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包含本办法内容的,依照其规定;未包含本办法内容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根据国务院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本办法,制定本单位的相关制度。
国务院部门尚未制定相关规定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坚持依法、公正、实体与程序并重、奖励与追究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依照层级监督原则负责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组织或者实施工作。
必要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可以会同依法具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实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县级以上行政执法部门根据依法行政工作需要,可以在本部门或者按系统组织或者实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第六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结果,作为行政执法责任目标考评扣分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依据。
第七条评查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内容:(一)行政执法机关是否属于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或者依法接受委托执法的组织;(二)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有执法资格,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取得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件;(三)行政执法机关是否具有实施该执法行为的法定权限,是否存在超越职权的情形;(四)是否具有违反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规定的其他行为。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分细则一、基本要素问题。
是指案卷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标准,在主体资格、事实证据、适用法律和履行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评审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的,扣除全部分数,案卷得分为零。
(一)以非法定行政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的;(二)被处罚主体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三)明显不属于本部门管辖,应当由其他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四)主要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的;(五)以尚未生效、已废止法律法规或者仅以规范性文件作为认定违法事实或者处罚依据的;(六)认定违法事实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七)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八)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明显不当的;(九)弄虚作假、制作虚假案卷的;—1 —(十)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二、一般要求问题。
是指案卷违反标准规定的一般要求,在案卷和文书制作与使用规范上存在的问题。
评审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的,扣除该项所标注的分数。
一、立案阶段(一)立案审批表(5分,每处扣0.5分)1、应当立案而没有立案文书的,该项不得分;2、案由、案件来源与所附材料不符的;3、案件基本情况中提出定性意见或者行政处罚意见的;4、未记载承办人意见或审核、审批意见的;5、未记载申请立案或者批准立案时间的;6、其他不符合一般标准要求的。
二、调查取证阶段(二)询问通知书、询问笔录(7分,每处扣0.5分)1、应使用而未使用询问通知书的,扣3分;—2 —2、一份笔录同时询问两名以上被询问人的;3、笔录中主要事实(包括姓名、地点、时间、行为、数量等)涂改处未做按压指印、加盖印章等技术处理的;4、被询问人未签署“以上记录属实”等意思表示的;5、未记载询问时间、地点或被询问人基本情况填写不全的;6、文书空白处未注明“以下空白”等技术处理的;7、使用诱导性或者推测性语言的;8、被询问人未逐页签名的;9、被询问人拒绝签名,执法人员没有说明情况的;10、其他不符合一般标准要求的。
(三)勘验笔录(4分,每处扣0.5分)1、当事人拒绝签名,执法人员没有说明情况的;2、勘验时间、场所和当事人基本情况记录不全的;3、被邀请人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或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4、勘验情况记载不规范的;—3 —5、其他不符合一般标准要求的。
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苏司通〔2010〕197号)厅机关各处室局,监狱管理局,厅各直属、归口管理单位:现将《江苏省司法厅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江苏省司法厅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增强制度建设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规范规范性文件后评估活动,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后评估(以下简称后评估)是指规范性文件实施后,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标准和方法,对其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客观调查和综合评价,提出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意见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厅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布,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在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够反复适用的文件。
第三条后评估可以针对特定的规范性文件,也可以针对特定规范性文件中设定的某一项具体制度。
第四条后评估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后评估应当根据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等标准,对规范性文件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
第六条开展后评估工作,应当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统计和社会分析等方法,确保后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
第七条开展后评估工作时,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公开后评估有关信息,广泛征求有关部门、行政管理相对人、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促进依法行政,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议、检查和监督(以下简称案卷评查)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案卷,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过程中制作和收集的与行政执法活动相关的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资料,经整理归档形成的卷宗材料。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以下统称案卷评查部门)具体负责本级人民政府的案卷评查工作。
第四条案卷评查应当按照全省统一的案卷评查规则和案卷评查标准实施。
案卷评查规则和案卷评查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负责制定。
第五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行政执法案卷归档制度,按照案卷评查标准,制定符合本行业特点的行政执法案卷归档标准。
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执法案卷归档标准有统一规定的,从其规定;尚未制定统一规定的,由省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规范;未设立省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规范。
第六条案卷评查部门应当每年采取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案卷评查。
案卷评查部门应当创新案卷评查方式,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案卷评查。
第七条案卷评查部门应当建立案卷评查专家库,案卷评查专家库成员应当从政府法律顾问、有关专家和学者中选聘。
案卷评查实行一案一评,每件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第八条案卷评查应当针对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进行审查评价。
主要审查评价下列标准:(一)行政执法主体合法,行政执法人员符合法定资格条件;(二)行政执法行为符合法定权限;(三)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四)行政执法行为在法定期限内完成,符合法定程序;(五)正确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并在行政执法决定书中说明理由;(六)行政执法文书符合法定规范和形式要求,记录清楚、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七)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江苏省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试行)(苏政办发〔2007〕99号二○○七年八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是指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关对评议考核对象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情况进行的检验、评价和奖惩等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制机构、编制部门、监察机关、人事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共同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日常工作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实施。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在本部门的领导下,会同有关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第五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评议考核的标准、过程和结果应当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评议考核机关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对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评议考核。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评议考核时,应当充分听取上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评议意见。
第九条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由其上级部门进行评议考核,并充分听取地方人民政府的评议意见,考评结果抄告地方人民政府。
第十条实行双重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由地方人民政府进行评议考核,并充分听取该部门上级管理部门的评议意见,考评结果抄告上级管理部门。
第三章评议考核内容第十一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是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包括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内容、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结果等。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案卷,是指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活动中按照法律规定所形成的与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书和证据材料的总和,是作出行政执法决定、确认行政执法行为效力、确定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性的依据。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是指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的评议审查,是县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内部的事后执法监督措施。
第三条监督所领导班子负责全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指导、管理、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分为自我评查和层级监督检查两种形式进行,以自我评查为主,层级监督检查为辅。
层级监督检查,主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抽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定期评查每年2次,分别于6月、12月进行,不定期评查根据全所执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
第五条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完毕后30日内,办案人员应将案卷移交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进行自我评查。
第六条自我评查由在本所内组织实施,案卷评查率应达到100%。
第七条自我评查应从案件的实体和程序上进行全面评查。
自我评查记录上应载明被评查案件存在的问题,由行政执法机关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和被评查执法机构负责人在评查记录上签字确认,并将评查结果书面通知被评查案件主办人员。
自我评查记录和自我评查结果随同行政执法案卷一并保存。
第八条自我评查结果应纳入对行政执法案件办案人员的年度考核。
办案人员年度主办案件在10件以下(含10件),年度主办案件出现1件不合格的,由所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出现2件不合格的,当年不能评为县政府表彰的先进个人,年度考核时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出现3件及3件以上不合格的,暂停行政执法资格,单位组织培训学习,待考核合格后重新上岗执法。
第九条每半年至少应对本所自我评查工作进行一次评析,并将自我评查总结书面报送县政府法制办公室。
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0.12.13•【字号】苏司通[2010]196号•【施行日期】2011.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的通知(苏司通〔2010〕196号)厅机关各处室局,监狱管理局,厅各直属、归口管理单位:现将《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建立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厅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厅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业务处室、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及依法受委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执法主体)在行使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权活动中所形成的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是指省厅通过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案卷实施检查,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行政执法文书的规范化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案卷,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活动中所形成的有关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依法需归档管理的案件材料。
第四条厅法制处负责本厅范围内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组织、指导、实施和监督。
各行政执法主体负责本部门及下属执法机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组织、指导、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厅法制处会同厅纪检监察部门、厅办公室等单位组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小组(以下简称评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
评查小组可邀请部分行政执法主体参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但应邀参与案卷评查的评查人员不得参与对本部门的案卷评查。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是指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对执法案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查和检查。
目的是为了保障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提高执法效果和执法水平。
下面将从制度的必要性、评查内容和评查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详述。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查制度是完善行政执法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及时纠正和改进执法中的不足和错误,提高执法效果和精确度。
其次,行政执法涉及重大利益关系和公共利益,因此对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可以提高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再次,评查制度有利于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人员的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避免出现滥用职权、违法处置案件等不当行为。
最后,评查制度还可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增强社会对行政执法的信任度。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案卷的规范性进行评查,检查案卷是否有明确的审批手续和依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操作规程。
其次,要对案卷的完整性进行评查,检查案卷中是否包含了有关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案件的经过和处理结果等必要的内容。
再次,要对案卷的真实性进行评查,检查案卷中的事实描述和证据材料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存在虚假和捏造的情况。
最后,还要对案卷的合规性进行评查,检查案卷中的处罚决定是否符合法定的罚则和标准,是否存在过轻或过重的情况。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确定评查的对象和评查的时间,一般可以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其次,要制定评查的标准和方法,可以通过制定评分细则或编制评查表格等方式进行。
再次,要指定评查的组织和人员,一般由机关内部的相关部门和执法人员组成评查小组。
最后,要进行评查和检查工作,分析评查结果,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将评查结果反馈给执法人员和相关部门,以便及时改进和提高。
综上所述,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是加强行政执法工作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执法效果和执法水平,保障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结合我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案卷,就是指本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案件等行政执法活动形成的依法需要归档或者应当提供当事人查阅的案卷。
第三条法制稽查科负责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组织、指导、管理与监督工作。
第四条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案卷评查以随机抽查方式进行,一般抽查数量不少于10件。
实际案卷少于10件的按实际数量检查。
第五条行政处罚案卷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1、处罚主体就是否合法;2、事实认定就是否清楚、证据就是否确凿,证据与事实就是否有有果关系;3、就是否正确适用法律法规;4、就是否符合法定程序;5、就是否存在超越职权与滥用职权;6、案卷内容、装订质量就是否合格。
第六条行政许可档案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1、行政许可主体就是否合法;2、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就是否准确;3、行政许可的材料就是否真实、合法、齐全;4、许可收费标准就是否符合规定;5、办理程序、时限就是否合法;6、就是否对被许可人进行监督检查;7、案卷内容、装订质量就是否合格。
第七条行政复议案卷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查:1、复议主体就是否合法;2、复议确认的事实就是否清楚、证据就是否确凿,证据与事实就是否有因果关系;3、就是否正确适用法律法规;4、就是否符合法定程序;5、就是否存在超越职权与滥用职权;6、案卷内容、装订质量就是否合格。
第八条案卷评查应当一案一评。
案卷评查情况、评查得分及扣分理由应书面记录在评查表内,并由评查人签名。
第九条结合案卷评查情况,案卷评查工作机构应及时对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每年年终制作案卷评查综合报告,并报上级行政机关备案。
第十条案卷评查采取满分为百分制的形式,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平均得分在75分以上不满90分的,为合格;平均得分不满75分的为不合格。
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执法质量考评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3.08.20•【字号】苏司规[2013]1号•【施行日期】2013.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执法质量考评办法》的通知(苏司规〔2013〕1号)各省辖市司法局,昆山、泰兴、沭阳县(市)司法局,厅机关各处室局,省监狱管理局,厅各直属、归口管理单位:现将《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执法质量考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贯彻落实中遇到的问题请与省厅执法质量考评领导小组联系。
江苏省司法厅2013年8月20日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执法质量考评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司法行政系统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加强内部执法监督,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执行,促进司法行政机关及其执法干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保障全省司法行政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执法质量考评,是指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对下级司法行政机关、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内设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办理案件、实施行政管理和其他执法工作进行的考核评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及所属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
第四条执法质量考评分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含社区矫正刑事执法)、监狱刑事执法和强制隔离戒毒执法三类进行。
第五条执法质量考评坚持实事求是、责权统一、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和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二章考评内容、对象和标准第六条执法质量考评,围绕完善“四个全覆盖”工作体系和监狱、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发展要求,以贯彻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强化执法监督以及执法基础建设为考评内容。
第七条对司法行政机关执法的考评,包括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本级机关对内设执法机构、内设执法机构对执法人员的考评。
江苏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执法案卷专项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江苏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公布日期】2008.09.02•【字号】•【施行日期】2008.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江苏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执法案卷专项检查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法制办公室(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提高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专项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范围各行政执法机关2007年以来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征收(征用)等行政执法案卷。
二、检查内容通过查看相关执法案卷,主要检查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1)是否超越法定权限;(2)适用依据是否正确;(3)执法程序是否合法;(4)认定事实是否清楚;(5)裁量是否适当;(6)是否充分保障相对人的参与权、陈述申辩权和救济权,特别是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是否告知并正确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申请期限;(7)行政执法案卷制作是否规范等。
三、检查方法1.听取行政执法机关情况汇报;2.查看行政执法案卷台帐;3.抽查行政执法案卷。
四、检查要求1.各地应当及时组织各行政执法机关进行自查,在自查基础上,市、县、区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政府法制机构要选择3-5家主要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抽查。
2.在抽查中要随机抽取执法案卷,对抽查的案卷要认真查看并填写行政执法案卷抽查记录表。
3.抽查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征收(征用)等案卷分别不得低于5本。
《江苏省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苏政办发〔202x〕99号二○○七年八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是指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关对评议考核对象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情况进行的检验、评价和奖惩等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法制机构、编制部门、监察机关、人事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共同组织实施本地区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日常工作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实施。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在本部门的领导下,会同有关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
第五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评议考核的标准、过程和结果应当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评议考核机关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对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评议考核。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评议考核时,应当充分听取上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评议意见。
第九条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由其上级部门进行评议考核,并充分听取地方人民政府的评议意见,考评结果抄告地方人民政府。
第十条实行双重管理的行政执法部门,由地方人民政府进行评议考核,并充分听取该部门上级管理部门的评议意见,考评结果抄告上级管理部门。
第三章评议考核内容第十一条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是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包括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内容、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结果等。
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江苏省司法厅文件苏司通〔2010〕19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中山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的通知厅机关各处室局,监狱管理局,厅各直属、归口管理单位:现将《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主题词:司法行政执法评查通知江苏省司法厅办公室2010年12月13日印发(共印5份)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建立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厅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厅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业务处室、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及依法受委托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执法主体)在行使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权活动中所形成的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是指省厅通过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案卷实施检查,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行政执法文书的规范化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案卷,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活动中所形成的有关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依法需归档管理的案件材料。
第四条厅法制处负责本厅范围内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组织、指导、实施和监督。
各行政执法主体负责本部门及下属执法机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组织、指导、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厅法制处会同厅纪检监察部门、厅办公室等单位组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小组(以下简称评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
评查小组可邀请部分行政执法主体参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但应邀参与案卷评查的评查人员不得参与对本部门的案卷评查。
第六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坚持公正、公开、统一标准的原则,客观评价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行为。
第七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主要内容:(一)行政执法主体是否合法;(二)行政执法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三)行政执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定性是否准确;(四)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内部运作程序是否规范;(五)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决定是否合法、适当;(六)行政执法主体是否按本部门制定的行政处罚裁量量化标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七)行政执法文书、案卷材料是否完整齐备,文书使用是否规范,卷宗制作归档是否符合标准。
第八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设基础分100分,凡不符合标准的,扣除相应分数。
获96分以上的为优秀;85分以上95.5分以下为合格;84.5分以下为不合格,案卷评查的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件。
第九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原则上实行年度评查制。
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以查阅行政执法案卷为主,采取集中调阅案卷评查和现场抽查案卷评查形式进行,必要时可通过询问相关行政执法人员了解情况。
被评查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被评查单位范围可以是普查、重点抽查或随机抽查。
集中调阅案卷评查是指评查小组在每年4—5月份抽调行政执法主体上一年度的行政执法案卷统一进行全面检查评议。
现场抽查案卷评查是指评查小组在不特定期限内到行政执法单位当场抽调行政执法案卷的重点检查、评议。
评查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年被评查单位的范围,以普查、重点抽查或随机抽查方式开展案卷评查工作。
第十条集中调阅案卷评查按以下程序进行:(一)由厅法制处向被评查部门发出开展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二)被评查部门按通知要求将上一年度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的案卷目录报评查小组;(三)评查小组从案卷目录中随机抽取每类案卷5—10卷作为评查案卷,全年案件数不超5件的,按实际数量抽取;(四)被评查单位将随机抽取的案卷送评查小组;(五)评查小组对案卷进行审查评议;(六)通报案卷评查结果。
第十一条现场抽查案卷评查按以下程序进行:(一)由厅法制处向被评查部门发出开展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二)被评查部门按通知要求准备上一年度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的案卷目录材料;(三)评查小组到被评查部门,现场从案卷目录中随机抽取每类案卷5—10卷作为评查案卷,全年案件数不超5件的,按实际数量抽取;(四)被评查部门调出被指定案卷备查;(五)评查小组对案卷进行审查评议并出具书面评查结果;(六)将评查结果告知被评查部门,或召开座谈会,由评查小组就案卷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七)通报案卷评查结果。
第十三条行政执法案卷采取分别阅卷评查或者重复阅卷评查方式。
分别阅卷评查是指将被评查单位的行政执法案卷分配给各评查人员评查打分,所得分数经复核后即为被评查单位案卷评查得分。
重复阅卷评查是指每名评查人员将全部被评查的案卷分别审阅一遍,独自打分,各评查人员评分总和的平均数,即为被评查单位案卷评查得分。
第十四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人员应客观、公正地对所查案卷评分,扣分及扣分理由应作书面说明,评出案卷得分后应予签名。
第十五条行政执法案卷实行一案一评,评查小组根据每个案卷的实际情况,进行书面综合评议,并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的评查结果。
第十六条评查小组应当在案卷评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评查结果告知被评查单位。
评查结果应包括以下内容:案卷种类、案卷名称、评查结果以及案卷存在问题、整改意见等。
被评查部门对评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评查小组提出复核。
被评查案卷有1卷不合格的,责成整改;2卷以上不合格的,列为当年重点督察部门。
同一被评查部门的案卷连续两年存在同样行政执法问题的,由厅法制处发给《行政执法督察意见书》,对被评查单位存在的行政执法问题给予限期整改。
被评查部门逾期仍未整改的,由厅法制处提请省厅作出督察决定。
第十七条被评查单位对评查小组提出的案卷存在问题,应认真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案卷退回被评查部门归档。
第十九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结果列为厅机关相关部门依法行政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行政执法主体对本部门和下属执法机构开展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结果纳入本部门行政执法案卷办案人员的年度考核。
第二十条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由相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
附件: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分标准江苏省司法厅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分标准一、行政执法主体合法(一)具备执法主体资格。
属于依法具有行政执法职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或依法受委托执法的组织;(二)属于本单位法定权限(如委托其他行政机关,需将依法委托的依据附上);(三)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合法。
此项不设具体??二、行政执法实体合法(一)作出的行政处理,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合法有效;(二)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准确;(三)当事人适格,符合法定条件。
此项不设具体分数,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案卷即为不合格卷。
三、行政执法程序合法(量化考评)行政处罚一般程序、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案卷基础分均为100分,对缺少项目基本要素之一或项目基本要素表述不清的,扣除项目分,将各项目扣分后的余分相加后为该案卷总得分。
96分以上为优秀,85-95.5分为合格,84.5分以下为不合格。
(一)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案卷(100分)1、立案:(共14分,每项2分)(1)当事人基本情况;(2)案件来源;(3)案情记载;(4)立案依据;(5)承办人和承办机构的意见和签章;(6)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及签名;(7)立案时间。
2、调查取证(共25分)(1)二名以上领有《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共同执法;(3分)(2)检查或调查笔录;(7分)(3)调查取证后保存证据;(8分)(4)调查终结报告(或案件处理审批表)(7分)3、审查决定:(共42分)(1)告知和申辩;(10分)a.书面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依法享有的权利;(5分)b.当事人陈述、申辩或放弃申辩的书面材料及其签章。
(5分) (2)听证程序(符合法定要求未经该程序的,不扣分);(8分)a.行政处罚属于《江苏省司法厅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规定情形,依法组织听证;(4分)b.组织听证符合《江苏省司法厅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有关规定。
(4分)(3)处罚审批程序(处罚审批表或案情综合报告);(11分)a.案情综合叙述;(1分)b.正确适用行政处罚裁量量化标准及其说明;(5分)c.案件承办人的处理意见及签名;(1分)d.行政机关负责人的审批意见及签名;(2分)e.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符合法定要求未经该程序的,不扣分)。
(2分)(4)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3分)a.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分)b.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2分)c.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具体依据;(2分)d.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2分)e.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2分)f.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2分)g.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1分)4、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罚决定和送达当事人;(5分)5、行政处罚决定已执行,案件已结案;(2分)6、文书制作规范,案卷归档符合标准。
(12分,每项1.5分)(1)一案一卷;(2)使用统一规范的卷皮;(3)卷内目录填写规范;(4)卷内材料排列有序;(5)卷内材料有页号;(6)装订整齐无金属物;(7)纸张无破损,大小规格统一;(8)卷内文字打印清晰,手写时应当使用钢笔或毛笔,材料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的,入卷前应予复印。
(二)行政许可案卷(100分)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依法受理;(5分)2、因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依法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10分)3、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依法说明理由;(6分)4、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6分)5、行政许可依法由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由一个部门受理后,各部门必须在规定的工作日内提出本部门意见,受理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
(15分)6、除当场作出许可决定外,对需要核实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并制作现场勘验笔录;(6分)7、涉及招标、拍卖、考试、考核、检验、检测、检疫等内容的行政许可事项,依法适用特别规定;(5分)8、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依法应当举行听证的许可事项,向社会公告,按照法定程序举行听证;(10分)9、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并按规定使用统一票据;(10分)10、对被许可人实施定期检验或注册等监督检查,并有监督检查记录的档案;(10分)11、按规定时限办结,法律文书按照法定期限和方式送达;(5分)12、文书制作规范,案卷归档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