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脑脊液E.房水10.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的研究B.细胞水平的研究C.器官水平的研究D.系统水平的研究E.整体水平的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的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的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受体蛋白的基因表达属于/% % % % %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的%24.正常人体的体液约占体重的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的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和不灵敏@26.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7.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8.自身调节的一般特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和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2 .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的调节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的调节是34.参与胃液分泌的调节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的调节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的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的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的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的恶性循环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的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的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的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包括A.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状态B.各器官和细胞的活动规律和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的呼吸B.肾的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单选题1.人体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人体细胞的功能D.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规律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答案:D2.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骨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软骨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E.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答案:D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A.静息电位B.局部电位C.阈电位D.阈强度E.动作电位答案:D4.组织兴奋性降低时,组织的A.静息电位减小B.动作电位幅度减小C.阈强度减小D.阈强度增大E.反应性增大答案:D5.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A.零B.低于正常C.高于正常D.等于正常E.无法测出答案:A6.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血液B.细胞内液C.组织液D.血浆E.细胞外液答案:E7.生物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保持不变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E.以上都不对答案:C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兴奋D.正反馈E.负反馈答案:A9.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感受器B.效应器C.神经中枢D.反射弧E.突触答案:D10.关于反射的错误论述是A.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反射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E.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答案:E11.下列生理活动不属于反射的是A.风沙入眼引起眼泪B.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C.天气炎热引起出汗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引起心跳加快E.膀胱贮尿过多引起排尿答案:D12.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伤害性刺激引起肢体屈曲C.疼痛引起心跳加快D.看到酸梅引起唾液分泌E.膀胱贮尿过多,引起排尿答案:D1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A.强光照射引起瞳孔缩小B.叩击股四头肌引起小腿伸直C.情绪紧张引起心跳加快D.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E.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答案:D14.维持人体体温相对稳定有赖于A.条件反射B.反射C.自身调节D.负反馈E.正反馈答案:D1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自身调节B.正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E.神经调节答案:C16.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引起肌肉收缩的现象属于A.反射B.反应C.兴奋性D.反馈E.条件反射答案:B17.用控制论原理分析,人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是A.开环系统B.半开环系统C.闭环系统D.半闭环系统E.半开半闭环系统答案:C18.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的共有特征是产生A.神经冲动B.收缩反应C.分泌D.动作电位E.反射活动答案:D19.关于刺激的定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外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的变化C.能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环境的变化D.环境的一切变化E.能引起机体产生反射活动的环境变化答案:20.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E.分娩答案:D2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B.反应速度慢C.调节的敏感性差D.作用迅速、短暂而精确E.作用广泛而持久答案:D22.下列体液不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液D.脑脊液E.细胞内液答案:E23.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处于的状态时A.固定不变B.相对恒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E.大幅度波动答案:B24.关于负反馈的错误叙述是A.属于自动控制系统B.使某项生理活动不断加强、加快,直到迅速完成为止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方向相反D.起减弱或纠正的作用E.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答案:B25.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进行比较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发生迅速B.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C.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泛D.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E.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答案:C26.内环境稳态的最重要意义在于A.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B.使营养物质不致过度消耗C.保证足够的能量储备D.与外环境保持一致E.将内部功能活动固定在一个水平答案:A27.心迷走神经在减压反射中属于A.感受器B.传入神经C.反射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答案:D28.胰岛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E.正反馈调节答案:B29.全身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E.正反馈调节答案:C30.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主要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E.正反馈调节答案:A31.分娩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E.正反馈调节答案:E(二)X型题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基本方式是反射B.作用范围广泛C.作用速度快D.作用持续时间短E.在机体调节中占有主导地位答案:ACDE2.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速度慢B.作用范围广泛C.作用较精确D.作用持续时间短E.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答案:ABE3.自身调节的特点有A.调节幅度小B.调节范围局限C.调节不够灵敏D.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E.调节的作用是保持生理功能稳定答案:ABCE4.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E.分娩答案:ABCE5.负反馈调控的特点有A.反应可逆B.能反复再生C.有滞后现象D.无预见性E.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答案:ACDE6.正反馈调控的特点有A.反应可逆B.能反复再生C.反应不断增强D.输出变量可加大反馈信息E.使反应迅速完成答案:BCDE7.下列关于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功能活动变化B.困倦是一种抑制反应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是一种兴奋反应D.机体兴奋时有反应,而抑制时无反应E.兴奋和抑制是反应的两种表现形式答案:ABCE9.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减压反射B.体温调节C.血糖浓度调节D.分泌E.血液凝固答案:ABC。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D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D、心理现象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BA、间脑B、脊髓C、延脑D、中脑3、从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BA、语言B、制造工具C、劳动D、直立行走4、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AA、反映B、感受性C、意识D、感应性二、填空题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的。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4、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5、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
6、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它们是近代哲学思潮和。
三、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思想。
2、简述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3、简述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4、什么是神经元和突触?第一章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动态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值、过程3.心理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活动是心理过程和革新心理的总和4.观察法在自然生活下有母的有计划的考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已好研究其心理活动5.自然实验法实验者有母的的空吃某些条件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6.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指利用制定好的测量量表研究能力心理特征和某些反面的心理活动的犯法7.调查法研究者根据理定的调查提纲或易达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者或者相关人员将活动结果整理或者文字总结精心心理分析的一种犯法二、填空题1. 心理学的英文写法为“psychology”,它是由两个古希腊文字:“psyche”和“logos”所组成。
“psyche”的含义是“心灵”、“灵魂”;“logos”的含义是“讲述”或“解说”。
“psyche”和“logos”合起来就是“(对心灵的讲)”。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得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与细胞得A、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得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得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与衰老得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就是生物学得一个分支B、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就是一门重要得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就是机体各组成部分得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与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得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得基本规律?A、细胞与分子水平B、组织与细胞水平C、器官与组织水平D、器官与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得医学生理学中, 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得描述属于细胞与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得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得知识?A、细胞与分子水平B、组织与细胞水平C、器官与组织水平D、器官与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得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得正确观点就是A、分子水平得研究结果最准确B、离体细胞得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得功能C、动物实验得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得生理功能D、多个水平研究结果得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得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得内环境就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得部分就是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10、内环境得稳态A、就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就是指细胞外液得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得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得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得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得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得调节就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得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得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得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与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得研究B、细胞水平得研究C、器官水平得研究D、系统水平得研究E、整体水平得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得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得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得合成与受体蛋白得基因表达属于A、5%B、15%C、20%D、40%E、60%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得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得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得24、正常人体得体液约占体重得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得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与不灵敏26、神经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27、体液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28、自身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与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 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就是D、两者都不就是32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得调节就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得调节就是34、参与胃液分泌得调节就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得调节就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就是D、两者都不就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得就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得就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得就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得恶性循环就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得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得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得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得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得任务与内容包括A、各器官与细胞得正常状态B、各器官与细胞得活动规律与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得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得呼吸B、肾得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得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与正反馈得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
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
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
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
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4。
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
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D。
防御反应 E。
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
细胞和分子水平 B。
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
整体水平6。
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
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
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
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液 E。
组织液9。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 D。
脑脊液 E。
房水10。
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 E。
第一章练习题《绪论》(一)一、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 D 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3.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脑脊液 D 组织液4.刺激引起机体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B 反应、反射和反馈C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BD刺激强度、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B 反应C 反射D正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 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和持久 D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发展快 B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小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8.关于反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发生的规律性反应B结构基础为反射弧C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D没有中枢神经也能发生发射9.下列哪些不属于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感受器B 效应器C 神经垂体D传入神经10.不属于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快 B 持续时间短C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D 能提供生理反应的能量11.不属于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缓慢B广泛C持久D灵敏度高12.属于自身调节的特点是()A精确B 稳定C范围局限 D 灵敏度高13.负反馈的调节意义是()A维持机能状态的相对稳定 B 使机能状态速度C使机体对刺激作出持久反应D使机体对刺激作出快速反应14.下列哪项不是机体的调节途径()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15.阈强度是指()A能够引起组织产生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B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C能够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D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16.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较,下列哪项错误()A神经调节发生快B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C所谓神经调节既是反射性调节D体液调节可不受神经控制17.具体的说,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 D 血液18.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A阈电位 B 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 D 阈强度19.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 负反馈调节20.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肌细胞 B 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 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21.关于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自动控制系统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C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D 起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22.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 )A干扰信息B控制信息 C 反馈信息 D 参考信息23.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 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 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二、是非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础答案:D解析: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
分值:1.02.开启了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的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发展阶段,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开启了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他严格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两个概念,主张美学思考应当超越美的具体事物去寻求“美本身”,即所谓理念。
分值:1.03.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65年B.1750年C.1745年D.1730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学科发展。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嘉通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分值:1.04.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A.感性学B.理性学C.逻辑学D.艺术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学科发展。
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1750年,他出版了首部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题为 Aesthetica,意为“感性学”,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
分值:1.05.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中江肇民B.花之安C.今道友信D.小尾郊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学科发展。
日本学者中江肇民 1883 年从西文翻译的《维氏美学》出版,该书用“美学”一词翻译 Asthetik,对中国学界产生了直接影响。
这一翻译被中国学界接受以后逐渐约定俗成,被沿用至今。
分值:1.06.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美的规律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艺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的《美学》一书第一卷一开始讨论美学名称时就认为美学应该是艺术哲学。
在他的美学体系中,虽然也研究美的本质,但只是指艺术美,在他看来,自然美缺少精神性,因而不是美学研究的对象。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基础。
2.经济统计学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经济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4.总体是_________。
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
6.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7.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统计总体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
9.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0.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1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企业数D.利润额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一、填空题1、银行会计的对象是银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银行的经济活动)。
2、明确了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分开。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4、金融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6、基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帐务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7、会计科目按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可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8、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的性质视期末余额而定,余额在借方表现为(资产),余额在贷方表现为(负债)。
9、银行会计中,对涉及表内科目变化的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未引起表内科目变化,只涉及表外科目的,用(单式收付)记账法。
10、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11、借贷记账法的帐务平衡公式是:发生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余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 = 全部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12、银行的记帐凭证,按其记账的对象不同,可分为(明细记账)凭证和(总记账)凭证两类。
13、(会计科目)是银行对象按照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银行综合核算的工具。
14、(账户)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照单位类别或资金性质划分的户头,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工具。
15、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由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部分组成。
16、银行会计凭证按格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7、每日核对是指每日会计核算结束后,要对帐务的有关内容进行核对,以达到账账、账款相符。
18、银行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两大部分。
19、商业银行表内会计科目按资金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
1,认识过程中核心的心理是( ③ )。
①感觉②知觉③思维2.大脑皮层四个叶中对于心理生活具有特殊意义的是( ① )。
①额叶②顶叶③枕叶3.条件反射受(②)控制。
①皮下中枢②皮层③皮层和皮下中枢共同4.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① )。
①脑②客观现实③实践活动5."谈虎色变"属于( ② )。
①无条件反射②条件反射③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反射6.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① )①反映②反应③反射④反馈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心理( ④ )①是脑的机能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③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④具有主观能动性8、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想象力,这是运用( ④ )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问卷法④产品分析法9、请给以下⑴—⑺题的心理现象进行选择属于什么反射:⑴“异物入气管引起打喷嚏”属于(①)⑵“谈虎色变”属于(③)⑶“望梅止渴”属于(②)⑷“谈梅生津”属于(③)⑸“把香喷喷的炒肉丝放进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①)⑹“进了食堂餐厅,看见案台上放着炒肉丝,闻到了喷喷的香味,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②)⑺“画饼充饥腹更饥”属于(③)①无条件反射②具体信号类条件反射③抽象信号类的条件反射④既是条件反射又是无条件反射二、判断1、.( ╳ ).高级神经中枢指的是大脑皮质。
2.、(√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言语优势的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优势的半球。
3.、( ╳ )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外界有刺激,人就会作出一定的反映。
4.、(√ )如果将新生儿置于一个完全缺乏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的环境中喂养长大,他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5、(√ )大脑皮层是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的管理者和调节者。
6、(√ ).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7、(√ ).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反映。
8.、(╳ )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窥测别人在想什么。
药物分析第一章绪论一. 单选题(共82题,82分)1. (单选题)药典是CA. 药物分析的参考书B. 一部药物词典C. 国家制定药品标准的法典D. 专业技术指导书E. 药品质量检验的操作规范2. (单选题)对药典中有关质量检验的共性问题加以规范的属药典哪一部分内容EA. 附录B. 制剂通则C. 前言D. 正文E. 凡例3. (单选题)药品质量标准是EA. 国家对药品质量所作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具有法律效应B. 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所作的技术规定C. 生产企业和药检部门对药品进行检验时的技术依据D. 国家对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E. 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和各有关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4. (单选题)药品红外光谱图收集在药典的哪一部分内容中AA. 不在药典中,另行出版B. 凡例C. 正文D. 附录E. 附在索引后5. (单选题)新药命名原则AA. 科学、明确、简短B. 显示治疗作用C. 中文名采用传统命名法D. 没有合适的英文名可采用代号E. 明确药理作用6. (单选题)对药典中所用名词(例:试药,计量单位,溶解度,贮藏,温度等)作出解释的属药典哪一部分内容BA. 附录B. 凡例C. 制剂通则D. 正文E. 一般试验7. (单选题)中国药典主要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CA. 正文、含量测定、索引B. 凡例、制剂、原料C. 凡例、正文、附录、索引D. 前言、凡例、正文、附录E.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8. (单选题)测定某药物的干燥失重,在105℃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重18.2816g,加入样品后共重19.2816g,于l05℃下干燥3h,称重19.2767g,再于l05℃下干燥30min后称重l9.2765g,该样品是否已干燥恒重?若是,计算其干燥失重百分率。
CA. 是,0.51%B. 是,0.49%C. 不能确定是否干燥恒重D. 是,0.025%E. 否9. (单选题)法定药品质量标准是EA. 生产标准B. 新药试行标准C. 临床标准D. 企业标准E. 中国药典10. (单选题)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中文名称为BA. 商品名B. 通用名C. 化学名D. 英译名E. 学名11. (单选题)物理常数测定法属于中国药典(2015版)哪部分内容BA. 附录B. 通则C. 正文D. 一般鉴别和特殊鉴别E. 凡例12. (单选题)《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规定,称取“2g”系指AA. 称取重量可为1.5~2.5gB. 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C. 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D. 称取重量可为1.9995~2.0005gE. 称取重量可为1~3g13. (单选题)《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规定,称取“2.0g”系指BA. 称取重量可为1.5~2.5gB. 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C. 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D. 称取重量可为1.9995~2.0005gE. 称取重量可为1~3g14. (单选题)《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规定,称取“2.00g”系指CA. 称取重量可为1.5~2.5gB. 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C. 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D. 称取重量可为1.9995~2.0005gE. 称取重量可为1~3g15. (单选题)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DA. ±0.1%B. ±1%C. ±5%D. ±10%E. ±2%16.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称定”时,系指重量应准确在所取重量的AA. 百分之一B. 千分之一C. 万分之一D. 百分之十E. 千分之三17.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时,系指重量应准确在所取重量的BA. 百分之一B. 千分之一C. 万分之一D. 百分之十E. 千分之三18. (单选题)英国药典缩写AA. BPB. ChPC. EPD. Ph.Int.E. USP19. (单选题)欧洲药典缩写CA. BPB. ChPC. EPD. Ph.Int.E. USP20. (单选题)美国国家处方集缩写BA. BPB. NFC. JPD. EPE. USP21. (单选题)美国药典缩写EA. BPB. NFC. JPD. EPE. USP22. (单选题)日本药局方缩写CA. BPB. NFC. JPD. EPE. USP23. (单选题)中国药典缩写BA. BPB. Ch.PC. JPD. EPE. USP24. (单选题)《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是AA. Chinese PharmacopoeiaB. Pharmaceutical analysisC. Japanese PharmacopoelaD. BPE. USP25. (单选题)《中国药典》的全称是CA. 《中国药典》(2015年版)B. 药典C.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D. 《中国药典》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质量法》26. (单选题)《中国药典》的颁布者为CA. 卫生部B. 药典委员会C.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 国务院E. 商务部27. (单选题)《中国药典》的编制部门为BA. 卫生部B. 药典委员会C.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 国务院E. 商务部28. (单选题)国家药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EA. 凡例、注释、附录、用法与用量B. 正文、索引、附录C. 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D. 凡例、正文、附录E.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29. (单选题)我国药典修订一次是CA. 10年B. 8年C. 5年D. 2年E. 1年30.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原料药的含量百分数,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DA. 110%B. 105%C. 103%D. 101%E. 100.5%31.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正确表示为BA. KMnO4滴定液(0.105mol/L)B. KMnO4滴定液(0.1053mol/L)C. KMnO4滴定液(0.1053M/L)D. 0.1053M/L的KMnO4滴定液E. 0.1053mol/L的KMnO4滴定液32. (单选题)对恒重的解释应收载药典的AA. 凡例部分B. 附录部分C. 沿革部分D. 正文部分E. 索引部分33. (单选题)阿司匹林片剂的质量标准应收载药典的DA. 凡例部分B. 附录部分C. 沿革部分D. 正文部分E. 索引部分34.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凉暗处”系指EA. 不超过0℃B. 避光且不超过5℃C. 避光且不超过10℃D. 不超过20℃E. 避光且不超过20℃35.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冷处”系指DA. 0℃B. 0~2℃C. 2~5℃D. 2~10℃E. -2~2℃36.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沸水”系指CA. 98℃B. 100℃C. 98~100℃D. 90~100℃E. 95~100℃37.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常温”系指BA. 0~2℃B. 10~30℃C. 25℃D. 2~10℃E. 10~20℃38. (单选题)《中围药典》规定“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AA. 溶质(1g或1ml)在溶剂不到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B. 溶质(1g或1ml)在溶剂不到5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C. 溶质(1g或1ml)在溶剂不到1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D. 溶质(1g或1ml)在溶剂不到5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E. 溶质(1g或1ml)在溶剂不到1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39.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极易溶解”系指BA.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0.1ml中溶解B.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C.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3ml中溶解D.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5ml中溶解E.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10ml中溶解40. (单选题)《中围药典》规定“溶解”系指DA.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0.1ml中溶解B.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C.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D. 溶质(1g或1ml)能在10~不到30ml中溶解E. 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100ml中溶解41. (单选题)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BA. 阴凉处B. 遮光C. 冷处D. 密闭E. 凉暗处42. (单选题)避光并不超过20℃A. 阴凉处B. 遮光C. 冷处D. 密闭E. 凉暗处E43. (单选题)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A. 35℃B. 25℃±2℃C. 37℃D. 30℃E. 25~30℃B44. (单选题)2℃-10℃是A. 阴凉处B. 遮光C. 冷处D. 密闭E. 凉暗处C45. (单选题)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A. 阴凉处B. 遮光C. 冷处D. 密闭E. 凉暗处D46. (单选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缩写A. GAPB. GCPC. GMPD. GSPE. GLPC47. (单选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缩写A. GAPB. GCPC. GMPD. GSPE. GLPB48. (单选题)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缩写A. GAPB. GCPC. GMPD. GSPE. GLPD49. (单选题)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A. 凡例、注释、附录、用法与用途B. 正文、索引、附录C. 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D. 凡例、正文、附录E.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E50. (单选题)中国药典的凡例部分A. 起到目录的作用B. 有标准规定,检验方法和限度,标准品、对照品、计量等内容C. 介绍中国药典的沿革D. 收载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等指导原则E. 收载有制剂通则B51. (单选题)《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凡例B. 正文C. 附录D. 索引E. 临床用药须知E52. (单选题)药品质量检验工作应遵循A. 中国药典B. 药物分析C. 体内药物分析D. 制剂分析E. 化学手册A53. (单选题)药品检验工作的根本目的是A. 鉴别药物的真伪B. 检查有害杂质C. 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D. 测定药物含量E. 检查药物C54. (单选题)对照品是指A. 用作色谱测定的内标准物质B. 配制标准溶液的标准物质C. 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D. 浓度准确已知的标准溶液E. 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按干燥品计算后使用)E55. (单选题)标准品是指A. 用作色谱测定的内标准物质B. 配制标准溶液的标准物质C. 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D. 浓度准确已知的标准溶液E. 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按干燥品计算后使用)C56. (单选题)药品检验报告书必须有A. 送检人签名和和送检日期B. 检验者、送检者签名C. 送检单位公章D. 应有详细的实验记录E. 检验者、复核者签名和检验单位公章E57. (单选题)药品的质量标准是下列部门(方面)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A. 生产和经营B. 生产、经营和使用C. 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监督管理D. 生产、经营、使用和行政、技术监督管理E. 生产D58. (单选题)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精密量取25mL溶液时,宜选用A. 25mL量筒B. 25mL移液管C. 25mL滴定管D. 25mL量瓶E. 50mL量筒B59. (单选题)当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千分之一时,称样量大于100mg应选用何种天平A. 感量为0.1mgB. 感量为0.01mgC. 感量为0.001mgD. 感量为0.0001mgE. 感量为1mgA60. (单选题)取样要求:当样品数为x时,一般应按A. x≤300时,按x的1/30取样B. x≤300时,按x的1/10取样C. x≤3时,只取1件D. x≤3时,每件取样E. x>300件时,随便取样D61. (单选题)药典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是指A. 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B. 取除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C. 取经过干燥失重的供试品进行试验D. 取供试品的无水物进行试验E. 取未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再根据测得的干燥失重在计算时从取样量中扣除E62. (单选题)取样要求A. 真实、每件均抽B. 科学、每批均抽C. 均匀、各批混合后抽取D. n≦3,每件抽样E. n≦300,抽样数为n+1D63. (单选题)原始记录A. 是实验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应妥善保管B. 是实验研究的原始档案,一般检验报告发出后可以销毁C. 通常要有检验人和委托人签名D. 一般应在检验报告发出后一个月内销毁E. 一般应在检验报告发出后两个月内销毁A64. (单选题)空白试验是A. 用标准品代替样品同法操作B. 用对照品代替样品同法操作C. 不加供试品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D. 以纯溶剂代替样品而进行的对照试验E. 不加显色剂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C65.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A. 0.0lmgB. 0.03mgC. 0.1mgD. 0.3mgE. 0.5mgD66. (单选题)建国以来,我国共出版过多少部药典A. 5B. 6C. 7D. 10E. 9D67. (单选题)我国共出版过哪些药典A. 六个195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B. 五个195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C. 十个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D. 八个1953年,1958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E. 九个,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C68. (单选题)中国药典凡列中规定:检查项下包括A. 片剂含量均匀性B. 药品的临床有效性C. 药品纯度要求D. 安全性E. 以上都对E69. (单选题)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内容不包括A. 名称B. 性状C. 鉴别D. 含量测定E. 制法E70. (单选题)中国药典主要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A. 正文、含量测定、索引B. 凡例、制剂、原料C. 凡例、正文、附录、索引D. 前言、正文、附录E.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C71. (单选题)对药典中所用名词作出解释的属药典哪一部分内容A. 附录B. 凡例C. 制剂通则D. 正文E. 一般试验B72. (单选题)日本药局方与USP的正文内容均不包括A. 作用与用途B. 性状C. 参与标准D. 贮藏E. 确认试验B73. (单选题)某药厂生产的维生素C要外销到英国,其质量控制应根据A. 卫生部药品质量标准B. ChpC. 国际药典D. 英国药典E. 国际药典D74. (单选题)药品检验工作程序A. 性状、检查、含量测定、检验报告B.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原始记录C. 取样、检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与报告D. 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E. 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报告C75. (单选题)药物分析中有时要求避光操作,以免影响测定结果,是因为药物发生A. 光分解反应B. 光聚合反应C. 光氧化反应D. 光还原反应E. 光催化反应A76. (单选题)测定土霉素的效价时,需要A. 化学试剂(CP)B. 分析试剂(AR)C. 对照品D. 标准物质E. 标准品E77. (单选题)计量器具是指A. 能测量物质量的仪器B. 能测量物质质量好坏的仪器C. 评定计量仪器性能的装置D. 能用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E. 事业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D78. (单选题)企业内部标准为非法定标准,其内容要求上与国家法定标准比较应A. 低于B. 高于C. 无相关性D. 因不同药厂条件而定,可高可低E. 相等B79. (单选题)制造与供应不符合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药品是A. 错误的行为B. 违背道德的行为C. 违背道德和错误的行为D. 违法的行为E. 在不造成危害人们健康的情况下是不违法的D80. (单选题)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中文名称为A. 商品名B. 法定名C. 化学名D. 英译名E. 学名B81. (单选题)在中国药典中,通用的测定方法收载在A. 第一部B. 第二部C. 第三部D. 第四部E. 第五部D82. (单选题)药典规定精密称定,是指称量时A. 须用一等分析天平称准至0.1mgB. 须用半微量分析天平秤准0.01mgC. 或者用标准天平秤准至0.1mgD. 不论何种天平但须秤准至样品质量的千分之一E. 须秤准4位有效数字D二. 多选题(共15题,18分)83. (多选题)现行版《中国药典》中药品的名称包括A. 拉丁名B. 汉语拼音名C. 英文名D. 中文名E. 商品名BCD84. (多选题)中国药典规定,原料药含量测定时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A. 用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B. 为药典规定的限度C. 非真实含有量D. 杂质有干扰E. 为药典允许的测定偏差ABCE85. (多选题)恒重的定义及有关规定A. 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值在0.5mg以下的重量B. 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C. 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D. 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应在规定条件下炽灼20分钟后进行E. 干燥或炽灼3小时后的重量BC86. (多选题)药典是A. 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B. 记载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C. 记载最先进的分析方法D. 具有法律约束力E. 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ABDE87. (多选题)药物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 药物的鉴别B. 药物的杂质检查C. 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D. 药物的剂型改造E. 药物的疗效评价ABC88. (多选题)国家药品标准的内容有A. 性状B. 鉴别C. 检查D. 含量测定E. 贮藏ABCDE89. (多选题)需要用新沸冷水作溶剂的是A.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B. pH值测定C. 旋光度测定D. 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E. 非水碱量法测定地西泮AB90. (多选题)国家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A. 检验项目的制定要有针对性B. 检验方法的选择要有科学性C. 检验方法的选择要有合理性D. 标准限度的规定要有合理性E. 检验条件的确定要有适用性ABD91. (多选题)中国药典索引中包括A. 中文索引B. 英文索引C. 拉丁文索引D. 汉语拼音索引E. 化学名称索引AB92. (多选题)药典是A. 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B. 记载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C. 记载最先进的分析方法D. 具有法律约束力E. 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ABDE93. (多选题)药品检验原始记录要求A. 完整B. 真实C. 不得涂改D. 检验人签名E. 送件人签名ABCD94. (多选题)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A. 检验目的B. 检验项目C. 检验依据D. 检验步骤E. 检验结果ABCE95. (多选题)药品质量标准制订内容包括A. 名称B. 性状C. 鉴别D. 杂质检查E. 含量测定ABCDE96. (多选题)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包括A. GLPB. SOPC. GMPD. GCPE. GASACD97. (多选题)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原则A. 技术先进,检验方法要求准确、灵敏、简便、快速B. 质量第一,确保用药安全有效C. 要有针对性D.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实际水平E. 符合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ABCD。
学前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心理学家中的“儿童”一般是指()A.0~6岁B.0~12岁C.0~15岁D.0~18岁【答案】D【解析】广义的学前时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A.0~6岁B.3~6岁C.0~12岁D.0~18岁【答案】A【解析】广义的学前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3.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A.个体心理的发生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种系心理的发生D.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有:①个体心理的发生;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③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4.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答案】D【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为:①客观性原则;②活动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
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投射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答案】B【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其中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6.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答案】B【解析】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7.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答案】B【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腔内空间B、组织间隙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E、血液2、人体各局部体液中最活泼的局部是〔〕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淋巴E、脑脊液3、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反射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分泌D、旁分泌E、自身调节4、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形式是〔〕A、神经反射B、激素远距分泌C、活性物质旁分泌D、神经分泌E、自身调节5、肾血液量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反射B、激素远距分泌C、神经分泌D、旁分泌E、自身调节6、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响控制系统C、正反响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7、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到达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响控制系统C、正反响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8、以下哪一生理或病理过程属于正反响〔〕A、体位由卧位转变为直立时,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上升B、激素水平降低时,相应受体的亲和力和在膜上表达的数量均增加C、大失血使血压降低,心脏血供缺乏,心输出量减少而进一步降低血压D、应激反响中,血中ACTH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持续升高E、有关寒冷信息通过视、听等感觉传入中枢即引起产热增加9、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负反响控制D、正反响控制E、前馈控制10、与反响相比,前馈控制的特点是〔〕A、快速生效B、产生震荡C、无预见性D、适应性差E、不会失误选择题答案:1、C2、C3、A4、B5、E6、B7、C8、C9、E 10、A第二章细胞的根本功能一、选择题(一)A型题【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
1、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跨膜转运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2、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上下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度B、组织反响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D、静息电位水平E、引起兴奋的阈值3、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膜任何一处产生的动作电位都可传遍整个细胞膜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流进行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的不同而改变E、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快4、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较大〔〕A、K+B、Na+C、Ca2+D、Cl-E、H+5、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多巴胺D、Ca2+E、肾上腺素6、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A、收缩活动B、分泌活动C、静息电位D、跨膜物质转运E、动作电位7、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A、超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射8、比正常兴奋性低,但可引起更大振幅动作电位的时期是〔〕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有效不应期9、以下生理过程需直接消耗能量的是〔〕A、维持静息电位的钾外流B、引起动作电位去极相的钠内流C、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相的钾外流D、肌质网摄入钙E、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进入细胞10、以下有关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B、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C、双向传导D、不衰减扩布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少12、膜两侧电位倒转称为〔〕A、去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极化13、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上镶嵌的各种膜蛋白及糖链中,具有主动转运功能的是〔〕A、载体蛋白B、通道蛋白C、泵蛋白D、受体蛋白E、G蛋白14、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A、单收缩B、完全强直收缩C、等张收缩D、等长收缩E、不完全强直收缩16、以下哪项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A、肾小管重吸收尿素B、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C、血液中糖进入组织细胞D、二氧化碳排出细胞E、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17、骨骼肌发生完全性强直收缩是由于〔〕A、连续的阈下刺激发生总和B、在收缩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C、在舒张期发生的动作电位的复合D、在收缩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E、在舒张期发生单收缩的复合18、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A、属于神经纤维的跨膜电位B、具有“全或无〞特征C、无不应期D、其幅度与刺激强度有关E、单向传递19、微终板电位是由〔〕A、神经末梢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B、是由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C、是由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D、是由一个ACh分子,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E、神经末梢产生数次动作电位引起的21、减小神经纤维周围组织液中Na+的浓度,动作电位幅度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22、终板电位〔〕A、有去极化的,也有超级化的B、幅度与ACh释放量有关C、是终板膜Ca2+内流引起的D、可沿细胞膜不衰减的扩布E、有不应期23、细胞膜内、外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主要是由于〔〕A、安静时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B、安静时膜对Na+有较大的通透性C、Na+泵的作用D、Na+、K+易化扩散的结果E、兴奋时膜对Na+有较大的通透性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不包括〔〕A、递质是AChB、有时间延搁C、单向传递D、ACh大局部被轴突末梢重摄取取并反复利用E、ACh以量子式释放25、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与兴奋后的低常期相对应〔〕A、负后电位B、正后电位C、锋电位升支D、锋电位降支E、去极化期26、当前负荷不变而增大后负荷时,以下错误的表达是〔〕A、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B、肌肉缩短开始的时间推迟C、肌肉缩短的初速度减小D、肌肉缩短的程度增大E、肌肉缩短的程度减小27、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A、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B、初长度C、传导性D、兴奋性E、收缩能力2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A、与电流在导线上传导一样B、其锋电位的幅度不衰减C、只能由胞体传向末梢D、频率较高时可发生总和E、只能由末梢传向胞体31、与细胞因子跨膜信号转导有关的受体主要是〔〕A、促离子型受体B、G蛋白耦联受体C、酪氨酸激酶受体D、促代谢型受体E、鸟苷酸环化酶受体35、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可使膜发生超极化,出现〔〕A、负后电位B、局部电位C、阈电位D、锋电位E、正后电位36、阈刺激最小的时相是〔〕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静息期37、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位点在〔〕A、肌动蛋白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38、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化学性突触传递B、局部电流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D、非突触性传递E、电传递39、以下关于Na+泵功能的表达,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A、将细胞内K+转运出去B、将细胞外Na+转运入细胞C、转运等量的Na+和K+D、维持细胞内外的Na+、K+离子浓度梯度E、活动增强导致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反响40、在一定静息电位的根底上,决定锋电位幅度的主要离子是〔〕A、K+B、Na+C、Ca2+D、Mg2+E、Cl-41、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呈正相关〔〕A、Ca2+B、Mg2+C、Na+D、K+E、Cl-42、以下关于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43、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C、锋电位D、终板电位E、后电拉44、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A、不引起任何反响B、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反响C、引起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D、引起可传导的局部电位E、引起可传导的动作电位45、阈电位是〔〕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B、引起超极化的临界膜电位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D、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E、衡量传导性上下的指标46、当到达K+平衡电位时〔〕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K+净外流为零47、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动作电位复极相与K+通道开放有关,与N a+离子通道无关D、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48、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49、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50、在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ATP酶B、单胺氧化酶C、磷酸二酯酶D、腺苷酸环化酶E、胆碱酯酶51、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只能在前一动作电位新引起的肌肉收缩期前后出现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C、幅值变大D、幅值变小E、频率变低53、判断组织兴奋性上下的常用指标是〔〕A、静息电位B、阈电位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速度E、刺激的频率54、对静息电位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接近K+的平衡电位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55、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主动张力B、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C、后负荷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E、前负荷56、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57、将骨骼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A、横管系统B、纵管系统C、肌浆D、纵管终末池E、三联管结构58、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何种后负荷条件下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A、无限大B、过大C、中等程度大D、过小E、为零59、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Ca2+B、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C、Ca2+与横桥结合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E、原肌球蛋白与Ca2+结合60、以下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表达,哪项是正确的〔〕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幅度减小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无关E、传导速度与温度无关61、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A、Ca2+的储存库B、动作电位期Ca2+进入肌细胞的通道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D、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E、诱发CICR机制62、骨骼肌细胞静息时,阻碍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的物质是〔〕A、肌球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钙蛋白D、肌钙蛋白TE、肌动蛋白63、美洲箭毒能使肌肉失去收缩能力的机制是〔〕A、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B、抑制接头前膜Ca2+通道C、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D、稳定囊泡膜E、使终板膜周围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失活64、在离体实验中,如用胆碱代替浸溶液中Na+,那么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将〔〕A、增大B、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E、消失65、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小于钾平衡电位的理论值,是由于静息时膜对〔〕A、Na+有小量的通透性B、Ca2+有小量的通透性C、Mg2+有小量的通透性D、Cl-有小量的通透性E、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有小量的通透性70、以下哪项属于主动转运过程〔〕A、氧气进入细胞B、二氧化碳排出细胞C、钾离子进入细胞D、钾离子排出细胞E、钠离子进入细胞(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法最初出现在()。
A.中国B.日本C.北美洲D.地中海沿岸2.法国颁布的()和()是近现代民族国家统一国内商事立法的滥觞。
A.《商事条例》和《海事条例》B.《海商条例》和《商事条例》C.《民法典》和《商法典》D.《民法典》和《商事条例》3.民商合一的做法开始于()。
A.《德国民法典》B.《日本民法典》C.《法国民法典》D.《瑞士民法典》4.吹响了发展中国家共同为改造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团结战斗的号角的会议是指()。
A.布雷顿森林会议B.1964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C.1968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D.万隆会议5.《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是()制定的。
A.国际法协会B.国际商会C.联合国贸发会议D.国际统一私法协会6.认为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新分支的学者不包括()。
A.施瓦曾伯格B.金泽良雄C.卡罗D.杰塞普7.以下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的是()。
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B.《国际货币基金协定》C.《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D.《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8.以下关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和联系,不正确的是()。
A.国际私法中调整国际私人经济关系的法律冲突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B.二者的主体都是国家、国际组织、法人以及自然人C.国际私法本身并不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国际经济法则可以直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D.国际私法调整经济关系和人身关系,国际经济法调整经济交往关系9.以下关于国际经济法与内国经济法的区别和联系,不正确的是()。
A.各国国内经济立法中用以调整涉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B.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跨越国界的国际经济关系,内国经济法调整的是发生在一国境内的经济关系C.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而内国经济法的法律渊源仅为一国经济法规范D.主体都是由法人、自然人、企业构成10.宋朝初年,京师设(),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中央机构。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生理学是讨论①____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讨论①____的科学。
2.生理学主要从①____、①____和①____三个不同水平举行讨论。
3.生命的基本特征是①____、①____、①____和①____。
4.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①____代谢和①____代谢两个方面。
5.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必需具备三个条件,即①____、①____和①____。
6.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①____。
它是机体与外环境举行物质交换的①_____ ;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①____的状态,称为①____。
7.机体活动的调整方式有①____、①____和①____,其中最主要的调整方式是①____。
8.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①____,其结构基础称为①____。
9.按照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不同,反射可以分为①____反射和①___反射两种类型。
10.反馈调整控制有①____和①____两种类型。
11.可高兴细胞包括①____、①____和①_____。
它们受刺激时易发生①____反应。
二、挑选题[A型题]1.最能反映内环境情况的体液部分是()A.细胞内液B.脑脊液C.尿液D.淋巴液E.血液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常常处于()A.固定不变B.相对稳定C.随机多变D.肯定不变E.强烈波动3.可高兴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A.分泌活动B.收缩反应C.电位变化D.神经冲动E.反射活动4.机体处于严寒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A.神经调整B.体液调整C.自身调整D.神经-体液调整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由输入信息与反馈信息比较后得出的信息称为()A.控制信息B.偏差信息C.参考信息D.干扰信息E.调整信息6.反馈信息是指()A.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B.调定点的转变C.外界干扰的强度D.中枢的紧急性E.受控变量的转变状况7.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哪一种调整将不能举行?()A.神经调整B.体液调整C.自身调整D.旁分泌调整E.自分泌调整8.条件反射属于()A.正反馈调整C.自身调整D.前馈调整E.后馈调整[B型题]A.神经调整B.体液调整C.自身调整D.负反馈调整E.正反馈调整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整过程是()2.分娩过程属于()3.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主要属于()4.全身动脉血压变动在80~180mmHg(1mmHg=9.806Pa)范围内,肾血流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属于()5.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属于()[C型题]A.机体的内环境B.机体的外环境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血浆属于()2.细胞内液属于()3.脑脊液属于()[X型题]1.下列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有()A.吸吮反射B.杯弓蛇影C.谈虎色变D.望梅止渴E.严寒引起立毛肌收缩2.下列中属于正反馈调整的有()A.降压反射B.血液凝固过程C.分娩过程D.排便反射和排尿反射E.神经动作电位去极化期时的Nat内流3.下列中属于负反馈调整的有()A.降压反射B.体温调整C.甲状腺激素的分法D.糖皮质激素的分泌E.吞咽反射4.神经调整的特点有()A.反应速度快B.作用范围较精确C.作用持续时光题D.基本方式是反射E.是机体最主要的调整方式5.体液调整的特点有()A.反应速度慢B.作用xxC.作用持续时光长D.作用很精确E.参加维持机体的稳态6.自身调整的特点有()A.调整幅度较小B.调整范围小C.调整不够xxD.不依靠于神经或体液调整E.调整的效果是保持生理功能的稳定7.负反馈调控的特点有()A.反应可逆B.有波动性C.有滞后现象D.无预见性E.维持机休的稳态8.正反馈调控的特点有()A.反应不行逆B.能反复再生C.反应不断增加D.输出变量可加大反馈信息E.使反应快速完成9.下列中属于自身调整的有()A.一定范围内,心肌收缩力与其纤维初长度成正比B.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C.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D.动脉血压骤然上升时,血压可以回降E.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三、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3.反射(reflex)4.神经调整(nervous regulation)5.体液调整(humoral regulation)6.自身调整(autoregulation)7.神经-体液调整(neuro-humoral regulation)8.反馈(feedback)9.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10.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11.调定点(set point)12.重调定(resetting)13.前馈(feedforward)四、问答题1.试比较神经调整、体液调整和自身调整的作用、特点及生理意义。
“微生物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2. 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 LeewenhoekB. Louis PasteurC. Joseph ListerD. James T.Watson3. 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 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B. 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C. 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D. 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4.细菌学的奠基人是()。
A. Louis PasteurB. Robert KochC. van DyckD. van Leeuwenhoek5. 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贡献在于他()。
A. 发现了病毒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C. 抨击了进化论D. 确立了生命来自生命的胚种学说6.阐明微生物是传染病原因的概念称为()。
A. 进化论B. 病原菌学说C. 生物学细胞论D. 报酬递减论7.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驳斥自然发生说B. 证明微生物致病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8.微生物学中铭记柯赫是由于()。
A. 证实病原菌学说B. 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了病毒C. 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D. 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9.下列病原体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噬菌体B.白色念珠菌C.新冠肺炎病毒D.炭疽杆菌10.微生物学形态学时期的开创者为()。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科赫D.沃森11.微生物学生理学时期的开创者为()。
A.Leeuwenhoek和WatsonB.Pasteur 和KochC. Watson和CrickD.Koch 和Crick二、简答题1.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2.简述科赫法则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在微生物的5大共性中,“体积小、面积大”这一条是最根本的?4.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发酵生产有何实际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5.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为()。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6.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卡列杰夫B.廖世承C.乌申斯基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学与教 )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 )与()之间的交叉学科。
3.教-学过程的五大要素是()、()、()、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4.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和()来体现的。
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 (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6.()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7.教学环境包括 ( )。
8.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 ( )、( ) 以及空间布置等。
9.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10.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预测和()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C3.C4.B5.A6.C7.D二、填空题1.学与教2.心理学、教育学3.学生、教师、教学内容4.群体差异、个体差异5.敬业精神、教学风格6.教学媒体7.物质环境社会环境8.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9.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检验和反思 10.解释控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选题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第一章公共行政学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在《纲鉴易知录》上。
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3、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4、美国早期的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这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5、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6、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7、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8、我国的公共行政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行政的最大区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这也决定了我国公共行政的独自特点。
9、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
10、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威尔逊。
1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12、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13、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
14、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法约尔。
15、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法约尔。
16、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古立克。
17、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怀特。
18、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9、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以人为本。
的管理思想,但是最大的弱点是不重视效率,太重视人际关系。
20、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21、1876年论译书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22、1876年梁启超在《张金鉴》中提“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23、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24、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张金鉴的《新公共管理》。
25、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一种取向就是管理取向,也就是企业管理取向。
它可以分为传统管理取向和政治取向取向。
2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取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期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A』上。
A、《纲鉴易知录》
B、《尚书》
C、《礼记》
D、《左传》
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B』。
A、瓦特
B、亚里士多德
C、史坦因
D、马克思
3、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B』。
A、政治性
B、公共性
C、民主性
D、法制性
4、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
A、民主性
B、高效性
C、公平性
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5、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是『C』。
A、斯图亚特
B、斯密
C、欧文
D、普耳
6、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C』。
A、泰勒
B、韦伯
C、威尔逊
D、古德诺
7、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的开山之作『A』,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之研究》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学》
8、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
A、韦伯
B、法约尔
C、泰勒
D、欧文
9、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马克斯•韦伯提出『A』,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A、官僚制理论
B、管理五项职能
C、14条管理原则
D、POSDCORB,即七项管理职能
10、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D』。
A、欧文
B、法约尔
C、韦伯
D、泰勒
11、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D』。
A、欧文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12、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D』。
A、欧文
B、泰勒
C、韦伯
D、法约尔
13、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B』。
A、泰勒
B、古立克
C、韦伯
D、法约尔
14、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15、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C』。
A、费富纳
B、魏劳毕
C、怀特
D、泰勒
16、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D』。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学导论
17、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D』,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孙中山
B、康有为
C、张金鉴
D、梁启超
18、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
B、《论译书》
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D、《行政学》
19、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A』。
A、《行政学理论与实际》
B、《行政学原理》
C、《论译书》
D、《行政学》
20、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C』。
A、梁启超
B、孙中山
C、张金鉴
D、康有为
21、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鉴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D』,他建立了院分立制度。
A、张金鉴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三、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ACE』三种权力。
A、立法
B、鉴察
C、行政
D、考试
E、司法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ABCE』。
A、西蒙
B、怀特
C、汤姆森
D、孟德斯鸠
E、斯密斯堡
3、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BE』。
A、科学管理时期
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
C、人际关系时期
D、动态行政学时期
E、X理论时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CD』,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A、韦伯
B、法约尔
C、威尔逊
D、古德诺
E、泰勒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ABE』完成的。
A、怀特
B、魏劳毕
C、泰勒
D、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