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多位数整理和复习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5
多位数的认识一、复习整理: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数位顺序表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读多位数的方法是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再加上级的单位“亿”或“万”。
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
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
若某一级全为0,那么只读一个零。
写多位数的方法是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四舍五入”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三、练习内容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2、写出下面各数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 480000000005、求近似数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6、比大小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的数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能力拓展:1、填空题。
《认识多位数》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数字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个位数、十位数,到更复杂的多位数,它们都在帮助我们记录、计算和理解各种信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认识多位数。
一、什么是多位数多位数指的是由多个数字组成的数,通常是指超过两位数的数。
比如 123、5678 、987654 等等。
多位数的位数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等。
二、多位数的读法读多位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30050080 读作:三千零五万零八十。
这里,“3005”是万级的数,读作“三千零五万”;“0080”是个级的数,读作“零八十”。
再比如,56780000 读作:五千六百七十八万。
因为万级的数后面都是 0,所以不需要读出“万”字后面的 0。
三、多位数的写法写多位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比如,要写出“四百零五万六千七百”这个数。
先写万级上的数,“四百零五万”写作 405,再写个级上的数“六千七百”写作 6700,所以这个数写作 4056700。
四、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例如,比较 56789 和 67890 的大小。
首先看位数,56789 是五位数,67890 是五位数,位数相同。
再从高位比起,万位上 5 小于 6,所以 56789 小于 67890 。
五、多位数的改写为了方便读数和写数,有时需要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 0 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
例如,把 567890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是 56789 万。
2.7 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表读、写多位数的能力,培养数感。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2. 数位表的应用3.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位表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读写技巧,数位表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复习旧知b. 引入新课2. 新课讲解a. 讲解多位数的读写方法b. 讲解数位表的应用3. 案例分析a. 分析多位数的读写案例b. 分析数位表的应用案例4. 练习巩固a. 个人练习b. 小组讨论5. 课堂小结a. 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b. 总结数位表的应用6. 作业布置a. 布置多位数的读写作业b. 布置数位表的应用作业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位表读写多位数。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与数位表的应用”。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与数位表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多位数读写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这两个方面,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练习巩固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熟练运用数位表。
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1)读法多位数的读法可以概括为“先分级,再读数”。
具体操作如下:a. 从个位数开始,每四位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等。
b.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爽爽文库汇编之9总复习总复习内容主要涉及本册教科书中四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的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数学广角。
通过总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正因为总复习的目的就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所以教学中要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二是沟通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四大版块的内容学生基本已经掌握,欠缺的是厘清知识脉络、查漏补缺的能力以及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所以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提高运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抓住重难点知识,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一项主要内容,辨析含糊不清的认知,巩固强化薄弱环节则是复习课的重要任务。
例如,复习“大数的认识”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大数的读写法,一方面抓住其重点内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易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思维障碍点。
2.复习课要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网络。
例如,复习“图形与几何”时,结合本册教科书知识较为零散、概念多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概念,内化理解。
3.复习时,既要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更要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例如,复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时,可以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与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准确、迅速。
如学生前面学习60÷20时,对于为什么可以利用6÷2进行口算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学习商不变性质之后,就可以说清其中的道理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时“认识多位数和乘法计算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期末复习第1课时“认识多位数和乘法计算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单元内容的回顾和总结。
教材通过多位数的认识和乘法计算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以及乘法计算的法则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多位数读写方法,对乘法计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多位数的认识不够清晰,对乘法计算的法则和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帮助学生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乘法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乘法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多位数的认识和乘法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乘法计算的法则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总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乘法计算的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多位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例如,展示一个四位数,让学生读出它的读法,并写出它的写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乘法计算的法则。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乘法计算的法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练习和乘法计算练习。
练习题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主要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题主要训练乘法计算的法则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乘法计算的法则。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解题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多位数的认识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复习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的有关知识【学习要求】1. 通过复习,系统本单元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 系统整理本单元知识。
2. 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提示】一. 本单元知识要点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多位数的读法多位数的写法多位数大小的比较多位数的改写二. 多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多位数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全世界有人口5000000000;我国希望工程资金救助失学儿童2742000多名,希望小学建了11500余所;我国网站数量大约600000个。
以上这些数都可以称作多位数。
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三. 多位数的读法一个多位数应该怎样读呢?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整数的数位顺序,只有掌握了整数的数位顺序后,读起数来才能够得心应手。
整数数位顺序表读数的时候要一级一级的、从高位读起。
四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为万级。
读出下列每组数:3000读作: ;30000000读作: ;6030读作: ; 6030000读作: 。
我们一起看这两组数:3000读作: ;30000000读作: ;第一个数读作:三千第二个数30000000位数比较多,读的时候要先分级,可以用竖虚线来划分,四位一级。
万级 个级3 0 0 0┋0 0 0 0这个数读作:三千万再看第二组数:6030读作: ; 6030000读作: 。
第一个数因为位数比较少,所以只要从高位读起就可以了。
6030读作:六千零三十读这个数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是数中间和末尾的零怎样读。
规则是连续的中间零只读一个;末尾零不读。
6 0 3┋ 0 0 0 0读作:六百零三万我们来看一组练习:1. 100个一千是( );10个( )是一亿。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75、第76页)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总结算法下面各题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1)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每套课桌椅坐2个学生,一共可以坐多少个学生?(2)阳光小学每个年级都有136个学生,全校6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3)小军家距学校400米,他每分钟走65米。
从家到学校7分钟能走到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交流时说出各题选择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第(1)题应选择口算,因为题目中的多位数是整百数,口算比较方便,200×2=400;第(2)题应选择笔算,因为题目要求求出精确的结果,口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就要进行笔算,通过列竖式即可得出答案。
第(3)题应选择估算。
因为不需要求出准确结果,从题目可以看出问题是求大约多远,所以只知道大概的结果就可以了,因此用估算65×7得出的结果肯定比400大,所以能走到。
二练一练1.口算下面各题。
20×4=70×3=12×3=120×4=3×6+5=200×4=600×8=21×4=320×3=4×8+7=500×2=1000×7=32×2=1100×6=8×8+6=做完后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估算下面各题。
98×479×3102×5287×653×6212×4319×772×8做完后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
3.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4. 多位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3. 多位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加减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多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如:从高位到低位读,从高位到低位写,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等。
(2)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如:一个多位数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千、百、十、个的组合。
(3)多位数的大小比较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再比较次高位,依此类推。
(4)多位数的加减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上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从上一位借一当十,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3.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概念,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分解、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多位数的概念,然后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分解、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整理与练习。
(教材第25、第26页)1.通过梳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认、读、改写、比大小的方法,特别是中间有0、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让学生经历回忆、梳理、类比、归纳等过程,进一步体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感受数学的美,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4.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重点:强化和巩固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难点:改写、省略的区别。
课件。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有关大数的一些知识,大家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我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
·我能制作数位顺序表,知道了数位顺序表中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我认识了万级、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我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生活中经常要用近似数来表达信息。
……师: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内容,一方面为本节课复习具体知识细节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课堂中,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1.复习数位顺序表。
师:哪位同学能说出从个位到千亿位的数位顺序,并说出个级、万级和亿级各含有哪些数位,每一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生: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这四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这四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这四位是亿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认识多位数》单元复习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掌握三位及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应的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意识;3.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让学生对《认识多位数》的内容进行系统回顾,掌握相关知识点,为下一阶段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节:复习多位数概念及大小比较1.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片、实物、数字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三位及以上数的概念;2.推荐《河图洛书》等图书,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多位数的应用;3.通过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巩固学生对多位数大小比较的掌握。
第二节:阅读及写作练习1.通过课内外阅读,了解多位数的应用;2.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掌握多位数的写法及基本运算。
第三节:数的运算应用1.让学生了解数的运算规则,掌握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通过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1.案例讲授法:通过多个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引导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第一节1.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2.通过图片、实物、数字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三位及以上数的概念;3.通过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巩固学生对多位数大小比较的掌握。
第二节1.通过课内外阅读,了解多位数的应用;2.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掌握多位数的写法及基本运算。
第三节1.让学生了解数的运算规则,掌握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通过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评价及反思1.通过测试,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各个知识点;2.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评价及总结,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苏教版数学教材;2.《河图洛书》等图书;3.实际应用问题。
七、教学参考1.《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常用数学工具:小学数学教学资料。
八、安全措施本节课程无安全问题。
1.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反馈;2.对教师的反馈及建议。
四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知识要点】1.多位数的读写⑴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⑵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单位是个(一),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表示几个百;第四位是千位,计数单位是千,表示几个千;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表示几个万。
以此类推。
⑷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⑸多位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亿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记忆:读准大数并不难,分好级来是关键,亿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亿”字要牢记;万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万”字要牢记;每级末尾0不读,中间有0读一个。
⑹多位数的写法:写数从高位写起。
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记忆: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⑺多位数大小的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高位依次比起。
[8]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数⑴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如, 15,0000 = 15万 24,0000,0000 = 24,0000万 = 24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⑵求大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精确到的数位,将其后面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进行取舍。
0~4为“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5~9为“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
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1题,“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多位数的读、写,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2.会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难点:数位上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本学期中,我们对多位数有哪些认识呢?让学生翻阅第1单元教材,回顾多位数的认识,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并共同进行整理。
(教师提示:可采用结构图或表格进行归纳整理)2.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整理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位…亿位亿位亿位位万位万位万位位位位位位(1)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二、复习应用出示教材第110页第1题。
1.在上面的数位顺序表中,写出一个数,让同桌读出来。
再任意指出这个数中的数字,说出它的含义。
同桌两人交换,互相读同桌写的数,说数字的含义。
2.写一个数并读出来,让同桌写出来,看看与你写的是否一样。
同桌两人交换进行。
3.说一说:你是怎样读、写多位数的?4.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你能将写出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吗?三、综合训练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四、课堂小结关于多位数的读、写,你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感受到这次复习比过去有进步。
学生思维活跃了,打破了以往复习中的机械与沉闷,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学会了整理知识的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