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校史小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的改革四十年◎ 童国林 张 辉 南京林业大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院所篇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在这四十年中风雨兼程,实现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学术队伍、科研能力与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试验研究条件以及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已形成生物质化学与工程、制浆科学与工程、造纸化学与纸基功能材料、轻工装备与控制技术等4个具有优势与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
1 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砥砺前行创辉煌制浆造纸工程学科源自于1963年底创立的林化制浆组,1981年开始招收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方向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隶属于“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09年批准建立“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轻工技术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入选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2014年制浆造纸工程学科获批国家林业局二级重点学科,隶属于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林业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制浆造纸工程学科设木质纤维化学与工程、制浆化学与二次纤维利用、造纸化学与纸基功能材料、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制浆造纸过程自动化等5个研究方向。
现有教师及教辅人员3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24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2人,江苏省“333”二、三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
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攻关或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40余项,主持国家林业局“948”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
南林小学发展史南林小学,座落于文化山麓,国道南侧。
黛山丽水,玉宇琼楼,清风雅致,绿树成荫,平道阔场,设备一流。
实乃读书之佳境,益智之灵地。
初创1946年,中国终于摆脱了百年来被侵略、欺侮的屈辱历史,南林的教育也迎来了崭新的篇章。
为适应社会形势,满足人们进一步求学的需要,由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筹划,借用徐氏宗祠(六甲祠)作校舍,成立了南林希望小学的前身-----崇仁乡中心国民学校(形同现在的高小)。
学校设四、五、六年级三个教学班,在校生100余人,教师2人。
受各种因素影响,1950年学校迁至南林干垅,学校正式更名为南林小学,1951年上迁至大坪畈,1951年下半年迁至下铁孙。
发展1952年,学校终于结束了流浪、彷徨的历史。
在社会形势得到稳定后,学校在南林镇中心地段(南林镇下洋)选址建校。
学校办学扩展到一至六年级,有了比较规范的课程设置,正式成为一所完全小学。
当时校园面积虽有3000平方米,但条件极为简单,仅有两间泥房,围墙也用篱笆围成。
1962-1967年,在时任校长周庆宜同志的不懈努力下,由政府牵头,当地百姓出力,绕校园四周建成砖瓦房24间。
70年代,吴顺恒校长来到南林小学后,尽管当时社会环境复杂,但他极力保持学校稳定,将重点始终放在教学与学校管理上,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的办学目标。
同时凭借学校交通便利的条件建起了锯板厂。
利用积累的奖金不断完善学校各方面设施。
振兴改革开放后,教育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1982年在徐亚宝校长的发动下,全体师生动手碎石填场,建成了一个五百余平米的操场。
1989、1992年分别由程义帮、孙和平校长向社会集资20余万元,将原砖瓦式危房改建成钢筋水泥式二层教学楼。
1997年,在校长刘百栋同志争取下,台湾爱国人士捐资15万元,政府投入60余万元,征地6亩,新建教学大楼,宿舍楼各一栋,平整操场5000余平米,与此同时,学校吸纳周边五村六年级学生来校就读,成为一所寄宿制学校。
在历史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历程王浩梳理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一、风景园林教育的前身—解放前的造园学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教育可追溯到中央大学的造园研究室。
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造园学家和现代造园学的奠基人。
1931-1933年,陈植先生在国立中央大学开设了造园学课程,他所著的《造园学概论》列入《大学丛书》,是解放前的少数几本造园的论著之一。
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造园学”课程的设立是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前身,也为后来的的园林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风景园林教育的开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的设立1958年6月,南京林学院设置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专业,培养了两届毕业生,该专业教师主要由南京林学院毕业的刘玉莲\刘旭云和北京林学院毕业的王志诚、杨培玉、张亚昭等先生组成。
三、风景园林教育的形成—园林专业的设立(1980年至1998年)1980年成立园林教研组并恢复园林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徐大陆、郦湛若、张亚昭、刘旭云、刘玉莲等老一辈的辛勤努力下,1990年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5年,设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硕士点。
这一阶段,南京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教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培养园林人才的体系。
相继有一批如《园冶注释》等园林专著问世。
四、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大发展(1999年—今)1999年4月,风景园林学院正式成立,2006年独立设置,是中国南方成立最早的风景园林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70余人,拥有一支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333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等组成的学科队伍。
教师中65%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园林、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和方向本科生近700人,硕博研究生600余人。
学院拥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点,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2个硕士点,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南林校史参观心得
走进校史馆,映入眼帘的便是“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新生们围绕在讲解员的身边,认真聆听着学校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与荣誉成就。
从校史馆的珍贵史料、先辈的创校历程和杰出校友的成功经历中感受到了学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沿革。
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都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展馆中的精彩内容和珍贵实物资料,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并表示要发给家人一同欣赏。
其中一位同学表示,品读校史馆的光辉历史,让他感觉非常骄傲,同时也很期待之后在南林的四年生活。
校史馆承载了许多人的青春与热血,镌刻着百花齐放的灿烂岁月。
通过这次参观,新充分感受到了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加深了对校情校史的认识,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希望同学们继往开来,铭记校训,为母校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周年校庆校史回顾引言本文档旨在回顾我们学校建校至今的十年历程,展示我校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建校初期我校于十年前创立,当时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和教职员工。
校园设施简陋,教学资源有限,但我们迅速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学术成就在过去十年里,我们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吸引了优秀的教授和研究人员加盟,开设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位课程和研究项目。
我们的学生在各种学科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并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学术奖项。
社会影响我校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我们大力倡导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
我们与各个行业合作伙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为他们提供了诸多专业咨询和培训服务。
校园建设为了提供更好的研究和生活环境,我们不断进行校园建设和设施更新。
我们新建了图书馆、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等重要设施,提供了先进的教学和研究设备。
同时,我们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积极推行绿色校园建设。
国际交流我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们与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学者和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这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机会,促进了我们学校的国际化发展。
感恩与展望在我们建校十周年之际,我们要感激所有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们。
同时,我们也要展望未来,继续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影响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们将继续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前行,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Note: This is a general outline and can be further expanded upon or modified according to your specific requirements.。
南京林业大学:诚朴雄伟,树木树人作者: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0年第06期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1个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
工程学、动植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和化学5个学科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前1%。
求学:请给考生和家长简单介绍贵校的科研实力。
南京林业大学:我校现有“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银杏产业”等10个国家级创新联盟,“江苏省观赏主题木本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等50余个省、部级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6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求学:今年贵校的招生专业有什么变化?南京林业大学:我校申报的“智能制造工程”已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2020年该专业划入“机械类”开始招生。
该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及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此外,我校今年还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划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招生)。
求学:贵校在专业上采取的是大类招生模式,请问这种模式有哪些特点?南京林业大学:2020年,我校采取“专业大类+具体专业”并行的招生模式,将对考生的文化基础要求相似、课程关联度高的专业划入同一个大类进行招生。
“专业大类”招收的学生可在专业分流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专业兴趣选择具体专业。
青春·跃/大学城“前方到站,南京林业大学新庄站。
”这个雕塑名竟然如此草率进入校园前门,一尊白色的雕像赫然映入眼帘,我无数次猜过它的名字:梦想?呵护地球?掌上明珠?际遇?……然而,当学长学姐带领我们逛校园的时候,他们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雕像的名字,竟然是——完蛋鸟!What ???我听到了什么?可当我听完介绍,似乎……又合理了许多。
你鸟,下面的就是它的蛋,整,不叫完蛋鸟叫什么?从未想到,这座雕像的名字居然如此草率……(在此也留一个小彩蛋,萌新们如果想知道它的真正名字,欢迎来南林自行探索樱花这么烂漫,才懒得花钱买热搜再往前走就是学校赫赫有名的樱花大道——每年樱花盛开时总能吸引无数游人观赏,南林师生亦常驻足树下。
与樱花大道相衬的是古香古色的老图书馆。
樱花节的时候,的红檐与樱花的粉嫩相互呼应,成了南林独一无二的名片。
很多人说,樱花盛开的时候,是南林最美的时候。
每年樱花盛开,总要火一把,许多人知道武大的樱花,但可曾见过南林的樱韵?记得学姐说,有一年樱花盛开,上了热搜,有人质疑学校买热度,于是学生们本着不黑自己黑谁的精神,纷纷出来辟谣,“放心,不会的,我们没钱”“放心,学校没钱买,而且真要是买,也不会宣传这个”……如果你看过电影《少年班》,一定会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
没错,少年班的部分取景地就在南林!我们也自带皇家风范或许会有萌新好奇,为什么学校还有一个“国立中央大学皇家林学院”的名字,各位有所不知,这才是学校的真正名字(bu shi )。
南京林业大学被广大南林人称为“国立中央大学皇家林学院”,不仅因为其有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纯正血统,更因为南林占得金陵风水宝地,背靠皇家陵寝紫金山,面朝皇家园林玄武湖,妥妥一股皇家范,所以有了此梗。
——你不知道的“国立中央大学皇家林学院”◎文/大寒中学生博览·青春派大橘为重啊,同学们学校里有一群猫,具体数量不详,分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总有好心的同学买猫粮、水盆……猫猫们可能是被太多两脚兽rua (摸、揉、捏),早已见怪不怪。
高校红色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以南通大学
近年发掘红色校史资料工作为例
顾奕
【期刊名称】《办公室业务》
【年(卷),期】2024()4
【摘要】高校红色校史资料是学校红色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红色档案和相关文史资料。
针对上述资料的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是高校档案工作者发挥档案“存史、育人”功用义不容辞的任务。
档案编研人员应当以检视馆藏档案和资料、著名校友为切入点,挖掘、整合红色校史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扩充、补正,同时在此基础上注意与其他文史资料尤其是地方文史资料作交叉互证、互补,进行深层
次编演,产出合格可信的编研成果加以推广利用,达到研究宣传推广红色校史、弘扬
优良传统的目的。
【总页数】3页(P187-189)
【作者】顾奕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试论高校校史资料征集工作——以某高校校史资料征集为例
2.从档案视角挖掘
和传承校史中的红色基因——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追寻红色校史的探索与实践3.挖
掘红色校史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
——以苏州高校为例4.媒体融合视阈下校史剧对高校校史宣传效果的研究——以上海大学校史剧《红色学府》为例5.挖掘档案资料助推校史建设——基于四川旅游学院校史布展建设纪实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林业大学大事记2009年2月2月全国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及交流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经专家评选,我校参评的论文《高等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初探》和公寓建设策划方案《寝室文化节策划方案、创意设计》获得全国一等奖;此外,论文《论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获得二等奖;《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专题片》还获得了影像资料三等奖。
2月江苏省教育厅发文表彰了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我校再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获得了表彰。
2月12日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省长罗志军、副省长曹卫星、省长助理徐南平等省政府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由我校环境学院方升佐教授主持并与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申报的项目“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作为参加单位所申报的“杨树天牛灾变规律分子检测与生态可持续控制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曹福亮副校长代表学校与项目获奖人员一起参加了2008年度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9日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聂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沈文星教授牵头,福建省林业厅、南平市政府、经济管理学院、校科研处以及相关学院近50位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人员完成的有关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丛书正式出版。
19日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邢光龙副主任一行6人来我校走访省政协委员卢晓宁教授和阮宏华教授。
校党委副书记聂影,党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部长曾正德,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统战部副部长吴勇接待了邢主任一行。
24日在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联合主办的“关爱女孩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关爱女孩”暑期实践活动获全国一等奖。
24日本学期第一次学工委全体会议在生物技术大楼60319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万福绪,全体学工委委员,学生工作处有关人员。
会议由万福绪主持。
3月3月为弘扬雷锋精神,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南方学院团委及经管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东方卫报于3月5日联合举办了“《东方卫报》爱心义卖”活动。
南京林业大学校徽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南京,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已成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拥有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
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等三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前五。
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
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02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8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为150万册;设有22个学院(部),开办本科专业72个,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4500余人。
历史沿革南京林业大学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变迁。
1952年,南京大学森林系和金陵大学森林系合并成立南京林学院,是新中国独立设置的首批高等林业院校。
1955年,由武汉大学森林系、南昌大学森林系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的华中农学院林学系并入南京林学院。
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南京大学古建筑解说词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南大鼓楼校区里藏有不少老建筑,或是其前身的金大旧址建筑,或是曾经在此工作生活过的名人故居。
那些或藏匿于僻静的校园角落,或隐身于现代化的建筑之后,雕刻着沧桑岁月的斑驳痕迹,铭记着过往时光的历史风云。
漫步在林荫下的小路上,寻觅那些静谧而又古老的身影,感受老建筑散发的旧日魅力。
北大楼最负盛名的代表建筑,恐怕非北大楼莫属。
既是南大的地标性建筑,又是南京的民国建筑代表、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北大楼其实与北大没有任何关系,是指金陵大学的北大楼,与东大楼、西大楼相对而言。
金陵大学为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是一所1888年美国基督教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主体并入南京大学。
在北大楼南边,有一方“金陵苑”碑刻,记述了金陵大学的光辉历程。
金陵大学北大楼建于1917年,是典型的中西风格结合的建筑。
历经百年的北大楼,已成为南大学子心目中的南大标志性建筑,雄伟的钟楼形建筑,绿草如茵的草坪,多少人在这里留下了毕业照,多少人到这里驻足流连。
大礼堂北大楼西南角上的大礼堂,也是金陵大学的遗产——金陵大学礼拜堂,亦建于1917年,仿古的庙宇式建筑,已成为南大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中心,经常举行各种重要的学术交流、文艺演出活动。
小礼堂沿着北大楼的中轴线一直往南走,在教学楼东南方向的小土山坡上,是金陵大学的小礼堂。
其形状特别酷似《西游记》中孙悟空化身的土地庙。
小礼堂前有一座钟亭,轻轻敲触便会响起。
两江师范学堂碑两江师范学堂建于1906年,其前身为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三江师范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意义重大,是清末新政对教育重大影响的体现,也是今天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南京一批高校的历史源头。
最著名的校长是教育家、书法家李瑞清,其“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名言至今鼓舞着莘莘学子。
今日碑刻上有裂痕,外部罩以玻璃保护,虽然藏身于郁郁葱葱的林木之中,仍成为众多学子和游人合影的佳地。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综合理论》园林史基础整理2003年1.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兴建的________中的________之布局与造景可谓后世园林创作的模本。
2.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_______、万寿山的_______,______的静宜园及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设计的。
4.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5.著名的___________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作完成。
6.日本庭园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三大类型。
7.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1.建章宫一池三山 2.静明园清漪园香山圆明园、畅春园3.凡尔赛宫孚—勒—维贡府邸勒诺特4.辋川别业庐山草堂5.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沃克斯6.筑山庭、平庭、茶庭7.圆明园、避暑山庄和清漪园(颐和园)8.埃士特庄园和兰台庄园2004年6、世界造园系统除西亚外,还有其它两大系统,即_________和__________。
7、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_______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8、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主要类型。
9、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________,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_______,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答案:6.中国体系欧洲体系7.空中花园8.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9.上林苑蓬莱山2005年13.中国园林的兴建,是从奴隶经济已相当发达的______开始的,此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奴隶主们才有可能兴建以游憩生活为内容的园林。
南林校史小整理
一、五脉汇合
1、1902.5 (南京)三江师范学堂→ 1928-1949 国立中央大学(1929年成立森林系)→ 1949国立南京大学森林系
1946,梁希为中央大学森林系刊《林钟》题写“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宏愿。
2、1888汇文书院→ 1910 金陵大学(1915年设立森林系)→ 1952年与南京大学森林系合并为南京林学院
3、湖北农务学堂1898张之洞创办(1902年设立林科)→ 1950年改名湖北农学院
4、1905 江西实业学堂→1949南昌大学森林系→ 1952并入华中农学院林学系
5、1893 武汉自强学堂→1937国立武汉大学森林系→ 1952与湖北省农学院合并组建中华农学院
二、独立建校
1、1952年南京大学森林系,金陵大学森林系,浙江大学森林系合并为华东林学院(后决定浙江大学森林系不并入),后改名南京林学院,与南京农学院合办,合称南京农林学院。
2、1955年独立建校。
三、十年动乱时期
1、1972年初,杨致平党委副书记将校名从南京林学院改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避免了学校搬迁。
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题写校名。
四、改革开放后
1、1983年10月8日,恢复校名为“南京林学院”
2、1981年,成立木材水运研究室
3、教学主楼于1981年开工,1983年完工,呈“工”字型
4、1985年8月6日,林业部批准,将“南京林学院”改名为“南京林业大学”,于当年教师节举行挂牌仪式
5、1987年成为全国高校军训试点单位
学校院系发展
1976-1985 林学、林化、林机、林工
1985 林业经济管理系
1986 森林工程系
90年代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木材工业学院(于2013年改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00年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院、理学院、外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南方学院
南方学院成立
1999年成立南京林业大学南方摄影学院,2000年改名为南方学院,2010年设立淮安校区近年来校长
1984-1993 王明庥
1993-1997 赵奇僧
1997-2010 余世袁
2010-至今曹福亮
注:现任党委书记为封超年
五、科研贡献
1、1948年郑万钧教授与胡先骕教授发现“本早已灭绝“的水杉树种,被认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2、上世纪70年代,以王明庥院士为代表的团队,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开展杨树引种试验和新品种培育、推广。
为绿色江苏建设和苏北地区农民脱贫做出巨大贡献
六、学校相关
1、学校占地总面积10295亩,其中分为校园本部(1257亩)、下蜀实习林场、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江宁工程试验中心、白马科学研究基地
2、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工程
3、校训:诚朴雄伟,树木树人(2012.9.20校党委审议通过)
校风:团结朴实勤奋进取(最早由1986年王明庥院士提出)
4、校歌《为了碧水青山》
5、校标
由“水杉叶”、“学校老图书馆”(1961年建成)、“1902”(南京林业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创立时间)三元素设计而成,形取“外圆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