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 格式:pdf
- 大小:80.81 KB
- 文档页数:2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体会肖艳华祝宏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武汉430073)摘要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的体会:在内容上。
重视绪论,以激发学生兴趣,而后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在方法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要注意实践教学的协同效应,同时采用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因势利导;在态度上,以知识为基础,用爱心尽力服务学生,从而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实践目前一般将药物分为天然药、合成药和生物药,天然药物化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rq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全面掌握药物化学知识的一门必修课。
而现在出现的废除中药和中医的说法,与我国几千年来传统中药文化极不相称,因此国家的中药现代化工程以及国际上中药发展趋势,要求学生更好地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另外随着学生就业难度增加,让学生充分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知识,拓宽他们的就业领域,显得刻不容缓。
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就成为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近几年自身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六点体会。
一、重视开头.激发兴趣天然药物化学的总论部分不同于一般课程,除了与本课程有关的一般性介绍外,还涉及天然药物的生物合成、提取、分离、鉴定等纲领性内容,紧跟总论后的各章节就是按这样的顺序进行编排的,但是一般教师或学生往往都会忽略这一章的重要性。
它的重要在于从理论上解释了。
形成不同类型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应用范围,对不同的鉴定方法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因此这部分的理论如果掌握得好,能有效地指导后面各论的学习,毕竟各论是在总论基础上的具体化。
第一章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就会对有一定难度的本课程失去兴趣,再想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就不容易。
天然药物是自然产生的,所以必定首先讲到通过某一特殊生物合成途径得到了特殊结构类型的某一类天然药物,然后才有了天然药物化学中有关化学的内容,因为特殊结构类型决定其可能有的理化性质,而理化性质又决定了可以用什么样的提取和分离方法,这里就可这样导入:“比如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同的化合物,其提取和分离何尝又不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通过提取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需要认识它,这时就需用结构研究法鉴定等,而鉴定方法的使用只不过是认识化合物的手段,只能是反映出它的结构特点。
机上完成。
如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等实验均是用线性拟合[3]3,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等用非线性曲线拟合。
3开展物化实验的绿色化。
强化环保意识制药工业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是化学化工领域的一部分,绿色化学的目的在于把化学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实验是药学科学的基础,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现有实验教材中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可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4J,具体可从下面几方面人手。
首先是仪器设备的绿色化。
诸多物理化学试验中的仪器都含有毒有害物质汞,如在测量凝固点下降时使用的贝克曼温度计,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时使用的U型管水银压力计,测量大气压时使用的水银气压计等,试验过程中一旦操作不慎,发生泄漏,将造成污染,危害学生和教师的健康。
为此应采用新型的无毒无害测温测压仪器,用数字式精密温差测量仪取代了原有的贝克曼温度计,用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取代原有的U型管水银压力计,用数字式气压计取代了水银气压计,它们的特点是采用新型传感技术,精度高,稳定性好,无污染。
其次是选择污染小、费用小、用量耗材少的实验,保证试验内容的绿色化。
物化实验中经常用到有毒有害物质,应根据“绿色化学”从源头消除污染的原则,用无毒或低毒的药品代替有毒药品的方法实现实验内容的绿色化。
如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中,所用的无机酸催化剂对旋光仪有强腐蚀性,同时测试废液如不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选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287・代替无机酸催化蔗糖水解反应能达到与无机酸催化相同的实验效果,且实验使用过的树脂经水洗涤后可循环使用[5]5。
总之,就是做到资源循环使用,从源头上把住关口,节约大量的药品和经费,将教学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最后,要强化和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范文摘要: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质量、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必要对当前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改善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文章从试验新技术、实验教学新方法、评价的方式、设计性实验等多个侧面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改善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效果。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质量和效率药物化学实验是在无机、有机及其他相关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于药物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药物合成操作技能,并能够合成符合药典要求的药品。
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设计反应路线,从而合成目标产物。
同时积极分析实验的结果,通过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院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对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加强实验新技术的训练现代药物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出现,在药化实验教学当中,有必要采用新的实验技术方法与仪器设备。
在实验教学当中增加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微波实验等内容。
其中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在药物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真空线操作技术、手套箱操作技术和Schlenk操作技术是无水无氧操作技术的三种主要类型。
其中以Schlenk操作的安全性更高,更加简单有效,且较低的操作成本对于本科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更加适用。
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产品化学结构解析的内容,教会学生使用各种仪器,掌握MS、NMR、UV、IR 等分析化合物结构的方法,提高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实验新技术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引进新的设备,调动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教学思路。
2加强设计性实验训练传统采用既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训练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提高。
垫堂塾宣至塑生笙垫鲞星鱼塑以创新为导向的药物化学教学体系改革钟长斌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210029)摘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从教学大纲、内容、策略、手段和考核等方面对药物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强调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把讲述药物的构效关系(sAR)和新药研发的创新思路的讲解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药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药物化学;创新;教学改革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药学类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与之相联系的学科较多,内容主要涉及新药的发明与发现、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所涉及的药物具有分子量较大、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异的特点,内容繁杂。
若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容易与实际相脱离,往往会造成“满堂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笔者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多年的药物化学教学经验,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对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提出以下设想。
一、明确药物化学教学目的。
修定教学大纲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适时提出了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图,药物创新是科技出新领域的重要内容,占有重要地位,也迫在眉睫。
我国新药研究也从以仿制新药为主的年代,进入自主创新的年代。
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中--I'-1重要的必修课,其教学也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
因此,我们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对药物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逐步改变过去主要讲述药物的结构和名称,药物的性质和制备原理。
过去这种以化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涉及创新思想较少。
而应该改为化学与生物学内容结合,强调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把讲述药物的构效关系(SAR)和新药研发的创新思路的讲解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整个药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医药类院校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析【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药物化学教学的特点,通过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力求使高职院校药物化学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学化学;教学改革药物化学是高职高专医药类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药学类最基本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与之相联系的学科较多,内容涉及知识面广。
所涉及的药物具有分子量较大、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异的特点,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关联性差。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容易与实际相脱离,易导致填鸭式的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鉴此,本文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多年的药物化学教学经验,对高职高专医药类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提出以下设想。
1 理论知识方面1.1 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针对高职高专医药类院校药学类学生基础薄、信心缺、兴趣低等特点,教材的选择及教学内容的变化应基于学生本位的实际需要,化繁为简,推陈出新。
同时要注重多学科交叉、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分阶段、归类进行教学。
同时,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极大限度的提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利用图书资料、网络及实验方法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尽快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1.2 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多样化是现代教学方法理念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满足不了思维活跃的90后学生的需求,只有灵活采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和答辩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烈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从而打破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传统授课模式。
同时,生动活泼的互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直观认识和内容的理解。
如设计模拟教学、市场调研、观摩课、讨论会、相关制药工厂实地参观实习等。
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 针对我校药物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药物化学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在教法上以学生为主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药学;药物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r9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6-136-02药物化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学习世界医药发展历史上的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各种化学药品的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临床用途、体内代谢、合成路线等方面的知识。
旨在让学生了解医药这一特殊商品的起源、特性、功能以及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学生在掌握各种药物临床应用的同时,对这一特殊商品的发明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创造的热情,推动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1]。
当代世界,医药业发展迅速,而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来自世界医药界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既有世界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带来的巨大压力,又有基础化学合成技术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缺失,我们急需培养一批基础知识过硬,合成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能力的科技工作者。
因此,医药高等院校药物化学课程的设置、教育目标的调整就显得尤其重要[2-3]。
1 以教材为基础,总结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1.1 建立药物化学完整的知识体系药化教学内容繁杂、结构、化学名难于记忆,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我们先对教材进行总体认识,在概括说明各种主要医药的临床作用基础上,适当介绍这种药物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经济效益,让学生对这门教材有整体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接下来各章的学习时,我们按照各类药物的发展史、结构、合成过程、化学名、理化性质、临床用途和构效关系的顺序逐一讲解,并适时总结这类药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关系,让学生多方位进行记忆[4]。
比如,在学习磺胺类抗菌药物时,先介绍磺胺类药物是早于抗生素被发现的,但是,随着抗生素获得诺贝尔奖并被临床广泛应用,使人们一度觉得,只有抗生素是抗菌药,但当抗生素在临床上耐药性被发现后,人们重新认识到磺胺类抗菌药的重要并掀起磺胺类药物研发的热潮,先后合成了大量的磺胺类化合物,从中筛选出几十种药物,至今,磺胺异噁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酞磺胺噻唑、琥磺噻唑等仍然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体会一、概述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实验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该专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如何将实验教学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当前药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和体会,以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药学学子们共同探讨、交流与提高。
二、实验教学的问题与挑战1. 实验设备、材料和环境的限制在许多高校和教学实验室中,由于资金、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实验设备、材料和环境无法满足现代化实验教学的需要。
这给学生的实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实验内容和方法的陈旧性由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局限于传统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导致学生们对实验教学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欠佳。
3. 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只强调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实验技能,更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1. 实验设备和环境的改善针对实验设备、材料和环境的限制,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实验教学中,更新和改善实验设备和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
2. 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与创新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引入现代化的实验内容和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3. 强化实验教学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实验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实验教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四、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个人观点和体会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一句话:传授知识不如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
摘要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抓好基础实验,把各学科知识相融合,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开设设计性实验已经成为重要的部分。
只有把基础建设抓好,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试验操作技能的学生抓好基础实验;把相关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能系统地认识所学知识;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简单化,并能在有限的课时下扩大教学容量;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新科研思维方式,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把学生培养为全面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技术设计性实验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Li XuezhengAbstract In the reform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basic experiments,the infiltration of various discipline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and designing experiments have become important component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bove aspects in detail on their advantag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teach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designing experimentAuthor's address Guangxi Med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530023,Nanning,Guangxi,China作为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实验课,药物化学试验将药学和化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前的试验在性质上是“验证性实验”,这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起到了阻碍作用。
所以,实施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课题已经是当前教育形势的迫切需求。
综合教学工作者以往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
1巩固基础实验有机化学实验能够用到的方法与仪器也可以应用于一些药物化学合成实验中去,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因此,实现两个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由于两门课程不能做统一安排,各自的实验设计太过于强调其自身学科知识系统性,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因此,紧密结合两门课程,统一安排有机化学实验和药物化学课程。
这样,才能使学生有重点有准备地进行药物化学实验之前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并强化这个基本技能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的运用,掌握药物合成的方法,学生才能提高综合能力。
2加强相关学科的融合药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模式不能和传统的单学科的教学模式混为一谈,相互没有区分,实验教学内容应该形成的是一个横向的跨学科的有机结合,能够把各个学科的知识比如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相关学科相互融合起来。
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化学具有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能把两门学科紧密、融洽地结合在一起,那将对我国药学事业发展起到促进意义。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融合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学等学科和知识,能够开设相关的有所联系的实验内容,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的同时,还能系统地综合学习药学知识,并能把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这样才能成为高级药学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3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3.1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必要性以前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指导书上怎么讲述,学生们就会怎么去完成实验步骤,完全机械化和教条化,得到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只是依靠实验老师讲解,因为时间关系,教师们可能无法示范那些装置、现象比较复杂的实验,不管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讲都耗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而且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还有些比较复杂和繁琐的实验,因为实验室条件达不到或者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等原因,实验条件不足或者一些别的原因,实验课程根本就得不到安排和实现。
但是如果应用多媒体,那么就不会有条件达不到,或者发生事故这样的限制,学生们可以用多媒体观看实验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
3.2多媒体的应用在药化实验教学中的优点3.2.1局限的课时条件下使教学内容扩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后,教师不会再利用传统方式来展示实践内容和知识,而且也允许教师讲述更多更广的信息,不再受课时短等条件的制约,让教师们能够实现更多更广的信息传授,使时间得到了节约,而且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实验过程,在清晰讲解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2-0115-02115又由于老师忙于操作仪器和装置,和学生的交流较少。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克服上述弊端,能较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1],其直观、形象、多层次、生动的演示,不但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药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学生们通过多媒体更加立体和直观地记忆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过程,对学习效率是一大提高,这也是实验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最基本的要求。
4开设设计性实验药物化学在要求上本来就注重学科的实践性,实践就是考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教条的药物实验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记忆,做不到课程本身的要求和目的,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将用综合能力的训练取代狭隘、单项的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药物化学设计性实验,实验课题题目由教师给出,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和实验内容有关的知识资料,自己动手动脑设定属于自己的实验方案和具体的实验步骤,然后由老师来讲解和分析,共同商定实验的最后方案。
这样的话,设计性实验可以很好地督促学生们独立思考,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在探索中解决实际问题。
4.1开设设计性实验的优点4.1.1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自己查看和实验内容有关的知识资料,在查看知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和理论概念,同时也增强了对药物化学课程设定的实验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查看并综合有关的知识资料之后,通过自己设定属于自己的实验方案,并把具体方案实施到实验课程中去,这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动手操作能力,例如获取知识信息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培养了创造意识,而且使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呈现更多层次,更注重了学生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4.1.2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学生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内容、规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合成出产品。
学生已经习惯死板的思维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被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压制。
只有开展设计性实验,学生通过新的教学,完成了自主获取实验相关知识,提升认识水平的学习过程,这对培养全面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4.1.3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水平开展设计性实验,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对教全新设计性实验和传统的实验模式有所区别,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虽然面对和以往实验相同的器物,但全新设计性实验要求对反应过程以及后续处理均和传统实验有所区别,实验合成结果自然就不尽相同。
这样通过全新设计性实验的多样性和新奇性也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4.2.2设计性实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生产中经常遇见比较复杂、繁琐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具有多种较为有效的条件可以解决,传统的实验教学可能无法让学生去实践这些条件,如果实验教学课堂可以把这些选作设计性实验,那么学生就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锻炼机会。
与此同时,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问题也会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记忆实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从此对实验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4.2.3在设计性实验中传统方法与新方法对比这样的设计性实验在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新技术、新方法的力量和伟大之处,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学生自主去了解和学习跟实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使学生们在具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些理论和知识。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来自各地的挑战和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国家在这段时间,新药的研究进入了自主创新的时代,要想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就需要有敏锐的思路、增强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以及更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因此,学生的创新型意识和运用理论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已经成为了药学教育亟待解决和提高的重要课题。
而实现这个课题,完善药学教育,就必须实施药学教育的改革,改革从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实施,改革意义重大,任务也很艰巨,或许需要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而这个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要在实验教学中巩固好基础实验、加强和相关学科的融合、多媒体的应用和开设设计性实验等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仍然是以后药学院校教学改革中很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1]邓红艳.应用多媒体讲授药物化学[J].药学教育,2000,16(4):14-21.[2]蔡际群,王晓红,刘强,等.学习哈佛教学新理念搞好药理学整合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7(2):57.[3]朱卞林.综合性大学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4,20(4):9-12.编辑王恒平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