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化学学科的现状及基础化学教育改革问题近年来,化学学科在科学领域中的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
随着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基础化学教育也愈发重要,但在教育体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就化学学科的现状及基础化学教育改革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化学学科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多样,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等多个领域。
各种新型材料、新型药物、新型能源的涌现,都离不开化学学科的支撑。
化学学科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化学学科在科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基础化学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当前基础化学教育普遍存在课程内容陈旧、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许多化学教育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滞后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与时俱进的新知识难以及时纳入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偏颇。
化学实验教学条件不足,实验设备不完善,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基础化学教育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那么,基础化学教育的改革应该如何进行呢?我们应该更新课程内容,使之与时俱进。
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应该及时纳入化学教育的内容中,增加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更新和改善。
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增加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改善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条件,加强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化学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基础化学教育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舒群威;杨敏建;罗树常;许子竞;曾造
【期刊名称】《大众科技》
【年(卷),期】2016(018)006
【摘要】通过分析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世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在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页数】3页(P96-97,124)
【作者】舒群威;杨敏建;罗树常;许子竞;曾造
【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贵州毕节 551700;贵州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贵州毕节 55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O6-3
【相关文献】
1.高职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J], 王冰冰
2.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J], 丰利
3.我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郑红
4.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J], 丰利
5.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中心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J], 李燕;张卫民;李志英;杜宇;卢燕;许崇娟;张诺;王斌;马洪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院校应用化工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摘要】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应用化工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编著合适的实验课本,强化技能训练,实验成绩的考核,教师的考核,实行开放性实验室等方面探讨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应用化工分析化学实验改革分析化学作为高职应用化工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与该专业主要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合成的化工产品需用到分析方法来分析其质量好坏。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教改之路,使高职应用化工中的分析化学实验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为满足当前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分析化学实验进行改革,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操作。
本文就应用化工专业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高职高专应用化工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生的认知存在问题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一般培养的学生都是直接跟就业挂钩,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一般很少从事分析专业的工作,所以很多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根本不重视分析化学,特别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觉得那应该是分析专业学生学的,对自己没有多大用处,从一开始就对分析化学及实验这门课程有排斥心理,在学习的心态上没有加以重视。
(二)没有专门的课本,一般都是跟分析专业使用相同课本开设分析化学及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给应用化工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加以辅助,便于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专业课程及提高技术。
对于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与分析化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而现在的课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没有加以严格的区分,导致对应用化工学生的教学没有抓到重点。
例如,分析化学中的某些实验对应用化工专业的学习没有多大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应用不到,所以很有必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适用于我系应用化工专业学生使用的分析化学实验课本。
(三)学生基本不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报告应付了事由于学生基础不好,学生基本上都没有预习的习惯,上课了就拿着课本到实验室,到底今天要上什么内容不知道,要做什么实验也不清楚,甚至老师讲完了,他们也一知半解,不懂要做什么,怎么做。
高职高专《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高职高专基础化学教学是以“理论够用、技术过硬”为原则,从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采取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标签:高职高专;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一、改革的原因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化学课普遍采用四大化学,即《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其内容几乎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内容偏多、重复、面广且理论深,应用性较差,理论与实践脱节。
过于强调“是什么”、“为什么”而忽视“怎么用”、“如何做”,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相连,使学生感觉过于抽象、难以致用、与将来就业关系不大,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和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也很难突出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
另外,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上都不太好,这种状况不改变就难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他们思想活跃,动手能力较强,但学习情绪化较高,缺乏学习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学习总体上还是处于被动状态,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这对于高职高专的化学基础课教学来说,在二、三年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不仅讲授量大,时间紧,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如何在高职高专化学教学中针对以上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改革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因此,无论从教材本身,还是针对学生而言,化学课程的改革都势在必行。
二、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一)教学计划改革围绕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重新认真审定教育教学目标,从而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
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结合行业背景及社会需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优化课程体系、精简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训练”为原则,课堂教学力争做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具体表现在将原来的《无机化学》、《有机污染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门化学基础课程整合为一门《基础化学》。
应用技术型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一、改革实验教学教学方式
为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质量,高校在化学实验教学转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并积极参考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
传统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无法单独完成实验或者缺乏单独完成实验的意识,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活动中。
基于这一问题,高校化学教师可以选择开放性的实验课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选择课题并完成,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探究效果进行评价。
除开展开放性的实验教学,教师还应在实验教学中将科研与就业相结合[1]。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今的教育技术优化实验效果,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科技竞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并将学生在校内外的实践表现计入学分。
二、整合实验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
高校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知名度和综合教育实力,因此高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很多高校开始大批引入青年教师,为高校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但是很多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教育岗位上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缺乏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意识。
这就要求高校在引进教师的时候加强专业培训,并借助实验专家和行业佼佼者分享化学实验教学经验,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实验教学积极性,為他们的教学改革提供意见参考。
为了给高校化学实验改革提供助力,本研究建议高校加强校企合作,基于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并借助企业的教育资源[2],邀请科研优秀人员进入高校课堂,传授学生工作经验和学习方法。
由于实验教学对实验设备具有较大依赖,因此高校还应该强化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并强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好实验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建立校级实验中心,以便资源能够共享。
三、改革化学实验教学的环节
为突破传统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当前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应该积极进行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培养。
教师选择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实验导学,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课上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并在课程教学后进行补充。
在课前,教师需要将实验课题和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前学习和查阅,在实验环节中找出自己的疑问,供课上讨论。
教师也可以在上传实验步骤的时候故意出错,让学生通过查找错误、纠正错误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或者教师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选派学生进行实验步骤演示,并动员其他学生积极找错,然后在互动过程中探讨和分析实验目的、现象以及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并参与学生的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数据记录等多个环节,及时解释学生认识范围内的实验现象和原理,避免学生出现不当操作和危险操作,第一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实验
结束后,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格式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验操作情况反映其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需要在课后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实验学习问题,并针对性改革教学方案。
四、结语
当前教育背景和人才需求形势下,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也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实施改革。
当前的高校应用技术型基础化学实验改革正在进行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文总结了当前高校化学实验改革中的不足,特作出上述分析,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秀娥,尚晓敏.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合并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
[2]贺志丽,郭思奇,佟艳斌,等.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