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安装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11
常规基站天线安装规范离开铁塔平台距离:>1M天线间距:同一小区分集接收天线:>3M全向天线水平间距:>4M定向天线水平间距:>2.5M不同平台天线垂直间距:>1M收发天线除说明书特别指明不可倒置安置。
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天线方位:对于定向天线,第一扇区XX度,第二扇区XX度,第三扇区XX度(根据SE设计要求设定调整)。
天线倾角:保证天线实际倾角符合SE设计要求,误差小于2度。
天线垂直度:除有天线倾角的基站外,保证天线的垂直度不大于2度说明:1、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2、天线安装前请详细阅读此说明书,根据顺序进行正确的装配和操作;3、天线的安装位置必须位于天线架避雷针的保护角内。
4、天线安装、维护与拆卸由专业人员进行。
1、开箱检查开箱后阅读说明书,了解天线安装的基本要求及安装方法;检查相应的产品附件与装箱清单是否一致;检测下倾角套件是否齐全,准备安装。
2、安装支架支架安装用螺栓、平垫、螺母将U型槽夹板安装在角臂座上。
U型槽夹板角臂座上支架角臂座下支架安装支架至天线用螺栓、平垫、螺母将上支架、下支架安装在天线安装板上。
3、安装天线✧安装天线至抱杆使上支架\下支架的夹板和U型槽夹板抱住抱杆,将螺栓穿过上述夹板的安装孔,然后套入平垫和螺母并锁紧螺母。
➢安装天线至抱杆时,暂不要把上、下支架的螺丝拧紧,以便于调整天线方位角度。
但也不能过松,要保证天线不会向下滑落。
➢天线方位角调整好后,再拧紧上下支架的螺丝。
✧调整天线下倾角根据上支架上的角度标签,将天线调整至所需的下倾角。
✧天线安装结束下倾角调节好之后,旋紧节点处的螺母(如图中标A处),天线安装结束。
4、连接天线侧跳线及防水✧连接跳线至天线●使用6根定长跳线。
●(可选)若现场无定长跳线,则需裁剪合适长度的跳线,并在跳线两端制作DIN公型接头。
AA可选✧ 粘贴色环● 缠绕色环应方向一致,不能错位,每道缠绕2~3层,相邻两道色环间距为10mm ~15mm 。
移动公司地网、天馈及设备安装施工规范一、地网工程(一)电缆下埋引入1、地埋电缆沟与基站地网沟连为体,沟深0。
5—0。
7米,同时作为基站地网的一组延伸辐射体.电缆不得与地网扁铁缠绞,下埋长度应大于15m。
2、地埋铠装电力电缆两边均需用3米热镀锌钢管做引下及引上保护,且电力电缆屏蔽层在两边与基站地网做可靠接地,保护钢管用抱箍与市电终端杆和机房墙面必须作不少于3处的固定。
3、铠装电缆在终端杆作引接时必须做回水弯处理,做法:电缆先在电杆横担处绕缠两圈(不得超过三圈),电缆开口应朝下与架空电力线接。
4、地埋沟与机房散水坡相接处,须用水泥和砂石复原处理。
引入孔洞用防火泥做堵塞处理。
5、电力电缆引入需走专门预留孔洞引入,或在离配电箱安装位置较近处开墙洞引入,不得直接从馈线窗引入进机房,破墙处需恢复。
(二)交流配电箱安装1、配电箱须使用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在市电进线孔侧并位于室内接地铜排的左侧下方,箱底距地面约1400mm左右为宜。
2、配电箱必须做接地处理,用16平方铜线配铜头与室内接地铜排可靠连接。
3、接头需用合适的铜鼻子并用夜压钳压紧接牢,三相电源线头需用红、绿、黄三色包扎。
4、配电箱安装必须牢靠,安装端正,箱面不得有施工灰土(三)防雷地网埋设1、地网采用闭合环形,在机房和铁塔塔座周围2—5米范围内开挖一圈宽约0。
4米,深0。
5-0.7米的沟(根据实际情况开挖),敷设40mm×4mm热镀锌扁钢作为机房地网的环形接地体。
2、在环行地网内每隔3米(不大于垂直接地体长度的2倍)埋设一根50mm ×50mm×5mm× 1500mm的热镀锌角钢做垂直接地体(如果岩石山土,每隔2米埋设一根1米角钢地桩),垂直接地体与环形接地体之间焊接连通,在焊接处用沥青作防腐处理,方便雷电流的泄放。
用接地扁钢电焊连接每个角钢接地极,接地扁钢连接必须搭接满焊(不可单点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自身宽度的2倍,电焊四边焊接;3、地网凡电焊过的地方必须做防腐处理,首先清除焊渣,表面除锈,涂防锈漆或涂沥青防锈(涂上第一道沥青,包缠麻布或玻璃丝带,而后涂上第二道沥青方可回填土夯实封闭)。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向天线安装规范篇一:天线安装维护技术规范天线安装维护技术规范1、目的保证天线系统运行质量。
2、适用范围浙江移动gsm基站的所有天线。
3、天线安装维护技术规范:3.1天线安装俯角在天线网络规划指定的角度内,精度为±0.5度;allgon天线按要求自然调整到3度。
3.2天线的最小隔离度:与该天线垂直方向最近的天线的距离,测量时,用卷尺或测绳。
特殊情况可以用目测,精确到米,但必须注明是“目测”。
3.3.线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1.1米。
3.4.天线水平隔离度:与该天线水平方向最近的天线的距离。
测量时,用卷尺或测绳。
特殊情况,可以用目测,精确到米,但必须注明是“目测”。
3.5.分集接收天线水平间距取决于天线高度,近似公式为:d≈0.11*he。
(注:he是指天线的有效高度)3.6.天线安装相对高度为楼高与铁塔或平台高度总和,若有相同小区的天线处于不同高度要在报告中注明。
3.7.天线安装在天线网络规划指定高度内,准确度为±2米。
3.8.天线组装必须按其说明书严格执行。
3.9.天线安装牢固:可用手摇晃测试其安装强度。
对附件用扳手逐一校准,完成后再用手摇晃无松动方可。
3.10.检测天线平面是否有变形,督导时注意天线调整俯角时,必须先将上、下两组紧固螺钉旋松,尤其应当注意allgon天线。
用水平仪取天线上、中、下三站测量确认。
3.11.天线接地:deltec天线特有,用于天线调整控制线的接地。
3.12.3.13.天线的避雷:应严格按天馈系统的避雷标准执行。
天线极性与馈线标号的对应关系:将一个扇区1、3号馈线接于垂直极化或+45极化端口。
将2、4号馈线接于水平极化或-45极化端口。
3.14.天线的挂牌标志对应关系如下:a—b—c其中:a指扇区;b指天线顺序;c指天线的极化方向。
这些都与相应的馈线对应。
3.15.电调天线的特殊工艺要求:控制线必须安装避雷器,每个避雷器必须有独立的接地,用绿色(线径2mm)的接地线。
电信基站的施工方案与天线安装调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基站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信基站的施工方案以及天线的安装和调试流程,以帮助读者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施工方案1. 地点选择在选择基站建设地点时,需要考虑到信号覆盖的范围和需求量。
通常选择海拔较高、无需要建筑物遮挡的地点,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
2. 设备采购施工前需要采购必要的设备,包括天线、支架、馈线、接头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和数量。
3. 基站规划基站的规划包括天线的选址和整体布局。
优先选择合适的天线安装位置,再考虑其他设备的布置,以保证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
4. 施工步骤(1)建设基站主体结构:包括铺设基站地基、搭建支架等。
(2)安装天线:根据规划好的位置,将天线固定在支架上,并连接馈线及接头。
(3)连接设备:将天线的馈线连接到设备端口,确保连接牢固。
(4)接地保护:为了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必须进行接地保护措施,确保基站接地良好。
5. 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
(2)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工程要求,保证基站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二、天线安装与调试1. 天线安装(1)安装位置选择:根据基站规划确定天线的安装位置,如屋顶、塔楼等。
(2)固定天线:使用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将天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确保稳固可靠。
(3)连接馈线:将天线馈线与设备的馈线连接,注意接头的正确安装,确保连接良好。
2. 天线调试(1)信号质量检测:使用专业仪器检测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包括信号强度、误码率等指标。
(2)调整方向:根据信号质量检测结果,调整天线的方向和角度,以获得更好的传输效果。
(3)参数调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备的参数设置,如频率、功率等,以优化信号传输质量。
(4)故障排查:如果在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进行故障排查,逐一排除可能影响信号传输的因素。
基站天线安装角度规范引言基站天线的安装角度是影响无线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基站天线的正常工作和网络的稳定性,制定基站天线安装角度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基站天线安装角度规范的相关内容,帮助网络运维人员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调整。
规范说明安装角度的定义基站天线的安装角度是指天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安装角度的调整可以影响天线的辐射方向和覆盖范围。
安装角度的调整原则在正常情况下,基站天线的安装角度应符合以下原则:1.垂直方向调整:基站天线的垂直方向调整应根据地理环境和网络需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天线应垂直于地面安装,夹角误差不应超过5度。
2.水平方向调整:基站天线的水平方向调整应根据网络布局和覆盖需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天线应朝向目标覆盖区域,夹角误差不应超过10度。
安装角度的调整步骤为了正确调整基站天线的安装角度,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定位天线:在选择安装位置时,应考虑地理环境和网络布局,选择位置合适的地点安装基站天线。
2.安装天线:使用合适的安装工具将天线牢固地安装在支架上,确保天线的稳定性和固定度。
3.调整水平方向:使用天线调整工具或者电子设备,将天线调整到水平方向。
4.调整垂直方向:使用天线调整工具或者电子设备,将天线调整到垂直方向,并确保夹角误差不超过规定范围。
5.锁定天线:在调整完安装角度后,使用适当的螺丝或固定装置将天线固定住,避免因外力影响导致天线角度发生变化。
6.测试与验证:安装完毕后,进行相关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角度调整的注意事项1.避免天线与障碍物的干扰:在选择安装位置时,应尽量避开高楼大厦、电力设施等可能对天线信号造成干扰的障碍物。
2.考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安装人员在调整天线角度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过度接触天线和暴露在辐射范围内。
3.定期维护与检查:基站天线安装角度的调整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天线的安装天线在安装时,为获得最理想的覆盖效果,并减少干扰,应遵循以下原则:(1)天线周围的净空要求为50~100m,即天线底部应高出周围环境5m (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2)如果天线安装在墙面,天线发射方向尽量与墙面垂直,如有夹角,要求不小于75度。
(3)空间分集天线的间隔距离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接收天线分集距离的要求,二是天线隔离度的要求。
空间分集天线的间隔距离必须同时满足这两项要求。
当天线间隔距离较大导致安装困难时,可以适当缩小间距。
例如在60米平台上安装CDMA空间分集天线时,同一扇区两天线之间水平分集间隔距离应不小于5.5米。
由于安装条件受限,无法达到需要的分集距离,则可以适当缩小天线间隔距离至4米以上。
(4)基站天线安装应注意在其覆盖区内是否会产生较大的阴影。
应尽量避免天线主瓣被高大建筑物、山体所阻挡。
利用大楼顶面安装定向天线时,天线位置应尽量靠近楼边,避免大楼的边沿阻挡波束。
当天线必须离开大楼边沿安装,应尽量使天线架设在离开楼面较高的位置。
天线离开楼顶的高度应该保证第一菲涅尔余隙无阻挡,工程设计中应避免天线主瓣方向到大楼边沿的距离超过30米。
(5)馈线、馈线转换头及室内外跳线的质量也非常大地影响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质量。
大部分覆盖效果差的基站是由于馈线及连接部分的质量差引起的,可通过VSWR仪表逐级逐段测量来判定质量差的部分,及时更换以保证整个基站天馈线部分的质量,保证基站的运行质量和覆盖质量。
五、结论总之,天线在移动通信网络设计及优化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系统地了解天线的性能指标和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方法,将有助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提高网络运营质量。
因此,天线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是网络设计和网络运营维护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
基站天线的设置基站天线设置需要重点考虑下倾角、方向角、天线挂高、天线分集距离和隔离距离等参数。
1、下倾角设置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频干扰的影响,有效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整网的软切换比例(对CDMA网络而言),而且可以加强本基站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
1.1.1 室外馈线接地(1)室外馈线接地应先去除接地点氧化层,每根接地端子单独压接牢固,并使用防锈漆或黄油对焊接点做防腐防锈处理。
馈线接地线不够长时,严禁续接,接地端子应有防腐处理。
(2)馈线的接地线要求顺着馈线下行的方向,不允许出现“回流”现象;与馈线夹角以不大于15°为宜。
(3)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室外部分馈线超过30m时,至少应有三处接地:离开天线平台后1m范围内;离开塔体引至室外走线架前1m范围内;馈线离馈线窗外1m范围内各一次。
(4)如铁塔高度超过60m,馈线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5)天线安装在建筑屋顶抱杆并在建筑物屋顶上布放馈线时,从馈线离开塔顶放大器TMB 1m处、馈线离开楼顶平台前1m处、馈线进入机房1m处三点接地。
(6)当馈线较短时,可采用一点或两点接地,原则是:馈线长度小于5m时采用一点接地,馈线长度小于20m,大于5m时,可采用两点接地,其他要求不少于三点接地。
(7)若馈线离开铁塔或抱杆后,在楼顶或走线架上布放一段距离后再入室,且这段距离超过20m时,此时应在楼顶或走线架上每隔20米加一避雷接地夹。
(8)室外馈线接地应先去除接地点氧化层,每根接地端子单独连接并紧固,馈线接地线不够长时,严禁续接,接地端子应有防腐处理。
(9)馈线地线必须与接地排或塔体良好接地,不得悬空不接;在不具备接地铜排的铁塔上,可以使馈线接地端子和塔放的接地端子分散固定在塔体上,每固定点不得超过两个端子,同时要打磨固定点,去掉镀漆层,做到可靠连接。
(10)所有室外馈线接地卡处均应按规范正确作防水密封处理。
(11)避雷针或与避雷针有电气连接的金属抱杆,应采用直径不小于95 mm2,多股铜导线或40×4mm的镀锌扁钢可靠接地, 严禁采用铝线。
镀锌扁钢接地时,推荐搭接长度不小于2倍扁钢宽度且三面围焊,以确保搭接电阻小于0.1Ω。
(12)避雷针与天馈抱杆绝缘安装时,两者在楼顶避雷带上的接地点相距5米以上。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规范V 0.1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规范V0.1 (2)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天线分类 (2)3.1 分类定义 (2)3.2 电调天线的种类求 (3)4 电气性能要求 (3)4.1 电性能指标判定依据 (3)4.2 全向天线电性能指标 (5)4.3 定向单极化天线电性能指标 (5)4.4 定向双极化天线电性能指标 (7)4.5 电调天线电性能指标 (10)5 械性能指标及环境条件要求 (14)5.1 一般结构要求 (14)5.2 天线支架要求 (14)5.3 重量 (14)5.4 风速要求 (14)5.5 温度 (14)5.6 摄冰 (14)5.7 防腐 (14)6 外观、包装及存储要求 (14)6.1 标志 (14)6.2 包装 (14)6.3 贮存 (14)附录:基站天线测试方法 (15)1.1概述 (15)1.2增益测量 (15)1.3方向图圆度(全向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前后比、交叉极化比的测量 (16)1.4天线电下倾角测量 (17)1.5驻波比测量 (17)1.6隔离度测量 (18)1.7交调测量 (18)1.8功率容限测量 (19)1.9一般结构要求试验方法 (19)1.10环境试验方法 (19)前言本规范旨在明确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对GSM网络以及3G WCDMA无线网络子系统对天线的要求,从而能够对天线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为采购和网络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集团研究院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集团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联通集团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健全、陈新明、陈赤航、杨军、路玮、仪鲁男、盛煜、吕召彪、李建宇本规范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主要包括天线分类、电性能要求、机械特性要求、安装环境要求、外观、包装及存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常规基站天线安装规范
•离开铁塔平台距离: >1M
•天线间距:
同一小区分集接收天线:>3M
全向天线水平间距:>4M
定向天线水平间距:>2.5M
不同平台天线垂直间距:>1M
•收发天线除说明书特别指明不可倒置安置。
•处于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天线方位:对于定向天线,第一扇区XX度,第二扇区XX度,
第三扇区XX度(根据SE设计要求设定调整)。
•天线倾角:保证天线实际倾角符合SE设计要求,误差小于2度。
•天线垂直度:除有天线倾角的基站外,保证天线的垂直度不大于2度
说明:
1、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2、天线安装前请详细阅读此说明书,根据顺序进行正确的装配和操作;
3、天线的安装位置必须位于天线架避雷针的保护角内。
4、天线安装、维护与拆卸由专业人员进行。
1、开箱检查
开箱后阅读说明书,了解天线安装的基本要求及安装方法; 检查相应的产品附件与装箱清单是否一致; 检测下倾角套件是否齐全,准备安装。
2、安装支架
✧ 支架安装
用螺栓、平垫、螺母将U 型槽夹板安装在角臂座上。
✧ 安装支架至天线
用螺栓、平垫、螺母将上支架、下支架安装在天线安装板上。
U 型槽夹板
角臂座
上支架 角臂座
下支架
3、安装天线
✧安装天线至抱杆
使上支架\下支架的夹板和U型槽夹板抱住抱杆,将螺栓穿过上述夹板的安装孔,然后套入平垫和螺母并锁紧螺母。
➢安装天线至抱杆时,暂不要
把上、下支架的螺丝拧紧,
以便于调整天线方位角度。
但也不能过松,要保证天线
不会向下滑落。
➢天线方位角调整好后,再拧
紧上下支架的螺丝。
✧调整天线下倾角
根据上支架上的角度标签,将天线调整至所需的下倾角。
✧天线安装结束
下倾角调节好之后,旋紧节点处的螺母(如图中标A处),天线安装结束。
4
、连接天线侧跳线及防水
✧ 连
接跳线至天线
● 使用6根定长跳线。
●
(可选)若现场无定长跳线,则需裁剪合适长度的跳线,并在跳线两端制作DIN 公型接头。
A
A 可选
✧ 粘贴色环
● 缠绕色环应方向一致,不能错位,每道缠绕2~3层,相邻两道色环间距为10mm ~15mm 。
●
在距跳线接头200mm
处粘贴对应扇区的色环。
✧ 密封接头
● 缠绕胶带时,须保证上一层胶带覆盖下一层的50%以上。
●
缠绕防水胶带时,均匀拉伸防水胶带,使其宽度为原宽度的1/2后再缠绕。
每缠一层都要拉紧压实。
绝缘胶带
跳线
天线
缠绕三层防水胶带 缠绕三层绝缘胶带 绑扎线扣
天线 防水胶带
跳线
完成后效果图
✧制作跳线避水弯
●制作避水弯时,跳线弯曲半径要大于跳线直径的20倍。
●跳线要在抱杆和铁塔平台上进行多处绑扎固定。
天线
跳线
避水弯
外置电机电调控制系统安装规范
1、控制器(RCU )的安装
安装须知:
安装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器RCU 前首先检查RCU 的数目是否正确。
一般电调天线控制器的个数和可调电下倾拉杆是相对应的,即每个可调电下倾拉杆需要由一个控制器单独对其控制。
检查可调电下倾的拉杆,确保其可以自由滑动。
R CU 安装至天线端口
1、 向下拔出天线控制端口的手轮旋钮。
2、 分别将RCU 接口外圆周上的凸筋和六
角形转轴对准天线端连接头上的凹槽和六角形孔,将RCU 推入连接头,然后用扳手拧紧螺母。
3、 RCU 与天线的接口部位应采用防水胶
带及绝缘胶带进行防水处理。
手轮旋钮
RCU
控制线
缠防水胶带及绝缘胶带
向下拔出
R CU 的串联
1.将控制线连接在RCU 下部的控制线接头上,并用夹钳拧紧接头。
2.如有多个RCU 需要连接,可根据实际需要对RCU 直接接入控制线拉至塔下或RCU 串联后拉至塔下。
如图3、4。
注意:
RCU 的底部有两个八芯的端口如图1,端口1是母头,用于信号输出,连接其他的RCU 以进行串联;端口2是公头,用于信号输入,连接塔下的电调控制器。
整个控制系统连接好后,需对RCU 及接口连线处统一进行防水处理。
图1:室外控制器RCU 图2:电调控制线
图3
RCU 独立拉线在塔下,接入在电调控制器CCU
端口2:公头
端口1:母头
公头
母头
图4
2、电调控制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防雷与接地原则
控制线所接入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接闪器应设置专用雷电流引下线,材料宜用40毫米乘以4毫米的镀锌扁钢。
控制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架进入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在机房入口处的接地应就近与地网引出的接地线妥善连通。
但铁塔高度大于或等于60米时,控制线金属外护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控制线的金属外护层采用专用的防雷接地卡进行接地,如图5所示。
✧ 防雷接地卡的安装步骤:
注意:安装接地卡时控制线应处于垂直状态。
RCU 串联后拉线在塔下,接入在电调控制器CCU
拉至塔下接入电调控制器CCU
控制线
接地线
防雷接地卡
连接至 图5
a)预装接地卡,如图6中的1a。
b)清洁控制线的塑料护套,用合适的拨线工具切割塑料护套,使控制线裸露出金属编织网外护层,裸露长度约22mm,如图6中的1b。
c)撕去覆盖在接地卡密封胶上的保护纸,将接地卡环绕控制线,并对齐控制线上的拨口,
如图7。
d)拧紧接地卡上的螺钉,如图8(力距≥6Nm)。
e)将接地线紧固在接地排上。
图6 图7 图8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