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与军体拳三套路拳谱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三套军体拳动作名称军体拳第三套口诀:预备姿势1踏步右冲拳2上步左冲拳3弹腿右冲拳4下击横勾拳5下压反弹拳6挑拨侧冲拳7歇步勾亮掌8虚步上冲拳9掳手侧冲拳10盖步右靠肘11蹬腿马步挂12挑臂右砸肘13鞭拳转身盖14右格左冲拳15左格右冲拳16侧踹双弹臂17左右冲锋抛18盖拳退步勾19左弓双砍掌20右弓双砍掌21左弓勾挂拳22右弓勾挂拳23跃起跪步砸24马步横砍掌25掳砍右穿掌26掳砍左穿掌27仆步勾挑裆28飞脚盖步冲29转身右砸肘30弓步右击肘31弓步双抱拳32侧蹬转身冲第三套军体拳的特点第三套军体拳具有第一、第二套的特点外,还有长拳舒展大方,动作灵活迅速有力,节奏明显的特点,又有南拳步稳、势烈、动作刚劲有力的特点。
动作数量等于第一、二套总和,运动量也较大,动作难度较复杂,都有技击含义,它不但能锻炼身体,又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
军体拳的手型军体拳手型主要有三种,即拳:主要用于击打和砸;掌:主要用于推、砍、劈、抽打等;勾手:主要是打、勾。
军体拳的常用步型军体拳步型有马步、弓步、虚步、仆步、歇步等。
军体拳训练计划的制定制定训练计划时,首先要了解学习对象的基础如何,有一定基础的,进度适当快些,基础差的进度慢些。
一般先教基本功,再教基本动作。
臂功、腿功搭配适当。
最好隔一天安排一次课为宜。
学习新动作之前,要复习前一课的内容,使套路动作衔接、连贯。
最后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检查考核评定成绩。
军体拳课的实施方法军体拳是由十几个或几十个单个动作按一定原则合理组成的套路练习。
不但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会,同时还要完成整套的套路练习。
因此实施方法通常是: 1(示范讲解:示范、讲解是练习者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的基本方法。
讲解语言要通俗精练,讲解的内容有:讲解动作的规格和标准;讲解动作的环节;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讲解动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示范是使练习者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来获得正确的动作概貌的手段。
为了使练习者比较清楚观察示范动作,教员对示范位置的选择和示范面的运用都要合理。
八极拳母架八极拳母架,也称八极拳基本架,是八极拳的基本拳架套路,此拳动如崩弓,发似炸雷,定势成桩,有刚硬朴实、威猛稳健、劲整浑厚之特点,经常练习八极拳不仅能收到健身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技击能力。
现将其基本练法介绍如下:一、八极拳母架歌诀(拳谱)霸王举鼎掌托天,二郎担山劈双拳;怀中抱月双拳并,怀抱婴儿肘外翻;朝阳拐子铁拳打,金刚伏虎掌法连;后笄强拉开弓式,海底探宝护裆前;翻江倒海跳起打,迎面砸击翻臂拳;金丝缠腕接侧打,急打两拳步随变;挑打跪膝击裆腹,金刚捣碓肘上翻;十字架梁防劈砸,罗汉敞怀妙无边;采腕捋打擒带打,开弓射虎击肋间;采腕捋打擒带打,开弓射虎招法连;勾手撩阴转身打,风接荷叶防掌扇;撩帘推窗撞心掌,掸手托腮堂中站;收势还原并步立,拳罢气沉归丹田。
二、八极拳母架套路图解第一势:霸王举鼎两脚并拢,成为并步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目视前方,然后两掌向内,掌指相对,掌心均向上于腹前。
(图1)接着,两掌经胸前上提于面前时,两掌同时向外上翻,两掌掌指相对,掌心均向上,然后上举于头上方。
目视前方。
(图2)要领:体正身直,头颈上顶,下额微收,手、足心含空,两足十趾抓地,动作连贯协调。
提掌、举掌速度要均勻,用暗劲提举两掌。
第二势:二郎担山两腿屈膝半蹲成开蹲步,同时两掌直臂外分与肩平齐,两掌屈指抓握成拳,拳心均向前,拳眼向上。
目视前方成为定势。
(图3)要领:大腿接近水平,敛臀收腹,立腰展胸,头颈上顶,下颏微收,两臂与肩平。
第三势:怀中抱月两拳向下、向里于两膝旁。
动作不停,两拳经两膝上方向内、向上举,两拳拳面相对,拳心均向下于面前,成为定势。
(图4)要领:两拳同时用暗劲上举,沉肩坠肘,臂向外撑。
第四势:怀抱婴儿身体左转,左脚前上半步成为虚步,同时左拳向前胸直臂冲出,右拳向后摆,两臂成一条直线。
目视左拳方向。
(图5)接着,左脚震步,右脚提起,同时右拳收于腰侧不停,右脚前上一步,身体左转成为马步,同时左拳屈肘收于左腹前,拳心向下,右肘向左上抬顶,右拳成开口拳托于右腮旁,拳眼向下,拳心向前,鼻尖对准小指中节顶。
军体拳第三套动作名称[预备姿势]第一段1、踏步右冲拳2、上步左冲拳3、弹腿右直拳4、下击横勾拳5、下压反弹拳6、挑拨侧冲拳7、歇步勾亮掌8、虚步上冲拳第二段9、掳冲侧冲拳10、盖步右靠肘11、蹬腿马步挂12、挑臂右砸肘13、鞭拳转身盖14、右格左冲拳15、左格右冲拳16、侧踹双弹臂第三段17、左右冲锋抛18、盖拳退步勾19、左弓双砍掌20、右弓双砍掌21、左弓勾挂拳22、右弓勾挂拳23、跃起跪步砸24、马步横砍掌第四段25、掳砍右穿掌26、掳砍左穿掌27、仆步勾挑裆28、飞脚盖步冲29、转身右砸肘30、弓步右击肘31、弓步双抱拳32、侧蹬转身冲[结束姿势]动作说明[预备姿势]同第一套(见图3—37)。
第一段:1、踏步右冲拳起右脚稍前移猛力下踏的同时,右拳收于腰间,左脚抬起(见图3—38—(1));左脚向左前上步,屈膝,全脚掌着地,右脚前脚掌着地,膝盖向里成跪步;在左脚上步的同时右拳猛力向前冲出,同时左拳变八字掌护于右胸前,掌心向右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38—(2))。
[用途]右拳击面、胸或腹部,左掌护胸。
2、上步左冲拳右脚向右前上步,屈膝(见图3—39—(1));接着左脚前脚掌蹬地右转身,扭腰,左掌变拳向前冲出,右拳变八字掌置于左胸前,掌心向左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39—(2))。
[用途]左拳击面或胸部,右掌护胸。
3、弹腿右直拳右脚稍前移,屈左膝前摆,两拳抱于腰间,腾空,右脚屈膝猛力向前弹踢(见图3—40—(1));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猛力向前冲出,左拳变掌护于右胸前,掌心向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40—(2))。
[用途]右弹腿踢裆或面部,右直拳击面部。
4、下击横勾拳右脚进步,左脚跟进,同时收右拳迅速下勾拳,左手抓握右手腕,目视前方(见图3—41—(1))。
再进步成右弓步右横勾拳,左手抓握右手腕,目视前方(见图3—4l—(2))。
[用途]下勾拳击下颚或档部,左手为防,横勾拳击太阳穴。
八极拳的套路招式和基本要领有哪些八极拳是非常讲求实战、打练结合的拳种之一,猛起硬落、硬开对方之门,连连进发是八极拳技击中的最大特色。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八极拳的套路招式和基本要领。
八极拳的基本招式八极拳法之拳械套路主要有:八极架、八极拳、六大开、八大招、四郎宽拳、六肘头、太宗拳、太祖拳、华拳、飞虎拳、春秋刀、提柳刀、六合大枪、六合花枪、行者棒、八棍头、纯阳九宫剑等。
拳械套路,可单练,亦可对练。
八极拳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技术核心,套路有八极小架、八极拳(亦称“八极对接”)、六肘头、刚功八极、八极新架、八极双软等。
器械以陆合大枪、对扎大陆合为主:其劲道讲求崩、撼、突、击、挨、戳、挤、靠、以及撞靠劲、缠捆劲等。
特点为动作简洁、长短相兼、发劲迅猛、撞靠捆跌突出、肘法叠用、下盘稳固。
八极对接单练称“八极拳”。
全套四趟四十二势。
主要拳势有理打顶肘、左右提打、端档、托窗、转环掌、大缠、小缠、挎塌、跪膝、扑面掌、落步砸等。
八极拳的步型以弓步、马步为主,步法以震脚闯步结合而成。
八极拳的腿法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有弹、搓、扫、挂、崩、踢、咬、扇、截、蹬。
八极拳的主要内容一、金刚八势(基本开门练法):撑锤(崩弓窜箭急)、降龙(五岳朝天锥)、伏虎(六合扑地锦)、劈山掌(劈山斧加钢)、探马掌(登山探马准)、虎抱(圈拦虎抱急)、熊蹲(熊蹲硬靠挤)、鹤步推(鹤步推山稳)。
二、六大开六大开为八极拳之绝技,意为先开门,后进招,凡与敌交手均不离此术。
六大开是顶、抱、单、提、挎、缠。
练六大开以三靠三合为要点招不离胯。
三、八极拳小架(同时可以配泥球耗软架)。
四、练习八极拳时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习练时要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同时舌抵上颚、发力时伴以哼哈之声,以达内外合一,劲力完整之要求。
其它部位的动作也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全身上下协调一致。
五、大小劈挂掌:练习八极拳必须辅练劈挂掌,刚柔相济,力达四方。
因此有“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之说。
军体拳第三套动作名称[预备姿势]第一段1、踏步右冲拳2、上步左冲拳3、弹腿右直拳4、下击横勾拳5、下压反弹拳6、挑拨侧冲拳7、歇步勾亮掌 8、虚步上冲拳第二段9、掳抓侧冲拳 10、盖步右靠肘11、蹬腿马步挂 12、挑臂右砸肘13、鞭拳转身盖 14、右格左冲拳15、左格右冲拳 16、侧踹双弹臂第三段17、左右冲锋抛 18、盖拳退步勾19、左弓双砍掌 20、右弓双砍掌21、左弓勾挂拳 22、右弓勾挂拳23、跃起跪步砸 24、马步横砍掌第四段25、掳砍右穿掌 26、掳砍左穿掌27、仆步勾挑裆 28、飞脚盖步冲29、转身右砸肘 30、弓步右击肘31、弓步双抱拳 32、侧蹬转身冲[结束姿势]动作说明[预备姿势]同第一套(见图3—37)。
第一段:1、踏步右冲拳起右脚稍前移猛力下踏的同时,右拳收于腰间,左脚抬起(见图3—38—(1));左脚向左前上步,屈膝,全脚掌着地,右脚前脚掌着地,膝盖向里成跪步;在左脚上步的同时右拳猛力向前冲出,同时左拳变八字掌护于右胸前,掌心向右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38—(2))。
[用途]右拳击面、胸或腹部,左掌护胸。
2、上步左冲拳右脚向右前上步,屈膝(见图3—39—(1));接着左脚前脚掌蹬地右转身,扭腰,左掌变拳向前冲出,右拳变八字掌置于左胸前,掌心向左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39—(2))。
[用途]左拳击面或胸部,右掌护胸。
3、弹腿右直拳右脚稍前移,屈左膝前摆,两拳抱于腰间,腾空,右脚屈膝猛力向前弹踢(见图3—40—(1));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猛力向前冲出,左拳变掌护于右胸前,掌心向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40—(2))。
[用途]右弹腿踢裆或面部,右直拳击面部。
4、下击横勾拳右脚进步,左脚跟进,同时收右拳迅速下勾拳,左手抓握右手腕,目视前方(见图3—41—(1))。
再进步成右弓步右横勾拳,左手抓握右手腕,目视前方(见图3—4l—(2))。
八极拳拳谱
豁打顶肘奔胸膛,卧牛炮打桩樯;
要挤裆把身藏,也掠手也踢裆;
反背砸迎面放,要使拳奔胸膛,转换手两分掌;
打掏肚使双撞,上步转身使掖掌,刁掠手大缠上;
捧小缠搜肚强,上右步迎面掌;
要挂他使按掌,前膝跪把拳藏;
里面架不用忙,转回身当阳炮,倒退一步要护裆;
外面架不用忙,转还手两分掌,左右撩阴两分掌;
上小缠搜肚强,落步砸忙踢裆;
使反背左拳上,要挤裆转身忙,刁掠手也踢裆;
反背砸迎面放,要使拳奔胸膛,打掠锤两头忙;
垮虎式回头望,转身崩锤呈刚强;
拗步掌猛虎出洞,退步掌顺手牵羊,掸手并步归中堂.
八极小架古谱<口传诀谱>
悟空问路头一请,怀抱婴儿肘托山;
开弓式腕子翻,打虎式底上翻;
大枪式往后坐,打阳炮往上闯,到退一步要护裆;
打合手两肘忙,怀抱婴儿肘顶山,霸王搬蹬使揣裆;托枪式四六步,喜鹊步两分掌;
砸跪膝把拳藏,转回身使双撞;
打锣锤两头忙,捧小缠用腰上,斜插拗步呈刚强;转回身反臂掌,探步掌、退步掌,掸手并步归中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军体拳第三套动作名称[预备姿势]第一段1、踏步右冲拳2、上步左冲拳3、弹腿右直拳4、下击横勾拳5、下压反弹拳6、挑拨侧冲拳7、歇步勾亮掌8、虚步上冲拳第二段9 、掳抓侧冲拳10、盖步右靠肘11、蹬腿马步挂12、挑臂右砸肘13、鞭拳转身盖14、右格左冲拳15、左格右冲拳16、侧踹双弹臂第三段17、左右冲锋抛18、盖拳退步勾19、左弓双砍掌20、右弓双砍掌21、左弓勾挂拳22、右弓勾挂拳23、跃起跪步砸24、马步横砍掌第四段25、掳砍右穿掌26、掳砍左穿掌27、仆步勾挑裆28、飞脚盖步冲29、转身右砸肘30、弓步右击肘31、弓步双抱拳32、侧蹬转身冲[结束姿势]动作说明[预备姿势]同第一套(见图3—37)。
第一段:1、踏步右冲拳起右脚稍前移猛力下踏的同时,右拳收于腰间,左脚抬起(见图3—38—(1));左脚向左前上步,屈膝,全脚掌着地,右脚前脚掌着地,膝盖向里成跪步;在左脚上步的同时右拳猛力向前冲出,同时左拳变八字掌护于右胸前,掌心向右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38—(2))。
[用途]右拳击面、胸或腹部,左掌护胸。
2、上步左冲拳右脚向右前上步,屈膝(见图3—39—(1));接着左脚前脚掌蹬地右转身,扭腰,左掌变拳向前冲出,右拳变八字掌置于左胸前,掌心向左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39—(2))。
[用途]左拳击面或胸部,右掌护胸。
3、弹腿右直拳右脚稍前移,屈左膝前摆,两拳抱于腰间,腾空,右脚屈膝猛力向前弹踢(见图3—40—(1));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猛力向前冲出,左拳变掌护于右胸前,掌心向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见图3—40—(2))。
[用途]右弹腿踢裆或面部,右直拳击面部。
4、下击横勾拳右脚进步,左脚跟进,同时收右拳迅速下勾拳,左手抓握右手腕,目视前方(见图3—41—(1))。
八极拳的套路招式和基本要领有哪些(2)八极拳的主要要领劲力:讲求崩、憾、突击。
崩,如山崩之势;憾,如震撼山岳;突击,为用法突然,动作干脆。
须贯通於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
发力瞬间要劲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
以刚劲为主。
行气:要求始于闾尾,发于项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气要下沉,忌浮。
身法九要:(1)意正身直,(2)松肩气下,(3)外方内圆,(4)含胸拔顶,(5)抖胯合腰,(6)手脚相合,(7)气力贯通,(8)三盘连环,(9)意守丹田。
步法:不丁、不八、不弓、不马,即用拥搓步跺碾步和翻身跺子。
步法歌诀: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两膝微下蹲,松胯易伫腰,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飘摇。
还有 "八极,八极,两脚不离地"的说法。
技击手法:讲求寸截、寸拿、硬开硬打、挨。
戳。
挤、靠、崩、撼、突击。
口诀曰:一寸、二裹、三提、四挎、五戳、六搂、七硬、八摔。
八极拳技击讲究彼不动,我不动,彼若不动,我以引手诱敌发招,随即用崩开裹迸之法强开对方之门,贴身暴发,三盘连击,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举成功。
八极拳的运动特色八极拳以头足为乾坤,肩膝肘胯为四方,手臂前后两相对,丹田抱元在中央为创门之意。
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三盘六点内外合一,气势磅礴,八方发力通身是眼,浑身是手,动则变,变则化,化则灵,其妙无穷。
八极拳非常注重攻防技术的练习。
在用法上讲究"挨、膀、挤、靠",见缝插针,有隙即钻,不招不架,见招打招。
八极拳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极为刚猛。
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
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
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暴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
由于八极拳动作刚劲、朴实无华、发力爆猛、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
因此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八极拳闻名于其刚猛暴烈的拳风,同时也闻名于其进身靠打的招式。
绝招“贴山靠”便是其中翘楚。
八极拳拳谱,惊现武林,学会着横扫千军!以一敌十!十大要求1)姿势舒展(十字劲)2)手脚相随(眼随手转,拳脚齐发)3)下盘稳固(腿不过裆,脚不离地,无蹿蹦、跳跃步法)4)劲力短快5)变化突然6)拥搓代缓(缠丝劲和“拥搓”步法)7)以气吹力(吐气发声,以声助势,以气催力)8)刚柔相兼(以“四六”为主,用“拥搓”步法)9)阴阳顿挫10)神形兼备要领劲力:讲求崩、憾、突击。
崩,如山崩之势;憾,如震撼山岳;突击,为用法突然,动作干脆。
须贯通於肩、肘、拳、胯、膝、脚六个部位。
发力瞬间要劲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
以刚劲为主。
行气:要求始于闾尾,发于项梗,源泉于腰,行步若淌泥,气要下沉,忌浮。
身法九要:(1)意正身直,(2)松肩气下,(3)外方内圆,(4)含胸拔顶,(5)抖胯合腰,(6)手脚相合,(7)气力贯通,(8)三盘连环,(9)意守丹田。
步法:不丁、不八、不弓、不马,即用拥搓步跺碾步和翻身跺子。
步法歌诀: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两膝微下蹲,松胯易伫腰,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飘摇。
还有 '八极,八极,两脚不离地'的说法。
技击手法:讲求寸截、寸拿、硬开硬打、挨。
戳。
挤、靠、崩、撼、突击。
口诀曰:一寸、二裹、三提、四挎、五戳、六搂、七硬、八摔。
八极拳技击讲究彼不动,我不动,彼若不动,我以引手诱敌发招,随即用崩开裹迸之法强开对方之门,贴身暴发,三盘连击,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举成功。
拳歌头要顶,颈要挺,身要直,胯要坐动作干脆,发力刚猛挨、帮、挤、靠无处不到拳诀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体松内固神内敛,满身轻俐顶头悬;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
练功歌诀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练自由架式懒龙卧,五练心肝胆脾肾,六练筋骨皮肉合。
步法歌诀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两膝微下蹲,松胯易拧腰,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逍遥。
技击歌诀上打云掠点提,中打挨戳挤靠,下打吃根埋根。
(八极拳套路完整示范)起势动作要领:两脚并步站立,两手自然下垂,身体正直,目视前方(图1)。
图1第一段1. 并步拉拳动作要领:两脚不动,两膝微屈下蹲,两手握拳,左臂向左侧前方伸臂,高与肩同平。
右臂屈握拳拉开,呈拉弓状,目视左前方(图2)。
易犯错误:两手动作不协调。
纠正方法:拉右拳高与右肩平,动作缓慢。
图22. 上步托掌动作要领:身体左转90°,左右脚依次上步,右脚落于左脚前。
右手变掌向上托起,高与肩平,左手变掌按于前臂,目视前方(图3)。
易犯错误:脚与手动作配合不协调。
纠正方法:上步时右脚要快,右掌托起要慢,高与肩平。
图33. 上步提拳动作要领:上左步,左拳置于身后,迅速向上勾击,高与肩平。
右臂向后摆拳,臂伸直略低于肩,拳眼向下,目视左侧方(图4)。
易犯错误:发力不准。
纠正方法:震脚提拳,力达左拳。
图44. 上步贯肘动作要领: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左侧上步,转身180°,两腿成马步,左手收至腰间,右手摆击拳高与肩平,目视右前方(图5)。
攻防含义:当对方以右拳攻击时,我左手迎击对方来拳,抓住对方腕关节快速外旋回带,上右脚,右拳猛击对方腹部或肋部。
易犯错误:力点不准,步法不协调。
纠正方法:上步时速度要快,力发于腰间。
图55 开弓式动作要领:身体右转270°,右脚跟抬起,托右掌。
左拳自腰间向左前方45°冲出,两腿成右弓步。
右掌变拳回拉,目视左拳方向(图6)。
易犯错误:转身发力不准。
纠正方法:右臂回拉时要握拳,转身冲拳,力达右肘和拳面。
图66.击裆捶动作要领:左拳变掌,抡掌一周按于胯侧,同时收左脚,右拳在右耳侧上方,震脚栽拳,两腿微屈,左掌立于右胸前,目视前方(图7)。
易犯错误:收脚不协调。
纠正方法:起步时动作要慢,先收左脚再并右脚。
图77 马步劈拳动作要领:身体左转180°,左臂后抡一周,抓握右手腕,上左脚,弹右腿,两拳变掌推出,上右脚成马步劈拳,目视右拳方向(图8)。
实用标准军体拳第三套动作名称[ 预备姿势]第一段1 、踏步右冲拳3 、弹腿右直拳5 、下压反弹拳7 、歇步勾亮掌第二段9 、掳抓侧冲拳11 、蹬腿马步挂13 、鞭拳转身盖15 、左格右冲拳第三段17 、左右冲锋抛19 、左弓双砍掌21 、左弓勾挂拳23 、跃起跪步砸第四段25 、掳砍右穿掌27 、仆步勾挑裆29 、转身右砸肘31 、弓步双抱拳[ 结束姿势] 动作说明2 、上步左冲拳4 、下击横勾拳6 、挑拨侧冲拳8 、虚步上冲拳10 、盖步右靠肘12 、挑臂右砸肘14 、右格左冲拳16 、侧踹双弹臂18 、盖拳退步勾20 、右弓双砍掌22 、右弓勾挂拳24 、马步横砍掌26 、掳砍左穿掌28 、飞脚盖步冲30 、弓步右击肘32 、侧蹬转身冲[ 预备姿势]同第一套(见图3—37)。
第一段:1 、踏步右冲拳起右脚稍前移猛力下踏的同时,右拳收于腰间,左脚抬起向左前上步,屈膝,全脚掌着地,右脚前脚掌着地,膝盖向里成跪步;在左脚上步的同时右拳猛力向前冲出,同时左拳变八字掌护于右胸前,掌心向右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 见图3—38—(2)) 。
[ 用途] 右拳击面、胸或腹部,左掌护胸。
( 见图3—38—(1)) ;左脚2 、上步左冲拳右脚向右前上步,屈膝( 见图3—39—(1)) ;接着左脚前脚掌蹬地右转身,扭腰,左掌变拳向前冲出,右拳变八字掌置于左胸前,掌心向左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 见图 3 —39—(2)) 。
[ 用途] 左拳击面或胸部,右掌护胸。
3 、弹腿右直拳右脚稍前移,屈左膝前摆,两拳抱于腰间,腾空,右脚屈膝猛力向前弹踢( 见图3—40—(1)) ;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脚向前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猛力向前冲出,左拳变掌护于右胸前,掌心向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 见图3—40—(2)) 。
[ 用途] 右弹腿踢裆或面部,右直拳击面部。
4 、下击横勾拳右脚进步,左脚跟进,同时收右拳迅速下勾拳,左手抓握右手腕,目视前方( 见图3—41—(1)) 。
八极拳小架
01、起式
02、上步撑拳
03、两仪顶
04、狮子小张口
05、十字拳
06、献胯
07、冲天拳
08、闭地肘
09、合子手
10、两仪顶
11、霸王举鼎
12、双擂肘
13、揣裆
14、握力炮
15、挖眉
16、搓提
17、托枪式
18、单推窗
19、朝阳手
20、炮提
21、二郎担山
22、跑膝
23、拥肘
24、翻胯
25、闭胯
26、右小缠
27、撩阴掌
28、左小缠
29、白蛇吐信
30、跃步穿袖
31、通背式
32、翻身挂塔
33、单翼肘
34、闭肘
35、收式
开门八极拳
01、起势
02、亮天地
03、攉打顶肘
04、拉弓式
05、上步撑拳
06、绕步撑拳
07、翻身掖锤
08、扁踹
09、反砸胯
10、十字拳
11、献胯
12、打开
13、推窗
14、拉马式
15、白莽翻身
16、左右猛虎爬山
17、左右摇身大缠
18、闭肘
19、右小缠
20、上步掌
21、挂塔
22、翻胯
23、单翼顶
24、跪膝
25、架打
26、冲天掌
27、闭地肘
28、左右云抄手
29、左右架打
30、献胯
31、打开
32、撩阴掌
33、上步掌
34、退步三掌
35、挂塔
36、跃步闭地肘
37、右小缠
38、撤步砸
39、跳步顺步撑
40、翻身滚臂
41、扁踹
42、反砸胯
43、十字拳
44、献胯
45、打开
46、撩阴掌
47、左小缠
48、搓提
49、白蛇吐信
50、通背式
51、金鸡独立
52、攉打顶肘
53、闭肘
54、收式
军体拳Ⅲ
01、踏步上冲拳
02、上步左冲拳
03、弹腿右冲拳
04、下击横勾拳
05、下压反弹拳
06、挑拨侧冲拳
07、歇步勾亮掌
08、虚步上冲拳
09、掳手侧冲拳
10、盖步右靠肘
11、蹬腿马步挂
12、挑臂右砸肘
13、鞭拳转身盖
14、右格左冲拳
15、左格右冲拳
16、侧踹双弹臂
17、左右冲锋抛
18、盖拳退步勾
19、左弓右砍掌
20、右弓左砍掌
21、左弓右勾挂拳
22、右弓左勾挂拳
23、跃起跪步砸
24、马步横砍掌
25、掳砍右穿掌
26、掳砍左穿掌
27、仆步勾挑裆
28、飞脚盖步冲
29、转身右砸肘
30、弓步右击肘
31、弓步双抱拳
32、侧蹬转身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