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

2.4 有一个100V 的被测电压,若用0.5级、量程为0-300V 和1.0级、量程为0-100V 的两只电压表测量,问哪只电压表测得更准些?为什么?

答: 要判断哪块电压表测得更准确,即判断哪块表的测量准确度更高。

(1)对量程为0-300V 、±0.5级电压表,根据公式有

%100%

%1001??≤

??=

x

s x x

x m x γ

%

5.1%100100

%

5.0300=??=

(2)对量程为0-100V 、±1.0级电压表,同样根据公式有

%100%

%1002??≤

??=

x

s x x

x m x γ

%0.1%100100

%

0.1100=??=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量程为0-100V 、±1.0级电压表测量所产生的示值相对误差小,所以选用量程为0-100V 、±1.0级电压表测量更准确。

3).用公式x x i i -=ν求每一次测量值的剩余误差,并填入上表中。

4).用公式∑=-=

n

i i n 1

2

1

1νσ 计算标准差的估计值σ

。 00237

.00000505.09

1)

00002025.000000025.000000225.0(9

11

10110

1

2

=?=+++=

-=

i v σ

5).按莱特准则判断粗大误差,即根据()x x x i i σν

3>-=剔除坏值。

00711.000237.03)(3=?=x σ

从表中可以看出,剩余残差最大的第10个测量数据,其值为:

)(30045.09935.0998.01010x x x v σ

?=-=-=

所以该组测量数据中无坏值。 6).根据系统误差特点,判断是否有系统误差,并修正。 测量数据分布均匀,无规律分布,无系统误差。 7).用公式n

x

σ

σ

=

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估计值。

00075

.016228

.300237.010

00237

.0===

=n

x

σσ

8).用公式x x σλ 3=求算术平均值的不确定度。

00225

.000075.033=?==x

x σ

λ

9).写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0023.09935.0±=±=x x A λ

4.4 有两只量程相同的电流表,但内阻不一样,问哪只电流表的性能好?为什么?

答:电流表测量电流是将表串联在电路中的,内阻越小对电路的影响越小,因而测量准确越高。

(3)用均值检波正弦有效值刻度的电压表测量 ①正弦波 V K U

U P P 54.3414

.15==

=

正弦波

正弦波

正弦波

②方波 波形因数和波峰因数均为1,所以其平均值为5V ,相应此平均值的正弦有效值即为读数值。

V

U

K

U

F 55.5511.1=?=?=正弦波

正弦波

正弦波

③三角波 V K U

U P P 89.273

.15==

=

三角波

三角波

三角波

V K U U F 51.215

.189.2==

=

三角波

三角波三角波

相应此平均值的正弦波的有效值即为读数值。

V K U

U P P 78.1414

.151.2==

=

正弦波

正弦波

正弦波

5.12 甲、乙两台DVM ,甲的显示器显示的最大值为9999,乙为19999,问: (1)它们各是几位的DVM ,是否有超量程能力? (2)若乙的最小量程为200mV ,其分辨率为多少?

(3)若乙的固有误差为)%02.0%05.0(m x U U U +±=?,分别用2V 和20V 档测量

V U

x

56.1=电压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答:(1)超量程能力是DVM 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1/2位和基本量程结合起来,可说明DVM 是否具有超量程能力。甲是4位DVM ,无超量程能力;乙为4位半DVM ,可能具有超量程能力。

(2)乙的分辨率指其末位跳动±1所需的输入电压,所以其分辨率为0.1mV 。 (3)用2V 挡测量

绝对误差 )%02.0%05.0(m x U U U +±=?

V 118.0)2%02.056.1%05.0(=?+?±= 相对误差 %9.5%1002

118.0%100=?=

??=U

U x

γ

用20V 挡测量

绝对误差 )%02.0%05.0(m x U U U +±=?

V 478.0)20%02.056.1%05.0(=?+?±= 相对误差 %4.2%10020

478.0%100=?=

??=U

U x

γ

6.7 欲用电子计数器测量=200H Z 的信号频率,采用测频(闸门时间为1s )和测周(时标为0.1μs )两种方案,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由±1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答:①测频时,量化误差为

3

10

51

20011-?±=?±

=?±

=?s

x T f N

N

②测周时,量化误差为

5

7

10

210

2001-?±=±

=?±

=?c

x c

x f f f T N

N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测周方法的误差小些。

6.10 利用频率倍增方法,可提高测量准确度,设被测频率源的标称频率为=1MH Z ,闸门时间置于1s ,欲把±1误差产生的测频误差减少到1×10-11,试问倍增系数应为多少? 答:倍增前量化误差为

6

6

10

11

10111-?±=??±

=?±

=?s

x T f N

N

倍增系数为 5

11

61010

1101==??=

--M

7.2 画出文氏桥RC 振荡器的基本构成框图,叙述正反馈桥臂的起振条件和负反馈桥臂的稳幅原理。 答:

f o

R 2

C 2

R 4

+ -

A

C 1

R 1 R 3

图7.1为文氏电桥振荡器的原理框图。R 1、C 1、R 2、C 2组成RC 选频网络,可改变振荡器的频率;R 3、R 4组成负反馈臂,可自动稳幅。

在RC

f f π210=

=时,输入信号经RC 选频网络传输到运算放大器。同相端的电压

与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网络形成的电压同相,即有0=f ?和π??n f a 2=+。这样,放大器和RC 选频网络组成的电路刚好组成正反馈系统,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因而有可能振荡。此时,反反馈深度加深,负反馈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减小,只要R 3、R 4选择恰当,最后将达到稳定的等幅正弦振荡。当电路进入稳定的等幅振荡之后,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输出 电压增大时,由于0V 直接接在R 3、R 4的串联电路中,从而使流过R 3的电流增大,R 3减小也会使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令输出电压减小,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7.7 基本锁相环由哪些部分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答:

鉴相器是相位比较装置,它将两个输入信号V i 和V O 之间的相位进行比较, 取出这两个信号的相位差,以电压V d 的形式输出给低通滤波器(LPF )。当环路锁定后,鉴相器的输出电压是一个直流量。

环路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误差电压中的高频分量和噪声,以保证环路所要求的性能,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压控振荡器是受电压控制的振荡器,它可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改变振荡的频率。一般都利用变容二极管(变容管)作为回路电容,这样,改变变容管的反向偏置电压,其结电容将改变,从而使振荡频率随反向偏压而变。

7.8 已知Z r Z r MH f kH f 40,10021==用于组成混频倍频环,其输出频率

Z

o MH

f )1.101~73(=,步进频率Z kH f 100=?,环路形式如下图所示,求

(1)M 取“+”,还是“-”? (2)N=?

解:根据锁相原理,我们不难看出

1

r Nf

f = 而o r f f f ±=2

混频器 (M)

鉴相器

f 0=(73~101.1)MH Z

带通滤波器

f r1=100kH Z

频率源1

压控振荡器

低通滤波器

频率源2

f r2=40MH Z

△f =100kH Z 分频器

(÷N )

(1)若M 取“+”,

则Z

Z

Z

o r MH

MH

MH f f f )1.141~113()1.101~73(402=+=+=

则1411~11301

.01

.141~1131

≈=

=

r f f N

(2)若M 取“-”,

则Z

Z

Z

r o MH

MH

MH f f f )1.61~33(40)1.101~73(2=-=-=

则611~3301

.01

.61~331

≈=

=

r f f N

8.6 比较触发扫描和连续扫描的特点。

答:连续扫描和触发扫描示波器扫描的两种方式。为了更好地观测各种信号,示波器应该既能连续扫描又能触发扫描,扫描方式的选择可通过开关进行。在连续扫描时,没有触发脉冲信号,扫描闸门也不受触发脉冲的控制,仍会产生门控信号,并启动扫描发生器工作;在触发扫描时,只有在触发脉冲作用下才产生门控信号。对于单次脉冲或者脉冲周期长的信号采用触发扫描方式更能清晰观测。

8.9 有一正弦信号,使用垂直偏转因数为10mV/div 的示波器进行测量,测量时信号经过10:1的衰减探头加到示波器,测得荧光屏上波形的高度为7.07div ,问该信号的峰值、有效值各为多少?

答:示波器测量的是峰-峰值。

y y p p k D h V ??=-

mV mV V p p 707101007.7=??=-

正弦信号的峰值 mV mV V V p

p p 5.3532

7072

==

=-

正弦信号的有效值 mV V V V p p p 2502

27072

22

==

=

=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1-8章张永瑞(第二版)_

习题一 1.1 解释名词:① 测量;② 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1.3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举测量实例。 答:偏差式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偏差)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等。

零位式测量法:测量时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零示器指示被测量与标准量相等(平衡),从而获得被测量从而获得被测量。如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微差式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量与基准量之差来得到待测量量值。如用微差法测量直流稳压源的稳定度。 1.4 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1.5 列举电子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智能化;(7)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 1.6 选择测量方法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选择测量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下列主要因素:① 被测量本身的特性; ② 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③ 测量环境;④ 现有测量设备等。 1.7 设某待测量的真值为土0.00,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得到下列三组测量数据。试用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说明三组测量结果的特点: ① 10.10,l0.07,10.l2,l0.06,l0.07,l0.12,10.11,10.08,l0.09, 10.11;

电测试题与答案1.doc

《电子测量技术》模拟试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分数 1. 考试形式:开卷; 2. 考试日期:年月日; 3. 本试卷共 4 大部分,满分100 分。 班级学号姓名 注:三角波:K P = 3 、K F =1.15 ;正弦波:K P = 2、K F =1.11 。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20 分) 1、电子测量的内容包括电信号能量的测量、___________、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及电子设 备的性能测量。 2、电子测量的特点是测量频率范围宽、测量量程宽、测量准确度高、__________ 及可以进行遥测等。 3、按测量的手续分类,电子测量的技术方法有:直接测量、__________ 和组合式测量。 4、测量的过程也是信号变换的过程,电子测量常用的几种变换有:量值变换、__________、参量变换、能量变换和波形变换等。 5、用 1.5级、50mA的电流表测量某个电流值,则有可能产生的最大电流绝对误差为 __________mA。 6、电子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仪器误差、__________、影响误差和理论误差等。 7、有效数字反映了数据本身极限(最大)绝对误差,某数字为15.30mV,其极限误差为 __________ 。 8、在时频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对于高频信号的测量应采用测频率的方法, 对于低频信号的测量应采用 __________ 的方法。 9、用电子计数器测量信号的周期,其误差的主要来源除了计数器计数误差和时间基准误差 外,还包括闸门产生的__________ 误差。 10、在交流电压测量中,根据电压表和被测信号参数的对应关系,常用的交流电压表有峰 值电压表、 __________ 和有效值电压表。 11、若两个交流电压的峰值相同,当用峰值电压表分别测量时,表的读数__________ 。 12、某电压值为7.75V ,其电压电平为__________dB。 13、数字电压表按A/D 变换的不同方法和特点可分为积分式DVM和__________DVM两大类。 14、测量电流的方法有:电流表直接测量法、电流/ 电压转换法和__________ 等。 15、示波器的Y(垂直)通道主要由输入电路、__________ 和延迟线等部分组成。 16、阴极射线示波管(CRT)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__________ 组成。 17、用示波器测量某信号的周期,若选择的扫描速度越低,则屏幕显示的波形周期个数越 __________ 。 18、正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特性包括频率范围、__________ 和频率稳定度。 19、在正弦信号发生器中,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主振级采用__________ 振荡器。 20、锁相环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从失锁状态、__________ 到锁定状态的过程。

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2)

简答题 1、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图、用图、放样(放图)。 2、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答:坐标轴互换;象限编号顺序相反。 3、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答: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那个水准面。不能,因为大地水准面表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闭合曲面,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投影带都会带来很大麻烦。 4、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答:条件:1)基准面的形状和大小,要尽可能地接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要是一个规则的数学面,能用简单的几何体和方程式表达。这是因为:1)所有的测量工作都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的,所以要保证测量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为了尽 可能地方便测量中繁杂的数据计算处理。 5、水准仪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1)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3)当仪器整平后,十字丝必须满足水平的条件

6、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 方? 答:可以消除或减弱视准轴水平残余误差、对光透镜进行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大气折光误差等对高差观测值的影响。 7、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 答:尽可能地避免大气折光的影响。 &转点在测量中起何用?转点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至下一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宽容许发生任何移动?如何选择转点? 答:起传递高程的作用。若发生移动,则前、后两站所测的不是同一个点,就达不到其转递高程的作用。选择转点首先应考虑其要与前、后两点通视并且与前、后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一般应选在质地比较坚硬的地面上。 9、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平面? 答:一样。不是,两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夹角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10、什么叫竖直角?在测竖直角时,竖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与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水平度盘是固定不动的,指标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而竖直角观测中,指标是不动的,竖直度盘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上1,2,5,6,7,8

习题一 1.1 解释名词:①测量;②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1.3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举测量实例。 答:偏差式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偏差)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等。 零位式测量法:测量时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零示器指示被测量与标准量相等(平衡),从而获得被测量从而获得被测量。如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微差式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量与基准量之差来得到待测量量值。如用微差法测量直流稳压源的稳定度。 1.4 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1.5 列举电子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罗利文)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常用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 3-1 从使用材料、测温围、线性度、响应时间几个方面比较,Pt100、K 型热电偶、热敏电阻有什么不同? Pt100 K 型热电偶 热敏电阻 使用材料 铂 镍铬-镍硅(镍铝) 半导体材料 测温围 -200℃~+850℃ -200℃~+1300℃ -100~+300℃ 线性度 线性度较好 线性度好 非线性大 响应时间 10s~180s 级别 20ms ~400ms 级别 ms 级别 3-2在下列几种测温场合,应该选用哪种温度传感器?为什么? (1)电气设备的过载保护或热保护电路; (2)温度围为100~800℃,温度变化缓慢; (3)温度围为100~800℃,温度波动周期在每秒5~10次; 解: (1)热敏电阻;测量围满足电力设备过载时温度围,并且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响应快,适合电气设备过载保护,以减少经济措施 (2)Pt 热电阻;测温围符合要求,并且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 (3)用热电偶;测温围符合要求,并且响应时间适应温度波动周期为100ms 到200ms 的情况 3-3 热电偶测温为什么一定做冷端温度补偿?冷端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解:热电偶输出的电动势是两结点温度差的函数。T 为被测端温度,0T 为参考端温度,热电偶特性分度表中只给出了0T 为0℃时热电偶的静态特性,但在实际中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于是产生了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目前常用的冷端温度补偿法包括: 0℃恒温法; 冷端温度实时测量计算修正法; 补偿导线法; 自动补偿法。 3-4 采用Pt100的测温调理电路如图3-5所示,设Pt100的静态特性为:R t =R 0(1+At ),A =0.0039/℃,三运放构成的仪表放大电路输出送0~3V 的10位ADC ,恒流源电流I 0= 1mA ,如测温电路的测温围为0~512℃,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应为多少?可分辨的最小温度是多少度? 解:V AT R I u R 19968.05120039.01001013 00=????==?- 024.1519968.03==?= V V u u k R out ,放大倍数应为15倍。 可分辨的最小温度为

完整版电子测量练习试题有答案

考核课程电子仪器与电子测量 (练习卷) 考核方式 闭卷 考核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空 2分,共20分) 1、.在测量结果的评价中,精确度高表示( C ) A 、系统误差大而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而随机误差大 C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都小 D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都大。 2、国际单位制(SI )有7个基本单位,它们分别对是:长度单位:米 量单位:(B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测量基本要素的是 5、交流电压v (t )的有效值的表达式为( A 千克(kg )、电流单位:安培(A )、热力学温度单位:( C )、发光强度单位:(A )、物质的 (m )、时间单位:秒(s )、质量单位: A 、坎德拉(cd ) B 摩尔(mol) C 开尔文 (K) A 、被测对象 B 、测量仪器系统 测量误差 4、若马利科夫判据成立,则说明测量结构中含有 A 、随机误差 B 、粗大误差 、恒值系差 D 、测量人员 D 、累进性变值系差

6、低频信号发生器中的主振荡器大多采用 RC 式反馈网络,其谐振频率表达式为 :( C ) 2 1 A 、 f 0 B 、 f o RC 2 LC 亠「 1 - 「 L C 、 f o D 、 f o 2 RC 2 RC 7、数字电压表(DVM )主要由输入电路、 A /D 变换器、逻辑控制电路、计数器(或寄存器) 、显示器, A 、显示器 B 、A / D 变换器 C 、输入电路 8、在测量结果的评价中,准确度高表示( B )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随机误差大 以及电源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中( B )是数字电压表(DVM )的核心。 D 、逻辑控制电路 D 、系统误差大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样本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选取题 1.消除视差办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的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2.整顿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根据基本公式是( A )。 A.∑a-∑b=∑h B.∑h=∑H终-∑H始 C.∑a-∑b=∑h=H终-H始 D.fh≤Fh 3.地面两点间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长度 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线段长度 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线段长度 D.过该二地面点铅垂线之间距离 4.导线角度闭合差调节办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派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派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派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派 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 A.5 B.3 C.2 D.4 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读数大,前视点B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也许同高 D.A、B点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7.观测竖直角时,规定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是(D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在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在对的位置 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D )。 A.+0′24″ B.-0′24″ C.+0′12″ D.-0′12″ 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 A.----0.016 B.0.016 C. -0.032 D.1.987 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成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11.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D )办法。 A.直角坐标 B.极坐标 C.角度交会 D.距离交会 12. ,顺时针转到测线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D.指向正北方向 13.水准仪使用环节为( A )。 A.粗平-- 照准-- 精平-- 读数 B.安顿-- 精平-- 照准-- 读数

《电子测量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CH1-CH5 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章 一、选择题 1 2 3 4 B C A B 11 12 13 14 C C C C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恒定系差 2、国家、工作 3、绝对误差、真值 4、标准偏差(或 σ(X ) 、精密度 ) 5、 ± 0 . %(三级) 5 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 5 6 7 8 9 10 C C B B B C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B 6、实际值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 7、±0.25 8、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 9、 ± 1 . mA 10、15.12 三、判断题参考答案 1 √ 11 × 2 √ 12 × 3 × 13 × 4 √ 5 √ 6 7 8 9 10 √ × × √ √ 四、综合题 1、用准确度 S=0.5 级(γ m =±0.5%) 时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 ? x = γ m ? x = ± 0 . % ? 10 = ± 0 05 A m m ? x 0 05 . m ①示值为 8A 时,相对误差: γ x 1 = x 1 ? x m ②示值为 2A 时,相对误差: γ x 1 = x 1 ? 100 = ± % ? 100 = ± 0 625 % . % 8 0 05 . ? 100 = ± % ? 100 = ± 2 5 % . % 2 2、按有效数字的舍入规则,将下面各个数据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进行凑整,写出结果。

原有数据 3.14159 舍入后 3.142 2.71 729 2.717 4.51050 4.510 3.21550 3.216 6.378501 6.379 7.691499 7.691 5.43460 5.435 3、有一个 100V 的被测电压,若用 0.5 级、量程为 0-300V 和 1.0 级、量程为 0-100V 的两只 电压表测量,问哪只电压表测得更准些?为什么? 解: 要判断哪块电压表测得更准确,即判断哪块表的测量准确度更高。 (1)对量程为 0-300V 、±0.5 级电压表,根据公式有 x ? s ? 100 = 300 ? 0 . 5 ? 100 % = 1 . 5 % x x 100 (2)对量程为 0-100V 、±1.0 级电压表,同样根据公式有 x ? s ? 100 ≤ m x x 100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量程为 0-100V 、±1.0 级电压表测量所产生的示值相对误差小, 所以选用量程为 0-100V 、±1.0 级电压表测量更准确。 4、准确度为0.5 级、量程为 0-100V 的电压表,其最大允许的绝对误差为多少? 解:最大允许的绝对误差为: ?x ≤ x s = 100 ? 0 5 = 0 5 m % 5、测量上限为 500V 的电压表,在示值 450V 处的实际值为 445V ,求该示值的: (1)绝对误差(2)相对误差(3)引用误差(4)修正值 解: (1)绝对误差 ? x = x - A = 450 V - 445 V = 5 ? x (2)相对误差 γ x = ? 100 % = x ? x (3)引用误差 γ m = ? 100 % = x m (4)修正值 c = - ? x = - 5 V 5 ? 100 % = 1 12 % . 450 5 ? 100 % = 1 00 % . 500 6. 求: (1)如 E 、R 1、R 2 都是标准的,不接万用表时 A 、B 两点间的电压实际值 U A 为多大? (2) (3) R 1 5KΩ A R V E R 2 12V 20KΩ B V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1-8章张永瑞

一 解释名词:①测量;②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举测量实例。 答:偏差式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偏差)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等。 零位式测量法:测量时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零示器指示被测量与

标准量相等(平衡),从而获得被测量从而获得被测量。如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微差式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量与基准量之差来得到待测量量值。如用微差法测量直流稳压源的稳定度。 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列举电子测量的主要特点.。 答:(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试动态范围广;(3)测量的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的智能化;(7)影响因素众多,误差处理复杂。 选择测量方法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选择测量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下列主要因素:①被测量本身的特性; ②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③测量环境;④现有测量设备等。 设某待测量的真值为土0.00,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得到下列三组测量数据。试用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说明三组测量结果的特点: ①,,,,,,,,,; ② ,,1 ,,,,,.,,;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张永瑞)(第二版)

1 电子测量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测量误差就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________的差别,通常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2.多次测量中随机误差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412 位DVM 测量某仪器两组电源读数分别为5.825V 、15.736V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分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 4.示波器Y 轴前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一方面引至触发电路,作为________信号;另一方面经过________引至输出放大器。 5.示波器X 轴放大器可能用来放大________信号,也可能用来放大________信号。 6.在示波器中通常用改变________作为“扫描速度”粗调,用改变________作为“扫描速度”微调。 7.所谓触发极性不是指触发信号本身的正负,而是指由它的________或________触发。 8.测量频率时,通用计数器采用的闸门时间越________,测量准确度越高。 9.通用计数器测量周期时,被测信号周期越大,________误差对测周精确度的影响越小。 10.在均值电压表中,检波器对被测电平的平均值产生响应,一般都采用________电路作为检波器。 11.所有电压测量仪器都有一个________问题,对DVM 尤为重要。 12.________判据是常用的判别累进性系差的方法。 13.________分配是指分配给各分项的误差彼此相同。 14.当观测两个频率较低的信号时,为避免闪烁可采用双踪显示的________方式。 15.频谱仪的分辨力是指能够分辨的________,它表征了频谱仪能将________紧挨在一起的信号区分开来的能力。 二、改错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要求在错误处的下方划线,并将正确答案写出) 1.系统误差的大小可用测量值的标准偏差σ(x)来衡量。 2.绝对值合成法通常用于估计分项数目较多的总合不确定度。 3.示波器电子枪中调节A 2电位的旋钮称为“聚焦”旋钮。 4.阴极输出器探头既可起到低电容探头的作用,同时引入了衰减。 5.积分式DVM 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高的CMR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 )三大类。 A.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B.固有误差、工作误差、影响误差 C.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D.稳定误差、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2.用通用示波器观测正弦波形,已知示波器良好,测试电路正常,但在荧光屏上却出现了如下波形,应调整示波器( )旋钮或开关才能正常观测。 A.偏转灵敏度粗调 B.Y 轴位移 C.X 轴位移 D.扫描速度粗调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测量学》习题集答案 第一部分习题和作业 一、测量基本知识 [题1-1] 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题1-2] 熟悉和理解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法线的概念。 答:铅垂线——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投影的基准面,这个椭球面是由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 的椭圆NESW 绕其短轴NS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为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垂直于参考椭球面的直线。 [题1-3]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是什么? 答:绝对高程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水准面。 [题1-4] “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与“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有何关系? 答:在青岛大港一号码头验潮站,“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高出“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0.029m。 [题1-5] 测量中所使用的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上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有何区别? 答:x 与y 轴的位置互换,第Ⅰ象限位置相同,Ⅰ→Ⅱ→Ⅲ→Ⅳ象限顺指针编号,这样可以使在数学上使用的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照常使用。 [题1-6] 我国领土内某点A 的高斯平面坐标为:x A =2497019.17m,Y A =19710154.33m,试说明A 点所处的6°投影带和3°投影带的带号、各自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答:我国领土所处的概略经度范围为东经73°27′~东经135°09′,位于统一6°带投影的13~23 号带内,位于统一3°带投影的24~45 号带内,投影带号不重叠,因此,A 点应位于统一6°带的19 号带内。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0 L =6×19-3=111°。 去掉带号与500km 后的A y =210154.33m,A 点位于111°子午线以东约210km。取地球平均曲率半径R =6371km,则210.154km 对应的经度差约为(180×210.154)÷(6371π)=1.88996°=1°53′,则A 点的概略经度为111°+1.88996°=112.88996°。 [题1-7] 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在大地原点处,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相切,其天文经纬度分别等于其大地经纬度。“1954 北京坐标系”的大地原点在哪里?“1980西安坐标系”的大地原点在哪里?

电子测量技术(第二版)林占江课后答案

电子测量原理 林占江 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1.1 答:电子测量是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手段,以电量和非电量为测量对象的测量过程。属于电子测量的是(2)、(3)。 1.2 答:见1.2节与1.3节。 1.3 答:主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 第2章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2.1 绝对误差:0.05V 修正值:-0.05V 实际相对误差:1.01% 示值相对误差:1.00% 电压表应定为0.5级 2.2 15V,2.5级 2.3 ±10% 2.4 绝对误差:-0.2mA;修正值:0.2mA 实际相对误差:0.25% 0.5级 2.5 14.8V,40.8% 2.6 1.15V,0.99V;23%,19.8% 2.7 5%,0.42dB 2.8 200k,266.7k,25% 2.9 200k,199.973k,0.014% 2.10 微差法、替代法、零示法 2.11 2.5级 2.12 1000.82125, 0.047 2.13 0.9926 ±0.0008 2.14 正态分布,1215.01±6.11, 2.15 86.4, 3.18, 0.00312, 5.84E4 2.16 3.3, 38 2.17 mγA+n γB, ±9.5% 2.18 ±4% 2.19 160±0.16%, 9.4±1.0%, 2.20 ±5%, ±5% 2.21 2级 第3章模拟测量方法 3.1 20%, 4.8%, 4V, 4.76 3.2 1.414, 1.11, 1; 1, 1, 1; 1.73, 1.15, 1 3.3 7.07, 10, 5.78 3.4 2格 3.5 输入已知参数的方波、三角波 3.6 不同,波形系数不同 3.7 平均值表,波形系数更接近1 3.8 见P89 3.9见P108 3.10 0.5%, 2%, 5% 3.11 27.4%, 23.1%, 20.2% 第4章数字测量方法 4.1见P115 4.2见P119 4.3见P115 4.4 4位,4位半,3位半,3位半,0.01mV 4.5 0.005%, 4.6 0.0008V, 8个字 4.7 0.000058V, 0.0032%,0.0000418,0.023% 4.8见P135 4.9见P143 4.10 0.00002%, 0.0002%, 0.002% 4.11 1.01s 4.12 100kHz 4.13 75μs 4.1见P115

最新电子测量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原理一、填空1、2 转/ 分钟,0.01 %2、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法3、统一性,准确性,法律性4、比对5、相对误差6、模拟,数字7、微差、替代、交换二、判断错对错错错错三、选择CDBBAD四、简答题1、关于测量的科学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测量是指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广义测量是指为了获取被测对象的信息而进行的实验过程。2、3、4、计量是为了保证量值的统一和准确一致的一种测量,它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施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测量,即把被测量与国家计量部门作为基准或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合格与否,并给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定证书》。计量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统一性、准确性和法制性。由于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出现了计量,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需要计量予以保证,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没有计量,也谈不上测量。测量又是计量联系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测量,计量也将失去价值。计量和测量相互配合,相辅相成7、电压比较、阻抗比较、频率(时间)比较、相位比较、数字比较等。5、测量中使用比较器可进行五种不同层次的比较:6、8、第二章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一、填空题1、量程范围宽;测量准确度高、测量速度快、易于实现遥测。2、电信号;电系统3、测试激励信号源。4、ykx 5、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信任概率;故障率或失效率;有效度或可用度6、微分方

程;脉冲响应函数;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7、0.707;; 8、0.707二、判断题:对错错对错错错三、选择题:1、ABCDE 2、A 3、BD 4、C 5、D四、简答题1、量程=测量范围上限-测量范围下限=600-100=500kPa2、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是通过静态标定或静态校准的过程获得的。静态标定就是在一定的标准条件下,利用一定等级的标定设备对测试系统进行多次往复测试的过程,如下图所示。3、4、初始值不为零的一阶测量系统,其阶跃响应的微分方程的解为:由已知条件得:化解得:故:该测量系统的时间常数为8.506 秒。第四章时间与频率的测量一、填空题1、±1 量化、标准频率2、测频率比、测时间间隔、测相位差、自检3、量化误差、标准频率误差、频标4、多周期5、增大闸门时间、被计数频率越低6、频率较低、一个周期、频率较高; 7、频率准确度、频率稳定度8、连续的二、判断题错错对错对对对错三、选择题DCDCDBACAB四、简答题1、(1)测量分辨率=(1/0.1s)=10Hz(2)在0.1s 的闸门时间内的计数值为:10KHz×0.1s=1000,则量化误差的相对值为:1/1000=0.1%(3)为了显示不溢出,则在10s 的最大闸门时间内计得的值不能超过105,由此可得测量频率的上限值为:105/10s=10KHz2、(1)测频时,在1s 的闸门时间内对被测信号的计数值为:200Hz×1s=200 则量化误差为:1/200=0.5%测周时,因为被测信号的频率为

电子测量技术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期末考核试题 1、(10分)某单极放大器电压增益的真值A0为100,某次测量时测得的电压增益A=95,求测量的相对误差和分贝误差。 2、(20分)测量电阻R消耗的功率时,可间接测量电阻值R、电阻上的电压V、流过电阻的电流I,然后采用三种方案来计算功率:(1)请给出三种方案;(2)设电阻、电压、电流测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γR=±1%, γv=±2%, γI±2.5%,问采用哪种测量方案较好? 3、(20分)欲用电子计数器测量一个fX=200Hz的信号频率,采用测频(选闸门时间为1s)和测周(选时标为0.1μs)两种方法。(1)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由±1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2)从减少±1误差的影响来看,试问fX在什么频率范围内宜采用测频方法,什么范围内宜采用测周方法?

4、(15分)利用正弦有效值刻度的均值表测量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读数均为1V,试求三种波形信号的有效值分别为多少? 5、(15分)已知示波器偏转灵敏度Dy=0.2V/cm,荧光屏有效宽度10cm。(1)若扫描速度为0.05ms/cm(放“校正”位置),所观察的波形高度为6div,一个周期的宽度为5div,求被测信号的峰—峰值及频率; (2)若想在屏上显示10个周期该信号的波形,扫描速度应取多大? 6、(20分)(1)设计并画出测量电感(采用串联等效电路)的电桥。 (和被测电感相邻两臂分别为R2和R4,标准电容和标准电阻分别为Cs和Rs)(2)写出电桥平衡方程式。(3)推导出被测元件参数(L、R和Q)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1、解: △A=A-A0=95-100=-5 ν=-5% ν[dB ]=20lg(1+ν)dB =20lg(1-0.05)dB=0.446dB 2、解:(8分) 方案1: P=VI νP=νI+νV=±(2.5%+2%)=±4.5% 方案2: P=V2/R νP=2νV —νR=±(2×2%+1%)=±5% 方案3: P=I2R νP=2νI+νR=±(2×2.5%+1%)=±6% ∴选择第一种方案P=VI 3、解:(5分) ±5×10-3 0.1×10-6×200=±2×10-5 从结果可知,对于测量低频信号,测周比测频由±1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要 4、解:(6分) 正弦波平均值_ U 正=11.11=0.901V 0.901V=_ U 再通过电压的波形系数计算有效值 V 正=KF ×_U =1.11×0.901=1V V 方=KF 方×_U =1×0.901=0.901V V 三=KF 三×_U =1.15×0.901=1.04V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

《工程测量》第二阶段离线作业 一、填空题: 1.标准方向线的种类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第四章,第三节) 2.在倾斜地面进行丈量水平距离的方法有(平量)法、(斜量)法。(第四章,第一节) 3.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第四章,第三节) 4.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出所在象限角。(第四章,第三节) 5.某直线的反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方位角为(303°20'),象限角为()。(第四章,第三节) 6.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和工具)、(观测者)、(外界条件的影响)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第五章,第一节) 7.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称为(误差传播定律)。(第五章,第一节) 8.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32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9.4mm )。(第五章,第二节) 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第五章,第三节) 10.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水准点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二种。(第五章,第四节) 二、选择题: 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第四章,第一节)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2.用钢尺丈量平坦地面两点间平距的公式是(A)(第四章,第一节) A、D=nl+q B、D=Kl C、D=nl 3.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角。(第四章,第三节)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4.( C )是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第四章,第三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出版 简述计量与测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答:测量是用被测未知量和同类已知的标准单位量比较,这时认为被测量的真实数值是存在的,测量误差是由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等引起的。计量是用法定标准的已知量与同类的未知量(如受检仪器)比较,这时标准量是准确的、法定的,而认为测量误差是由受检仪器引起的。 由于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才出现了计量,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需要计量予以保证,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没有计量,也谈不上测量。测量又是计量联系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测量,计量也将失去价值。计量和测量相互配合,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量值传递的准则是什么 2.答:量值的传递的准则是:高一级计量器具检定低一级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同级计量器具的精确度只能通过比对来鉴别。 简述高频信号发生器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1.答: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主振级、调制级、内调制振荡器、输出级、监视器和电源等六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1)主振级。其作用是产生高频等幅载波信号,也叫高频振荡器。(2)调制级。将主振级产生的高频等幅载波信号与调制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音频调制信号(400Hz或1KHz)同时送到调制级后,从调制级输出的就是载有音频信号的已调波了。(3)内调制振荡器。其作用是产生内调制信号的,也叫内调制振荡器,一般的高频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内调制信号有400Hz和1kHz两种。(4)输出级。其作用主要是对已调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衰减器对输出电平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和输出阻抗的变换,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5)监视器。监视器主要用来测量输出信号的载波的电平和调幅系数,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波形等,对输出信号进行监视。(6)电源。电源供给各部分所需的直流电压。 频率合成的实现方法有那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3.答:频率合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直接合成法与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的优点是频率的稳定度高,频率转换速度快,频谱纯度高,频率间隔小,可以做到以下。缺点是它需要大量的混频器、滤波器、分频器及倍频器等,电路单元多,设备复杂,体积大而显得笨重,造价贵。间接合成法也称为锁相合成法,它通过锁相环来完成频率的加、减、乘、除(即完成频率的合成)。锁相环具有滤波作用,其通频带可以做得很窄,且中心频率易调,又能自动跟踪输入频率,因而可以省去直接合成法中所使用的大量滤波器、混频器及分频器等,有利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易于集成。 基本锁相环有哪几个组成部分各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可以把锁相环看成是一个以输入频率为中心的窄带滤波器 4.答:锁相环路是间接合成法的基本电路,它是完成两个电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锁相环由鉴相器(PD)、环路低通滤波器(LPF)和电压控制振荡器(VCO)等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输出信号U o中的一部分反馈回来与输入信号U i共同加到鉴相器PD上进行相位比较,其输出端的误差电压UФ同两个信号的瞬时相位差成比例。误差电压UФ经环路低通滤波器LPF滤掉其中的噪音以后,用来控制压控振荡器VCO,使其振荡频率向其输入频率靠拢,直至锁定。此时,两信号的相位差保持某一恒定值,因而,鉴相器的输出电压也为一直流电压,振荡器就在此频率上稳定下来。也就是说,锁相环路的最终输出信号频率就是其输入信号频率,因而可以把锁相环看成是一个以输入频率为中心的窄带滤波器。 试述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练习题与答案

《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练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 1.数字的舍入规则是:大于5时 ;小于5时 ;恰好等于5时,采用 的原则。入 ; 舍 ; 奇进偶不进 2.被测量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真实数值叫作 。真值 3. 是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核心,其作用是产生频率范围连续可调 、稳定的低频正弦波信号。主振电路 4.模拟式电压表是以 的形式来指示出被测电压的数值。 指示器显示 5.若测量值为196,而实际值为200,则测量的绝对误差 为 ,实际相对误差为 -4 , -2% 6.使用偏转因数div /m 10V 的示波器测量某一正弦信号,探极开关置于“×10”位置,从屏幕上测得波形高度为div 14,可知该信号的峰值为 ,若用电压表测量该信号,其指示值为 。 , 7.若设被测量的给出值为X ,真值为0X ,则绝对误差 X ?= ;相对误差ν= 。0X X X ?=- 00100%X X X ν-=?或者 0X X ν?= 8.所示为一定的触发“极性”(正或负)和“电平”(正或负)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正弦波形,可判断触发 类型为 极性、 电平触发。正 正 9.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中电流的读取是通 过将电流加在 电阻上转换 成 ,然后再加到示波管的偏转板上 的。取样 电压 10.电子计数式频率计的测频准确度受频率计的 误差和 误差的影响。时基频率 1±量化 11.在交流电子电压表中,按检波器响应特性的不同,可将电 压表分为 均 值电压表, 峰 值电压表和 有效 值电压表。

12.若要在荧光屏上观测正弦波,应将电压加到垂直偏转板上,并将电压加到水平偏转板上。正弦波(或被测电压) 扫描 13.被测量的测量结果量值含义有两方面,即__数值______和用于比较的____单位___名称。 14.通用示波器结构上包括__水平通道(Y轴系统)__、__X通道(X轴系统)_和__Z通道(主机部分)_三个部分。 15.用模拟万用表电阻挡交换表笔测量二极管电阻两次,其中电阻小的一次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___正(阳)__极。 16.数字万用表表笔与模拟万用表表笔的带电极性不同。对数字万用表红表笔接万用表内部电池的____正____极。 17.对以下数据进行四舍五入处理,要求小数点后只保留2位。 =;=。 18.相对误差定义为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19.电子测量按测量的方法分类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种。 20.为保证在测量80V电压时,误差≤±1%,应选用等于或优于级的100V量程的电压表。 21.示波器为保证输入信号波形不失真,在Y轴输入衰减器中采用__RC分压_ 电路。 22.电子示波器的心脏是阴极射线示波管,它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 23.没有信号输入时,仍有水平扫描线,这时示波器工作在__连续扫描__状态,若工作在_触发扫描_状态,则无信号输入时就没有扫描线。 24.峰值电压表的基本组成形式为__检波-放大__式。 25.电子计数器的测周原理与测频相反,即由被测输入信号控制主门开通,而用晶体振荡器信号脉冲进行计数。26.某测试人员在一项对航空发动机页片稳态转速试验中,测得其平均值为 20000 转 / 分钟(假定测试次数足够多)。其中某次测量结果为 20002 转 / 分钟,则此次测量的绝对误差△x = __2转/分钟__ ,实际相对误差= %____ 27.指针偏转式电压表和数码显示式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方法分别属于 ______ 测量和______ 测量。模拟,数字 28.在测量中进行量值比较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