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第1章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30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建筑力学》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本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打基础。
《建筑力学》的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物体受力分析与静力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杆件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分析方法;关于构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及构件应力、应变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对常见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内力与变形计算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对结构的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力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建筑力学各部分的内容、了解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篇、静力学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1、教学内容2—1 力与力偶1)力的概念和性质2)力对点之矩3)力偶的概念和性质2—2 约束与约束反力1)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力2—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教学要求(1)理解力、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的概念及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合力矩定理、刚体的概念;掌握平面力偶系合成的计算。
(2)了解约束的概念及荷载的分类;了解作用在构件上荷载的计算方法;掌握常见工程中的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确定;第三章平面力系1、教学内容3—1 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1)力的平移定理2)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主矢与主矩的计算4)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结果的进一步分析3—2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1)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2)平面力系的几种特殊情形3)静定与超静定问题4)物体系的平衡问题2、教学要求(1)了解力的平移定理的内容;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概念及计算,掌握合力的投影定理;(2)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概念;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和简化结果分析。
(3)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重点掌握常见物体支座反力的求法。
第一章绪论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1.(单选题) 下列结论中,哪些不正确?()(A)力偶的合力不为零;(B)力偶是一对力;(C)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D)力偶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转动。
参考答案:C2.(单选题) 平面上的合力对该平面内一点的矩()(A)大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B)等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C)小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D)有时大于、有时小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参考答案:B1.2 建筑力学的任务1.(单选题) 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在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下()(A)平行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B)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C)垂直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D)任意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参考答案:B1.3 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1.(单选题)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A.矢量B.代数量C.标量D.以上皆不是参考答案:A2.(单选题)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A.刚体B.变形体C.塑形固体D.弹性固体参考答案:B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1.(单选题)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A.压缩B.失稳C.扭转D.弯曲参考答案:B1.5 荷载的分类1.(单选题) 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A)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B)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C)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D)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参考答案:B2.(单选题) 荷载按作用范围可分为()A.分布和在和集中荷载B.恒荷载和活荷载C.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D.以上皆不是参考答案:A第二章静力学基础2.1 力、力矩及其性质1.(单选题)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A.力的等效性B.力的平衡条件C.力的三要素D.以上皆不是参考答案:C2.(单选题)参考答案:A3.(单选题)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则力矩的大小为()A.正值B.零C.负值D.不一定参考答案:B2.2 约束与约束反力1.(单选题) 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荷载与什么组成平衡力系()A.作用力B.约束反力C.约束D.内力参考答案:B2.(单选题) 定向支座的约束力是()。
建筑力学第一章绪论1.工程中习惯把主动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
例如自重,风压力,水压力,土压力等。
(主要讨论集中荷载、均匀荷载)2.在建筑物中,承受并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
3.结构按几何特征分:一,杆件结构。
可分为:平面和空间结构。
它的轴线长度远大于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二,板壳结构。
(薄壁结构)三,实体结构。
4.建筑力学要进行静力分析即由作用于物体上的已知力求出未知力。
5.强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指结构和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指结构和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6.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
为此提供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
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及尺寸,以及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
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1.静力学公理。
一,二力平衡。
(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
)二,加减平衡力系。
(只适应于刚体,对刚体系统、变形体不适应。
)三,三力平衡汇交。
2.平面内力对点之矩。
一,合力矩定理3.力偶。
性质:一,力偶对物体不产生移动效应,故力偶没有合力。
它既不能与一个力等效或平衡。
二,任一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4.约束:施加在非自由体上使其位移受到限制的条件。
一般所说的支座或支承为约束。
一物体(如一刚性杆)在平面内确定其位置需要两个垂直方向的坐标和杆件的转角。
因此,对应的约束力是相对的。
约束类型:1、一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
a)柔索约束。
b)理想光滑面约束。
C)活动(滚动)铰支座。
D)链杆约束。
2、两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
A)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
B)固定铰支座约束。
3、三个位移的约束及约束力。
A)固定端。
4、一个位移及一个转角的约束及约束力。
A)定向支座(将杆件用两根相邻的等长、平行链杆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第五章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基础1.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
连续性假设:固体材料的整个体积内毫无空隙的充满物体。
建筑⼒学第1章绪论第⼀章绪论§1-1 结构与构件建筑物中承受荷载⽽起⾻架作⽤的部分称为结构。
图1-1中所⽰的即为⼀单层⼚房结构。
结构受荷载作⽤时,如不考虑建筑材料的变形,其⼏何形状和位置不发⽣改变。
组成结构的各单独部分称为构件。
图1-1中的基础、柱、吊车梁、屋⾯板等均为构件。
结构⼀般叫按其⼏何特征分为三种类型:(1)杆系结构组成杆系结构的构件是杆件。
杆件的⼏何特征是其长度远远⼤于横截⾯的宽度和⾼度。
(2)薄壁结构组成薄壁结构的构件是薄板或薄壳。
薄板、薄壳的⼏何特征是其厚度远远⼩于它的另两个⽅向的尺⼨。
(3)实体结构它是三个⽅向的尺⼨基本为同量级的结构。
建筑⼒学以杆系结构作为研究对象。
§1—2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结构和构件可统称为物体。
在建筑⼒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刚体模型、理想变形固体模型。
刚体是受⼒作⽤⽽不变形的物体,实际上,任何物体受⼒作⽤都发⽣或⼤或⼩的变形,但在⼀些⼒学问题中,物体变形这⼀因素与所研究的问题⽆关,或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甚微,这时,我们就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变形,将物体视为刚体,从⽽使所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在另⼀些⼒学问题中,物体变形这⼀因素是不可忽略的主要因素,如不予考虑就得不到问题的正确解答。
这时,我们将物体视为理想变形固体。
所谓理想变形固体,是将⼀般变形固体的材料加以理想化,作出以下假设:(1)连续性假设认为物体的材料结构是密实的,物体内材料是⽆空隙的连续分布。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学性质是均匀的,从物体上任取或⼤或⼩的⼀部分,材料的⼒学性质均相同。
(3)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学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材料沿不同的⽅向具有相同的⼒学性质。
有些材料沿不同⽅向的⼒学性质是不同的,称为各向异性材料。
本教材中仅研究各项同性材料。
按照连续、均匀、各向同性假设⽽理想化了的⼀般变形固体称为理想变形固体。
采⽤理想变形固体模型不但使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简化,且所得结果的精度能满⾜⼯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