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杂交实验二
- 格式:pptx
- 大小:984.51 KB
- 文档页数:17
1.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实验材料: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研究的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粒色(黄色和绿色)和粒形(圆粒和皱粒)。
2.实验过程3.实验结果及分析4.问题提出①F 2中为什么出现新性状组合? ②为什么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彼此分离,____________可以自由组合。
(3)F 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__种。
2.遗传图解 (1)过程图解(2)F 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①双显型:黄色圆粒:YYRR ,YyRR ,YYRr ,YyRr 。
②一显一隐型⎩⎪⎨⎪⎧黄色皱粒:YYrr 、Yyrr绿色圆粒:yyRR 、yyRr③双隐型:绿色皱粒:yyrr 。
3.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2基因型和表型的种类及比例F 2共有__________种组合,__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__种表型。
(1)基因型(2)表型易错提醒:亲本不同,F2中重组类型及其比例也不同(1)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2)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
知识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知识点梳理】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2.对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3.提出问题(1)F2中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2)F 2中不同性状的比(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典型例题】豌豆子叶的黄色(Y )对绿色(y )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 )对皱粒(r )为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F 1,其表型如图。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知识构造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1)说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2)理解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
(3)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别离比例。
(4)简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5)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提醒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信息,学到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⑶能力方面: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及其图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说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及讲授法等
五、教学课时: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PPT
背景介绍
孟德尔是一个奥地利的修士,他在19世纪50年代进行了豌豆杂交的实验。
在他的实验中,他观察到豌豆的形态和性状遵循一定的比例。
这些发现成为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孟德尔也被认为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
实验过程
孟德尔的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自交和杂交。
第一部分:自交
孟德尔选择了一些纯种豌豆进行自交。
所谓“纯种”,即这些豌豆是以相同的方式遗传其性状,并且与其他豌豆的基因不发生杂交。
通过自交,孟德尔观察到了在后代之间表现相同的性状的比例。
第二部分:杂交
在杂交实验中,孟德尔选择了两种具有明显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
例如,他选择了一个形状光滑的豌豆和另一个形状皱褶的豌豆进行杂交。
通过杂交,孟德尔观察到了在后代中表现不同性状的比例。
孟德尔的实验结果表明,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并且遵循一定的遗传比例。
这些遗传比例可以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来描述。
孟德尔的实验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遗传学的重要里程碑。
孟德尔的实验成为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其发现对人们在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遗传性质,并找到遗传疾病的治疗方法。
1.2.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和实验验证 1.验证方法:____________。
2.测交遗传图解——演绎推理3.测交实验结果4.测交实验结论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F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____________。
从而产生4种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二、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__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_______时,决定____________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
(1)发生时间:形成____________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____________的分离和组合是___________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
(4)适用范围: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____________传粉且___________受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②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____;③花较大,人工____________和异花授粉较方便。
(2)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一对到多对①生物的性状多种多样,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如果有n对性状自由组合,后代的性状组合会有____________种,这是很难统计的。
②孟德尔采取了由单因素(即____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即____________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孟德尔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从而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比例,并最终解释了这些现象。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学习目标】1、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通过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法3、通过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原因,体会孟德尔的成功经验,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4、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纯合子等概念【基础梳理】(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选用性状:①豌豆种子的颜色:_______与绿色。
②豌豆种子的形状:_______与皱粒。
(2)试验方法:___________。
(3)过程与现象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_________F2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分析①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_______对______为显性,_______对______为显性。
②F2中粒色分离比为:黄色∶绿色=________,粒形的分离比为:圆粒∶皱粒=________。
表明豌豆的粒色和粒形的遗传都遵循_________。
③F2有四种性状表现,其中_________、绿色圆粒是不同于两亲本的性状的重新组合类型,表明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
【合作探究】探究一: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遗传因子决定性状①豌豆的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
②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纯种黄色圆粒为___________; 纯种绿色皱粒为___________。
(2)F 1的遗传因子组成:亲代形成配子时,YYRR 产生一种_______配子,yyrr 产生一种_______配子。
亲代产生的两种配子结合后,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表现型)为___________。
(3)F 1配子的产生①遗传因子的行为:F 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教材先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必修2这一模块是以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为主线展开的。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很好地体现了“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而这一科学方法正是模块2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
所以这节课在模块2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节内容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打下了伏笔,为杂交育种的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能够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能够设计和实施“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模拟实验。
4.能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定律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遗传因子的道具等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同是一对夫妇生下的孩子存在着许多差异,有的孩子表现了父亲的特征,又有与母亲相似的性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亲代的多种多样的性状又是遵循什么规律传给后代的呢?思考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入新课。
新授课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活动1. 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引导〗回顾孟德尔揭示分离定律所采取的科学方法。